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英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 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 By now the loose dust had all been blown away, leaving the roadway clean, and the rickshaw quickened his pace. (鲁迅《一件小事》 ,杨宪 益、戴乃迭译) • “洁白”的常见义项包括“纯白色” (例如:洁 白的雪)以及“纯洁、未受玷污” (例如: 洁白 的心灵) 。但无论将此句中“洁白的大道”译为 white roadway 还是 pure roadway 都属搭 配不当, 因为没有人会用“纯洁”来形容一条马路,车辆 行人熙来攘往的大道也不大可能是 纯白色的。分 析此句的语言环境可以看出, “洁白”应该指 “干净、洁净” 。译者选择 clean 一词,符合 “洁白”一词与上文“路上浮尘早已刮净”的逻 辑搭配。
• 词语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中其他语言成分的搭配关 系能帮助我们辨析多义词的义项, 因 为处在特定 搭配关系中的多义词,其义项往往会变得单一化、 明朗化。 • 例如“红包”一词,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 含义: • 1.过年、婚庆、生日等场合所送的红包指的是“礼 金” ,应 译成 gift money; • 2.单位在节假日时发的红包指的是“奖金” ,应 译作 bonus; • 3.而行贿时所送的 现金也称作“红包” ,这时应 用 bribes 一词反映出“红包”的真实所指。
3.2.1 根据语言语境确定原文词义
• 搭配(collocation)指的是语言系统 内各个语言成分的同现和组合,是语 言环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根据词语的 搭配关系确定词义是在翻译的理解阶 段辨析词义时经常采用的手段。 正如 Firth 所言, “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他所说的 company 指的就 是与某一词语同现的 搭配词语。
• Peter Newmark (1981:180)曾一针见血地指 出外语写作或翻译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不是 语法, 也不是词汇, 而是词语的搭配(He [one who writes or speaks in a foreign language] will be "caught" out every time, not by his grammar ... not by his vocabulary ...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要想译出用词地道、 搭配得当的译文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处处留 心,日积月累,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逐步 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 所以重在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来 确定翻译的内容,否则所翻译的将 与原文的旨意相讹。
3.2.2 根据语言语境选择译文用词
•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 这些 意义和用法相近的词汇丰富了语言 的表达形式, 但其 差别之细微也给 语言的正确使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在翻译的表达阶段, 译者常常需要 根据 译语的语言语境来调整自己的 表达方式,使译文用词负荷译语的 规范。
3.2 词语翻译与语言语境
3.2.1 根据语言语境确定原文词词义
3.2.2 根据语言语境选择译文
3.2.3 根据语言语境消除歧义 3.2.4 语言语境与词语感情色彩的传达
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
• “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 词”(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 (Firth, 1957), “没有语境, 词就没有意义”(Malinowski, 1923)。 正因为 词义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语境在翻译中的 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在所有的翻译过 程中, 语境都是凌驾于一切的因素, 而且优先于任 何的规则、 理论或是基本意义” (Newmark, 1981:113)。因此,我们在做汉译英时绝不能 死扣词典、 “就词论词” ,而应结合具体的 语境 对词语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如此方 能恰如其分地理解和表达词义。
• Those that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is the shift, is such a rush? •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 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 原文运用了排比、设问、重复等修辞手段, 既引出了下文中对时光从水盆、饭碗双眼 手边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更烘托了作者 唏嘘慨叹的心绪。译者特意在英译时选用 了swift, shift,such,rush等词,通过短 元音、爆破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营造 出一种音韵上的匆促与纷扰,传达了原文 的感情色彩,确保了译文的美学价值。


• • • •
汉语中的词语重复现象比英语多。当作者有意使用重复手段时,便 形成一种修辞格,称 为“反复”“反复”可加强语气。此例中,鲁 贵一口气说了四个“对得起我” 。 ,表达了强烈 的感情。 王佐良 先生遵照英美人倾向于以变化的方式表达同一概念的习惯, 在充分 领会它们 之间细微差别的前提下, 用不同的译法传达出鲁贵不同的 语气和强调重点: There„s not one of you who can look me in the face!(你们谁能坦 然地面对我,问心无愧?) ; what have either of you ever done to show your gratitude?(你们 拿什么来报答我?) ; what have you ever done for me that you can be proud of?(你们 什么时候给我争光长脸啦?) If I did die, you„d have it on your conscience(我要是饿死了,你们 良心上怎么过得去?) 。 出于同样的考虑,译者还将三 个“你说”用不同的句式灵活地予以 处理,充分表现了鲁贵在面对儿子、女儿和妻子时在态 度、语气和 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例如: (4)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Keep fit, study well and work hard. 此句中的“好”不能统统译成 good 或 well,而应根据 keep、study 和 work 这三个动词 在英语中地道的搭配关系 来选词。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8)鲁贵:他妈的! (兴奋地问着)你们想,你们哪一个对得 起我?(向四凤同大海) 你们哪一个不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 可是你们哪一件事做的对得起我? (对大海) 你说? (对 四 凤) 你说? (对侍萍) 你也说说, 这都是你的好孩子 啊?……我跟你们一块饿着肚子等死。 你们想想,你们是哪一 件事对得起我?(对大海)……我要是饿死,你是哪一点对得起 我? 我问问你,我要是这样死了? Lu Gui: God almighty! (Heatedly) Just look at you. There's not one of you who can look me in the face! I've worked my fingers to the bone to bring you two up, both of you, but what have either of you ever done to show your gratitude? (To Ta-Hai) Eh? (To Si-Feng) Answer me that! (To Lu-Ma) Or perhaps you can tell me saying that they're your precious children? ... I've just got to say here and starve to death with you! Now just ask yourselves: What have you ever done for me that you can be proud of? ... If I did die, you'd have it on your conscience, now wouldn't you? Eh, if I did die like this? (曹禺《雷雨》 ,王佐 良译)
• 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语境理解 文中要表达的含义,有些文中省略的 词也要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使表达的 信息更加完整。
3.2.4语言语境与词语感情色彩的传 达
• 感情色彩是使用者文采,风格和创造 性的集中体现 • 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能 为原文增色,而这一感情色彩的成功 传达也需要译者的匠心独运。译者应 充分发挥翻译中的创造性和思维灵感, 使译文词语的神采和意蕴不输于原文。
• (2)据传说,五十年代中期,渠那边庄子有一个黄花闺女,为 了抗拒父母包办的婚姻, 大白天就跑过斗渠到这屋里来上吊。 这是个上吊的好地方,屋顶上没有顶棚,弯弯扭扭的木 头椽 子露在外面,随便哪根椽子都可以搭上绳子。 • As a story goes in the mid 1950s there lived in a hamlet over the other side of the gully a maiden who was in protest against her parents„ dictatorially arranged marriage escaped in broad daylight across the gully, slipped into this hut -- and hanged herself! There was no ceiling, only crooked, bare rafters overhead, conveniently accessible for a rope to hang from. A most suitable place, indeed, for such a purpose. (张贤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许孟雄译) • “好地方”原本是一个褒义词,流露出说话人自豪、赞扬的感 情色彩,如歌曲名《咱 们新疆好地方》 。然而,当“好地方” 与“上吊”搭配在一起时, “好地方”褒义的感情色彩 消失, 因此绝不能译作 a good place 或是 a perfect place, 否则岂不 成了幸灾乐祸?译者将 “好 地方”用中性词组 a most suitable place 来表达,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作者隐藏在平静的叙述背 后的 惋惜和愤懑。
•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根据语境来选 择适当的译文用词,才能保留文章 的精髓,做到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 的对等。
3.2.3 根据语言语境消除歧义
• 语言和思维都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因此歧义 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 歧义往往源于词语 本事的多义性以及语境中各语言成分之间不 同搭配关系所带来的变化。 • 例如: • “火车走了两 小时” (到底是火车“离开 了”还是“运行了”两小时?); • “这个人谁都敢打” ; (是“大家都 敢打 这个人” “这个人敢去打任何人” ; 还 是 ?)
庵和春天时节一样静,白的墙和漆黑的门。 the convent was as peaceful as it had been that spring, with its white wall and shining black gate. 译者在翻译这句时既可理解为庵好像春光 一样静谧,也可理解为此时的静修庵跟春 天时的静修庵一样宁静。如何正确判断? 当然必须结合上下文来排除歧义。
• 在口语中人们可以根据句子的重音、断句 以及说话人的 手势、表情来判断语句的意 义,而在书面语中,消除歧义主要依靠语 言语境(即上下文)进 行详尽的分析。将 词或词组作为孤立的个体进行分析时,它 们的意义往往模棱两可,难以判 断。而在 特定的语境中,词与词、句、段之间的逻 辑关系一经理顺,意义就会变得具体而明 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