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良好性格品质的养成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有勇于面对现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针对现今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不仅要教出高智能的人才,更要教育出具有良好品质的人才。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我们要从小帮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养成幼儿乐观自信、善良正直、勇敢独立、孝敬父母等良好性格品质。
我在幼儿园从教有十几年,对养成幼儿良好性格品质有一点小小的经验。
1构筑和谐、文明、幸福环境
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人的情感和态度,影响幼儿对人际关系、对社会的认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因此,创设文明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在成人的关爱下,可谓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里的核心人物。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孩子狂妄自大、骄横任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自私、任性、固执、懒惰等不良性格。为了慢慢改变孩子的习惯,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班
级文明用语”、“文明小标兵”、“礼仪小队”、“诵读三字经”等,并开设了《亲亲社会》课堂。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校园里到处充满和谐文明之声,幼儿慢慢学会了区分对错、自我约束,懂得了关心父母、关爱伙伴,做到了乐于助人、乐观自信。
2树立典范,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杜拉的社会人格理论中将人格的发展观念归纳为不但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且也是观察别人的结果。由于儿童缺乏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低,各方面能力正在发展中,因而,他们会在行为和态度上极力模仿别人。在幼儿园中,幼儿极力观察、模仿的对象是教师。因此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扬长避短的给予幼儿积极的影响,为幼儿树立道德典范。
幼儿模仿的对象还有其他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言行,不管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关注幼儿,为他们找出言行的典范。日本心理学家山下俊郎说过:“要以儿童教育影响儿童,儿童是在于别的儿童交往过程中才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优点,抓住幼儿的心理,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模仿对象。
3集体游戏活动中渗透品质教育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活动时总是特别兴奋,他
们之间的言语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就会充分的展现出来。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会有纠纷、比试、摩擦,这时教师要适时加入进来,引导幼儿解决矛盾,找到处理问题最好的办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与日俱增,领导力、自信心、求知欲、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性格品质被发掘。可以说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
4家园共育,家长的配合教育不可忽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父母的责任就开始了;从孩子呀呀学语时,父母的教育工作就已经展开了。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学校的事,更是每一位父母的重责大任。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提出帮助幼儿园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要宽严有度,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严苛。重视孩子作为个体的重要性,多聆听,多沟通。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做孩子的表率。经常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要与幼儿园教育同步进行,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才能切实发挥幼儿园的“主导”和家庭的“主体”这两方面的积极性。幼儿园要及时为家长提供幼儿在园表现,取得家长配合。我园还开展
了“亲子活动”、“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密切了幼儿与家长、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
总之,幼儿期是一个良好性格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不会一蹴而就。教师应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引导、疏理、养成、巩固,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