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ppt课件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b40c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1.png)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实质 : 基因选择性表达
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 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基因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
管家基因 核糖体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呼吸酶基因
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奢侈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植株B
Lcyc基因 基因未表达
植株A
植株B
三、表观遗传
某种实验小鼠毛色受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表现为黄色;a为隐性, 表现为黑色体毛。纯种黄色小鼠与纯种黑色小鼠杂交,子代小鼠基因型为Avya,却 表现出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
黄色体毛
黑色体毛
Avy Avy
aa
Avya
➢怎么利用表观遗传解释左图的情况?
实例3:囊性纤维化
稀薄的黏液
黏稠的分泌物 不断积累
ATP 氯离子
ADP
H2O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
异常关闭的 CFTR蛋白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血红蛋白基因正常
血红蛋白基因异常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
基因
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血红蛋白功能异常
红细胞形态呈镰刀状,易破裂 ,患溶血性贫血
+++
+
+
+
-
-
红细胞
+++
+
+
-
+
-
胰岛细胞
+++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件(共20页ppt)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件(共2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a7b0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3.png)
翻译水平的调控
4.miRNA是miRNA前体经过加工之后的一类非编码的具有调控功能的小RNA分 子(18~25个核苷酸),它含有一段能够自我配对形成“茎环”结构的序列(如图 所示)。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如图是某真核细
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D )
A.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 酰化不属于可逆反应 B.HDAC复合物使组蛋白去乙酰化 伴随着对基因转录的抑制 C.激活因子、抑制因子可能改变了 组蛋白的空间结构 D.活性染色质更便于DNA聚合酶与 DNA的结合
转录水平的调控
2.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包括lacZ、lacY、 lac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参与乳糖代谢 的酶,其中酶a能够水解乳糖),以及 操纵基因、启动子和调节基因,调节 基因表达的阻遏蛋白可调控结构基因 表达。培养基中无乳糖存在时,阻遏 蛋白和操纵基因结合,导致RNA聚合 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乳糖存在时, 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改变其构象。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3.如图是人体细胞内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前体mRNA在细胞核内剪切、
拼接后参与翻译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基因的转录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 B.一个基因控制合成不同的多肽链与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同有关 C.翻译过程需要成熟的mRNA、tRNA、氨基酸、能量和核糖体等 D.若该基因为呼吸酶基因,则图示过程可发生在任何成熟的细胞中
问题一: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有几种,举教材中实例说明 问题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分为哪两类?细胞分化的本质是什么?分化
后不同功能的细胞中核DNA、RNA、蛋白质是(相同or不同or不完全相 同)?
第二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共21张PPT)【22页】
![第二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共21张PPT)【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41bac5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2.png)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直接控制
检测的3种细胞
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卵清蛋白mRNA
珠蛋白mRNA
胰岛素mRNA
输卵管细胞
红细胞
胰岛细胞
分析不同类型细胞中DNA和mRNA的检测结果:
+ + +
+ + +
+ + +
第二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问题探讨: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讨论:1、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一样吗?2、这两种叶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例一: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
第二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概念: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三、表观遗传
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性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调控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
某种实验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体毛,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体毛。将纯种黄色体毛的小鼠与纯种黑色体毛的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Avya,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研究表明,Avy基因的表达受甲基化的抑制,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就越明显,小鼠体毛的颜色就越深。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09cbb3e27d3240c8547ef40.png)
高中生物第四章基因的表达02102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实例:豌豆粒形、白化症状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实例: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三、表观遗传
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四、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1。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8950a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e.png)
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
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D )
A.m、
m/3-1
B.m、
m/3-2
C.2(m-n)、m/3-1
D.2(m—n)、m/3-2
14
【例13】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 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止密码子等),所以实际上编码n个氨基酸,mRNA上所需的碱基数目大 于3n,基因上碱基数目大于6n,故一般题干中求氨基酸数有“最多” 、求碱基数有“至少”等字样。在回答有关问题时,也应加上“最多 ”或“至少”等字。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 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3个氨基酸。
21
结论语句
(1)(必修2 P69)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也可 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必修2 P69)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3)(必修2 P7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 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必修2 P72)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必修2 P74)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 对应的关系。 (6)(必修2 P77)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5
6、(2020·全国高考真题)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
可形成小肽(短的肽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豆细胞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除mRNA外还需要其他 种类的核酸分子参与,它们是__r_R_N_A_、__t_R_N_A____。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整理参考)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整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464b6fca336c1eb91a375dc5.png)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提出人:克里克
2、内容及发展: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1)方式一:间接途径
①内容: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图解:基因→酶→细胞代谢→性状;
③举例:皱粒豌豆是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基因异常。
(2)方式二:直接途径
①内容: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图解:基因→蛋白质的结构→细胞结构→性状;
③举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囊性纤维病是由于CFTR 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的共同作用;
(3)生物的性状是综合表现: 相互作用
基因与基因 基因与基因产物
基因与环境 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多个基因可能控制一个性状
三、细胞质遗传
1、位置:细胞质中的DNA。
(叶绿体、线粒体)
2、功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实例:线粒体DNA缺陷会引起遗传病。
4、传递特点:母系遗传(只能由母亲传递给后代),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考点11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解析版)
![考点11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af3c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2.png)
考点11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核心考点重塑】一、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有两条途径:1.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实例: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不能转录翻译出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蔗糖含量高→皱粒豌豆酪氨酸酶基因异常→不能转录翻译出酪氨酸酶→不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
2.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实例: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对→CFTR蛋白缺少一个氨基酸→CFTR蛋白结构异常→囊性纤维病血红蛋白基因异常→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血红蛋白功能异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种性状,一种性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控制。
如身高由多个基因决定,也与后天营养、锻炼等有关。
4.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水毛茛的叶形,水中呈丝状,空气中呈片状。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 表达的基因分类(1)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
(如核糖体蛋白基因、ATP合成酶基因、呼吸酶基因。
)(2)奢侈基因: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如卵清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
)2.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1)不变:DNA、tRNA、rRNA、细胞的数目。
(2)改变:mRNA、蛋白质的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三、表观遗传1.概念:生物体基因的__碱基序列__保持不变,但__基因表达__和__表型__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2.特点: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_生长、发育和衰老_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3.类型:表观遗传的类型有DNA的_甲基化_,构成染色体的_组蛋白_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等。
4.理解表观遗传注意三个问题(1)表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2)表观遗传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被修饰的基因;(3)表观遗传一般是影响到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含表观遗传)-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含表观遗传)-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bb5405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0.png)
课堂练习:
二、填空默写 3.有研究表明,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 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男性吸烟者的 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 4.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 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 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5.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 来控制性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 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调控的。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 达的结果,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 的情况下发生 可遗传的性状改变。
二.精题精练
解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 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DNA的甲基化,染 色体上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A正确,B错误; 外界环境会引起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从而引起表观遗传现象的 出现,C正确; DNA甲基化的修饰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D正确。
课堂练习: 一、易错辨析 8.表观遗传现象由于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因此生物体的性状也不会发 生改变( × ) 9.吸烟会导致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 ) 10.表观遗传现象比较少见,不能普遍存在于生物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11.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
H3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活性的关系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3.表观遗传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f2326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d.png)
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和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概述生物体的表观遗传现象。
3.说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自主预习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来控制,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实例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圆粒豌豆→有基因→产生→淀粉含量高→圆粒;皱粒豌豆→无正常基因→不产生淀粉分支酶→→皱粒;实例②:人的白化病:患者体内异常→缺少酶→不能将酪氨酸转化为→白化症状2.直接控制:基因通过,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实例③:人类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异常→CFTR蛋白功能异常→肺严重受损实例④:镰状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基因碱基对的改变→血红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红细胞呈镰刀型→易破裂,贫血特别提醒: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的,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所必需的,如核糖体蛋白基因、合成酶基因;另一类是只在某类细胞中的基因,如卵清蛋白基因、基因。
2.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
三、表观遗传柳穿鱼Lcyc基因和小鼠A vy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
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像这样,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
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1]有同学说: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请小组讨论分析原因?[课堂探究2]以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白化病人出现症状的根本原因是缺少酪氨酸酶C.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本质区别是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RNA种类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同E.表观遗传是指由环境引发的性状改变,与基因表达无关F.基因型相同,表型一般相同,基因型不同,表型一定不同G.残翅果蝇在不同温度孵化时,翅形不同,说明温度是翅形的决定因素核心素养专练1.人类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说明了(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物的性状D.基因和性状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细胞分化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3.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DNA的甲基化与环境因素无关B.DNA的甲基化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C.表观遗传现象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D.DNA的甲基化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4.右图表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B.基因b可能控制RNA聚合酶的合成C.细胞中mRNA差异最大的是细胞2和4D.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5.下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C.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6.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
遗传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
![遗传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8e91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8.png)
遗传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引言:遗传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人类或其他生物个体的性状是由其所携带的基因决定的,因此探索遗传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生物的生命过程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遗传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的背景、方法和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背景:遗传基因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它们编码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
早在19世纪,格雷戈·约翰·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基因的存在和遗传定律。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方法:1. 基因检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
通过对人类或其他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科学家可以确定基因对特定性状的影响。
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基因中的个别碱基差异,从而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 组合分析:组合分析用于确定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联。
它结合了遗传学、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基因和性状数据进行分析,鉴定与性状相关的多个基因和基因组区域。
这些基因和基因组区域被称为与性状关联的位点或基因。
重要的研究成果:1. 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标志着遗传基因和性状之间关系研究的新纪元。
该计划的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完整DNA序列。
完成该计划后,科学家可以研究基因组中的各个基因,在基因水平上揭示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2. QTL分析:QTL(数量性状位点)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关联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基因对数量性状的影响。
通过将性状测量数据与基因组位点的遗传标记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科学家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数量性状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组区域。
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WAS是一种逐个检查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标记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的方法。
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GWAS,科学家可以鉴定与多个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组区域,并深入研究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功能关系。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c0d6f4d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c.png)
②白化病:人的白化症状是由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 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将酪氨酸转变为 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异常而缺少酪氨酸酶,那么这个人 就不能合成黑色素,从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一. 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③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因患者尿中 排泄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本病的病因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 生突变,导致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丧失。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而转变为苯 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同时多 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重要神经递质缺乏,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损害。
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组蛋白也会 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男性吸烟者的精子活力下降,精子中DNA的甲基化 水平明显升高。
五.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综上所述,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性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以及 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调控的。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表观遗传能够使生 物体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性状改变。
②资料1中F1的花为什么与植株A的相似?在F2中,为什么有些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 答案:F1植株同时含有来自植株A和植株B的Lcyc基因。植株A的Lcyc基因能够表达,表现 为显性;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部分碱基被甲基化,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表现为隐性。因 此,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的F1中,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后,F2中有少部分植株含 有两个来自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该基因的部分碱基被甲基化,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 此,这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 ③资料1和资料2展示的遗传现象有什么共同点?这对你认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87146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9.png)
多个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某一红色链孢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
归纳提升4: 遗传物质、 环境、性状
基因Ⅰ 基因Ⅱ 基因Ⅲ
↓
↓
↓
酶Ⅰ
酶Ⅱ
酶Ⅲ
↓
↓
↓
某化合物→鸟氨酸 → 瓜氨酸 →精氨酸
1.如果该生物不能合成精氨酸,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2.如果该生物不能合成精氨酸,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3.如果基因Ⅰ不正常,该生物能否合成精氨酸?
(1)生物体的绝大多4其.如 数他果性基基因 状因呢受Ⅰ?单正基常因,能 控否制确,但定不该生 是物简一单定的能一合一成对精氨酸?
应关系。
5. 分析上述任一个基因和精氨酸的关系?
(2)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
(3)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如水稻的Ghd7基因不仅参与
开花的调控,还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作用。
3.资料2中,F1小鼠基因型是Avya,小鼠毛色为什么不是 黄色而是表现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
4.资料1和资料2展示的遗传现象有什么共性?你对基因 和性状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典例3 下列属于表观遗传现象的有( ) C
①果蝇的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螺旋程度较高,出 现红白相间的斑点状复眼
①机理:基因 酶的合成 细胞代谢 生物体性状。
②实例:白化病、豌豆皱粒的形成原因。
探究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问题情景 科学家提取了鸡的输卵管细胞、红细胞和 胰岛细胞,对着3种细胞种的DNA和mRNA进行了检测,结 果如下表。
卵清蛋白基
检测的 3 因、珠蛋白基 卵清蛋白 珠蛋白
种细胞 因、胰岛素基 mRNA mRNA
②F1高茎豌豆自交,F2出现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 ③男性吸烟者精子中的DNA甲基化水平高,精子活力下 降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T优秀课件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c26a24d0d233d4b04e6906.png)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 T优秀 课件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 T优秀 课件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1.这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有什么差别?
3种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都是该细胞中的特异性蛋 白质。 2.3种细胞中的DNA都含有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和 胰岛素基因,但只检测到其中一种基因的mRNA,这一事 实说明了什么?
•
4.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所谓“抽 象”,是 与“具 体”相 对而言 ,抽象 的也就 是概括 的。所 谓“阐 发”就 是化抽 象、概 括为具 体。阐 发常见 的有两 种形式 :一是 举出实 例,一 是分析 因果。
•
5.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语句的含 蓄,一 是作者 为了表 达的需 要或某 种目的 ,故意 不直接 表达想 表达的 内容, 而把它 隐含在 字里行 间;一 是运用 了象征 、双关 等修辞 格,采 用婉曲 的手法 来表达 自己的 思想、 观点、 看法。 对此类 材料, 不仅要 理解它 字面的 含意, 而且要 深入挖 掘其 所隐含 的信息 ,即能 用简洁 明白的 语言解 说材料 深层的 内涵。
株A相似
少部分植株的花 与植株B相似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 T优秀 课件
基因高度甲基化
调控序列甲基化程度不同
基因序列没有变化
甲基化
基因表达水平不一致 导致
生物性状出现差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 T优秀 课件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PP T优秀 课件
假说:翅的发育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 成从而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的,而酶的 活性又受温度的影响,31度相关酶的 活性高,促进了翅的发育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0f58e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7.png)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
A.肝细胞和肌细胞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B.不同组织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转录、翻译有关 D.胰岛细胞有存在血红蛋白基因,但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基因什么时候表达? 都是受到调控的,这种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P71内容,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豌豆的
性状对比:
圆粒与皱粒 (淀粉在细胞中具有保留水分的作用)
基因对比
饱满,能有效保留水分
含有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皱缩,失水
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 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1: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2生物性状还会受到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南橘
北枳
雷鸟 春夏季
雷鸟 秋季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雷鸟 冬季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蜂群中的蜂王和工蜂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两者在形态、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是一种表观遗传现象,其内在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 2.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细胞为何形态、功能各异?
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 思考·讨论 分析不同类型细胞中DNA和mRNA的检测结果
检测的3种 卵清蛋白基因、珠蛋白 卵清蛋白
细胞
基因、胰岛素基因
mRNA
输卵管细胞
+++
+
珠蛋白 mRNA
-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完美版】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23ac8259eef8c75fbfb3da.png)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 完美版 】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 完美版 】
综上: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来控制 性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否以及表达 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影响生物的性状
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 为25℃,将孵化后残翅果蝇幼虫在31℃的环境培养,得到了某些 翅长接近正常果蝇的成虫,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 的后代仍然是残翅果蝇。
1、请针对高温培养残翅果蝇幼虫得到翅长接近正常的果蝇成 虫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提示:翅的发育是否经过酶催化的反应?酶与基因的关系是 怎样的?酶与温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 完美版 】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18张PPT)【 完美版 】
假说:翅的发育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 成从而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的,而酶的 活性又受温度的影响,31度相关酶的 活性高,促进了翅的发育
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和 决定的
细胞核
亲代DNA的 游离的脱 每一条链 氧核苷酸
DNA
DNA→DNA
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 游离的核 (模板链) 糖核苷酸
mRNA DNA→mRNA
细胞质 mRNA
游离的 氨基酸
蛋白质 mRNA→Pro
遗传 物质 复制
DNA转录RNA翻译
蛋白质
都是
DN
A
遗传
复制 RNA 翻译 蛋白质
物质
是
逆转录 RNA
在特定的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进而产 生特异性的表达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