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合集下载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请求,烦劳。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泪流纵横的样子。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 捎口信。
【句解】
离开长安已好多天了,回头东望,只觉长路漫 漫,尘烟蔽天。思念远方的亲人,禁不住泪水潸 然而下,擦拭的双袖全都湿透了。骑在马上与回 京办事的驿使相遇,一时没有纸笔,无法写信。 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 情是复杂的。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 柔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韵味淳厚隽永。
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 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 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 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 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 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 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 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又蕴 含着渴望功名之情。
重点赏析
本诗的前两句说:东望我的故乡,道路遥远望不到 头,两袖都被泪水沾湿了。诗人已离开长安好多天了, 长路漫漫,思念亲人、故园的心情也越来越强烈。“龙 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 态。诗的后两句正面写相逢的场景:走马相逢,没有纸 笔,顾不上写信了,就请您给我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吧。 这两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词语解释
课件PPT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 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 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 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 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也指吹口哨。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 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三十岁举进士, 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 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 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 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 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作者档案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 “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 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政治家。
课件PPT
词语解释
(1)久不归:即将结束。 (2)杨花:指柳絮。 (3)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 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4)才思:才华和能力。 (5)惟解:只知道。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竹里馆
王维
课件PPT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作者档案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 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 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 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 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 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 字摩诘。

课外古诗词诵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课外古诗词诵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阅读古诗词《竹里馆》,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是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琴、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1.D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悠然自得的月夜独坐图:诗人独自坐在茂密而幽深的竹林里,优雅的弹着琴,自在的长啸,周围静无一人,唯有月光心有领会的照耀着、陪伴着诗人。

【详解】1.D.“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有误,这首诗描写了清幽宁静的美景,高雅绝俗的雅趣,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闲适的情怀,而不是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故选D。

2.考查对诗歌画面意境的分析理解。

诗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生活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会弹着琴弦,一会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

表现了一种清幽宁静、高雅绝俗、悠然自得的境界。

(二)比较阅读《竹里馆》和《书事》,完成下列各题。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书事唐·王维轻阴阁①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释】①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

3.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从题材上看,两首诗都是写幽居之情趣。

B.《竹里馆》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 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 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 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 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 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 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 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知作者
大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 上,传来阵阵蛙鸣。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
落了灯花。
新知讲解
简析:环境描写。首句点
明季节和天气情况。第
明诗意
今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 水仍在高唱《后庭花》。
简析:这两句表面是批判歌女,实际上批判颓靡世风 和不知之将亡的统治者。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 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 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 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 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 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 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新知讲解
读诗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新知讲解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人,宋代诗人。 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谐, 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 有《小荷》《过松源晨炊漆 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等。

初一语文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一语文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一语文下册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课外古诗词诵读。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知道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在天空中尽情飞舞。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昌黎先生集》。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2)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场景。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得:骗得。

(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

部编本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八首)

部编本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八首)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 下册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竹 里 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作者档案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 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 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 、画家,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 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 ,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 维,字摩诘。
词语解释
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③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 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⑤凭:托,烦,请。 ⑥传语:捎口信。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参考译文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与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诗歌赏析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 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 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 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 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 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 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
黄斜文课件教案试卷制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 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 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 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 作此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诗歌赏析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 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 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 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 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 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 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 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档案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 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三十岁举进士 ,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 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 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 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 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者档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 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 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 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 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参考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我又是弹琴又是长啸。 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 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相照。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 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 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 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 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 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 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 古佳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竹里馆》王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晚春》韩愈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泊秦淮》杜牧《贾生》李商隐《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约客》赵师秀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1.解释词语幽篁:幽深的竹林啸:长常的口哨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3.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优美、高雅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2分)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5.《竹里馆》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请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2分)答: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7.“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答:“独”是“独自”的意思。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8.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

课内古诗文04:《课外古诗词诵读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课内古诗文04:《课外古诗词诵读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第四讲课外古诗词诵读1一、考点思想内容作者基础常识二、知识点讲(一)《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诗词鉴赏(1)“入”,“流”:“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2)表达情感:表达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真挚情谊。

3、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二)《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2.诗词鉴赏(1)中心: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二课时课件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二课时课件
C第HUZ一HON课G Y时UWEN
预习检测
1、王维(701-761),字( )。唐代杰出诗人、画家,他的诗与孟浩然齐 名并称“( )”,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比 较消极,追慕隐逸恬静有皈依佛教,故后人称其为“( )”。有《王右丞 集》传世。
2、李白,字( ),号青莲居士。是( )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 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李太白 集》。
3、生字词的识记 辋(wǎng)川 幽篁(huáng) 长啸(xiào) 散(sàn )入、折( zhé)柳。
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作业
1.背诵并默写《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 2.完成第一课时跟踪测试题。
第 一CHUZ课HON时G YUWEN
第一课时
第二 课时
本节课的两首诗歌分别为唐代诗人岑参和韩愈 在不同背景下写出来的绝句,均为七言。从内容 上看,有传达自己思乡情怀的,有寄寓对自然、 对生活的热爱情思的。
第CHU一ZHO课NG 时YUWEN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第CHU一ZHO课NG Y时UWEN
作家作品介绍
《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 五绝。
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画家,他的诗与孟浩然 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 物。晚年无心仕途,比较消极,追慕隐逸恬静有皈依佛 教,故后人称其为“诗佛”。有《王右丞集》传世。

部编版新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部编版新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文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一、课古诗词诵读:1.观沧海(东汉末·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白)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诵读:5.峨眉山月歌(唐·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lián故园菊,应傍bàng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唐•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唐·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中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课古文背诵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最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一、学习《泊秦淮》杜牧1、作者作品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

以济世之才自负。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诗歌欣赏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夜景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诗歌欣赏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这是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非常淡雅。

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

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诗人在此用了曲笔。

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吗?可见“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家伙。

“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一个“犹”字,凸现出诗人的忧愤之切。

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已经危机四伏,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取乐,明日有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

4、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二、学习《贾生》李商隐1、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1、完成对本诗的创造性解读。

2、布置下一课《丑小鸭》的阅读要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问题导入: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

1、读。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按照古诗节奏教师范读一次,学生齐读。

2、品。

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学生自己揣摩,回答自己的感觉。

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3、析。

教师展开联想,拓展诗中的内容(程度高的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拓展,教师补充):这是夜深人静之时,竹里馆里寂静幽深,明月皎洁,王维一个人一时睡不着觉,于是起来弹琴,抒发自己的情感。

你们品一品,王维究竟是抒发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境呢,还是抒发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课文注释提出的质疑,让学生懂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让思辨的习惯常常在学习中养成。

4、悟。

学生在讨论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会悟到一点什么,让他们多讲出来已形成思想交流的氛围。

5、诵。

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昂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认识的目的。

二、布置明天要学习的新课文《丑小鸭》,思考三个问题:1、找出课文中若干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仁爱的农夫,可鄙的、可笑的、猫绅士、鸡太太等等)2、你知道丑小鸭变成天鹅的原因是什么?3、丑小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三、下课。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篇二」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又重新确定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诗歌一般片言只语,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

当然这样的诵读不仅仅是一遍遍对诗歌内容的重复上,最重要是从情感、节奏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这样,文字与读者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亲近。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约客》素材1 新人教版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约客》素材1  新人教版

改写《约客》一黄梅时节到了,随之也理所当然地有了震彻山谷的雷响和斗大的雨点。

花草再次扬起了头,沐浴着风雨;桑树再次跳起了舞,吸收着甘霖。

鸟儿放声歌唱,鱼儿翩翩起舞。

在雨幕中一朵朵千娇百媚的花朵再次竞相开放。

我和好友就是相约在这个梅雨时节互相挑战棋艺,夜幕降临了。

不知疲倦的大雨依然顽固地下着,家家户户都被这蒙蒙的烟雨笼罩着。

乡村远处的青草丛中、池塘里,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悠扬悦耳。

现在早已超过了我和好友先前约定的时间,但他,仍旧没有出现……我静静地等待着……久候多时,仍未曾听见好友的叩门声。

此时,我感到异常的寂寞,想到:已经这个时候了,好友怕是不会来了吧。

我怅惘极了,百无聊赖地听着屋外那绵绵不绝的雨声和蛙声互相应和的节奏。

不由自主地拾起一枚棋子独自推敲,棋子不停地被我在棋盘上敲来敲去,灯芯也因燃的时间太久而落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唉,好友今日是不会来了……《约客》改写二千里江南,立夏以后,正是黄梅成熟时节,此时,雨也来凑热闹,而且赖着不走,阴雨连绵。

家家户户的屋檐都挂着道道雨帘,烟雾迷蒙。

连月雨水的滋润,青草早已穿上一层新衣,青而锃亮。

有的草尖上仍留有淫雨的馈赠,留存一滴或两滴滚圆的雨珠,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晶球。

放眼望去,低洼的地方都成了新的池塘,原先的池塘更是溢满了雨水,碧波荡漾,水波在微风的轻拂下,皱了一池。

池塘成了青蛙的乐园,然不清楚它们身处池塘的何处。

但可以知道它们配合得很默契,不信,请听,朋友,它们正齐心协力而又用心地奏着它们的乐曲。

地面还没有阴干,雨有一次来临了,滴答的雨声搅得人心难安。

泥泞的道路,阻挠了人们实施原先的计划。

只能约友人来弈棋,以此来打发时光了。

请外出劳作的老农捎个口信,约好友人晚饭后一起弈棋。

夜已深,朋友怎么还没有到来呢?口信没带到,还是朋友有要事呢?回想起往日,与朋友一起弈棋时的快乐时光,胜固可喜,怡然自得;败亦欣然接受,悠然而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 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 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 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 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 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 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 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 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
4 韩愈《晚春》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 章四大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 思奇特、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 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代 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0年版)。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 二年(734)或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时所 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 园之情,遂有此诗。
(2)在诗人笔下,万物皆有情思。谢道韫咏雪 “未若柳絮因风起”,韩愈反以飞雪喻柳絮: _杨__花__榆__荚_无__才__思__,_惟__解__漫__天__作__雪__飞_。
2. 请从炼字角度分析“斗”字的妙处。
“斗”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木人格 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 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 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诗 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以及高雅绝俗 的境界。
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王维在《竹里馆》中,把明月当作知己,认为
有明月相伴就不会感到孤独的句子是:_深__林__人__不__知_, _明_月__来__相__照__。
2. “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 一幅什么图景?
解读赏析
竹里馆
王维huánɡ独坐幽篁里 Nhomakorabea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深的竹林。
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
篁,竹林。
的声音,打口哨。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诗意: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 啸声。
赏析: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 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体现了诗人高雅闲淡、超凡 脱俗的气质。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 隐者形象。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zuàn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骗得。
空欢喜。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诗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 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赏析:首句以否定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 样轻松容易。次句补充首句,“赚”字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山的 容易,与实际上下山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行人是被自己对下 山的主观想象骗了。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夜泊秦淮的见闻和感受, 抒发了对统治阶级不顾国家安危,沉迷于享乐 生活的不满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 忧虑。
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1)唐朝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这
两句诗是“__烟__笼__寒__水__月__笼__沙__,_夜__泊__秦__淮__近__酒__家___”。 (2)杜牧《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诗词诵读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 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 在六朝时十分繁华。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意: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滩,夜晚在秦淮河岸停 船,靠近一家酒馆。
3.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 两个动词的妙处。 “敲”字写出了诗人因客人迟迟不来而产生
的焦急,“落”写出了诗人的失落与无奈。“敲” 与“落”衔接紧密,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 刻画得极为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句解读指柳絮。 知道。来自晚春韩 愈 将结束。 草 树 知 春 不 久 归, 百 般 红 紫 斗 芳 菲。 杨 花 榆 荚 无 才 思, 才气、才华。 惟 解 漫 天 作 雪 飞。
【句解】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 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 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 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 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 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 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 一体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 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 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 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 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 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 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 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 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 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 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请求,烦劳。
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 泪流纵横的样子。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
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 捎口信。
【句解】
离开长安已好多天了,回头东望,只觉长路漫 漫,尘烟蔽天。思念远方的亲人,禁不住泪水潸 然而下,擦拭的双袖全都湿透了。骑在马上与回 京办事的驿使相遇,一时没有纸笔,无法写信。 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 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 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 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同时又蕴 含着渴望功名之情。
重点赏析
本诗的前两句说:东望我的故乡,道路遥远望不到 头,两袖都被泪水沾湿了。诗人已离开长安好多天了, 长路漫漫,思念亲人、故园的心情也越来越强烈。“龙 钟”、“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 态。诗的后两句正面写相逢的场景:走马相逢,没有纸 笔,顾不上写信了,就请您给我捎个口信回家报平安吧。 这两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 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 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重点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 受。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 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而然地 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字的意味。“散 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 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 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 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 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它的形象尤其难以 忘怀。诗歌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逢入京使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 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 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 生活情趣。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一种 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 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 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 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句解读
春夜洛城闻笛
悄悄地飘来声音。
李白
故乡,家乡。
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即洛阳。
散 入 春 风 满 洛 城。
指《折杨柳》,
此 夜 曲 中 闻 折 柳, 汉代乐府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之情。
【句解】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的家中飘出?随着春风 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 《折扬柳》曲,有谁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呢?
主旨归纳
诗人通过“草木”有 “知”、惜春争艳的场景 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 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诗人不写百花稀落、 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 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 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 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 了留春的行列。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 情是复杂的。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 柔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韵味淳厚隽永。
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 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晚春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 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 能。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唐宋八大家之首。作 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诗句解读
幽深的竹林。 篁,竹林。
这里指“幽篁”。
竹里馆
王维
嘬口发出悠长清越
独 坐 幽 篁 里,
的声音,类似于打 口哨。
弹 琴 复 长 啸。
与“独坐”相应,意思
深 林 人 不 知, 是说,独坐幽篁,无人
明 月 来 相 照。 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
意,来相映照。
【句解】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放肆 地吹着悠长清越的口哨。幽深茂密的竹林无人知 晓,唯有天上皎洁的月亮映照着我,殷勤地来相 伴。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69),河南南阳人,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歌行,作 品风格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 自如。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等。
诗句解读
回京城长安
逢入京使 的使者。
指长安和自己在
岑参
长安的家园。
路途遥远的样子。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 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 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此夜 曲中闻折柳”。这句诗修辞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 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 新激荡起来。
课外古诗词诵读
R·七年级下册
览诗 词 课 题 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竹里馆
王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0),字摩诘,太原祁 州人,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 官至尚书右丞,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 孟”,同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王维 的作品风格是清新淡雅,禅意丰富,人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品有 《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