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教师教案
《走近教师》教学设计

《走近老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采访和日常观察了解教师工作的根本特点和时代要求,懂得面对不同风格老师的一些相处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对老师职业的分析,能够正确地评价教师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在理解教师风格的差异的根底上初步掌握与不同老师相处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例如奉献、敬业、爱;成认不同教师之间的风格差异,接纳和尊重老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难点:如何接纳和欣赏不同风格的教师。
课前三分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使用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歌曲和班级老师的照片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和照片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走近老师的情感世界。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活动一:了解教师职业1、古老的职业:文明传承〔研读教材〕问题引导:(1)同学们知道〞师者,所有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来历和含义吗?(2)为什么说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3)教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问题提示:〔1〕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其主要意思是“传道〞要求教师言传身教,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授业〞,即教师传授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
“解惑〞,即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教师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惑。
(2)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出现的时间比拟早。
(3)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现代的职业问题引导:PPT出示图片这位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历史人物是谁?〔孔子〕在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是怎么定义的?在现代社会,教师已经开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从古至今,很多人对老师这个职业都有很多赞扬,比方他们给老师做了很多比喻。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点燃智慧之火;有人说:老师是园丁,辛勤耕耘桃李芬芳;有人说:老师是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有人说老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那么,你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吗?上节课呢,我派出了几支小记者团,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带来的采访结果。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

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5篇)第一篇:第六课_走近老师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处理正确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正确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如何与老师面对面教学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识老师的心理。
怎样面对老师的错误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处理正确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学会全面认识老师教学难点:为老师着想,认识老师的心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讲授新课:我们的老师很特别一、为老师画像是老师,把我们由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念头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我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踏入中学以来,很多老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你对他们的印象怎么样?请你也用简笔画为他画个像,刘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每位同学写或着画出自己的一位老师的貌,和个性特征。
二、我们的老师很特别,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位老师的特别之处吗?任课老师特别之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外语老师历史老师地理老师思品老师三、老师心语在我们的眼里,老师很特别,老师又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心里话。
请自己的班主任来讲述一下自己的为师感受。
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采访一位任课老师,了解他走上教师岗位地过程,听听他当老师的体会和感受。
四、接力赛有人说,老师是“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有人说,老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有人说,老师是“爱心大使“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学生小结我们离老师有多远与老师面对面教学目标:让学生正确老师,学会和老师沟通教学重点:如何与老师面对面教学难点:怎样面对老师的错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问:同学们喜欢怎样的老师?学生回答: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有广播知识的,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的教师。
初中政治走近教师教案

初中政治走近教师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尊重教师的劳动。
2. 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尊敬教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教师沟通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1. 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
2. 培养学生尊敬教师、热爱教育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思考感恩的对象。
2. 学生分享自己感恩的对象,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走近教师。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尊敬教师、与教师沟通。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一位学生在课堂上不尊重教师,导致教师情绪受到影响。
2. 学生分析案例中学生的行为,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尊敬教师、与教师和谐相处。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尊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示要尊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写一篇关于尊敬教师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与教师沟通的计划,实践所学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培养尊敬教师的情感。
同时,提高学生与教师沟通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案】走近老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课题走近老师教学时间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树立和谐、友善的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践行尊师重道、明礼遵规、宽厚政治、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
法治观念:了解关于教师的法律法规,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健全人格:理解老师在我们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尊重老师。
责任意识:提高对教师教学风格的理解能力,学会处理教学中因为老师教学风格不同而产生的问题,具备正确的责任认知。
重点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及作用。
难点理解教师职业的新要求和重要性。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启发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 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白板展示图片:教师提问:请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你遇到过的老师。
教师导入: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
”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把他们比作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你对老师了解多少?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走近老师。
学生自由回答图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讲授新课议题一什么是教师?子议题1.展示图片:“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和教育家的故事教师总结: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子议题2.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中的相关链接提问学生:从孔子和陶行知先生的事迹中,你对教师职业有了怎样的认识?子议题3.白板继续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完这些“小本本”,思考做教师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小本本”。
教师总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第2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的话题是“老师,您辛苦了”,主要从理性分析入手,一步步剖析教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带领学生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辛苦,是什么支持教师承担着这些工作,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教师分忧减负,学会尊重教师,珍惜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二、学情分析儿童对于教师工作的了解是模糊化和碎片化的。
虽然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但是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仅限于与教师接触的部分。
课余时间教师做些什么,怎么备课,还承担着哪些工作职责,喜欢什么,会因为什么而烦恼……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是不太了解的。
因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真正懂得尊师,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减轻老师的负担。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采访等方式,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因而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2、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减轻老师的负担。
3、了解不同学科老师的工作特点,尊重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付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减轻老师的负担。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2、学生准备:教师采访提纲、卡片六、教学过程活动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师:同学们,老师总听到这样的话——出示课件:教师是红烛,点燃智慧之火。
教师是甘霖,浇灌理想之花。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形容老师呢?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活动二我是小小调查家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调查表(出示调查表),一些同学在课前,按照调查表去探寻了这样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老师每天有多少时间是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老师做些什么事?没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老师还有哪些事情要做?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调查结果。
(出示老师的课表)播放学生音频:宋峻熙:我采访的是班主任老师。
她一周有22节课,这是班主任老师的课表,老师一整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和我们在一起,要晨检、组织早读、上课、组织早操、眼保健操,组织午休时间、管纪律、检查卫生情况等等,没和我们在一起时,要批改作业、备课、开会等。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及反思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老师的工作职责和付出,增进对老师的尊敬和理解。
2. 培养学员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与老师良好互动。
3. 帮助学员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老师的日常工作:讲解老师的工作职责,包括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
2. 老师的付出:讨论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举例说明。
3. 学员与老师的互动:分享与老师良好互动的案例,引导学员如何尊敬和理解老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老师的短片,引发学员对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介绍老师的日常工作,让学员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及付出。
3. 讨论:分组讨论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努力,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案例分享:邀请学员分享与老师良好互动的案例,共同学习。
四、教学方法:1. 视频导入:通过短片引发学员的思考,增加课程的吸引力。
2. 讲解法:详细讲解老师的日常工作,让学员深入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案例分享:邀请学员分享亲身经历,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五、教学评价:1. 学员参与度: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学员感悟:收集学员的课后感悟,了解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理解程度。
3. 教学改进:根据学员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员对老师的付出了解不足,在讲解老师的日常工作时,我增加了举例说明,使学员更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
在讨论环节,学员们的参与度较高,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案例分享环节,只有少数学员愿意上台分享,我认为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学员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老师的短片视频。
2. 准备与老师互动的案例。
走近老师综合实践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 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
2.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理解老师的工作不易,学会尊重和关爱老师。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2. 老师的介绍材料。
3. 学生准备关于老师的采访提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走近老师”,让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印象和感受。
二、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1. 教师播放关于老师职业特点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老师的职业特点。
三、采访老师1. 学生根据采访提纲,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进行采访。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采访,注意礼貌和尊重。
3. 学生分享采访结果,全班同学一起总结老师的优点和付出。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总结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感受老师的职业特点。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近老师,学会尊重和关爱”。
二、制作感恩卡1.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感恩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制作感恩卡,注意美观和创意。
三、感恩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感恩表演,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师点评各组的表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总结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承诺今后要尊重和关爱老师。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老师的职业特点了解程度。
2. 学生在采访过程中表现出的尊重和礼貌。
3. 学生制作感恩卡和表演的创意和表现力。
4. 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尊重关爱意识。
5.1 走近老师(高效实用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2024年统编七年级道法(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第1课时走近老师一、课标内容1.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内容要求:走近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工作的职责与使命;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
道德修养:懂得感恩师长,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健全人格:懂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引。
责任意识: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学难点】教师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
大家猜一猜,对联描述的是谁?老师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
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是我们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
我们了解老师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走近老师》。
(二)新课探究活动一:寻找教师历史踪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韩愈(768年—824年)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合作探究: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二:认识教师的专业性合作探究:看完这些“小本本”,你对教师有何新的认识?学生回答: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点拨:教师的职业特点。
(1)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3)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走近教师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传道”是指教师言传身教,即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2)“授业”是指教师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解惑”是指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教师要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惑。
学情分析
刚刚步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学生对什么是老师有基本的认识, 但是没有关于其地位、作用的更深入认识。都知道老师的重要性,但 对教师职业对社会、国家、人类发展的作用了解不多,需要师生之间 积极沟通。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部分学生存在自身的封闭、羞 怯、逆反等不良心理,对于老师存在敌意会出现疏远甚至不友好的行 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可能认为老师是刻板、严肃的,也可能像妈妈一 样温柔的。因此,学生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参与活动,明白老师是分不 同风格的,承认、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知识总结:教师工作的特点
(1)传承文明: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书育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活动二:1.我是招聘官假如你是招聘新老师的负责人,你认为老师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通过你的考核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结合自己成为教师的经历谈,让学生了解如何成为一名教师。
___七_年级__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课时
1
主备人
集体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走近老师》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第一框的内容,前两个单元分别从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朋友交往进行 学习,本单元承接上两单元的内容,继续帮我们正确处理青春期独立 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我们的老师和父母,正确处理 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本框题的内容引导我们多方面、多层次、多角 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学会更好地理解身边的老师,学会接纳、 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与老师进行积极沟通。具体课程安排上,本课 由"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两部分组成。主导学生知 道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增进对教师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教师 职业的认同感;承认差异、接纳差异并尊重教师。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作为引导者,我尽量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成果分享时,各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讨论成果,这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成长。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
一、教学内容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选自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师生情”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认识到老师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学会尊敬和感激老师。
2.掌握与老师沟通的基本技巧,包括礼貌用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老师的意见。
3.学会如何与老师相处,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老师的辛勤付出和与老师沟通的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情景模拟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老师沟通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使用礼貌和尊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初中走近老师教案

初中走近老师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敬老师的意义,提高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尊敬老师的表现和意义。
2. 培养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尊敬老师的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老师的印象,让学生说说尊敬老师的表现。
2. 教师总结尊敬老师的意义,引出本课主题《初中走近老师》。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老师沟通、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尊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等。
3. 讲解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鼓励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积极参与改正错误。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尊敬老师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学生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点评。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表演情景剧,展示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场景,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与老师互动的趣事,增进彼此的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今后要尊敬老师、与老师良好沟通的决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尊敬老师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了解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情况。
3. 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近老师》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近老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老师,认识老师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听取、阅读、分析、判断等方式,培养对老师的态度和正确的评价标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增强学生对自己以及社会的责任感。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老师,体验好老师的特点和素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职责和素质要求,提高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利用多媒体或简短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老师,对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等问题。
步骤2:探究老师的类型和特点•分组合作,自主搜索不同类型的老师,如班主任、科任老师、辅导员、校长等,并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老师的职责、要求和素质特点。
步骤3:阅读《走近老师》故事,了解好老师的情感表达•学生独立阅读,围绕主人公李明与老师杨老师的感人故事,理解好老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深入领会好老师的特点。
步骤4:总结和展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出好老师的五个特点,展现和评价学生自己的老师,以及对好老师的感悟和敬意。
4. 教学资源•PPT、电子黑板、故事书籍等。
二、教学反思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突破常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育人。
通过故事、对比、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认识老师的特点和职责,并引导学生理解好老师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增强学生对自己以及老师的责任感和感激之情。
在探究老师类型和特点环节,教师采取了分组合作的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探查题目。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对老师类型和特点的区别理解不够深入,需要与学生再次展开讨论,补充相关知识。
在阅读《走近老师》故事时,教师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是,一些学生阅读速度较慢,需更多的课堂时间和个性化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活动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

走近我们的老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尊重。
2. 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树立尊敬老师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老师的日常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
2. 老师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
3. 师生沟通技巧:主动问候、善于倾听、表达感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增进对老师的尊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老师的了解和感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老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老师的了解程度,引发学生对老师的关注。
2. 老师的日常工作: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老师的日常工作,让学生了解老师的付出。
3. 老师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的了解和感受。
4. 师生沟通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沟通、表达感谢。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尊重程度。
2. 收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感受,分析学生的观点和态度。
3. 评估学生在师生沟通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
2. 邀请老师参加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与老师交流,增进了解。
3. 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如师生篮球赛、师生文艺表演等,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八、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展示材料,用于展示老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教案等,用于模拟师生沟通场景。
三年级上册品德 道德与法治 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 人教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知道老师工作的辛苦。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教育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
2. 培养学生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教育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对老师的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老师的印象,引出本课主题——走近我们的老师。
2. 出示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老师的特点。
二、(15分钟)1. 讲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如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教育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互动环节(5分钟)1. 分组讨论:如何尊敬和热爱我们的老师?2. 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如给老师送上一份心意、主动与老师沟通等。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课内容,让学生强调尊敬和热爱老师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含义,避免过于表面化的表达。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老师的指导。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思考等。
3. 讲解倾听和理解老师指导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
5.1《走近老师》教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通过活动:
活动一:忆一忆:如果让你回忆你遇到过的老师,你会如何描述
思考:每个阶段的老师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思考:1、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教师?)
通过了解相关法律政策文件要成为教师具备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了解古代的老师和古代的学校。
D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课堂小结
迁移拓展
将来,你想过当老师吗?为什么?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启智润心、因材施救的育人智慧面!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教学反思
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认识孔子以及陶行知的故事,以及现在人工智能。掌握一名现代教师是要掌握什么才能是合格的老师,
尝试应用
1.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下列观点最能恰当概括上述内容( )
A .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
B .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
C .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
D .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3.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因为()
A .老师能让我们取得优异成绩,考取好的大学
A.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B.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C.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5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及反思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增进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2. 培养学生与老师的良好沟通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自我反思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老师的日常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
2. 老师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健康状态等。
3. 学生与老师的良好沟通:尊重老师、主动交流、积极反馈等。
4.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用心、积极改进、学会自我反思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老师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老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学生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沟通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程要点,强调学生与老师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2.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针对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老师和学生,模拟日常的课堂情景,通过扮演来体验老师的角色,增进对老师工作的理解。
2. 小组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对老师的印象,以及自己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经历,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收获。
3.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及对老师工作的认识。
道法走近教师教案模板范文

年级:三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老师沟通、化解师生之间的误会、矛盾的方法,提高沟通交往的能力。
3. 知识目标:让学生体验师生之间的关爱与冲突,掌握师生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重点:- 学会与老师相处。
教学难点:- 学会与老师相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师职业性质。
2.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游戏,猜测谜底,分享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3.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师这一职业。
二、讲授新课1.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享“我和老师的故事”,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与老师之间的趣事、感动或困惑。
2.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分享,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讨论环节1.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你对老师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做法的不理解,并尝试寻找原因。
3.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活动:组织“贴心小棉袄”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2. 学生活动:认真完成活动,写下自己的祝福和感谢。
3.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与老师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与老师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了解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活动教案 走近我们的老师

走近我们的老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尊重。
2. 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 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老师的日常生活:了解老师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
2. 老师的工作: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
3. 师生沟通:学习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尊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增进对老师的尊重。
2.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老师的生活和工作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衣服等,增强学生参与感。
3. 准备教学PPT,包括老师的日常生活、工作内容等图文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老师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的关注和思考。
2. 案例分析:展示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案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老师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和付出,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沟通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老师参加课堂活动,让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增进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老师的办公室,了解老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1《走近老师》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走近老师》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认同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
2.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学会与教师和谐相处。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不同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责任意识:5.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之情。
6.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辜负教师的期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包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2.理解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难点:3.体会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以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名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近老师。
2.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印象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教师职业特点(1)展示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问学生:“以下诗句描写的是哪种职业?”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教师职业,教师是一个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职业。
(2)提问学生:“你了解关于教师称呼的历史吗?” 然后讲解教师称呼的演变过程,从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到后来教学生的人也被称为“老师”,再到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以及从民国时期开始大部分约定俗成将“先生” 改称为“老师” 并一直沿用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源链接:
《叫我第一名》电影简介:布莱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
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
小学时,因为没办法克制的发出怪声,而被学校认为是不受管教的坏小孩,不仅老师们不谅解,同学之间更是会取笑他这种行为。
到了初中,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巧妙地让大家了解了布莱德的真实情况,并且也让布莱德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让大家了解他并不是故意作怪,之后,他对自己就比较有信心了。
这次机会也让他有了成为一名教师的坚定梦想,即使这个病症可能会让布莱德在寻求教师梦想的道路上遭到众人怀疑,频遭受挫。
大学毕业后,他秉持着每个学生都值得被教导而很想当老师的想法,去各个学校面试寻求教职,但是,校方人员总因为他的症状而对他抱持着怀疑的态度,甚至还要求他上课中不能发出声音才会聘请他,这些种种原因让他感到挫折,但幸好有母亲一直支持他鼓励他,让他勇敢的面对生活,克服困难,在这过程中他也收获了爱情。
布莱德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布莱德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努力着。
最后,经过了大约25所学校的面试后,有一所学校肯招聘他,所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二年级导师。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