小学1-6年级苏教版数学公式(用字母表示)
苏教版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课件

我们一起来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 2)张嘴( )只4 眼睛( )条8腿 3只青蛙( 3)张嘴( )只6眼睛( )条腿12
……
我们一起来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 2)张嘴( )只4 眼睛( )条8腿 3只青蛙( 3)张嘴( )只6眼睛( )条腿12
……
( n )只青蛙( n)张嘴( 2)n只眼睛( )4条n 腿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4×b= 4b x×5= 5x a×c= ac 1×x= x x×x=
文文具具超超市市
一本笔记本的单价是a元,你会填写下表吗?
4 7 10 b
4a 7a 10a ab
解决问题
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800+χ )米。 小军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χ + у )米。 小华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800+χ + у )米。
摆一摆
摆 1 个三角形用 3 根小棒 摆 2 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2 ×) 3
摆 3 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摆 4 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 3 4 ×) 3 5 ×3
摆( a) 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a) ×3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 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 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 积计算公式吗?
读一读:
1、数和字母相乘: a×5或5×a可以写成 5通·a常写成 5a
如果是a与1相乘,就可以直接写成a。
2、字母和字母相乘:
字母和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小圆点通常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30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四)、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一)、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二)、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30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四)、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小学数学苏教版1-6年级内容体系

3、图形与变换
三年级(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在方格纸上划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六年级(下)放大和缩小
4、图形与位置
一年级(上)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五年级(下)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下)扇形统计图,众数,中位数
2、可能性
二年级(上)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年级(上)初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级(上)等可能事件和游戏的公平性
六年级(上)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实践活动
一年级(上)有趣的拼搭丰收的果园愉快的周末
一年级(下)假日小队我们认识的数快乐的队日活动小小商店
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下)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的加减
四年级(上)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两步混合运算,列综合式是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数实验问题,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和找规律
四年级(下)整百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整十数,三步混合运算,列综合算式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五年级(上)小数加减法,加法运算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小数除以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应用,循环小数,上的近似值和实际应用
1~6年级所有数学公式

1至6年级部分常用的数学公式
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
6.减法的性质:a - (b + c) = a - b - c
7.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 b × c
8.长方形的周长公式:P = 2(a + b),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
9.正方形的周长公式:P = 4a,其中a为正方形的边长。
10.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ab sinC,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
11.梯形的面积公式:S = (1/2)(a + b)h,其中a和b分别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h为梯形的高。
12.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13.圆的面积公式:S = 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这些公式是小学阶段常用的数学公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更好地应用它们。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 年级知识内容整理一年级上一年级下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地点认识 10 之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 11-20 各数20 之内的进位加法20 之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二)认识 100 之内的数10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元、角、分10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二年级上二年级下10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除法(二)厘米和米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察看物体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方向认识万之内的数分米和毫米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年级上三年级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两位数乘两位数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混淆运算年、月、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二)四年级上四年级下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察看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淆运算垂线与平行线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立地点五年级上五年级下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简略方程折线统计图倍数与因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圆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年级上六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数四则混淆运算百分数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率确立地点正比率和反比率(一)、数和数的运算(20 课时)这节要点确立在整除的一系列观点和分数、小数的基天性质、四则运算和简易运算上.1、系统地整理相关数的内容,成立观点系统 ,增强观点的理解( 4 课时) ,包含“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交流内容间的联系 ,促使整体感知( 2 课时) ,包含“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观点比较”.3、全面观点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升计算水平( 6 课时) ,包含“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例”、“四则混淆运算”.4、利用运算定律 ,掌握简易运算 , 提升计算效率( 5课时) ,包含“运算定律和简易运算”.5、精心设计练习 ,提升综共计算能力(3课时).(二)、代数的初步知识( 10课时)本节要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略方程及比和比率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增强联系( 3 课时) ,包含“字母表示数”、“比和比率”、“正、反比率”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 ,提升解方程和解比率的能力( 4 课时) ,包含“简略方程”、“解比率”.3、辨析观点 , 加深理解( 3 课时) ,包含“比和比率”、“正比率和反比率”.(三)、应用题(30 课时)这节要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剖析和解题技术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剖析与整理( 3 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剖析与整理( 6 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剖析与整理(5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剖析与整理( 10课时) .5、用比率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剖析与整理(3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3 课时) .(四)、量的计量本节要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质观点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构造( 2 课时) ,包含“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稳固计量单位,增强实质观点( 4 课时) ,包含“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 1 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 课时)本节要点放在对特色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增强观点理解和系统化( 2 课时) ,包含“平面图形的特色”、“立体图形的特色”.2、正确掌握图形特色,增强对照剖析 ,揭露知识间的联系与差别( 4 课时) ,包含“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增强对公式的应用,提升掌握计算方法( 5 课时) .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质应用( 1 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 6 课时)本节要点联合考大纲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 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均匀数的方法(1课时).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色和作用的认识( 3 课时) ,包含“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剖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2课时) ,包含填图和依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关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质教课中要依据实质状况作出调整.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构造上的连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合拓展知识点 .3、要掌握考大纲求 ,依据实质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 ,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
小学1-6年级苏教版数学公式(用字母表示)【最新精选】

小学1-6年级苏教版数学公式(用字母表示)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苏教版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1至6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单位换算: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公里=1千米=1000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千克=1000克=1公斤 1吨=1000千克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二、数量关系:① 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②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④工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⑤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⑦⑧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三、特殊问题:①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②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③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④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⑤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⑥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⑦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⑧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S=ch+2s=ch+2πr×r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V=1/3Sh五、概念部分①整数概念:【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
苏教版1-6年级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点汇总(含目录)

苏教版1-6年级数学目录1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分一分四认位置五认数(一)六认识物体七分与合 8=4+4;8=3+5;8=2+6;8=1+7;8=8+0八加法和减法九统计十认数(二)十一认识钟表十二加法十三期末复习1年级下册一减法二认识图形三认数四加法和减法(一)五认识人民币六加法和减法(二)七统计八期末复习2年级上册一认识乘法二乘法口诀(一)* 快乐的对日活动三认识图形* 有趣的七巧板四认识除法五口诀求商(一)六厘米和米* 量一量七位置和方向八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算24点九时、分、秒十观察物体十一统计与可能性*田园风光十二期末复习2年级下册一有余数的除法二认数三分米和毫米四加法五认识方向* 测定方向六减法七认识角八乘法九统计* 你能跳多远十期末复习3年级上册1 除法○农村新貌2 认数3 千克和克○称一称4 加和减5 24小时记时法○周末一天的安排6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7 乘法8 观察物体9 统计和可能性○摸牌和下棋10 认识分数11 整理与复习3年级下册1 除法2 年、月、日○生日快乐3 平移和旋转○美丽的花边4 乘法5 观察物体6 千米和吨○了解千米7 轴对称图形○奇妙的剪纸8 认识分数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我们的试验田10 统计○运动和身体的变化11 认识小数12 整理与复习4年级上册1 除法2 角○怎样滚得远3 混合运算4 平行和相交5 找规律6 观察物体7 运算率(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8 解决问题的策略9 统计与可能性○了解我们自己10 认数11 用计算器计算○一亿有多大12 整理与复习4年级下册1 乘法2 升和毫升○美妙的“杯琴”3 三角形4 混合运算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 找规律7 运算率○我们去春游8 对称、平移和旋转○图案的欣赏和设计9 倍数和因数10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1 解决问题的策略12 统计○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13 用字母表示数14 整理和复习5年级上册1 认识负数○面积是多少2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校园的绿化面积3 认识小数4 小数加法和减法5 找规律6 解决问题的策略7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 公顷和平方千米9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0 统计○了解周围的家庭11 整理与复习5年级下册1 方程2 确定位置3 公倍数和公因数○数字与信息4 认识分数5 找规律6 分数的基本性质○球的反弹高度7 统计8 分数加法和减法○奇妙的图形密铺9 解决问题的策略10 圆○画出美丽的图案11 整理与复习6年级上册1.方程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3.分数乘法4.分数除法5.认识比*.大树有多高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7.解决问题的策略8.可能性9.认识百分数*算出它们的普及率10.整理与复习6年级下册1 百分数的应用2 圆柱和圆锥○测量物体的体积3 比例○面积的变化4 确定位置○实际测量5 正比例和反比例6 解决问题的策略7 统计8 总复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综合应用基础知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正数、0、负数】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所有公式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
1)数量关系的理解:用数字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数字的识别和比较:识别不同范围内的数字大小,如1到10,20到100
3)简单加减法的运算:计算两个数字相加、相减的结果和和差
4)数量关系的应用:加减运算时,把多个数量的关系应用到加减运算中
5)基本的乘除法:计算两个数字相乘、相除的结果与商
6)单位换算:可以把其中一种单位的数量转换成另一种单位
7)时间:理解星期、月份,知道多个时间段之间的关系
9)基本计量:知道几种常用的衡量标准及其单位,例如长度单位是厘米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
1)数量的比较大小:理解数量的多少,比较并且找出大、小的数量2)数量的推理:如果两个数量不同,可以通过推理得出其大小
3)数字的加减法: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做加法、减法的运算
4)乘除法的运算:理解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正确运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5)数组的应用:用正确的方式分组
6)简单的图形分析:对把多个数字存放在不同图形中的方式进行理解。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30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四)、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
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

苏教版——1-6年级知识一年级上册: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写数、比大小、顺序);20以内不进位、进位加法(含10以内)、混合运算。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认识左右、上下。
数与代数: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常见的量:人民币。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数与代数: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法和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常见的量:厘米和米。
空间与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实际物体。
数与代数:有余数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加减法;常见的量:时分秒、分米和毫米。
空间与图形:东南西北、角。
统计与可能性: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和数据整理。
数与代数:除法(两位数除一位数)、认数(2下新版已学)、分数,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常见的量:24时计时法,经过时间。
空间与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平面图形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观察复合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统计与可能性:学会统计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分析统计结果。
数与代数:除法(三位数除一位数);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分数的意义、小数的初步认识;常见的量:千米和吨。
空间与图形:根据观察结果,摆出组合的立体图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
统计与可能性:根据统计图和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数与代数:除法(多位数除两位数)、混合运算(带有括号和没有括号)、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认识万以上的数、计算器计算。
空间与图形:平行与相交(垂直)、数量一定的小正方体,按要求摆放、角、直线、射线、角的种类。
统计与可能性:分段统计数据、一格多数、可能性(公平性)。
综合应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买东西的简单实际问题。
数与代数: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含有三个运算符的运算和中括号、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数、用计算器找规律。
空间与图形:三角形特征、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对称、旋转和平移。
一至六年级所有数学公式

小学1--6年级所有的数学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1、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4、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5、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6、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7、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8、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第四部分基本概念一、【常用的数量关系】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4、加数+加数=和和 -- -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7、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一)几种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表。
三角形S—面积 a—底h—高——S =梯形S—面积 a—上底b—下底 h—高——S =圆S—面积 c—周长r—半径 d—直径C = πdC =2πrS =πr2(二)、立体图形的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名称字母意义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长方体a—长 b—宽h—高S=abS侧=(ah+bh)×2S表=(ab+ah+bh)×2V=abh正方体a—棱长S=a2S侧=4a2S表=6a2V=a3圆柱体r—底面半径h—高, C—底面圆周长S底=πr2S侧=chS表=S侧+S底×2 V=s底h圆锥体r—底面半径h—高S底=πr2————V= s底h三、【常用单位换算】换算方法:(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方法:高级单位的数×进率(2)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方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四、【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自然数一、概念 (一)整 数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1)、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1-6年级苏教版数学公式(用字母表示)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数列问题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公差=(末项-首项) ÷(项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