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202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ppt课件
2024/3/23
1
目录
• 引言 • 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 家庭保护 • 学校保护 • 社会保护 • 法律责任与救济途径
2024/3/23
2
引言
01
2024/3/23
3
目的和背景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 健康和合法权益
应对社会上存在的未 成年人保护问题
2024/3/23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念,注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孩子的监
护和关爱。
2024/3/23
25
THANKS.
2024/3/23
26
施家庭暴力。
02
及时干预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
一旦发现家庭暴力行为,应当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求助,保护未成年
人的合法权益。
2024/3/23
03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对于受到家庭暴力或虐待的未成年人,应当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帮助其走出阴影,重建自信。
13
04
学校保护
2024/3/23
14
学校的教育职责
促进未成年人全面、 健康发展
4
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2024/3/23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
5
未成年人保护法概
Hale Waihona Puke 02述2024/3/23
6
定义与适用范围
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2007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200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文)2007年6月1日(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十五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第十六条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26•【文号】•【施行日期】2024.04.26•【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根据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网络保护第六章政府保护第七章司法保护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1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防范和安全知识
1.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防范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服务指南(主动服务类)一、办理依据†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三十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预防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管理制度,协调社会各方做好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水库、湖泊、河流、水塘的管理,对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安全的,责令其所有权人或者管理者设立警示标志,标明注意事项。
在事故多发地段与多发季节,组织做好辖区内水域的巡查工作,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相关部门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安全用电、防灾避险、卫生防疫知识以及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承办机构裕安区西市街道办事处三、服务对象未成年人四、服务条件无五、服务流程1.制定本地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防范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加强对水库、湖泊、河流、水塘的管理,对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安全的,责令其所有权人或者管理者设立警示标志,标明注意事项。
3.组织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安全用电、防灾避险、卫生防疫知识以及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4.组织社区对辖区内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做好安全教育活动。
六、服务时限长期七、收费依据及标准免费八、咨询方式裕安区西市街道办事处电话:0564-*******2、防洪知识普及服务指南(主动服务类)一、办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区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按照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建立并完善防洪体系和水文、气象、通信、预警以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提高防御洪水能力;组织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积极参加防洪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洪避洪措施。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全文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全文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了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未成年人是指居信和进入本省境内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村)秘委员会、学校、家庭和每个成年公民都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职责和义务。
未成年人有自我保护的权利。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全面规划并采取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共青团、工会、妇联、青联、学联、少先队及其他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第二章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第五条省、市(行署)、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第六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人民政府及教育、文化、工商、劳动、公安、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
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同级人民政府的负责人担任。
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共青团委员会。
第七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责:(一)宣传、贯彻国家及省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监督、检查其实施;(二)研究本行政区内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并向主管机关和部门提出和建议;(三)协调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工作;(四)接受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检举、控告、举报、督促、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五)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交流经验。
(六)表彰奖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省、市(行署)及有条件的县(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基金,用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
未成年人保护基金的筹措、管理及使用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2024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月”活动总结标准样本(五篇)
2024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月”活动总结标准样本____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关爱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局高度重视,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社会救助的特殊对象,结合民政部门自身实际,多部门联动,多方面推进,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资源优势,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使未成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神圣责任。
为切实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业务由社会事务股具体负责指导、安排实际工作的.开展。
其次,我们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广泛发动宣传,形成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积极扭转,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有效落实。
二、结合民政实际(一)保障未成年人流浪救助权益。
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依靠社区力量,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及时联系救助站,引导、护送流浪乞讨儿童自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妥善安置被救对象。
同时,详细询问、了解被救助对象的家庭住址和基本情况,及时联系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及家属前来接送,确保流浪儿童回归家庭。
(二)保障未成年人基本生活权益。
将符合条件的城乡未成年人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作为保障的重点对象,若是学生家庭、单亲家庭、重病家庭、残疾家庭和三无对象的,对其进行分类施保,使其在原有低保待遇的基础上享受额外的政策性补贴。
通过低保优待照顾措施,切实保障了未成年人家庭的基本生活。
(三)保障未成年人基本教育权益。
广泛开展助学活动,通过福彩资助、扶残助学、春蕾计划等渠道,对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和其他临时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实施教育救助,发放学习用品等,有效帮助未成年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基本教育的权利。
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7.12.24•【分类】审议结果的报告正文关于《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12月12日下午,常委会分组会议审议了《安徽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修改稿比较成熟,同时也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修改后提请常委会本次会议通过。
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以及团省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对修改稿进行了研究和初步修改。
12月14日上午,法制委员会对该法规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形成了草案表决稿,并于15日晚向主任会议作了汇报。
现将主要修改情况说明如下:一、关于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留在原籍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修改稿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流动人口的未成年子女仍留在原籍的,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
有些组成人员提出,保障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留在原籍接受义务教育,是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尽的责任,监护人在外出做工前应当就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作出安排;而该款这样规定,由政府承担责任,既不合理,又难以做到,建议修改。
根据组成人员意见,建议将该款修改为:“流动人口的未成年子女仍留在原籍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其接受义务教育作出安排。
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帮助其接受义务教育。
”(表决稿第七条第二款)二、关于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修改稿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履行以下抚养教育义务……”有些组成人员提出,该条规定监护人的六项义务是关于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督、教育、保护问题,不只是“抚养教育义务”;而且所列举的六项义务也不够全面,建议修改。
未成年人保护法ppt完整版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可以采取讲座、培 训、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家长提供指导 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 体手段进行普及宣传。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提供针对不同年 龄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 包括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 教育等。
2024/1/26
11
留守儿童关爱措施
留守儿童定义
刑事责任
对于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 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
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及问责机制
教育部门
负责监管学校、幼儿园等教育 机构,确保其遵守未成年人保 护法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查
处。
2024/1/26
公安部门
负责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 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 的人身安全。
民政部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 解决心理问题。
16
04 社会保护
2024/1/26
17
营业性娱乐场所限制进入规定
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得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营业性娱乐场所应当 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 年人禁入标志。
2024/1/26
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 成年人的,应当要求 其出示身份证件。
、改正行为。
02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隐私权和名
誉权。
2024/1/26
03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受教育权、健康权等,确保其不因案
件办理而受到不公正对待。
22
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推进情况
2024/1/26
专门学校建设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文本的比较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文本的比较研究作者:高悦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2期【摘要】文章通过比较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文本,从中得出我国各省市未成年人地方立法文本间的共同特征及各立方文本间的主要差别,并据此提出完善建议地方立法文本的建议,完善各省市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文本。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自《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我国第一部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
由于各地方地理位置、民族、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各地方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立法进程有所不同。
通过对各地方的未成年人立法文本进行比较研究,发掘其中的不同,其他省市可以借鉴其中的立法经验,这对完善其地方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文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地方立法概述我国一共有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
他们都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其中13个省市制定了《实施实施办法》,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福建省等;18个省市贯彻实施了该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如山西省、北京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这些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中,进行3次修改的只有:贵州省;2次修改的有: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黑龙江省、江西省、浙江省、甘肃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辽宁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次修改的有:上海市、重庆市、安徽省、海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没有进行过修改的是广东省、青海省、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纵观我国各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发现其主要由总则、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国家机关保护、学校保护、法律责任、附则等7部分组成,法条数一般在50—60条之间,字数一般在5000—6000个字之间。
其中法条数目最多的是《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法条共计是84条,字数12044个。
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
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11.21•【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八十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校园安全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八十号《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已经2022年11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11月21日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2022年11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险防控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四章事故处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安全管理、事故处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学校,包括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本条例所称学校安全,包括学生(含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工人身财产安全、校舍和其他设施安全以及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
第三条学校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防控,坚持政府负责、学校尽责、属地管理、社会协同、综合治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按照规定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学校安全。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学校安全工作职责。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其他学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有关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服务规范.doc
ICS03.080A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 XXXXX—2019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服务规范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child protection officer in Anhui provinc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2019-XX-XX发布2019-XX-XX实施目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重点对象服务内容 (3)6 服务管理 (6)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农村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 (7)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访视工作记录表 (9)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农村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核销表 (10)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监护职责告知书 (11)11 附录E(规范性附录)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 (12)参考文献 (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池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肥东县民政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江龙、张金秀、吕金兵、陈志彤、陈良斌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服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儿童主任)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内容、服务的质量管理、服务的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在村(居)从事儿童关爱与保护工作的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干事(儿童主任)服务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086-2017 受监护侵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指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未成人保护专门干事 child protection officer在村(居)民委员会从事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规政策、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指导监督家庭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负责管理村(居)民委员会儿童关爱服务场所、支持配合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服务活动等工作的人员,一般称为“儿童主任”。
2024版《未成年人保护法》PPT精品班会课件
2024/1/26
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
加大对娱乐场所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 权益。
推广健康娱乐方式
积极推广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娱乐方式,如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
18
社会舆论引导及正面宣传
01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关注未成年人
2024/1/26
11
03
学校安全与教育环境营造
2024/1/26
12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 理制度,明确各部门 职责,确保安全工作 有章可循。
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演 练,提高师生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2024/1/26
加强校园安全巡查, 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 隐患,确保校园安全 无死角。
希望《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够不 断完善,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
合法权益
建议学校加强法治教育,让同学 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增 强法治意识
建议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 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
和重视程度
2024/1/26
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教 育,切实履行家庭保护职责,为 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 环境
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行动, 对欺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15
04
社会环境优化与治理措施
2024/1/26
16
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加强
1 2
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监管机制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信息内容监 管的主体、责任和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内容健康、 安全。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为充分发挥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未保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做好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工作制度,文秘部落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职责:市委政法委:结合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和市未保委提供决策依据;协调公、检、法、司等部门处理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市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各宣传单位及相关媒体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组织报道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揭露、批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不良行为和现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社会教育环境。
市人大内司工委:负责督促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实施。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负责组织政协委员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调研、视察,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宣传、认真实施“两法一例”。
采取多种方式对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进行“两法一例”知识培训。
指导全市中小学配备好法制副校长。
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入学率,降低辍学率,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护在校学生人身安全,防止侵占和破坏学校设施设备。
团市委:按照共青团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大力宣传“两法一例”。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增强法制观念。
推动和参与有关未成年人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024版最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框架 • 家庭保护 • 学校保护 • 社会保护 • 司法保护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 康和合法权益
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 律体系
应对社会变革和新型 挑战
修订内容和亮点
强化家庭监护职责 明确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首要责任
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
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 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的职责,加强教职工培训,提高教职 工对学生欺凌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欺 凌事件,共同做好学生欺凌防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国际公约和准则的借鉴意义
分析国际公约和准则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借鉴意义,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和完善 提供参考。
03
家庭保护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职责
抚养、教育和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和成
长条件,保障其合法权益。
尊重未成年人意愿
02
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务时,应充分听取并尊重其意愿和想法。
网络游戏服务管理要求
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分析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及学习等方面的影响,如沉 迷游戏、影响学业、诱发不良行为等。
相关法律法规
介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游戏服务管理的要求,如《未成年人 保护法》、《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
管理措施
阐述网络游戏企业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如实名认证、限制游戏时间、 禁止未成年人充值等,以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游戏。
07
总结与展望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修订)-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七号)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年修订)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十七号《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已经2021年11月19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1月19日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2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4年1月22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6年1月15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2021年11月19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生育调节与服务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和户籍在本省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1994年2月26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2009年10月23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未满十八周岁公民的保护。
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的权利应当受到优先、特殊保护。
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增强适应社会发展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1第五条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都有责任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六条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同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有关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组成,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同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担任。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通过下列形式,履行指导、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职责:(一)宣传、贯彻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二)督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2(三)接受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举报、投诉,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四)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五)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六)处理其他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事项。
第九条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社会组织,应当协助国家机关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等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十一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医疗保健条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
3家庭其他成年人有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关心、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掌握正确的教育和监护方法,增强监护责任意识。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科学的方法影响、教育未成年人。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变化和认知能力、思想状况给予科学的指导,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障未成年人与其身心健康相适应的休息、娱乐时间。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鼓励、支持未成年人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各类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增强其自理和自律能力。
第十五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知情权,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本人,并听取其意见。
第十六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证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其中途辍学。
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报当地乡(镇)人民4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学校密切联系,相互配合,了解未成年人学习、品行、生活等情况,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保护。
第十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安全知识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带领未成年人外出时,应当注意安全警示标志,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进入不安全区域,防止可能造成未成年人人身伤害情况的发生。
第十九条禁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下列行为:(一)歧视、侮辱、体罚、谩骂、虐待、遗弃、买卖未成年人或者溺婴;(二)教唆、纵容、包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强迫未成年人辍学务工、务农、经商或者卖艺、乞讨;(四)非法侵占、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五)强迫未成年人订婚、换亲或者允许、放任、强迫未成年人与异性同居;(六)允许、放任、强迫未成年人参加迷信活动;(七)其他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和健康的行为。
第二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下列行为:5(一)吸烟、饮酒;(二)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三)旷课、逃学、沉迷网络;(四)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流浪;(五)赌博、偷窃、吸毒、卖淫、嫖娼;(六)携带管制刀具;(七)毁损公共设施及其他公私财物;(八)阅读、观看、收听含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迷信、恐怖的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九)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十)其他违背社会公德或者违法行为。
第三章学校保护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平等对待未成年学生,以良好的品德、言行影响和教育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拒绝接收未成年人入学,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责令未成6年学生停课、转学、退学,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当执行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课时和作业量的规定,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体育锻炼时间和参加文化、科技以及公益活动的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不得延长其在校学习时间。
第二十四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日常行为管理,聘请、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卫生防病教育以及防火、防震、防溺水、防侵害等安全避险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逃生方法。
第二十五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保证校舍和活动场所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通风和采光条件,配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教学、生活设施,并及时维修、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为未成年人提供的食品、用品,应当保证质量安全。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对校园内及周边扰乱7教学秩序或者侵害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予以制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应对各类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并组织必要的应急演练。
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立即启动突发事件预案,及时疏散、转移和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第二十八条学校不得张榜公布未成年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不得以考试成绩和名次安排未成年学生座位;不得推销或者变相推销教学辅导材料和学习用品;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商业活动;不得违反规定或者采取变相手段向未成年学生收取费用和实物;不得以经济手段惩处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九条学校应当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了解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品行和生活等情况,共同做好对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帮助教育工作。
学校应当支持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开展有益于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解决活动中的困难。
第三十条依法设立的专门学校应当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接收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8制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专门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
第三十一条学校对有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会同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采取措施管教。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或者学习有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应当会同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学校处分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未成年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陈述和申辩,不得因申辩加重对未成年学生的处分。
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校舍和未成年人活动设施、场所的建设和改造。
第三十三条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等行政部门应当对校园周边的文化用品、出版物等经营服务场所加强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者,维护有益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三十四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制度,对学校拒绝招收符合条件的未成年学生、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以及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督促学校减轻未成年学生学习9负担,不得将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指标。
第三十五条公安机关应当指导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协助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秩序。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虐待、遗弃、残害、拐卖、拐骗、绑架或者其他方式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解救受害的未成年人,并依法处理有关责任人。
第三十六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学校附近设立学校标志,并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置车辆禁停、警示、限速等标志标线;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维护交通繁忙路段学校出入口道路的交通秩序。
接送未成年学生的营运车辆所有人应当执行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车辆符合营运要求。
接送未成年学生的营运车辆驾驶人应当具备法定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经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第三十七条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有关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检查和指导卫生防疫和卫生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