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答案1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题一及答案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题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07b5c581b6bd97f19ea75.png)
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均不受宿主支配,而由噬菌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借用宿主体内原料合成新的噬菌体。
(4)释放
最后: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1000个噬菌体粒子。
5、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6、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
四、判断题
√、×、×、√、√、√、√、×
五、简答题
1.试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以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为例,繁殖过程分四步:吸附、侵入、复制和聚集、释放。
(3)主动运输:
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要消耗能量,必需有能量参加;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被运送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4)基团转位:
研究糖的运输时发现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运输过程需要能量,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运输,是微生物通过磷酸转移酶系统来运输营养物质的许多糖是靠基团转位进行运输的。
3.什么叫灭菌?灭菌的方法有几种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它理化因素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4.什么叫水体自净,水体污染指标有哪些,分别说明?
水体自净:河流接纳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
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含大量的,独有,不含。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胞进行染色,阳性细菌呈色,阴性细菌呈色。
4、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形成孢子和孢子。
《Internet应用》复习题(1)(含答案)
![《Internet应用》复习题(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cca1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8.png)
《Internet应用》复习题(1)(含答案)《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复习题-单选题1. 以电话拨号方式连入Internet时,不需要的硬件设备是( B )。
A.PC机B.网卡C.电话线D.MODEM2. MODEM的主要功能是( D )。
A.将数据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B.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C.A和B都不是D.兼有A和B的功能3. Internet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计算机间相互通信的基础是( C )协议。
A.IPX B.HTTP C.TCP/IP D.X.254. 下面的合法IP地址是( C )。
A.210;144;180;78 B.210.144.380.78 C.210.144.150.78 D.210.144.155. 关于域名正确的说法是( D )。
A.没有域名主机不可能上网B.一个IP地址只能对应一个域名C.一个域名只能对应一个IP地址D.域名可以随便取,只要不和其他主机同名即可6. 下面协议中,( C )不是一个传送E-Mail的协议。
A.SMTP B.POP C.TELNET D.MIME7. 用E-Mail发送信件时须知道对方的地址。
在下列表示中,( B ) 是一个合法、完整的E—Mail地址。
A.center.zjnu.edu.cn@userl B.userl@center.zjnu.edu.cn C.userl.center.zjnu.edu.cn D.userl$center.Zjnu.edu.cn8. 下面对E-Mail的描述中,只有( D ) 是正确的。
A.不能给自己发送E-Mail B.一封E-Mail只能发给一个人C.不能将E-Mail转发给他人D.一封E-Mail能发送给多个人9. 从E-Mail服务器中取回来的邮件,通常都保存在客户机的( B ) 里。
A.发件箱B.收件箱C.已发送邮件箱D.已删除邮件箱10. HTTP是一种( C )。
A.程序设计语言B.域名C.超文本传输协议D.网址11. 网页是由( C ) 语言编写而成的。
遗传学复习题(带答案)1
![遗传学复习题(带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d1cdb1f650e52ea55189858.png)
绪论(一) 名词解释: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二)选择题:1. 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 名词解释:1. 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2.双受精:一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一个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3. 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4.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二) 选择题:1.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2)。
(1)内质网中(2)细胞核中(3)核糖体中(4)叶绿体中2.一种(2n=20)植株与一种有亲缘关系的植株(2n=22)杂交,F1加倍,产生了一个双二倍体,该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为(1):(1)42 (2)21 (3)84 (4)683.在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收缩得最为粗短的时期是 ( 3 )。
(1).间期(2)早期(3)中期(4)后期4.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3):(1)后期Ⅱ(2)末期Ⅰ(3)后期Ⅰ(4)前期Ⅱ5.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4):(1)10 (2)5 (3)20 (4)406.某一种植物2n=10,在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3):(1)10 (2) 5 (3)20 (4)407.杂合体AaBb所产生的同一花粉中的两个精核,其基因型有一种可能是(3) (1)AB和Ab;(2)Aa和Bb;(3)AB和AB;(4)Aa和Aa。
三度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
![三度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c9bacf63f90f76c661371afa.png)
《辐射度、光度与色度及其测量》计算题参考答案 (涂蓝色)第一章 辐射度量、光辐射度量基础 (选择5题)1. 通常光辐射的波长范围可分为哪几个波段?教材3页2. 简述发光强度、亮度、光出射度、照度等定义及其单位。
3. 试述辐射度量与光度量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3页4. 人眼视觉的分为哪三种响应?明暗和色彩适应各指什么?教材13、14页5. 何为人眼的绝对视觉阈、阈值对比度和光谱灵敏度?教材14、15页6. 试述人眼的分辨力的定义及其特点。
教材16页7. 简述人眼对间断光的响应特性,举例利用此特性的应用。
教材18页8. 人眼及人眼-脑的调制传递函数具有什么特点?9. 描述彩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是怎样定义的,如何用空间纺锤体进行表示?教材22页,(112页,颜色三属性) 10. 什么是颜色的恒常性、色对比、明度加法定理和色觉缺陷。
11. 简述扬-赫姆霍尔兹的三色学说和赫林的对立颜色学说。
教材26、27页 12. 朗伯辐射体是怎样定义的?其有哪些主要特性?教材28页13. 太阳的亮度L =1.9⨯109 cd/m 2,光视效能K =100,试求太阳表面的温度。
教材36、37页解:太阳是黑体,可由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40T M σ=求太阳表面的温度0M 与0L 的关系为:00L M π=题目中给出的亮度L 的单位是cd/m 2,这属于光度量。
根据光视效能的定义0L L K v e v =ΦΦ= 所以,34894404105.695710010669.5109.114.3⨯=⨯⨯⨯⨯=⋅===-K L L M T v σπσπσ(K) 14. 已知太阳常数(大气层外的辐射照度)E=1.95 cal/min/cm 2,求太阳的表面温度(已知太阳半径R s =6.955⨯105km ,日地平均距离l =1.495⨯108 km)。
解:太阳是黑体,可由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4T M σ=求太阳表面的温度。
题目给出的是太阳在大气层外的辐射照度E ,需要从E 求辐射出射度M 。
健康评估复习题及答案 (1)
![健康评估复习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c972022aa6c30c2259019e9c.png)
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健康评估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护理程序的关键步骤是: A. 护理评估 B. 制定护理计划 C. 执行护理计划 D. 及时做出护理评估2.临床应用护理程序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A. 制定护理哲理B. 加强沟通与交流C. 将患者生命摆在首位D. 注意患者个体特质3.收集资料最重要的方法为:A. 交流B. 观察C. 护理体检D. 查阅记录4. 内科患者评估收集资料应:A. 从第一次接触患者开始B. 从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时开始C. 从与患者家属接触时开始D. 由住院部通知病房时开始5.客观发现病人存在的病态现象称A.主诉B. 症状C. 体征D. 综合征6.主观资料是指:A.护士主观判断B. 医生主观判断C. 患者的主诉D. 陪人的述说7.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资料的是:A.肝脏肿大 B.肝功能异常 C.蜘蛛痣D.恶心8.下列各项属于客观资料的是:A.头痛B.关节酸痛C.肝脏肿大D.腹泻9.问诊方法不正确的是:A.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B. 危重患者必须详细深入问诊C. 虽有外单位转诊资料, 仍应亲自问诊D. 问诊应全面了解抓住重点10.关于问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问诊是采集健康史的重要手段 B.问诊一般从主诉开始,有目的、有序的进行C.问诊要全面,重危病人更应详细询问后再处理 D.问诊中应注意与病人的非语言沟通11.为了解患者入院方式, 应如何提问A.您是怎样来到医院的?B.您是从其他医院转来的吗?C.您来医院有人陪伴吗?D.您是自己走来的, 还是担架送来的?12.采集护理病史获得重要线索主要依靠A.全面护理体检B.详细询问病史C.做各类实验室检查D.仔细阅读有关病历资料13.下列哪类患者入院时首先需要详问其病史A.高热惊厥的患儿B.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C.病情复杂的慢性病患者D.外伤出血性休克患者14.采集病史过程,下列哪项提问不妥?A.你病了多长时间了?B.你感到哪儿不舒服?C.你的粪便发黑吗?D.你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热?15.护理病史采集中, 以下交谈语言哪句欠妥?A.您感觉哪里不舒服?B.您发热一般在什么时间?C.什么时候您的腹痛会加重些?D.您心前区疼痛时左肩、左手放涉痛吗?16.正确的主诉书写是A.昨起咳嗽、多痰伴胸痛B.左下腹痛伴腹泻、发热C.关节酸痛但无红肿, 冬季加重D.发作性咳喘3年, 加剧发作2天17.下列哪项主诉书写最规范A.右下腹痛伴呕吐B.腹痛伴食欲不振, 乏力2天C.腹痛伴低热2天D.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3个月, 黑粪2天18.可使用医学术语的时候是A.与病人交谈B.询问亲属及有关人员C.主观资料记录D.客观资料书写19.询问护理病史注意事项中, 错误的是A.语句通俗, 勿使用医学术语B.尽可能询问患者本人C.少听多问, 以免偏离中心D.转科资料不应取代问诊20.问诊方法不正确的是A.避免使用医学术语B.危重患者必须详细深入问诊C.虽有外单位转诊资料, 仍应亲自问诊D.问诊应全面了解抓住重点21.下列哪项不属于收集患者资料的内容A. 患者年龄、民族、职业、生活方式B.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反应C. 患者的手术史、过敏史D.家庭成员的婚恋史22.不属于生活习惯的项目是A.健谈好动B.早睡早起C.每晨大便D.不食猪肉23.一患者由救护车送来, 表现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神志模糊, 脉搏微弱。
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题(附答案) (1)
![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题(附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11c836250975f46526d3e122.png)
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题和重点(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汇编语言源程序变换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是由()A.编译程序解释B.编译程序翻译C.汇编程序解释D.汇编程序翻译2.系列机软件必须保证()A.向前兼容,并向上兼容B.向前兼容,并向下兼容C.向后兼容,力争向上兼容D.向后兼容,力争向下兼容3.浮点数尾数基值r m=8,尾数数值部分长6位,可表示规格化正尾数的个数是()A.56个B.63个C.64个D.84个4.在IBM370系统中,支持操作系统实现多进程共用公用区管理最有效的指令是()A.“执行”指令B.“程序调用”指令C.“比较与交换”指令D.“测试与置定”指令5.关于非专用总线三种控制方式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集中式定时查询,所有部件共用同一条“总线忙”线B.集中式定时查询,所有部件都用同一条“总线请求”线C.集中式独立请求,所有部件都用同一条“总线请求”线D.集中式串行链接,所有部件都用同一条“总线请求”线6.磁盘外部设备适合于连接到()A.字节多路通道B.数组多路通道或选择通道C.选择通道或字节多路通道D.数组多路通道或字节多路通道7.在Cache存储器中常用的地址映象方式是()A.全相联映象B.页表法映象C.组相联映象D.段页表映象8.在指令级高度并行的超级处理机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超标量处理机利用资源重复,要求高速时钟机制B.超流水线处理机利用资源重复,要求高速时钟机制C.超标量处理着重开发时间并行性,要求高速时钟机制D.超流水线处理机着重开发时间并行性,要求高速时钟机制9.间接二进制n方体网络是一种()A.多级立方体网络B.多级全排列网络C.单级立方体网络D.多级混洗交换网络10.多端口存储器适合于连接A.紧耦合多处理机B.松耦合多处理机C.机数很多的处理机D.机数可变的多处理机二、填空题11.多处理机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的并行。
最新Word理论复习题及答案[1]
![最新Word理论复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4d6a14b5f0e7cd185253621.png)
Word 理论复习题及答案选择题将 Word 的文档窗口进行最小化后 () 。
A)当前的文档被关闭 B)关闭了文档及其窗口 C)文档的窗口和文档都没关闭D)将文档进行压缩在 Word 的编辑状态,当前文档的窗口经过“最大化”后占满整个窗口,则该文档标题栏右边 显示的是 ( )。
A) 最小化、还原和最大化 B) 还原、最大化和关闭 C) 最小化、还原和关闭 D) 还原和最大化 打开 Word 文档一般是指 ( ) A)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C) 把文档的内容从磁盘中调入,并显示出来Word “文件”菜单底部所显示的文件名是 A) 已经打开的文档名 B)正在打开的文件名删除一个段落标记后,前后两段文字将合并成一个段落,原段落内容的字体格式 () A) 变成前一段落的格式 B) 变成后一段落的格式 C) 没有变化 D) 两段的格式变成一样打开 Word 的“窗口”菜单后,在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文档是 ()在 Word 的编辑状态,文档中的一部分内容被选择, 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剪切” 命令后( )A) 被选择的内容被复制到插入点处B) 被选择的内容被移到剪贴板中在 Word 的编辑状态,字号被设定为四号字后,按新设置的字号显示的文字是 ()。
A) 插入点所在的段落中的文字 B) 文档中被选择的文字 C) 插入点所在行中的文字 D) 文档的全部文字若想在屏幕上显示常用格式工具栏,应当使用 ()。
A) “工具”菜单中的命令 B) “视图”菜单中的命令C)“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D) “格式”菜单中的命令当前插入点在表格中某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右边 (外边),按Enter 键后()。
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d1.doc 的惟一窗口,单击该窗口的“ ”按钮后,()A)关闭了该窗口但d1.doc 文档有可能未关闭 B)该窗口和d1.doc 文档都被关闭C)该窗口和d1.doc 文档都未关闭 D)关闭了 d1.doc 文档但该窗口并未关闭在 Word 的编辑状态,进行英语输入状态与汉字输入状态间切换的快捷键是 ()。
编译原理复习题一(含答案)
![编译原理复习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f4b14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5.png)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编译器的()阶段可将源程序的字符流收集到若干记号中。
A. 语法分析B. 语义分析C. 代码生成D. 词法分析2. 文法A aA | b属于正则文法,正则文法在乔姆斯基层次中对应于()文法。
A. 1型B. 2型C. 3型D. 0型3. 某C语言源代码文件包含#include <stdio.h>,()将对源代码进行处理,把文件stdio.h 包含进去。
A.编译器B.解释器C.汇编器D.预处理器4. LL(1)文法的充要条件是()。
A.对于文法中的每条产生式Uα1|α2|…|αn,要求FIRST(αi)∩FIRST(αj)=Φ(i≠j)B.该文法对应的LL(1)分析表中每个项目最多只有一条产生式。
C.A和BD.都不是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语言都可以描述为一个正则表达式。
B.对于任何一个NFA M,都存在一个DFA M’,满足L(M)= L(M’)。
C.任何一个DFA只有一个终态。
D.NFA的弧上标记只含输入字母表中的元素。
6.合成属性的计算可以通过对语法树进行()遍历进行。
A. 前序B.中序C.后序D.任意7.乔姆斯基的2型文法是这样一种语言,其产生式限制为()。
A. α->βB. P->βC. P->a或P->aβD. αPγ->αβγ8. 正则式的“*”读作()。
A. 并且B.连接C.正则闭包D.闭包9. 编译程序中的语义分析器接受以()为单位的输入,并产生信息供以后各阶段使用。
A. 语法树B.子程序C.单词D.语句10.文法A->aAb|ab生成的语言是()。
A. {ab}B.{aAb}C. {anbn|n≥1}D.{anbn|n≥0}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 一个LR(0)文法一定是SLR(1)文法。
()2. 在类型声明文法中,类型属性type是继承属性。
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4c6e0102de2bd9605880b.png)
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当两个异性带电物体互相靠近时,它们之间就会()。
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无作用力D、不能确定2、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当导体的切割速度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定时,导线的切割长度越短,则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
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确定3、在电路中,电阻的联接方法主要有( )。
A、串联和并联B、并联和混联C、串联和混联D、串联、并联和混联4、一般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 )V。
A、-1B、0C、1D、25、已知一部分电路的端电压为10V,电阻为5ΩW,则电流的电流为()A。
A、1B、2C、5D、106、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该面积的()。
A、电磁力FB、电场强度EC、磁通量FD、磁场强度H7、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
A、容抗值大于零B、感抗值大于零C、感抗值等于零D、感抗值小于零8、()是衡量电源将其他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A、电流B、电压C、电动势D、电功率9、在感性负载交流电路中,采用()的方法可提高电路功率因数。
A、串联电阻B、并联电阻C、串联电容D、并联电容10、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路的()。
A、有功功率小于零B、有功功率大于零C、有功功率等于零D、无功功率等于零11、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B、安培环路定理C、右手螺旋定则D、楞次定律12、规定在磁体外部,磁力线的方向是()。
A、由S极到达N极B、由N极到达S极C、由N极出发到无穷远处D、由S极出发到无穷远处13、已知一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0W,该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5V,则该段电路的电阻为()W。
A、10B、2C、5D、2.514、三相对称交流电源的特点是()。
A、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120°B、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90°C、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120°D、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90°15、电功率的常用单位符号是()。
(蓝)数电总复习题1部分答案
![(蓝)数电总复习题1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7f74287375a417866f8f4a.png)
一、填空题1.(111001)2=( 57 )10=( 39 )16=( 1010111 )8421BCD码2.(21)10=( 10101 )23.(52)10=( 110100 )2=( 1010010 )8421BCD码=( 34 )164.(B2)16=( 178 )10=( 10110010 )2=( 1 0111 1000 )8421BCD码5.(10110.01)2=(22.25)10(325)8=(0D5)166.(2F)16 =(10 1111)2=(57)87.( 01011001 )2 =(131 )8=(59 )16=(1000 1001 )8421BCD8.逻辑代数中有 and 、 or 、 no 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9.两变量函数F(A,B)的异或表达式和同或表达式为AB AB+和AB AB+。
10.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通常工作在饱和导通和截止状态。
11.四个变量的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共有 16 个,对于变量的任一组取值,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积为 0 ,所有最小项的和为 1 。
12.下图中给出的是几种常用门电路A.Y1= _AB___ , A、B中只要有一个值是0,Y1的值就为__0___。
B.Y2=_______ , A、B中只要有一个值是0,Y2的值就为__1___。
C.Y3=__A+B_ , A、B中只要有一个值是1,Y3的值就为__1___。
D.Y4=______ , A、B中只要有一个值是1,Y4的值就为__0___。
E.当B=0时,Y5=A;当B=1时,Y5=Z(高阻态)。
F.当C=0时,Y6=___BA∙____ ;当C=1时,Y6=Z(高阻态)。
G.当B=0时,Y7=Z(高阻态);当B=1时,Y7= ___A____。
H.Y8=___A____,Y8的状态与B___无关____。
13. 写出以下各电路的输出结果。
Y 1=___0_____ Y 2=___1_____ Y 3=___1_____ Y 4=___1_____ Y 5=___0_____ Y 6=____1____ Y 7=___1_____ Y 8=___A _____14.TTL 电路是由__晶体管__组成的逻辑电路,并因此得名。
基础工程学复习题及一答案详解
![基础工程学复习题及一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3c81ac84868762caaed56f.png)
基础工程学复习题及详解第一章至第二章一、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符号填入括号内。
1.当浅层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变形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及变形要求时,采用桩基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2.由长径比(l/d)较大的桩组成的桩基础,承载力较易满足荷载要求,但沉降值不易满足建筑地基的变形允许值。
(×)3.采用桩基础的高耸建(构)筑物,其整体倾斜值易满足建筑地基的变形要求。
(√)二、名词解释1.地基——受到建筑物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层(相当于压缩层范围内的土层)或岩层称为地基。
2.基础——建(构)筑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往往位于室外地面标高以下,它承受着上部结构的荷载,且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土中。
三、问答1.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内容是什么?在进行天然地基上的基础设计时,需考虑地基及基础两方面的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及步骤:为了适应地基强度,而且要使地基的变形及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天然地基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并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为了保证基础自身的强度及稳定性,基础设计包括确定基础类型及材料,对基础内力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基础竖直剖面尺寸,并进行配筋计算等。
2.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各类基础包括哪几种?——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为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及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如:砖基础、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及素混凝土基础等。
柔性基础指钢筋混凝土基础。
3. 如何根据静载荷试验成果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0.25m2、0.50m2或1.0m2的方形载荷板对地基土进行载荷试验,当荷载压力-沉降(p-s)曲线有明显比例界限(曲线由近直线变为曲线的拐点)时,取该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曲线的比例界限不明显,但能判定极限荷载(曲线陡降前的拐点),且该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不能用上述二种方法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m2,可取承压板沉降值与承压板宽度之比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fa21ed1e518964bcf847cd9.png)
一、填空题1.铸锭的宏观组织是由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三个区组成。
2.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4 ,其配位数为12 。
3a, 配3.晶格常数为a的体心立方晶胞, 其原子数为 2 , 原子半径为4/位数为 8 ,致密度为 0.68 。
4. 根据参数相互关系,可将全部点阵归属于7 种晶系,14 种布拉维点阵。
5.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互相垂直 , 螺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互相平行。
螺型位错的位错线平行于滑移方向,位错线的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6. 扩散的驱动力是__化学势梯度____。
分别以D L、D S和D B表示晶内、表面和界面的扩散系数,则三者大小的一般规律是D L<D B<D S 。
7. 在过冷液体中,晶胚尺寸小于临界尺寸时不能自发长大。
8. 均匀形核既需要结构起伏,又需要能量起伏。
9. 蠕变是指在某温度下恒定应力下所发生的缓慢而连续的塑性流变现象。
10. 再结晶形核机制包括晶界弓出和亚晶形核两种,其中亚晶形核机制又分为亚晶合并和亚晶迁移两种。
11. 纯金属结晶时,固液界面按微观结构分为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
12.纯金属的实际开始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开始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13.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类,其中前者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适宜做基体相;后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适宜做强化相。
14. 刃型位错的割阶部分仍为刃型位错,扭折部分则为螺型位错;螺形位错中的扭折和割阶部分均属于刃型位错。
15. 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变形金属经回复后未被释放的储存能。
16. 为了使材料获得超塑性,通常应满足三个条件:具有等轴细小两相组织、在(0.5~0.65)Tm 温度范围内和在10-2~10-4 s-1 应变率范围内进行。
17. 非稳态扩散可用菲克第一定律结合质量守恒条件推导出的菲克第二定律描述。
18. 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主要受组元的 原子尺寸 因素控制。
学位考试《石油加工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学位考试《石油加工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bfcb140cbb68a98271fefa3b.png)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辛烷值2、馏程3、汽化段数4、催化碳5、催化重整6、自燃点7、汽油抗爆性8、空速9、二级冷凝冷却10、加氢裂化11、沥青质 12、汽油的安定性13、剂油比14、水—氯平衡15、氢油比二、填空1、渣油族组成的四组分指的是()、()、()和()2、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包括()、()、()和()。
3、大庆原油主要特点是()、()、()、()。
4、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指标()、()、()和()、()。
5、从热效应方面来看,工业生产中催化裂化反应为(),催化重整反应为(),加氢裂化过程表现为()。
6、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危害有()、()、()和()。
7、汽油以()作为商品牌号,其抗爆性用()表示;轻柴油以()作为商品牌号,其抗爆性用()表示。
8、石蜡基原油特性因数(),中间基原油特性因数(),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
(填K值范围)9、催化裂化催化剂失活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0、目前,炼厂采用的加氢过程主要有两大类:()和(),此外还有用于某种生产目的的加氢过程,如()、()、()、()等。
11、石油产品主要有()、()、()、()、()()。
12、原油蒸馏塔回流有多种形式, 主要有:()、()、()、()。
13、在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中烧去的“焦炭”包括()炭、()炭、()炭、()炭。
14、重整催化剂的再生过程包括()、()和()。
15、催化重整工艺采用()反应器,反应器入口温度()排列,催化剂装入量最多的是()反应器。
三、判断题1、天然石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烃和烯烃组成。
( )2、石油馏分的特性因数大,表明其烷烃含量高。
( )3、催化重整原料预分馏是为了得到不同生产目的馏分。
( )4、催化裂化反应中,氢转移反应是特有反应。
()5、柴油深度加氢精制后光安定性变好。
()6、特性因数K的数值与油品的沸点和相对密度有关。
( )7、汽油的蒸发性能用馏程和蒸汽压来表示。
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答案 (1)
![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9b185fd3a58da0116c174944.png)
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卤化: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
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2.磺化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3应。
.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
4.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称。
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烷基最为重要5.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6.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
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π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值”。
磺化易,π值小;磺化难,π值大。
8.硫酸的D.V.S: :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
9.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0.氯化深度: 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11.废酸的F.N.A: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
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4.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
氨解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五、问答题1.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的目的:①使产品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素具有亲和力。
数学史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数学史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c34b4a27fd5360cbb1adb6d.png)
四、本书对数学史如何分期?P9 答:1、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公元前6世纪 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一16世纪)
(1)古代希腊数学(公元前6世纪-6世纪) (2)中世纪东方数学(3世纪一15世纪)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一16世纪) 3、近代数学时期(变量数学,17世纪-18世 纪)
二、 “河谷文明”指的是什么?
三、 关于古埃及数学的知识主要依据哪两 部纸草书?纸草书中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实用 性质,但有个别例外,请举例。
四、 美索不大米亚人的记数制远胜埃及象 形数字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 世界上早期常见有几种古老文明记数 系统,它们分别是什么数字,采用多少进制 数系?P13
答:1.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公元前3400年 左右):十进制数系
2.巴比伦楔(xie)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 左右):六十进制数系
3.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 十进制数系
4.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 十进制数系
5.中国筹算数码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 十进制数系
6.印度婆罗门数字(公元前300年左右): 十进制数系
八、 几何《原本》共分多少卷,包括有多少 条公理,多少条公设,多少个定义和多少条 命题?P46
答:几何《原本》共分13卷,包括有5条公 理,5条公设,119定义和465条命题?
九、 阿基米德数学研究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P5253
答:阿基米德数学研究的最大功绩是集中探 讨与面积与体积计算相关的问题。 主要著述: (1)《圆的度量》 (2)《抛物线求积》 (3)《论螺线》 (4)《论球和圆柱》
第一章复习及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及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45e3252d380eb63946d0b.png)
c.分液时应打开上口塞子
d.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① n=N/NA NA的单位是mol-1,即NA=N/n ② n=m/M M的单位是g/mol,即M=m/n ③ n=V/Vm Vm的单位是L/mol,即Vm=V/n c 的单位是 mol/L, 即 c=n/V ④ n=c ·V ⑤ c(浓溶液)· V(浓溶液)=c(稀溶液)· V(稀溶液)
请默写如下五个公式: 1.物质的量(n)与粒子数(N)的关系: 2.物质的量(n)与质量(m)的关系: 3.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的关系: 4.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 5.稀释公式:技巧:可由单位来联想公式。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间的关系 四个公式: ① n=N/NA ② n=m/M ③ n=V/Vm ④ n=c· V
3.蒸馏
沸点不同 的液态混合物。 (1)适用范围:分离___________ (2)装置及注意事项
注意: 1.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先通水,后加热。 3.全程严格控制温度。
温度计水银球 对准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
冷却水流向: 与气流方向相 反(下入上出)
冷凝管 加沸石,防暴沸 接液管
液体不超 过烧瓶容 积的2/3
nB (3)误差分析: CB= V
1.C
2.B
3.CD
4.淘米时,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做豆腐 时用纱布袋将豆腐花与水分离;当水中混有较多油 而分层时,用吸管可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5.可用汽油、酒精、洗涤剂等除去,它们能将油污
从汤液中萃取出来 。 6.实验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 说明:纯碱成分Na2CO3,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 陶瓷、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有答案 (1)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有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788eb87731b765ce050814a8.png)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功能:1)营养功能;2)感官功能;3)保健功能。
特性:1 )安全性;2)保藏性;3)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原因:(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3)化学物理作用:热、冷、水分、氧气、光、pH 、引起变色、褪色。
3.食品保藏途径。
1)运用无菌原理:杀死微生物:高温,辐射灭菌;加热可以灭菌2)抑制微生物:低温(冷冻),干藏,腌制,烟熏,化学防腐剂,生物发酵,辐射;抑制酶3)利用发酵原理;4)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
4. 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7.什么是导湿性和导湿温性?8.干燥过程中恒速期和降速期的特点?9.影响干制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10.干制过程中食品的主要物理变化?11.在北方生产的紫菜片,运到南方,出现霉变,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12.顺流和逆流干燥方式的区别和特点?13.空气对流干燥有哪些主要方法?14.喷雾干燥方式的特点?15.冷冻干燥的条件及产品特点?16.干制品的包装方式?17.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大多数酶的适宜温度为30~ 40℃,高温可以灭酶,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但不可以灭酶。
如:胰蛋白酶在-30℃下仍有微弱的反应,脂酶在-20℃下仍能引起脂肪水解。
有些速冻制品会采用先预煮的方法破坏酶活性,然后再冻制。
与食品品质下降相关的一些酶(P134 表4-10)18.食品常用的冷却方法?有接触冰冷却(这种冷却效果是靠冰的融解潜热。
用冰直接接触从产品中取走热量,冷却速度快,融冰还可一直使产品表面保持湿润。
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冷却鱼、叶类蔬菜和水果)、空气冷却(降温后的冷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流经食品时吸取其热量)、冷水冷却(冷水冷却是通过低温水将需要冷却的食品冷却到指定温度的方法)、真空冷却(真空冷却的依据是水在低压下蒸发时要吸取汽化潜热(约2520kJ/kg),并以水蒸汽状态,按质量传递方式转移此热量的,所蒸发的水可以是食品本身的水分,或者是事先加进去的)等,人们根据食品的种类及冷却要求的不同,选择其适用的冷却方法。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15eb3bccd15abe23482f4d85.png)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衡量,可靠性用 衡量。
2.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取值的信号。
3. 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 有关。
4. 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 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 分布。
5. 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
6. 信道容量是指: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e 。
7. 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1c c F F ωωωω-++。
8. 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 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波特。
10. 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 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 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
12. 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折线近似。
13. 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性能指标是 和 。
14. 时分复用中,将低次群合并成高次群的过程称为 ;反之,将高次群分解为低次群的过程称为 。
15. 设输入码元波形为s (t ),其持续时间0~T s ,其频谱函数为S (f ),若选择抽样时刻为t 0 = T s ,则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可写为()t T s k s -⋅ ,相应传输函数为16. 为检测e 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01d e ≥+;为纠正t 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021d t ≥+。
17.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同步包括 、 、群同步和网同步四种。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复习题(一)(含答案解释)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复习题(一)(含答案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81e58c56137ee06eff91811.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复习题(一) (注:红色为正式确答案,蓝色为解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________介质一般不作为无线通信的传输介质。
A.无线电波 B.微波 C.激光 D.超声波注:参见教材p.150—153,以下类似2.与八进制数46Q等值的数是____。
A.36D B.101100B C.26H D.100100B注:46Q=(100 110)2=(0010 0110)2=26H,参见教材p.103.一个无符号十六进制整数的右边加上两个0,新形成的数是原来的________倍。
A.121 B.16 C.56 D.256注:一个无符号十六进制整数的最右边加上两个0相当于在其对应的二进制数最右边加上8个0,二进制数最右边加上1个0相当于对此数乘2,最右边加上8个0相当于对此数乘284.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
A.运算速度快 B.节约元件C.实现的物理器件简单 D.信息处理方便5.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单位1TB等于________。
A.1024GB B.1024B C.1024KB D.1024MB注:参见教材p.66.二进制数10111000和11001010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再与10100110进行逻辑“或”(V)运算,其结果为________(16进制表示)。
A.A2H B.DEH C.AEH D.95H注:参见教材p.16,p.107.调制解调器用于在电话网上传输数字信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①在发送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②在发送端,将模拟信号调制成数字信号③在接收端,将数字信号解调成模拟信号④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注:参见教材p.1828.在PC机中,若主存储器的地址编号为00000H—FFFFFH,则该存储器的容量为________。
A.256KB B.512KB C.1MB D.1GB注:1MB=1024*1024B=220B, FFFFFH=(220)10, 每一个字节有一个地址编号9.DVD光盘因其容量大,使用越来越普及。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382c4cbe1e650e52ea9943.png)
高频电子电路第一章(一) 填空题1、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图象信号的频率范围为,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答案:300~3400Hz;0~6MHz;20Hz~20kHz)2、无线电发送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答案:振荡器、调制电路、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3、无线电接收设备中常用的高频电路有、、、。
(答案:高频放大器、解调器、混频器;振荡器)4、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案:信号源、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终端)5、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
(答案:还原调制信号)6、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无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答案:电缆;自由空间)7、调制是用音频信号控制载波的、、。
(答案:振幅;频率;相位)8、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固定不变,频率越高,波长;频率;波长越长。
(答案:越短;越低)(二)选择题1、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B)低频信号必须转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从天线有效地辐射。
C)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高频信号及低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答案:B)2、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相比拟。
A)辐射信号的波长。
B)辐射信号的频率。
C)辐射信号的振幅。
D)辐射信号的相位。
(答案:A)3、电视、调频广播和移动通信均属通信。
A)超短波B)短波C)中波D)微波(答案:A)(三)问答题1、画出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框图。
2、画出用正弦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3、画出用方波进行调幅时已调波的波形。
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填空题1、LC选频网络的作用是。
(答案:从输入信号中选出有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的频率的信号)2、LC选频网络的电路形式是。
(答案: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3、在接收机的输入回路中,靠改变进行选台。
(答案:可变电容器电容量)4、单位谐振曲线指。
(答案:任意频率下的回路电流I与谐振时回路电流I0之比)5、LC串联谐振电路Q值下降,单位谐振曲线,回路选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种质资源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质:种质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2、种质资源: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指在引种、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培育或改造对象的那些植物。
3、品种:品种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4、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
5、外地种质资源:从国内外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6、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人工应用杂交、诱变等方法所创造的各种新类型、各种突变体或中间材料。
二、填空题1、在遗传育种领域内,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品种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也不是分类学的最小单位,它是一个(经济学)和(栽培学)方面的概念。
3、种质资源的研究单位最大是一个群体,最小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断)。
4、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第三位。
5、我国园林植物中(金粟兰)和(腊梅)占世界园林总种树的100%。
6、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84年7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珍稀保护植物名录》,把( 354 )种植物定为国家保护植物。
7、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最好是采用(就地种植保存)方法,使基因最丰富地区的植物,尽可能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
8、中国广西南宁,1986年建立(金花茶)基因库两座。
9、种子保存法是将保存的种子放在(低温、干燥、缺氧)的条件下储藏。
10、《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1、种质资源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半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
(√)2、种质资源的范围大到全球的种质资源,小到一个基因。
(√)3、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特点:物种丰富、分布集中、丰富多彩和特点突出。
(√)4、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观赏植物种及品种的拥有量上堪称世界之最。
(√)5、我国花卉面临的危机是布局不合理;濒危物种尚待抢救;家底不清,品种混杂;良种失传,品种退化。
(√)6、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
(√)7、一般育种工作往往都是对本地良种直接利用和通过改良加以利用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使用。
(√)8、中国植被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西南、中南和东北地区。
(√)四、选择题1、种质资源的类别根据其来源分为( A、B、C、D )A、本地种质资源B、外地种质资源C、野生种质资源D、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2、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 A、B、C、D )A、种植保存法B、组织培养法C、种子保存法D、超低温保存法3、为了正确认识种质资源,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 A、B、C、D )A、分类学性状B、经济性状C、生物学性状D、观赏特性五、简答题1、简述种质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应用1)本地种质资源:特点:取材方便,对当地自然与栽培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它是选育新品种时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原始材料。
应用:一般育种工作往往都是对本地良种直接利用和通过改良加以利用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2)外地种质资源:特点:它们反映了各自原产地的生态和栽培特点,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和经济上的遗传性状。
其中有些是本地区品种所欠缺的。
应用:正确选择和利用外地种质资源,可大大地丰富本地园林植物品种和类型的不足,从而扩大育种材料的范围和数量。
3)野生种质资源:特点: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其观赏品质和经济性状大都较差。
常常是砧木或培育抗性新品种的优良亲本。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特点:它们具有比自然资源更新、更丰富的遗传性状。
应用:这类材料,因育种工作的不断发展会日益增加,从而大大丰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2、简答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1).根据收集目的和要求,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任务,确定收集的对象、类别和数量。
2).收集范围应该由近及远,根据需要进行,首先考虑珍稀濒危种的收集,同时把本地品种中最优良的加以保存,其次收集有关的种、变种、类型及遗传变异的个体,尽可能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3).种苗的收集应该遵照种苗调拨制度的规定,注意检疫,并做好登记、核对,尽量避免材料的重复和遗漏。
3、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有那些?1)种植保存法(就地种质、异地种质)2)组织培养保存法3)种子促藏保存法4)超低温种质保存法4、种质资源的研究内容有那些?分类学性状的研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观赏特性的研究经济性状方面的研究抗逆性及适应性的研究第二章引种试题一、名词解释简单引种: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简单引种)2、驯化引种: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驯化引种)。
生态型:所谓生态型是指同一种范围内在生物特征、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4、气候相似论:主张气候相似地区引种容易成功。
5、驯化理论:主张通过实生驯化,增强个体适应能力,以提高引种成功机会的理论。
过多地注意自然环境和栽培技术的作用。
6、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是某植物基因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带。
从起源中心引种可得到最丰富的基因资源,引种材料将具有最大的适应性。
7、生态历史分析理论:植物适应性大小与系统发育过程中历史生态条件有关。
生态历史愈复杂,植物的适应性就愈广泛。
二、填空题1、对同一种植物分布区中不同地理种源提供的种子或苗木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称作(种源实验)。
2、植物适应力的大小,不仅与目前分布条件有关,而且与系统发育中历史上的(生态条件)有关。
3、同一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特征、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称作(生态型)4、引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是由植物的(遗传性)决定的。
5、在土壤对引种的影响当中,对植物引种影响最大的是土壤的(酸碱度)和(含盐量 )问题。
三、判断题1、马尾松是属于酸性植物,油桐属于中性植物(×)。
2、生物之间的寄生、共生,以及与花粉携带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引种成败。
(√)3、从引种驯化这个角度,确定植物的生态主要应分析两个方面:一是分布区的主要生态条件:二是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解剖特征。
(√)4、由于南北方日照长短不同,当植物从南向北引种时,可适当提前播种。
(×)5、植物适应性的大小,不仅与目前分布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其系统发育历史上经历的生态条件有关。
(√)6、凡植物在系统发育中经历的生态条件较为复杂时,其潜在的适应能力也会大些,引种工作一般较易成功。
(√)四、选择题1、引种驯化试验中观测的主要项目包括:(ABCD )A、植物学性状B、物候期C、抗性特点D、适应的环境条件2、引种驯化试验包括( ABCD )A、种源试验B、品种比较试验C、区域化试验D、栽培推广3、限制植物引种驯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有(ABCD )A、温度B、光照C、降水和湿度D、土壤五、简答题1、简述引种驯化的意义1)、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2)、快速丰富本地植物材料的方法;3)、最为经济的手段;4)、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5)、为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材料;6)、为其它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2、阐述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和限制引种成功的主导生态因子1)温度;2)降水与湿度;3)光照;4)土壤;5)生物因子3、简述引种驯化的程序和步骤1)引种材料的收集2)种苗检疫3)登记编号4)引种试验5)推广试验4、简述引种成功的标准1)、引种植物在引种地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能露地越冬或越夏,并生长良好。
2)、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或观赏品质。
3)、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
4)、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5)、对引种地不能构成生物入侵。
六、论述题1、南树北移与北树南移在栽培技术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播种期南树北移:延迟;北树南移:提早栽植密度南树北移:增大;北树南移:减小肥水管理南树北移:少施肥;北树南移:多施肥光照处理南树北移:短日照;北树南移:长日照防寒遮荫南树北移:防寒越冬;北树南移:遮荫过夏播种育苗、种子处理南树北移:低温处理;北树南移:干燥2、在引种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有那些?引种要结合选择引种要结合有性杂交选择多种地利条件实验阶段训练与多代连续培育试管苗培育栽培技术研究第三章选种试题一、名词解释单株选择法: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分别收获、保存、繁殖的方法。
2、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或品种中,按照某些观赏特性和经济性状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把它们的种子或种植材料混合收取、混合保存、混合繁殖,然后与标准品种比较、鉴定,从而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集团选择法:按照观赏植物的不同类型归纳为若干个集团,然后从一个混杂的原始群体中,将选出的同一集团的种子混合收取,混合播种,不同集团则分别收取,分别播种,从而同时选出若干个新品种的方法。
4、无性系选择法:无性系选择是从普通种群中,或从人工杂交和天然杂交的原始群体中挑选优良的单株,用无性方式繁殖之后进行选择的方法。
6、相关选择法:某些性状具有相关性,对于现阶段不能选择的性状可以通过相关性状提前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选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
8、芽变选种:将具有特殊优良性状变异的枝条进行选择、鉴定,从而培养出新品种的方法。
评分比较选择法:以主要性状为主,兼顾其他性状,较为科学,参加评选的人很多,这样可以消除个人的偏见,评选结果较为可靠的选择方法二、填空题1、选择育种又称选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
2、(遗传)自然选择的成果巩固和积累;(变异)提供进化原料;(选择)控制变异与遗传的方向。
3、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和(成活率),使某些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内逐渐占优势,造成群体(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相关选择法方法是基于基因的(多效性)、系统效应和基因间的(连锁)关系。
5、芽变是(体细胞)突变,属于无性系选择。
三、判断题1、被子植物梢端分生组织的组织发生层中L1层是平周分裂后,发育成表皮。
(×)2、芽变仅仅在少数性状上发生突变,是原类型遗传物质的突变,不是双亲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