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与中药质量评价
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及平衡脱水干燥机制和工艺优化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及平衡脱水干燥机制和工艺优化研究一、综述当归(Angelica sinensis)作为中药常用药材,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
然而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当归的品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药材中杂质含量增加、水分含量波动等问题。
为了保证当归的药效和质量,对其进行科学评价至关重要。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逐渐得到应用,为当归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代谢组学是一门通过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来揭示生物体内生理过程和病理状态的学科。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测定生物体内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和活性,建立代谢物指纹图谱,从而对生物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基于这一理念,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当归品质评价的研究中。
目前关于当归品质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当归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当归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当归药材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为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研究者们还探索了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当归药材中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当归药材中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其品质。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当归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及干燥工艺对当归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当归的合理采收、贮藏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研究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能更好地保障和提升当归的药效和质量。
1. 研究背景和意义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通过对当归药材中关键代谢产物的测定,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其品质,为当归药材的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代谢组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评价方法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此外代谢组学还可以为当归药材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代谢组学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及2型糖尿病诊断与药效跟踪研究的开题报告
代谢组学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及2型糖尿病诊断与药效跟踪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其对疾病的多方面调节作用和对人体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来源不确定和配伍复杂等原因,中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其现代化的难题。
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鉴别中药品种,评估其质量,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使用,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跟踪通常需要通过检测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等生物标志物。
然而,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代谢产物质量高度受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求更稳定、准确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糖尿病诊断与药效跟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代谢组学可以快速、高通量地对生物样本中数千种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定量,从而实现对生物系统状态的全面、精确描述。
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和糖尿病诊断与药效跟踪领域,不仅可以提高中药现代化的水平,还可以推动糖尿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开展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内容:1.中药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建立中药质量控制的代谢组学模型,实现对中药品种、不同来源、不同生产批次等方面的鉴别和质量评估。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批次的相同品种中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其代谢谱进行分析。
(2)对分析所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对齐、归一化等步骤,建立中药的代谢组学模型。
(3)通过监督学习方法,对中药样本进行分组和分类,并对不可接受的中药样本给出警示或建议。
(4)通过反复验证和优化,建立高精度、可靠的中药质量控制代谢组学模型,提高中药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型糖尿病诊断与药效跟踪研究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的代谢组学模型,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效跟踪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控制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控制中药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药物,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制药质量的控制与保障也日益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而代谢组学技术的出现,则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代谢组学技术简介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主要通过对生物样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全面、高通量的检测和定量,以揭示生物体内代谢网络的组成和变化规律。
代谢产物可以是有机酸、氨基酸、糖类、脂质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含量与生物体的代谢状态息息相关。
因此,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的分析,可以得到清晰的代谢信息,从而了解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变化,揭示疾病发生机理,探究药物的作用机制等。
二、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复方制剂,中药的制剂过程十分复杂,药物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之间相互影响,因此中药的质量控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这时候,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全面的代谢水平上揭示中药制剂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并通过对样品进行多个时间点分析,揭示其代谢过程的动态变化,很好地解决了中药质量控制的难题。
举例来说,某研究团队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黄芪药材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中的黄酮类、三萜类等化合物能够显著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这种研究手段揭示了黄芪药材的活性成分,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三、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标准化中的应用中药标准化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因此对于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更新非常重要。
代谢组学技术则可以在保持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基础上,为制定新的标准提供科学的支持。
例如,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不同来源、不同生产工艺、不同药材季节的实验样品,通过比较其代谢水平的不同,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标样,并确定其不同生产批次之间的代谢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制定质量标准。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和可控性,有助于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性。
代谢组学在中药制剂体内评价的研究进展
【 ywo d 】 tb n m c; hn s dcn rp rt n / ioeau t n P amao y a c; o i lg Ke r s Mea o o is C ieeMe i epeaa o ;nv v a o ; h r cd n mi T xc oy i i v l i s o
p e aain .M e h ds u rp rt s o t o :S mma zd telts td n mea o o c n vv v l ain o a io a i ee Me iie i r e h aetsu y o tb n misi io e au t fTrdt n lChn s dcn o i p e aain b olcig o rils a o n h o d i e e ty a . s l :Mea o o c r d l sd rp rt y c l tn fatce th me a d a ra n rc n e r Re ut o e s s tb n misweewi ey u e vv io
Re e r h 0 me a o o c i vv e a u t n o Tr d to a Ch n s sa c n t b n mis n io v l a i f o ai n l i iee
M e ii e r to d cnepr pa a i ns
血 压 引 起 的 并 发 症 。 另 外 , 参 皂 苷 治 疗 后 自发 性 高 血 压 大 人
等 , 其是 物质基 础 的问 题【 尤 l 】 几年 , 了探索 和研 究符 合 。近 为 中药 自身特点 的评 价体 系 , 现 出大 量 结合 实验 与信 息计 算 涌
处 理 的新 型 中药评 价方 法 和新技 术 ,如 中药蛋 白质组 学 、 药 物 基 因组 学 、 谢组 学 等 。其 中代谢 组 学 具有 整 体 性 、 代 系统 性、 综合 性 等特 点 , 中医 药理 论 的整 体 观 相一 致[, 与 2 决定 了 1 其 在 中药整体 作用 评价 中发 挥 突 出优 势 ,是 近几 年 的热点 。 如 今代谢 组学 已在 药物 毒性 及安 全性 评价 、 药物 作用 机 制研 究 等多个 领域 展示 了广 阔 的应用 前景 。 本文 通过 参 阅近几 年 国内外 学者 在 中药 代 谢组 学研 究领 域 代表 性 论 文 的相 关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测定含量:通过测定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例如,当测定到人参皂苷Rb1含量较高时,说明该党参品质优良。
2.确认产地:中药材的产地和生长环境对其品质和功效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当确认到某种中药材产自某个著名的产地时,说明该中药材品质较好。
3.对比鉴别:将待鉴别的中药材与已知品种的中药材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外形、气味、味道等特征,确定其品种和品质。
例如,将待鉴别的川芎与已知品种的川芎进行对比,可以通过比较其根茎的形态、气味和味道来判断其品种和品质。
4.化学鉴别:通过对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确定其品种和品质。
例如,通过对当归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判断其品种和品质。
5.毒理鉴别:对于-些有毒的中药材,需要进行毒理鉴别。
例如,对于乌头这种有毒的中药材,需要通过毒理试验来确定其毒性程度,以确保使用安全。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综合评价方法,如系统生物学方法、代谢组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中药效应评价的有效途径
摘要:有效性评价是发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先导化合物和质量标志物的重要前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生物学语言,将中药有效性科学地表达出来,进一步凸显中医药的实用价值。
证候和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药有效性直接相关。
笔者以证候和方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科学评价中药有效性的创新方法学体系——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它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代谢组学技术有机整合,在解决证候生物标记物的基础上,建立方剂药效生物评价体系,发现并确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该策略为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概述了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利用该方法揭示临床常见中医证候生物标记物及开展相关方剂的有效性评价研究,着重阐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记物的发现。
一、引言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单靶点、单一药物的简单治疗模式难以解决多靶点复杂性疾病的治疗问题,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又对现代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多靶点作用的中药在复杂疾病的治疗中较单靶点药物具有独特优势,中药的多靶点治疗及中医学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精准潜力等在解决多靶点复杂性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临床经验。
然而,中药有效性是中医治疗优势的根本体现,也是横在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科学家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中医学的优势及其临床经验的价值难以被充分接受。
中药有效性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即临床效应、效应机制及效应成分。
中药有效性在临床上是以方剂为用药形式针对证候表达的,只有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实现方证对应才能充分表达中药的临床疗效。
从单味中药研究获得的结论必将由于配伍其他药物而改变,同一中药在不同方剂配伍环境下,在体内将表达(吸收)不同的成分,从而实现配伍的药效取向。
因此,研究中药有效性必须从证候和方剂入手,在方证对应状态下阐释效应、效应机制及效应成分。
由此,通过整合代谢组学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技术,以证候生物标记物发现为切入点,以方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阐明效应、揭示效应机制及鉴定效应成分于一体的中药有效性研究的新策略——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即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并鉴定中医证候(病)的生物标记物,以生物标记物为参数评价方剂的临床疗效。
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综述
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综述什么是代谢组学以及其在中药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归纳。
结论:代谢组学的出现对于中药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预见它将成为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一个新的中药技术手段。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毒性与安全性评价关木通代谢组学[1,2]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兴起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前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代谢产物图谱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网络的一种技术,研究对象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1000以下的内源性小分子。
它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的“-omics”组学学科。
Nicholson 研究小组于1985年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大鼠的尿液,于1999年提出了代谢组学的概念。
自1999年提出代谢组学的概念以来,它在药物毒理研究、疾病诊断、系统生物学研究等诸多领域里的应用日益深入。
1 代谢组学简介1.1 代谢组学特点代谢组学是生命学科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它与基因组学、转录物组学、蛋白组学等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 ,系统生物学强调科学研究的整体性思维和系统论观点,其精髓是以整体论方法研究生物体系中的构件分子族之间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基因组学只能检测静态的基因型,而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及内在状态的影响,因此无法反映基因组动态的生理状态,无法回答基因的变化是否能够表达。
而代谢物质和代谢表型所反映的是已经发生了的生物学事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是生物体系生理和生化功能状态的直接体现。
因此,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代谢组学中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更能够揭示基因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3]。
1.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代谢组学的研究一般包括代谢组数据的采集、数据预处理、多变量数据分析、标记物识别和途径分析等步骤。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研究研究方案: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研究引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代谢组学的快速发展,基于代谢组学的药效评价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中。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
然而,中药的药效评价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等。
本研究旨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开发一种新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为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目标1. 开发一种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2. 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中药药效评价中存在的难题;3. 探索中药在代谢组学水平上的作用机制。
二、方案实施情况1. 数据采集根据研究目标,我们选择以人体血液和尿液为代谢组学研究样本,以探究中药对人体代谢过程的影响。
通过合作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参与者的知情同意书,我们从健康志愿者中随机选择了10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前,首先进行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参与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停止对任何药物的使用。
我们在特定时间点采集参与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并记录采样时间和条件。
2. 数据分析从采集到的血液和尿液样本中,使用质谱分析仪器进行代谢物检测。
通过全面的代谢物分析,获得丰富的中药代谢产物信息。
对得到的原始质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校正和对齐等操作,以获得高质量的代谢物数据。
然后,结合基准库和数据库,对代谢物进行鉴定和注释,以确定不同代谢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与中药的关联性。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代谢物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差异分析等,以探索中药对代谢组的影响模式和机制。
3. 结论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中药的疗效,并揭示中药对人体代谢组的影响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不同中药在代谢组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中药的药效和药物作用机制有关。
我们也发现一些中药在代谢组水平上具有类似作用机制,这为中药的组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评价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现代医学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草药的复杂性,其质量控制经常面临很大的挑战。
传统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基于化学成分的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与生物学特性没有明确的关联。
为了提高中药的质量控制,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代谢组学是一种系统生物学方法,以确定生物体内代谢物的组成和变化为基础。
通过对代谢物的定量和质量分析,可以对药物的质量进行评估。
代谢组学的方法灵敏度高且准确性高,可以鉴别和检测各种化合物。
根据代谢组学的原理,中药的质量评价可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 代谢物的变化中药的质量可以通过代谢物的变化来评价。
代谢物是生物体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合物,代谢物的组成和变化可以反映一个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和代谢水平。
对于中草药来说,代谢物的组成和变化也受到气候、土壤、种植、收获和保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中草药所产生的代谢物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中药的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对中药的生长、收获和贮存等过程中因素的影响进行极为敏感和准确的评估。
2. 成分的鉴定代谢组学还可以用于鉴别中药的成分。
在传统的药物质量控制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基于化学成分的分析。
然而,由于中药草药的复杂性,这种方法不够准确。
代谢组学可以通过对中药草药中代谢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对中药草药进行更准确的鉴别和鉴定。
这种方法可以对中草药中的各种化合物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从而准确地鉴别和鉴定中草药中存在的化合物。
3. 质量控制中药的流行和应用离不开对中药品质量的谨慎控制。
特别是对于中草药和草药配方,需要更加谨慎的控制。
传统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基于化学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代谢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估中药草药的质量。
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可以对中药草药的生长环境、收获时间和贮存方式等方面引起的影响进行准确的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对中药的质量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其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代谢组学是一种以代谢物为研究对象的高通量技术,可用于分析生物体内代谢物的种类、数量、变化趋势等信息,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代谢变化及药物作用机制。
在中医药研究中,代谢组学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 中药复方药效评价: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对中药复方的药
效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趋势和种类,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中药毒性评价:中草药含有许多化学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可
能具有毒性。
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分析中草药中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变化趋势,从而评估其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3. 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研究: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
响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效果。
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分析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4. 中医药疾病诊断:代谢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生物体内代谢
物的种类和数量,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代谢变化,为中医药的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支持。
- 1 -。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最终方向。
中医证候间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代谢产物的不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变化,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使中医辨证科学化和定量化。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的综合疗效,阐明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安全性机制,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临床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
根据代谢组学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研究目的分为4个层次:( 1)代谢物靶标分析: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组分的分析,其目的通常是检测某个基因受干扰后其目标代谢产物浓度的变化,需要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技术,除掉干扰物,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 2)代谢物谱分析:针对少数预设的一些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如某一类结构、性质相关的化合物、某一代谢途径的所有中间产物或多条代谢途径的标志性组分。
( 3 ) 代谢组学分析:一般是对限定条件下的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代谢指纹分析:用于描述某种生理状态的代谢类型的集合。
它对所有代谢产物进行高通量的定性分析,一般不进行定量分析,不分离鉴定具体的单一组分,如表型的快速鉴定。
1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磁共振技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气相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 GC) 、高效液相色谱(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质谱(mass pectrometry,MS)是目前代谢组学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NMR是利用高磁场中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光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技术。
生命科学领域中常用的是氢谱、碳谱及磷谱3种,可用于体液或组织提取液和活体分析两大类。
NMR谱中的化学位移、峰面积、偶合常数、驰豫时间均是解析化合物结构的依据,这使得NMR 法成为目前代谢研究关注的一种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研究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然而,中药的药效评价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将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开展针对中药的药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一、研究方案1.目标:探索一种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方法:(1)网络药理学:收集中药的化学成分信息和相关药理数据,构建中药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探索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的药理作用机制。
(2)代谢组学:采集中药治疗对象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样本中的代谢产物,并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3.实施步骤:(1)样本采集:选择中药常用于临床实践中,且具有一定药效的几种中药,招募符合条件的治疗对象,采集其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2)数据采集:收集中药的化学成分信息、相关药理数据和临床实践数据,将其整理为数据库。
(3)构建网络:根据收集的数据,构建中药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揭示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的药理作用机制。
(4)代谢组学分析:将采集的生物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获取样本中的代谢产物信息。
(5)数据分析:将代谢组学数据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探索中药的药效评价方法。
4.预期结果:(1)建立中药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揭示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的药理作用机制。
(2)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探索中药的药效评价方法。
二、方案实施情况本研究已完成了研究方案的初步设计,并进行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样本采集:与医院合作,已招募了一百名符合条件的治疗对象,并进行了生物样本的采集。
2.数据采集: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走访,已收集了相关的中药化学成分信息、药理数据和临床实践数据,并整理为数据库。
3.构建网络:根据已有的数据,已构建了中药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初步揭示了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的药理作用机制。
代谢组学及其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_刘瑞媛
文章编号: 1000-1336(2010)05-0774-05代谢组学及其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刘瑞媛 叶 华 谢 婷 冯璐璐 李发荣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摘要:建立可靠的药物毒性评价方法是药物开发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可以对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整体代谢轮廓进行模式识别,为药物毒性评价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就代谢组学、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代谢组学;毒性评价;肝毒性;肾毒性中图分类号:Q 5收稿日期:2010-05-0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 J 08–Z T 10)资助作者简介:刘瑞媛(1983-),女,硕士生,E -m a i l :liuruiyuan@; 叶华(1985-),女,硕士生,E-mail:muggle1102@; 谢婷(1986-),女,硕士生,E-mail:xieting1986@ ;冯璐璐(1984-),女,硕士生,E-mail: fenglulu@ ;李发荣(1972-),男,副教授,通讯作者,E-mail: lifarong@候选药物的毒性是药物能否成功开发的重要因素,尽早淘汰毒性过大的药物,是提高药物研发效率的重要因素。
传统药物的毒性评价方法有时难以发现某些药物的潜在毒性,如近年来发现的Avandia 、马来酸罗格列酮等,由于患者服用后对心脏具有毒副作用,上市后又被快速撤回[1]。
因此,高效的评价候选药物毒性的方法对于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代谢组学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毒性评价方法。
代谢组学可以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分析代谢物与相关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灵敏的发现由药物作用引起的异常代谢变化,从而获得有关药物毒性作用机制的信息。
目前代谢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药物毒性评价、 遗传变异、环境毒理、疾病诊断、中药安全性评价以及营养学等方面。
中药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中药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一:中药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结果证明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甾醇、蒽酮、木脂素、有机酸、氨基酸、多糖、蛋白质、多肽酶、以及挥发油萜类。
至今为止研究的主要对象集中在生物碱、皂苷、黄酮、多糖类成分的研究上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药物的粉碎可用超微粉碎技术。
1 中药有效成分传统的提取方法1.1 浸渍法浸溃法:它是最常见的简便浸出方法。
除特别规定外,浸渍法一般在常温下进行。
其最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挥发或易被破坏的药材。
缺点是操作时间长, 且往往不易完全浸出有效成分。
1.2 渗漉法是用流动的溶媒渗过药粉而进行提取。
由于随时保持相当的浓度差,故提取效率高,浸出液较澄清,缺点是溶剂消耗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1.3 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
此法简便易行,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但煎出液中杂志较多,且容易发生霉变,一些不耐热挥发性成分易损失。
1.4 回流提取法在应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媒时,为减少溶媒消耗,提高浸出效率而采用回流热浸法。
循环回流热浸法则是采用少量溶媒,通过连续回流进行提取。
在回流时要加热,故对受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且溶剂耗量仍大,操作麻烦1.5 连续提取法连续提取法是实验室做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时,用有机溶剂提取中常用的方法,通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来完成。
这种提取法,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少,但一般需数小时才能完成,所以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中药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2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分析2.1 微波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组分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剂中,并达到较高的产率。
微波提取技术也具有局限性:(1)富含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的中药材以及富含淀粉或树胶的天然植物不适合微波干燥。
(2)微波处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代谢组学在中药质量与药效研究中的应用
人提出的代谢轮 廓分析 ( m e t a b o l i c p r o i f l i n g ) 。2 0 世纪9 0年代 后期 ,O l i v e r F i e h n在植 物代谢 分析 的基
础上 提 出了代 谢 组 学 ( me t a b o l o mi c s ) 的 概念 ,之 后 很多植 物化 学家 开展 了这方 面 的研究 。 目前 国际 上 形成 了 m e t a b o l o m i c s 和 me t a b o n o m i c s 两 大代谢 组学 主 流领域 。一般 认为 ,m e t a b o l o m i c s 是通 过定 性 和定
药组 成成 分 的系统 性 测定 和控 制 是 中药材 质量 控 制
的薄 弱环节 。中药 的 多组 分 实 质 就 是 药用与 时 间相 关 的 多参 数 代 谢 应
答 。实 际最早来 源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由 D e v a u x等
药 药理评 价方法 ,难 以体现 中药 作 用 的特点 和 优势 。 中药发挥 药效简 单讲 就是 中药 的化 学组 分相 互 作用 , 这 些化学 组 分再 与 人 体 作 用 ,调 节 、改 善 或 刺激 人 体 产生 不 同 的代 谢 产 物 ,从 而 出 现 防病 、治病 、无
效 或产生 毒性 等 系 列表 征 的过 程 。代 谢 组 学 的核 心 思 想是通 过 内源性 代 谢 物 的变 化 来 观 测 中药 对 机体
场 所接受 ,其根 本 原 因是 中药 理 论 未 被 国际 广 泛接
受 。 目前 中药尤 其 是 复 方药 效 的评 价 主 要 采 用 化学
量 地分析 生物 体 内所 有 代谢 物 组 成 来 研 究生 物 代 谢
中药材 代谢组学
中药材代谢组学一、背景介绍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药材是中药制剂的原材料,其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活性成分。
然而,由于中药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往往难以准确确定,这给中药研究和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
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代谢产物整体变化的方法,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产物(包括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测和分析,可以揭示生物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代谢变化规律。
将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中药材研究中,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药材内活性成分的产生与变化规律,为中药研究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二、代谢组学在中药材研究中的应用1. 活性成分鉴定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对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全面的鉴定和分析。
传统的方法往往需要对中药材进行提取、纯化等繁琐过程,而代谢组学方法可以直接对中药材样品进行检测,无需复杂处理。
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发现中药材中尚未鉴定的活性成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进一步研究。
2. 药效评估中药材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活性成分,而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药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中药材样品的代谢组学数据,可以评估不同条件下中药材的药效差异,并找出影响其药效的关键因素。
3. 质量控制中药材作为医疗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
传统方法主要依靠外观、气味、味道等感官指标以及一些化学指标来判断质量。
然而,这些指标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中药材内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代谢组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中药材样品的代谢产物,从而准确评估中药材的质量,并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4.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药常常以复方的形式使用,其中不同中药材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复方中各种药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比较单个中药材和复方样品的代谢组学数据,可以分析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合理设计和应用复方提供理论依据。
中药代谢组学pcr-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代谢组学pcr-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代谢组学是研究中药在机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分析和识别药物代谢产物,探究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动力学,为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高效、高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代谢组学正逐渐成为研究中药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手段。
与传统中药研究方法相比,中药代谢组学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代谢组学可以全面、系统地研究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揭示药物代谢的整体特征和影响因素。
其次,代谢组学可以鉴别中药的活性成分和它们的代谢产物,进一步探索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代谢途径。
此外,代谢组学还可以评估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了解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体外扩增DNA片段,使其数量呈指数级增加。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等领域。
在中药代谢组学中,PCR技术可以被用于检测中药的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以及药物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
通过PCR技术,可以全面了解中药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为中药在临床应用和个体化用药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中药代谢组学与PCR技术的结合为研究中药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通过全面分析中药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结合PCR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定量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代谢途径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为中药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代谢组学与PCR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代谢组学PCR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织。
中药材 代谢组学
中药材代谢组学一、什么是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代谢变化与生理状况关联的科学领域,它通过检测生物体内代谢物的变化来探索代谢途径的调控和相关疾病的机制。
代谢组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之一就是应用于中药材研究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材对人体的药理作用。
二、中药材的代谢组学研究意义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样化的化学成分和复杂的药理效应。
通过代谢组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中药材在人体内的代谢方式、主要代谢产物以及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和基因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深入了解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判断中药材的质量和研发新型药物非常重要。
三、中药材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1. 代谢物分析方法代谢组学的核心是对生物体内代谢物的检测和分析。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中药材在人体内代谢产物的特征峰,并进一步鉴定和定量这些代谢产物。
2. 数据统计与处理代谢组学研究产生的数据通常非常庞大,需要进行统计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代谢物差异较大的样本进行有效区分,并找出与生理状况相关的代谢物。
3. 结果验证与鉴定代谢组学研究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和鉴定。
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库进行代谢物的标注和注释,比如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 (HMDB)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代谢物的纯化和结构鉴定,以确定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
四、中药材代谢组学研究的应用案例1. 中药材药效物质的发现代谢组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中药材中的药效物质。
通过分析中药材在人体内的代谢物,可以找出与药理作用相关的代谢产物。
例如,通过代谢组学研究,已经发现了很多中药材中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药理作用的物质。
2. 中药质量评价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一直是中药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
代谢组学研究可以通过分析中药材的代谢产物来评价中药的质量。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中的代谢物组分,可以判断中药材的产地、种植环境和采摘工艺等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中药代谢组学
中药代谢组学概述什么是中药代谢组学?中药代谢组学是指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通过对中药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进而了解中药的药效、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信息。
中药代谢组学的重要性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可以有效评估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中药代谢组学,可以了解中药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以及其代谢动力学特性,确定药物的理论药效和临床用药剂量范围,指导中药的合理用药和质量控制。
中药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样品制备与提取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首先需进行样品制备与提取。
通过选择适当的方法,将中药样品提取出有效成分,以便后续的分析与检测。
质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是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包括液质联用分析(LC-MS)、气质联用分析(GC-MS)等。
这些技术能够高效地检测中药样品中的多种化合物,并提供它们的质量、结构信息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
中药代谢组学的应用药效评价通过中药代谢组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中药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了解中药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进行药效评价。
同时,中药代谢组学还可以用于评估中药的疗效,鉴别中药的质量,为中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药物安全性评估中药代谢组学还可以用于药物的安全性评估。
通过对中药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的研究,可以了解中药是否存在毒副作用,为药物的安全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中药代谢组学的挑战与展望技术挑战中药代谢组学的研究面临一些技术挑战。
例如,中药复杂成分的检测和分析困难,中药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复杂,存在个体差异等。
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代谢组学技术,提高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未来展望中药代谢组学的研究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代谢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将更加深入和全面,为中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代谢组学寻找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案例
代谢组学寻找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案例
代谢组学在寻找中药质量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使用代谢组学寻找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案例:
案例一: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某中药复方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其药效成分在体内外的代谢过程,确定了该中药复方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出了与药效相关的代谢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于中药质量的控制和评价。
案例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某中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追踪。
通过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影响,确定了该药材的质量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于中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案例三: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其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中药材之间的代谢差异,确定了与药效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并建立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材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为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代谢组学在寻找中药质量标志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的代谢过程和机制,可以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也有助于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到由于药物作用而发生 改变的代谢物,并由此提示 相应的代谢通路及药物作用 机制代谢组学可以从整体上 揭示中药炮制前后本身及对 机体代谢物的影响,进而为 阐明中药炮制机制奠定基础。
3
4
通过检测体液的代谢物和 分析引起代谢谱变化的原 因,可以评价中药复方不 同配伍对机体的生物效应, 从而阐释中药复方配伍规 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法
1.Reference standards : Clematichinenoside AR2, Clematichinenoside AR, Clematomandshurica saponin C, Huzhangoside B, and Clematichinenoside H, pulchinenoside B 2.48 batches of CRR: 16 batches of C. mandshurica samples (D1–D16), 16 batches of C. chinensis samples (W1–W16), 16 batches of C. hexapetala samples (M1–M16). 6 batches of commercial CRR samples were used as unknown samples. 3. Chemicals: HPLC grade acetonitrile (ACN) and formic acid , Deionized water 1.对照品:威灵仙皂苷AR2, 威灵仙皂苷 AR,Clematomandshurica saponin C, 虎掌草皂苷B,威灵仙皂苷H,:白头翁皂苷 B 2.植物及样品:共48批威灵仙样品 16 批东北铁线莲C. mandshurica samples (D1–D16), 16 批威灵仙 C. chinensis samples (W1–W16), 16 批棉团铁线莲C. hexapetala samples (M1–M16). 6 批未知铁线莲样品 试剂:ACN(色谱乙腈),甲酸,去离子 水及其他试剂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影响因子:3.926
参考文献
基于代谢谱分析和化学统计学研究多植物起源中药的结构表征和鉴别:以威灵仙为例
1. 研究背景
为了证明中草药多起源问题的安全有效,本文将建立一个基于代谢物分析和化学统计学分析的完整 平台进行特征描述,分类和预测多起源草药。 威灵仙是一个典型的多起源中药,被广泛用来治疗关节炎,中国有108种铁线莲属植物 ,但只有很
图7热图分析:基于49种已鉴别的三种威灵仙药材的皂 苷相对丰度。行代表化合物(峰无结构亚型),列代 表样本。颜色表明所鉴定的皂苷的相对丰富,绿色: 最低,红色:最高。
第五部分
总结思考
5. 总结思考
这项研究有助于基于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特征分类的集成 平台的发展和三种药用威灵仙的预测。 UPLC-QTOF/MS 是首选的 分析方法。 本文对49个三萜皂苷进行了鉴定,用PCA和PLS-DA来分析代 谢产物,此外,筛选出的PDVS,GA-SVM模型已成功地应用于三 组威灵仙药材的预测。可视化热图能明确确定皂苷的分布,其结果 对铁线莲属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是有用的。 因此,实验数据表明,基于化学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的平台是 一个强大的手段,可以鉴别中药材相近的物种,并可对多植物来源 中药进行质量控制。 未来将进一步研究三种威灵仙药材的药理活性。
中药效应代谢组学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模式
生物和人体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
的影响,从而表征中药的整体生物 学效应
物体内形成的复杂代谢产物组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
1.气 相 色 谱-质 谱 ( GC-MS )
用于挥发油、生物碱、糖类、脂肪酸 类、甾体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4.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
极性化合物和带电化合物,毛细 管电泳也与可质谱连用
4. 研究结果
Fig. 4. Based peak intensity (BPI) chromatograms of the three species of Clematis herbal medicine in negative ion mode. (A) C. chinensis, (B) C. mandshurica, and (C) C.hexapetala. 负离子模式下的三种铁线莲药材基峰强 度(BPI)色谱图。(A)威灵仙,(B)东 北铁线莲,(C)棉团铁线莲
少的一部分能药用,根据中国药典,威灵仙来源于三种:1.威灵仙,2棉团铁线莲,3.东北铁线莲。
目前主要成分有:三萜皂苷,黄酮类,生物碱和挥发油。三萜皂苷类是威灵仙的主要成分,在威灵 仙的抗炎,抗氧化,抗癌和抗关节炎中起关键作用。 但是由于缺乏标准和糖结构分析的复杂性,只有不到10种三萜皂苷被测定出来,并且对威灵仙化 学成分和三种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很少见诸报道,因此对威灵仙样品植物来源进行鉴定和分类研究 可以帮助大家 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
流动相
5-25%B 25-30%B 30%B 30-50%B 50-95%B 95%B
检测器:Waters QTOF Synapt G2-S mass spectrometer , ESI,: 负离子模式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果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Fig. 1. The main aglycone types, sugar moieties and substituent groups in the oligosaccharide chains of the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Clematis herbs. 威灵仙药材中三萜皂苷的主要苷元类型,寡糖链和取代基。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 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8-14号字, 1.3倍字间距。
4. 研究结果
Fig. 2. A summary diagram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triterpenoid saponins by UPLC-QTOF/MS. 用UPLC-QTOF/MS.快速鉴定三萜皂苷 概要图
2.液相色谱-质谱( LC-MS)
与 GC-MS 相比,拓宽了可分析
样品的范围,可实时分析一些热
不稳定的不易挥发的样品以及一 些生物大分子
( MALDI-TOF-MS) :除去质谱分析时经常遇到的 可以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析,尤其是痕量和超微
5.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 化飞行时间质谱
基质干扰。 (MALDI 是一种软电离质谱技术,它 量分析)
4. 研究结果
49种铁线莲样品中已鉴别的三萜皂苷的LC和QTOF-MS / MS数据
4. 研究结果
Fig. 5. The score plots from PCA (A) and PLS-DA (B) model in differentiating of the three Clematis species of CRR. (red: C. chinensis; black: C. mandshurica; green: C. hexapetala). PCA(A)和PLS-DA(B)得分图: 鉴别威灵仙三个品种。 (红色:威灵仙;黑色:东北铁 线莲;绿色:棉团铁线莲)。
中药代谢组学分类
中药化学物质组学
应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揭示中药物 质基础时,其研究对象是中药本身所 含有的化学成分,研究目的是揭示中 药因产地、储藏、炮制、制剂等因素 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基础的差异
中药代谢组学
中药及其各种制剂在进入生物体 后,
所含的化学成分易在生物体液环境、菌 群及各种代谢酶的作用下发生广泛代谢, 形成中药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组, 代谢组学技术方法有利于揭示中药在生
2016
代谢组学与中药质量评价
汇报人: 学号:
专业: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介绍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第五部分 总结思考
第一部分
概念介绍
1. 概念介绍
代谢组学( metabonomics/metabolomics) 是效 仿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想,利用现代先 进的分析手段对生物体液( 血浆、尿液、组织提取 液等) 中的一些小分子物质进行系统的测量和分析, 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
3. 研究方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威灵仙粉末1.0g(过60号筛网)
50%乙醇50ml, 90℃加 热回流1h, 3次,合并过 滤液, 50℃真空干燥浓缩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0µg/ml.IS,白头翁皂苷B
+
5mg/ml 威灵仙粉末
残渣
10ml甲醇
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 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进行离心 (13000rpm,10min),取上清液进 行UPLC -QTOF/MS分析
图6:GA-SVM模型分类和预测结果。圆点代表预测值,起 点代表实际值,横轴描述样品批次,竖轴数字代表三种威 灵仙(1)东北铁线莲,(2)棉团铁线莲。(3)威灵仙
4. 研究结果
Fig. 7. A heatmap based on relative abundant of 49 identified saponins in three Clematis herbs. Rows represent compounds (Peak-No-Structural subtypes) and columns represent samples. Color key indicates the relative abundant of the identified saponins, green: lowest, red: highest.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4. 研究结果
Fig. 3. The typical MS and MS/MS spectrum of triterpenoid saponins and their fragmentation pathways, (A) Clematichinenoside H, (B) Clematichinenoside AR, and (C)Clematernoside D. 典型的MS和三萜皂苷及其裂解途 径的MS/MS谱, (A)威灵仙皂苷 H, (b)威灵仙皂苷 AR, (c)Clematernosid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