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
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2、病房护士应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2)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
(3)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4、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身高、体重,做好相应记录。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在24h (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并实施,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7、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2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每日询问并记录大小便1次,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1次。
8、重症病人建立重症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9、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第二节出院护理常规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2、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告之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填写意见卡等。
3、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停止医院内对病人的治疗,注销各类卡片并整理病历。
4、指导家属办理出院结账手续。
5、护士接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医院物品,告之病人出院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等,送病人离开病区。
6、清理、消毒床单位,如死亡病人或传染病人出院,根据病情进行终末期消毒处理。
7、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级别护理常规第一节特别护理一、指征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创伤。
二、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保证抢救物品性能良好。
2、制订护理计划,设重症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病人的心理状态2.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口腔炎,脱发。
心肌炎等3.静脉输液是否通畅,静脉输液部位有无异常变化,如疼痛红肿外渗等4.呕吐、腹泻次数、量及性质5.出入量体重及电解质。
6.血象、各器官功能状态。
7.潜在感染的部位;如口腔、咽喉、腋下、会阴、肛周等。
有无红肿热痛评估患者呕吐物大便情况,次数、量、及性质。
8.出血倾向如鼻皮肤牙龈阴道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部位的出血9.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用药类型及毒副作用10.放疗患者的皮肤情况及不良反应【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后、按病情轻重及不同病症分别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制度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测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体重等,通知主管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向病人家属提供肿瘤及放化疗的有关知识并使其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2.化疗期间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可使用分散疗法松弛疗法使病人放松分散注意力减轻放化疗的不适3.确保各项护理安全到位4.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5.限制探视,如有呼吸道感染和传染病者禁止探视6.病室内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病房紫外线消毒每周一次7.输液时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有外渗立即处理8.根据病人情况做好口腔护理。
9.维持病人最佳营养状况,表现为摄入足够的热量,出入量平衡,皮肤弹性好。
10.做好呕吐护理,剧烈呕吐患者及时告知医生,并严密观察患者水电解质情况11.做好肛周及会阴护理,如有尿失禁便秘及腹泻时需要及时处理12.白细胞低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13.当血小板计数<50×10时实施预防出血措施,当血小板计数时严格卧床,限制活动,防止摔伤。
14.遵医嘱按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进行疼痛治疗并做好疼痛护理。
【健康教育】1.严格遵守陪护、探视制度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整齐空气清2.如有疼痛及时告知医生护士,无须忍痛。
3.输液出如有疼痛或不适及时汇报4.化疗期间多饮水,多解小便5.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忌烟酒,忌辛辣调味品及有可能引起粘膜损伤的食物6.保持口腔清洁,起床后临睡前,每次进食后,每次呕吐后有漱口水含漱2-3分钟7.用药后有胃肠道反应是及时告知医生护士。
护理常规
针灸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协助摆放正确体卧床休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通知医生接诊处置。
2、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制度,签订有关告知书。
3、基础护理落实到位,保持病区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39℃以上者,每4h日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询问记录24h二便一次。
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特殊监测遵医嘱认真执行。
5、每周测量体重及血压一次并记录。
6、24h内完成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48h内完成全护理病历。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按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动态调整并实施相应护理计划及措施,宣教相关疾病养生保健知识。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做好记做好记录。
9、做好各项治疗前的解释告知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10、针刺护理:(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疾病护理常规中风病1、疾病名称:中风病由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食烟酒厚味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大脑,导致脉痹阻溢于脑,发为中风病。
其病本虚标实,急症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表实症状突出。
2、临床表现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临床根据症候特点分为以下各型:(1)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为中经络。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老河口一医院一、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观察生命体征及评估全身情况。
2.卧硬板床加软垫。
3.脊柱骨折,骨盆骨折,下肢骨折,骨与关节感染者绝对卧床休息。
4.骨折患者搬运(1)骨折部位固定于功能位。
(2)石膏固定者避免石膏变形,折断。
(3)牵引患者保持患肢于牵引状态。
(4)脊柱骨折者防止脊柱扭曲。
5.合并出血,休克者,先止血,抗休克,再处理骨折。
6.四肢损伤或疾病者,根据病情抬高患肢,观察末梢血运。
7.协助完成各项诊疗,检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DSA栓塞术,穿刺活检术或切开活检术,牵引术等,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8.加强皮肤护理,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或抬臀1次,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和便秘等并发症。
9.评估并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长海痛尺评分≥4分,给予药物镇痛。
10.满足卧床患者日常需要,完成保留导尿及便秘者的护理,指导并训练患者功能锻炼。
(二)骨科手术术前护理常规1.观察生命体征及评估全身情况。
2.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3.指导并训练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床上大小便及肢体的活动。
4.术前一日沐浴或备皮,修剪指甲,取下饰品。
5.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6.术前一日晚保证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7.术日晨协助患者更换手术衣,取下义齿,隐形眼镜等,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测体温,血压,脉搏。
8.备好麻醉床及所需物品。
(三)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1.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直至平稳,平稳后,每日测体温,脉搏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4.巡视病房,观察有无伤口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
5.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在位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按时更换尿袋,保持会阴清洁,会阴擦洗每日2次。
患者住院护理常规
患者住院护理常规一.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1.热情迎接新患者、安排床位、引导患者至床单元、进行入院介绍。
2.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责任护士。
3.卫生处置,更换病员服。
4.主动与病员沟通,进行入院评估,正确测量生命体征。
5.首次的饮食健康宣教。
6.遵医嘱安排各项常规检查,指导患者留取各项检验标本。
7.执行各项治疗,进行用药知识及有关疾病知识宣教。
8.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
二.急诊患者入院护理常规1.立即安排床位,护送患者至床单元,并将患者安置于病床(抢救室或护士站附近),使用床栏。
2.立即通知医师及时查看患者。
3.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皮肤黏膜,评估疼痛及排泄物情况等。
4.危重患者,做好急救准备,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5.更换病员服,危重患者的贵重物品交由家属妥善保管。
6.神志清楚者,给予安慰与支持,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
7.进行入院介绍,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如:禁食、特殊治疗或手术等。
8.需要检查者,联系辅助科室安排急诊检查。
9.疑有传染病者,按隔离原则处理,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
10.收集患者健康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记录,并进行效果评价。
三、出院患者护理常规1.管床医生开出院医嘱,办公室护士及时将出院医嘱处理完。
2.交待患者或家属正确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3.根据病情进行出院指导,发放护理爱心联系卡。
4.患者结账后,护士将门诊病历、出院小结交给患者或患者家属保管。
5.协助患者整理物品,清点医院用物,行动不便者,安排轮椅或推车送患者至电梯口,并事先通知电梯管理值班人员。
6.办公室护士撤除各项治疗卡。
7.按终末消毒规范及时消毒床单元备用。
8.出院后7天内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二、手术前一般护理(一)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
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吸氧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的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二)饮食指导1.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禁烟、酒、忌酸辣刺激性食物,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2.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3.不能进食或摄入不足者给予肠外营养。
4.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三)休息与活动1.保持病房安静、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与睡眠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术前如无特殊不适症状,鼓励患者如常进行身体锻炼,心肺功能锻炼如登楼、快走等增加心肺功能储备。
(四)呼吸道准备1.人院即开始戒烟。
2.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在深而慢的吸气后缩唇缓慢呼气,练习并掌握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五)排泄护理1.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大小便。
2.保持大便通畅,指导勿憋气和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失禁患者做好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糜烂、破溃。
3.肠道手患者按医进行肠道准备,如术前口服泻剂和抗生素、术晨清洁灌肠等,注意观察排便情况。
(六)安全护理1.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将“防跌倒”牌挂在患者床头,提示护理人员及看护的家属,警惕意外发生。
2.对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者加床栏,防止坠床;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尽量安排靠墙的床、并及时修剪指甲,必要时应给予约束具保护患者,约束具的松紧度要适宜并且有效、并需要每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如果患者由安静转为躁动或由躁动转为安静、嗜睡状态时,应该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病情变化。
3.对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年老者等防止碰伤、烫伤、跌伤和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实行24小时床边陪护,并做好安全教育。
一般护理常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送下载支持.一般护理常规入出院护理患者经门诊或急诊进行初步诊断,确定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发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登记手续。
〔一〕入院护理入院患者由于职业、家庭、文化等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医院环境适应各有差异,护士应帮助患者转变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
1.护士接到通知后,即为新患者准备床位,备齐用物,将铺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如为危重患者或急诊手术患者,需准备好抢救用物与药品,并通知医师。
2.患者入病室后,责任护士应热情迎接患者并护送到指定床位。
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测量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描绘在体温单上,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的卧位。
3.通知医师接收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
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监护病房,积极配合医师做紧急处理,并做好记录。
4.做好各种入院登记,填写住院及护理病历,根据医嘱和护嘱实施治疗和护理。
5.做好入院介绍。
包括:病房作息时间、探视陪住制度、查房制度、病房环境和生活设施的使用,以及本科主任、主治医师、主管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土等。
病重时可简约,待病情平稳时再做详细介绍。
6.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心理情况、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等,填写入院评估表。
7.帮助患者搞好个人卫生,保持六洁(头发、口腔、皮肤、会阴、指(趾)甲及床单位)。
(二)出院护理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根本恢复健康。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确认出院日期,撤销病区的各种标识和在病区的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栏内竖写出院时间,整理出院病历后,送出院处结帐。
2.家属结清帐目,将出院通知单交病房护士确认后患者方可出院。
3.护土应指导患者出院后考前须知、服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并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以便改良工作。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送下载支持.4.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待患者出院手续办妥,护送患者出病室。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饮食和休息术前准备期间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方式、部位和范围,加强饮食指导,鼓励其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督促患者活动与休息相结合,减少明显的体力消耗。
3.促进睡眠解除患者不适,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对睡眠形态紊乱者遵医嘱予镇静药物。
4.病情观察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5.完善术前检查遵医嘱抽血查血型,备血,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大小便和翻身,教会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7.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饮食,遵医嘱行肠道准备,成人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8.皮肤准备术前一日沐浴、剃须、剪指甲、更衣。
按手术部位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工作。
9.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备皮;测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尿,取下活动的义齿、眼镜、发夹、首饰、手表、贵重物品等并交由家属保管。
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10.备好手术需要的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1.手术室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接并记录。
12.去手术室后,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胃肠减压装置、输液架、吸氧装置及心电监护仪等。
二、术后护理1.安置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按各种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连接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2.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根据需要调整卧位。
3.活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争取在短期内起床活动,除非有治疗方面的禁忌。
4.饮食术后饮食的恢复视手术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腹部手术后需禁食1-3天,待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
非腹部手术后,局麻或无任何不适者术后即可按需进食;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麻醉者术后6小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进食;全麻者待完全清醒、无恶心呕吐后方可进食。
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排便
烟戒 2.术后护理 时程 项目
饮食
体位
活动Leabharlann 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普通外科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时程 项目 饮食 入 院 手 术 前 一 日 睡眠 活动 观察与护理 据各种手术性质、部位、范围给不同的方法准备 1、肠道手术病人入院后给低渣饮食,术前3日流质饮食 2、非肠道手术病人根据疾病不同制定饮食计划 术前保证足够的睡眠,病情允许时每天要有一定的体力活动, 以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 肠道手术病人 术前一天和术 有习惯性便秘者,应合理搭配饮食,多进粗纤维食物,养成定 晨清洁灌肠直 期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缓泻剂 至大便无粪渣 为止 吸烟者,术前1-2周要停止吸烟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咳嗽 观察与护理 1、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后禁食,一般待排气后才能进食,其他 部位手术根据麻醉方式和病人回恢复情况进食 2、手术后饮食基本原则: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 量等营养丰富食物为宜 全麻病人清醒后,据不同疾病的需要采取体位,硬膜外麻醉病 人术后平卧6小时,血压稳定后可半卧位 1、手术当天应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 如翻身、坐起、活动四肢关节,并逐步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 动,防止肠粘连,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 2、活动时,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或脱落,保 持引流通畅 吸氧 特别指导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呼吸情况, 促进伤口愈合 1.寒战:给予加盖被褥等保暖措施可以解除 2.疼痛:术后1-2天伤口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引用止痛药可以 缓解 3.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病情允许可坐起或站立排尿,必要 时导尿 4.低热:术后发热一般不会超过38.5℃,这是由于机体对手术 创伤的反应所致,嘱病人勿紧张,1-2天会逐渐恢复正常 5.并发症的预防 备注 备注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开展优质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做好患者的饮食、休息与运动、药物、心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
2.按分级护理要求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评价,做好护理记录。
3.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进行饮食指导。
4.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满足生活需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5.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6.做好内科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护理以及特殊治疗、检查的护理。
7.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做好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并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8.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包括:Braden评分、防跌倒评分、疼痛评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进入病室后,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3.一般病人应安静休息,或根据病情适当活动;危重病人及特殊情况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体温、脉搏、血压、体重,并记录,每日测体温、脉搏二次,连续三天。
5.床位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首次护理记录,并做好入院指导。
6.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它标本并及时送检。
7.遵医嘱安排病人饮食,探视人员所带食物,须经医护人员同意,方可进食。
8.根据病情实行分级护理,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9.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工作。
12.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3.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入院一般常规工作。
2急诊入院手术患者在无医嘱前,不给任何饮食。
3、经常注意创口敷料有无染血、渗出液,敷料有无脱落、移动或过紧等现象,有无循环障碍,有无感染表现。
4、置有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经常检查其吸引效果,注意管腔是否通畅;如有阻塞,应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
5、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并接于适当装置上,经常检查,保证其通畅,不受压,不脱落,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
6、注意手术或固定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神经及骨突出处受压。
7、病情转重或有特殊情况时,应立即通知主管或值班医师,遇有突发的紧急变化,如过敏反应、大出血等,应一面作紧急处理,同时尽快通知有关医师。
8、一般手术后,除有可能发生休克、内出血,以及高热或伴有心脏病、腹膜炎、颅脑损伤和病情危重或极度衰弱者外,应尽量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护理上应做到:(1)麻醉清醒后即开始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患者咳嗽、排痰、翻身及活动四肢,防止肺部并发症。
(2)除禁忌者外,可于手术当日或次日,在护士帮助下开始坐在床沿上进行活动,须注意保暖,谨防受凉。
手术后2-3d下床,先由护士扶住站立床旁数分钟,行深呼吸,继而绕床行走数步,然后坐在床旁椅上休息10min,最后上床休息。
按上法活动2-3/d,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范围,至能自由活动为止。
二、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⑴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及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⑵未明确诊断前禁用止痛药。
⑶禁饮食。
⑷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
2、术后护理:⑴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⑵平卧位4-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
⑶流质饮食。
阑尾穿孔与腹膜炎暂时禁饮食,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进饮食。
⑷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
单纯阑尾切除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伴有腹膜炎者术后2日下床活动。
⑸阑尾穿孔、坏疽术后,保持腹腔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3、健康指导:⑴饮食:软、易消化饮食。
⑵注意活动,预防肠粘连。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一、入院护理入院护理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医护活动的安排。
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
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
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6.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15:00、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
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
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
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
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以处理。
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示。
二、出院护理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
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
2.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和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根据病情及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休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
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面意见,以便改进工作。
icu各种病护理的常规1
ICU危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加强对病人的保温。
2、专人看护,重点监测神志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出入量、心电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3、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4、保持静脉通路畅通,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护士需严密监测呼吸机运转情况,呼吸机报警需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短时间内不能查出原因,排除故障的,立即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必要时更换呼吸机。
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
6、管道护理:妥善固定,避免脱出、扭曲和打折,同时根据不同的管道护理要求进行护理。
7、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①按特级护理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完成晨、晚间护理,温水擦浴每天一次,每周剪指甲、剃须两次,每周洗头一次;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和胃肠营养管的护理;③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病人。
病情允许,予卧气垫床,并每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开始功能锻炼;④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可留置尿管,每周更换一次,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等。
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⑤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惊厥时用牙垫将上下牙隔开,避免咬伤舌头;⑥加强防护,躁动时适当约束,避免坠床或碰伤;惊厥时用牙垫将上下牙隔开,避免咬伤舌头。
⑦保护眼睛,眼睑不能闭合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根据医嘱用眼药水滴眼。
8、对清醒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介绍ICU的环境、探视制度、各仪器使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的陌生和恐惧感。
术后复苏患者一般护理常规1、接受麻醉医师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按各种麻醉后常规护理。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室温18~22℃,湿度50%~60%
2.患者入院时测体重、血压、体温、脉搏、呼吸。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天;发热患者每日测体温3次(高热患者按要求测量),直至连续三天体温正常改为每日1次。
每日询问患者大便次数。
3.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遵医嘱安排患者饮食,并做标记。
5.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制订护理计划,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6.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7.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各阶段心理护理。
8患者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骨科护理常规1
骨科护理常规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按患者的损伤类别,准备病床,骨折患者准备牵引床,腰椎损伤患者准备硬板床,软组织挫伤患者宜卧软垫床,合并压疮的患者准备气垫床,同时床铺要平整无皱折,干燥无渣屑,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作息时间、安全管理及相关制度,并通知医生接收患者。
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检查,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4、入院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对入院后3天、手术前一天、手术后3天每天测体温4次;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体温39℃以上者,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体温正常3d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新入院患者8h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每周测体重、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6、采取合适的卧位,使患者舒适。
一般予平卧位休息,颅脑损伤取头略抬高位,腰椎骨折予腰下垫枕过伸位,肩胛骨、肋骨骨折采取半坐卧位。
保持关节功能位,并准备适当的软枕、沙袋、棉气圈等以备固定患肢或受伤部位。
7、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治疗。
8、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9、四肢骨折及损伤,应根据病情需要摆放好适当的体位,观察患者末稍循环及患肢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活动度情况。
10、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伤口渗液、渗血、肢体感觉、活动、血运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1、头颈及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和翻身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屈曲或扭转。
骨髓炎、骨结核患者搬动时动作要轻柔,以防病理性骨折。
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饮食护理1、做好病人的饮食健康教育。
2、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做好饭前洗手。
3、对进食或限量饮食的病人要讲解其原因,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在病人进食时仔细核对,避免差错,以免影响治疗检查及护理。
4、巡视病人:观察病人进食情况,鼓励病人进食。
检查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并适时地给予督促。
随时征求病人对饮食制作的意见,并及时向营养室反映。
对家属或访客带来的食物,需经护士检查,查看是否符合治疗护理原则,符合时方可食用。
必要时协助加热。
5、协助卧床病人进食,将食物、餐具等放于病人容易取放的位置,护士给予必要的帮助。
对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应给予喂食。
喂食时应根据病人的进食习惯、进食的次序与方法等耐心喂食。
每次喂食量、速度适中,温度适宜,饭和菜、固体和液体应轮流喂食。
进流质饮食的病人,可用吸管吸吮。
6、对双目失明或眼睛被遮盖的病人,除遵守上述喂食要求外,还应告知喂食内容以增加进食兴趣,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7、餐后督促和协助病人饭后洗手、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8、餐后根据需要做好护理记录。
如进食的种类、量、病人进食时和进食后的反应等,以评价病人的进食是否达到营养需求。
9、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病人做好交接班。
鼻饲护理1、灌注食物前,应确定胃管在胃内。
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
2、缓慢灌注鼻饲液或药液等,条件允许,可24小时进行泵管持续滴注或用肠内营养泵均匀输入。
3、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药片应碾粹、溶解后灌入。
5、鼻饲液温度保持在38-40℃左右,不可过冷过热。
6、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
7、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将胃管末端反折。
8、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
9、长期鼻饲者应定期更换胃管,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管每月更换1次。
10、更换胃管时应于当晚最后一次灌食后拔出,次日晨从另一鼻孔插入胃管。
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篇一般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第一节出入院一般护理一、入院护理入院护理是指患者住进医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医护活动的安排;1.病区护士接待患者后确定床位,填写各种卡片,交代用物,并通知主管医生;2.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住院须知、探视和陪护制度、病区环境及自我介绍;3.危重患者应安置在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做紧急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4.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填写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记录于体温单,并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2次7:00,15:00,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5:00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6.体温达到37.5℃及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7:00、15:00、19:00;测体温超过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7.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患者饮食卫生;8.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9.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及饮食;10.按病情进行分级护理;11.遵医嘱,次日晨留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及其他化验;12.每日记录大便一次,大便次数增多,便秘3日者胃肠道手术除外给以处理;根据病情选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13.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不能起床者以“卧床”表示;二、出院护理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在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基本恢复健康;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出院日期,并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1.接收医生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以便做好准备;2.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撤销各种卡片和病区各种记录,并在体温单相应栏内写明出院时间,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3.根据病情及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用药、休息、饮食、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4.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等方面意见,以便改进工作;5.办妥出院手续,清点病区物品,协助患者整理用物,并护送其出病区;6.彻底清理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第二节分级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需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一、特级护理指征: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1.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2.实施床旁交接班;二、一级护理指征: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二级护理指征: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四、三级护理指征: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第三节危重患者护理1.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2.护理风险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4.卧位与安全(1)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3)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坠;(4)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5)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处于备用状态;5.严密观察病情,持续24小时生命体征的监测,动态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抢救处置;6.遵医嘱给药,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7.妥善固定患者的各种引流管,标示明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8.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9.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患者可予以静脉营养;10.加强基础护理;(1)保持患者清洁舒适;(2)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3)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做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4)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11.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患者,据病情做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第四节围手术期护理一、手术前护理1.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患者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要做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以利于机体的恢复;3.皮肤准备:术前1日,患者应剪指甲、洗澡,手术区域按常规备皮,防止切口感染;4.胃肠道手术:术前1日服用泻药或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5.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6.保证休息及良好的睡眠;7.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8.术晨准备:患者应取下义齿及首饰,按要求放置胃管、尿管,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9.手术后用物准备:备好麻醉床及术后用物,如麻醉护理盘,氧气、负压吸引器、引流袋、心电监护仪等;二、手术中护理1.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对手术的恐惧;2.安全查对:做好入室时、麻醉前、手术划皮前、离室前的核查,按安全核查表逐项查对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标识并确认填写;3.环境准备:做好手术间物表清洁,空气消毒,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22~25℃;4.物品准备:检查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检查无菌物品是否符合要求;5.按静脉输液流程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麻醉,按医嘱进行或协助导尿;6.术前用药:遵医嘱术前30分-2小时使用抗生素,严格查对药名、剂量、皮试情况、用后及时签名;7.体位准备:按体位安置原则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8.术中配合1打开无菌包、铺无菌台、穿手术衣、戴手套等规范操作,严格无菌技术;2保证电刀等仪器规范安全使用;3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术中输液通畅、体位安全;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提供术中所需物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4熟练传递器械,配合主动、默契,遵守无菌、无瘤原则;5术前、关闭体腔前、术毕清点物品,并记录、签名,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6标本按流程处理:台上妥善保管,台下认真登记,合理保存,及时送检;7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协助搬运,将患者身上血迹擦净;8护送患者至病房或麻醉恢复室,认真交接手术情况及携带物品,检查皮肤完整性,有无电击伤;三、手术后护理1.搬运患者2.保持正确体位:麻醉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头部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患者应抬高患肢;3.病情观察;1监测生命体征,根据麻醉方式测量血压、呼吸、脉搏,直至平稳;(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2)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3)根据需要记录出入量;(4)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防止脱落、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4.营养支持:术后应维持患者营养需求,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5.疼痛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止痛效果;6. 并发症护理;1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2切口感染:注意保持床铺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天患者仍有剧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3切口裂开:避免腹压增加,切口裂开轻者用蝶形胶布粘贴,内脏脱出应到手术室无菌下还纳禁现场纳入并行减张缝合,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营养;4肺部并发症: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有效的咳嗽训练,定时翻身叩背,可采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促进排痰;5尿路感染:及时处理尿储留,保持尿液通畅,多饮水,插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6血栓性静脉炎: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50%硫酸镁湿热敷,严禁按摩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降纤酶等;第五节发热护理一般概念发热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引起发热的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按发热程度分为腋窝温度低热体温37.5℃~38℃,见于结核病、风湿病等;中等热体温38℃~39℃,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等;高热体温39℃~40℃,见于急性感染等;过高热体温40℃以上,见于中暑等;按发热类型分为: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或更高,每日体温波动范围在1℃以内,最低值仍在正常体温以上,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弛张热:持续高热39℃以上,每日体温波动在2℃以上,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等;间歇热:突然高热,持续数小时后又恢复正常,间歇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又突然上升,如此反复发作,见于疟疾等;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护理常规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发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惊厥时应用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用约束具;2.饮食:给于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一般不少于3000ml;3.保持口腔清洁,根据病情选用漱口液;4.如服退热剂后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避免受凉,给予皮肤护理;5.怀疑有传染病时,先给予一般隔离,确诊后遵医嘱执行;6.诊断未明确者,协助医师进行各种检查;三、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测血压,注意发热特点及其伴随症状;2.注意输液速度,给以足够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注意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荨麻疹、瘀斑以及黄疸等情况;4.观察痰、呕吐物、尿、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四、降温护理1.物理降温:凡体温超过39℃以上者,头部给以冷敷;40℃以上者根据病情给以酒精擦浴出血性疾病除外或温水擦浴,半小时后测体温并记录;2.药物降温:应用退热药后大量出汗及体温骤降时易引起虚脱,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快而细、血压下降、四肢发凉、紫绀、甚至神志不清,应及时给以处理,备好急救药品,对原因不明的高热慎用退热剂;第六节昏迷护理一般概念:昏迷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层或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症状;主要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癫痫;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各种中毒;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根据意识障碍程度分为:1.嗜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处于睡眠状态,易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唤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2.意识模糊:患者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表情淡漠,答语简单迟钝,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障碍;3.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不能正确回答问题;4.谵妄:患者意识障碍同时伴有精神激动或躁动,烦躁不安,感觉错乱,定向力丧失,语无伦次,可有幻觉;5.昏迷:为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分为: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强烈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对光反射及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出现严重改变;护理常规: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昏迷患者应安置于抢救室,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2.体位:患者处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3.饮食:给予鼻饲流质,保持营养及体液平衡;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必要时吸痰,如有窒息可行气管切开,并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5.注意安全:烦躁不安、谵妄时应加床档,以防坠床;床头横立一枕,以防头部撞伤;痉挛、抽搐者可用开口器、压舌板防止舌咬伤;有活动假牙应取下,以防误吸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去除发夹,修剪指甲,防止外伤;6.注意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发生;7.防止角膜损伤,对眼睑不能闭合者涂以抗生素眼膏,并用油纱布盖眼;8.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3-4次,以防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口,保持湿润清洁;9.肢体瘫痪者,病情许可给与被动运动,注意防止肢体萎缩和足下垂;10.详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并严格床头交接班;三、病情观察1.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呼吸困难者给以氧气吸入;2.注意患者神志变化、瞳孔大小及光反射、皮肤色泽、四肢温度、呼吸气味、有无脑膜刺激症状及肢体瘫痪等;3.注意呕吐物、排泄物及引流物性状、颜色及量,并记录;尿失禁者给予保留导尿,定期开放和更换,清醒后及时拔除,诱导自主排尿,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第七节休克护理一般概念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代偿失调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细胞缺氧和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通常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源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休克的病因很多,无论哪一种休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都是其共同特点;临床表现分为休克早期,休克中期,休克晚期;休克早期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呼吸加快、尿量减少、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休克中期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甚至测不出、尿少或无尿;休克晚期主要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下降,给升压药仍难以恢复,脉搏细速、中心静脉压降低,出现微循环衰竭,可致患者死亡;由于微循环淤血不断加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心脑肺肾等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护理常规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患者取平卧位或者中凹位,避免搬动,注意保暖;2.根据病情,必要时专人护理,详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并严格交接班;3.烦躁不安者应妥善保护,加床档防止坠床,必要时给以约束用具;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及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酌情给氧,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5.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并发症发生;6.准确记录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尿色观察,测量尿比重,必要时保留导尿;7.根据病情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对失血、失液者尽快补充血容量,常用两条或三条通路输液,必要时给予中心静脉压监测;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液速度宜慢,以防止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8.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三、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湿度,有无花斑及瘀斑,如面色苍白,口唇、甲床青紫提示微循环灌注不足;如前胸和腹部发生出血点提示发生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手足发凉见于休克早期;四肢厥冷,提示休克严重;2.注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1次并记录;3.注意有无口渴、恶心、呕吐等情况,观察皮肤弹性、呼吸气味及节律等变化,以判断有无水、电解质紊乱;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四、药物护理1.应用升压药时,根据血压调节输液速度、浓度;2.应用升压药时应谨慎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发现,立即酌情局部浸润封闭、湿敷等处理,以防局部坏死;3.应用阿托品过程中,若出现躁动,面色潮红,瞳孔散大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减少用药量或停药;4.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第八节抽搐护理一般概念:抽搐是指大脑皮层功能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暂时性功能紊乱或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强直、双手握拳等表现为特征;护理常规: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设专人护理2.注意护理安全,防止舌咬伤,坠床及义齿误入气管;3.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解开衣扣,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4.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护理操作宜轻柔,减少对患者刺激;5.备齐急救用物,如吸引器,开口器,拉舌钳等;三、病情观察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2.观察抽搐部位和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并记录;3.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4.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第九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一般概念: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非独立性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继发性出血综合征;主要与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创伤及全身各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以出血、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栓塞症状、溶血为主要特征; 护理常规:一、按入院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神志不清者,采取保护性措施2.饮食:给予丰富易消化食物,消化道出血者禁食;3.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4.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5.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有无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症状,并及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三、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协助处理;2.观察出血症状,注意有无皮肤、粘膜、口腔、鼻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出血,并记录出血部位和出血量;3.观察有无高凝状态,如静脉采血时血液迅速凝固应警惕;4.观察有无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脑、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5.监测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实验、凝血酶原时间等变化;四、药物护理1.遵医嘱应用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等治疗;2.使用肝素治疗时应注意有无出血减轻或加重,定期测定凝血时间,以指导用药;第十节气管切开术护理一、目的气管切开术是进行急症抢救,呼吸监护、保证重症患者气道通畅的方法;二、术前护理1.用物准备:治疗盘盛放气管切开包、消毒手套、常规消毒物品、纱布、氧气、吸引器、急救药物等;2.患者准备;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2取半卧位,肩背垫一软枕,充分暴露颈部,便于操作;三、术后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及时吸出,痰液粘稠时气管内滴入-靡蛋白酶溶液;2.观察呼吸情况,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3.观察切开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有异常时及时处理;4.每日更换切口敷料,观察有无感染迹象;5.气管切开导管口覆盖湿纱布;6.保证安全1固定带松紧适宜;2变动体位、意识不清及烦躁不安的患者肢体应加以约束,防止导管脱出;7.根据病情定时消毒内套管;金属气管套管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取出内套管前后将分泌物吸净;2消毒内套管时应固定外管,防止外管脱落;8.保持口腔清洁;9.套管拔出时间应根据气管切开的原因和疾病而定;如为喉阻塞性疾病,待阻塞症状消除后即可拔管;拔管前先行堵管,如无呼吸困难,观察1-2日即可拔管,拔管后切口用蝶形胶布封闭,仍需观察呼吸状况;四、健康教育1.拔管回家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患者及家属清洁、消毒、固定等方法;2.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3.定期复查;第十一节深静脉置管术护理一、目的1.需长期大量输液或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者;2.测定中心静脉压,心血管造影、放置心内起搏器等;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放:深静脉穿刺导管、穿刺包、2%利多卡因、0,1%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5-10ml、无菌手套、肝素帽、透明敷料、常规消毒物品;三、操作步骤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以配合治疗;2.体位: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低位15度;2股静脉穿刺时取平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3.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面积大于10cm2;配合术者抽取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4.穿刺前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深静脉导管,检查导管有无阻塞及破损;。
一般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随时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
2、主班护士根据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并通知责任护士。
3、责任护士迎接患者入病室,给予卫生处置:剪指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并进行入院宣教。
4、进行入院评估,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等,书写护理记录。
5、通知主管医生接诊新患者,若病情严重,立即汇报科主任,并参与抢救。
6、根据医嘱及时完成诊疗和护理工作。
二)出院护理常规1、护士按出院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使之做好出院准备,如备好交通工具等。
2、准备患者须带回的药品及物品,如有多余的药品,退账后送回药房。
3、停止一切治疗、护理工作,包括饮食。
4、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室用品,交代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方法,并进行出院指导(饮食、活动、功能锻炼等)。
5、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发放病区联系卡,出院一周内作电话随访。
6、患者办妥出院手续,换下病员服后护送患者至电梯口,行动不便者安排轮椅或推车,并事先通知电梯。
7、取下床头卡及病员一览表卡,按要求整理病历,并及时登记。
8、按消毒规范及时消毒床单元备用。
传染病患者终末处理按传染病护理常规进行。
(一)高热护理常规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以利降温。
2、根据医嘱给予高热量半流质饮食,每日摄入总热量作相应增加(每升高1℃,所需能量较正常需要量增加20%),能进食患者鼓励多饮水,保证液体入量≥3000ml/d。
3、根据发热程度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次数,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及时记录,并汇报医生。
出现谵妄、昏迷时应加用床栏等防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4、体温≥39℃者,应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20-30%酒精擦浴或25℃温水浴;如仍不退热者或体温≥40℃,遵医嘱予以冰水灌肠或退热药等降温措施,30min后测量体温一次,记录在体温单上。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退热药。
5、体温骤退时,予以保暖,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作记录并汇报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入院护理常规1、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2、病房护士应与处置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
3、责任护士首先应做好自我介绍,并为病人及家属做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
(2)介绍住院规则及有关病室制度.(3)协助病人及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及同室病人。
4、建立病历、诊断卡、床头卡,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身高、体重,做好相应记录。
5、通知主管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6、主动了解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并在24h (小时)内完成入院评估,拟定护理计划、措施并实施,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7、入院后每日测量并记录T、P、R2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每日询问并记录大小便1次,每周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1次。
8、重症病人建立重症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
9、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第二节出院护理常规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
2、出院前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出院指导,告之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填写意见卡等.3、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停止医院内对病人的治疗,注销各类卡片并整理病历。
4、指导家属办理出院结账手续。
5、护士接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医院物品,告之病人出院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等,送病人离开病区。
6、清理、消毒床单位,如死亡病人或传染病人出院,根据病情进行终末期消毒处理。
7、铺好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
级别护理常规第一节特别护理一、指征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3、各种严重创伤。
二、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保证抢救物品性能良好。
2、制订护理计划,设重症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定时翻身,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第二节一级护理一、指征1、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高热、昏迷、肝或/和肾功能衰竭者。
二、护理常规1、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并做发各项生活护理。
2、注意观察病人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3、根据病情制订护理计划,书写护理病历。
4、视病情随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T、P、R、BP,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并做好记录。
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
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防止发生并发症。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节二级护理一、指征1、病人急性期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仍需卧床休息及生活不能自理者.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二、护理常规1、病人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可指导病人在床上或室内活动。
2、视病情每1-2h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或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做好恢复期护理。
4、根据病情变化,一般每日测T、P、R2-4次。
5、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及协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
第四节三级护理一、指征1、一般慢性疾病,生活能自理者2、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病人.3、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二、护理常规1、按时巡视病房,每日测量T、P、R2次,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状态,适时做好心理护理。
2、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给予健康指导。
3、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实施功能康复训练.症状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常规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保证病人充分休息,重度高热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舒适卧位。
3、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4、给予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适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做到少食多餐。
5、每4h测体温1次,物理降温后0.5h测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每日测量2次,注意脉搏、呼吸的变化.6、增加水的摄入量,鼓励病人多饮水达每日3000ml,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7、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给予特殊口腔护理。
8、超高热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9、注意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出现惊厥应及时处置,出大汗时应防止虚脱。
第二节惊厥护理常规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3、做好心理护理,减少诱发因素和刺激.4、惊厥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5、必要时用开口器、压舌板缠纱布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
6、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7、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8、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静、抗惊厥药物。
9、做好安全防护,加床挡,抽搐时肢体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外伤。
10、昏迷病人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11、依据原发病执行相应护理常规。
第三节休克护理常规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休克卧位,注意保暖.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相应氧疗。
4、建立适当数量静脉通道,保证静脉通畅,使用升压药者注意输液处皮肤情况。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重症监护记录.6、留置尿管,监测尿量。
必要时监测每小时尿量。
7、必要时,做好血液动力学监测.8、随时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9、采用静脉插管者,执行相关护理常规。
第四节昏迷护理常规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并做好记录。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各种药物。
5、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6、做好皮肤护理,按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做好眼部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用纱布遮盖眼部.7、做好安全防护,加设床挡。
8、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9、根据医嘱给予胃肠内或胃肠外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10、除去假牙及饰物,交其家属或代为妥善保存。
第五节咯血护理常规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2、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3、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4、给予温凉易消化饮食。
5、密切观察,记录咯血量、颜色。
6、大咯血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窒息。
7、密切观察窒息先兆,一旦发生窒息立即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8、大量咯血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遵医嘱给止血剂及补充血容量。
急救护理常规第一节中暑护理常规1、置病人于室温22—25℃阴凉通风房间,解开衣服,准确测量体温。
2、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畅。
备好4℃葡萄糖盐水、冬眠合剂等抢救用药.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冷水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体温降至38℃时停止物理降温。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尿量及出汗情况。
6、日射病病人头部放置冰袋或使用冰帽。
7、昏迷病人或接受冬眠治疗者,注意保持皮肤干燥、翻身,预防褥疮。
8、躁动病人,病床加床挡或使用约束带,保证安全。
第二节触电护理常规1、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强心药等。
2、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充足地供氧。
3、心电监护者至少连续观察24h,便于及时发现、纠正心律失常。
4、局部创面严格消毒,无菌包扎.注意受伤部位血运、肢体的颜色、皮温及气味.5、留置尿管者,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6、加强复苏后生命体征监测,对昏迷病人严格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7、躁动时使用约束带、加床挡。
8、注意做好解释,消除家属和病人的恐惧。
第三节中毒护理常规1、详细询问病人及陪同人员,毒物种类、剂量、中毒的途径及时间。
2、休克病人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咽部、鼻腔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执行心肺复苏护理常规。
3、彻底清除体表毒物,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用微温水清洗体表、头发、皮肤皱褶、甲缝,禁用热水。
4、胃肠道中毒者尽早使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清理胃肠道毒物,洗胃过程应注意呼吸的变化,洗胃病人注意保暖。
腐蚀性毒物禁止洗胃.5、留取呕吐物、洗胃液或血液标本及时送检,做好毒物鉴定。
6、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瞳孔及尿量的变化,每15—30min(分钟)记录1次。
7、根据中毒物的不同,遵医嘱给予相对应的解毒剂,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并记录用药后反应。
8、随时注意排泄物(呕吐物、尿、粪)的性状、颜色、气味,有异常时及时送检。
9、神志不清或惊厥者,要有专人护理,加床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昏迷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10、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安慰、体贴病人,给予同情、理解,还应避免病人独处,防止有自杀可能。
第四节溺水及窒息护理常规1、迅速控水。
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及口、鼻内污物或分泌物,防止舌后坠。
2、建立静脉通道,掌握输液速度,防止心衰。
3、及时取血标本,监测血气及生化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4、留置尿管者,准确记录出入量。
5、胃肠减压,吸出胃内容物。
6、体温过低,采取复温措施。
7、如有外伤、骨折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常规。
8、昏迷病人,严格执行昏迷护理常规,注意定时翻身、拍背。
麻醉护理常规第一节全麻护理常规1、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专人护理至清醒.2、给予氧气吸入。
3、每15-30min测BP、P、R1次,并记录至清醒、生命指标稳定。
4、随时准备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保暖及防止意外发生。
6、评估并及时解决出现的护理问题。
第二节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护理常规1、评估病人对麻醉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予以解决.2、针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3、去枕平卧6h,并随时观察麻醉恢复情况。
4、协助并指导病人排尿。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2次,紫外线照射1次。
2、入院后每日测量T、P、R2次,如果发生病情变化应随时监测生命特征。
3、根据医嘱给予饮食,观察食欲情况,如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及时报告医生。
4、做好晨、晚间护理,保证患儿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
每周剪指甲1次。
5、患儿休息可根据病情及恢复情况,按医嘱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活动。
6、每周测体重1次,3月以下患儿每周测体重2次(重症及特殊情况除外).7、勤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积极配合抢救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及床头交接班。
8、保证24h入量,各班检查、核对患儿入量的执行情况详细记录出入量,新入院患儿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化验标本.9、注意患儿安全,防止坠床。
避免携带剪、刀等锐器刺伤患儿.10、长期卧床及危重患儿,保证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避免褥疮及口腔疾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