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如何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因数和倍数。

让学生初步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操练(10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数,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各组汇报结果,互相交流,总结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拓展(10分钟)1.让学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因数和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倍数与因数-课件

倍数与因数-课件

质数与合数
(三)质数和合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填一填: (1)奇数+偶数=( 奇数 ) (2)奇数+奇数=( 偶数 ) (3)偶数+偶数=( 偶数 )
最大公因数
二、巩固应用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2)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4)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
(5)最小的质数是1。 ( √ )
二、巩固应用
3.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 9 单元 总复习
第 1 课时 数 与 代 数 (1)
因数和倍数
红寺堡镇中心学校
一、回顾整理
“因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最基本的概 念是什么?你能从基本概念出发,把有 关联的知识整理成一个图吗?
因数
公因数 质数 合数
最大公因数
倍数
公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
最小公倍数 奇数 偶数
3偶的奇数倍25的数的有数倍有倍:有数:数5:6有7有、897:、:2、058141679、9、55、62、1309602453、0、04、26、32316、60、53、70582、72、5、767、58、7883 整数整(中数0,也个一 这中不是位个个,是偶上个 2数数是的2数是位各就2的倍的)0上位是倍或数倍。是上3数5。的数0的的的,2倍的数数,数4数数都,的叫6。叫,是和8做的做5是奇的数偶3数倍都的数。数是倍。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北师大版我设计了一堂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主题是“因数与倍数”,这是北师大版的第三单元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材的章节是第三单元的“因数与倍数”,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因数与倍数的现象。

2. 讲解概念: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

3. 求一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用列举法求一个数的因数,并讲解求因数的方法。

4. 求一个数的倍数:引导学生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倍数,并讲解求倍数的方法。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求出下列数的因数和倍数。

数:12因数:__ __ __倍数:__ __ __2. 题目: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句子: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是它的因数。

答案:__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因数与倍数来解决,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因数与倍数的现象。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操作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例子,以此激发他们对因数与倍数的兴趣。

2. 讲解概念环节:我会重点关注学生对因数与倍数定义的理解。

《倍数与因数》ppt课件

《倍数与因数》ppt课件


7×10=70 7×11=77
Hale Waihona Puke 找一找7的倍数有: 7, 14, 21, 28, 35, 42, 49, 56,63,70 ……
8的倍数有:8,16, 24,32, 40,48,56,64,72,80,88,96 ……
思考: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什么?有最大的倍数吗? 2.你能找得完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吗? 3.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求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用这个数分别乘以1、2、3、4…这些非0自然数。
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4
2
12
18
48
6
9
20
30
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一个数小于60,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6的倍数有:6, 12, 18,24,30, 36, 42,48,54,60 …… 9的倍数有:9, 18, 27,36,45, 54,63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第三单元 · 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 倍数与因数
回想一下: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有哪些?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整数
自然数
请根据算式的特点分类。 商是整数,有余数
商是整数,无余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 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在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不能单独存在。
我们只在自然数 (零除外)范围内 研究倍数和因数。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 2、5的倍数特征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  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 2、5的倍数特征

(4)使11□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
( 0,2,4,6,8 )。
(5)使11□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 0,5 )。
(6)使11□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里可以填( 0 )。
把下表中4的倍数涂上颜色(书本75页)
1 2 3 44 5 6 7 88 9 10
11 1122 13 14 15 1166 17 18 19 2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数字相加,和还是3的倍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数吗?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6)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 √)
3.填空。
(1)是2的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8 )。 (2)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 最大的两位数是( 95 )。
(3)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 ( 10 ),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0 )。
个位上是0 或5的数都 是5的倍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个位上是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的数既是2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的倍数也是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5页例1内容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铺垫1.PPT出示唐僧与孙悟空,请问它们是什么关系?生:师徒关系。

师:说具体点,哪个是哪个的师傅?哪个是哪个的徒弟?生:唐僧是孙悟空的师傅,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

2.0,1,2,3,4,5 ···这些叫什么数?生:自然数。

师:那1,2,3,4,5 ···这些叫什么数?生:非自然数。

二、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尝试分类,讨论标准PPT出示教材例2,出示问题: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请学生独立尝试分类,然后汇报讨论。

当学生出现分三类的时候(即把第二类按是否有余数分成两类)的现象,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商是小数没有余数、商是整数有余数这两种情况可以不可归为一类?只要学生举例说明就可以,如:9÷5=1.8也能写成9÷5=1……4.2.确定分类,引入概念师:所以我们把这10个算式分成两类。

(PPT出示分类)第一类中所有算式的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第二类中所有算式的商除到个位,仍有余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板书:因数与倍数)三、探究新知师:我们的因数与倍数这种关系是在什么范围学习的呢?生:整数。

师:那0呢?生:……师: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只研究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即非零自然数。

师:你能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生1:21÷21=1,21是21和1的倍数,21和1是21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你能想到的因数和倍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们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接受度很高,他们对于找因数和倍数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理解和掌握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以及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能力。
-识别难点:学生在分解因数时可能会遗漏某些因数,或者在判断倍数时出现错误,如对倍数的理解局限于整数倍,忽略小数倍。
-教学策略:
-对于找因数的难点,设计直观的数学活动,如使用嵌板、数卡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分组活动发现并验证因数的规律。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大家对于因数和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我平时在课堂上给予他们表达机会不够多,今后我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一点。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让我看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因数和倍数这些概念真正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教案设计

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教案设计

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并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区分,因此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以下两点:1.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2、5、3倍数的特征。

然后在小组内合作整理相关知识,把这部分内容梳理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回顾整理,建构知识网络1.同学们回忆一下,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有什么?2.小组合作,整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班内交流。

3.把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试着举例说明。

(板书重点知识)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梳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有进一步的发展。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课件出示教材118页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1)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可以看出56,204,630,22,78这五个数符合条件,它们都是2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可以看出195,630,65这三个数符合条件,它们都是5的倍数。

(3)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可以看出87,195,204,630,57,78这六个数符合条件,它们是3的倍数。

(4)根据质数的特征:“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可以看出79,31,83这三个数是质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励评价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以便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接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因数和倍数(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难点: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和例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练习题。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如小明的生日聚会,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邀请了一些朋友,而这些朋友的人数是2的倍数,那么小明至少要邀请几个朋友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例子,如数字1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和因数》教案(正式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和因数》教案(正式稿)

第1课时:倍数和因数总第课时月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2例1、2、3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前思】:例题教学时着重处理好几个环节,一是在用12个小正方形拼正方形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拼出的图形和列出的乘法算式有较为充分的感知;二是在介绍因数和倍数时,要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清晰的说明每两个数之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三在学生交流时,要让他们结合另两道算式中的数进行表达。

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前置性作业:找一找有相等关系的词语一、导入出示一组相对关系的词语,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什么。

再出示两个数,5和20,你们也用两句话来表达它们的关系吗?明确:要有关系必须有两个量,不能单独说。

二、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教学例一。

谈话:那么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我们还要从最熟悉的事物研究起。

请学生拿出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把它们拼成长方形,看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每种拼法都在下面用每排的个数相乘的算式表示出来。

2.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拼法及算式。

教师板书乘法算式。

3.谈话:以4乘3等于12为例,4、3与12有什么关系?4乘3等于12,我们就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反过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列举、归纳、概括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因数与倍数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因数与倍数1. 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2. 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第二课时:探索因数与倍数的规律1. 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 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 发现因数与倍数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时:应用因数与倍数解决问题1. 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四课时:巩固练习1. 巩固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

2. 学生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探索并发现因数与倍数的规律。

2. 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

3. 采用列举、归纳、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书写规范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教案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例 1 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例 2 教学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例 3 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教材在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时,去掉了可有可无的实际情景,直接给出除法算式,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观看、去思考,而不再是时时处处都依靠生活阅历来帮助理解。

依据概念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也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然后抽象、概括出一般的结论。

〔二〕核心力量在生疏倍数和因数以及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加强探究力量和对觉察的规律进展归纳概括的力量。

〔三〕学习目标1.结合对整数除法算式的分类,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能正确推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求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在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探究力量,对觉察的规律进展归纳概括的力量。

〔四〕学习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五〕学习难点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课前复习〔1〕口算12÷28÷330÷619÷79÷526÷820÷1021÷2163÷9〔2〕请依据计算的结果把上面的算式分分类。

〔二〕课堂设计1.谈话引入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师:对,我是你们的教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在整数除法中,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

〔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2.问题探究(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①理解分类标准出示课前口算题目。

师:你们是怎样分类?预设 1:〔分类标准:有余数和没有余数〕①12÷2=6 9÷5=1.8 26÷8=3.25 20÷10=221÷21=1 63÷9=7 30÷6=5②8÷3=2......219÷7=2 (5)预设 2:〔分类标准: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①12÷2=6 20÷10=2 21÷21=1 63÷9=7 30÷6=5②9÷5=1.8 26÷8=3.25 8÷3=2......219÷7=2 (5)学生汇报后,比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引导分析预设 2 的分类,为什么商是小数没有余数、商是整数有余数这两种归为一类?9÷5=1.8 也可以写成9÷5=1……4。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 倍数与因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倍数的意义和性质。

2.掌握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理解因数的意义和性质。

4.掌握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区别及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5个苹果,那么10个苹果是几个5个苹果”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倍数的含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认识倍数1.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表,演示什么是倍数,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倍数的性质。

2.教师通过举例子(如:3的倍数有3、6、9、12、15……)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如:找出30以下的6的倍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3. 认识因数1.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表,演示什么是因数,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因数的性质。

2.教师通过举例子(如:6的因数有1、2、3、6)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如:找出30的因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对因数概念的理解。

4. 总结归纳教师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出倍数和因数的区别,并让学生进行思考练习,以应用所学知识。

5. 拓展练习教师布置拓展练习(如:找出30以下的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作业布置根据教师的指示,完成课堂练习和拓展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应用,但有些学生还没有充分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区别。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同时,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各自的需求。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说课稿(逐字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说课稿(逐字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说课稿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倍数与因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节课我将从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脑中有目标,教中有方法,胸中有过程等方面来展开说课。

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首先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倍数与因数》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倍数与因数的含义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合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上好一堂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熟悉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但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境。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和乐学三个维度,因此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与因数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基于对目标的上述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并掌握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我所预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找7的倍数。

再说教法学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在教法上我主要采取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国庆70周年阅兵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接着屏幕放大两个阅兵的方阵,请学生来算一算各有多少人,学生不难给出算式9×4=36人,5×7=35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同桌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

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要求学生看算式模仿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倍数,再指名多位学生说一说。

(如果交流中出现除法算式,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除法算式说一说因数或倍数关系)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体会因数和倍数关系。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交流:根据6×2=12可以怎样说?(指名多人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根据12×1=12呢?要求学生看后两个算式集体说一说因数和倍数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