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历史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阳江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平冈人王三德的老祖先娶窦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后就得病死了。剩下窦氏带着儿子,住在漠阳下游一间又矮又破的土地庙里,靠乞讨度日。一天,娘儿俩讨来许多煮熟的黑豆,窦氏娘舍不得吃完,就把剩下的黑豆收藏在瓦罐里。一晃过了一个多月。一天遇上刮风下雨,没法出门讨吃。窦氏记起黑豆,打开瓦罐一看,黑豆已经发了一层厚厚的霉。日子太苦,发霉的豆子也不能浪费啊。窦氏把霉洗干净,吃了一点点稍稍填下肚子,剩下的重新放进瓦罐。为免得熟豆子再发霉,她特意在上面撒了一把盐。
近年来,全市文化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文艺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事业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全国唯一的国家水下考古中心落户海陵岛。“南海Ⅰ号”宋代古沉船于2007年12月22日成功打捞出水。专门安放“南海Ⅰ号”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基本建成即将开馆。市青少年宫、市妇儿活动中心、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科学馆、文化馆等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23”、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工程,建立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省级流动图书馆2个、流动图书服务点11个、流动演出团队7个、农家书屋61家。全市现有群众艺术馆1个、图书馆4个、博物馆2个、文化馆4个、文化广场5个、文化站48个,村(社区)文化室(活动中心)283个,社会力量建设的文化设施有“大澳渔家民俗博物馆”、“漆画陈列馆”、“风筝收藏馆”以及民间办起的“大明奇石馆”、“根雕艺术馆”、闸坡“渔家民俗博览馆”等,覆盖城乡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健全。
岁月流传,窦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江豆豉能够挺立数百年而不倒,主要是原料和产品的风味有独到之处。先说原料,生产阳江豆豉选用的都是阳江本地区所产的黑豆。因为其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醇厚,味道鲜美可口,余味绵长。此外,在高温浓缩下,其它种类的豆豉会成为糊状,而阳江豆豉依然颗粒玲珑,豉味更加浓香。如曾获国家金质奖的广东“豆豉鲮鱼”罐头,就是以阳江豆豉为主要辅助原料制成的。不少地方生产的豆豉中含有水分,阳江豆豉却是干的,这样更卫生,运输更方便。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阳江作为古高凉县、郡的治所,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阳江”还只是个地域概念,未有具体的城市存在。宋代以前的阳江,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也不过是一个地形相对高起来的山坡或土墩而已。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阳江正式始为阳江县。宋绍圣四年(1097年)知州丁琏(番禺人)依鼍山(现在江城第一小学周围)筑起一座土城,这就是阳江城的老祖宗。长期以来,阳江的治地中心都在鼍山脚下,因此阳江又称鼍城。
阳江是“中国刀剪之都”,刀剪生产,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阳江刀剪以其锋利、美观、耐用而享誉海内外,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等知名刀剪品牌。“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均落户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生产企业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了全国的60%,出口占了全国的80%以上
大概是阳江豆豉的历史是如此了。更多请到阳江家园里的《走进阳江》版块看看。里面收集了不少关于阳江的历史,风土人情,阳江特产的相关资料。
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是广东最古老的地区之一,阳江古用名为“高凉县”或“高凉郡”,阳江历史悠久可与广州相媲美。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全市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海,山海兼优,自然景观秀丽,有碧海银滩、奇山秀水、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阳江有很多旅游名胜,有国家级滨海旅游风景区——海陵岛大角湾,省级风景名胜区春湾——凌宵岩,还有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十里银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1983年9月为江门市属县。1988年2月10日,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
东汉末,两阳属东吴统治范围。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将高凉县从合浦郡分出,设高凉郡,由广州管辖。公元527年(南梁大通元年)高凉郡从广州分出,与杜陵郡、宁康郡、阳春郡等合设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区(从公元527年至649年),辖今阳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在原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中原汉文化从秦汉开始南下,在宋代取得主流文化地位。在阳江话与广州话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许多较为接近普通话的因素,如广州话的“食饭”在阳江话与普通话中均为“吃饭”,广州话中的“睇”在阳江话与普通话中也同样为“看”。
阳江依山傍海,明清以来,先后有善耕山的客家人与善耕海的闽南人入居,成为阳江人的一部人。而他们的客家话与闽南话亦融为阳江话的一部分,如米汤称“饮”,花生称“地豆”绳子称“索”等,都是闽南语词汇。而阳江话在语音上也与客家话有一点点相似。
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出现。
阳江依山傍海,历数千年岁月浸润,经一代代阳江人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人杰地灵之境,造就了阳江源远流长、深沉厚重、绵绵相续的文化精神。阳江人以中原文化为根底,放眼四海波浪,广纳八面来风,把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华侨文化杂交组合,融汇升华,精英辈出,形成了独特的漠阳江文化。
阳江方言主要受到四种文化的影响:俚僚文化、中原汉文化、闽客文化、海外文化。
阳江自汉以来属高凉郡(今高州)管辖,为俚人居地。隋唐时俚人发展为大规模部落联盟,冯冼家族为当时的实际统治者。即使后来俚人被汉化或迁徙,俚僚文化依然作为一种底层文化积淀下来,成为漠阳文化的的一个深层组成部分。亦因此,阳江方言内包含大量高州方言因素。直到今天的阳江方言中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古越文化痕迹。
距今1万年以前,阳江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岭南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两阳(指阳江、阳春,下同)初属其中的南海郡。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新设合浦郡高凉县,治所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另一说在麻汕上塘村)。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和罗定的部分地方。
豆豉
豆豉,是阳江特产,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
和所有的豆豉一样,阳江豆豉能和百味,它既能给菜肴增香添色,又能刺激食欲,只要放进少许,就能使食品别有一番风味。阳江豆豉豉肉松化、味道鲜甜、鲜香可口、富于营养,乃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之调味佳品,所以,长期以来,阳江豆豉成了家喻户晓的调味佳品和食品加工的理想原料。
--------------------------------
阳江方言属粤方言的一个分支,有人将之划分为高阳片。也有人将粤方言分为六个次方言区:西江——珠江流域、浔江——郁江流域、北流江——南流江流域、南江——鉴江流域、漠阳江流域,潭江流域。其中阳江方言属漠阳江流域,高州方言属南江——鉴江流域。阳江方言以高州方言为基准,因此在声韵母系统有相通之处,但在声韵调组合上则有明显差异。
建市以来,全市160多名业余文艺作者16个校园文学社团创作的各类作品参加全国全省调演、评比,获国家级奖项120多个,省级奖项280多个,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作品2000多件。旅游文化节、刀博会、开渔节、风筝会等成为常设的、具有阳江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阳江市也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诗词之市”、“中国楹联之市”、“中国孔雀石之乡”、“根雕雅石艺术之乡”等称号。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她带着浓郁的香味,走进全国大小城市: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她飘洋过海远销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许多海内外客人,正是通过香醇味美的阳江豆豉,进而对阳江产生浓厚兴趣。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不管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
又过了十几天。娘儿俩出远门乞讨归来,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是瓦罐中的熟黑豆散发出来的。拿出一尝,香浓可口。这意外的发现令窦氏兴奋不已。从此以后,窦氏都用这种办法处理讨来的豆子。她去世以后,她的儿子把泡制熟豆的方法教给父老乡亲。为了纪念窦氏,乡亲们把这样制出的熟豆称为“窦氏豆”,后来简称“窦氏”。因为是豆制品,改名“豆豉”。
“南有阳江,北有潍坊”。阳江的风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逢重阳节,秋高气爽,纸鹞高飞,万人空巷,是民间一年一度最兴盛的赛事。1991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风筝之乡”。1993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
阳江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有龙类、板子类、软翅类、硬翅类、筒子类、串类、复线操作类等,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百足”风筝长可达100多米。阳江现已在鸳鸯湖公园内建有风筝陈列馆。
阳江之名来源于“漠阳江”,而漠阳江起名又源阳“莫阳”,阳江最早叫“莫阳”,为什么呢?因为阳江古时候属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语中,“牛”为“莫”,(阳江现在称“牛”还叫“牛么”);“羊”越语为“阳”,和太阳的“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这说明古代的阳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边现有一村,叫牛场村。这条江在莫阳,故此叫漠阳江。中国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南水北曰阳,我们阳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阳江。古代“青”、“春”谓之东,阳春在江东边,所以名叫阳春。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阳江县、西平县、阳春县、杜陵县等从高州分出,建为恩州,属广州都督府管辖。恩州州治在阳江,从贞观年间唐太宗时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止,两阳被称呼为恩州达719年。此后两阳归肇庆府管辖。
公元1867年(清同治六年)阳江县升格为直隶州,下辖阳春、开平、恩平等县。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阳江直隶厅再改为直隶州。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隋末置县,因漠阳江为名。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阳江市(地级)。撤销阳江县,分别设立阳西县(驻织篢镇)、江城区、阳东区。阳江市辖阳西县、江城区、阳东区及江门市的阳春县。1991年6月22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1]19号)同意撤销阳江市阳东区,设立阳东县,县人民政府驻东城镇。1994年5月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67号)同意撤销阳春县,设立阳春市。
阳江市位于广东西南,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在地形上带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意味,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与外界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阳江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