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临床病例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方法和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方法和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方法:
•临床医生上报。

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对在院病人的主动监测。

对住院期间发热、突然使用或更换抗菌药物、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突然腹泻、检
测出耐药菌、长时间保留尿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
的病人进行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工作流程:
1.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
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2.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
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
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3.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
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1.序言本标准操作规程(SOP)用于规范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本SOP适用于所有医院部门和员工,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等。

2.目的本SOP的目的是提供一系列操作指南,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器械消毒、床单更换等。

3.责任与管理3.1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3.2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会议与记录3.3 感染控制委员会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4.手卫生4.1 手卫生的重要性4.2 手卫生的操作流程4.3 手卫生的监测与评估5.医疗器械消毒与清洁5.1 器械消毒与清洁的原则和流程5.2 器械消毒与清洁的记录与检查6.感染控制设施与设备6.1 隔离病房的设置与管理6.2 洁净区域的保持与管理6.3 废物处理的规定和操作流程7.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7.1 新员工感染控制培训7.2 定期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7.3 培训和教育记录与评估8.感染监测与报告8.1 感染监测的目的和方法8.2 感染报告的要求和流程8.3 感染监测与报告的数据分析和应用9.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与改进9.1 感染控制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9.2 感染控制风险评估的监测与评估9.3 感染控制改进计划的制定和执行10.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清单:- 手卫生操作流程图- 器械消毒与清洁记录表- 隔离病房设置与管理指南11.法律名词及注释- 感染控制:通过预防和控制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减少或消除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手段;- SOP:标准操作规程,指定特定行为的标准和程序的规范文件的缩写;- 感染监测:对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隔离病房:为感染患者提供专门的隔离环境,以防止疾病传播的特殊病房。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1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1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标准操作规程制定科室:制定日期:持有部门:执行日期: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性事件的报告时,应积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能的传播环节,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基本步骤如下:1。

初步定义和确定病例:确定定义感染病例,便于后期行流行病学调查。

首先应明确感染部门、人群和病原体,所有的病例均要确诊,与最初制定的感染病例相核对。

2。

制定控制措施: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期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地控制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予以落实.包括为患者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患者甚至接受新患者或关闭手术室;并随时调查监测新发病例。

3。

标本收集: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感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环境中检测到病原体,必要时行脉冲凝胶电泳以检测其同源性。

4. 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的基础情况、症状、体征、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5。

绘制流行曲线: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绘制出以时间为横坐标(时间界限视疾病潜伏期而定)、发病人数为纵坐标的流程图;绘出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在病区内的分布图。

6。

完成初步的调查:找到合适的流行病学方法,常规以病例对照研究为宜。

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选择合适的对照组并同样调查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可能的危险因素。

7。

控制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评估:采取措施后,应监测感染发生情况,观察有无感染新发病例出现。

如果还有新发病例出现,应该检查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到及时严格执行,或者重新评估调查结果是否正确.8. 书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报告内容如下:(1) 流行或暴发感染病例的概括及现场工作情况描述;(2)主要假设;(3)临床、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资料分析的结论;(4)流行或暴发的起源与范围;(5)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及其效果;(6)经验教训.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操作规程制定科室:制定日期:持有部门:执行日期:1.医院应将感染监测信息报告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报告及时、有效。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正文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正文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全体医务人员。

第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病例监测工作机构,明确分工和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第四条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工作应遵循权威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并结合本院的特点进行具体操作。

第五条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监测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第二章感染病例的监测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感染病例的统一登记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记录和上报感染病例信息。

第七条医院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要求,对所有感染病例进行分类监测,包括但不限于院内感染、手术室感染、重症监护室感染等。

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感染病例的登记表格和记录档案,每个感染病例都应有详细的相关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感染菌种等。

第九条医院应当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感染病例的电子化管理和监测,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内外部联动的工作机制,与相关卫生部门和学术机构合作,共享感染病例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推动感染病例监测工作的发展。

第三章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利用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感染病例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对感染病例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报表制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确保信息的透明公开。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对常见的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第四章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感染病例监测指标体系,明确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加强对感染病例监测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质量,减少误报、漏报和虚报情况的发生。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定期对感染病例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VS
详细描述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 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及处理污物后,均 应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洗手 时应使用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彻 底洗净双手,洗手时间不得少于15秒。
消毒与灭菌
总结词
医院应采取有效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对医疗器械、物品、环境等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以降低医院感 染的风险。
感染率
统计医院感染病例数,计算感染率, 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微生物学监测
定期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微 生物学监测,了解病原菌分布和耐药 情况。
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医院 感染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改进工 作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医院感 染管理工作符合国际标准。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院感染的风险,对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 离、接触隔离、消化道隔离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 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总结词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应遵循抗菌药物使用 原则,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标准操作规程(SOP)
指为确保某一操作或活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标准流 程和指南。在医院感染管理中,SOP涉及从患者入院到出院 的各个环节,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抗菌药物使用等。
0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规范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 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 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医院感染暴发应对与处置 • 培训与宣传 • 监督与评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的、复发性或恶化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难,还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带来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明确责任和监督措施。

2. 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统计和分析感染发病率及其易感因素,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3. 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感染意识和防护能力。

4. 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体液喷溅传播感染的防治措施,以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5. 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也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努力,共同抵御医院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处理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处理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处理操作规范一、目的和原则:1.监测感染病例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及时掌握感染病例的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2.依法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和医院的商业机密。

3.通过监测研究和处理,改进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二、监测病例的范围和标准:1.监测感染病例的范围包括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

2.感染病例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的具体监测要求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3.监测病例的数据应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细菌检测结果等。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1.医护人员应熟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病例监测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监测的技能和意识。

3.制定感染病例监测的表格和报告模板,方便医护人员记录和上报各类感染病例。

四、感染病例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对感染病例要及早隔离、诊治,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感染病例的种类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

3.对于聚集性感染病例,要及时报告给卫生部门,并配合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

4.加强感染病例的后续管理,及时评估疗效和预防复发。

五、感染病例数据的管理和保密:1.感染病例的数据要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密,严禁泄露个人隐私。

2.感染病例的数据应及时归档和备份,以备需要时进行查询和使用。

3.感染病例数据的统计分析要以匿名方式进行,确保个人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六、感染病例监测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1.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按照计划进行改进。

七、感染病例处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1.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总结: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处理操作规范,对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医院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明确监测的范围和标准,规定监测方法和流程,加强病例的处理和管理,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的商业机密,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

医院院感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院感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XXXX医院院感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 相关概念2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2.1 标本的采集2.2 标本的运送3 标本的验收4 微生物培养5 结果报告5.1 空气5.2 手5.3物表5.4 消毒剂/器械液5.5 灭菌物品5.6 透析仪进出液体1 相关概念医院感染的广义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和陪护家属,对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陪护家属其感染难于确定,故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的基础,为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其监测的对象主要是①对临床各科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明确医院感染的重点发病科室;②对医院感染部位的监测以明确各部位的医院感染率;③对各种基础疾病的医院感染率进行监测,明确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④危险因素分析(机体的免疫力、年龄、介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和物体表面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血、血制品、药品污染和医用器材不佳或被污染等);⑤病原体的分布。

在这里主要介绍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和物体表面以及医院所用的消毒剂和器械液等样本的采集与运送。

2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2.1 标本的采集2.1.1 空气标本采集:房间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一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距墙1m,将9cm直径普通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

层流洁净病房、手术室空气采集,取6点,各点距四周1m并均匀分布于室间,将9cm直径普通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暴露30分钟后送检。

2.1.2 手标本采集: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试子来回涂擦双手两次(每只手面积30cm2),将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5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送检。

2.1.3 物表标本采集: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棉试子采取面积100cm2表面,往返涂抹5次,将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5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送检。

2.1.4 消毒剂标本采集: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0.5ml样本,加入4.5ml 稀释液中混匀送检。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 5.处理药物及配餐前; ❖ 6.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
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三)洗手方法
❖ 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 2.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 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按照六步法洗手,
时间不得少于15秒;见图 ❖ 4.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 5.干手:用纸巾或干手毛巾干燥双手。 ❖ 6.护肤:适量护肤用品护手。
❖ (二)护理站桌面、患者的床、床栏、床旁 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 每天清水擦拭。且一人一巾,用后抹布可采 用热力消毒900C 1分钟或500mg/L含氯消毒剂 消毒30分钟。
❖ (三)病人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 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终末消毒。
❖ (四)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保持清 洁,必要时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 13.做吸人治疗的雾化器,不同病人之间或 同一病入使用超过24小时,要进行灭菌或高 水平消毒处理,雾化液必须无菌。
❖ 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
❖ 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0 - 450, 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 2.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 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病区环境清洁消毒SOP
一、空气
❖ 1.开窗通风,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每日上、 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
❖ 2.不宜开窗通风(如室外尘埃密度较高或极 度寒冷时),必要时(如收治了肺结核患者) 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有自动显示累计消 毒时间的不需要单独登记),并正确估算仪 器的数量,并必要时行效果评价;
❖ (六)餐具 ❖ 1.清洗:用洗涤剂擦洗,清水冲洗干净 ❖ 2.消毒:煮沸10-2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20

医院综合性监测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医院综合性监测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医院综合性监测标准操作规程一、监测要求1.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2.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

3.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4.医院应按每200~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职人员接受监测知识培训并熟练掌握。

5.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并确保设施运转正常。

二、监测对象住院患者(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时可包括出院后一定时期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

三、监测内容1.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人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一污染切口、污染切口)等。

2.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疾病分类记录出院人数,按高危疾病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切口类型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四、监测方法1.临床科室医师和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人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2.专职人员应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

3.专职人员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以及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信息。

五、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100%式中: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标准操作规程前期准备1.管理机制:多部门协作,确保人员、设施和经费到位。

2.了解现场信息:发病地点、人数、可疑感染源和病原体、事件严重程度。

3.文献复习:疾病、调查、采样、检验方面的知识,可能病原体及相关危险因素等。

4.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调查队伍,采样和防护用品(根据检验目的,确定样品的类型、采样时机及方法)。

证实暴发存在将目前的数量与以前可比的数量进行对比(前提是需要排除假暴发)。

核实诊断1.调查获取详细的临床资料。

2.审核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与流行病学资料。

3.描述疾病谱的特征,核实诊断。

建立病例定义1.病例定义是确定调查对象的划分依据;病例定义以调查对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应明确限定时间、地点和人群;必要时可有影像学或检验资料,不应包括所研究的暴露和危险因素。

2.建立病例定义。

(1)确诊病例:经实验室查证;(2)临床病例:典型病例特征,不需要实验室证据;(3)可能、疑似病例:部分典型特征。

搜索病例按照病例定义进行识别和分类,按不同类别进行计数。

个案调查1.开展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等详细信息。

2.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等。

3.个案调查表可参照WS/T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附录A。

描述三间分布1.时间分布.2.空间分布。

3.人群分布。

建立假设1.疾病假设。

2.贮存宿主假设。

3.传播途径假设。

4.媒介假设。

5.危险因素假设。

检验假设1.考虑因果关系,设计分析研究来检验假设,常用的有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2.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通过采样、微生物实验室鉴定等方法寻找病原体。

3.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技术手段证实同源性。

重新调查并验证假设重新回顾和审视前面每一个过程是否正确。

1.病例筛查:核实暴发。

2.病原调查:证实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3.现场调查:原因推断。

4.分子流行病学:证实同源性。

5.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证实相关因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一、监测要求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二、监测对象指定时间段内所有住院患者。

三、监测内容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确定。

1.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2.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按科室记录应调查人数与实际调查人数。

四、监测时间1.调查启动时间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或者根据有关部门的监测要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行安排。

确定调查启动时间后应在一周内完成调查。

2.一个区域的调查应在一日内完成。

每日调查的对象是该区域前一日(该日称调查日)o点至24点期间内住院患者的情况。

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拟定调查方案,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汇报,以获得主管院长或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的支持以及医务部门的协助。

2.调查开始前4—7日,向各个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以及需要配合的其他事项。

3.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组建现场调查人员。

一般每100—150张床位至少应配备1名现场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各病区主治及以上医师组成。

4.调查前1—2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组织现场调查人员和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

培训内容为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

六、监测方法1.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应在调查前一天填写好表112—1及表112—2中除“感染情况”外的其他内容,便于调查人员现场查看。

2.调查日可以根据住院患者数量确定现场调查人员分组情况,一般每组2人,一名到患者床旁以询问和查体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一患者至少3min;一名负责对照病案核对表格。

3.每位住院患者(包括当天出院患者,不包括当天入院患者)均应进行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表112—2);个案调查表的“感染情况”应由现场调查人员填写,并注意追踪病原学检查结果。

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精选全文

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1.医疗器械灭菌效果监测1.1 采样时间:在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1.2 无菌检验(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的敷料、缝线、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无菌器械以及适合于无菌间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对单向流空气区域及工作台面,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

1.3无菌检验前准备1.3.1 洗脱液与培养基无菌性试验:无菌试验前3d,于需-厌氧培养基与霉菌培养基内各接种1ml洗脱液,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1.3.2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1.3.2.1 在试验前一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1环至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h-18h后,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1.3.2.2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18h-24h后,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1.3.2.3 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接种环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24h后,用0.9%无菌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cfu/ml-100cfu/ml。

1.4无菌操作:取缝合针、针头、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5件直接浸入6管需-厌氧培养管(其中一管作阳性对照)与4管霉菌培养管。

培养基用量为15ml/管。

1.4.1 取5付注射器,在5ml洗脱液中反复抽吸5次,洗下管内细菌,混合后接种需-厌氧菌培养管(共6管,其中1管作阳性对照)与霉菌培养管(共4管)。

接种量:1ml注射器为0.5 ml,2ml注射器为1ml,5ml-10ml注射器为2ml,20ml-50ml注射器为5ml ,培养基用量:接种量为2ml以下为15ml/管,接种量5ml为40ml/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医院感染临床病例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医院感染临床病例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侵入性医疗技术的开展、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在医院中也随之增大,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做好临床感染病例的监测,以及早发现感染病例,防止感染在医院暴发,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一、医院感染病例全面监测
(一) 监测部门:全院住院病人
(二) 监测方法:借助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进行监测。

(三) 负责人: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控感办专职人员。

(四) 监测步骤:
1、科室护士医院感染监测:
(1)病情观察、护理检查、询问等方式进行对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

(2)发生患者有感染迹象应立即报告床位医生,并协助送检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2、主管医生医院感染监测:
(1)通过每天查房及各种检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2)接到护士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血常规、病原体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感染诊断。

(3)确诊为医院感染后必须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交给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兼职医生。

(4)科室如发生同种同源的感染病例3例以上,在2小时内报控感办。

3、医院感染管理兼职医生的感染监测:
(1)接到报告卡后应对感染病例进行复核,证实为医院感染时立即在科内医院感染登记簿上登记。

(2)对科内的医院感染情况应注意分析,如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应立即报告控感办及医务处;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4、控感办专职人员感染监测:
(1)每周数次下病房询问医生护士、查阅病史,必要时查看病人,了解感染情况。

(2)每月到病案室抽查病历,复核各临床科室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漏报、错报,做好各项监测的汇总统计工作。

(3)每季度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同时通过简讯形式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并提出感染控制措施,将我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控制在<7-8%;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

(4)接到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应根据《嵩明县人民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进行相关调查,证实为院感暴发,应按报告程序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计局医政科。

二、医院感染病例目标性监测
(一) 监测部门:ICU病区
(二) 监测方法:前瞻性调查
(三) 负责人:ICU院感小组成员、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

(四) 监测步骤
1、护士:对在住病员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发现感染迹象立即报告主管医生。

2、专职医生:
(1)对病员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每天填写《ICU院感病例前瞻性监测调查表》,着重做好导尿管、深静脉、气管导管感染的监测。

(2)每月5日前应将《ICU院感病例前瞻性监测调查表》上报院内控感办。

3、控感办:
(1)每周三次到ICU调查,了解感染情况;每月将ICU 上报的院感调查表进行汇总;每季度对ICU感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向科室反馈。

(2)ICU发生院感暴发报告处理同全面性监测。

三、现患率调查
(一) 调查部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要求而定。

(二) 调查对象:病区调查日前一天24小时(自0点~
24点)所有在住病员(含当日出院病人)。

(三) 调查方法:现场调查+病历查阅
(四) 调查频率:每年1次,指定一年中任一天为调查日。

(五) 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控感办专职人员。

(六) 调查步骤:
1、成立调查组,成员由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控感办人员组成。

2、调查组成员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实施调查:
(1)调查前一天由床位医生填写每位病人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抽样)调查个案登记的基本项目》。

(2)调查当日由一位负责医生和护士现场检查病员情况,了解感染相关的症状、体征,并记录,另一位负责查阅病史、各种检查记录、用药情况等。

(3)填写调查结果
1)资料分析汇总,并按要求上报医院感染管理质控部门。

2)向医务处和被查科室反馈调查结果,提出感染控制措施。

四、医院感染病原学监测
(一)微生物检验室:
1. 应做好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多重耐药菌(MRSA、鲍曼不动杆菌等)应立即电话报告控感办。

2. 每季度对细菌耐药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并报告控感办。

(二)控感办专职人员:
1. 应定期到微生物室查阅细菌检验结果,了解感染情况,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做好消毒隔离。

2. 对微生物室上报的病原体及细菌耐药资料应通过院感简讯向全院公布。

知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