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演进基本特点分析
“ ” 左 的价值评 价标准的影子还在某些领域存 在着。 改革开放 价值观念 的交流性。 改革开放 以后, 人们的思想禁锢解除了, 交流
后 , 量 与 市场 经 济 契合 的西方 价值 观 念 出现在 中国大 地 , 大 手段 日 大 大 益先进 , 信息传播也 日益广泛而 高效起来 , 促进了价值 观 刺 激 了中 国人 自我 意 识 的觉 醒 , 利 益 观 上 也 表 现 出一种 重 利 念的交流进程, 在 几千年来的价值体系正在改变, 在市场经济创造 轻 义 的倾 向, 求 实 惠成 为 大 众 的普 遍 心理 , 有 甚者 为 了谋 求 性 地 引入 中 国现 代化 建 设之 后 , 追 更 中西 价值 观 念在 交 流冲 撞 过 后 走
更好 地 适 应 现 代 社 会 的发 展 。 中西两 种 价 值 观 的交 流 是 对本 根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 观念 的冲突和矛盾并不值得担忧
价 值 观 的重 构 和 对 西方 价 值 观 的 融 汇 , 用 本 根 价 值 观 对 西 方 和畏惧 , 是 这恰恰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社会 价 值 观 进 行接 纳 、 造 和 更 新 。 们 的现 代化 建 设 必 须 要 站 在 大变革呼唤价值 观念 的转化和发展 , 改 我 只有真正理解 和把 握了我 全 球 化 的 高度 , 足 中 国 的 国情 , 索 适 合 自己 发 展 道 路 的价 国 社会 转 型 期 价 值 观 念 演 进 的 基本 特 点 , 能真 正 理 解 我 国现 立 探 才
建设时期新生 的经济制度和社会 制度 下的价值观念, 以及西方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的主 导价 值 观 的建 设 , 学 切 实 地 把 握 社 会 主 义 科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灿烂历史和文明的国家,在她悠悠历史中的每一次社会变迁,都使得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和成熟,虽然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影响,但是着眼于整体的趋势来看,社会变迁还是促进着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变迁进行的尤为剧烈,伴随着这种剧烈的变化,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根本原因,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和自我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后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政策,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个体绝对的服从整体的利益,同事个人之间在国家的控制和调节之下实现平均,这种平均化是在各个由职业划分的板块中实现的,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等,在这样的结构下。
个人依附于集体,是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出发点,如果离开了就会丧失一切。
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行政,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忘记了个人利益。
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
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政策也允许在公有制外存在多种所有的存在,这样就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人们的利益意识也开始觉醒。
同时,单位和集体对个人的约束的放松,也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别的商业活动。
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
这样的热情和渴望,在各个领域里迅速展开,给整个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并依靠这种活力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长期被抑制的个人利益突然的觉醒,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人们强烈的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使得一些人完全的忽略原有的规则,加之新的社会规则还没有完善,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社会的意识形态落后于现实,在变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衡的局面,例如:不择手段的无规则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人际关系的商品化;体制内外利益差距的加大,使体制内的人们产生严重的利益丧失感,从而把权力与职业方便转化为利益源泉;体制内的懒惰的竞赛;小团体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经济犯罪的普遍化;对公共事务的冷淡,甚至产生损人不利己的社会破坏行为,等等。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特点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特点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阶级或阶层都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美国著名学者戴维?波普诺教授认为,这种社会地位是指在社会中所界定的社会位置,从社会分层的意义上讲,社会地位具有更具体的含义,它是指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等级位置。
同时,因为个人的大部分生活是以社会等级为基础的,所以识别人的社会地位也就十分重要。
确定不同人群的社会地位,就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目的。
是什么决定了阶层的划分?有二种最基本的经典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一是马克思依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来界定阶级;二是马克斯?韦伯认为分层体系中除了经济之外,还有二个重要的维度:权力和声望。
当代中国社会的分层研究,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1.“十大阶层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一个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向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转变;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中国城市的社会等级结构正在向橄榄性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演变,而乡村地区或城乡结合的县级行政区的社会阶层结构要转变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则还要走很漫长的路的基本判断。
课题组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的社会分层结构。
十个社会阶层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约为2.1%)→经理人员阶层(1.5%)→私营企业主阶层(0.6%)→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办事人员阶层(4.8%)→个体工商户阶层(4.2%)→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2%)→产业工人阶层(22.6%)→农业劳动者阶层(44%)→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1%)和五种社会等级: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
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信息安全111班富煌1115300009社会转型期,既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激烈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正在发生全方位的变化,各种价值观念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形成巨大的冲击。
其中,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和婚姻家庭观的变化尤为瞩目,人们处在风云变化的漩涡之中。
一、家庭文化的演变及面临的问题1.家庭观念的变化。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家庭的期望值与过去大不相同。
社会经济生活的紧张,危机感的加重,下岗、待业等诸多因素使个人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不断变动。
过分强调个性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由、享乐又使得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群体意识,导致家庭成员间出现新的矛盾和冲突,也造成人们对家庭意识的淡化和家庭认识的迷茫。
有些人想逃避家庭羁绊决定终身不结婚,还有些人想冲出婚姻的围城。
更多的人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变动中的家庭状况和环境。
他们希望家庭不仅仅是生育的共同体和经济生活合作体,而且是满足情感享受和精神需求的港湾,渴望有更多的理解、支持、帮助和鼓励,风雨同舟,共同沐浴甘甜。
2.择偶观的转变。
(1)择偶方式基本自主。
在婚姻自主方面,伴随着婚姻自主意识的增强,青年中自主婚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2)择偶标准更加注重个人的条件,更加看重物质利益和好的生存条件。
从前,青年择偶标准一般把家庭出身、政治面貌、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作为主要标准,明显表现出以家庭利益为转移的倾向。
相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择偶时更加注重个人条件。
3.性观念的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性自由”观念也借着各种媒体传入中国,使得青年的性观念迅速由封闭、压抑走向开放。
4.平等观的兴起。
人们追求个人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同时,家庭成员平等的观念也在增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格的平等。
夫妻及所有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在道德人格上逐渐确立了平等的观念,无论是夫妻父母和子女,长幼之间无任何高低贵贱之别。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含答案)【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单选题1.20实际化学的发展分为(B )个部分。
A、1B、2C、3D、42.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的工作不包括(D )A、继续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B、两套基本单位的联系C、研究生命起源D、现象层面的分类3.本源的特征是什么(A )A、本源是最小的B、本源是最大的C、本源是最原始的D、本源是最终的4.不属于20世纪科学的特点的是(D )A、社会化B、各门科学抽象化C、一体化D、现代化5.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特点(A )A、渐进式B、突发式C、跳跃式D、断层式6.第一次科学革命是由(A )主导的。
A、牛顿、伽利略B、爱因斯坦C、阿基米德D、高斯7.东方对西方的贡献有(B )次浪潮。
A、4.0B、3.0C、2.0D、1.08.非线性相互作用就是所谓的(A )A、耦合作用B、促进作用C、协助作用D、反作用9.分析耗散结构理论的有力手段是(C )。
A、鱼刺图B、甘特图C、分岔图D、回归分析10.高技术的特性不包括(D )。
A、高投入B、高附加值C、高知识含量D、高性能11.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D )A、提供了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B、改变了个人的生存方式C、形成了以技术理想为基础的生存方式D、促成了社会进步12.古代的技术特点(B )A、无个性,无关联B、有个性,无关联C、有个性,有关联D、无个性,有关联13.古典时期留给后人的遗产不包括(A )A、集体本位B、关注自然C、理性D、基督教14.国家应通过(B )等自我调整,把现代化过程中的代价降到最低。
A、价值对规律和事实的引导B、通过政府管制C、修正在还原过程中简化的抽象,引入心理和精神因素。
D、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博弈和妥协15.耗散结构理论不包括(D )A、随机涨落B、选择C、非线性相互作用D、保持平衡态16.混沌包括(B )种形式。
A、1B、2C、3D、417.技术锁定的成面是指(B )A、准确性B、外部性C、强制性D、全面性18.近代科学革命的特点(A )A、本体论和认识论B、唯物论和认识论C、唯物论和本体论D、唯物论和唯心论19.就内生性发展社会来看,发展道路不包括(A )A、历史B、科学C、技术D、社会20.科举考试的作用不包括(D )A、提供社会层级流动的通道B、疏导社会底层的动力C、提拔上来的人属于官僚阶层,从而来制约地主阶层D、促进社会和谐21.科学包括(C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技术D、科学活动22.了解存在的基础是(A )。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转型过程进入了加速期。
我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都是人的生存方式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但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点。
转型过程漫长。
中国的农业文明非常发达,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难以在借鉴,完全是一个独自探索的课题。
这样,一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型过程复杂。
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已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遭遇深刻危机、出现一系列弊端之后开始的,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这可以使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少走弯路,但也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
可以说,当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始灭。
这种时代的落差使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境遇更加复杂化。
转型中矛盾尖锐。
西方现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最初是外源式的,是在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启动的,它不仅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相反自己就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
由此形成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状态。
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
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推进的,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
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要把多变的国际环境考虑进来,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影响。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结合实际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
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发展现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
它们分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正在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价值观念冲突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思想文化现象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下面我们从什么是价值观念冲突入手,来概括和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一)价值观念冲突的界定要弄明白什么是价值观念冲突,我们首先要从什么是价值这一问题谈起。
其次是价值观和价值观念,最后推导出价值观念冲突的内涵。
(1)价值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还指出:价值“表示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与人的需要紧密联系的,反映了人与物之间的特定关系。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价值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1, 意义说。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的意义。
”第2, 需要说。
“价值—这是人为了满足其需要和利益所需要的东西。
第3, 合目的说。
价值是符合系统目的,有助于实现目的的东西,这种目的是系统运动的客观指向。
也有理解认为价值是表征人类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合目的性。
第4,有用说。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
第5, 人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人,并认为这一概括揭示了价值的实质。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最有价值的,具有最高价值。
第6, 效应说。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或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这里的效应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效应。
第7, 合理说。
价值概念的含义是“应当”。
“应”指应该,“当”指正当性、合理性。
合理性是同必然性相符合的东西。
第八,关系说。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在坚持第八种观点的同时,并认为这一观点还应包含以下几点:首先,价值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
主体和客体的划分是不能绝对化的,它们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其次,价值并非静止、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关系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浅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挑战
浅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挑战作者:巩喜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9期摘要现阶段,中国在经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转变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政府治理面临的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分配不公正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社会转型公平正义国民心态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社会转型使国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其中主要的有来自社会层面的挑战和国民心态迷失的挑战。
1我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挑战1.1社会层面的挑战在转型期,社会层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面临挑战、社会发展繁荣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因为转型就要改变,改变必须扬弃,摈弃旧有的权益格局和发展模式,则会打破原有平衡,造成局部的失衡乃至混乱。
特别是在中国法治执行水平较低,制度化程度不高,公民的行为理性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状况下,“打破”与“建立”之间的冲突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影响社会的稳定。
在转型期,阶层分化明显;公众期望值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公民的挫折感、剥夺感、不安全感增强,对公共权威的信任度、认同感下降等,都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繁荣。
转型带来的福利分配不公、社会保障落后、治安恶化、就业困难等问题,对政府治理构成严峻挑战。
1.2国民心态的迷失转型带来了国民心态的严重迷失。
第一表现是物欲化,指的是人们迷恋于对物质的占有、享受和崇拜,发展到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从而无视人的人格、精神需求与发展,因而产生人格衰退、道德衰退、精神衰退和行为衰退等现象,在现实中表现为金钱崇拜和物欲横流等社会病态。
在物欲化冲击下,使有的人表现出认钱不认人、认钱不认理等社会道德退化现象。
第二是焦虑化,即社会转型期因社会剧变所带来的焦躁不安的心态、急不可耐的情绪性反映和缺乏理智的盲目行为的综合症。
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功利,社会发展不够均衡等原因,使人们充满了功利性、充满了缺乏理智的情绪色彩,社会焦虑还造成人容易产生盲动、错觉和社会“无序”,影响到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社会和谐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自我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点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发展的过程性、极端的复杂性(当代中国社会浓缩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所在问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之间是相互缠绕的、相互裹挟的)、演变趋于恶化、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主体缺失(解决社会断裂问题,打同民间、学界和官方的桎梏,是越来越多的人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是社会多元化、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极为重要的、必要的条件。
)、存在长期性对当代社会问题的透视及案例需要解释的框架九大社会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下岗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犯罪猖獗问题(经济犯罪、黑社会犯罪、青少年犯罪)、人口生态问题、教育危机问题(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迷茫与困惑、职业教育的不发达、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教育行政化)、道德失范问题(没有信仰的民族能不能走向强大?信仰重建)、婚姻家庭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演变趋势、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问题、国富民强与国强民不富的问题九大问题总结:权力腐败愈演愈烈、贫富差距开始悬殊、下岗失业困难重重、农民增收仍很艰难、团伙犯罪如意猖獗、信仰缺失道德失范、婚姻家庭问题增多、环境污染趋于恶化、应试教育成为顽症。
国外的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问题是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是一种情景或情况;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存在。
国内的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定义:1.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对较多的人,他们的生活或进步遇到了障碍,社会有些失序,开始没有安全感,原来正常的生活或者应该正常的生活越来越不顺利。
2.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综合现象,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失调,社会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社会难以协调发展。
3.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变迁或者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异和矛盾,这些矛盾的生成虽然是局部的,但其演变及后果具有全局性,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导致不同社会群体日益复杂的利益摩擦和关系紧张。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摘要近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共和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这段历史充满着剧烈变革和深刻矛盾。
本文将以事件与人物为线索,探究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并思考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重大事件,人物,驱动因素,影响一、帝国的衰落与民族危机的深化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衰微,军事力量落后于西方列强,社会动荡不安。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开始,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掠夺资源,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民族危机日益深化,民众的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1.1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39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赔偿战争费用,并承认英国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也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1.2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抵抗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涌现出一批爱国志士,如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他们积极宣传抵御外侮、改革内政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反抗清政府统治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
二、改革与变革: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的碰撞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自身的矛盾激化,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
2.1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萌芽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表明我 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新 阶段。
2 0 0 0年党 的 十五届 五 中全 会 ,我 国宣 布 已经初 步建 立起 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 。
・ 本 文系国家社科 基金 重大项 目 “ 当代 中国社会 管理 体制创 新研 究” ( 8 0 0 1 4 1 0 2 2 0 1 1 0 1 ) 的阶段性 研究 成
会规范体系远没形成 ,道德和信仰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下降,导致社会失序 ,社会凝聚力明显减
弱。
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 ,从 1 9 7 8 年中国改革开放一直到 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 地位上从属于经济建设 、服务于经济建设 ,在模式上借鉴了经
发 生根 本改 变 。
大部分学者认为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 ,整个社会开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 变 ,具体来说 ,“ 就是从农业 的、乡村 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 ,向工业的、城镇的、 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 ①。从具体数据来看 ,1 9 7 7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 1 7 . 6 % ;在三次产业结
构中,一产 占2 9 . 4 % 、二产 占4 7 . 1 %、三产 占2 3 . 5 %, 有7 4 . 5 %的劳动力在一产就业 。但到了 2 0 0 2 年 ,我国城市化率 已经上升为 3 9 % ;三次产业结构中 ,一产 已经下降到 1 5 . 8 % ,二产 和三
产上 升到 5 0 . 1 %和 3 4 . 1 % ,一 产 的就业 人 口降 为 5 0 %。 ② 经过 2 0多 年的 改革开 放 ,我 国的社 会
来 ,党的十二大提出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基本原则 ;1 9 8 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 全会通过 了 《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 ,提出我国实行 的是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1 9 8 7
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近代以来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非常重要的一种选士、 任官制度, 由于 它与士阶层的前途、 命运直接相关, 大多数士人都或长或短地经历过所谓 “ 科举生涯” ;同时,由于士是传统文化及其承载物— 文献典籍的主要 创造者与传承者, 因此, 科举与士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所留下的痕迹可 以说无处不在,有关科举的文献也非常之多,以至于有人说 “ 中国儿乎无 一本书与科举无关” 。基于此种状况,任何人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有关科举 的书目浏览无遗。 但毫无疑问, 此类书目与科举及士的关联程度肯定又是 有所不同的。 有的是直接关于科举的专书, 整部书都在讨论和研究科举问 题; 有的虽非科举专书, 但其中有相当集中的一部分直接与科举有关: 另 有一些则虽与科举有关, 但史料分布相当分散, 需要通读全书, 逐条收集; 此外, 与科举偶有关涉的书目 数量非常之多, 只能作为涉猎的对象,以进 一步扩大史料来源。 基于以上的史料存在状况, 本文拟根据史料距离研究 主题的远近,将此时期的文献分成 ( )科举专书;( )集中史料;C) 1 2 3
难度最大的一种。 本文的选题范围
基于科举史料过于繁多的事实与状况, 本文拟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唐宋
时期, 重点是唐后期五代与北宋, 前及隋而后及南宋, 一般不论及辽、 金。 它所要考察的是科举制度从初建到完备的过程, 重在寻求科举制度在唐宋
社会变革大背景下所发生的相应的变化, 以及此种变化与此时期士阶层变 化的关系。 从而从一个角度即科举制度的角度揭示唐宋时期中国政治结构
( 四)类书
主要指宋修四大类书。因距唐较近,所记有关唐代科举史实多可信, 但相互之间转相抄辑, 其中多有重复之处, 时或有异同, 则可以互为补充、
考证。 宋人所修类书有关当代者, 其史料价值值得重视; 但因宋代史料流 传于今者比较多, 使用时要以原始史料为主, 类书只作辅助资料。 而宋以 后所修类书,如清修 《 古今图书集成》等,多属抄缀众书而成,史料价值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之社会层面
1、当前中国社会的特征1)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一一市场经济转化改革以前, 我国商品经济发育程度很低, 基本上是一种产品经济, 或者说是自然经济或变形的自然经济。
农村商品率很低, 基本上是自给半自给状态, 形成了生产以自给为主要目的的封闭经济体系。
改革以后, 商品经济作为新的社会要素导入, 使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从这种意义上说,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 也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
我国非农业的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称快速增长的态势。
3)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相伴现象,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6.1%,已达到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
4)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当前我国开放过程全面而深入地推进,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上升;外资引进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出国学习、交流、从事商务甚至是劳务输出的人数已成规模……5)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化一是在所有制方面, 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相容的新结构。
二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新的职业群体诞生; 三是新的组织管理形式也随之出现; 四是有了不同的利益需求, 出现了新的利益格局。
6)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同期各地还制定了上千项地方性法规,传统的习惯于以人情、伦理判别是非被法律、法规所取代。
2、社会问题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
但是在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我国社会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1)结构性社会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官员腐败问题这类社会问题是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社会结构变迁直接引发的,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某些强有力的客观因素推动所致。
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与评价
说,主流社会的声音是赞同的。
值得回味的是,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也在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动。
应该说,从20世纪初开启的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到30年代和40年代变成了中国社会各政治派别的自觉追求和社会运动方向。
这里有必要对“中国化”这一关键词汇作一分析。
所谓“中国化”,应是指在引进、移植西方的理论和制度时,要避免由于教条地、机械地照搬照套而导致引进和移植的西方形态的文明成果与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相脱离的现象,因为如果那样,不仅会导致理论的空玄和偏激,还易引发实践中的失误甚至灾难的发生;而应根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既要全面开放又要精心选择,使之成为中华文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中国在吸收西方文明成果、融合世界先进文明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革新。
具体地说,应包括这样几点:第一,“中国化”不是排外,恰恰相反,是更好地、真正地吸收西方文明中能为中国所用的部分和成分;第二,“中国化”不是固守,恰恰相反,是用西方文明中的一些有益于世界和中国的积极因素丰富、补充到中国的文化中,改造中国文化中落后和消极的成分,塑造中华文明的新品格;第三,“中国化”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优良品质和优秀成分,摒弃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和消极成分。
第四,“中国化”的内在动力和趋向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实现、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总之,就20世纪上半期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趋向看,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由中国传统的法律形态转变为近代中国的西方化形态;二是以中国化为内在要求和运动方向的对西方文明的融会和吸收过程。
前者对于中国来说是“变”,后者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变”。
“变”与“不变”,是西方化的,又是中国化的;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
这就是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运动的辩证规则。
【收稿日期】 2004204213【作者简介】 张晋藩(1930—),男,辽宁沈阳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律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法律史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点和趋向
第6 期
石春梅 :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点和趋 向
6 l
新 向传统 回归 , 当代文化 价值观是在传 统与现代 的不
价值 观演变是 每个时代共同的特征 , 当代中 国社 会 的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 那些发生在人们精神领域 中的思想意识 、 价值观念 的变迁 , 造成 了价值 观紊乱 , 诱发和激化 了一些社会矛盾 , 正促成多 种社会 不和谐 因素引 发 了学界的高度关 注。当社会进入转型时期 , 价值观存在 的实体背景发生 了变化 , 需要建构新 的价 值观体系来 协调新 的社会生活是不争的事实 。 在这种 继承与批 判的建构中 , 我们的上层建筑能在何种程度 上进行行 之有效 的干预? 我们的价值 观变迁是否是按 西方社会 的轨迹重蹈覆 辙? 面对全球背景下 的价值观 变迁 , 国的社会 主义价值 观教 育应持何 种价值观进 我 行 改革 ? 对这些问题的科学 阐释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我
第 2卷 6
第 6 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I e l gc la d P l ia u ain Re e rh d oo ia n o i c lEd c to s a c t
V0 . 6 I No 6 2 .
21 0 0年 1 2月
De . 0 0 c 2 1
的发展过程 中文化价值 观面对 的首要问题。 国文化 我 认 同危 机的核心 问题是如何解 决以西方 为模本 的制
度系统 和地 方性 、 民族性文化之 间的冲突 。 我国几 千年来 封闭保守发 展 的传统 文化价值 观在 当代世 界 多元文化 的冲突下曾一度迷失了方 向, 在简单 的模仿
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理论建构摘要:关键词:一、“社会转型”的概念解析“社会转型”,从其字面意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在当代,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由某种非市场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或者用当代发展理论的术语来说,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社会转型是对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一系列创造性变革的总称。
它是人类在生存方式上,在处理自身事务方面发生的伟大革命性转变。
这次转型的浪潮最早滥觞于16世纪的欧洲,澎湃于18世纪以后,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的不平衡,至今仍未结束,正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地推进着。
包括中国在内,目前正处在这场社会转型的大潮之中。
由于它们都发生在近现代,所以这个过程也被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近代化”或“现代化”。
这场宏伟的社会变革就其性质、追求目标和产生的实际成果看,实质上是人类社会根本的制度性变革。
它造就了一个制度和性质上完全有别于过去的崭新的现代社会,在这之前的社会均被称之为传统社会,因而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图景,故称之为社会转型。
这种整体的社会模式变革或转型主要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领域由非市场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型;政治领域由集权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型;文化领域由过去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向当今开放的、多元的、批判性的现代文化的转型。
它们从各个方面根本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结构和面貌。
事实表明,这三个领域的变革体现了转型过程中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背后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和内容。
尽管各个国家和民族社会转型的具体方式不同,发生的变化各种各样,出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但是它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内容却有着共同之处,即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民主政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
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胡鞍钢马伟2012-12-26 16:33:37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内容摘要】中国的特殊国情使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轨迹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演变道路,而是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一是1840—1948年从传统农业解体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漫长演变阶段;二是1949—1977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分割和强化阶段;三是1978—1991年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业化迅速发展所伴随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开始解体并逐步转向三元经济社会结构,即农业部门、乡镇企业部门、城镇正规部门;四是1992年之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所伴随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
面对新的四元结构,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一体化、农村内部一体化,即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同化和现代化,这就要求不断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集聚化、农民工市民化、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键词】城乡结构;乡镇企业;非正规部门;经济社会一体化【作者简介】胡鞍钢,中国科学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认识中国国情,特别是认识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矛盾,乃是认清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的根本依据,也是确定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的矛盾,突出地表现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结构矛盾,包括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农村与城市等矛盾。
这一矛盾决定了中国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也是认识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道路的基本线索。
一、问题的提出: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现代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是从哪里演变而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变迁?又是怎样形成今天的新格局?今后几十年它又会向什么方向演进?我们如何比较完整而清晰地描述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又如何选择适宜的量化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及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试图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
社会转型
一、什么是社会转型自1992年李培林在《“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一文中提出社会转型这一问题后,学界对此进行了持续深入地研究。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九种:第一种观点是由陆学艺和景天魁提出,他们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1第二种观点是由郑杭生、李强等提出,他们认为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它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
2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二是指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三是指一种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又不完全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第五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即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
第六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即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也意味着其他社会结构层面的转换,因此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
第七种观点认为应把社会转型提升到哲学层面来思考,即认为社会转型是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的实践主体自觉地推进社会变革的历史创造性活动。
第八种观点认为从广义文化学的角度看,社会转型就是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
第九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意味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社会由此成为一个万象的图景。
当前社会转型的特殊性
稳定 的思维定式 , 在付 出 日益高 昂的代 价 。改革 正
前 的几十年 .我们对 阶级斗争 的状态估 计过重 : 现 在, 有些 官 员对群体 性 事件 的性质估 计过 重 , 以致
形成 了 “ 僵硬 的稳定思维 ” 。但正如有 人说 的 ,稳 “
社 会动 荡与“ 稳定 幻像 ” 不 稳定 问题 之所 以成为 国人关 注 的一大 焦点 问
题。 与长期 以来 在我们 社会 中形 系 的 。所谓 不 稳定幻 像 , 实 就 其
是一 种 以为社会 矛盾 很多 、 严 重 。 生社会 动 荡 很 发 的可能性很 大 的主观 感觉 。应 当说 , 种 “ 这 不稳 定 幻像 ” 在我 们社会 中相 当普遍 地存 在着 , 并影 响 了 我 们对 目前 社 会 矛盾 和 冲 突 的看 法 与处 理方 式 。 换 言之 。 这种 “ 不稳 定 幻 像 ” 导致 社 会稳 定 问题 是
近些 年来 , 由于社 会 矛盾 的激化 . 中国的社 会
的维稳模式下 。通过压制和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表 达 ,来实现短期 内的社会稳定 ,成了相 当普遍 的做
法。 结果 是不仅治标不治本 , 反而起到 了维护 既有利 益格局 的作用 , 甚至对社会公 正造成 严重损 害。 维 稳 的工作 不是要 消除 、也 不可 能 完全 消除 利 益矛 盾和 冲突 , 而是 要为其 设立 规则 . 为这 类 要 问题 的解 决 提供制 度化 渠道 与方式 ,建 立 在市 场 经 济条 件下 有效 的利 益均衡机 制 。 当前 , 同的群 不 体在 争取 自己 的利 益方 面 出现 了不 平衡 ,有 的群 体有 能 力为 自己争 取利 益 ,有 的则 没有 能 力 为 自 己争取 利益 。 这种情 况 下 , 可能需 要 通过权 力 在 就 的 均衡来 建立 市场 经济 条件下 利益 均衡 机 制 。同 时 , 府 还要 注 意 防止 用 “ 动 式治 理 ” 政 运 替代 真 正 的 制度化 建设 。 中 国现在 需 要解 决 的 不是 绝 对 稳 定 的 问题 . 而 是秩 序的 问题 。 我们 要追 求 的不是 一时 的太 平 , 而是 长治 久安 , 是经 济 和社会 生活 的有 序化 。 说 到底 ,某些 群体维 护既 得利 益 的工 具之 一 就是 曲解稳 定 , 用稳 定 的问题来 绑架 社 会 。 我们 不 应 当夸大 社会 不稳定 的可能性 。我们 这 个社 会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国不容置疑地进入社会利益结构主体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计划体制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与市场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碰撞所交织于一起的“高风险时代”。
在这特殊时期,社会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结构向复杂的结构转变,其具体体现于利益主体更为多元,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利益需求更为多样。
在这种多变的情势下,人们原来所熟悉的社会大环境也在发生着整体性移位,一些在大家看来陌生甚至是无法想像的行为方式、游戏规则也相继呈现于周围,这些新出现的事物要得到普遍认同,大致需要一定的调整期、适应期和整合期,而在这“三期”的特殊转型期间中,因为各种利益冲突、贫富悬殊鸿沟、社会分层现象、收入不平衡性、贪污腐败、社会风气不正、就业形势严峻、物价波动以及购买压力等等问题而引发起新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普遍性将始终并在一定时期内渗透并影响着每一位中国公民,这种影响也会通过彷徨、质疑、困惑、牢骚甚至是采取极端的行为予以反映和暴露。
社会公民大多从属于一定的组织,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效益最大化的人力基础。
员工既是企业一员,更是社会一介公民,他们不仅工作于企业这个组织环境中,更多的是与家人一道生活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内,因此,他们的思维、观念、行为规范不仅与企业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更与社会环境休戚与共。
那么,作为企业如何正确看待员工身上呈现的“社会转型综合症”,如何正确处理这种综合症弊端通过员工群体带入企业所引发的各类不利因素,这应该是当前特别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转型过程进入了加速期。
我国的社会转型与其他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相比,虽然存在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都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都是人的生存方式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但由于我国农业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转型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点。
转型过程漫长。
中国的农业文明非常发达,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同时,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庞大经济社会体中实现社会转型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既没有现成的历史经验、也没有其他国家的成功实践可供借鉴,完全是一个独自探索的课题。
这样,一方面,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型过程复杂。
中国社会的转型是在已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遭遇深刻危机、出现一系列弊端之后开始的,如何扬其长而避其短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这可以使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少走弯路,但也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
可以说,当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积极成果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开始了对现代化的全面而尖锐的批评,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更是主张抛弃现代性,以避免人类的毁灭。
这种时代的落差使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境遇更加复杂化。
转型中矛盾尖锐。
西方现代社会开始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西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是相对平缓地进行的。
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最初是外源式的,是在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下启动的,它不仅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原始资本积累,相反自己就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对象。
由此形成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状态。
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
这就决定了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推进的,国际格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转型的难度。
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要把多变的国际环境考虑进来,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巨性还表现在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的。
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相互影响与制约从未如此强烈,各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也相互影响,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种情况对后发展国家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这也直接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二、转型时期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转型时期,企业也面临一些困境:第一,招工融资难,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现在企业面临的头号问题是招工和用工成本提高,企业融资也比较困难。
第二,准入门槛高。
第三,税费负担重。
第四,企业的利润薄,只有1%、2%,好的只有3%到5%。
第五,转型压力大,特别是大家觉得成本上升以后,只有通过转型来消化这个高成本。
第六,发展的环境比过去更差一些等同时,转型时期,我们觉得企业也面临六个方面的历史机遇。
第一,人口城镇化将创造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第二,发展的低碳化将为企业带来绿色经济的机遇。
第三,产业的高端化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第四,企业的信息化将帮助企业从容应对高成本的来临。
第五,经济服务化将培育大量的白领扩大市场需求。
第六,经营的国际化,也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企业海外拓展,将加快企业海外发展的进程等等。
三、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员工所面对的压力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重新的调整、信息急剧的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社会步伐的加快直接影响着人类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员工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过高的工作压力会给个人、组织、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从员工个人看,过高的压力会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给生活质量造成现实威胁。
从组织、社会看,过大的工作压力直接影响组织的工作绩效、社会的发展。
据国际劳工组织报告,由工作压力所引起的无效生产已占到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总值的20%。
Cartwright和Boyes(2000)估计,在美国60%以上的工厂缺勤与工作压力有关。
美国估计每年工作压力的成本在20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
由此可见,工作中过度的压力会使员工个人和企业都蒙受巨大的损失。
近来一系列的相关调查,都显示我国企业的员工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企业家》杂志对252位活跃在中国商界的企业家调查显示,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
《财富》中文版联合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对1576位员工所做的调查显示,近70%的高级管理人员感觉自己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其中21%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极大。
在2004年我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中,有35%的人有较高的情绪衰竭,只有38.8%的人情绪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
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压力较大,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情绪衰竭的程度是比较严重的。
贺广明(2006)对中国企业压力管理现状作如下描述,他认为企业管理压力如果以黄色、橙色、红色为等级系统,压力级别已达到了启动红色信号,具体表现为压力问题在个体和组织层面全面暴露;压力感主观评价相对更高;压力的叠加效应明显;压力危害结果日益严重。
此外,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个体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不知所措;组织压力管理还没提上议事日程,理论界对压力管理研究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压力咨询与培训已经出现了缓解压力的明确需求;社会对高负荷群体尚缺乏保护、善意和宽容。
在目前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大已经成为企业员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种超时超负荷工作的结果是导致员工工作压力过大,出现工作倦怠,工作效率和效果降低。
因此,组织必须正视员工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问题,考虑如何合理实施压力管理,帮助员工减低不适当的工作压力,维持员工身心健康,帮助员工提高绩效水平。
员工工作压力的产生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但主要涉及组织、工作岗位的性质与任务以及员工自身两个层面。
(一)来自组织的压力1.工作岗位与任务要求。
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任务、工作转换、工作的安全、新技术的应用等都是直接影响员工工作压力的因素。
工作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照明程度、噪音、劳动工具等。
一般来说,那些条件差、任务重、难度高、危险大、变动多,需要员工不断根据实际情形做出决定的工作容易造成过高的工作压力。
2.组织中的角色行为。
在组织活动中,员工角色模糊与冲突是引发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
当员工对工作的职责、目标、范围、及组织、同事的期望程度缺乏清晰界定与认识时,员工的角色模糊程度就会增加。
当员工受到几个上司的指令,且指令相互抵触时,员工会觉得无所适从,会产生角色冲突。
3.职场的人际关系。
职业生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权力与影响力,而与恰当的人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对此至关重要。
同时,员工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效能。
员工在工作中与上司、同事、下属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可以帮助其缓解紧张的情绪,降低工作压力,增强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4.员工职业发展。
组织是否有效为员工提供的培训,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考核、晋升等方面的制度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当员工职业发展受挫时,常表现为强烈的工作不满意感、低劣的工作业绩;缺乏生机活力,消沉抑郁;或戏剧性转换职业,乃至作出冒险行为。
(二)来自员工自身的压力1.性格因素:心家Friedman·M认为,人有A型、B型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A型行为者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争强好胜,性格急躁、易怒,总是感觉到时间紧张。
B型行为者能较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做事有条不紊,易于与人相处。
因而,A型性格的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产生压力。
2.学习因素:员工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较差,又没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尤其是不能掌握或适应新技术、岗位的需要,也会造成压力,同时高学历新员工的增多,也会增加压力。
3.身心因素:员工如果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他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如果员工体质差,心理承受力不强,且经常处于焦虑不安状态之中,就会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并影响工作效率。
4. 家庭因素:一般来说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员工消除工作的疲劳感,关系紧张的家庭不利于员工身心的放松,也会影响员工工作的热情,这也是产生压力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5.物质因素:良好的经济状况能够为员工提供有效物资基础,使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
如果员工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努力工作。
四、员工应对压力的策略(一)组织的应对策略组织应从工作任务与岗位职责着手,促进任务、角色的清晰化和丰富化,增强工作的激励因素,提高工作满意度,减少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满足员工在工作中的身心需求,提高工作方面的保健因素。
1.工作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