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

⾼中地理复习专题⼀《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专题⼀地球与地图【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经纬⽹运⽤地球仪,说明地球的形状和⼤⼩,熟悉经纬⽹的特征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内容:经纬⽹侧重考查特征(长度、形状、⽅向);地图三要素侧重考查⽅向;等⾼线地形图侧重考查判读与应⽤;地形剖⾯图侧重考查判读考查频率:等值线概率更⼤考查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经纬⽹:突出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形状、⽅向、长度、分布规律地图三要素:侧重地图在⽣活中的应⽤等⾼线地形和地形剖⾯图:侧重考查等值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活、⽣产中的应⽤,如区位选址等地图三要素运⽤资料,学会运⽤地图三要素等⾼线地形图运⽤资料,学会判读等⾼线地形图地形剖⾯图运⽤资料,学会绘制、判读、应⽤地形剖⾯图【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经纬⽹甲、⼄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同为60°,甲、⼄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结合下图完成下⾯两题。
1.甲地位于⼄地的()A.东⽅B.西⽅C.西北⽅向D.东南⽅向答案 A2.甲、⼄两地的距离⼤约是()A.20 000千⽶B.15 000千⽶C.10 000千⽶D.5 000千⽶答案 D知识2地图三要素加拿⼤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分简洁,由49°N、60°N(近似)、102°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若M、N图上距离7.4 cm,两地地⽅时相差4分钟,则上图⽐例尺约为()A.1∶750 000B.C.⼆⼗五万分之⼀D.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74 km答案 A知识3等⾼线地形图读我国某区域等⾼线简图,该区域东⾯临海,据此完成下⾯三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答案 A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冬季看不到海上⽇出的是()A.甲村B.⼄村C.丙村D.丁村答案 C3.图中陡崖顶部P点()A.海拔可能为450⽶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C.可直视丙村D.距丁村的⽔平距离约为600⽶答案 B知识4地形剖⾯图下图为等⾼线地形图,a、b、c、d为等⾼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线的⼀直线,虚线表⽰河流,图中等⾼距为200⽶。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一、知识点背诵1、地理坐标模板书写:(纬度,经度),横纬竖经,度数往哪里增大就用什么纬/经(北增北纬,用N;南增南纬用S;东增东经用E;西增西经用W)。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学会判断某个经度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利用画图法)4、地球的运动:(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地理意义: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四季变化:以北半球为例:3、4、5月是春季;6、7、8是夏季;9、10、11是秋季;12、1、2是冬季②五带划分:5、地图的阅读:(1)比例尺的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千米→厘米,+5个0;厘米→千米,减去5个0)(2)图幅相同时,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略。
6、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图1中 A的海拔是米;B的海拔是米;C的海拔范围是:米。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A与B的相对高度是米;A与C的相对高度是米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等。
图1的等高距是米。
(2)等高线疏密状况与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省力;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爬山费力。
图1中A、B两条登山路线更合适?为什么?图2(3)看图2,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凸低为脊)③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凸高为谷,山谷会发育河流,学会判断流向)④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⑤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相对平坦的部位。
7、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平原:海拔<200米;丘陵:200-500米之间;山地:>500米,高而陡高原:>500米,高而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二、真题训练(2021·辽宁丹东·中考真题)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础练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第1节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教学课件

5. 罗斯海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飞行航线航向为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
答案
5.C 由图可知,罗斯海新站与泰山站的纬度大致相同,两站的最短航线就是两站所在球面大圆的劣弧。泰山站位 于罗斯海新站的西方,因此罗斯海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飞行航线航向为先西南再西北,C正确。
教材素材变式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第1节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知识点1 经纬网特点及应用
教材知识萃取
教材素材变式
读世界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 图示甲、乙、丙、丁四区域实际面积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答案
1.D 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均跨越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在跨越经纬度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高, 实际面积越小,因此根据纬度高低可以判断出四地实际面积大小排序应为乙=丁>甲>丙。
答案
6.C 由于该飞机每小时飞行650千米,如果沿着经线飞行,1小时飞行的最远距离不超过6个纬度,结合图中甘德机 场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1小时后该飞机可能位于53°N。
知识点2 地图三要素
教材知识萃取
教材素材变式
下面三幅地图图幅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 上面三幅地图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甲>乙 D.乙>甲>丙
【技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教材素材变式
某位新手司机送货到合肥市休宁路上的某公司,在望江路上看到的路牌如下图所示(附近街道规划为方格状)。 据此完成3—4题。 3. 该车司机在此路口应开往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
最全地球地图专题知识及习题

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仪①同一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②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A .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故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
B .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S=111千米×相隔经度数×COS α(α表示该点的纬度)二、地图纬线 ②纬线 和纬度 地 球 仪纬度 高、中、低 纬度的划分0º~30º 为低纬度 30º~60º 为中纬度 60º~90º 为高纬度 ③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 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都是半圆弧 长度都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经线 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也叫本初子午线度数划分:自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分别称为东经度(E )和西经度(W )东西半球划分:东半球:20°W —0°— 160°E西半球:160°E —180°—20°W 经度 ④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经纬网①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②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③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赤道上经度1°和经线圈上纬度10的长度(或可说球面上的大圆圆弧1°所对应的弧长)约111千米。
④地球表面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形 状与 大 小 ①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都是圆且互相平行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指示东西方向 度数划分:自赤道向北、南各分90°,分别称 北纬(N )、南纬(S ) 赤道——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分界线,纬度0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要统一) 形式: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大小比较及运用:比例尺大小是通过分母大小来比较,分子为1, 分母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粗略;分母越小表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一、地球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3.经纬网(1)定义:在 或地图上由 和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 ,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 ( ),B (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1)一般定向法: 。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
2.比例尺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
四、等高线地形图 1、高度的表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图中A 为 ,B 为 ,C 为 。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呈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地形图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
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山谷:等高线向 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 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 的地方图3 图4【例】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 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
【主要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例1】如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例2】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等高线地形图】一、判读等高线数值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值一定相符,等高距一定相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章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轴的倾斜与四季的形成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地图的投影方式-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3. 地理坐标系统- 经度与纬度的概念- 坐标系统的应用- 地球上任意点的定位方法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湖泊与地下水3. 地貌学-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 五大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貌的形成与演变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植被的分布与生态系统- 土壤侵蚀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 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市布局与规划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技术的发展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布局与环境影响- 工业全球化趋势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与选择 - 交通网络的布局-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的解译-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GIS在各领域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发展与挑战五、地理与环境问题1. 资源与能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管理2. 环境问题与保护- 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酸雨等) - 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政策与法规3. 灾害地理学-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灾害的预防与减灾-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六、地理与区域发展1. 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划分与特征-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2. 世界地理概述- 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重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概况- 国际合作与地理因素3.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以上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框架图,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地球与地图【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一、地球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123.经纬网(1)定义:在 或地图上由 和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 ,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 、B 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 ( ),B (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1)一般定向法: 。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 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 。
2.比例尺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
四、等高线地形图 1、高度的表示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图中A 为 ,B 为 ,C 为 。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呈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地形图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①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 。
②主要地形种类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山谷:等高线向 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 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 的地方【例】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 处表示 ,B 处表示 ,C 处表示 ,D 处表示 ,E 、F 相比,E 表示 部位,F 表示 部位,G 处表示 。
【主要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例2】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图3图4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等高线地形图】一、判读等高线数值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值一定相符,等高距一定相同。
2025版高考必刷题系列-地理讲解册课件专题1 地球与地图

若在南极点,四周皆为北;若在北极点,四周皆为南。
提示 极点俯视图中,南北方向,可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方
向,选取劣弧判断。
考点1 经纬网和地图三要素
· 典题例1
[海南部分校2024届联考]2023年7月17日泰国商人巴颂乘坐曼谷(13°45′N, 100°31′E)至伦敦的航班。右图示意此次航班航线。据此完成下题。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如右图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方法一: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其实就是崖顶、崖底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图中,崖顶位于300米等高线和350米等高线之间,故其海 拔为300~350米(包括300米); 崖底位于200米等高线和250米等高线之间,故其海拔为 200~250米(包括250米); 陡崖的相对高度是50~150米(包括50米)。
图中A、B之间与D、E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L2,则二者的长短
关系是( C )
A.L1与L2等长 B.L1是L2的2倍 C.L2是L1的1.5倍 D.L2是L1的2倍 【解析】据图可知,A点经度为135°W,B点经度为45°E,两者纬度相同,都是60°N且处于 同一经线圈上,所以A、B间的最短距离是A点向北过北极点到达B点,跨纬度60°,同一经线 上,纬度相差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约111千米,所以L1实际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而D、 E两点都在赤道上,D、E之间经度相差90°,同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 ,故L2大约为9990千米。由此可知,L2长度是L1的1.5倍,C正确。
本考点对应练习见《考点精练》P257
➩
02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1.基本地形类型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2 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E、 F、G、H八点的经纬度坐标: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 F________ ; G________;H________。 (2)若图丙中自转方向与现在 相反,则E、F两点的经纬度坐 标 : E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 │ 知识框图
知识框图
第1讲 │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 考纲考向 考纲考向
【考纲概览】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考向定位】 1.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 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 2.以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 征。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 5 [2010· 长 春 模 拟 ] 2010· 长 春 模 拟 从 甲 地 (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 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
第1讲 │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与范围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 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AB 。若 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 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 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千米 (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4)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经度的分布规律、判断东西经W/E、东西半球分界线(难点))。
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站得高看得远
(4)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5)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考点2地球仪
1.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 经纬线特点
4. 经纬度特点
考点3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地球五带划分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4.方向的判断: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
考点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6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
去某个景点旅游,需要导游图;想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要交通图;想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需要世界政区图;想去山区旅游,需要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
中考地理专题01地球与地图(含解析)

中考地理专题01地球与地图(含解析)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探索和认识的对象。
而地图则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围绕中考地理专题01地球与地图展开论述。
一、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幔是地壳下面的软浆状层;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每天完成一次自转,造成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而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三、地球的大地形和水准面地球表面有五大洲和四大洋,同时还包括许多小岛和海岸线。
地球上有许多高山和深谷,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大峡谷等。
地球表面也有许多水域,如太平洋、大西洋等。
水准面是指在没有受到浪涌和潮汐等现象的情况下,大致上与海平面平行的地球表面。
四、地球的纬度和经度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位置和方位,我们使用纬度和经度进行定位。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两极之间的线,用来表示北纬和南纬,范围为0°到90°。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地球中心通过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用来表示东经和西经,范围为0°到180°。
五、地球上的地图地图是用来将地球表面表达在平面上的工具。
地图按照比例尺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大,地图细节更加丰富,适合研究较小的地区;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小,地图细节较少,适合研究整个地球。
六、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用途和内容,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政治地图、气候地图、经济地图等。
物质地图以地球表面的物质要素,如山脉、河流等为主要内容;政治地图以国界、行政区划等为主要内容;气候地图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为主要内容;经济地图则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
《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提纲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 纬线和经线比较②经指示方向形状长度特点度数范围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名称纬线东西方向圆由赤道向两极递减0°到90°经线南北方向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0°到180°①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 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 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 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来源:1ZXXK]④经度的变化规律: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 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
4. 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24小时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太阳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昼夜长短、季节变化、五带划分注意: 参照课文12页图1.19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注意: 参照课文12页图1.20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变化明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部分)(核心知识梳理)(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球仪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地图三要素——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定方向。
2.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及大小2.比例尺的定义、公式、表示方法及大小图幅相同的情况结论: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1.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考点二:地形图的阅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称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即两地的高度差。
2.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11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即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中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地势和坡度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②地形部位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从山顶到山麓凸起的高耸部分。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鞍部: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呈马鞍形。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近于垂直的山坡。
盆地:等高线呈闭合圈状,等高线的数值中心低,四周高。
中间低,四周高。
4.分层设色地形图: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选择交通线: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线,避开陡崖和易滑坡处;尽可能少的通过河流。
【初中地理】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1.恒星:星星大多都是恒星,太阳也是恒星。
(自身能发光发热)2.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地球所在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排序:总星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4.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日地距离距离适中,自身体积和质量适中,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二)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1.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太空探素,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3.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二、地球和地球仪(一)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天圆地方臆断→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卫星影像确证(二)纬线与纬度1.纬线(1)概念: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长度:由赤道向两极缩短,到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3)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2.纬度(1)起始线:赤道(0°纬线)。
(2)度数范围:0°—90°。
(3)符号:N(北纬)、S(南纬)。
(4)分布规律:度数由赤道向两极增大(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3.低中高纬度划分: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4.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三)经线与经度1.经线(1)概念:连接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长度:相等。
(3)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2.经度(1)起始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2)度数范围:0°—180°。
(3)符号:东经(E)、西经(W)。
(4)分布规律: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练习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
3. 地图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特征:流域面积、河长、落差等。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等。
-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布局因素:资源、市场、交通等。
3. 交通与通讯:-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优化。
- 信息时代的通讯技术与地理信息。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
-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各领域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防治。
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
3. 能源与资源:-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
-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练习题:1.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图示
起始点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方法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
为,度数增大,以
南为,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划分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为东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3.经纬网
(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B()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三种
意义比例尺是个分子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图幅相同时所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内容就越。
位。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数字。
【例】“泰山▲、1532.7”中“▲”属于图例,“泰山、1532.7”为。
四、等高线地形图
1、高度的表示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图中A为,B为,C为。
2、等高线: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3、等高线的特点:呈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地形图
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①
等高线
稀疏表
示缓
坡,密
集表
示。
②主要地形种类
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山谷:等高线向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的地方
【例】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B处表示,C 处表示,D处表示,E、F相比,E表示
部位,F表示部位,G处表示。
【主要考点】
【1.经纬网的判读】
经线纬线
主要经、纬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作用划分半
球
20°W~0°~160°E为东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
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
理坐标——纬度、经度)
图3
图4
【例2】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等高线地形图】
一、判读等高线数值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值一定相符,等高距一定相同。
①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气温差(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②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
假设陡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③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
平原:H<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丘陵:200<H <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山地:H> 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高原:H>1000米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例如四川盆地
盆地从图中等高线数值看出,四周高,中间低,根据经纬度和比例尺大小可确定该图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
丘陵数值一般在500米以下,多闭合曲线,反映出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海拔较低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不同的高原等高线差距较大,高原面一般较平坦,边缘陡峻,如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较平直稀疏
二、判断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
三、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1、河流的判读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选点
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
3
4
【例3
(1)图中D处是________(地形),其海拔高度在________米以上。
(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________。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_______处。
若坝的海拔为100米,则坝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
(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合理的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甲、乙两人分别从C、E两点向D处攀登,分析两条路线的利弊。
(6)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经图中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是( )
A.鲁 B.浙 C.青 D.吉
【拓展总结】
中学地理的等值线有很多类型,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酸雨pH值线、等太阳辐射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时线、等深线、等潜水线、等物质线、降水变率等值线、等水温压线、等震线、等地价线等等。
等值线规律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等值距)相等或为零。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 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二、判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
2.读疏密一判读数值差:稀疏→差值小;密集→差值大
3.读走向(延伸方向)一沿海岸线;沿山脉;沿纬线走向或具体什么方向延伸
4.读弯曲(凸向)—①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
②推理法:高低法
5.读局部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判读目的:推影响因素
答案
一、【答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6371千米
二、【答案】赤道赤道经线经线圈 4 相等相等相互平行相等赤道东西南北
【答案】赤道本初子午线北纬南纬东经西经赤道20°W~0°~160°E
【答案】地球仪经线纬线精确定位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40°N,60°W),B(20°S,60°E)
三、【答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南北东西
【答案】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小简单
【答案】注记
四、【答案】海拔、相对高度海拔
例1【答案】B
例2【解析】①地位于中纬度;②地位于低纬度;③为东经度,④为西经度;④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
【答案】C
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