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 第4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学案】

八年级数学 第4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学案】

第4课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应用推论2、推论3、解决实际问题,发展符号意识。

2、经历探究三角形外角概念以及有关推论的过程,掌握几何证明方法和几何语言表达。

3、培养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感受几何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领悟有关三角形外角的推论,掌握几何推理方式学习难点:对逻辑推理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ACB,若∠A=50°,求∠D的度数。

2、已知:如图在△ABC中,若∠A=50°,∠C=60°,BD平分∠ABC,D E∥BC交AB于点E,求∠BDE与∠BDC的度数。

二、自主学习1、三角形的外角思考:∠1有三个特征(1)(2)(3)三角形的外角: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2、推论3思考并探究:∠1与图中的其它几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证明你的结论吗?结论:(1)∠ACB+∠1=180°(2)∠1=∠A+∠B(3)∠1>∠A、∠1>∠B推论2、推论3、3、证一证:已知:如图∠1、∠2、∠3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1+∠2+∠3=360°结论:4、自我展示(1)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DBF是它的一个外角,E为边AC上一点,延长BC到D,连接DE,求证:∠DBF>∠EDC(2)已知:如图(甲)所示,∠B=45°,∠A=30°,∠C=25°,求∠ADC的大小解:解法一:解法二:解法三:三、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四、达标检测1、填空:(1)如图∠ABC=_______∠1=________(2)在直角三角形中,与直角相邻的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_2、如图,点P是△ABC内任一点,连接BP,并延长交AC于点D,连接CP,用不等号“>”或“<”表示∠A、∠1、∠2的大小关系,并说理由3、已知:如图所示,已知△ABC的外角∠ABD的角平分线与∠C的角平分线CF的延长线交于E,若∠A=70°,求∠E的度数。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曹风海
课题: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学习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外角和定理,结合实例,在实际背景中理解
图形的性质,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外角和定理,经历探索图形的过程。

2、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外角和定理及其说理。

通过足球中的数学问题的解析,会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外角和定理解题和简单说理
3、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推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从而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

通过合作研究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的关系及钉子板上的五角星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4、创新性目标:在体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序曲《生命之杯》及短片《小罗的射门集锦》欣赏,
增强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中的激情气氛。

运用三角形内外角知识与足球比赛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团队协作、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形外角性质及外角和定理的探索。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学法选择: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三角尺、钉子板
2014.4.22。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BACDE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编写人:陈平儒审核人:陈宗玉编写时间:2013-9-2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2.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外角和两条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难点:找三角形的外角【学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

【知识链接】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_______.2、三角形的外角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结合图形指明外角的特征有三:(1)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2)一条边是三角形的(3)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学习过程】问题一:1)如图,△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能由∠A、∠B求出∠ACD吗?如果能,∠ACD与∠A、∠B有什么关系?归纳得出: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的两个内角的和.2)任意一个△ABC的一个外角∠ACD与∠A、∠B的大小会有什么关系呢?归纳得出: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问题二:已知:∠BAF,∠CBD,∠ACE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BAF+∠CBD+∠ACE=360°问题三:已知: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BE、CD相交于F,∠A=62°,∠ACD=35°,∠ABE=20°.求:(1)∠BDC度数;(2)∠BFD度数.基础达标:①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平分外角∠EAC,∠B=∠C.求证:AD∥BC②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呢?A B C D E 1F2 AB A CDE③ 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1是它的一个外角,E 为边AC 上一点,延长BC 到D ,连接DE .求证:∠1>∠2.【课堂小结】收获:疑惑:【当堂检测】1)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外角∠DCA=1)00°,∠A=45°.求:∠B 和∠ACB 的大小. 2)如图,求证:(1)∠BDC >∠A .(2)∠BDC =∠B +∠C +∠A . 如果点D 在线段BC 的另一侧,结论会怎样? 3)已知:国旗上的正五角星形如图所示. 求:∠A+∠B+∠C+∠D+∠E 的度数. 【课后反思】。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7.2.2三角形的外角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有关角的计算及证明问题。

自主探究: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

2、如图1,把△ABC的一边BC延长到D,得∠ACD,我们把∠ACD叫做三角形的角。

思考:①在△ABC中,除了∠ACD外,还有那些外角?请在图2中分别画出来;②以点C为顶点的外角有个;所以,△ABC共有个外角;③外角∠ACD与内角∠ACB的关系是:互为角。

【归纳1】①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②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个外角;③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个;④每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为。

⑤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对应一个相邻的内角和两个不相邻的内角。

3、如图3,△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能由内角∠A,∠B求出外角∠ACD吗?如果能,外角∠ACD与内角∠A,∠B有什么关系?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填空:(1)∠ACB= 度;∠ACD= 度;∠A+∠B= 度;∠ACD ∠A+∠B(填“>,<或=”)。

(2)∠ACD ∠A(填“>,<或=”);∠ACD ∠B(填“>,<或=”)。

4、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是否都有这种关系?5、聪明的你,能用一句话概述你的发现吗?【归纳2】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成果展示:你能用学过的定理证明上面这些定理的正确性吗?已知:如图4,∠ACD是△ABC的外角;求证:(1)∠ACD=∠A+∠B;(2)∠ACD>∠A,∠ACD>∠B。

证明:因为∠ACB+ +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CB+∠ACD=180°(平角的意义),所以∠ACD= + (等量代换),又因为∠A>0°,∠B>0°,所以∠ACD ∠A,∠ACD ∠B (和大于部分)。

11.2.2: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11.2.2: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与相邻内角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形外角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三角形外角随内角变化的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角形外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个方法似乎效果不错,大家都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但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外角的定义和性质还是感到有些困惑。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通过图示和演示比单纯的语言解释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有了亲身体验,这种互动式学习让学生们更加投入,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知识点。
11.2.2: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一、教学内容
11.2.2:三角形的外角
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2.三角形外角与相邻内角的关系;
3.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解决问题;
4.三角形外角的应用案例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其与内角的关系;

《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及性质》 学历案

《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及性质》 学历案

《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及性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外角的定义。

2、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推导及灵活应用。

三、知识回顾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2、邻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三角形的形状。

比如,自行车的车架、三角形的屋顶等。

当我们观察这些三角形时,会发现除了三角形的内角,还有一些与内角相关的角。

那么,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外角。

五、三角形外角的定义1、观察下面的三角形 ABC,延长 BC 到点 D,∠ACD 就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

2、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3、思考: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角?在三角形中,每一个顶点处都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所以一个三角形共有 6 个外角。

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研究的是每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

六、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探究一(1)如图,在△ABC 中,∠A = 70°,∠B = 60°,求∠ACD 的度数。

因为∠A +∠B +∠ACB = 180°,所以∠ACB = 180° 70° 60°= 50°。

又因为∠ACD +∠ACB = 180°,所以∠ACD = 180° 50°= 130°。

(2)通过计算发现,∠ACD =∠A +∠B。

2、探究二(1)在△ABC 中,∠ACD 是外角,∠A = x°,∠B = y°,用含 x 和 y 的式子表示∠ACD。

因为∠A +∠B +∠ACB = 180°,所以∠ACB = 180° x° y°。

第5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第5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第5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学习目标:1、 会在图形中识别、作出三角形的外角;2、 会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及推论;3、 会应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及推论。

一、三角形外角定义。

1、如图,△ABC 的内角有 个,分别是 2、三角形的外角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3、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在右图中画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这个外角是 。

4、 通过画图,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外角有 个。

同一个顶点的外角互为 角。

5、如图, 是△ABD 的外角, 是△BCE 的外角; 第4题图 第5题图6、 如图,△BFD 的外角有以∠AEB 为外角的三角形是 二、三角形外角定理及推论1、如图,若∠A=600,∠B=700,则∠ACB= ,∠ACD= 。

通过计算发现:∠ACD=∠ +∠而∠ACD 是△ABC 的外角,由此,说明: 2、上题中,若∠A=x 0,∠B=y 0,则∠ACB= ,∠ACD= 。

通过计算发现:∠ACD=∠ +∠而∠ACD 是△ABC 的外角,由此,说明:学法解法指导5、6两题是在复杂的图形中寻找三角形的一个或几个外角,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更简单。

B CA BCAB C A D E FB CA E D DB AC 通过定义,可以知道作三角形外角的方法是:3、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已知:如图,△ABC 中,∠ACD 是外角 求证:∠ACD=∠A+∠B 证明: 方法一:方法二: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请简要说明推论的正确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它的一个内角;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相邻的内角;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三角形外角定理及推论的应用 1、在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与 它相邻内角的3倍,则这两个角 的度数分别为:2、如图,若∠ACD=1100,∠B=700,则∠A= 第2题图 3、根据下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求出x 的值:解:通过第2题,可以探得一种 证明方法。

三角形的外角 精品导学案及练习

三角形的外角  精品导学案及练习

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如图,∠A+∠B+∠ACB=______第1题图抓住这个角是由哪个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即可,对于比较复杂的图形,一个角可能同时是几个三角形的外角.例2 如图,P 为△ABC 内一点,∠BPC =150°,∠ABP =20°,∠ACP =30°,求∠A 的度数.(提示:延长BP 交AC 于点E )【变式题】如图,∠A=51°,∠B=20°,∠C=30°,求∠BDC 的度数.(提示:连接AD )方法总结:关键是正确的构造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转化的思想,把未知角与已知角联系起来求解.例3 (1)如图①,试比较∠2 、∠1的大小;(2)如图②,试比较∠3 、∠2、 ∠1的大小.(提示: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图① 图② 解: (1)∵∠2=∠1+∠B,∴∠2>∠1.方法总结: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说出下列图形中∠1和∠2的度数:探究点3:三角形的外角和例3 如图,∠BAE, ∠CBF, ∠ACD 是△ABC 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解法一: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 ∠BAE= ∠2+ ∠3,∠CBF= ∠1+ ∠3,∠ACD= ∠1+ ∠2.解法二:如图,∠BAE+∠1=180 ° , ∠CBF +∠2=180 °,∠ACD +∠3=180 ° ,解法三:如图,过A 作AN 平行于BC.要点归纳: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二、课堂小结的外角,也是________, ∠BCE=20 °12.2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和它们的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二、新知预习1.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又分成哪两种呢?2.现实情境一张教学用的三角板硬纸不小心被撕坏了,如图:你能制作一张与原来同样大小的新道具吗?能恢复原来三角形的原貌吗?(1)以①为模板,画一画,能还原吗?(2)以②为模板,画一画,能还原吗?(3)以③为模板,画一画,能还原吗?(4)第③块中,三角形的边角六个元素中,固定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猜想: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三、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求证:AD=AE.证明线段或角度相等,可先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利用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来CBE.探究点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3的推论--“角角边”做一做: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且45°所对的边的边长为3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追问:这里的条件与“角边角”中的条件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你能将它转化为“角边角”中的条件吗?要点归纳: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角角边”或“AAS”).几何语言:如图,在△ABC和△DEF中,ABC≌△DEF.例3: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例4: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1)△BDA≌△AEC;(2)DE=BD+CE.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二、课堂小结“角角边”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转化成“角边角”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1.△ABC 和△DEF 中,AB =DE ,∠B =∠E ,要使△ABC≌△DEF ,则下列补充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 .AC =DFB .BC =EF C .∠A=∠D D .∠C =∠F2. 在△ABC 与△A′B′C′中,已知∠A=44°,∠B=67°,∠C′=69° ,∠A′=44°, 且AC =A′C′,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 .一定不全等B .一定全等C .不一定全等D .以上都不对 3.如图,已知∠ACB=∠DBC,∠ABC=∠CDB ,判别下面的 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4.如图∠ACB=∠DFE ,BC=EF ,那么应补充一个条件 , 才能使△ABC ≌△DEF (写出一个即可),并说明理由.5.已知:如图, AB ⊥BC ,AD ⊥DC ,∠1=∠2, 求证:AB=AD. 拓展提升6.已知:如图,△ABC ≌△A′B′C′ ,AD 、A′ D′ 分别是△ABC 和△A′B′C′的高.试说明AD = A′D′ ,并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发现.当堂检测 温馨提示:配套课件及全册导学案WORD 版见光盘温馨提示:配套课件及全册导学案WORD 版见光盘或网站下载:(无须登录,直接下载)。

11.2.2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使用

11.2.2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使用

(2)FEDC AB(1)E D C B A DC BA11.2.2三角形的外角 导学案主备人:张伟 班级:________ 使用人:________ 时间9月2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难点】 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定理的论证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 二、【预习检测】知识点1:三角形的外角做一做:把ABC ∆的一边AB 延长到D ,得ACD ∠,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定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____________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想一想:三角形的外角有________个?。

知识点二:外角与内角有什么关系?议一议:ACD ∠与ABC ∆的内角有什么关系?画三角形ABC 的外角试一试,(1)B A ACD ∠+∠∠_________(2)A ACD ∠∠______,B ACD ∠∠_______ 同学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_______________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_________________任何一个内角。

你能用学过的定理说明这些定理的成立吗? 结合下面图形给予说明知识点三:三角形外角和自学课本15页例4如图,3,2,1∠∠∠是三角形ABC 的不同三个外角,则=∠+∠+∠321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为 . 三、【新知应用】课本P15 练习 四、【畅谈收获】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易错点,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1观察图形(1),回答问题:(1)∠AED 是 的外角 ∠ACD 是 的外角. (2)∠AED = + ,∠ACD = + .(3)∠AED > . ∠ACD > .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有 锐角,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直角3.ABC ∆的两个内角的一平分线交于点E ,52=∠A ,则=∠BEC4.已知ABC ∆的C 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40=∠A ,那么D ∠= 5.如图(2),AB ∥CD ,∠A=45°, ∠C=∠E ,则∠C = .6.如图,已知 ∠ACD =150°, ∠A=2∠B ,求∠ B 的度数.六、布置作业:必做:课本P16 5、6、 选作:课本P17 11题 七、课后反思:。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

三角形的外角学习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2.利用学过的定理论证这些性质.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重点: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活动1 自主学习知识提炼阅读教材P74-75 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1,把△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___.如图2,一个三角形有___个外角. 每个顶点处有___个外角,这两个外角是_______.2.如图1,△ABC中,∠A=80°,∠B=4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则∠ACD=___°.试猜想∠ACD与∠A,∠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是否都有这种关系?试结合图3写出证明过程.证明:过点C作CM∥AB,延长BC到D .则∠ACM=∠A,( )∠MCD=∠B.( )所以∠ACM+ ∠MCD=∠A+∠B.即∠ _____=∠A+∠B.一般地,有下面的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3,易知:∠ACD_____∠A,∠ACD_____∠B.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简单应用1.写出下列图形中∠1、∠2的度数:2.如图4,∠1,∠2,∠3是△ABC的三个外角,求∠1+∠2+∠3的度数.归纳: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_______.(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活动3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的收获是:活动4 课堂练习1.如图,P是△ABC内一点,延长BP交AC于点D,用“<”表示∠1,∠2,∠A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BE,CD相交于点F,∠A=62°,∠ACD=35°,∠ABE=20°,则∠BDC=_______,∠BFD=_______ .3.如图,AB∥CD,∠A=45°,∠C=∠E,求∠C.4.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且∠1=∠2,∠3=∠4,∠BAC=63°,求∠DAC的度数.拓展延伸1.图中∠A+∠B+∠C+∠D+∠E的度数等于______ .2.如图,在△ABC中,BP平分∠ABC,CP平分∠ACD,试探究∠A与∠BPC之间的关系.答案:活动1 1. 三角形的外角. 6,2,对顶角. 2. 120,∠ACD=∠A+∠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CD. 两个内角的和. > , >. 任何一个内角. 活动2 1. 50°,140°;60°,30°;80°,40°;70°,40°. 2. 360°.活动4 1. ∠1>∠2>∠A. 2. 97°,63°. 3. 22.5°.4. 24°.拓展延伸1. 180°2. ∠A=2∠BPC.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2、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三角形的外角数学教案及反思

三角形的外角数学教案及反思

03
教学过程实施
Chapter
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01
提出问题: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外角有哪些性质?
02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 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引导学生思考
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并给出性质定理。
通过举例、证明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外 角的性质。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能 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设计
活动1
让学生自主画一个三角形,并标出所有的内角和外角,然 后测量并计算内角和与外角和是否分别等于180°和360° 。
活动3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三角形,并尝试证明其外角大于任何 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活动2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三角形,并尝试证明其外角和等于 360°。
活动4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点D在BC边上(不同于 B、C),然后画出DE⊥AB于点E和DF⊥AC于点F,并尝 试证明DE+DF=2DG(G为BC中点)。
Chapter
三角形外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 2 3
建筑设计中角度测量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三角形外角可以帮助测量建 筑物的角度,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航海与航空导航
在航海和航空领域,通过观测两个目标点与观测 点构成的三角形外角,可以确定目标点的方位和 距离,实现导航定位。
地理学中的方位角计算
在地理学中,利用三角形外角可以计算两点之间 的方位角,进而确定地理位置和方向。
三角形的外角数学教案及反思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实施 •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 拓展延伸与应用举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1.2.2 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第一中学程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的有关的角,并能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的运用过程,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形的有关的角.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总结的能力,体验主动的探究的成功的快乐.【重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时能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和方法.【课型】新授课【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引导发现法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用白板笔画△ABC提问:复习△ABC的三个内角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2.小明在一个三角形花坛的外围走了一圈,他在每一个拐弯的地方都转了一个角度,那么回到原来位置时(方向与出发时相同),一共转了多少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一)三角形外角的概念1.自学内容:教材第15页“思考”上,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三角形外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角的特征有三:(1)顶点在___________.(2)一条边是______________.(3)另一条边是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图中,∠1、∠2、∠3哪些是△ABC的外角?(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自学内容:课本15页思考到15页第3行;2.探究:如图,在△ABC中,延长BC到点D(1)∠ACD与∠ACB的关系;(2)∠ACD与∠A、∠B的数量关系与大小关系解:(1)∠ACD与∠ACB的关系是,即∠ACD+∠ACB= ;(2)∵∠ACD+∠ACB=180º∠A+∠B+∠ACB=180º∴∠ACD= ∠A+∠B.还有其它的方法说明∠ACD与∠A、∠B的关系吗?(学生交流)如图,是上节课我们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一种方法:过点C作CM∥AB∴∠A=∠1,∠B=∠2又∵∠ACD=∠1+∠2∴∠ACD=∠A+∠B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个结论吗?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教研室潘世坤)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教研室潘世坤)

三角形的外角导学案临沂汪沟第二中学 翟正凯一、学习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外角,结合图形认识外角. 2.掌握三角形的外角与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3.会运用三角形外角、内角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角的运算与转化.二、重点,难点1.掌握三角形外角.2.会利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进行角的运算与转化.三、获取新知(一) 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其与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阅读课本,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结合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课本,探究并理解:三角形的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的两个内角的和. 结合图形探究并理解:三角形的外角大于__________的任何一个内角. 理解:三角形的外角与相邻的内角__________. 结合图1,填空:_______∠+∠=∠ACD ____________,∠>∠∠>∠ACD ACD____180∠-︒=∠ACD(二) 运用三角形外角与三角形内角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1.如图1,若︒=∠54A ,︒=∠44B ,则︒=∠____ACD 2.如图2,若︒=∠21A ,︒=∠41CBD ,则︒=∠____ACBA图1 CD图2(三) 巧用三角形外角知识,求三角形外角和.阅读课本例2,体会利用三角形外角的知识计算三角形外角和的技巧. (四) 探究例2,讨论计算三角形外角和的其他方法,并把过程写出来四、目标知识检测基本知识达标检测1.如图3,在Rt △ABC 中,︒=∠34A ,延长直角边CB 到D ,则ABD ∠的度数是_________.2.如图4,在△ABC 中,︒=∠=∠60B A ,︒=∠25BCD ,则ADC ∠的度数是_________.3.点P 是△ABC 内部一点,连结PC 、PB 得BPC ∠,问A ∠与BPC ∠相比较哪个角大?写出理由.能力提高检测4.如图5,在△ABC 中,︒=∠30A ,︒=∠50B ,︒=∠10BCD ,问线段AC 与CD 有什么位置关系?5.如图6,点P 是△ABC 内部一点,连结PC 、PB 得BPC ∠,求证:BPC ∠>A ∠AB CD图3ACBD图4AD 图5B图66.如图7,AB ∥CD ,︒=∠32A ,︒=∠38C ,求AOC ∠的度数?拓展提升检测 7.如图8,CE 是△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且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证明:B CAB ∠>∠五、本课自我评价六、收获总结1.基本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解题思路或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OD图7EBA图8。

三角形外角导学案

三角形外角导学案

17.2.2三角形的外角【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外角;2.知道三角形的外角的两个性质;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三角形外角的两个性质; 难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证明一、【导入新课】(时间4分)知识链接(学法指导: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小组长核对答案) 1.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2.△ABC 中,∠A=50°,∠B=60°,则∠C=________.3.△ABC 中,∠A :∠B :∠C=1:2:2,则∠A=_____,∠B=______,∠C=_______.二、【自主学习】时间:8分(学法指导:阅读教材99页).把ABC ∆的一边AB 延长到D ,得ACD ∠,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定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____________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找出右图中的外角 。

一个三角形共有几个外角? 。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时间23分)(学法指导:每个小组展示一道题,1组1题,2组2题,3组3题,4组4题。

第五题作为竞赛题 。

组长安排板书和讲解人员不同号同学加分不同)探究外角的性质(1)如下图△ABC 中,∠A=70°,∠B=60°.∠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能由∠A ,∠B 求出∠ACD 吗?如果能,∠ACD 与∠A ,∠B 有什么关系?(2)如下图在△ABC 中,∠B=50°,∠ACD 等于80°,则∠A=_____.(3) 如下图所示,则∠a=________. (4)如图,x=______.(3题图) (4题图)通过以上四个实例,你认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呢?并说明理由?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外角与其中一个不相邻的内角之间的关系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四【达标测试】时间10分1.若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2.△ABC中,若∠C-∠B=∠A,则△ABC的外角中最小的角是______(填“锐角”、“直角”或“钝角”).(3题图) (4题图)3.如图1,△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F是AB边上一点,延长CA到E,连EF,则∠1,∠2,∠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4.如图2,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的度数5.如图所示,AE∥BD,∠1=95°,∠2=28°,求∠C(5题图)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图 2,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BAD,∠ADC=80°,则∠B= ,∠C= 。
3、如图 3,把∠1,∠2,∠3 按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4、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 180º,那么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
的度数为( )
A.30°
B.60°
C.90°
D.120°
附加:智力挑战题: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各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和是 225º,则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是____度.
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 2:3:4,则它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 )
A.90°
B.110°
C.100°
D.120°
Hale Waihona Puke 图1图2图31、(2004·吉林)如图 1·所示,∠CAB 的外角等于 120º,∠B 等于 40º,则∠C 的度数是_______.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6.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导学案 1
【学习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能利用学过的定理证明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2、理解并熟练背过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 3、能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学习难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的证明过程。 【学法指导】自己复习有关知识点,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定义; 自己预习并探索三角形的外角的两条性质及其证明,做好课堂展示准备,争取有出色表现;在 实际运用中体会转化的思想。 【提前复习】填写并记住以下内容: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 。 2、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 。 关键词是 、、 。 3、你能在右图中画出△ABC 的外角吗?准备好上台展示。
1、 你能证明以上两条结论吗? (看谁的方法多,看谁的方法好。) 已知: 求证: 证明:
思路点拨 1: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思路点拨 2:是否可以通过作平行线将角移动位置 得到证明?
2、 知识指南: 上面结论是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出来的真命题。我们把由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 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 。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 二、小试牛刀 1 1.判断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
【当堂测评】你能过关吗?
1、观察图 1,填空:
(1)∠ADE=∠B+∠;∠ADB=∠C+∠
=∠AED+∠ 。
(2)填上“>”或“<”: ∠AEC∠ADE; ∠AEC∠B
2、如图,已知∠ACD==150°,∠A=2∠B,则∠B=。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 150º,则它的底角为_____.
4、已知,如图,AE∥CD,∠C=80°,∠A=45°,求∠B 的度数。 解:
例2、 已知:如右图,∠1,∠2,∠3 是△ABC 的三个外角。 求证:∠1+∠2+∠3=360°
由此题发现的结论是: 。 四、 小试牛刀 2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3、如右图所示,若∠A=32º,∠B=45º,∠C=38º,则∠DFE 等于( )
A.120°
B.115°
C.110°
D.105°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有: 知识: 。 思想方法:。 体会:
5、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作业:
1、复习本科内容后完成练习册 P91,第 1,2,3,5 题
2、预习课本 P93 例 2,P94 例 3
【学习反思】
4、 ABC中∠A 的∠B 的度数分别是 50°,60°,则∠C
等于多少度?_____________。 【提前预习】填写并背过以下内容:准备好上台展示。 1、★推论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___; 2、★推论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 新知探究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2、根据图形填空。
∠1=∠2∠3 3、把右图中∠1、 ∠2、 ∠3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三、 定理的应用 例1、 已知:如右图,在△ABC 中,AD 平分外角∠EAC, ∠B=∠C。 求证:AD∥BC 分析:要证明 AD∥BC,需要证明“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