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球正手的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网球正手的理念

通常把正手分为准备,引拍,前挥,随挥三个阶段。但在本文中,我分成了准备,后引,下降收缩,加速击球,随挥五个阶段,七个动作。整个击球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整体,这个分法并不是要把击球过程切断,只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更细的划分,可以使朋友们练习时能准确定位自己的问题。使用新的名称,是为了强调与传统技术的区别。本文以右手持拍为例,其中重心转移是以关闭或半开放站位为例,开放式站位应将重心保持在右脚,在击球时向左脚转移。

准备:和传统的准备动作区别不大,这里不做讨论。只想强调两点,一是在对手击球时要做一个分腿垫步,以建立身体的平衡,再有就是尽量做到先跑动再在跑协中转身再后引,以使整个击球动作连惯。

人们常说引拍,绝大多数朋友在学球的时候,就会有人告诉他们把拍头指向后围网,拍头要低于击球点,直接拉拍,等等。很多朋友也是这么打球的。但现代网球技术没有引拍,只有后引。后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使身体产生势能,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右转,将重心移至右脚,拉开相关肌肉。一个是将拍头后移到相对于球网的身体右后方(不是后指),以便使拍头有足够的加速空间。后引的不仅是球拍,更重要的是身体。可以直线后引,小弧线后引,和大弧线后引,我在以前讨论过这几种后引的特点,这里不再多说。

后引时,身体要作为整体右转,重心向右脚转移,并随重心移动曲膝。以右髋带动右肩向上同时带动手臂运动。可以从三个看到在后

引的最初,左手随右手一起运动,这种手铐式的后引,源于初学时的练习。初学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肩部转动。注意后引不是越早越好。要尽量使整个过程连惯。后引结束时,身体侧对球网,如果是开放或半开放站位,应该注意髋关节的转动角度小于肩,身体有上了发条的感觉。重心在右脚,双膝弯曲,右肩高于左肩,拍头在体前,留出了运动空间,并高于肘部,从球网看过来,肘在身体后方,肘及拍头不应超过背。拍面关闭。

下降和收缩是两组动作。下降与后引的转换点在肩部向下运动的开始,髋带肩部向下的运动带动手臂向下,重心向左脚转移,手腕放松,使其逐渐后翻。当拍长轴与地面平行时,恰好使拍底托对向来球。

收缩动作的开始点,是拍长轴与地面平行时。这时,右腿开始蹬地同时左髋向前上方顶出,带动左肩上提。手腕保持后翻,拍底托对向来球,肘部向身体收缩。象拖绳子一样拖动球拍。直至肘与肩在同一垂线上,这时肘在身体的平面前,一个自然的距离,不要太远与不要太近,练习时可以在腋下夹一下网球。以球拍的前移是由于肘部收缩引起的。速度较慢。

这个阶段的身体转动是由于肩部下降和肘部收缩引起的,幅度不大。过早地转肩会大大影响击球质量。这个阶段的目的是把支撑点稳定地前移,同时继续保持肌肉的力量积蓄,为加速做好体位上的准备,并形成稳定的基础,在高速击球的同时保持很好的控制。如果这两个环节缺少一个,都会造成发力点位置不当。

如果我们看职业运动员的正手,会觉得他们的球拍开始时速度并

不快而后突然加速,打出有力量和控制的击球,但业余选手球拍一开始就很快,打出的球却缺乏力量和控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加速击球:这是决定击球速度和准确性的最重要阶段,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此做准备。我们知道,人体大肌肉群的动作有力、稳定,而小肌肉群的动作则灵活、准确。

为了更清楚,大家可以做个试验,将肘贴于胁部,小臂不动,快速来回转肩数次,注意手的运动速度,再以同样的姿势,肩部不动挥动小臂数次注意手的运动速度,可以发现小臂挥动时,手的运动速度更快。现代网球正手的多段式前挥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充分利用两种肌肉群的优势。这个阶段分为加速和击球两个动作,当肘部收缩至肩的垂直的时候,进入加速击球阶段。加速是靠身体重心的前移,更多的是身体相关部位转动。转肩为开始,右腿开始蹬地,肩部用力转动带动球拍加速运动。当身体快与网平行时,继续转肩,大臂转动,带动小臂前挥。抓紧球拍,收紧手腕。这个过程要有很好的时间控制。过最或过晚的挥动小臂都会使速度和控制受到影响,关键是使击球时拍速达到最大,并使拍面在击球点前和击球点后的一段距离与击球方向垂直。注意小臂的挥动是由大臂的旋转带动的。

击球动作实际上和加速是一个整体,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击球是对球的控制和击球瞬间的动作。击球时手腕后翻并固定,抓紧球拍。击球时,拍头略低于手腕,拍面与地面垂直。右髋向前上顶出并带动右肩向前上方运动。从下向上击球,球拍长轴随势逆针转动,以产生上旋。球拍关闭会使击球力量下降。为了更好地发力,要将击球点想

象成击球点前面一点,上旋要适当,上旋过少,很容易失误,但并不是上旋越多越好。过度上旋会使球速下降。

在击球过程中,要保持肘部的稳定,肘部肩的位置基本不变,这是发力并稳定击球的重要条件。

应该注意,决定上旋的因素是球拍轨迹与场面的夹角以及拍长轴逆时针运动的角速度,决定击球准确性的是拍头轨迹在地平面上的半径,半径越大,线路就越直,决定球速的是击球时的拍速。有一种误解,认为击球的速度决定于击球的力量,而击球的力量与击球的速度无关,击球时应该加力而不应该加速,击球时要用球拍吃住球而对球加以控制。这种说法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从高速摄像的资料来看,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还有一种误解,认为球拍在击球是应该关闭,这样才能压住球,并可以产生更多的上旋。其实这样做除了损失击球的力量以外,没有什么好处。我们这里所有的例子中,击球时球拍都是与地面垂直的。击球后拍面仍与地面垂直,前臂外旋是随挥时的自然产生的,认为前臂外旋可以增加控制或上旋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随挥:随挥不仅是击球后的惯性运动,能保护身体,而且对击球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随挥时,肩、肘继续向前上方运动,结束时右肩侧对球网,右肩高于左肩。右脚向前跟进。收拍头的位置根据你握拍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越偏向西方,上旋越多,拍头越低。

发力顺序:腿、髋、肩,大臂、小臂。只有正确的发力时序,才能保证击球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