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理论

合集下载

体育课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探讨

体育课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探讨

体育课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探讨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为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又从何谈起呢?由此可见,要使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完成中学体育教学任务,就有必要在督促中学生加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从而减轻学生自我揣摸的肓目性和不必要的伤害。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及大多数县、市中学,体育场地及设施均很简陋,遇雨室外技术课即停已成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

近几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每学期遇雨时间几乎占全期体育课的1/4以上,那么,中学的雨天体育课又是怎样安排的呢?笔者对本地区部分中学的调查了解:6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而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2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为棋牌活动;10%的中学,雨天体育课让学生自习;只有10%的中学,利用雨天坚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雨天上好体育理论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

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

初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初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初中体育理论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2.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方法3.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增强肌肉力量等。

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基本部分(20分钟)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教师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

2.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方法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如: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伸展运动等,并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3.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师讲解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热身、拉伸、运动强度等,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实践部分(15分钟)1. 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提醒学生注意热身的重要性。

2. 团队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拔河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放松运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帮助学生缓解运动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团队游戏的积极程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教案名称:初中体育理论教案课时:第1周第1课时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3. 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4. 运动锻炼的安全注意事项5. 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重要性、锻炼原则等理论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运动锻炼的安全注意事项、良好运动习惯等内容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4.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运动锻炼经验的学生或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目标,包括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健康责任感、发扬体育精神等。

2. 讲解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如适量、定时、有计划等。

3. 讲解运动锻炼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运动损伤、合理饮食、适当休息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有关运动锻炼对身心健康积极影响的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运动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四、经验分享(10分钟)1. 邀请有运动锻炼经验的学生或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2. 学生就分享内容提问,与分享者进行互动交流。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有关良好运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运动锻炼的认识和体会。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复习参考题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复习参考题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解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5、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6、《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8、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9、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0、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11、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12、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13、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4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

15、列:左右并列成一排。

16、步长: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

17、步频: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换的次数。

18、径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19、田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20、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1.“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首先,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身体素质上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胆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健康的、喜欢的、能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来教学,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

其次,注重学生智力开发。

充分利用图解、视频等直观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发挥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

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大力开发和挖掘体育教育的功能,使体育教育在培养人的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最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倾向。

学生不仅要保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应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三者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三者缺一不可。

当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竞技运动的项目,学生应该有选择地学习体验,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创新和发展。

2.可接受的教学内容。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系统地制定每学期理论课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实践课中要结合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把理论的内容在教案中反映出来。

这样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师生关系、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

中学体育理论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

中学体育理论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

别是 要合理利用雨雪 天的体育教学 时间 , 进行适 度的理论教学 , 这些理论知识可 以为学生 日常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技术 、 生理和 心理 等方 面的指导 与帮助 。 3 . 2 课外举办体育理论知识讲座 , 并鼓励 自学相关知识 适量举办体 育理 论知识讲座 , 鼓励有兴趣 的同学参加 , 可 以 作为理论 知识 的补充 ,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 时间 自学相关理论 知识 。当部分学生 掌握较 丰富的理论知识后 , 有利于实践教学过 程中同学 之间体育理论 知识 的互相传授 , 在课 堂教学 时间有 限的
学体 育理 论 教 学 不 足提 出 了见 解 和 改 进 方 法 。 关键词 : 体育 理论教 学 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 G6 3 3 . 9 6 文 献标 识 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3 . 2 4 . 1 3 6
NO. 1 2
墼 壹 T I ME E D U C A T 1 0 N
De c e mb e r
中学体 育 理 论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与应 对 措 施
高健
摘要 : 本文总结 了中学体育理论教 学的现状 , 并对导致这一现 状的原 因展 开 了较 全面的分析 , 结合 多年的教 学经验 , 就如何改 变中

开展 的中学教学活动 中 , 体育 课开展 的都是实 践课 , 对 体育 课的 评价也基本从实践层面展开 , 而对 于体育理论学基本未设定相关 的活动 , 这些导 向性 的行 为和活动必然会影响 中学体育理论课的
开展 。 2 . 3 教师个人 因素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 的缺失 , 作 为教学活动 中起主导作用的

体育理论初中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初中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初中教案范文课程名称:初中体育理论课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运动营养与健康5. 运动锻炼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掌握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3. 了解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4. 学会运动锻炼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运动营养与健康5. 运动锻炼的方法与技巧教学难点:1.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2. 运动营养与健康的搭配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吗?二、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感悟。

三、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意识。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体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五、运动营养与健康(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正确的饮食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经验,教师给予指导。

六、运动锻炼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锻炼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科学的锻炼方式。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能力的运用。

体育初中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初中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初中理论教案范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体育设施和器材,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 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正确使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2. 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如超量恢复、适应性原理等,以及常用的锻炼方法,如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等。

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介绍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

4.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如热身、拉伸、正确的运动姿势等,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5. 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正确使用:介绍常见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跑步机、哑铃、跳绳等,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运动装备。

6.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体育锻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方法、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内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实际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锻炼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锻炼习惯的养成。

2. 学生对体育锻炼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知识和体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锻炼基本原理和方法、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教材。

初中田径教案理论

初中田径教案理论

初中田径教案理论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田径素养。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田径运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健康目标:通过田径运动的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基本知识: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等。

2. 田径运动基本技术:包括短跑、跳远、铅球、标枪、撑杆跳高等项目的技术要领。

3. 田径运动战术:分析不同项目的比赛战术,提高学生的比赛应对能力。

4. 田径运动训练方法:介绍田径运动的训练原则、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自主训练提供指导。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状态,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教学:讲解和示范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技术要领。

3. 战术讲解:分析不同项目的比赛战术,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应对策略。

4. 训练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技术和战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5. 比赛环节:安排学生进行趣味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6.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田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卷、笔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田径知识的掌握。

2. 学生田径技术水平:通过实际操作、比赛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技术水平。

3. 学生田径战术运用能力: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战术运用能力。

4. 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通过体能测试、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五、教学策略1. 生动讲解: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示范,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初中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教案

初中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教案

初中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教学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的概念、功能、分类和运动项目简介。

2.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

3. 运动心理学知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

4. 运动规则和裁判法:了解各类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的概念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体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育的理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经历。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生理学知识,包括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

2.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运动营养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3. 教师讲解运动心理学知识,包括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

4. 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讨论如何保持运动热情。

5. 教师介绍各类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学生参与互动问答。

三、实践部分(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活动,实践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相互评价,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运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体育的热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

3. 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程度: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跟踪,评价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进步。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概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如何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

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设计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广大体育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提升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水平。

本文还将对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检验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等,为进一步完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体育教育不仅关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竞技精神、创新能力等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单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为体育教师提供科学、系统的教学指导,还可以有效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在个人健康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知识。

3. 教授学生如何制定个人健身计划及运动伤害预防措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精神。

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运动中的营养与饮食- 个人健身计划的制定方法- 团队运动的合作与竞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图片展示相关内容。

-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分享个人见解。

- 案例分析,结合运动员的真实案例讲解理论知识。

- 角色扮演,模拟运动场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的体育活动,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2. 新知传授:教师使用多媒体资料详细讲解体育运动的健康效益。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体育理论,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著名运动员的案例,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5. 实践操作:学生尝试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并进行小组分享。

6.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个人体育锻炼计划的小论文。

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发言和讨论。

-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提交的健身计划和小论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教师需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 应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制定健身计划。

-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体育研究成果和健康理念。

初中体育理论教案

初中体育理论教案

初中体育理论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运动技能。

3. 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4.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考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2.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3. 运动习惯的培养4. 体育考试的意义与要求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的事例引入主题,让学生了解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体会。

二、基本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包括健身、中考、竞争等方面。

2. 教师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习惯的培养,强调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重要性。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2. 学生互相交流运动心得,分享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经验。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运动与健康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不足。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运动与健康的短文,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 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情况。

3.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设计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设计

体育教案初中理论教案设计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规则等。

2.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为今后的篮球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2.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3. 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篮球运动有哪些了解?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a. 比赛时间b. 比赛人数c. 犯规与罚球d. 比赛场地2. 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a. 传球b. 接球c. 运球d. 投篮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篮球基本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学生谈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篮球活动的同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篮球规则时,要力求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2. 实践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

4. 增加篮球比赛的次数,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技能。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论

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论

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教育文化版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论王建新内容提要 体育理论课教学是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对中学开展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思路与途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等三个方面作了一些的研究。

关键词 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王建新,溧阳市古渎中学体育一级教师 213321 体育理论课教学主要是体育教师在教室内通过一定的板书、讲解、图解、电教等方式对体育内容或信息传授,然后学生认真记录、思考、回答、反馈、交流等学习方法,使他们接收到比较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达到教学目标的一般常规的课堂教学。

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而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一些中学的体育教育理念与管理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较原始的水平上,重体育实践和活动教学,轻体育理论教学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严重偏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相对薄弱的环节开展对中学体育理论教学进行研究。

一、中学开展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和体育局在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文件中规定,“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据此,我国中学体育课教学中也应遵照执行,即不仅要开展体育实践和活动教学,而且要开展体育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学。

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讲授体育理论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社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未来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思维快速、准确,操作灵活,反应敏捷,意志坚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进取精神、奉献精神和能力等都要求我们在中学阶段必须加强体育理论教学。

第二,它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及体育课程的认识,形成体育意识,更新体育观念,增强体育能力,强健体魄,养成自觉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理论体育与健康教案

初中理论体育与健康教案

初中理论体育与健康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掌握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国民素质。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1. 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

2. 科学健身的新理论。

3. 现代健身的新观念。

教学难点:1. 如何辨别健康与亚健康。

2. 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与程序:一、课的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

二、健康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展示图表,了解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认识到增强体质的必要性。

三、科学健身理论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科学健身的新理论,让学生了解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现代健身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2. 学生通过展示图表,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激发锻炼热情。

五、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辨别健康与亚健康,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健康经验,互相借鉴。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在健身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与讨论、讲授与展示图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掌握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了现代健身的新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初中开学体育理论教案

初中开学体育理论教案

初中开学体育理论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体育道德规范4. 安全运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体育道德规范,树立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教学重点:1.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体育道德规范4. 安全运动常识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体育道德规范2. 让学生了解并遵守安全运动常识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吗?你们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体育与健康。

二、课堂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如何科学锻炼等。

2. 教师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作用。

3. 教师示范并讲解体育道德规范,包括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公平竞争等。

4. 教师讲解安全运动常识,包括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后的恢复等。

三、课堂实践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讨论并总结体育锻炼的体会,以及如何更好地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安全运动常识。

3. 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总结并给予表扬。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安全运动常识。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在体育锻炼中的困惑。

3. 教师给予解答,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积极进取,遵守规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制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体育锻炼的心得体会,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了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初中篮球体育理论教案

初中篮球体育理论教案

初中篮球体育理论教案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比赛规则、技术动作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篮球运动在世界各地的普及程度。

2. 让学生掌握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时间、比赛人数、犯规等方面的知识。

3. 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方面的知识。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比赛规则、基本技术动作。

2. 教学难点:篮球比赛规则的理解和运用、技术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篮球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篮球运动的话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讲解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篮球比赛规则: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时间、比赛人数、犯规等方面的知识。

(3)篮球基本技术动作:介绍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运球、传球、投篮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规则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规则,提高篮球素养。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篮球水平。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篮球比赛规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基本技术动作也有所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篮球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体育教学理论考试一、名词解释:1、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2、体育教学过程——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3、体育课密度———也叫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动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

4、专项密度———课中某一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5、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指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和,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6、体育锻炼内容——是锻炼身体所采用的各种具体动作的总称。

7、能量代谢———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资交换的过程称为物质代谢,在进行物质代谢的同时伴随着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8、体育教育———是一种身体、意志和精神的综合教育手段,也是体育文化的实践过程。

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9、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10、自我总结———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专家、同行对自己的评价,并结合自身对他们的评价内容的思考和内化,从而对自己的体育教学思想、水平、行为、个性等方面进行判断,形成自我评价。

二、简述题:1、简述教育教学基本理念?答:一、以动为主体,体现健康第一二、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健身育人三、使每个学生都有收益,体现健身快乐四、让体育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体现健身价值2、怎样正确认识《体育与健身》课程的特征?答:1、体育课必须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2、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明确地表明了体育课的特点。

3、怎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收益,体现健身快乐?答:1、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4、怎样让体育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体现健身价值?1、坚持开展校园体育锻炼,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2、体育课既要立足“现在”,也要着眼“未来”。

“现在”就是指要不失时机地解决学生当前身心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将来”就是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需求,建立信心,提升能力。

5、什么是体育教学过程三个基本要素?答: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

6、什么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要素?答: 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人际关系、4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5体育教学环境和6体育教学反馈。

7、体育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答: 1、体育教学的开放性 2、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 3、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 4、人际关系的多边形 5、教学效果的综合性8、如何认识体育教学规律?答: 1、认识事物的规律2、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3、人体生理技能适应变化的规律4、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9、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哪些?答: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10、体育教学原则有哪些?答: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5、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11、合理安排运动符合原则有哪些?答:1、服从体育教学目标2、服从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与发展需求3、科学的教程、教材和教法设计来4、要因人而异地考虑运动量5、要逐步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运动量的能力1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有哪些?答:1、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的中的乐趣2、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3、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4、处理好体验运动乐趣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5、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6、体验乐趣不忘“磨练”、体验成功莫怕“失败”1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有哪些?答:1、正确认识运的能动技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2、明确运动技能学习的目的,有层次地掌握运动技能3、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4、创造提高运动技能的环境和条件14、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答:1、要重视体育学习中的“认知”因素,要完成“学懂”目标2、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想象3、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法”4、开发有利于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5、因材施教原则有哪些?答:1、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2、正确看待和引导学生客观对待个体的差异3、通过各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因材施教4、采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5、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16、安全运动与安全教育原则有哪些?答:1、教师必须周到地设想所有可预测的危险因素2、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运动教育3、建立与运动安全有关的安全制度和设备4、在体育教学中安排负责安全的小干部17、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答: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4、以情境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18、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答: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19、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要遵循哪些要求?答: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4、适当结合黑板、挂图进行讲授和组织讨论20、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答:1、动作示范法2、演示法3、纠正错误动作和帮助法4、视听引导法21、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答: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循环练习法22、运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要遵循哪些要求?答:1、科学对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2、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3、要与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相结合4、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在自我评定等能力 23、以情境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答:1运动游戏法、2运动竞赛法、3情境教学法24、以情境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遵循哪些要求?答:1、活动前,要调动情景诱导和学生竞争欲望2、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3、注意在活动比赛中的个体差异4、活动后,要将学习和比赛有机结合起来2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要求?答:发现法和小群体教学法26、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要求?答:1、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发现活动的良好情境27、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哪些?答:1、体育教学常规 2、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运用。

3、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布置28、体育教学常规?答: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29、体育教学中的队列队形运用有哪些要求?答:简捷高效、利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口令30、课堂教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哪几种?答:班级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31、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答:1随机分组、2同质分组、3异质分组、4合作型分组、5帮教型分组、6友伴型分组32、在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事项?答:1、根据学生身心发育水平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2、根据体育课的类型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

3、根据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安排运动负荷量度。

33、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有哪几种方法?答:1、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2、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3、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4、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5、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6、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7、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34、体育课的总结哪些?答:学生出勤表现、学生课堂表现、教材变更内容、教师自我感受、教改尝试效果、教学改进部分。

35、体育锻炼的理论依据有哪些?答:1、新陈代谢理论,生命物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资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2、运动负荷的价值阈理论3、身体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平衡理论36、体育锻炼的原则(5个)?答:(1)自觉积极性原则(2)讲求实效原则(3)持之以恒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全面性原则37、根据体育项目的功能和锻炼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答:(1)健身运动类:球类运动、游泳、健美(2)健美运动类:健美操、体育舞蹈(3)娱乐体育类:游戏、跳绳、踢毽子、(4)医疗、矫正和康复体育类:保健操。

(5)自然力锻炼类:空气浴等38、运动训练的原则哪些?(9个)答:(1)竞技需要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系统训练原则(5)周期安排原则(6)适宜负荷原则(7)区别对待原则(8)直观性原则39、适时恢复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答:1、准确判断疲劳程度;2、运动训练方法(8个)2、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40、运动训练方法哪些?(8个)?(1)分解训练法(2)完整训练法(3)重复训练法(4)间歇训练法(5)持续训练法(6)变换训练法(7)循环训练法(8)比赛训练法41、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42、人体的运动系统哪些?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骨骼肌。

43、关节分为?不动关节、半关节、动关节。

44、消化系统?消化管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4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46、肌肉的活动主要包括哪些?答:1、肌肉的兴奋和收缩2、肌肉的收缩形式3、肌纤维类型47、人体基本的能量系统有哪些?答:1磷酸原系统、2糖酵解系统、3有氧氧化系统。

48、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方法?A 肌力测定。

B 用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功能判断疲劳延长。

C 心脏功能测定。

D 血液、尿液指标判断疲劳。

E 自感用力度。

49、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答:活动性手段、营养手段、药物手段、睡眠、物理手段、心理学手段。

50、如何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关系?答:体育课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大致了解。

教师积极稳定的工作热情,能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感觉。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环境,是完成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必不可少的步骤。

51、怎样消除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胆怯、恐惧心理?答:加强保护帮助,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完成动作。

提高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

52、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答:增强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以轻松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3、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因材施教?答:教师应注意心理差异与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54、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要求?答:制定比较详尽的教研计划,防止盲目性;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确定重点;要密切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联系当前工作实际和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开展的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与老师的实际水平相吻合);要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全员参与;防止闭门教研和弄虚作假,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