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doc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说课稿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的第六课,讲述的是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含义,并能用矛盾观点看待人生动力,为第二课时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2.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我确定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矛盾”的基本含义及基本属性,理解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2)能力目标: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 教学重点本单元核心内容是以矛盾分析法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的能力。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4. 教学难点中职生由于身心还不成熟,生活阅历有限,而辩证法的矛盾观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二.说学情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本单元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也存在年龄、心理、认知尚不成熟,认识问题比较片面,解决问题的信心不足这些现实问题。
三.说教法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析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依据中职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基础,从学生角度出发,采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上课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释放。
五.说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1:新课导入交流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讨论:1、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2、寓言中所说的“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吗?为什么?学生简单讨论回答后教师点评,引入对矛盾概念的解释。
中职政治教案
时间:2011-11-22 08:06来源:未知作者:mhj点击:149次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课 题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教学时间 班 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分析了矛盾的概念;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课堂小结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案例故事:胆小
幻灯片:矛盾的许三多
小组讨论活动: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资源
课本、教学参考书、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多媒体展示:天敌:猫和老鼠
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案
二、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板书)
1.人生矛盾是人生中各种关系、各种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小组讨论:人无完人,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2.人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1)人与自然的矛盾
(2)人与社会的矛盾
(3)人发展中的矛盾
3.人生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案例展示:非洲草原羚羊的比较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要比西岸的每分钟快13米。而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饲料来源也一样。
③运用:用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道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成功与失败;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情感目标:
(4)把内外因结合起来,正确地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板书)
】
材料:小张的成绩在原来的学校是数一数二的,长期以来,他习惯了老师的赞扬、家长的宠同学们的羡慕,因而对自己一直有着较高的评价。进入重点高中以后,小张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同学们的成绩都不比他差,有的甚至还比他好。由原来的学校尖子变成默默无闻之辈,这种变换造成小明内心极大的落差,上课不专心听课,下课就和所谓的“游戏高手”在网吧留恋忘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中考试6门有4门不及格,小张认为这次是自己“运气”不好,同桌劝小张不要跟那些“游戏高手”交往就能提高学习成绩……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教学设计(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第二单元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生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能回避,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知道并能够理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目标:能够一分为二和全面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扬长避短,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把握机遇取得进步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树立人生就是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的观念,能够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促进自身发展,重视自身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学会面对矛盾、解决矛盾2.人生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教学难点:1.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的看问题2.重视个人成长的内因作用,明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学生小组竞赛活动: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二、讲授新课:(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职哲学与人生6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 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 段有不同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
02
01
03
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对 立面变为统一面或由统一面变为对立面。
动力转化
人生目标能够将外部压力 和挑战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促使个人克服困难,实现 自我超越。
目标调整
随着个人成长和环境变化, 人生目标需要适时调整, 以保持与个人发展的一致 性,激发新的动力。
培养积极心态与应对挑战
积极心态
应对策略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个人在面对挑战时 保持乐观和自信,从而更好地应对困 难和挫折。
维持人生动力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反思,保持对目 标的持续追求和不断探索,同时也要学会化解矛盾和冲突 ,处理好压力和挫折,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03
矛盾观点在人生中的应用
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态度
积极面对
将挫折和困难视为成长的机会,以乐观的心态去迎 接挑战。
自我反思
在遇到挫折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中吸取 教训。
人生动力与矛盾的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源泉 。
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 会的矛盾等,会激发人的内在需求和欲望,促使人不断地追 求和探索,推动人生的前进和发需要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入手。内在方面 ,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等;外 在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当的激励、给予正面 的反馈等。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编号:
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二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Fra bibliotek级授课
日期
课题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教学
目标
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哥哥与弟弟为什么会两种相反的命运,成功与失败,富裕与贫穷,源于一念之差,即对待对待矛盾态度不同,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同的结果。
强调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矛盾,学会正确处理人生矛盾。
教
学
内
容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幻灯片展示图片:
《汶川地震》后的救灾镜头,镜头一:汶川人民自救;镜头二:全国各地援助;镜头三:国际援助。设问:汶川自救和重建要靠谁?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引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一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师深入讲解内因、外因的概念和两者的辩证关系,将两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图表展示概括。
其次,幻灯片展示:鸡蛋变小鸡,学生讨论:
由鸡蛋变为小鸡的过程必须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
两个条件的作用各是什么?
其中起最根本的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为什么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孵出的是小鸡而不是小乌龟或其他小动物?
引用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等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做到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三、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板
书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中职哲学与⼈⽣第六课⽭盾观点与⼈⽣动⼒第六课⽭盾观点与⼈⽣动⼒第⼀课时⽭盾就是⼈⽣发展得动⼒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得核⼼内容就是“⽤辩证得观点瞧问题,树⽴积极得⼈⽣态度”,从哲学知识体系瞧,辩证法得本质与核⼼就就是⽭盾得观点。
从学⽣得⼈⽣发展线索瞧,指向得就是学⽣⼈⽣发展动⼒得问题。
所以,本课时得核⼼就是⽤⽭盾得观点瞧问题,强调⽭盾就是⼈⽣发展得动⼒,指导、帮助学⽣正确瞧待⼈⽣⽭盾,树⽴积极进取得⼈⽣态度。
第⼀课时“⽭盾就是⼈⽣发展得动⼒”,要求我们认识到⽭盾就是事物发展得源泉与动⼒,“事事有⽭盾、时时有⽭盾”,能够⽤⽭盾得观点与⽅法论积极⾯对与解决⼈⽣⽭盾,促进⾃⾝发展,同时为第⼆课时得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积极⾯对与解决⼈⽣⽭盾,促进⾃⾝发展。
这就是第⼀课时得落脚点,也就是运⽤辩证法得⽭盾观点来解决⼈⽣问题得有机结合点。
⼈⽣就就是⼀个不断产⽣⽭盾、不断解决⽭盾得过程,对待⼈⽣⽭盾,各⼈会有不同得态度。
积极得态度有利于化解⽭盾,消除对⽴,从⽽在解决⽭盾中推动⼈⽣发展;⽽消极态度,因为害怕⽭盾,所以会激励掩盖⽭盾,回避现实,把结果归结为命运不济,消极听从命运得安排。
对于中职学⽣⽽⾔,正值青春期,在⼈⽣发展中有许多烦恼、困惑,如何引导学⽣⽤⽭盾分析法来正确⾯对与解决⼈⽣中得各种问题就成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盾就是事物发展得源泉与动⼒。
事物⽭盾得双⽅既相互对⽴⼜互相统⼀,由此推动事物得发展。
这就是因为事物内部有差别与不同,⽭盾双⽅在⼒量上不均衡,⼆者得⽃争必然会引起事物得⾃⾝调整、变化与发展,⼜由于⽭盾得双⽅在⼀个事物得统⼀体内,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争导致转化,转化就是⽃争得结果。
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学⽣由于逻辑思维能⼒还不健全,所以理解起来有⼀定得难度。
学情分析:学⽣在现实⽣活中都亲⾝体验到了⼈⽣中⽭盾问题得存在,对⽭盾有⼀定得了解与认识。
但就是部分中职⽣由于升学得挫折,容易以偏概全,不能正确⾯对⼈⽣⽭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4次授课第二单元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和部分的源自系•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因果联系
3.学会共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做?)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盾。
同学们自由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看书、思考问题,回答教师提问,记好笔记
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加深理解,总结答案。
根据自己的理解及教师讲解,进一步对本节课进行理解,并提出疑难问题,请老师作答。
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仔细阅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找到知识点,通过教师讲解充分理解知识内容,并将不理解的找出与师生共同讨论,最终消化吸收知识点。
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从同学们讲述的各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学以致用,通过对教材、学习指导书的学习,能够充分理解枯燥的哲学理论,将哲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用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
复习、巩固本节课中的哲学观点。
通过做题,理解、消化、吸收本节课程内容。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重点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难点
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教法
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案例、图片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组织教学】
【复习】
1.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怎么做呢?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欣赏相声片段《找毛病》
议一议:这个片段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简单讨论回答,教师点评:这个片段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过渡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板
书
设
计
教后札记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教师分析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在分析同一性时,又通过分析漫画“你敢吗?”分别论证了同一性的两个特点: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解释斗争性的特点时,训练同学们找反义词。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年级二年级来自主备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矛盾观点和人生动力
第二单元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张掖市职教中心 王金花
精选ppt
1
我的矛无坚不摧!
自相矛盾
我的盾没有利 器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
能穿过它! 你的盾,如何?
!?
这里作为兵器的“矛盾” 与 卖兵器的人说话前后“矛盾”, 两个“矛盾”相同吗?
பைடு நூலகம்
矛盾
对立
矛盾 双方
辩证矛盾
统一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 相互转化
斗争性
精选ppt
统一性(同一性)
10
想一想,辨一辨:
1.“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我承认万事万物都有矛盾,但 是我认为咱们班上没有矛盾。” 3.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以上三段话,包含哪些矛盾?它们是 同一种矛盾吗?
明 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 在为前提,双方共处
于一个统一体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也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
说 明
对立的双方依 据一定的条件 相互转化。
统一: 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贯相互通的关系。
精选ppt
9
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统一性
精选ppt
20
你说,我说:
现在的你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怎 么评价自己?你打算以后怎样做?
精选ppt
21
小结:
概念:对立统一。 基本属性:斗争性和统一性 矛 (同一性)。 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人 生发展的动力。
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
《士兵突击》主人公 许三多
如何看待傻和聪明 之间的对立统一
材料:
我校部分学生沉迷网吧,聊天、打游戏、 读网游小说、观看不良视频和图片。个别学生 甚至阴阳颠倒,晚上通宵达旦上网,白天上课 呼呼大睡。上课时间利用手机偷偷上网的现象, 在各班也普遍存在。
讨论问题:
网络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吃一堑,长一智 … …
问题一结论:
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 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矛盾之中。(普遍性)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 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
1.张三要剪李四头上 的绳子说明什么? 2.请问李四敢剪吗? 为什么?
布置作业:
1、优点与缺点共存于每一个人身上,请找 出自己的优缺点。(优点不少于20个) 2、作为职中生的我们,现阶段主要面临哪 些矛盾?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矛盾?
成果盘点:
1、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2、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 存、相互转换;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 展的动力; 4、应以积极态度对待和处理人生的各种矛盾; 5、外因和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缺一 不可的。 6、人生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 更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问题三结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和全面地 看问题。
问题四:
人自身及人生发展中我们会面临哪些 矛盾? (分组讨论交流)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中的矛盾?
生与死、苦与乐、劳与逸、荣与辱、 付出与收获、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 竞争与互助、上司与下属、顺利与困难、 疾病与健康、成功与失败… …
《哲学与人生》 第6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新课导入: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把我 们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财富,提 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际生活中,技术可能带来不理想的后果,甚至造 成危害,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问题让人烦恼。
百年难解的白色塑料袋; 城市生活中的流动杀手,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汽车 网络世界的海洛因:电子游戏 伦理底线的终结者:克隆 引爆人类的恐怖炸弹:核武器
学钢琴,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 水平。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如何面对人生中各种矛盾?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小结:
人生充满矛盾
时时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选择积极的人生态度 促进自身发展
正视矛盾,用矛盾的 观点看问题,消除对 立,化解矛盾,推动 自身发展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漫画:“剪”与“不剪”
不剪: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甲乙构成一对矛盾
对立
统一
剪之: 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提示:这里的矛盾双方是否彼此孤立、静止不变?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 一体中,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矛盾双方既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 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坚持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 促进事物的发展。
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 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使人受到不良信 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哲学与人生》第6课
《哲学与人生》第6课第一篇:《哲学与人生》第6课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的第三个课题。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着重阐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引导学生在人生发展中积极面对和解决矛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
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正确对待并解决人生矛盾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能力目标: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因为理解和掌握矛盾的观点,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
中职生身心还不成熟,生活阅历有限,看实物往往具有片面性,这种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
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
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
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
学生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等。
〈新课讲授〉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
“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间具有两面性。
例如: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会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再如:让学生观赏漫画《他敢剪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拿剪刀的人叫甲,另一个叫乙。
甲要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甲想剪乙头上的绳子,他敢吗?为什么?(2)假设乙战胜甲,夺了剪刀,乙敢剪吗?学生展开讨论,作出结论:甲手拿剪刀,处于强盛一方,但他不敢剪。
因为他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甲不想让自己掉下去,就不能让乙掉下去。
矛盾双方地位的相互转换并不否定双方的相互依存,乙战胜甲,也不敢剪,因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同学们列举出了许多这样的事物和现象,哲学上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叫做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幻灯片:讲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可分割。
(2)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3)哲学上的矛盾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对立的双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漫画:“他敢剪吗?”这种力量的不均衡,引起事物的自身调整、变化和发展,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
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
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
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
从许三多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
二、矛盾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小组讨论活动: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我们自身,矛盾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解决矛盾中我们得到成长。
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进自身发展
学生活动:故事会。
各组代表讲述积极面对人生中各种问题、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感受。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
从同学们讲述的各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
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
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盾。
幻灯片:鸡蛋变小鸡
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解,内外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合适的温度只有作用到种鸡蛋上才能孵出小鸡,作用到石头上则不能。
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活动:顺境、逆境之我见
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基金告诉我们:顺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你自己,无数成功的人生都在说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创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
〈课堂小结〉
1.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