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必备答题
湘教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必备答题讲解学习
湘教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必备答题环境保护规范就是分数!1.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三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废热、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和臭氧的破坏等;③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哪些?(按必修2教材:理论+具体实际)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②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③人口压力;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按选修6教材)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原因)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哪些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②过程的不可逆性:如地面下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已经灭绝的物种等等。
③规模的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4.为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唯一必然的选择?我国面临着: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严重的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思想、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概念】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包括三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全面进步。
【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共同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6.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注意:物质而非能量!)【内涵】①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②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③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测试题(共30题,每题2 分)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据此回答1-2。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图1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 .①②.②③.①③.②④srmaTrrmjM 12> cviwtrar sM-' 产1111、屮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C .某些物种灭绝5、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①产业转移 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2004 年 5 月 7 日中国教育报 《风沙威逼北京域》 报道, 今年 4 月 25 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 8 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 大,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此回答6。
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碳氢化合物D 悬浮颗粒7. 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A 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8. 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长速度减慢。
(完整版)((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提纲
选修 VI 《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归纳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一、环境的看法及分类 4.后工业文明期间:产生的环境问题:全世界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1.看法:是指人类赖以生计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友善2.环境的分类: 1.尊敬和蔼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敬个人3.兼备今世人与后代人的利益A. 按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二、环境要素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1.自然环境要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一、自然资源的涵义2.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奉等 1.看法: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只要他对人类实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
三、环境质量 2.分类1.成因: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质源、水资源、太阳能、风能、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A. 依照能否潮汐能第二节环境问题归纳再生或恢复: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一、环境问题的看法及分类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1.看法:指因为人类活动或自然原由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余生物的生 1.水资源问题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损坏的问题。
A. 表现:水资源欠缺2.分类:人口的迅速增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用水量加大A.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要素惹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均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惹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含环境污染和 B.形成原由: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生态损坏。
流域植被和湿地损坏严重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由及危害 2.土地资源问题1.原由:自然原由和人为原由 A. 表现:人均用地减小、耕地资源缺少、土地浪费2.危害: A.威迫生态均衡 B.危害人类健康 C.直接限制经济和社会的可连续发展人口增添三、当古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1.全世界性环境污染:天气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损坏等。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4.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读上海市工业烟尘排放量逐年统计图,完成第1~2题。
1.上海市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变化规律是( )A.2000年以后持续减少B.总体呈现下降趋势C.1996年以后加速下降D.变化不大2.1997~2003年上海市烟尘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B.转变城市职能C.减小工业规模D.工业迁至浦东新区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上海市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变化规律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第2题,上海市烟尘排放量减少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减少所致。
答案1.B 2.A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
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
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的刺激,还会产生酸雨现象。
据此完成第3~6题。
3.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
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A.晴朗微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4.近年,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B.沙尘暴时有发生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5.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6.氮氧化物(NO)的主要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A.燃烧煤炭酸雨B.燃烧石油臭氧层破坏C.汽车尾气酸雨D.空调冰箱光化学烟雾解析第3题,大气污染物因随大气运动而扩散到其他地区,但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时,这种扩散作用就会比较微弱。
第4题,春季频发的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数量,加剧大气污染程度。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4.4噪声污染及其防治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读下列图片,完成第1~5题。
1.按照声分类,属于交通噪声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减少图片②中噪声的最佳途径是( )A.控制声音B.控制传播途径C.保护接受者D.停止营业3.可以通过戴上护耳器减少噪声危害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可能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是( )A.①B.②C.③D.④5.如果孕妇经常出入图片②所示场所,最大的危害可能是( )A.孕妇头疼B.胎儿畸形C.孕妇多梦D.孕妇耳聋解析第1题,从声上看,图片①~④依次是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
第2题,图片②为一歌厅,控制声音不可行,歌厅内的消费者享受的就是那种氛围;经过的行人和附近的居民整天佩戴护耳器也不可行;停止营业也不现实;为避免歌厅营业时对行人和居民的影响,可通过装音障或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传播。
第3题,图④中的工人整天在嘈杂的环境中,戴上护耳器不影响工作。
第4题,飞机飞行时产生巨大的压力波可使墙体震裂、门窗破坏。
第5题,歌厅中的噪声极强,孕妇经常出入的最大危害是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答案1.A 2.B 3.D 4.A 5.B6.下列地区的噪声标准要求的噪声值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疗养区>居住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工业区B.高级别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工业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C.工业区>文教机关区>居住、工业、商业混杂区>疗养区D.居住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工业区解析交通干线两侧车辆噪声大,噪声标准要求的噪声值也大。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中,住宅区噪声标准要求的噪声值最小。
答案B7.每年高考期间山东省各高考考点,严禁进行产生环境噪声的施工作业,除施工外,下列对考生还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有( )①航空警报②卡拉O ③露天大型聚会④电影录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电影录音在隔音效果好的录音棚中进行,航空警报、卡拉O、露天大型聚会都会产生噪声污染。
高中地理 3.3 生态环境保护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2题。
1980年 2010年 耕地 55% 40% 林地 20% 44% 草地 5% 7% 荒地 15% 2% 其他5%7%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 和T 之间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是( ) A.东侧植树种草,西侧修建梯田 B.两侧都修建梯田C.东侧修建梯田,西侧植树种草D.两侧都植树种草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河流的东侧等高线分布稀疏,说明该处坡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河流西侧等高线分布密集,说明该处坡度较大,需要通过植树种草来护坡。
第2题,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应结合丘陵的特征和当地的农业资源来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1.C 2.D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完成第3~4题。
3.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4.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完全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3题,由图甲可知,该地区的平地所占面积较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图乙可知,该地居民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因此砍伐树木较多;结合两图信息可推断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第4题,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恢复已破坏的植被,当地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②③不具有可行性,可排除。
答案:3.B 4.C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第5~6题。
选修六 环境保护综合题考前必背
选修六环境保护综合题考前必背1、(1) 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② 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③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利用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最轻。
(3) 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4分)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发展洁净煤技术;③调整能源结构;④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⑤发展新能源。
2、(1)简述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
①人口增长,②过度垦殖,③过度放牧,④过度樵采,⑤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⑥工矿交通建设破坏草地(10分)(2)简述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且夏季多暴雨;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黄土广布,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④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工矿建设,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答对五点就得满分)(10分)(3)简述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原因。
①围湖造田;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入流泥沙增加,淤积湿地。
③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类沉积;④某些建筑工程和水利设施破坏湿地;⑤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10分)3、(2)评价我国风电资源开发的条件。
(12分)有利: ①我国风能资源可开发地区广,储量丰富;②洁净,可再生;③建设周期短,成本低;④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等(6分)不利:①风场占地面积广; ②选址对自然环境有一定要求;③季风气候,风力不稳定; ④对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⑤风能资源分布区与市场地不匹配等(6分)4、 (2) 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来说,有何利弊?利:①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②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耗;③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
弊:①加重当地大气污染;②水资源更显紧张。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湘教版选修六
环境保护一、单项选择题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丙城市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①发展地铁、轻轨②大力发展公交运输③多建方格状道路④以天然气替代汽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乙城市所在省区的优势能源最具开发价值的是()A.太阳能B.地热能C.水能D.天然气读表1,回答3-4题。
表1 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年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2002年9430.29 85.24 2238.9662.752003年10750.08 376.42506.1654.753.2003年产值增长最快的是A.农业B.林业C.牧业D.渔业4.该产业迅速增长最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A.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B.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C.保护了生态环境D.加剧了环境污染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6.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7.目前尽管在城市的垃圾收集点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居民仍将垃圾混杂投放。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监督机制B.居民环保意识不强C.居民废物利用意识不强D.垃圾难以分类8.目前,我国正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B.构建和谐社会C.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D.培养民众节俭消费的习惯9.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①改善城市环境②抑制臭氧消耗③节约自然资源④增加耕地面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12-13题:10.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最好高度不低于()A.300米B.200米C.100米D.50米11.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A.19时—22时B.4时—7时C.7时—10时D.13时—16时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第1~2题。
1.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D.森林破坏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种植被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图示该种植被分布多的省份多为降水稀少的地区,所以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沙化。
答案1.B 2.C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统计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第3~4题。
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从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第4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答案3.B 4.C读下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6.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解析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得,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第3章 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利比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草原气候1.(2)利比亚境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A【解析】(1)利比亚北部在30°N以北的地中海沿岸地带为地中海气候南部多在20°~30°N之间的非洲大陆西部和内陆为热带沙漠气候故①③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2)利比亚大多数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因不合理用水(引水灌溉)、过度放牧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B对水土流失多发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错该国森林面积少多荒漠、草原 C错降水少河湖少湿地面积少湿地减少问题并不突出 D错故选B2.(1)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2.(2)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 水污染B. 土地荒漠化C. 酸雨污染D. 气候变暖【答案】B【解析】(1)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说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故答案为B【答案】A【解析】(2)从图中看塞罕坝林场位于内蒙古与京津地区之间可以抵挡内蒙古的风沙影响到京津地区 A正确汽车尾气是由汽车排放的与林场建设没有关系 B不对3.(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3.(2)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C.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答案】C【解析】(1)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流域界线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故其划分的指标是单一性的故选C【答案】A【解析】(2)乙位于西北地区为干旱地区该地荒漠化问题突出丙位于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严重丁位于渤海湾沿岸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排污量大渤海湾海区封闭海水自净能力差海洋污染严重故选A4.(1)黑河流量最大的季节是()4.(2)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析】黑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高山【答案】C【解析】A.上游节水灌溉有利于节省水资源 A合理B.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有利于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B合理C.下游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大农业用水量加速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 C不合理但符合题意D.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有利于水资源合理利用调配 D合理5.(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5.(2)上述环境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 水土流失B. 全球变暖C. 酸雨D. 土地盐碱化【答案】B【解析】(1)根据材料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 “蚂蚁森林”公益行动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扩大森林面积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 B对故选B【答案】B【解析】(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中低纬度高山雪线上升气温上升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北半球农作物的生长界限北移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B6.(1)灞河、浐河橡胶坝放空坝袋内的水的最佳时间是()6.(2)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6.(3)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①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②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③沉积物增加河流清淤工作加重④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A. 1月初B. 3月初C. 7月初D. 10月初【答案】C【解析】(1)放空橡胶坝袋内的水(或气)可恢复原有河渠的过流断面达到放水的目的西安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雨季集中在7、8月份放空橡胶坝内的水时间一般在汛期到来之前故选C【答案】B【解析】(2)潜水流向都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流向低处灞河A#坝下游等潜水位线向下游凸出河流水位较高潜水背向河流而流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灞河B#坝附近右岸潜水位线较低潜水背向河流而流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灞河C#坝附近左岸潜水位线较高潜水流向河流地下水补给河水浐河两岸补给方式不同故选B【答案】A【解析】(3)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利于蓄水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拦水使水流速度减慢沉积物增多水质变差河流清淤工作加重拦水首先使河水水位抬故选A7.导致西北地区“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的人为因素是()A. 过度樵采B. 过度放牧C. 过度开垦D. 不合理灌溉【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开草场-打点粮-变沙梁”所描述的生产方式就是“破坏植被-产量下降-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场”此民谣的意思是滥垦草地造成土地沙荒漠化8.塞罕坝大面积人工林对京津冀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 涵养水源B. 美化环境C. 减轻风沙D. 保持水土【答案】C【解析】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C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9.(1)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9.(2)M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徐州(34°15’N 117°11’E)相比悉尼(33°51’S 151°1’E)()A.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B. 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C.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D. 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全球环境基金会特别关注的领域是()10.(2)图中①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0.(3)解决图示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A. 生物多样性B. 气候变化C. 臭氧的消耗D. 国际水域【答案】A【解析】(1)如图所示生物多样性占据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的37% 所占比重最大故选A【答案】B【解析】(2)由于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冰箱排出大量的氟氯烃导致臭氧空洞【答案】C【解析】(3)图示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所以解决图示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全球共同行动加强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据材料一二分析影响兰州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请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其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11.(2)据材料三概括兰西城市群内城市空间密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1.(3)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分析兰西城市群发展的不利条件【答案】(1)因素地形原因河谷地形静风、逆温环境不利污染物扩散气候干旱降水少不利大气悬浮颗粒物的降解【解析】(1)由材料可知兰西城市群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但由于地形限制后备城市建设用地资源趋紧且城市群内部发展差距大因此影响兰州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读图可知兰州地处河谷静风、逆温环境不利污染物扩散且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不利大气悬浮颗粒物的降解【答案】(2)特点东部大、西部小核心城市(兰州、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大兰州最大原因西部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兰州、西宁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兰州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人才技术优势更大辐射带动作用更强【解析】(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兰西城市群西部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兰州、西宁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兰州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人才技术优势更大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综上所述兰西城市群内城市空间密度东部大、西部小核心城市(兰州、西宁)及其周边地区大兰州最大【答案】(3)地形限制发展空间不足人口迁出量较大劳动力和人才流失交通较落后对外联系不便开放程度低(地处内陆较封闭)产业结构单一(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等经济水平落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解析】(3)读2016年兰西城市群与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对比表可知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兰西城市群各方面都较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兰西城市群位于西北内陆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地形限制发展空间不足人口迁出量较大劳动力和人才流失交通较落后对外联系不便开放程度低(地处内陆较封闭)产业结构单一(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等经济水平落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12.(1)①地区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12.(2)简述②地区沙漠化的主要原因12.(3)分析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答案】【解析】【答案】【答案】【解析】13.【环境保护】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城市绿心是指在城市中央或者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其在改善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某城市却占用绿心违规建别墅以至于给该城市的自然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分析占用城市绿心建别墅对城市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城市绿心被破坏森林减少不利于调节城市小气候不利于消除中心地区的热岛效应不利于降低城市噪声不利于净化城市空气建别墅过程中可能导致城市水污染不利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解析】城市自然环境包括城市的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生态环境等从“在改善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句话可以推理出占用城市绿心建别墅对城市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城市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城市气候主要从城市小气候热岛效应等方面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可从噪声、空气、水资源等方面作答14.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说明图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并分析该区域生态问题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答案】【解析】。
湘教版 地理选修六 《环境与保护》复习提纲(完整版)
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提纲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结合政治对立与统一知识: 对立方面,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统一方面,环境总是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而存在.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举例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
良性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完整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选修 6 环境保护1.阅读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资料一2010 年 8 月 9 日,英国石油企业表示,MC252油井现已不再向墨西哥湾泄漏石油,截止目前事故办理开销已达到61 亿美元。
这场生态灾祸已造成近30 万只海鸟和无数鱼类死亡,有些珍稀动物甚至面对灭绝之虞。
资料二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
(1)墨西哥湾泄漏石油后, A、 B 两地第一遇到污染的是 ________,对泄油区的社会经济会造成什么危害?(2)简述资料二图中所示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的分布规律及油污的本源。
解析第 (1) 题,考虑洋流因素, A 地第一遇到污染,石油污染不仅降低海滨的生态环境,还会使海洋水产质量量降落,造成经济损失。
第 (2) 题,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为石油污染地区,污染源来自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答案(1)A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的设备;石油污染还会使海洋水产品质量降落,造成经济损失。
(2) 分布规律:石油污染地区会合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油污的本源: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2.读“吉林省某地1970~ 2000 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 1980 年此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解析自然原由。
(2)简述 1990 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解析第 (1) 题,从降水量的多少解析湿地面积的变化。
第(2) 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拥有调理天气、调蓄水量、净化水体、开释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答案(1)20世纪80年月湿地面积扩大,20 世纪 90 年月湿地面积减小。
20 世纪 80 年代降水量增添;20 世纪 90 年月降水量减少,气温高升,蒸发增强。
(2) 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天气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祸增添;水质降落。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禁止围垦。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4.1水污染及其防治习题含解析【精品】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读某乡镇中学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成第1~3题。
这里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乡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
1.造成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是( )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农业废水④酸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 )①破坏水生生态环境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抽水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从水污染的类型看,该乡镇的水污染最可能是( )A.物理性污染B.化学性污染C.生物性污染D.自发性污染解析第1题,水污染的污染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
第2题,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
第3题,物理性污染主要是热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带的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寄生虫及虫卵、病菌和细菌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答案1.C 2.A 3.B下表是我国2002年与2007年近海海域水质情况对比表,表中数据代表各类海水所占的比例。
据此完成第4~5题。
劣四类海水27.18.34.表中反映了我国近海的水质情况是( )A.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比例上升了8.4%B.丧失了养殖功能的海域比例下降到10%以下C.五年我国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D.我国海域广阔,污染海域仅占我国海域的一小部分5.造成我国近海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①滥捕滥捞使渔业资枯竭②工业生产排放废液③人类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④过往海轮产生石油泄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第4题,首先要理解关于各类海水的说明,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判断。
第5题,造成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废水、废液的直接排放及石油的泄漏。
答案4.C 5.C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6第3章 生态环境保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1.(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A. 防风固沙B. 保持水土C. 净化空气D. 平衡大气成分【答案】B【解析】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故B项正确【答案】C【解析】C、长江防护林工程实施是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一种措施故C项正确A、城市园林的作用是保护城市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故A项错误B、西北内陆防护林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故B项错误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是为了防风、固堤减轻沿海风灾的影响故D项错误2.(1)造成图示阶段Ⅰ和阶段Ⅱ耕地平均海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2)推测阶段Ⅳ耕地面积减少的最可能原因是()A. 水土流失严重B. 农业结构变化C. 气候变暖D. 人口增加水资源利用过度【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实线为耕地面积变化曲线虚线为耕地平均海拔变化曲线图中阶段Ⅰ耕地平均海拔缓慢增高而耕地面积却在下降说明低海拔区域耕地被弃耕原因是其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荒漠化被弃耕阶段Ⅱ耕地平均海拔在不断增高耕地面积也在扩大原因是该阶段人口增加耕地需求量大冲积扇顶端的土地被大量开垦【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我们知道该地水资源紧张生态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现在在政策引导下改善生态环境势必在行退耕还林、还草是最基本的改善环境的措施所以答案为C3.(1)该城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位于()3.(2)影响该市外来物种数量分布的主导因素是()3.(3)为丰富该城市的物种多样性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市区的本地物种多样性会减少但外来物种的增加 A错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郊用地被占用生物多样性减少读图可知由于城市的发展本地物种破坏少 C正确丁地外来物种少生物多样性高值区应移向远郊区【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距市中心越远所以该城市中的外来物种主要是人为引进的距市中心越近因此其主导因素是城市规划城市中地形起伏状况、气温高低变化 A、B、C错误【答案】D【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增加外来物种数量容易导致生物入侵 A错误限制城市用地规模、改变城市工业结构对该地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影响极小城市中的生物主要栖息在绿化用地和湿地因此合理规划绿化用地和湿地故D正确4.(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4.(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C. ③④①D. ③①④②【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植被类型相同的是()5.(2)丙处矿产运往中国上海最近的航线需经()A. 甲、乙、丙B. 甲、乙、丁C. 甲、丙、丁D. 乙、丙、丁【答案】C【解析】(1)由海陆位置可知图示区域陆地和岛屿位于非洲乙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带甲、丙均为热带草原带其中丁虽位于赤道但因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年降水量比乙地少形成热带草原带故选C【答案】D【解析】(2)丙处矿产运往中国需经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故选D6.(1)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6.(2)“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城市内涝发生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 地表径流、下渗B. 植物蒸腾、下渗C. 植物蒸腾、降水D. 地表径流、降水【答案】A【解析】(1)依据材料可知“雨水街坊示范区”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和下渗环节故选A【答案】B【解析】(2)“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跟城市交通没有太大关系①④对故选B7.(1)该地区()7.(2)图示河流()A. 地处南半球B. 沿岸有暖流流经C. 最热月降水较多D. 受信风带影响【答案】A【解析】(1)最热月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陆地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据图可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A正确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流经的是寒流 B错误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 C、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由图可知 B处径流量的年变化较A处小说明河流是从A处流向B处的即大致从南向北流 A错误此季节为夏季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水水位低于湖水水位应该是湖水补给河水 B正确地中海气候区因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C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不会出现凌汛现象 D错误故选B8.(1)三种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8.(2)2007年3月9日傍晚时刻广西壮族治区忻城县(云贵高原南侧)一湖泊湖底突然发岀惊响随后湖水逐渐消失湖泊干涸据此推测湖泊消失的原因是()A. ②③①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①②③【答案】【解析】【答案】【解析】9.(1)表中最能显示该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一组指标是()9.(2)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是()9.(3)在未来对“中国绿谷”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该市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B. 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河流年输沙量、粮食平均亩产C. 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粮食平均亩产、常住人口D. 森林覆盖率、河流年输沙量、粮食平均亩产、常住人口【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对我国耕地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主要是()10.(2)“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有()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减少蒸发量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进水循环A. 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B. 灾害损失、农业结构调整C. 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D. 灾害损失、建设用地【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1.(1)该地理研学小组研究的课题内容为()11.(2)如图道路景观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北半球()A. 华北平原黄泛区土壤次生盐渍化B.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C. 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D. 内蒙古高原的土地荒漠化【答案】A【解析】课题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四个选项都是典型的区域生态问题表1给出了具体的经纬度(36°59′26″N 116°30′10″N)和海拔高度(19.2m)以此判读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经度在110°E附近长江三角洲在30°N 120°E附近内蒙古高原纬度大部分在40°N以北故A项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图片为面朝正东拍摄则树影朝东南根据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相反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日落西北方向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日落在18时后该地比北京时间晚14分钟所以应该在19时前后故B正确 AC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中浩渺无垠的洞庭湖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它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图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说明洞庭湖面积缩小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答案】影响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使长江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洞庭湖地区渔业资源濒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加重措施入湖河流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湖沙沉积禁止湖区垦殖活动撤掉围垸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解析】洞庭湖属于湖泊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方面的生态价值洞庭湖面积缩小会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汛期长江水位大幅增加使长江发生洪涝的概率增加洞庭湖面积缩小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导致地区渔业资源濒临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泊自净能力降低水体污染加剧水质污染加重注意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归纳措施据图可知图中显示“湖沙沉积”形成泥沙滩地因而要在入湖入湖河流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降低河流上游地区的含沙量减少湖沙沉积图中显示“围垸”也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因此撤掉围垸退田还湖湖泊面积增加增强湖泊生态功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13.(1)简述大面积种植欧美黑杨对西洞庭湖湿地带来的危害13.(2)为保护西洞庭湖湿地湖南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列举两项)?【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14.(1)简述与新西兰南岛相比北岛北部成为新西兰贝壳杉主要分布区的原因14.(2)新西兰北岛上的乡村民居多为木质结构建筑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4.(3)分析贝壳杉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给当地生态带来的威胁14.(4)在贝壳杉林恢复工程中有人认为可以混交引入其它树种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答案】纬度较低气候更温和冬季气温高于0°C 少冻害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影响较弱夏季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光照条件更好地质条件相对更稳定受地震火山活动影响更小开发历史较晚贝壳杉受人为干扰、破坏较小【解析】读材料可知壳杉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观察大屏障岛图发现其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冬季温高于0°C 冬季全球气压带整体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且材料中提到大屏障岛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鸟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敬意说明开发历史短受人类影响小【答案】新西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木质结构利于防震新西兰木质资源丰富新西兰松材质好易干燥和易进行防腐处理【解析】由材料可知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壳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读图可知大屏障岛面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险滩、急流原木难以漂浮通过修筑大坝蓄水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答案】贝壳杉生长缓慢一经破坏难以恢复造成森林资源枯竭缺少林冠拦截和枯枝落叶涵蓄地表径流加强诱发水土流失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材料中提到贝壳杉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说明贝壳杉生长缓慢一经破坏难以恢复大量砍伐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植被覆盖率降低森林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容易诱发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野生动物柄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同意混合林抵御病虫害能力更强有利于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减轻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不同意引入其他树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驱逐贝壳杉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成活率低长势差人工干预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成本【解析】同意引入其它树种应从积极方面分析如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减轻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存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不同意引入其它树种应从消极方面分析如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减小贝壳杉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引入其它树种经济成本高技术水平要求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必备答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环境保护规范就是分数!1.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三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废热、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和臭氧的破坏等;③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哪些?(按必修2教材:理论+具体实际)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②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③人口压力;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按选修6教材)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原因)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哪些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②过程的不可逆性:如地面下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已经灭绝的物种等等。
③规模的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4.为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唯一必然的选择?我国面临着: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严重的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思想、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概念】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包括三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全面进步。
【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共同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6.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注意:物质而非能量!)【内涵】①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②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③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原则】①资源输入减量化原则;②资源再利用原则;③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原则。
【途径】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
7.发展清洁生产的好处有哪些(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削减污染以及对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实施控制)【环境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可以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效果。
【经济效益】能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社会效益】可以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8.农村修建沼气池有哪些好处①可以解决家庭生活能源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②可以实现秸杆还田,增加优质有机肥,发展绿色、优质农业。
③有利于节省劳动力(砍柴)和资金(购买燃料)。
④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
(也可以从三大效益组织答案!)一、全球变暖问题1. 导致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人为因素】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温室气体;②毁林等。
(主导因素)【自然因素】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次要、不确定因素)2.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①海平面:海平面上升,沿诲低地被淹。
②农业: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高纬度的国家,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③水循环过程: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④生态环境: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有哪些?——“少排”、“吸收”、“顺应”、“法德”八字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②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③主动适应: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④行政手段: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
⑤技术措施:主要有节能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等。
⑥全球合作。
【解题思路】这是措施(对策、方案)类问答题,由于涉及到人,故主要从人类的行为方面去考虑,当然考虑的方面要与该事物有逻辑上的联系。
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故人类要不仅要保护森林,而且要植树造林;煤炭作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多,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作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故人类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跟生产工艺、技术有关,故人类要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跟人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有关,故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必要的。
类似的题目还有水旱灾害的对策、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城市环境问题的对策、赤潮的防御措施等等。
另一种思路:所有的措施类问答题均可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四大措施考虑。
二、酸雨问题1.酸雨(pH 值小于5.6的降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①对水体:使江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对土壤: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
③对植物: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④石材、钢材:腐蚀;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⑤对人类:危及人体健康。
2. 酸雨防治措施有哪些(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清洁能源;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管理措施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技术措施 ①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限制砍伐森林 ③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 ①种树种草 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逐步培育农作物新①新型能源技术:如核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 ②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燃技术;⑤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酸性气体排放;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⑦加强国际合作;⑧植树造林,农业上培育抗酸雨污染的新品种。
⑨严格执法,达标排放;归纳为:管理措施:①制定法律法规,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③加强国际合作技术措施:①新型能源技术:调整能源结构②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④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⑤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工程措施:安装回收装置或烟道气脱硫脱氮装置生物措施:广种花草树木三、臭氧层破坏问题1. 臭氧层遭破坏的危害有哪些?①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农产品品质下降、破坏森林、影响渔业生产等)2. 应如何保护臭氧层?管理措施:①加强国际协作②制定法律法规,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技术措施:③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四、赤潮问题1.分析赤潮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温较高;②风和日丽;③海水流动缓慢;④较为封闭的海湾。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沿海滩涂养殖规模的扩大。
→造成海水富营养化2. 赤潮带来危害有哪些?①藻类异常繁殖,造成海水缺氧,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3. 如何防御赤潮灾害?管理措施:①严格执法,控制污水入海量;②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工程措施:建污水处理设施。
技术措施: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预报。
生物措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五、蓝藻问题1.简析太湖水质恶化的原因。
①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大量超标排放工业废水②周围地区人口稠密众多,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③农业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2.如果你是无锡市市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蓝藻再度暴发。
管理措施:①严格执法,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并对其它水污染企业进行达标排放;②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③推广使用无污染日化产品,如无磷洗衣粉;④制定周密的蓝藻暴发应急预案;⑤寻求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支持(共同行动)等。
工程措施:①污水处理工程;②清淤、打捞工程;③必要时启动“引江补太”工程,从长江向太湖进行补水。
生物措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依赖。
技术措施:除藻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
一、水资源问题1、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增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2、水资源短缺解决对策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节流: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⑦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二、耕地问题1、我国耕地面临压力的原因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2、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灾毁耕地人为原因:生态退耕;非农用地挤占耕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3、我国在解决耕地短缺问题中采取的措施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三、能源资源问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的缓解措施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国际合作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意识2、我国东南沿海建设核电站的原因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②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③核电站能力密集④核电站地区适应性强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①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②天气: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阴天多,则少③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地势低,大气层厚④大气透明度: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透明度差,则弱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原因:雨多,雾多,晴天少4、怎样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①营造薪炭林②发展沼气③开发小水电④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⑤推广省柴灶一、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人为: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人地矛盾突出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水土不稳定③土壤层较薄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二、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自然: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②流域面积广,支流多③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④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人为: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②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③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98年洪灾灾情与往年相比加剧的原因98年锋面雨带长期停留此地,流域内普降暴雨;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中下游围湖造田三、中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和治理措施(1)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③鼠害,虫害严重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⑤水资源不合理利用⑵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⑤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⑥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四、湿地干涸1、湿地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2、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的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湿地干涸的原因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4、保护湿地的措施①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④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5. 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一 . 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二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3、环境管理的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违反环境法的主要原因有:1.经济利益的驱动.2.不懂法律,不知道法律的威慑力一、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2.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3.国际社会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存在利益冲突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环境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环境保护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有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