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两地实际长度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两地实际长度冀教版

教案:求两地实际长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实际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及其应用。

2. 利用比例尺求实际长度的方法。

3. 实际长度求解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利用比例尺求实际长度。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求解实际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比例尺模型、地图。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地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比例尺模型,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尺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利用比例尺求两地之间的实际长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拿出地图,观察并找出两个城市,尝试利用比例尺求出两地之间的实际长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明确利用比例尺求实际长度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5.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求解两地实际长度。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1.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 利用比例尺求实际长度:a. 确定图上的距离和比例尺。

b. 根据比例尺,将图上的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求解两地实际长度。

2. 拓展作业:调查并记录家乡的两个城市,利用比例尺求出两地之间的实际长度。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比例尺求解实际长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个部分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如何学习和参与。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0信息窗3红点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操作研究—相互交流—认识升华”的过程,从而体会、掌握“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过程、方法。

3.熟练运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5.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过程并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1.在同一道题目,如果含有两个未知数,通常一个设为“x”,一个设为“y”。

2.列方程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要统一单位后再进行求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同学们,最近我们研究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进行回顾。

(课件出示)2.导入新课教师导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识,还会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今天这几节课,我们研究如何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板书课题: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导语:雏鹰少先队的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从济南到青岛参加比赛了,前方传来了他们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介绍足球场地(课件出示足球场图)学生观察图,教师做必要的介绍:足球比赛场地是长方形的,两条较长的别界线是边线,另两条较短的线是底线,中线将比赛场地划分为两个半场。

左半场和右半场是以观众来定位的,左边线和右边线是以场上进攻方队员来定位的。

2.观看赛情(课件出示)教师导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雏鹰队在足球场上的精彩回放。

3.收集数学信息。

教师导语:根据观察,发现哪些信息?建议处理方式: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求实际距离》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求实际距离》教学设计-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

《求实际距离》一、教材分析【核心知识点】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在应用过程中理解比例尺的实际价值。

【前置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比例和掌握了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后继地位】为后面学习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找到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在解决求实际距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具、学具:PPT、尺子、练习本、数学用笔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生: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1:8000000的比例尺,谁来说一说他表示什么意思?生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8000000生2: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8000000cm.生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楚了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看来同学们对比例尺的知识理解的非常到位,这节课我们就用比例尺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师:快看,雏鹰少年足球队准备从济南出发到青岛参加比赛,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同学们发现这些很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想知道从济南到青岛需要花多长时间?2.确定问题解题思路(1)确定要求时间先求实际距离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雏鹰少年足球队乘汽车以平均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济南出发到青岛参加比赛。

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师:要求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需要先求什么?生: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知道了车的速度,要求时间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优秀教案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优秀教案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优秀教案《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56、57、58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计算实际距离,设未知数时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复习铺垫:(课件出示)(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生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时比例尺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如下:①比例尺从形式上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②特点:1.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2.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是1。

③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尺”?请举例说一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前项和后项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举例可以看出,比例尺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用比例尺还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通过观察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设计意图:从雏鹰少年足球队乘车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第四单元《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四单元《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四单元《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我对于本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5.1和5.2两个部分。

其中,5.1节主要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5.2节则着重介绍如何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来求图上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如何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比例尺模型、实际距离模型以及图上的距离模型,同时还准备了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的距离。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模型展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示例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的距离,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比例尺的概念。

2. 请写出一个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的距离,图上的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1000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还会给学生发放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教案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六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教案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6页信息窗2。

教材简析:
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山东省地图,上面标有我省主要城市的位置。

图上方标有“雏鹰少年足球队乘汽车以平均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济南出发到青岛参加比赛”;图的右下角标出了这幅图的比例尺。

通过解决球队到达青岛的时间问题,引入对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知识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前面足球队赛前训练的话题引入,出示情境图,通过读图,让学生认识山东省地图,了解17个城市的大体位置。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中信息提出“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法及应用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比例尺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习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比例尺的概念,举例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并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演示。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强调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课堂练习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结果,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计算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比例尺在地图、建筑设计、工程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2. 比例尺的历史发展:介绍比例尺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比例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2(求实际距离)》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2(求实际距离)》优秀课件


除数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7.8÷
1 400000
= 3120000(cm)
3120000 cm=31.2 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 km。
小结一下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1 看比例尺。
注意单位
2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求实际距离。
用图上距离 ÷比例尺
设为x
第四步 我的收获
x =7.8×400000
x =3120000
答。
因为图上距离的 单位是cm,此处 的单位也要写cm,
单位要一致。
3120000 cm=31.2 km 解比例的单位是厘米,要换单位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 km。
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
被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x = 7.8×400000
x = 3120000 3120000 cm=31.2 km
转换单 位哦!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 km。
方法二:关系式法
根据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那么,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7.8÷
1 400000

3120000(cm)
3120000cm=31.2km
3÷601000=180000( cm)=1800(m)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800 m。
3.在比例尺是20∶1的地图上量得一种零件的长度为
10 cm,那么这种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 10×20=200(cm)
答:这种零件的实际长度是200厘米。 辨析:弄错了比例尺的关系式。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比例尺》优秀教案教学模板【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画图产生疑问、引入新知1、画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新课前先来画一画图,请同学们翻开课堂练习本,拿出尺子。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请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12厘米的线段。

请大家在本纸上画一条长1米的线段。

(生面有难*)师:怎么不画了?有什么疑问吗?(本子没有1米长)那该怎么办呢?(把1米长的线段缩短后,画在本子上)(生画)2、引入新知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10厘米、5厘米、或1厘米长的表示(板书)师:看来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但是如果把黑板上的数据1米擦去,只把本子上的2厘米、5厘米线段图给别人看,别人能知道你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米吗??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就是《比例尺》!(板书)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1、理解比例尺意义师:大家请看笑笑同学就根据比例尺的知识画出了他家的平面图,你看他图中的比例尺是?你知道1:100是什么意思吗?同学们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生思考交流)生汇报:1表示图上距离、100表示实际距离图上的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100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师:对,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00厘米,因此比例尺实际上就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生读一读2、生活中的比例尺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有见过比例尺?)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同学们看一看(出示各图,分别让学生读出图中的比例尺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义)3、自己写一个比例尺师:现在你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个比例尺,并向同桌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生汇报4、总结比例尺的特点师:我们现在初步的认识了比例尺,你有没有发现比例尺有什么样的特点?(生说)总结:是一个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三、运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邵波教案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邵波教案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求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比例尺图例,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对照图。

2. 学具准备:学生尺子,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比例尺图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比例尺的含义。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比例尺信息,教师总结并讲解比例尺的概念。

2. 探究新知2.1 教师出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对照图,引导学生发现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关系。

2.2 学生通过观察对照图,发现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例关系。

2.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3. 课堂练习3.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方法的掌握。

3.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

4. 拓展延伸4.1 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解图上距离。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解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并绘制出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2. 学生家长协助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和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课堂练习的回答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认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进行互化。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5分)1、填空:1千米= ( )m =()cm60000cm=()m =()km千米化成厘米数,把小数点向()移动()位。

厘米化成千米数,把小数点向()移动()位。

2、导入: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10秒钟,这是为什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比例尺。

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8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富源辽阔,有960万平方千米,怎样才能把她画在小小的图纸上:这幅图就要用1:45000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画在地图上。

幸福路小学的面积也比较大,也要用1:12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缩小画在平面图中。

下面,我们先来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题目)学习内容:课本53页内容。

学习方法:先独立看书,用笔画出重点,再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之后,比一比,看谁能做对检测题!)1、(),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或 =比例尺()3、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的形式。

4、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

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请第4组的b1板演)5、一副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这是()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m或()km。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教学设计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教学设计

2《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并能应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到教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灵活利用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对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课前准备]直尺,课本,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用课件带领学生简要回顾本章的情境图:雏鹰少年足球队的教练和同学们刻苦地训练,认真地研究战略战术(信息窗1),今天我们要从济南出发,到青岛去参加比赛了(信息图2)。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能找到那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找到图中的信息。

预设学生提问的问题:(1)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2)济南到青岛的图上距离是多少?(3)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是多少?[设计意图]关注学生提高出问题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培养学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红点内容,请各小组结合信息窗和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生汇报并进行试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精彩发言进行鼓励性评价。

然后师生共同完整地分析这一思考过程。

师:在这个题目中已知是什么?求什么?根据路程问题,要算时间,还需要知道什么?(路程)。

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时间=路程÷速度)。

师: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并没有直接给出,但是我们能不能算出来?学生回答。

那么图上的距离怎样找呢?(在图上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能得到济南到青岛的图上距离4厘米。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能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呢?怎样求呢?各个小组说出不同的做法及原因,其他小组评价。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7篇)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7篇)

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优秀7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篇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的含义,会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难点: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和实际距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1、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同学们可以翻开教科书第51页,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图,地图的下面就有一条线段比例尺,它上面有0、50和100几个数,还注明了长度单位“千米”,这些数和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呢?2、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沈阳和长春这两个城市,并量出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怎样列式。

50×5.5=275(千米)3、你能不能把这个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怎么改写?三、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十五的第4~8题四、课堂小结五、创意作业:在地图上找出我们的家乡和北京,并计算出它们离多远。

如果用5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你能画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吗?同学们试一试。

数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二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各种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结构,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学生在经历生活的情境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获得了解并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求实际距离》(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求实际距离》(教案)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求实际距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应用,如地图、建筑设计图等,让学生明白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演示与讲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讲解计算方法,强调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与比例尺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等。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地图、建筑设计图等,尝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比例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比例尺的相关知识。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中国地图一张。

学具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张地图、一张方格纸。

教法学法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成语吗?(板书:以――当――)生:以一当十。

(指名回答)师:那这样的话以三当几?以七当几?你是怎么算的?生:以三当三十,当七当七十。

三乘十等于三十,七乘十等于七十。

(指名回答)师:那反过来,以几当五十?以几当一百二十?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生:以五当五十,以十二当一百二十。

五十除以十等于五,一百二十除以十等于十二。

师:大家真聪明!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数学中如何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甚至以一当更多。

二、意义构建1、师:如果要给我们教室画一个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我们以前测量过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师: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

(生画师巡视)(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让学生先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再尝试画出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图形的放缩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大家画的图是长8米,宽6米吗?(不是)谁来说说是怎么画的?(展示生的作品)(学生的答案可能有:长方形长8厘米,宽6厘米。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山东省政区图
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分析题意: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方法一:
根据: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4:X=1:
答:需要飞1.5小时。
练一练
4.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
小,需要把十几尺寸扩大到一定的倍数之 后,再画在图纸上。
右图是用6:1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 零件的截面图。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 度是多长毫米? 解:设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3:X=6:1
6X=3 6x÷6=3÷6
X=0.5 0.5厘米=5毫米 答:这个零件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5毫米。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 ÷100=3.2(小时)
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注意:在用比例尺进行计算时,所设的实际距离的单位名
称必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名称相同,
方法二:
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4÷ 1
=32000000(厘米)
解:设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6:X=1:40000000
X=6×40000000 X=240000000 240000000厘米=2400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0千米。
1 6 ÷ 40000000 =240000000(厘米)
240000000厘米=2400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0千米
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时) 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的意义及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的意义及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案
初步感知,引起知识冲突。




上去,也就是要确定图上下班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出示例1:读题后思考,并讨论:
1题中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请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题中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相同吗?怎么办?
在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回答,并板书:
12厘米:240米=25厘米:24000厘米
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比。
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对比。
A,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用议程解
B,根据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除法算3.5/(1/3000000)
(2)试一试
三、小结: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的前项通常是几?求比例
尺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求图上实际距离?
四、布置作业:练一练1-4
课外作业作业本P22
设计意图
设疑解惑,加深学生的理解。
数学备课
上课日期第三单元第(4)教时
课题
比例尺的意义及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页码
54
作业本
22
课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
2、渗透初步的函数数学思想和“事物相互依存,具有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思想的启蒙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程解。
=12:2400000是这幅设计衅的比例要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为了使同学们理解比例尺,特作四点说明:
A、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长度单位不同时,先要化成相同单位。

4.2.1《求实际距离》(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4.2.1《求实际距离》(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4.2.1《求实际距离》(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学习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4.2.1《求实际距离》。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从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开始,这一节主要讲述如何利用比例尺来求实际距离。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将图上的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地图和比例尺作为教具。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们准备尺子和纸张,以便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学生们熟悉的路程问题入手,让他们思考如何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2. 讲解:接着,我会引入比例尺的概念,解释比例尺的意义,并展示一些实际地图上的距离,让学生们通过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3. 示范:我会选取一些地图上的距离,示范如何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并解释计算过程。

4. 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利用比例尺计算一些地图上的实际距离,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比例尺的定义,以及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的公式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家里到学校的实际距离。

答案:根据学生们提供的具体数据,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可能会有所不同。

2. 请学生们利用比例尺,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答案:根据学生们提供的具体数据,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可能会有所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观察学生们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运用比例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实际距离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实际距离冀教版

教案:求实际距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2.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3. 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比例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比例尺、尺子。

2. 学具:地图、比例尺、尺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使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实际距离。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图上距离÷ 比例尺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例尺计算一下,学校到家的实际距离是多少?2. 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需要用到比例尺的情景?试着用比例尺解决一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这一载体,让学生学会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准备1. 地图: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地图,可以是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也可以是学生熟悉的其他地区的地图。

《比例尺的应用(求实际距离)》精品教学方案

《比例尺的应用(求实际距离)》精品教学方案

第四单元比例第6课时比例尺的应用(求实际距离)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了比例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借助北京轨道交通路线示意图,时刻围绕着“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为中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发散思维,灵活地选择解决方法, 并充分理解每一种方法的含义和相通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1/ 62.体验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例尺的运用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2/ 63/ 64/ 6(2)小结:是的,虽然方法不同,但只要紧紧围绕着比例尺的意义就能解决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答:北京地铁2号线的实际长度大约是23.1 km。

生1:都是根据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来列式计算的。

生2:计算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不统一时要转化单位。

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的联系,让学生聚焦在“比例尺的意义”上,明白紧紧围绕着比例尺的意义就能解决任意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环节三巩固新知1.先把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并计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 cm,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生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 cm∶600 m=1∶60000生2:量得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是3 cm。

生3:列式计算:3×60000=180000(cm)180000 cm=1800 m答: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800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56、57、58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用多种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计算实际距离,设未知数时单位名称的正确使用。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复习铺垫:(课件出示)(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尺,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生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时比例尺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如下:①比例尺从形式上可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②特点:1.数值比例尺是一个比,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2.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一般是1。

③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尺”?请举例说一说这个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前项和后项有怎样的倍数关系?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举例可以看出,比例尺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用比例尺还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通过观察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设计意图:从雏鹰少年足球队乘车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教师出示问题: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学生可能会答道: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3、要求出实际距离,得先量出图上距离。

(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出示探究要求:(1)理解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要求“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还需要什么条件?(3)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出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4)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小组合作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生:我们组先量出图上距离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解法如下(板书):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4:X=1:8000000X=4×8000000X=32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师: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什么要用厘米作单位?生:让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

(师强调比前项和后项要单位一致)师:还有不同解法吗?生:4÷1/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师:“4÷1/8000000”求出的是什么?你们是怎样想的?生:“4÷1/800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

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相当于比值。

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

师: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生: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生:我们是这样想的:比例尺是“1︰800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值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师:哪个小组还愿意说一说?生:8000000厘米=80千米4×80=320(千米)320÷100=3.2(小时)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生:我们是这样想的:比例尺是“1︰8000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00000厘米,即80千米,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求出,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课件出示),说说你更喜欢哪种解法。

为什么?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好,它是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这种方法更好理解。

生:第三种解法。

比例尺“1︰800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因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值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师:根据你的理解能选择适合你的解法很好,那么在设未知数x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用的单位不同,注意应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换算成千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比例尺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时,既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或“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多样化的算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独特的思路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尽可能的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算法的优化。

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大家交流,发挥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灵感,将学生的学习、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新的层次。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想想上面的几种解法,说说你更喜欢哪种解法。

为什么?预设1:我认为第一种方法好,它是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这种方法更好理解。

预设2:第三种解法。

比例尺“1︰8000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所以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可用“4×8000000”求出,因为求出的数值单位是厘米,所以还要把这个数量的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总结:根据你的理解能选择适合你的解法很好,那么在设未知数x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用的单位不同,注意应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再换算成千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比例尺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时,既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或“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的后项”来计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课件出示)(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解题思路。

3、练一练(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组织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不仅得以巩固,而且得以运用。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解题思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六、全课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同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雏鹰少年足球队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方程为:4:X=1:8000000X=4×8000000X=32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320÷100=3.2(小时)答:大约需要3.2小时到达青岛。

设计说明:1.教学反思:本节课亮点之处有:(1)教学时,我承接了前面足球队赛前训练的话题引入,出示信息窗,通过读图让学生认识山东省地图,了解17个城市的大体位置。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中信息提出并解决足球队需要的几小时到达青岛的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2)合作探索时,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把问题转化到了求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习邱实际距离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同学想到了方程法,还有的同学根据关系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得4÷,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说明道理,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比较反思,从而掌握求实际距离的基本方法。

(3)学生对于题目当中的数据,缺乏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单位不统一时,就直接做的大又有在,对于这一点应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困惑:书上呈现只有一种方法,并不是硬要求学生掌握只用一种方法,可能是为了以后的用比例解决问题。

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书上的方法就是好的。

能否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