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与危害
城市水土流失形成_特点与防治对策
城市环境城市水土流失形成、特点与防治对策姜爱林(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后,湖北武汉,430079)祝国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博士,陕西宝鸡,721000) 摘 要 文本针对城市的特殊环境背景,首先将城市作为一个特别的生态系统分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然后对城市水土流失的一般性特点作了扼要阐述并分析其严重的危害性,最后提出了治理建议。
关键词 城市 水土流失 生态系统 危害 防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势头迅猛,大都市急剧膨胀,小城镇也日益扩大。
在这个进程中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城市水土流失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一、城市水土流失的形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形成不是陆地表面土壤受到侵蚀,而是由于建筑、修路弃土,工矿企业的弃碴、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在外营力的作用下发生搬运、传输。
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几乎完全失去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里,我们可以对城市生态系统作这样的概括:凡拥有10万以上的人口,住房、工商业、行政、文化娱乐等建筑物占50%以上的面积,具有发达的交通线网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居的区域就是城市生态系统。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在种类、数量及生物特性上总是存在一种适宜的比例,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对稳定,各生物群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即使因某种因素打破平衡,生态系统也能自动调节,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这种自动调节功能,使生物群落能够抵御一般自然因素的变化,在较长时段相对稳定地存在。
而且物种种类越丰富自我调节功能越强。
各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生生不息。
但是,由人类组建的城市生活系统则失去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修正功能,具有着特殊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物种是人,人类作为消费者(人类的工业生产等也被认为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存在,而作为消费者的人类不仅需要提供食物的生产者亦需要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的各种消费物资。
2024年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
2024年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1. 水土流失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简言之,它涉及土壤被侵蚀和水资源流失的过程。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被风、水、冰或人为活动(如农业耕作)等过程从原地移除并沉积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而水资源流失则指的是降雨或灌溉水未能有效被土壤吸收或植物利用,而是通过径流、蒸发等方式离开地表。
2. 水土流失的成因水土流失的成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植被覆盖、土壤性质等。
例如,陡峭的山坡、多雨的气候、稀疏的植被和易侵蚀的土壤都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而人为因素则主要包括农业活动(如过度耕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林业活动(如过度伐木)、城市化和工业发展(如基础设施建设、采矿活动)等。
这些活动往往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覆盖,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流失。
3.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影响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其次,水土流失会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影响河流的水质,甚至可能引发河道淤积、洪涝灾害等问题。
此外,水土流失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4. 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局部地区来看,它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地质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来看,水土流失还会加剧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态问题,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环境。
同时,水土流失还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水源短缺、生态移民、灾害频发等。
5.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建设各种水土保持工程来防止水土流失。
例如,修建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径流冲刷力,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结合密云县实际说明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一、结合密云县实际说明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为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
1、密云县水土流失现状
密云县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771.75平方公里。
根据2000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密云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957.87平方公里,其中轻度侵蚀661.19平方公里,中度侵蚀296.68平方公里。
自2000年以来,密云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水土流失成因
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其中
(1)自然因素是指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侵蚀营力。
这些营力造成的水土流失类型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混合侵蚀。
(2)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包括开矿、修路、工程建设以及滥砍、滥垦、滥牧、不合理耕作等造成的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危害
(1)冲毁土地,破坏耕地
(2)土壤剥蚀,肥力减退
(3)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
(4)淤积水库,堵塞河道,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辽宁省宽甸县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辽宁省宽甸县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摘要:宽甸县位于辽宁东部,是辽宁中部工业区和商品粮基地的绿色屏障及主要水源地,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它起着调节气候和保护水源的作用。
辽宁省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近年来,粗放的农耕,广种薄收,导致商品粮质量和数量的下降,以至于群众加快了对山林植被的掠夺速度,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庞大的生物基因库生态开始脆弱起来,抗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较差,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后果甚忧。
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危害1 水土流失成因水土流失成因主要有二个方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自然因素:山坡陡峻,地质古老破碎,降雨量多,降雨强度大,频率高,幼林多,疏林地多,郁闭度在0.3以下的山地面积很大。
人为因素:(1)落后的农耕方式。
项目区内没有一套科学耕作和管理措施,一直延续落后的农耕方式,种植方式单一,加上农民急功近利的思想,只种地,不养地,有机肥施用量大大减少,仅以化肥来维持当季作物的生长,目前,农村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很低,仅占5%,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了土壤的结构,致使在单一作物体系下土壤有机质的“收”与“支”严重失衡。
土地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有效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使农田耕层变浅,保肥蓄水能力降低,土地越种越瘦。
(2)经济林的粗放经营板栗是项目区经济树种中的优势树种,在区内农业经济中日益凸现出来,成为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但是这些经济林的生产经营方式大部分还处于粗放管理阶段,忽略了生态的平衡,即在生产经营中的林下清场和作业路,致使林下林草覆盖度甚低,看来是有利于板栗树的生长,恰恰相反,如此低的覆盖度,不仅跑肥,而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影响板栗整体品质提高的同时,也威胁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蚕场的过渡放养。
柞蚕生产在项目区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可谓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只放蚕不治场,致使树势退化,三类蚕场增多,严重地出现沙化,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地类。
水土流失阅读材料
水土流失阅读材料
水土流失是由于土地表面的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沙石等物质被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有关水土流失的材料:
1.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贫瘠、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同时,水土流失还会淤积河床、水库等水利设施,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气候变化、降雨量过多、植被覆盖率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3.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为了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修建梯田、修建水利工程等。
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可以了解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如需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建议咨询环境领域专业人员或查阅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政策解读。
城市水土流失成因-特点与危害论文
浅析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与危害【摘要】城市水土流失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分析我国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解释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提出防治城市中水土流失的措施,以求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土保持;成因;特点;危害;防治措施城市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人为加速侵蚀,它的影响因素比农村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要复杂得多,可以理解为当建设规模或开发建设活动扰动土(岩)体超越城市的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时,在自然外营力(降雨、重力、径流冲刷)的作用下,造成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1 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城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都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或制约着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促进或制约着城市的建设。
1.1 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区域,它必然要受到所在区域自然地理因素的支配和制约。
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出明显差异,如所在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都影响了城市的水土流失。
例如城市及周边城郊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少,则土壤的抗蚀力就差,那么水土流失就会变大。
1.2 城市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城市水土流失起着主导和控制制约作用,它既可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可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由于人的活动,城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城市水土流失。
城镇和工业中心的兴起,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聚集,促使城市不断开展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许多建设活动都要使用自然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如劈山开道,破坏原地貌和植被,引起土壤侵蚀,从而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2.1 人为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修路、建厂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很可能要破坏原有地貌、植被或水土保持设施,加大了城市水土流失,表现出一定的人为性。
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作者:崔璇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06期摘要:通过对簸箕李引黄灌区水土保持现状的初步分析,认识到灌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和成因,以及实行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并对所取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灌区;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134-021 灌区水土保持现状及存在问题多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本灌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灌区风沙区的治理,截至2014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5.63hm2,治理率达48.44%,各项建设成果在风沙片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灌区水土保持工作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资金短缺,制约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大面积开展;(2)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3)风沙片治理程度总体水平较差,流域内尚有485hm2的沙荒耕地亟待治理,另有部分林地由于造林标准低以及放松了抚育管理等原因,导致林地质量整体水平水不高,综合防护体系功能脆弱;(4)监督执法体系不健全,治理管护、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仍需加强,尤其是对近期难以治理开发的沙荒侵蚀劣地要加大封育治理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2 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2.1 成因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有:土质松散有机质含量少,颗粒胶结能力差;雨量分布不均,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土地不平,植被少形成的地面径流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季风强度大,春冬季风时节,田野无植被。
人为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方法;林木覆盖率低;毁林造田;破土面积不断扩大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2 危害(1)水土流失直接危害农业生产的基础,使土层浅薄,面积减少,结构涣散,肥力降低,作物产量下降;间接上使水利工程破坏,降低工程效益,加剧旱涝灾害的演变,造成劳力和经费投资的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营口市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营口市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摘要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介绍了营口市水土流失的成因,并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危害;辽宁营口营口市地处辽东半岛西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左岸。
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9°55′~40°56′,东经121°56′~123°2′。
总面积为5 365 km2。
境内有大、中、小河流150余条,大型河流大辽河,中型河流大清河、碧流河,按流域水资源分区为大辽河、大清河、碧流河、复州河—大清河、大清河—大辽河5个四级区。
营口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8亿m3,折合降水深693.6 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9.8亿m3,折合径流深184.4 mm,地下水资源量为3.0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为2.42亿m3,水资源总量为10.55亿m3。
1 水土流失的成因营口市水土流失既受地形、地貌、岩性、植被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人类社会生产的频繁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水土流失状况[1-4]。
1.1 自然因素(1)降水。
降水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
营口市年平均降水量在650~800 mm之间,东部山区为730~820 mm,其中50%以上集中在6—8月。
汛期降水多为暴雨,暴雨强度大,因此夏季多雨季节是土壤侵蚀最严重时期。
(2)大风。
营口市6级以上大风,3—5月最多,平均每年35次;9—11月,平均每年20次,春季大风剥蚀土壤,飞沙走石。
2003年8月5—6日,营口市曾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天气,瞬时风力达到11级,造成盖州市12个乡镇受灾。
(3)地势。
坡度越大,坡面越长,径流速度越大,汇集的流量也越大,冲刷侵蚀力越强。
营口市有山地丘陵面积16.67万hm2,丘陵区海拔100~200 m,平均坡度9~45°。
这种地形条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4)土壤性质。
水土流失与土壤性质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土壤透水性和土壤的抗蚀抗冲性关系密切。
临夏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策略
甘肃省临夏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因素,生态环境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以及水土保持管理局等职能部门积极以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1.1降水不均匀。
临夏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分布不均匀,降水多集中在第三季度,只8月份的降水量就占了全年的1/4,平均降水天数为107天,而且雨量也分布不均匀,西部多于东部。
在伏秋连阴日比较多,非常容易形成灾害性天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尤其是在大夏河、红水河及牛津河区域,由于河水的暴涨,造成河岸毁塌,河水泛滥,耕地冲毁的灾害时有发生。
2018年7月以来,连续出现了8场强降水,长时间、大量级的降水使土壤的含水量达到或接近了饱和,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东乡县、广河县、和政县由于暴雨侵袭,引发山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受到大量的损失。
1.2土壤土质疏松。
临夏市处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处,地表土壤表现出过渡地带的特征,主要有垆土和红土两大类,土质疏松,抗蚀性能较差,遇到洪水、暴雨,很容易被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1.3人为因素。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的开发商和建设者只注重经济效益,对水保工作却忽视了,如居民住宅、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的比重非常大,而城市绿地却很少,这导致土地不透水层增加,地面的阻力减少,一旦暴雨来袭,洪峰的流量加大,水土流失严重。
临夏市砂石资源丰富,是本市的主要建材原料。
但是这些矿产资源在开发和运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废石、废渣,同时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道路建设等也会有废石、废土形成,这些废弃物有的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而是丢弃到河道中,一旦洪水来袭,就会造成河道阻塞,使洪水泛滥,引起水土流失。
临夏市有些地方地形地势复杂,如大夏河、红水河流域以及南北山区,植被分布不均,而且由于管理不善,乱砍乱伐时有发生;还有的草地,由于放牧过度,导致草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下降,造成水土流失。
潍坊市水土保持概况
潍坊市水土保持概况一、潍坊市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和危害(一)水土流失现状潍坊市南部多山,中部为丘陵,北部临海,地势南高北低。
从土壤侵蚀情况来看,南部、西南部低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中部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平,坡耕地面积大,土壤层状面蚀和西沟状面蚀比较严重;北部沿海地势平坦,植被稀少,土壤结构松弛,属滨海中度风蚀区。
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显示,潍坊市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002 km2,其中水蚀面积2936 km2,风蚀面积66 km2。
在水蚀面积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492 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1281 km2,强度水土流失面积841 km2,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286 km2,剧烈水土流失面积36 km2。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社会因素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还比较淡薄,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仍比较严重。
有法不依,以权代法现象仍然存在。
一些开发建设单位不按水保法规定编制水保方案,不认真履行“三同时”制度,不依法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防治费。
当前,对开发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管理越来越规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对开发建设单位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监测和验收工作很难落实到位,大大降低了治理的效果。
2、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
降雨是造成我市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
我市山丘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650-850mm,7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6-9月份。
此期雨量大,且多暴雨,形成径流,产生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此外,冻融作用也是造成我市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市平均气温12.3℃,冬季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多为夜冻昼消。
由于冻融作用,表土风化变松,部分植物根被冻死或拉断,失去或降低了固持土体的能力。
经过冻融作用的土壤,一旦遭到外营力作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地形与地貌。
我市地势南高北低,低山丘陵连绵不断,海拔高度由800米逐渐降到200米,直到降至海平面,比降较大,我市山丘区处在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的范围内。
浅谈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
浅谈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明显,但是没有得到世人的关注,任其发展,继续恶化。
经济发展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提高了,环境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来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才重视环境问题,才关注环境问题。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之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过程中,我国主要精力放于经济建设之中,在环境方面不是很重视。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直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才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关注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亟待解决。
一、水土流失的现状(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2/3;在总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4%,林地占16.5%,天然草地占29%,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荒漠等占35%。
2004年,全国11条河流土壤侵蚀总量16.22亿吨,其中长江、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9.32亿吨和4.91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全球屈指可数。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在水蚀、风蚀面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
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二)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
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伴随有大量的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部干旱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风蚀非常严重;西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则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1、水土流失(地表侵蚀)的自然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 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
地形 植被 土壤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 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 产生的原因。(10分)
解析 由材料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 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易 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 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 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流水侵 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
要源于( D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降水序号
1 2 3 4 5 6
降水历时(天)
2 4 5 2 2 2
降水量/mm
53.0 80.3 100.1 73.2 90.7 54.4
汾川河洪峰情况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洪峰流量346 m3/s 洪峰流量1 750 m3/s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 合理利用的方式。(8分)
解析 图中显示,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 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 刷严重,要注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 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因此应禁止人类活动。
古浪县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对策探讨
古浪县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对策探讨摘要:水土流失是当代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古浪县生态环境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了解古浪县水土流失成因、危害,找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和改善古浪县生态环境,为古浪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水土保持;成因;危害;对策;古浪县1水土流失基本状况根据水土流失专项普查表明,古浪县有水土流失面积为3935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4.43%,其中水蚀面积1766km2,风蚀面积2169km2,侵蚀模数为500~2500d(km2·a),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393×104t。
主要侵蚀有水蚀、风蚀;其次为滑坡、崩塌等。
水蚀主要发生在我县的亚高山、中低山丘陵沟壑地带,重点集中在横梁、新堡、干城、古丰、古浪、定宁、黄羊川等南部山区乡镇的大部分地区。
风蚀主要发生在北部平原区及荒漠区,这里植被稀疏,气候干燥,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形成了冬春多风季节,平均风速3.30m/ds左右,最大风速21m/s。
由于风力的侵蚀,加上近年来大规模的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致使腾格里沙漠每年以3~7m的速度向南推移,造成沙尘天气,导致了沙进人退、沙漠化、荒漠化吞噬大片的耕地。
2水土流失成因2.1 自然因素2.1.1土壤古浪县土地土壤主要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灰钙土等9个土类,21个亚类,土体疏松,结构松散,石灰质含量高,黏粒与腐殖质含量很低,遇水易散失,易被地表径流带走,造成面蚀与沟蚀。
2.1.2降水降水与水土流失有直接的关系。
降水强度越大时,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古浪县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8.10%~60%,径流量的44%,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1.3地貌古浪县地貌起伏不平,由西向东倾斜,南高北低。
沟壑纵横,山高坡陡,一般情况下,坡度与流速、侵蚀量成正比关系,坡度越陡,产流量越多,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量也越大;坡面越长汇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侵蚀力就越强,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这些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我国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主要有三种:一是坡耕地,二是荒山荒坡,大片的荒山荒坡被裸露,坡陡,植被很差,特别是草皮一旦遭到破坏,侵蚀量将成倍增加。
三是沟壑,有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三种形式。
(二)人为因素: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顺坡耕作,草原超载过牧,以及修路、开矿、采石、建厂,随意倾倒废土、矿渣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这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而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使这些自然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处于有利状态,从而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一)冲毁土地,破坏良田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
(二)土壤剥蚀,肥力减退由于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试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cm,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t,同时带走6一15t氮,10-15t磷、200-300t钾。
此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地资源退化乃至彻底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不仅对侵蚀区的土地利用影响深刻,而且对侵蚀区外的整个流域产生重要影响;水土流失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新疆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分布,分析了其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促进本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治理措施1、前言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
新疆国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6,是一个干旱、风沙、盐碱、荒漠化比较严重的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实现地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2.1地理位置与气候因素新疆远离海洋,封闭的地形,造成了特殊的气候环境。
北部的富蕴是我国第二寒冷区,而东疆的吐鲁番又是我国的高温区,新疆的沙漠面积就达40万km2,占全国60%以上,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山区降水丰沛,沙漠降水稀少,不同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的贫、丰差异很大,北西部的降水占全疆总降水资源的75%,而南东部的降水资源仅占全疆降水资源的25%。
由此北西部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南东部补给条件差。
同时降水在时空上的分布极为不均,年降水量70%~80%集中在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时常出现春洪、夏洪、冲毁坡地和农田,造成水土流失,而在干旱少雨区,植被贫乏,分布稀疏,生长矮小,覆盖度低,风蚀、盐蚀现象十分严重,缺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是潜在水土流失的成因。
3.2人为活动因素新疆生态脆弱,有其自然条件的原因,但发展到目前恶化的地步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人类活动而引起的。
(1)人口的增长。
新疆1949年人口总数433.34万人,而1997年末为1718.08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3.96倍,人口密度达10.35人/km2,超过了联合国干旱区人口临界指标7人/km2,超出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破坏植被,开荒造田。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1.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概述地域性:由于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
人为性:人类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建设过程中的挖掘、填埋、材料堆放等行为破坏了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加剧了水土流失。
持续性:一旦发生水土流失,恢复难度极大。
即使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杂性:水土流失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降雨量、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在规划和实施建设项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
1.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地表土壤受到降雨、径流、风力等外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土壤表层逐渐变薄,结构破坏,甚至裸露地面的现象。
水土流失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还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众多,而且相当复杂,在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尤其显著。
首要原因包括不恰当的人类活动,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活动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抗蚀能力。
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活动如挖方、填方、道路建设等,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自然因素如降雨强度大、地形坡度陡峭等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和流失。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水土流失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恶化。
1.3 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导致表层肥沃土壤流失,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养分和水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地球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报告
地球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报告当今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地球的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地球水土流失的现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水土流失的定义与概念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指的是水或风侵蚀导致土壤表层的丧失和迁移的过程。
这一现象酿成了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水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
2. 水土流失的成因: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包括降雨、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实践)、自然因素(如地震和山体滑坡)等。
二、水土流失的影响与后果1. 农业产量下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田产量减少,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
2. 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了河流淤积、湖泊富营养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危害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 社会经济损失:由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国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治理,同时农民和农田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全球水土流失的现状1. 地理分布:全球范围内,水土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其中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处于最严重的状态。
2. 影响范围:水土流失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是农田和耕地,还包括草原、森林和城市等地区。
3. 防治措施: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多种方法来防治水土流失,包括植树造林、修建沟渠、改善农业实践等。
四、建议与展望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水土流失问题,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
2. 提高意识与教育:人们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加深人们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
3. 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
综上所述,地球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提高意识与教育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护好地球上宝贵的水土资源。
防治水土流失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原则 (2)四、编制范围 (2)五、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4)六、项目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4)七、防治范围及内容 (5)八、临时设施建设工程保持措施 (6)九、施工保护控制措施 (6)十、关键作业保护方案 (8)十一、实施保证措施 (9)十二、水土保持一般规定 (9)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实施方案前言本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布局方案中的第17横--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广东省“九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网规划主骨架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广东省干线公路网布局,优化沿线干线公路网布局,构筑粤北公路网主骨架,沟通广东省东西向的交通,促进广东省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具体特别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依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与主体工程相结合按照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防治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目的是控制和减免因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对于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编制依据1、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工程TJ12合同段施工合同文件;2、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工程TJ12合同段招、投标合同文件;3、国家、行业其它相关标准;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公司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方案。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方案。
3、遵循国家、地方政府、业主对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要求,以预防为主,坚持“谁施工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兼顾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水土流失(共40张PPT)
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特殊
2.2
黄土粉砂粒为主,土质疏松, 孔隙较多,易被流水侵蚀
直立性
窑洞
黄 土 高 原 上 的 窑 洞
黄土的特性 黄土干燥时坚实,但易受流水侵蚀
自然原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3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 季(7.8.9),且多暴雨
自然原因:地质灾害频发区
自然原因:地质灾害频繁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2.1
1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2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3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4 森林向草原过渡
自然原因:地理位置特殊
2.1
1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2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3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4 森林向草原过渡 5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总结 地处过渡区域,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效果
拦泥蓄水 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发展林果业生产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质疑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请多指导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
具体治理措施—保塬工程 组成、面积较大,顶
部平坦,侵蚀作用微 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营造护田林网
黄土塬
平整土地,增加下渗
具体治理措施—护坡工程
陡坡封坡育林育草
黄土坡
缓坡修建梯田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VS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具体治理措施—固沟工程
打坝淤地,建水库
沟谷
营造防护林
工程措施:修建淤地坝
修建淤地坝为什么可以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保水”“保土”? 2、泥不出沟,水不下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与危害【摘要】城市水土流失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分析我国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解释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提出防治城市中水土流失的措施,以求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土保持;成因;特点;危害;防治措施
城市水土流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人为加速侵蚀,它的影响因素比农村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要复杂得多,可以理解为当建设规模或开发建设活动扰动土(岩)体超越城市的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时,在自然外营力(降雨、重力、径流冲刷)的作用下,造成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
1 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
城市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都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或制约着城市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促进或制约着城市的建设。
1.1 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区域,它必然要受到所在区域自然地理因素的支配和制约。
自然地理因素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表现出明显差异,如所在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都影响了城市的水土流失。
例如城市及周边城郊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少,则土壤的抗蚀力就差,那么水土流失就会变大。
1.2 城市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城市水土流失起着主导和控制制约作用,它既可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可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由于人的活动,城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城市水土流失。
城镇和工业中心的兴起,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聚集,促使城市不断开展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许多建设活动都要使用自然资源,影响生态环境,如劈山开道,破坏原地貌和植被,引起土壤侵蚀,从而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2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2.1 人为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修路、建厂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很可能要破坏原有地貌、植被或水土保持设施,加大了城市水土流失,表现出一定的人为性。
如一些欧洲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尽量避免大挖大填,对开挖和填土边坡采用乔灌草结合绿化,很少有我国浆砌石护坡或用混凝土网格护坡的现象,建筑材料大量采用钢结构和玻璃墙,避免了大量水泥和沙石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
2.2 复杂性
城市水土流失比较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同农村水土保持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扩展,不仅要考虑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要求,而且还要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和生态建设发展规划,使其符合城市的绿化和美化要求。
水土流失的组成,既包括
市郊的土壤侵蚀,又包括了市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弃土弃渣的流失。
特别是人的活动,既可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因此,城市的水土流失比较复杂。
2.3 潜在性和普遍性
城市水土流失的隐患是潜在的,一般情况下难易觉察到,只有在暴雨或大暴雨下才会爆发出来,所以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如我国深圳在1995 年爆发的水土流失之前就没有任何预兆迹象。
城市建筑物、工厂、水泥及沥青路等不透水层在我国的普遍存在,使雨水的地面阻力明显减少,导致暴雨径流产生的能量集中,加大了水流天然的侵蚀力量,从而使这种潜在的水土流失具有了普遍性。
2.4 破坏性
水土流失一旦随着暴雨或大暴雨产生,就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因而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水土流失所产生的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和城市的排水系统,致使城市市政设施和工矿设备受到破坏,或突然造成停电停水,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生活,或危及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5 治理的艰巨性
过去,治理水土流失往往局限于农村,在措施上多采用田边加林加草的办法,按照小流域进行综合规划,而这些显然不符合城市水土流失的治理。
我国城市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起步晚,而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又趋于多样化,所以治理难度大,特别是山丘城市,开发建设应绕道而行,并尽可能少破坏植被,一定要破坏的要尽可
能地恢复植被,如果破坏山体的要提前做好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另外,人们的城市水土流失观念较为淡薄,这些都加大了城市水保工作的艰巨性。
3 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
3.1 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和生态环境。
城市一旦发生了水土流失,道路等陆上交通运输线就会受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就会随着雨水散布开来,就会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
城市的建筑大都是钢筋水泥,比较单一,已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其表现为城市土地的“石漠化”和“热岛效应”,再加上水土流失灾害的冲击,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更加脆弱。
3.2 造成城市排水系统过水能力下降,降低防洪能力,导致城市被淹。
水土流失中出现的泥沙和废弃物,使排水管渠下水道过水能力下降,甚至造成管道堵塞。
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向河道乱倒城市建设的固体废弃物,都会减弱江河湖库抗洪能力,在暴雨季节,会出现洪水漫流出槽,工厂和居民区进水,公路被毁,导致城市被淹,形成小降雨,大水量的现象。
3.3 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城市水土流失灾害损失的形态复杂化,不仅造成原生灾害,而且造成复杂多样的次生和衍生灾害,一旦城市受灾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灾害逐年扩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和堵塞城市下水道,疏通它们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水土流失
会致使城市市政设施和工矿设备受到破坏,或停电停水影响,从而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4 防治城市中水土流失的措施
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限制,气候条件变化,资源开发利用差异,都会加大水土流失的难度。
城市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作的正常进行关键是加强人们的水保意识。
4.1 加强水土保持意识。
城市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开发建设者,水保意识淡薄,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意识到开发建设中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水保宣传工作,讲授水保知识,提高人们对城市水土保持的了解和认识。
4.2 开发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
我国一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限制,要在山地上进行开发建设,如挖山造地工程,包括房地产开发、新工业区建设、高尔夫球场、道路等,尽量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
建筑物施工工程要配套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建筑垃圾及运输工程中的散落物要及时处理。
4.3 加大植树种草工作,实行绿色覆盖。
植物可以缓解水对地面的压力,并且可以吸收大量水分,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我国城区多为钢筋水泥世界,到处是硬覆盖,水分下渗能力极差,对水的阻力就小,而且部分城市一些建筑劈山工程没有马上进行绿色植被恢复,这些都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此,要加强各个城市的植被恢复工作,尽可能地利用可开发的空间,调动各
个层面上的积极性,连接分散绿地,对城市及郊区实行绿色覆盖。
5 结束语
城市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随着城市及城市周边城镇的建设而出现的。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也引起了城市中一系列水土流失相关的问题,并且造成的水土流失远比农村严重得多。
可见,减少城市化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尤为重要。
水保工作与城市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会促进水保工作的开展,反过来,水保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间接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锐亮,何丙辉,罗雷. 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01)
[2] 黄添元. 现代化城市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蓝图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0(03)
[3] 杨光,丁国栋,屈志强. 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综述[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