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500字)1. 教育教学理论的定义与作用2. 教育教学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3. 教育教学理论的三大核心要素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600字)1. 教育教学理论的起源与古代教育思想a. 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与代表人物b. 古代教育思想的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2. 近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a. 新教育运动与教育思想的革新b. 主要教育家与其理论思想c. 近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特点与影响3. 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趋势a.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b. 构造主义教育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与学习社群理论d. 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沿研究三、教育教学理论中的经典理论(600字)1. 行为主义理论a. 简要介绍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b. 洛斯桑顿实验与操作条件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2. 人本主义理论a. 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与特点b.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c.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3. 学习社区理论a. 学习社区理论的基本原理与重要观点b. 西格尔的学习社区理论与教育实践四、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300字)1. 教育教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2. 教育教学理论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方法与策略3. 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五、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00字)1. 创新思维对教育教学理论的促进作用2. 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结语(100字)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了解其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经典理论以及应用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化提升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此次复习提纲的学习,能够帮助读者对教育教学理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1、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艺术与形式的关系。

2、以优秀的艺术作品为例,分析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论述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

《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复习内容提纲
进行认真复习,着重把握本提纲涉及到的重要内容。

在组织这些题目的内容时要求(1)独立思考,独立撰写;(2)可以参考课堂笔记或教材,但禁止抄袭。

6、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有哪些,请分别概述其内容;艺术的“三功能说”是指什么,它有哪些理论缺陷?
4、结合优秀的艺术作品谈谈你对“艺术典型”的理解。

5、结合艺术实践的经验,分析艺术创作的过程。

7、为什么无论是艺术还是宗教都很重视情感体验?谈谈艺术与宗教的异同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8、试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9、谈谈你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理解。

10、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主要有哪些?当前,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这将对艺术产生怎样的影响或冲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11、(1)艺术的本质是一个漂浮着的“能指”,(2)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如何理解以上两个论断?论述现当代美学与艺术学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所做的主要思考成果。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提纲(推荐)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提纲(推荐)

《艺术概论》课程复习提纲(推荐)第一篇:《艺术概论》课程复习提纲(推荐)《艺术概论》复习提纲导入“艺术的产生及其内涵的演变”本讲内容的主要思考练习★“任何人把艺术理解成什么,艺术就是什么。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1)是对19世纪初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的延伸,同时亦是对1917年由杜尚的“小便池”事件引发的究竟何为艺术的大讨论的一种结论性总结。

(2)该观点的提出以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古典艺术受到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背叛和颠覆为背景的。

(3)该观点以传统的艺术规则正在被艺术与生活渐渐合而为一的创作理念所打破为立论依据。

第一讲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艺术的起源本节的学习重点(简述)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说法、核心观点、代表人物:(1)模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狄德罗等。

(2)游戏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有18ct法国哲学家席勒和19ct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弗雷泽;雷纳克。

(4)劳动说。

认为艺术来源于劳动,艺术是劳动的产物,它伴随着劳动而产生;代表人物有普列汉诺夫、马克思、恩格斯、鲁迅、柯斯文。

第二节艺术的发展本节的学习重点★(结合作品示例阐述)艺术的发展特点:1鲜明的时代特征;2艺术形式的变迁;(1)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表现在:○○3与社会盛衰密切相关。

○(2)具有不平衡性。

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11继承与革新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方法;○2许多艺(3)继承与革新。

表现在:○术门类的发展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

第二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与难点1.(结合作品)理解艺术的形象性特征。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怎样理解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直接产生于创造它的主题——人,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艺术纯然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是于社会无关的个人事业,理论上就会走上极端,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就既没有现实的人,也根本不会有艺术。

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3.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首先,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4.艺术与政治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5.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到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6.关于艺术家发展与宗教的关系我们应该明确哪两点?①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②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7.艺术反应怎样的社会生活?我们从前面关于艺术同经济基础,以及同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特殊的艺术形态的艺术,它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且是通过“中间环节”的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的。

并且,艺术同其他的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反映。

这就是说,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个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反映。

8.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人类“掌握世界”的4中方式是什么?①“理论”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②“艺术的”方式③“宗教的”方式④“实践——精神的”方式。

9.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一、艺术的实质:1.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2.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3.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社鞥长,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审美创造。

艺术生产意义,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二、艺术的本质(科学论断):1.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3.艺术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三、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同时,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思想的社会关系)。

四、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没有形象,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形象的含义:⑴艺术作品中的具体的景象,事物;⑵透过这些景象、事物所显露或暗示的内部蕴含。

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a)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b)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

c)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高条件)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正因为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和更广泛的共性。

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

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的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典型形象:就是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和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典型形象的特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性是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典型形象是艺术作品成功的标志。

1.主体性a)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更离不开创作主体,离不开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中学课堂教学艺术论纲

中学课堂教学艺术论纲
(4)表达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表达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有理有据地陈述 自己的观点。
(5)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也鼓励学生 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四、结语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培养学 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通过启发性阅读、分析性阅读和批判性 阅读与表达三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更 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现状分析
当前,艺术市场学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 消费者开始和参与艺术品交易。据统计,全球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已超过600亿美 元,并且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然而,在艺术市场的繁荣背后,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比如,一些艺术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制造假画、假拍等丑闻; 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消费者在购买艺术品时缺乏鉴别能力,导致市场上 充斥着不少低劣艺术品。
课程结构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启发性阅读阶段:此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理解文本的主 旨、观点及论证方法。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分析性阅读阶段: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可选取一些 具有争议性的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3)批判性阅读与表达阶段: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表达能 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 论据。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艺术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备受的话题。艺术市 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旨在探讨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艺术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次演示将围绕艺术市场学的基本论纲, 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艺术概论复习题纲

艺术概论复习题纲

艺术概论复习题纲艺术概论课程(课程代号:00504)授课教材:孙美兰主编,《艺术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

艺术概论课程(课程代号:00504)复习题纲章节分布:教材的第一、三、五、六章是考核重点,但每章都会有考题出现。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第一章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艺术形态的种类、特点、构成关系及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掌握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

使学生把握艺术形态是什么,理解艺术形态的种类、特点、构成关系及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

本章重点: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艺术形态的特点;时空艺术;造型与造型综合艺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整体性显现;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

本章难点:时间艺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1.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五交响曲》被定名为《命运交响曲》;中国文字的发展成熟分三期,纯图画期、图画佐文字期、纯文字期。

3.裴多菲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柴科夫斯基芭蕾舞曲《天鹅湖》;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贝多芬乐曲《献给遥远的爱人》;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比才歌剧《卡门》。

4.艺术形态构成的三种方式。

5.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6.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造型综合艺术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及符号体系特征。

(注:必考)A.二、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书上P18 -26页)B.艺术形态的划分和比较示意图表(书上P43 -44页)名词解释题:1.时间艺术2.空间艺术3.时空艺术4.造型艺术5.非造型艺术6.第四堵墙简答题:1.艺术形态的特点。

八年级下册艺术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艺术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艺术复习提纲艺术类型:
1. 绘画
- 素描技巧
- 水彩画技巧
- 油画技巧
2. 雕塑
- 雕塑材料及工具
- 雕塑造型技巧
3. 摄影
- 摄影器材及使用方法
- 色彩与构图技巧
4. 音乐
- 音乐理论知识
- 音乐演奏技巧
5. 表演艺术
- 戏剧表演技巧
- 舞蹈基础动作
艺术史知识:
1. 古希腊艺术
- 古希腊建筑
- 古希腊雕塑
- 古希腊陶艺
2.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文艺复兴绘画
- 文艺复兴雕塑
- 文艺复兴音乐
3. 现代艺术运动
- 抽象艺术
- 极简主义艺术
- 街头艺术
艺术创作过程:
1. 创作灵感与观察
- 寻找创作灵感的方法
- 观察与记录素材
2. 创作构思与设计
- 创意思维方法
- 创作构图与设计要素
3. 使用材料与技术
- 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具- 掌握艺术创作技法
4. 表现与传达
- 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
- 发挥艺术作品的传达效果
以上为八年级下册艺术复习提纲,包括艺术类型、艺术史知识和艺术创作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艺术概论》复习大纲(好学生)[修改版]

《艺术概论》复习大纲(好学生)[修改版]

第一篇:《艺术概论》复习大纲(好学生)《艺术概论》教案绪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艺术本质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艺术生产、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1.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来解释艺术本质的?p22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道德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

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2、《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艺术理论就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与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就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与概念范畴问题。

3、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最早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分离的构想。

5、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6、艺术回归社会的中介就就是艺术接受。

7、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就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

从创作活动的角度瞧,艺术又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状态,二者具体地统一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之中。

8、任何成功的艺术创作、美的艺术作品,都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9、关于艺术的起源⑴模仿说——认为艺术就是对现实的模仿关于艺术起源,最早产生的就是模仿说。

代表(西方):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莎士比亚、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中国):姚最、张璪、荆浩、袁宏道、王履等。

苏格拉底⑵表现说——认为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代表: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直觉说”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直觉即创造,即艺术。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直觉表现”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唯我论”⑶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游戏说的代表人物就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与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德国(美学家)席勒:“艺术起源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⑷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英国人类学家詹·弗雷泽的《金枝》也就是探讨原始文化的巨著。

(0288)艺术概论复习大纲

(0288)艺术概论复习大纲

(0288)《艺术概论》复习大纲一、《艺术概论》复习大纲本课程共分为十章,考试的内容全都在此范围内,下面分别将各章、节的知识点与重点、难点做一个详细地分析。

第一编艺术总论知识点:艺术学的内容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知识点: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 客观精神说”2、“ 主观精神说”3、“ 摹仿说” 或“ 再现说”4、“生产说”重点及难点:艺术生产理论第二节艺术的特征知识点: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重点及难点:形象性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知识点: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1、艺术起源于“摹仿”2、艺术起源于“游戏”3、艺术起源于“巫术”4、艺术起源于“表现”重点及难点:艺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知识点: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识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重点及难点:审美教育作用第二节艺术教育知识点:1、艺术的功能和作用2、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重点及难点:艺术教育的目标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知识点:1、文化与艺术2、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第二节艺术与哲学知识点:1、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2、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3、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重点及难点: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第三节艺术与宗教知识点:1、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2、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重点及难点: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第四节艺术与道德知识点:1、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2、艺术中的道德内容第五节艺术与科学知识点:1、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2、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第五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知识点: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2、艺术家与社会生活3、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知识点:1、艺术体验活动2、艺术构思活动3、艺术传达活动重点及难点:艺术构思活动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知识点:1、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2、意识与无意识重点及难点:灵感思维第四节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知识点:1、艺术风格2、艺术流派重点及难点:艺术风格第六章艺术作品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知识点:1、艺术语言2、艺术形象3、艺术意蕴重点及难点:艺术形象第二节艺术作品的构成知识点: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感性与理性的统一3、再现与表现的统一重点及难点:艺术的横向构成第三节典型和意境知识点:1、典型2、意境重点及难点:典型第七章艺术鉴赏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知识点:1、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知识点:1、注意2、感知联想4、想象5、情感6、理解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知识点: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重点及难点: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与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第八章造型艺术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知识点:1、绘画艺术2、雕塑艺术3、摄影艺术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知识点:1、造型性与直观性2、瞬间性与永固性,3、再现性与表现性重点及难点: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九章表情艺术第一节知识点:1、音乐艺术2、舞蹈艺术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知识点:1、抒情性与表现性2、表演性与形象性3、节奏性与韵律美重点及难点: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第十章综合艺术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知识点:1、戏剧2、戏曲3、电影4、电视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知识点: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重点及难点: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0288)《艺术概论》样题及答案一、《艺术概论》样题及参考答案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不予记分。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一、艺术的定义和特征1.艺术的定义及其多元性: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解读,艺术的个体性和文化背景的关联。

2.艺术的特征: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表现性、创造性和独特性。

二、艺术的分类1.文学艺术: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分类、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诗歌、戏剧等。

2.美术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的艺术,艺术表现的形式、主题和风格。

3.音乐艺术:音乐的要素、音乐的体裁和风格、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4.舞蹈艺术:舞蹈的要素、舞蹈的形式、舞蹈的表现力和传统文化。

5.戏剧艺术:戏剧的构成要素、戏剧的形式分类、戏剧的舞台艺术和表演艺术。

三、艺术的发展历程1.艺术的史前时期:洞穴壁画和雕塑的起源,原始宗教艺术的特点。

2.古代艺术: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代表作品和特点。

3.中世纪艺术:基督教宗教艺术的发展,哥特式建筑和绘画的兴起。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对艺术的影响,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

5.当代艺术: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

四、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1.形式主义: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和技巧,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在逻辑和美感。

2.内容主义:注重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观,探讨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社会学批评:关注艺术作品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考察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和影响。

4.传统美学:美的本质和美的标准的探讨,审美经验的形成和表达。

五、艺术与社会1.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2.艺术的政治性:艺术作为政治表达和社会批评的手段,艺术与权力、政治利益的关系。

3.艺术与文化: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艺术与宗教、道德、民族文化的关联。

4.艺术市场与消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运作机制,艺术作为消费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

六、全球化与跨文化艺术1.文化多元性:全球化对艺术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和融合。

2.跨文化艺术表达: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如何处理个体经验和跨文化影响的关系。

教学艺术论考试资料(整理版)

教学艺术论考试资料(整理版)

1.教学备课的艺术:1备内容——心中有数用教材,但不教教材2备学生——目中有人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3备教法——手中有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得法4做设计——教学有纲文字表达法列表一览法卡片提示法5思效果——教有所得思经验之得思教训之失思灵感之处思创新之举2.性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3.任务:1、总结古今中外教学艺术思想及实践经验。

2、揭示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核心任务)3、指导教学艺术实践,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和效果(最终任务)。

4.方法:1认识活动方法系统(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2实践活动方法系统(练习法;实验法;参观法;行为法;微型研究法;学习指导法)3评鉴活动方法系统(激励法;陶冶法;欣赏法;检查、评价法) 4交往活动方法系统(交往、指导法;小组讨论法;班级讨论法)5.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根据教师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5根据教学方法的类型及功能6.教学方法优化的特点:认同感参与度综合化实效性7.教学导课的基本要求:(一)针对性(二)启发性(三)新颖性(四)简洁性8.教学导课的形式与方法:(一)温故导课(二)释题导课(三)激情导课(四)设疑导课(五)故事导课(六)创景导课(七)机变导课9.教学结课艺术的原则要求(一)画龙点睛、突破时空(二)首位呼应、相对完整(三)干净利索、适可而止10.教师结课艺术的形式和方法(一)自然式(二)总结式(三)悬念式(四)回味式(五)延伸式(六)震颤式(七)探索式11.教学节奏:一、快慢相宜(教学进程的速度)二、动静相生(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三、疏密相间(教学信息的密度)四、起伏有致(教学活动的态势)五、抑扬顿挫(教学语言的特点)六、整体和谐(教学过程的流程)12.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一、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一)音声讯道(二)形符讯道(三)动姿讯道(四)时空讯道(五)综合讯道二、教学语言影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一)思维能力(二)语言表达能力三)审美能力13.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一、主导性二、科学性(一)内容要符合科学或事实(二)语言要规范(三)语言要有逻辑性三、讲解性四、教育性五、启发性六、灵活性七、趣味性八、时空性九、口语化十、个性化14.教学语言的类型1根据教学语言的功能性质系统讲授语言个别辅导组织协调2根据教学语言的信息流向单向传输语言双向对话语言多向交流语3根据语言的表达方式说明式叙述式描述式论证式抒情式4使用一些语气词——吗、吧、啊、嘛5灵活使用否定词6以问代答7曲表观点8巧避锋芒9暗示批评10美化语言15.表扬学生的语言策略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不要随便把学生互相比较公开与私下表扬相结合表扬要公平、一致避短扬长珍惜学生的这一刻表扬与奖励相结合16.教学语言的修养途径一、提高内部修养二、注重畅流转化(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三、加强实践锤炼教学非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灵活有效使用的表情、动作和姿势以及辅助言语或类语言等的总和。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p3、研究内容p3与研究方法p13 研究对象:概括地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研究内容: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的接与艺术的功能。

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在此基础上,注意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艺术理论遗产和思想成果。

艺术概论(概念)p1艺术概论是概括地,简要的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艺术的本质(概念)p17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p18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2.艺术有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有它们的共性。

(第一,各种形式的社会意思形态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第二,它们反过来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各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他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关系及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也存在差异)4.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综上所述: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政治与道德对艺术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艺术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艺术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艺术复习提纲一、艺术综述- 简要介绍艺术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分析艺术对个人情感与思维的影响- 探讨艺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二、视觉艺术- 绘画艺术- 主要画种及其特点- 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绘画材料与技法- 经典绘画基本构图要素- 雕塑艺术- 常见雕塑形式及其特点- 著名雕塑家及其代表作品- 雕塑材料与技法- 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 建筑艺术- 主要建筑形式及其特点- 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 建筑风格与特色- 建筑的美学原则三、音乐艺术- 乐器演奏艺术- 常见乐器及其演奏特点- 著名乐器演奏家及其代表作品- 乐器的演奏技巧与表现手法- 声乐艺术- 声乐表演形式及其特点- 著名歌手及其代表作品- 声乐的表现技巧与艺术表达- 作曲与音乐创作- 作曲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音乐创作的表达方式与特点四、舞蹈艺术- 舞蹈表演形式及其特点- 著名舞蹈家及其代表作品- 舞蹈的基本动作与技巧- 舞蹈编排和表达技巧五、表演艺术- 戏剧表演形式及其特点- 著名演员及其代表作品- 演员的表演技巧与表达方法- 舞台美术与舞台设计六、文学艺术- 诗歌艺术- 诗歌的创作形式及特点- 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意境创造- 散文艺术- 散文的创作形式及特点- 著名散文家及其代表作品-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手法- 小说艺术- 小说的创作形式及特点- 著名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 小说的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七、影视艺术- 影视作品的类型和特点- 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影视剧本创作与表达方式- 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总结- 总结艺术复内容要点- 强调艺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与创造力以上提纲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艺术复习提纲》,旨在帮助同学们对艺术的各个方面有所了解。

希望能够在复习中展示出对艺术的热情和创造力,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现代教学艺术学习提纲

现代教学艺术学习提纲

现代教学艺术论第一章教学艺术概述第一节艺术与教学艺术一、艺术:情感、美二、教学艺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艺术:指教的艺术和学的艺术的统一活动方式。

在这一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在教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的指导下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个性与创造性以及教学环境的一切条件,灵活地运用富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使双方能够在愉悦中有效地教和学,以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艺术就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艺术。

在此过程中,教学艺术突出了艺术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审美形式来体现的。

第二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一、教学艺术的历史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追溯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一)教学艺术思想的历史发展(二)教学艺术局限于技艺技巧的偏差(三)教学艺术论的研究现状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偏差赫尔巴特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求真共性普遍可复制艺术:创新个性特殊不可复制(一)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历史考察(二)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在统一的逻辑发展可分三个层次:经验性教学——科学性教学——艺术性教学。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首先,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分工合作的整体。

其次,客观世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秩序或规律:精确的、严格的秩序和混沌的、奔放的秩序,需要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去把握这个世界,这就是科学和艺术。

再次,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即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

教学包括感情和人的价值。

第三节教学艺术的特点及作用一、教学艺术的特点(一)形象性:语言、表情、动作、图象、音响等,形象。

(二)情感性:真情实感打动人。

知情意行……。

情感交流……。

(三)创造性与灵活性: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高难度性;创造性地运用校内外各种教育影响;面临的新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即兴性的、应变的。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 复习材料

艺术课程与教学论 复习材料

艺术课程教学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1、教材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转化的产物,它源于实质性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

2、—新的教材观新的教材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

3、–探究性学习方式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自主独立地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4、--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5、质性评价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6、—教育鉴赏指有见识的感知行为,亦是对鉴别对象的精妙,复杂及重要特质,细节的感觉,体悟和洞察过程。

7、--教育批评不是指对事物进行判断,而是把感觉,体悟到的特质,细节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述,翻译或揭示出来。

8、--课程资源侠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主要指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既直接因素来源,也包括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美术课程的价值。

答:1.有效地传承文化。

2.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

5.促进学生的个体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答: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艺术论纲复习提纲一、举例教学艺术论的本质和特征?(40分)教学艺术论的特征:2.补充:教学的情感性, 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充满情感色彩, 以真挚的感情感染学生, 撞击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倾心学习, 主动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特级教师于漪教学的成功, 就在于她不仅遵循教学规律, 而且总是把自己的情感融汇于讲授之中, 以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炽热的情感去教书育人。

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她通过描述, 把学生的思绪带进了繁华似锦、春色满圆的大自然中去, 使学生顿感心旷神怡。

而在教散文《周总理, 您在哪里》一文时, 学生却是热泪盈眶, 全场皆悲。

可以肯定, 如果没有师生感情上的交流与撞击, 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的。

5.补充: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备课钻研教材时所进行的创造性思考。

第二是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案。

教无定法,教学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学生, 不可能有一套刻板的程式。

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这个过程也反映了教学的创造性。

第三是教学方案组织实施的创造性。

二、PPT案例一: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教学事件发生在我初一的时候,当我们的第八课堂有办补习班。

第一次的语文课上,老师从一上课自己讲课,眼睛直盯着天花板,整个教室一片喧哗和混乱,但这并不影响她正常讲课。

过了大概五分钟,她发现最后排有个男生在大声的讲电话。

于是,她当着全班六十多人的面,喊那位男生的名字,然后说了他几句。

但那位男生并不怕她,也回顶了几句。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分钟里,都是他们一句又一句的互相在接下来反驳,那位老师不管我们班还有60多位同学在等着她讲课,只顾着和他评理。

最后男生觉得没有意思,就背着书包离开了,老师这时候才停止对话,当她准备接着讲课时,下课铃响了。

问题思考:1、这位老师的做法可取吗?2、遇到这种问题应如何解决?答:1.不可取。

老师方面而言,出现了三种错误:第一,老师上课的眼神不正确,直盯天花板,没有与学生产生交流;第二,老师的教学行为不正确,老师从一上课就自己讲课,不管课堂的情况如何;第三,老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不正确,一味和讲电话的男生理论而不顾课堂上其他学生的感受,耽误了教学内容。

2.解决这种问题的策略: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必须讲求时间和效益。

我们既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处理,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如为了解决处理某一问题行为而中断整个课堂教学。

一暗示策略。

要尽力减少问题行为的影响,最好不动声色地进行处理,尽可能在处理这个同学的问题行为是不影响其他同学,甚至不影响第二个人,更不能因为一点问题而中断整个课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卷入问题行为的漩涡中(除非遇到特大问题行为迫使不中断不行)要尽力运用教学机智,把问题行为反变为有利于凝聚学生注意力,起到教育大多数学生。

二直接纠正策略。

要尽力缩短处理的时间,把问题行为消灭在始发状态,或有效地控制不使其蔓延。

三采取惩罚措施。

不同程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责备2、重复改正3、请出去四消退策略,以上策略都不起作用时,可采用消退策略,起到无为而为之的作用。

案例二:张老师班里有个学生上课时总是坐不住,一节课内至少要点他的名四五次。

课间十分钟,满操场都是他的身影。

家长和同学都说他有“多动症”。

可是张老师经过多次细致的观察,发现该生总是比较“兴奋”,感到可以依靠“教育”来改变他多动的症状。

问题:你是这个张老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学生?思路;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案例二(续):张老师在贝克和上课时,采用了“以动制动”的方法。

课堂上根据他反应快、爱举手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的习惯……又一次,在老师的启发下,该生利用自己的文具,给大家演示了一个振动发声的实验,获得同学们的称赞。

这是张老师因势利导:“我们要向他一样,动脑、动手。

但‘动’是为了让学习更好……”听完这样一席话,这个同学既开心,又感到老师给他的压力。

问题:1、张老师教育这个学生成功的秘诀在哪里?2、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发?思路: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张老师教育学生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其充分发挥了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了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存在差异。

活泼好动是中小学生共同的特点,张老师能够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采用了“以动制动”的方法,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的习惯,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要使教育真正地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案例三:高二时,我们班主任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了对老师的很多不满以及讽刺挖苦老师的内容,那时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这封信,边读边看我们一眼,说她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神和表情判断是谁写的,课后,她还将每个人的字体核对了,但最后还是没有在班上公布那个人的名字,不知道是真的查到了,还是一直没有查到究竟是谁写的。

问题:你认为这个老师的做法可取吗?请结合高中生的年龄阶段特征提出你的理由。

答案:不可取。

理由:第一,学生方面来说:高中生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人格,他们写匿名信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他们的想法,但他们的没有注意应做到尊重老师,信中对老师进行挖苦和讽刺,这是错误的。

第二,老师方面来说,首先,在全班人面前读这封匿名信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显然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和隐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导致对立关系;其次,老师看到匿名信不应该一味揪出是谁写的问题,而应该去想为什么会收到,从检查自身原因出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不断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案例四】“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P216案例、教学情景:教师指着黑板上写着的“扑朔迷离”问,“韩冬同学,请你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韩冬站起来,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高度近视眼镜,朝黑板上仔细地望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说:“看不清楚。

”老师:“韩冬同学说对了,请坐下。

”全班同学笑了,老师却不知道同学们笑啥,一脸茫然。

思考:你认为这位老师在驾驭课堂能力方面缺少什么能力?如果是这位教师,你将如何作出反应,并说出理由。

答:缺少教学智慧的能力。

缺乏观察力、判断力和应变力灵活恰当的评价。

调整自己心态,保持镇定,遇事不要慌乱。

1突发事件出现后,教师不要心慌,要沉着冷静,迅速思考,寻找应付对策。

2巧用教学机智和幽默来化解。

4、下面是两则就同一课文展开的课堂教学片段,试比较两者的区别。

老师执教《四季》一课,在读到“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一节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以下是师生对话的真实记录。

P47 区别:【片段一】(围绕“标准答案”走,老师在否定学生的回答,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片段二】(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表演,评价语言丰富多彩又充满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5、谈谈你对教学导入的理解。

P866、你认为教师该如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非语言艺术?P203四、1、该老师的错误有两点:(1)该老师缺乏对学生的热爱之心,不应该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来批评学生,这样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违反了违反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4分)一、本节课四起偶发事件,致使课堂受到了较大影响,导致学生精力分散,教师教学思路一度受阻,教学热情下降;由于教学中断几次,使得课堂小结未完成,草草结束,教学没有获得预期效果。

究其原因,有偶发事件本身的原因,但同时也有教师处理方法上的因素,教师对某些偶发事件的处理不够恰当,或过于简单化,影响了课堂氛围和师生教与学的心情,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两女生吵架”、“男生哭闹”两起属突发事件,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时,相对较为合理,不过多地激发矛盾,能适时平息学生情绪,引导学生过渡到课堂学习上来,课后也能及时交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梳理激动的心情。

“关窗风波”、“要纸巾”事件属于课堂纪律问题,教师在处理上显得较为被动和消极,前者表现为处理不果断及时,后者则反映了教师未能很好的察觉部分学生违纪现象,处理问题时较为片面和牵强,难以服众。

二、反映了初二年级学生目前存在的一些困惑以及暴露出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如:学生情绪容易激动、看问题片面、行为冲动、人际关系紧张、自我中心、课堂纪律观念不强、习惯养成等问题。

这些偶发事件的背后,隐藏了初二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矛盾和现实挫折。

即在自尊和尊人、自信与自卑、友情渴望与自我中心之间,在希望获得行为认同与“自我”的表现方式之间,在独立意识强与自觉性较弱、渴望自由与纪律意识缺乏之间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冲突。

常见的行为表现有:经常不自觉的违纪、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紧张、课堂内与教师的对抗行为、情绪容易冲动、行为走极端、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疲惫等。

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课堂内和课后的适当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引导是一种长期的、反复进行的工作,让学生在反复的犯错和教师不断的纠错过程中,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也就是说,在关心学生的前提下允许他们犯错,开展反复的引导和教育,严格要求和恰当奖惩等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并用,这是初中阶段教师肩负的双重任务——“德育”和“心育”,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性格的生成和健康成长。

三、另外,这些偶发事件也反映出了当前初中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目前政治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方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课程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课程本身的特点(概念多、与政治联系紧密等)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如何走出这种尴尬局面,是当前政治学科课程改革及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