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一
必修一 必修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水圈与水循环
生物圈与植被
喀斯特地貌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风成地貌 河流地貌
土壤
自然灾害的成因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防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理信息技术
宇宙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 ——天体
恒星 最基本的天体
星云 行星 流星体 彗星
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太阳系
水
金
地
类地行星
火
太阳系的构成 小行星带
木 巨行星
土
天王 海王
远日星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 色球层 耀斑
影响
太阳(气体球)
日冕层 太阳风 纬度
太阳辐射 海拔 (核聚变) 天气
日照时间
年降水量<400mm
仅有草本层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防风固沙,减轻自然灾害
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以旱生灌木为主
喀斯特地貌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成因
可溶性 岩石
透水性 气候 降水、温度 生物
类型
溶沟 地面喀斯特地貌 石芽
成土母质层
气候
提供矿物质和无机物 基岩 提供水分、热量
矿物质 40%
形成因素 生物
决定性因素
辽宁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知识点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高一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层次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一、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1)主要行星: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公转特点: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八大行星的分类①划分依据:距日远近、体积和质量。
②类型: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其中地球属于类地行星。
2、地球的普遍性:与其他行星相比,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没有特殊性。
二、存在生命的行星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有生命存在的原因(1)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安全的行星运行轨道。
(2)良好的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利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
②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的水汽逸出、凝结,形成降水并汇集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概况: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3)意义①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直接或间接能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外向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层。
2、太阳活动(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电离层: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波通信受到影响。
②对地球磁场:扰乱地球磁场,出项“磁暴”现象,导致罗盘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产生极光:在两极地区产生。
④自然灾害:许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运动形式: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自转和公转。
2023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卷(附答案)
2023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有重要的影响。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体现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A.植物生长B.火山喷发C.板块运动D.潮汐涨落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是()A.火力发电B.光伏发电C.风力发电D.水力发电2023年2月8日、9日,太阳活动强烈,2天爆发了7个耀斑。
预计本次太阳活动在2025年达到极大值。
据此回答3~4题。
3.推测下一次太阳活动达到极大值出现在()A.2026年前后B.2030年前后C.2036年前后D.2042年前后4.太阳活动强烈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产生昼夜交替B.干扰地球磁场和电离层C.利于卫星发射D.利于空间站与地面通信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某海域某月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
据此回答5~6题。
5.乙处盐度最可能是()A.31.6‰B.32.0‰C.32.5‰D.33.2‰6.与乙处相比,甲处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B.蒸发C.距陆远近D.淡水汇入川藏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世纪性战略工程。
铁路沿线自然环境复杂,有冻土分布。
据此回答7~8题。
7.川藏铁路沿线冻土形成的关键因素是()A.气候B.生物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8.川藏铁路建设人员的食宿、购物等商贸需求,为沿线地区创造了就业机会,这些就业主要集中在()A.种植业B.畜牧业C.制造业D.服务业如图为我国四地自然景观。
据此回答9~10题。
9.四地景观与所处自然环境匹配的是()A.甲——温和湿润B.乙——雪山连绵C.丙——干旱少雨D.丁——沟壑纵横10.西双版纳雨林与大兴安岭林海的植物种类和垂直结构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温①降水①土壤①地形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如图示意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
据此回答11~12题。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面积广阔规模大 规模小
等级低规模小
居住区 最基本功能区(分高级、低级)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商业区 布局在市中心或交通便捷地区
工业区 分类布局,远离居住区,位于城镇外
围,沿交通线
生态区
占地面积小,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 影响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自然因素(河流、地形)
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
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各种活动愿意支付租金的高低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 经济、交通、文化、 政策、习俗、历史...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分类 (是否跨国)
人口迁移的特点(时间、空间) 推力(不好)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拉力) 拉力(好)
有利 对迁入地
不利 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 对迁出地
不利
人口合理容量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VS人口合理容量
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 起特步点晚,总体水平低,
主体重点
差异(过度/滞后)
中国
特起点步晚,发展快,规
新型城镇化特点 模大,差异大
城镇化有利于
城镇化
经济 科技 文化思想 城乡差距 居住环境
城镇化产生的问题
自然 资源 污染 交通拥堵 社会问题
解决措施?
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的特点
南海诸岛 钓鱼岛
东沙、西沙、南沙、中沙 历史2000多年
属于东海海域 历史:明朝 地质:东海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争夺钓鱼岛的实质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我国海洋发展 战略
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
发展海洋经济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卷
40.“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反应了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旳思想。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旳对应位置上(本部分4大题,共30分)
41.图14位“2月16日14时局部地区
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毕下列问题
(1)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气压
是。
(3)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旳重要意义。。
零售
日用品
√
√
√
√
中级消费品
√
√
√
高档消费品
√
√
特殊定做商品
√
学校
小学
√
√
√
√
中学
√
√
√
地方性大学
√
√
重点大学
√
20.等级最高旳聚落是
A. ......B......C..... D.丁
图10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毕21~22题。
21.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旳农业地区类型是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3)有人提议在P处河流上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阐明理由。
。
43.图16为“某都市空间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毕下列问题:(8分)
(1)从都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市用地面积最大旳是,地租最高旳是。
(2)在①、②、③三处中,最有也许属于高级住宅区旳是,理由是。
(3)该市工业区重要沿及布局。工业区不停向都市外围扩展重要是为了。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22.该农业地区类型旳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图11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构造比较图”。读图完毕23~24题。
2022年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内容和地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地理课程标准
1.7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 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10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3 结合实例,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2
内容要求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022年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内容和地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内容为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内容,包括2个模块,即地理1、地理2。本考试以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考试内容要求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地理课程标准
2023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整合多家材料知识点全面
必修科目——地理必修Ⅰ【知识梳理】第一章宇宙中旳地球1.1地球所处旳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形成: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级别:由低级到高级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月系旳中心天体是地球;河外星系又称星系;总星系即人们观测到旳宇宙范围;距离地球近来旳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近来旳天体是月球。
2.太阳系组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由于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大行星按构造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地球在太阳系中旳一般性(与八大行星相似旳运动特性有):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似,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靠近于圆;5.地球旳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原因外部安全旳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旳光照条件太阳比较稳定;自身条件合适旳温度条件和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于生物呼吸旳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蕴育生命旳海洋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结晶水汽化,带到地表凝结降雨形成海洋;1.2太阳对地球旳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旳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②地球上大气、水体运动旳重要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旳重要能源:如煤石油、水能等;2.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3.太阳活动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黑子出目前光球层,周期,它是太阳活动强弱旳标志;耀斑出目前色球层,它是太阳活动最剧烈旳显示;4.太阳活动对地球旳重要影响:①许多地方降水量旳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有关性(正有关或负有关);②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④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1.3地球运动(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自转周期:以某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叫1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旳真正周期;以太阳为参照,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一种太阳日,时间24小时;3.自转速度: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为赤道处二分之一;除极点外,地球各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15°/小时;4.地球自转旳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叫1个太阳日;昼半球和夜半球旳分界线,为晨昏线(圈);(作二分二至日光照图)顺地球自转由夜到昼所通过旳线为晨线(日出);顺地球自转由昼到夜所通过旳线为昏线(日落);(2)地方时差:(构建时辨别布平面图,学会计算)地方时:因经度而不一样旳时刻(经度相似,地方时相似。
2023年高二上地理必修3学业水平考试题含答案
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理科)一、单项选择题Ⅰ(每题1分。
在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规定。
)1. 我国旳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旳是()①上海市②黄河三角洲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工业基地⑤亚寒带针叶林带⑥鼎湖山旅游区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③⑤⑥D. ①③⑤⑥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旳地理分界线, 下列论述对旳旳是()A. 线北旳地区降水都在800mm如下B. 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叠C.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旳, 无过渡性D. 所划分旳区域内部可深入划分更小旳区域3.有关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旳论述, 对旳旳是()A. 都重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B. 黑土在两地均分布广泛C. 都是我国旳综合性工业基地D. 都位于我国旳东部季风区4.在我国都市住宅小区建设时, 北方楼房间距应比南方更宽。
其考虑旳重要自然原因是()A.海拔高度B.正午太阳高度C.昼夜长短D.降水丰度5. 不一样历史阶段,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旳影响不一样, 重要是由于()A. 区域大小不一样B. 区域地理环境不停发展变化C. 各历史阶段统治者旳政令不一样D. 区域旳社会、经济、技术等原因不停变化6. 开发初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旳自然原因是()①河湖广布, 水系稠密;②地势低平, 土质黏重;③交通落后;④运用、改造自然旳能力低下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7.广东人常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
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旳重要自然原因是()A.植被B.土壤C.气候D.地形8. 下图是“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拍摄旳首张月球局部三维景观图, “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探测采用旳现代信息技术重要是()A. 全球定位系统B. 数字地球C. 地理信息系统D. 遥感9. 珠海市在市区旳部分公交站点处, 安装了公交车到站预告显示屏幕, 该系统重要运用旳地理信息技术是()A. GPSB. RSC. GISD. GPRS10.都市交通图层与都市人口分布图层旳叠加, 可以()A.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B. 分析建筑设计旳合理性C. 计算都市水域面积D. 为商业网点选址11. 在救援中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协助救援者()①迅速确定位置②迅速赶到并实行救援③减少生命财产损失④消除灾害影响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12.2023年8月俄罗斯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 为迅速精确获得受灾面积状况, 合适采用旳方式是()A. 全球定位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 D. 实地调查13.为提高旅游欣赏质量, 临行前, 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理解目旳地, 对有关资料理解应通过()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构造和农业用地构造旳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14-15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修1-1
c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 纬30°。 7、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8.下图表示12月22日光照图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9.6月22日昼长最长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2 年,常州地区 ( 约 31°N ,东八区 ) 的小明在当地时间 2月 13日上午 10点收 看在加拿大温哥华 ( 约 49°N ,西八区 ) 举行的戴维斯杯网球赛直播。下图为地 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二分二 至日”四个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 位置。根据以上材料完成4~5题。
B 北半球是();
A.3月21日(春分日) B. 6月22日(夏至日) C. 9月23日(秋分日)
9、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E′点时,有极夜现
象出现的地区是 c A. EF 以内 B. E′F以内 C. ST以内 D. S′T′以内
10、当北京时间(东八区)是9月10日 D 6时,华盛顿时间(西五区)是() A. 9月10日19时 B. 9月11日17时 C. 9月9日7时D. 9月9日17时
9、上图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和是距 离2月13日最近的点分别是( c) A. A 和 C B. A和 D C. C 和 D D. C和 B
5、下列关于“2012年2月13日”常
州和温哥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常州昼长比温哥华短 B.常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温哥华小 C.两地昼长都逐渐变短 D.常州昼长比温哥华长
江苏省2024年至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2024年至2024年一般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题及答案2024年江苏省一般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8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首颗教化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在酒泉放射升空并顺当进入预定轨道。
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卫星放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吋间为A.1日8时51分B.2日8时51分C.2日22时51分D.3日22时51分2.卫星放射当日.地球位于图I中的A.①点旁边B.②点旁边C.③点旁边D.④点旁边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图2为“华山悬崖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A.甲B.乙C. 丙D.丁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断层B.褶皱C. 背料D.向斜图4为“2024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5~6题。
5.3月3日0时,限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反气旋D.气旋6.3月1日到3日,英国的天气变更过程是A.气压上升,西北风转为西南风B.气压下降,风速减小C.气压上升,晴天转为雨雪天气D.气压下降,天气转晴降水变率是用来表示降水量变更程度的统计指标。
图5为“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A.变率大的地区是热带地区B.变率大的地区海拔较低C.纬度高的地区变率均较小D.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较小8.下列四地年平均降水变率特征与其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丁两地均较小——受信风影响B.甲地较小、丙地较大——受季风影响大C.乙地较大、丁地较小——受寒流影响D.乙、丙两地均较大——受海洋影响小图6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合格性学业考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模块评价(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8年10月30日,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正式退役。
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的“系外类地行星”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木星系2.系外类地行星若有生命物质存在,自身必备条件最合理的是( )A.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平安B.恒星能供应永恒的光热资源C.质量体积适中,表面温度较高D.有相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材料中的“系外类地行星”主要位于太阳系以外,故属于银河系。
第2题,A、B项属于生命物质存在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自身条件。
质量体积适中主要影响大气,表面温度的凹凸主要是受距离恒星的远近导致;相宜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是生命物质存在的自身必备条件。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
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
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 )A.软流层B.地核C.岩石圈D.地幔4.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解析】3选C,4选B。
第3题,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
第4题,大气圈主要由干洁空气组成;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是大气圈;岩浆主要发源地是软流层。
5.人们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和依次的基本原理是( )①因为在各类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②生物的进化具有阶段性和不行逆性,即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不断地进化③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④现在陆地上的岩层中,是找不到海生植物化石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并不是各类岩石中都能找到化石,故①错;由于海陆的不断变迁,现在的陆地有可能原来是海洋,故现在陆地上的岩层中,也可能找到海生植物化石,故④错。
202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题与答案版
绝密★启用前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规定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30题60分)、判断题(第31题~第40题,共l0题l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4题,共4题30分)共三部分。
考生答题所有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笔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23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
图l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图”。
据此回答1~2题。
1.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时,北京时间为A.21日21时28分B.22日15时28分C.22日13时28分D.22日23时28分2.太阳黑子强烈爆发也许产生的影响是图1 A.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近年来上海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图2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4.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A .提高建筑物高度B .增长市区道路密度C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D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图3为“某地貌景观图”。
图4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达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读图回答5~6题。
5.图3所示的地质构造为A .背斜B .向斜C .断层D .断块山 6.图3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4中相一致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图5为“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3(一) 2015.1宝鸡渭滨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高二地理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题后相应的答题栏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个小题 2 分,共6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读右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D.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夏季低温C.e-灌溉水源D.d-低温3、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A.a——水稻、柑橘B.b——小麦、大豆C.c——棉花、葡萄D.d——青稞、油菜【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1.我国内外河流域的分界线大致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不经过秦岭淮河。
2.图示b表示我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土壤肥力,利于农业生产;华北地区黄土深厚,故B项说法错误。
3.d位于青藏高原,夏季低温,主要的作物为青稞、小麦和豌豆,油菜不适宜种植,油菜主产区位于a区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点评】:本题组难度适中。
要求熟练掌握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三大自然区界线、东部季风区南北界线:秦岭——淮河线等和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划分依据、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劣势、特色农产品等。
【答案】1.C2.B3.D阅读材料,完成4~8 题。
材料1: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
在未来2~3 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
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
材料2: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
4.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 )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C.三峡工程D.西气东输【解析】水资源非能源资源。
南水北调是将南部的水资源调入北方缺水地区。
三峡工程是利用水能资源发电,供给长江中下游地区。
选A。
【答案】A5.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 )A.水体B.固体废弃物C.大气D.噪声【解析】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比较清洁的矿物能源,天然气的输入,改善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有利于保护长三角的大气环境,减少酸雨。
选C。
【答案】C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解析】西气东输是将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使用。
我国西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高。
西气东输可协调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选C。
【答案】C7.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于( )①核电②水电③火电④风力发电⑤一次能源⑥二次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解析】西电东送工程有三条路线,北线输送的主要是火电,中线和南线输送的主要是水电,不管是火电还是水电,都属于二次能源。
选C。
【答案】C8.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 )①高科技产业②高耗能产业③高原料消耗产业④高污染工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部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不足,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但能源、资源丰富,两者可以互补,应将东部地区的高耗能产业和高原料消耗产业向西部转移,但并不是将高污染工业向西部迁移,因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
选B。
【答案】B读右图,回答9—12题。
9.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B.地形C.光照D.土壤【解析】9、图中①处为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有黄河水进行灌溉,属于灌溉农业区。
正确答案选A。
【答案】9、A10.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球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主要因素是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解析】10、图中②位于青藏高原,④为四川盆地,虽然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正确答案选C。
【答案】10、C1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解析】11、:图中②位于西藏自治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选A。
【答案】11、A12.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解析】12、图中③所在林区为我国的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仅次于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正确答案选C。
【答案】12、C【点评】:本题组难度适中。
要求熟练掌握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地理环境差异的原因、西藏自治区潜在能源、西南地区树种更为丰富的原因。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14.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解析】试题分析:1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因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玉米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③④⑤。
14.两地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复种指数低,故两地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②③⑤。
考点:本题考查中外区域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答案】13.C 14.C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判断15—16题。
1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6、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解析】本题考查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15.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导致的红壤裸露现象,故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故选C项。
16.对红漠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倡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相结合。
故选B项。
【答案】15.C 16.B17、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原因是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增【解析】西北地区东西差异是由东向西水分减少造成的。
【答案】A18、下列关于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土地相互关系,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缩小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B. 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缩小C. 耕地面积扩大导致人口增长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D. 人口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从而导致荒漠化范围扩大【解析】考查人类活动中破坏生态而诱发土地荒漠化灾害的试题。
荒漠化是人类活动使得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片的过程。
一般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荒漠和原生荒漠景观相似的特征。
教材中主要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逐渐演化为荒漠的过程,即典型的土地沙化。
因此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则要考虑人类活动的地域性,二则要分析荒漠化的过程和环节。
分析该问题时要注意理顺人口增长、耕地面积的变化和荒漠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要结合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建国以来,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对粮食的需求快递增加,而生产力的发展相对落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扩大耕地,只有大面积开垦土地,加大对草原、林地的植被破坏、从而导致荒漠化不断蔓延。
因此荒漠化是伴随着耕地面积扩大而发展的。
很显然,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发展的直接原因,人口增长是耕地面积扩大的直接原因,是荒漠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答案】D19、全世界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A.热带草原B.热带雨林C.野生动物D.亚马孙河水源【解析】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分布在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目前,这块广阔的森林正在遭受惊人的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
所以,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1989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重点保护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抓不住主要矛盾的思维障碍。
例如有的同学认为保护草原也很重要,从而选A。
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①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室”,故森林在环境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草原;②森林合理的保护,有助于动物、水源的保护;③目前巴西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热带雨林锐减。
【答案】B20、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目前造成森林资源被毁的主要原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旱涝灾害能够影响到森林的生长,但不会导致森林的大量死亡,④错误。
故选C项。
【答案】C21、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A. 封山育林,禁止森林的砍伐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 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解析】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D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完成22~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