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作者: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作者: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
苏教版的《夹竹桃》第5自然段,大胆的想象、丰富的比喻营造了月光下夹竹桃花影影绰绰的优美意境。作者为什么那么喜爱夹竹桃?课前让学生了解季羡林的生平,了解到他在国外留学过,“文革”中曾受迫害,他爱夹竹桃是爱夹竹桃的坚忍不拔,这正是文本作者性格的写照,因此文中有关由夹竹桃引起的幻想都是作者自己熟悉并喜爱的。教学这一自然段时,学生联系作者这些经历,就能走进作者,获得共鸣。
(三)合理预设,教师变身“国宴名厨”
国宴名厨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用普通的蔬菜,经过煎炸烹煮,做出色香俱全、营养丰富的菜肴。作为教师,要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握最准确的教学时机,将学生准备的关于文本作者的相关资料,合理取舍,选择出最容易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思想的材料,再呈现给学生。
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从三方面着手让学生查阅资料:作者生平、作者的其他作品、文本的写作背景。课前学生读了作者冰心的《雨后》《纸船》《寄小读者》等文章后就会感受到:冰心奶奶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精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联系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祖国正迎来经济复苏的春天这一历史背景,学生就容易探寻到冰心奶奶的内心:“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祖国的春天,原来作者是寄希望于儿童呀!课后让学生再读《寄小读者》,学生体会则会更深。这些与文本作者相关的资料都能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浓浓的爱意,从而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
三、策略:循序渐进重积累,读写升华
(一)“采蜜”是前提
面对崭新的文本,面对陌生的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采
蜜”——搜集作者资料,对作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理解文本作下铺垫。寻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写作意图。
要理解作者,要遵循他的写作思路,了解他的写作背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深入全面地把握文本,不至于只了解文本的“冰山一角”了。
教学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时,学生搜集到刘绍棠的资料,明白“刘绍棠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6岁入学,四个年级一个班,他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名;10岁第一次作文,一气呵成五册作文本;14岁发表短篇小说《蔡桂芝》,紧接着又发表十余篇小说” 。正是因为刘绍棠在文坛上硕果累累,才极度感恩自己的启蒙老师,《师恩难忘》才诞生。
2. 相关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与作者相关的故事说出来给别人分享,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对文本的浓烈兴趣,而且对理解文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课文马朝虎的《水》,太多的师生目光单单锁住“缺水”这一主题,忽视了文中几处提到的“母亲”这一细节。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找寻了与马朝虎相关的故事,知道了马朝虎有个能干而又外表丑陋无比的母亲。在母亲身患癌病后,马朝虎带着未婚妻回家探望母亲,因为事先发了电报,母亲害怕自己丑陋的外表吓跑了未来的媳妇,偷偷离家出走。马朝虎整整寻找了母亲五天而未找到,后来无奈回到城里。等到马朝虎再见母亲时,已是她的遗容了。教学中,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讲述这一故事情节,对全班同学理解文章表达的“苦”与“乐”的主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3. 鲜明品格。
作者笔下的正面意象,大多都是作者自己非常喜欢并赞赏的,里面就映示了作者的优秀品格。在阅读文本前,如果学生先对作者的人格有个大概的认知,就能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了。
教学季羡林的《夹竹桃》一文时,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偏爱夹竹桃?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谈一谈。有的学生说,季羡林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国外漂泊,经历过“十年浩劫”,可任凭“风吹雨打”,他都矢志不渝,堅强面对,夹竹桃的韧性,就是季羡林的韧性;有的学生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最感人:“……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正是季羡林一生的写照,夹竹桃的韧性,就是他的影子。学生们了解到季羡林的品格,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独爱夹竹桃了。
(二)“拔节”是关键
1. 以“作者”为依托——读出真情。
“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中都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课文朗读的要求中,“正确”和“流利”是前提,而“有感情”则是升华。要想做到“有感情”朗读,教师指导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感情基调。解读文本,除了揣摩文本表面的语言文字外,就是从“作者”入手,让读者通过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学生做到了这一点,朗读一定会声情并茂的。
下面是笔者执教徐秀娟的《灰椋鸟》一课的案例。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生:我最喜欢“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列队飞行”。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生: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让我看到了灰椋鸟从远处飞来的场面。
师:谁再来说说?
生:我喜欢“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天然的俱乐部”。因为作者将百鸟归林后的热闹场面通过声音传递出来。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徐秀娟能把灰椋鸟写得如此生动具体?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
师:我们来看“作者链接”——徐秀娟,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她掉进了沼泽,再也没有出来。徐秀娟生前非常喜爱动物,也注意保护动物。
师:现在,同学们该知道为什么作者能把灰椋鸟写得生动具体了吧?
生:(异口同声)因为作者非常喜欢灰椋鸟。
师:请同学们带着深深喜爱的感情,来读读写灰椋鸟的句子。
在感悟课文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了解到作者徐秀娟的资料,所以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的爱护动物的情怀,后面的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2. 以“作者”为媒介——说出实感。
苏教版小语教材编排了诸多情感丰富的课文,是作者“言为心声”的典范。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要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的经历,找准“练说”的基点,这样学生才能打开情感的闸门,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时,学生精读完毕后,教师出示了孙友田母亲的照片,并告诉学生正是这位用歌谣、童谣和神话故事启迪孙友田的母亲,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让作者痛苦万分,泪流满面。作者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陪伴母亲,所以非常内疚。那么,学完课文,你最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学生因为有了对“母亲”的进一步了解,所以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动之情。
3. 以“作者”为触点——写出心声。
在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在练笔时文如泉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相机出示关于作者的“一枝一叶”,让学生了解过后产生“情动而辞发”的最佳效果。
公开课上,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预设的练笔内容是补充课文最后的省略号,要求学生写出作者对老师思念之情。在用其他班级试上时,我没有出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