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ISBAR沟通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不同学历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3・
不 同 学 历 新 护 士 评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沈
摘要 目的
据 。方法
丽 ’ 刘 志娟 李 林超 王 春 婷 宋 彩 霞
探讨培养不同学历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 为培养新护士评判性 思维能力寻找教育策略 , 为护理教 育提供参考依
发 生 。 慢 性 肾 衰 竭 患 者 家 属 的情 绪 、 行 对 患 者 的 治 疗 和 预 言 后 有 直接 影 响 。护 士 通 过 主 动 与 患 者 家 属 交 流 、 通 , 家 沟 使 属对 患者 的疾 病 、 治疗 方 案等 充 分 了解 后 , 极 参 与 到 患 者 的 治 积 疗与护理中来 , 使患者切实感 受到家人 的关 心 、 理解和尊重 , 让 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 和安全感 , 这样 可有效缓 冲应激 事件对 患者情 绪的影响 ; 同时 , 家属理解治疗 方案 , 积极协助 医护人员 做好患者 的开 导和教 育工作 , 以起 到协 同干预的作 用。从 表 可 2可 以看 出 , 过 有 针 对 性 的心 理 干 预 后 , 经 心理 干 预 组 患 者 的 焦 虑情绪 明显减轻 , 且优 于对 照组 ( 0 0 ) 说 明心 理 下预措 施 P< . 5 , 是 恰 当和 有 效 的 。
为评判性思维能力是 高等护理教育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由于
不 同层 次的教 育有着不 同的培养要求 ,为了解不 同学历护 士的 评 判性 思维能 力 的状况 ,为护理 教 育提 供参 考 依据 , 者对 笔 14名不同学历层次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 力进行 了调查 。为 7
探 索 在 临床 学 习 中培 养 新 护 士 的 评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的 可 行 办 法 , 对 14名 新 护 士 进 行 临 床 规 范 化 培 训 2 月 , 新 护 士 的评 判 7 4个 对 性思 维 能力 进 行 了对 比观 察 和 有 目的 的培 养 。现 报 告 如 下 。
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护士是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专业人士,护士们需要依据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开展工作。
特别是在护理中,护士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需要培养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问题。
下面我们介绍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一、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指在面对新的问题和信息时,能够废除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接受并尝试理解不同的观点。
护士在工作中需要经常处理各种问题,接收来自医生、病人、家属、同事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要有开放性的思维,不能受到主观的偏见或感情的影响。
这样才能从中寻求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一种能够从多个角度判断和评估同一个问题或现象的思维方式。
护士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准确地判断问题和情况,不能出现判断偏差乃至导致病人和医护人员出现意外后果。
因此,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该学会分析不同的信息来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刻意的、分析性的思考过程,能够从各种因素中构建、分析和解决问题。
护士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对医学文献、医疗协议和临床指南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够预测和指导患者的行动。
四、判断力判断力是一种能够准确判断医疗实践是否证据强有力或准确的思维方法。
护士需要建立敏锐的判断力,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指导医疗实践。
护士应该考虑不同的因素,包括病人病情、患者的愿望、医疗工作的费用等等。
五、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护士需要在护理中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护士需要开展远程教育计划,学习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接受护士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适应性培训是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继续教育也有助于护士们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技能和挑战。
护士评判性思维需要长期不断地训练和提高。
当护士们增强了自己的评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他们会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减少病人的风险。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护理ppt演示

学习目标
明确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努力培养临床护士评判性 思维能力。
将评判性思维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全程
1 评判性思维概述 2 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概述 3 培养护理评判性思维的方法 4 护理评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5 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层次 6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
(2)心电监护:设定模拟人的心电监护是Q-T间期延长 ,S-T段下降,T波低平(低血钾的心电反应) (3)新开立的医嘱:补钾医嘱(NS250+10%KCL15ml ivgtt) (4)配药桌旁放有药典书一本。 护士:
演练执行静脉补钾医嘱,配药,并接上补钾组补液
护士评批性思维与实践 1.通过护士是否关注检验结果来体现 2.通过患者是否向患者询问呕吐情况来体 现 3. 护士进入病房,是否会关注心电监护 的情 况?能否发现心电的异常?是否能 够推断 异常的心电是与低血钾有关? 4. 护士是计算/会计算给药深度?护士是 否查 看床边的药典书判断给药的安全范 围?发 现医嘱用药浓度过高时,如何处 理? 5. 看到患者在输液,护士会不会去看患 者正 在输注什么药液?发现患者在输注 错误的 药液时,护士应该怎样去处理?
临床情景分析
有一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因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睡眠障碍,医生
开具临时备用医嘱:咪达唑仑注射液2㎎静推(睡前),21点患者准备睡
觉了,就按了呼叫铃说:护士,我准备睡觉了,你可以给我打针了!于是
护士配药后来到床旁,患者正坐在床边的坐便椅上小便,于是,护
士就给患者注射了药物,药物注射完毕患者已经在坐便椅上沉沉入
睡了。
患者为男性,身高180㎝,体重达80公斤
0.5~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仅一名陪人在场 本品为强镇静药,作为麻醉前给药,全麻前诱导给药和全麻维持
IBL教学法对高职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IBL教学法对高职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IBL教学法对高职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一、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思维训练教学中的缺陷在以往的教学中,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采用病例讨论法,即教师课前安排学生分组对1~2个病例进行讨论并作好发言准备,课上小组代表汇报某一问题的讨论结果,教师对汇报的结论进行点评,并对学生欠缺的知识进行精讲。
病例讨论法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临床事件,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探讨和解决临床问题;它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对激活和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笔者在教学反思中发现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例如,讨论糖尿病酮症酸昏迷的患者营养状况,学生会意见分歧并得出结论完全相反的护理诊断,即“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而传统的教学仅简单地公布正确结论,或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解题思路得出结论,缺乏提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批驳对方观点的辩论机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正确答案,而非自身对结论做出决策。
由于教师较注重矫正学生片面、错误的结论,易使学生的自信心受挫,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负面影响;学生探讨问题展开的层面与角度有所欠缺,讨论往往停留于问题表层的解决,不利于批判性思维与探究精神的培养。
因此,临床思维训练课在病例讨论的基础上,应倡导质疑学习,将教学重点转变为训练学生分析、批判、推导、决策的思维过程。
二、I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思维训练中的实践为了评估IBL教学效果,我们将IBL教学法与病例讨论法进行比较研究。
将2009级高职高招护理4个班级进行随机分组,1、4班为观察组,2、3班为对照组。
观察组86人,年龄(21.19±0.62)岁(19--9.3岁);对照组87人,年龄(21.31士0.80)岁(19~23岁)。
两组学生均为女生,年龄、人校与在校成绩等一般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
观察组采用I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病例讨论法,两组对象的课程均为同一位教师进行教学,授课时间与考核方式均相同。
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

模拟情景:静脉给药与给药错误 情景设置:
(模拟室老师设置好) 病人资料:患者***, 32岁,女,孕8周,妊娠呕吐,电解 质失调 入院,无家人陪伴,无人来探视,患者抑郁 病史3 年,目前在补液治疗。此时情景如下: 物品和环境:
(1)输液:患者目前正在输液,挂在输液架 正在滴的补 液不是她的(床号、姓名都是错
医嘱用药浓度过高时,如何处 理? 5. 看到患者在输液,护士会不 会去看患者正 在输注什么药液? 发现患者在输注错误的 药液时, 护士应该怎样去处理?
临床情景分 析
有一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因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导
致睡眠障碍,医生开具临时备用医嘱:咪达唑仑注射
液2㎎静推(睡前),21点患者准备睡觉了,就按了呼
演练执行静脉补钾医嘱,配药,并接上补钾
批判性思维
1.为什么医生开 立?NS250+10%KCL15ml ivgtt??---解释、质疑 2.引起低钾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解 释 3.患者是否有低钾症状与体 征?---说明 4.这条医嘱对吗(用法、剂 量、浓度、时 间?---质疑、 判断、分析
5.给药错误的原因?---反省、 反思、调 节
叫铃说:护士,我准备睡觉了,你可以给我打针了!
于是护士配药后来到床旁,患者正坐在床边的坐
患达便 药者8 0椅物为公上 注男斤小 射性 ,便 完身, 毕高于 患1是者8 0,已㎝护经,士在体就坐重 给便患椅者上0.5注沉~1小沉射时入了血药睡药浓度了物达。,峰值
仅 一 名 陪 人 本品为强镇静药,作为麻醉前给药,全麻前诱导给药和全麻维
解释、分析、评价、推论、说明、自我调试
➢ 情感态度倾向 独立思考、谨慎谦虚、好奇执着、自信负责、 诚实公正、有创造性、冒险和勇气
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

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评判性思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一种批判理论[1]。
它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2]。
从护理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3]。
美国国家护理联盟一致通过将评判性思维教育作为评价护理本科教学质量的特殊标准[4],1993年美国教育部要求所有大学生毕业时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2000年教育目标)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界人士在教育和临床实践领域开始重视、强调和应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
评判性思维的概念上个世纪末才引入中国,在我国的发展较晚,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对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有了重要的认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征求意见稿中卫生部明确将注重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改革目标。
1.影响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的因素1.1 教学1.1.1单一教学目标我国护理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思想指导下,由于太过注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他们思维的训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挥潜能,从而导致了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后形成一些机械性和懒惰性行为[5]。
1.1.2教学方法不合理现在的教学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单通道授受方法,从而导致护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全盘被动接受,机械地记忆和重复知识,这样不利于培养护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的新型求知模式的建立,缺乏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不利于护理本科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6-8]。
1.1.3教学环境闭塞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课堂中,老师把自己看成是权威,较少提出问题,不利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ppt课件

①互动;
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ppt课件
8
方法
苏格拉底询问法 也称苏格拉底问答法,是由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
的,通过询问与评判性思维相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
思考和回答来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ppt课件
9
方法
例
一抢救病人
问 :假如你在现场 “假如你在现场,你会如
何
?”
“采取的措施 ,哪些不足,哪些正确”
“资料齐全吗”“ 评估及时吗”
“ 该病人的护理问题被及时识别吗?就目前的 问题实质是什么,还能细化吗”
ppt课件 10
方法
归纳性思维的教育模式教学法 也称Taba教学法,是HildaTaba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 它建立在“护理程序”的基础上,借助不同的临床情况,通 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主要是通过教学查房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 思维、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教学查房,使护生 在病人护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的临床情景中能更好 的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能根据自己获得的资料,客观 的分析、推理、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反思行为的过程 及结果,不断的评价调整护理措施,使病人康复。这样 利用教学查房不但能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而且也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达到教学长的目的。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6
如果你是护士小刘, 你应如何思考和判断 病例:清晨3点钟,护士小刘 这样的情况?
评判性思维的 练习
看见一病房5床的床头灯亮了, 她走进了病房,问到:吴先 生,我看见你的床头灯亮了, 你有什么事情吗?吴先生说 “我很好,没事,谢谢”, 但是护士小刘看到房间的地 板上有三张湿了的纸巾,床 单也有点湿,吴先生的眼睛 是红的。
护理培训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护理技能操作 是 护理工 作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其水 平 高低 直接影响护理质 量 的好 坏 , 是护 士整 体 素质 的体 现 。良好 的 评判 性思维能力 , 有助 于护 士在 临床 实践 中 因人 而异 的 解决 患者 的健康问题和需求 … 。护理技 能培训过 程 中评判性 思维 能力 的培养就是通过设疑 、 答疑、 点 拨等 方法启 发护生 、 护士,
止评 判性 思维的“ 萎缩 ” 。如静 脉输 液前的评 估和穿刺 成功后
进行互动 时所用 的方式 、 方法每 次都要有新 内容 , 并且 说 出理 由。这样不仅 引发 了学 生 的好 奇 心 , 还促 使他 们全 面 回忆所
学知识 , 积 累知识 , 反复 强化 分析 问题 、 调查 问题 、 思 考 问题 、
齐鲁护理杂志 2 0 t 3 年第 1 9卷第 1 5 期
护 理 培训 中评 判 性 思 维 能 力 培 养 策 略分 析
王 英
( 潍坊市益都 中心医院 山东青州 2 6 2 5 0 0 )
中图分类号 : R 1 9 7 . 3 文献标识码 : B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1 5 . 0 8 4 文章编号 : 1 0 0 6—7 2 5 6( 2 0 1 3 ) 1 5—0 1 4 3— 0 2
利 于 评 判 性 思 维 的拓 展 深 化 。所 以此 期 宜 重 点 采 用 “ 发现式 ”
教学 。如在铺床法 、 保护 用具 的应 用 、 移 动、 搬 运患 者 中只讲 原则 , 不讲具体做法 , 鼓励学生根 据护理操 作规则 , 本着 省时 、
节力 、 患者舒 适和安全 原则 , 自己设计 操作 内容 , 充 分发 挥 自
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 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中的应用陈雄英ꎬ林杜娟ꎬ谭金仪(清远市人民医院㊀广东清远51008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中的应用效果ꎮ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儿内科115例患儿及3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研究对象ꎬ采用SBAR沟通模式ꎻ选择2016年1月1日~6月30日儿内科110例患儿及3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ꎬ采用传统口头沟通模式ꎮ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㊁病情评估能力及医㊁护㊁患满意度和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ꎮ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㊁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ꎻ观察组医㊁护㊁患满意度高于对照组ꎬ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SBAR沟通模式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ꎬ有效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ꎬ确保患儿安全ꎮʌ关键词ɔSBAR沟通模式ꎻ医护人员ꎻ整体管理能力ꎻ病情评估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6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18.045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19)18-0123-03㊀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ꎬ在就医过程中ꎬ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患者安全研究重点:安全照护最好知识»中指出ꎬ对于发达国家来说ꎬ导致患者安全问题第一位的原因是缺乏沟通与协调ꎬ而这在经济转型国家中位居第三位[1]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ICA ̄HO)研究亦指出ꎬ沟通障碍是60%以上警讯事件(严重但可预防的患者伤害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ꎮ因此ꎬ在临床工作中建立科学㊁有效的沟通标准对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十分必要ꎬ是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目标ꎮSBAR沟通模式即现状(situation)㊁背景(background)㊁评估(assessment)㊁建议(recommendation)ꎬ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的沟通工具ꎬ可快速有效传递信息ꎬ减少沟通交流中的信息遗漏ꎬ规避医疗差错事件的发生[3-4]ꎮ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ꎬ我们引入SBAR沟通模式ꎬ在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ꎮ现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我院儿内科115例患儿及3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研究对象ꎬ患儿中男65例㊁女50例ꎬ年龄(6.13ʃ1.30)岁ꎮ医护人员中医生8例ꎬ年龄(30.25ʃ6.02)岁ꎻ护士22例ꎬ年龄(27.25ʃ3.72)岁ꎮ选择2016年1月1日~6月30日我院儿内科110例患儿及3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ꎬ患儿中男58例㊁女42例ꎬ年龄(6.20ʃ1.32)岁ꎮ医护人员中医生7例ꎬ年龄(30.25ʃ6.02)岁ꎻ护士23例ꎬ年龄(27.30ʃ3.78)岁ꎮ两组患儿及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1.2㊀方法㊀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沟通模式ꎮ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ꎮ①SBAR培训:采用专题讲座㊁情景模拟㊁业务查房等方式组织医护人员进行SBAR沟通内涵㊁范畴㊁意义及病情汇报等方面培训ꎬ训练医护人员沟通和交流方式ꎬ更好的制定问题处理策略ꎬ安排案例分析ꎬ落实SBAR沟通在医护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ꎬ确保人人参与㊁人人过关ꎮ②患儿入院时医护合作:患儿入住病区时ꎬ由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组成的医护小组一起迎接患儿ꎬ医生负责做好患儿的听诊㊁触诊㊁护理评估等体格检查ꎬ责任护士做好患儿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评估ꎬ医护双方均通过询问了解患儿的主诉㊁疾病症状㊁既往史㊁家族史及入院前治疗等资料信息ꎬ然后围绕患儿病情共同讨论ꎬ为患儿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和整体护理方案ꎮ③设计SBAR交接表:根据SBAR沟通模式4个模板制定SBAR交接表ꎮS:患儿目前现状ꎬ包括姓名㊁年龄㊁入院时间㊁病情分级等ꎻB:导致患儿发病的主要背景ꎬ包括主诉㊁既往史㊁过敏史㊁当日用药史等ꎻA:患儿现状评估:包括生命体征㊁阳性体征㊁导管评估㊁相关护理评分等ꎻR:根据各项治疗㊁检查及评估基础制定进一步的诊疗护理建议ꎮ采用 ɿ 方式快速填写ꎬ少部分条目需文字描述ꎬ各条目均由责任护士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如实填写并签名ꎬ保证交接信息的完整性ꎮ④医护查房反馈: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ꎬ发放医护查房记录本ꎬ责任护士每日跟随本组医生一起查房ꎬ根据SBAR沟通模式及时反馈患儿病情变化㊁生命体征变化㊁心理状态㊁用药后不良反应及护理问题等ꎬ医生综合患儿主诉及病情提出处理措施ꎬ交代注意事项ꎬ查房时认真㊁详细记录ꎬ制定当日护理计划ꎬ及时预约相关检查ꎬ全面了解病情ꎬ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ꎮ1.3㊀观察指标㊀①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ꎬ包括整体护理能力㊁病室管理能力㊁基础护理能力㊁护理文件管理4个方面ꎬ满分均为100分ꎬ分数越高表明整体管理能力水平越高ꎮ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ꎬ包括病情诊断㊁用药史/过敏史㊁检查指标异常㊁治疗护理方案㊁风险与护理重点5个方面ꎬ满分均为100分ꎬ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评估能力越高ꎮ③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医㊁护㊁患满意度(年龄较小的患儿由家属协助填321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9月第25卷第18期写)ꎬ满分均为100分ꎬ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ꎮ④比较两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ꎮ1.4㊀统计学方法㊀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ꎬ行χ2检验ꎻ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ꎬ行t检验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两组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评分比较㊀见表1ꎮ2.2㊀两组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评分比较㊀见表2ꎮ表1㊀两组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ꎬxʃs)组别n整体护理能力病室管理能力基础护理能力护理文件管理观察组3095.26ʃ3.8895.45ʃ4.0096.20ʃ3.1195.88ʃ3.57对照组3087.50ʃ7.2588.24ʃ7.5090.15ʃ5.8789.26ʃ7.14t值5.1694.6464.9884.542P值<0.001<0.001<0.001<0.0012.3㊀两组医㊁护㊁患满意度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比较㊀见表3ꎮ表2㊀两组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评分比较(分ꎬxʃs)组别n病情诊断用药史/过敏史检查指标异常治疗护理方案风险与护理重点观察组3094.10ʃ4.4795.17ʃ2.5392.88ʃ3.4494.06ʃ3.4893.27ʃ3.32对照组3087.65ʃ5.7589.92ʃ5.3387.72ʃ5.4390.25ʃ4.5887.50ʃ4.35t值4.8514.8744.3973.6285.775P值<0.001<0.001<0.001<0.001<0.001表3㊀两组医㊁护㊁患满意度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比较(分ꎬxʃs)组别医生n满意度护士n满意度患儿n满意度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例(%)]观察组894.27ʃ3.262295.52ʃ3.8911594.88ʃ3.722(1.74)对照组790.23ʃ3.852390.52ʃ6.2311091.25ʃ5.039(8.18)统计值t=2.202t=3.212t=6.173χ2=5.019P值0.0460.003<0.0010.0253㊀讨论儿内科护理环节多㊁交接多㊁患儿病情变化快ꎬ交接班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各项情况ꎬ全面㊁规范㊁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及潜在风险ꎬ确保患儿安全[5]ꎮ以往采用的传统口头沟通模式易受时间㊁环境等因素影响ꎬ导致交班护士遗漏交班内容ꎬ未能全面交待患儿情况ꎬ影响医生的判断及处理ꎬ导致不良事件发生ꎬ威胁患儿安全[6]ꎮ另外ꎬ交班护士还存在对患儿整体情况缺乏关注度的问题ꎬ对患儿病情的观察流于表面ꎬ病情记录重点不突出ꎮ已有研究证实[7]ꎬ信息模糊㊁信息不足㊁交流障碍㊁信息未及时有效传递等医护间沟通不良是导致患者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ꎬ尤其是对于科室未规范交接内容㊁制定操作性强的交接流程时ꎬ护士缺乏护理评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ꎬ可导致其无法完全掌握患者病情ꎮ而卫莉等[8]研究显示ꎬ基于SBAR沟通模式制定的SBAR交接表可规范交接的顺序和内容ꎬ由责任护士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如实填写ꎬ可理顺交接思路ꎬ避免条理不清或信息遗漏ꎬ及时有效地了解患儿基本信息ꎬ明确后续护理工作重点ꎬ对保障患儿安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ꎮ另外ꎬ沈蕴之等[9]研究还发现ꎬ应用SBAR沟通模式可促使护士主动观察患者病情ꎬ及时汇报医生ꎬ帮助医生全面㊁系统分析患者病情ꎬ及时做出准确判断ꎬ制定诊疗方案ꎬ促进医护合作交流ꎮ本研究在儿内科护理中引入SBAR沟通模式ꎬ结果显示ꎬ观察组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ꎬ观察组医㊁护㊁患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ꎬ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ꎬ提示SBAR沟通模式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ꎬ医㊁护㊁患满意度高ꎬ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ꎬ确保患儿安全ꎮ分析原因ꎬSBAR沟通模式可帮助护士确定患儿主要问题ꎬ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归纳ꎬ然后全面㊁系统的整理给医生ꎬ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儿情况变化ꎬ及时制定诊疗计划ꎬ保证患儿能及时得到安全㊁高效的医疗服务[10]ꎮ但建立一个新的行为方式最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ꎬSBAR沟通模式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ꎬ需要他们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收集资料㊁分析问题ꎬ特别是年轻护士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ꎬ需要护理管理者和高年资护士不断督查㊁反复强化训练ꎬ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析和归纳ꎬ使护士更易掌握ꎬ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ꎮ另外ꎬ还需医生的配合和理解ꎬ在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还应对医生进行培训ꎬ在实施过程中医生的支持和理解可增强护士的自信心ꎬ保证培训顺利实施ꎬ促进医护合作[11]ꎮ综上所述ꎬSBAR沟通模式可明显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管理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ꎬ建立和谐的医护团队合作ꎬ保证患儿安全ꎬ值得推广应用ꎮ参考文献[1]㊀罗南ꎬ李平平ꎬ高丽华ꎬ等.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6ꎬ22(32):4733-4736.[2]NadzamDMꎬRNꎬFAAN.TheJOINTCOMMISSIONUP ̄DATE:NursesᶄRoleinCommunicationandPatientSafety[J].JournalofNursingCareQualityꎬ2009ꎬ24(3):184-188.[3]李建萍ꎬ钱火红.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ꎬ2016ꎬ33(15):36-38. [4]高俊平ꎬ许婵玲ꎬ田海燕ꎬ等.SBAR沟通模式在泌尿外科医护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ꎬ2018ꎬ32(10):138-141.[5]王蓓.小儿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ꎬ2014ꎬ5(11):88-90.[6]陆群峰ꎬ杜桦ꎬ张建萍ꎬ等.SBAR沟通模式在儿科急诊患421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9月第25卷第18期儿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8ꎬ24(14):1715-1717.[7]张慧玲ꎬ王盼盼ꎬ彭会珍ꎬ等.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ꎬ2015ꎬ31(25):1945-1948.[8]卫莉ꎬ杨福娜ꎬ刘东英ꎬ等.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医护一体化建设与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8ꎬ24(15):1788-1792.[9]沈蕴之ꎬ蒋红ꎬ黄莺ꎬ等.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4ꎬ49(6):688-692.[10]涂小妹ꎬ任国琴ꎬ肖大江ꎬ等.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国内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7ꎬ23(27):3441-3445.[11]易利华ꎬ俞萍ꎬ任国琴ꎬ等.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医护团队合作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ꎬ2017ꎬ23(27):3472-3476.本文编辑:李㊀梅㊀㊀2019-05-29收稿品管圈活动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效果观察宫㊀娣1ꎬ秦㊀蕾2(1.青岛菩提医疗医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菩提健康门诊部㊀山东青岛266021ꎻ2.青岛市商业职工医院)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的效果ꎮ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ꎬ开展以 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 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ꎬ运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ꎬ进行现状调查ꎬ采用PDCA循环方法分析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要因ꎬ设定目标ꎬ进行统计和分析ꎬ查找真因ꎬ制定改进对策并组织落实ꎬ分析活动开展的有形与无形成果ꎮ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缺陷率由改善前38.23%降至改善后12.5%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品管圈活动后全体圈员从品管手法㊁团队凝聚力㊁解决问题能力㊁自信心㊁沟通配合㊁成就感㊁积极性㊁专业知识方面评分均有提高ꎬ尤其是在运用品管手法及成就感方面提升很大ꎮ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效果显著ꎬ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ꎬ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ꎮʌ关键词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ꎻ品管圈ꎻ口服药物ꎻ依从性ꎻPDCA循环中图分类号:R473.6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18.046㊀㊀文章编号:1006-7256(2019)18-0125-04㊀㊀品管圈是指在同一或相似工作场所的个人ꎬ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ꎬ解决问题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ꎬ通过全体合作㊁集思广益ꎬ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程序进行改善与管理ꎬ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ꎮ口服药物治疗中ꎬ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㊁有效㊁规范㊁科学的服药指导ꎬ护士作为直接执行者和效果观察者ꎬ作用至关重要ꎬ是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ꎮ药物依从性是指接受同意并正确地执行治疗方案ꎬ按时按量服药ꎮ风湿免疫疾病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的一类疾病ꎬ大部分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ꎮ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ꎬ不能正常工作学习ꎬ生活不能自理ꎬ需终身用药[3]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服药的观察中发现部分患者疾病症状明显缓解即自行减量ꎮ如何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ꎬ强化自我管理ꎬ是疾病治疗及病情控制的关键ꎮ2018年8月~2019年1月ꎬ我们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 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 的课题研究中ꎬ临床效果良好ꎮ现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选取同期风湿科住院患者124例ꎮ将2018年9月16日~10月7日(活动前)6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设为对照组ꎬ将2019年1月5日~27日(活动后)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ꎮ参照Morisky8item量表自行设计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表ꎬ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ꎬ如姓名㊁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㊁职业㊁婚姻状况㊁医疗付费方式㊁收入水平㊁自理能力㊁服药种类㊁服药频次㊁药物数量㊁停药种类㊁原因等ꎮ1.2㊀方法1.2.1㊀成立品管圈小组㊀于2018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ꎬ包括主任护师1名㊁副主任护师1名㊁主管护师2名㊁护师2名㊁护士3名ꎬ共9名圈员ꎬ平均年龄35.1岁ꎬ设圈长1名ꎬ由护士担任ꎬ负责圈内活动的统筹管理并将任务进行合理分配ꎬ护士长任辅导员ꎬ负责监督管理活动ꎬ其他成员按照圈长的安排开展工作ꎬ完成分管项目的有效实收ꎮ本期活动是上期 呵护圈 活动的延续ꎬ在圈长的统筹组织下实施ꎮ1.2.2㊀主题选定㊀运用头脑风暴法ꎬ全员们列出工作中需改进的问题ꎬ提出待选主题ꎬ共计5个ꎬ依据迫切性㊁圈能力㊁重要性㊁上级政策原则ꎬ运用权重评价法ꎬ最终确定 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 为此次品管圈活动主题ꎮ衡量指标:根据Morisky8item量表ꎬ量表满分为8分ꎬ本文所提到的 依从性好 的患者是指经Morisky量表检验得分为6分以上的患者ꎬ 依从性差 是指经Morisky量表检验得分为6分及以下的患者[4]ꎮ1.2.3㊀制定活动计划㊀根据5W1H原则制定此次活动计划ꎬ分工明确ꎬ责任到人ꎬ确定2018年8月~2019年1月为活动周期ꎬ第1阶段为2018年8月~9月ꎬ调查现状ꎬ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论证设定活动目标ꎬ并根据目标制定可行性计划与处置对策ꎻ第2阶段为2018年10月~11月ꎬ组织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反馈从而不断升级改善对策ꎮ第3阶521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9月第25卷第18期。
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

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传统交接班模式和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I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诊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交接班模式,实验组患者采取I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情况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在交接班中问题发生率为14.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9.5%;对照组患者在交接班中问题的发生率为32.8%,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7.8%。
两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的得分为(85.46±12.39)分,传统交接班模式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度得分为(68.74±12.15)分,两种交接班模式的病情掌握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抢救室床旁交接班中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不良问题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ISBAR沟通模式;传统交接班模式;急诊抢救室;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06-02ISBAR communication mode application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bed succession【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ISBAR communication mode, by comparing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succession and ISBAR communication model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bed succession. Methods 365 cases emergency patients, which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during October 2013 -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model success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he ISBAR communication mode. The incidence of problems in succession,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and nurse the scores of the master degree of patients' condi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in success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4.1%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ing was 99.5%; incidence in success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2.8%,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ing was 87.8%. The incidence of problems and satisfaction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SBAR communication mode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 for (85.46 +/- 12.39) points, while traditional succession model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for (68.74 +/- 12.15) points, the condition master degree score of two kinds comparison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SBAR communication model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bed succession is remarkable and reduces adverse problems, which has cert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ISBAR communication mode; Traditional succession mod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Clinical value护理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交班护理人员与接班护理人员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交接患者疾病情况等相关信息[1]。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护理人员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还能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境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那么,护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培养积极的质疑态度。
在日常工作中,不应盲目接受和遵循常规,而应时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例如,对于某种疾病的护理常规,不能仅仅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就全盘接受,而要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和依据。
这种质疑并非是为了挑战权威,而是为了寻求更优的护理方案。
广泛的知识储备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护理人员不仅要精通护理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参加培训课程等途径,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在面对问题时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和分析依据。
学会观察和收集信息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情绪变化等,同时要善于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描述和诉求。
收集到的信息越全面、准确,就越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比如,一位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仅仅关注体温的数值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发热的时间规律、伴随症状、患者的饮食和睡眠情况等。
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收集到相关信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
例如,对于患者自述的病史,要考虑其是否存在遗漏或夸大的情况;对于不同来源的检查结果,要综合分析其一致性和差异。
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评估,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为后续的护理决策提供依据。
逻辑推理能力在批判性思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护理人员要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
护理人员的ISBAR沟通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第一部分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交接
I:转出科室名称,报告者的身份S: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送出部门名称、接收部门名称、目前主要状况(包括异常检查结果),B:包括简要病史、今日治疗、长期特殊治疗、特殊治疗药物(包括镇静剂)、静脉治疗药物、口服药、液体、引流管、给氧情况、特殊检查情况、未完成的术前/检查前准备项目、特别注意项目(如癫痫发作、脊柱损伤、自杀倾向)等内容A:包括目前的特殊状况R:包括特殊关注点;
评判性思维的练习
如果你是护士小张,你应如何思考和判断这样的情况?
病例:清晨2点钟,护士小张看见一病房7床的床头灯亮了,她走进了病房,问到:周先生,我看见你的床头灯亮了, 你有什么事情吗?吴先生说“我很好,没事,谢谢”,但是护士小刘看到房间的地板上有3张湿了的纸巾,床单也有点湿,周先生的眼睛是红的。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I(身份):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S(病情):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和情况(什么变化?何时发生变化?有多严重?)B(背景):患者的主诉、入院诊断、相关既往史、手术情况、治疗情况、异常报告值A(评估):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管道(引流)、出入量、体位、腹痛、有无阴道流血、伤口、排气、饮食、活动、大小便等R(建议):包括已采取(或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问题处理(安全风险)的建议
第二部分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评判性思维的意义
评判性思维的定义
美国心理协会的定义:评判性思维是一个有目的、自我调整的判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证据、背景、概念、方法和标准得到了合理的考虑。 护理学科中评判思维的定义:是对护理问题的确定及其解决方法的思维和推理的过程。
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ppt课件

目 录
3
评判性思维?
ppt课件
4
壹
评判性思维概述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由德国法兰克福学
派的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源于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推理、反思、知识与经验的本能之上的思维技能
n 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n 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人们进行反思活动时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 征和条件,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技能之一。
ppt课件
24
临床情景分析
ppt课件
25
有一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因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睡眠障碍,医生
开具临时备用医嘱:咪达唑仑注射液2㎎静推(睡前),21点患者准备睡
觉了,就按了呼叫铃说:护士,我准备睡觉了,你可以给我打针了!于是
护士配药后来到床旁,患者正坐在床边的坐便椅上小便,于是,护
士就给患者注射了药物,药物注射完毕患者已经在坐便椅上沉沉入
(2)心电监护:设定模拟人的心电监护是Q-T间期延长 ,S-T段下降,T波低平(低血钾的心电反应) (3)新开立的医嘱:补钾医嘱(NS250+10%KCL15ml ivgtt) (4)配药桌旁放有药典书一本。 护士:
演练执行静脉补钾医嘱,配药,并接上补钾组补液
护士评批性思维与实践 1.通过护士是否关注检验结果来体现 2.通过患者是否向患者询问呕吐情况来体 现 3. 护士进入病房,是否会关注心电监护 的情 况?能否发现心电的异常?是否能 够推断 异常的心电是与低血钾有关? 4. 护士是计算/会计算给药深度?护士是 否查 看床边的药典书判断给药的安全范 围?发 现医嘱用药浓度过高时,如何处 理? 5. 看到患者在输液,护士会不会去看患 者正 在输注什么药液?发现患者在输注 错误的 药液时,护士应该怎样去处理?
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PPT

演练执行静脉补钾医嘱,配药,并接上补钾组补液
护士评批性思维与实践 1.通过护士是否关注检验结果来体现 2.通过患者是否向患者询问呕吐情况来体 现 3. 护士进入病房,是否会关注心电监护 的情 况?能否发现心电的异常?是否能 够推断 异常的心电是与低血钾有关? 4. 护士是计算/会计算给药深度?护士是 否查 看床边的药典书判断给药的安全范 围?发 现医嘱用药浓度过高时,如何处 理? 5. 看到患者在输液,护士会不会去看患 者正 在输注什么药液?发现患者在输注 错误的 80㎝,体重达80公斤
0.5~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仅一名陪人在场 本品为强镇静药,作为麻醉前给药,全麻前诱导给药和全麻维持
该护士是否具有评判性思维?为什么?
护理评判性思维的层次
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
Watson-Glaser 评判性思维测量表( WGCTA) 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技能测验 (CCTST) 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 《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
贰
护理评判性思维的 概述
护理评判性思维:从护理学的角度看,评判性思
维是护士面临临床复杂的护理问题时所进行的有 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判断、反思、推理、 决策的过程。
护理评判性思维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结合体。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护理评判性思维的组成
➢ 知识因素
医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护理学知识
如何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护理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引言 • 评判性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 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的策略与方
法 • 案例分析与实践 • 效果评估与反馈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3
提高护生应对复杂临床情境的能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护理工作日益复杂,要求护 生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判性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则,进行 推理和判断,确保结论的合理性和准 确性。
反思性
评判性思维要求个体在判断和决策时 保持公正,不受个人偏见、情绪或利 益影响。
评判性思维与护理工作的关系
评判性思维对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因为护理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复杂情境和问题, 要求护士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评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护士更好地评估病人状况、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以及处 理紧急情况。
应用。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护生的特点 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此外,应加强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提高护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 护理学科的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病 人需求的多样化。同时,加强与其他医疗专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评判性思维还有助于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协作,共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03
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的策略 与方法
提升知识储备
知识是形成评判性思维的基础, 因此,提升知识储备是培养评判
性思维的重要步骤。
护理专业学生应广泛阅读相关书 籍、文献,掌握护理学基础知识 ,同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A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A
场景一: 1、ISBAR模式床旁交接班.m4a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应用效果: A提高了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掌握程度 增强了护士对病情的评估和把控能力 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一 部分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案例分享2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5-22查房发现,近段时间的术后患者,对中药协定方“排气饮” 不耐受的情况明显增加。
循证1、A近期术前肠道准备均使用“硫酸镁粉剂”口服。
2、老年患者腹泻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患者。 3、急诊手术患者很少出现腹泻情况。 4、怀疑术前口服过“硫酸镁粉剂”的老年患者,对常规剂量 的“排气饮”不能耐受,向谭迎春主任医师报告。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 交接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 S:包括患者的床号和姓名、患者的问题 • AB:包括患者的主诉、问题的依据及分析 • A:包括患者的异常反应、异常报告值、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问题的评估、观察要点 • R: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对问题处理的建议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辨证论治: 谭主任认为,对术前口服过“硫酸镁粉剂”的老年患者,术
后中药“排气饮”中的“何首乌”成分去除。(近期此类患者不 耐受“排气饮”的情况基本消失)
案例分享3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小结
A护士肩负着观察病情,分析病情,作出决策的责任。 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 患者安全! 提升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
IdenAtity (身份)Situation(状况)、Background(背 景)、Assessment(评估)、Recommendation(建议) 之缩写。
目的是希望藉由标准化、容易明白、准确陈述、内容完 整的方式把相关讯息说出,以省略不必要的细节的一种 沟通模式,来提升医疗照护之质量,以减少医疗失误。
PPT论坛:www.1ppt .cn
第一部分 I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 护理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护理(I)SBAR 沟通工具之起源
沟通不良所造成之后果
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 ealthAcare Organization, JCAHO)在2007年的报告中说明了「沟通 失误」占了所有警戒事件中近70%(JCAHO, 2007)。而其中的75% 与病人的死亡有关(Leonard,Graham,& Bonacum,2004)
第一 部分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 交接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交班者
护理交接班存在的问题
A 1、交班内容不准确(准备不够)、不全面;
2、交班条理不清晰,重点不突出;
3、医学术语使用不准确、不恰当;
接班者
1、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交班;
循证:一:发现围手术抗生素使用的天数、等级超常规 二:感染病灶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无相关感染指标检测 三:查看术前相关感染指标皆正常,术2日血常规示“白
细胞3.04”,报告上级医生
调查结论: 立即停用抗生素,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73”
案例分享1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5-16 护理查房发现, 从5-13起,科室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的医嘱明显增加。
A
场景二: 2、ISBAR模式—报告病情.MP4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应用效果: • A当大家使用一种标准化的交流模式时,交流的有效
性大大提高。
• 医生作为倾听者,知道护士会告诉他什么。因而他 的倾听会更有效;
• 护士作为汇报者,她知道医生期待了解哪些内容, 因而她的汇报会更有效。
第一 部分
A:包括目前的特殊状况 R:包括特殊关注点;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交接
A
场景三: 3、ISBAR模式—病区间交接.MP4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交接
应用效果: A 患者病情讯息被「清楚」且「准确」地在团队成员、 各部门之间被交换。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交接
ISBAR沟通模式的优点
• 我们要学习如何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学习护理知 识和技术。
• 培训护士:操作者
思想行动者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4-13 护理查房发现 19床 向XX 47岁 因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于4-1从肝
胆外A科转入我科。4-8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诊
断“右输卵管卵巢脓肿”,医嘱一直予头孢他啶2.0静滴Bid。
谢谢聆听 请多指教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I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 交接
ISBAR沟通模式—转科单元间交接
I:转出科室名称,报告者的身份 S: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送出部门名称、接收部门名称、目前主要
A状况(包括异常检查结果),
B:包括简要病史、今日治疗、长期特殊治疗、特殊治疗药物(包括镇静 剂)、静脉治疗药物、口服药、液体、引流管、给氧情况、特殊检查情况、 未完成的术前/检查前准备项目、特别注意项目(如癫痫发作、脊柱损伤、 自杀倾向)等内容
I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护理应用 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概述
医A生眼里的好护士
善解人意、配合默契 工作能力强 高情商、高智商 理想的合作伙伴
目录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 A(评估):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管道(引流)、出入量、体位、腹痛、 有无阴道流血、伤口、排气、饮食、活动、大小便等
• R(建议):包括已采取(或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问题处理(安 全风险)的建议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2016A年01月开始应用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2017年01更新后的交班表
2、对所交患者的疾病或相关知识不了解;
3、交班时注意力不集中。
ISBAR沟通模式—护士交接班
• I(身份):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 S(病情):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和情况(什么变化?何时发生变化?有多
严重A?)
• B(背景):患者的主诉、入院诊断、相关既往史、手术情况、治疗情况、
异常报告值
循证:A1、部分患者如22床、32床无禁食史。
2、其所患疾病均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3、追溯患者无抽血前服用食物或药物,护士抽血的操作符 合流程。 4、怀疑检验科出现异常数据,向,检验科的电解质分析仪做了试剂(方法)调整,导
致数据低于正常值,一经发现,已做更正。
护理(I)SBAR 沟通工具之起源
有良效好沟 的A通讯息- 要素
护理(I)SBAR 沟通工具之起源
『ISBAR』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沟通方式,源于核子潜艇中彼 此的沟通,后被美国Kaiser Permanente 所属医院改编成适用于 健康A照护,以改善沟通的方法。
护理(I)SBAR 沟通工具之起源
可A 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进医护队伍团结协作 能展现优质护理的内涵 有利于规范交班流程,促进患者安全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第二 部分
评判性思维的意义 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评判性思维的意义
A
• 1、现代护理工作迫切需要评判性思维 • 2、促进护士素质提高需要评判性思维
• 3、护理学科的发展需要评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