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性能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纺纱复习
![纺纱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74791e14791711cc79176b.png)
一、纺纱技术 1、纤维的细度:棉纤维的细度是影响其可纺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纤维越细,则成纱横截面中的纤维根数就越多,成 纱强力就越高,纤维的可纺性能就越好。同时,纤维越细,成纱的条干不匀率就越低。决定原棉细度的主要因素是棉 花品种和成熟度。我国细绒棉的线密度一般在 1.5~2.0dtex (5000-6500 公支)范围内;长绒棉的线密度一般在 1.2~ 1.4dtex(7000~8000 公支)范围内。 1)号数:1000 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标记为 Tex(特克斯),号数是定长制。Nt=G(克)/L(1 千米) (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中长化纤纱线均采用号数制); 2)麦克隆值(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 磅重的纱线具有长度为 840 码的倍数,为定重制。 Ne=L(码)/840G (磅) 号数制与英制支数的换算:tex=583.1/Ne; 3)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时,1 公斤重量的纱线,长度有多少个 1000 米,或 1 克重纱线长多少米,为定重制。Nm=L (米)/G(1 克); 4)旦数 D=G(克)/L(9 千米)为定长制。 2、定重制和定长制与纱线细度之间的关系:定重制值越大,纱线越细,纱线的支数反比于其线密度;定长制值越大, 纱线越粗。 3、普梳纱加工工艺流程:开清棉——普梳——并条——粗纱——细纱 4、精梳纱加工工艺流程:开清棉——普梳——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5、混合的主要目的:1)合理使用原料、保证成纱质量;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3)节约原料、降低成 本。 6、纤维的三大特性:纤维细度、纤维长度、纤维强度。 7、六辊筒。握持开松强于 自由开松。所以在工艺流程中,六辊筒开棉机安排在前,豪猪式开棉机安排在后。 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开松、除杂、混合、成卷。 开清棉机械的组成:抓棉机械、混棉机械、开松除杂机械、清棉成卷机械。 开清棉联合机的六大作用区:开松区、粗请区、混合区、细清区、精开清区、梳棉机的喂给区。 8、六辊筒开棉机开松原理:它主要由六只 45 度倾斜角排列的辊筒组成,辊筒下面包围有振动尘棒,辊筒上装有交叉 状的四列角钉,角钉为圆柱体,在辊筒间装有剥棉刀,棉花受到辊筒的无握持打击而逐渐开松和除去部分杂质。通过 辊筒角钉对自由状态的棉块打击和尘棒的振荡,使棉块得到开松。速度自下向上依次递增。 9、除杂指标:1)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指标 。 2)落棉含杂率:反映落棉中杂质数量多少 。 3)落杂率:反映 喂入原棉中的杂质被除去多少。4)除杂效率:反映机器除去杂质效能的大小 。 例:喂入开清棉联合机的原棉重量为 150 千克,原棉含杂率为 2.5%,所制成的棉卷含杂率为 l%,落棉称重为 3 千 克,试计算其落棉率、落棉含杂率、落杂率及除杂效率。 (1)落棉率=落棉重量/喂入品重量×100%=3/150×100%=2%; (2)落棉含杂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落棉重量×100%=[150×2.5%-(150-3)×1%]/3=76%; (3)落杂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喂入品重量×100%=[150×2.5%-(150-3)×1%]/150=1.52%; (3)除杂效率:落棉中所含杂质重量/喂入品所含杂质重量×100%=[150×2.5%-(150-3)×1%]/150×2.5%=60.8% (或者除杂效率=落杂率/原棉含杂率×100%)。 10、LA004 型开清棉联合机主要设备:1- A002A 自动抓棉机×2→ 2- A006B 自动混棉机(附 A045)→ 3- A034 六辊 筒开棉机▲→ 4- A036 豪猪开棉机▲(附 A045)→ 4- A036▲(附 A045)→A062 电器配棉器→ 5- A092A 双棉箱给 棉机×2→ 6- A076A 单打手成卷机×2 11、盖板式梳棉机的针布工作区及针齿配置方式:针布工作区:弹性针布和半硬性针布现用于盖板,金属针布用于锡 林和道夫。针齿配置方式:1)针齿平行配置:两针齿相迎,两针齿间的纤维主要受到分梳作用,也是有部分移作用。 锡林、盖板间及锡林、道夫间的针布便属于平行配置。2)针齿交叉配置:两针齿同向,两针齿间的纤维主要发生转 移作用。锡林与刺辊针布便属于这种配置。 12、盖板式梳棉机除杂区的分布:(落杂区的划分)第一落杂区: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点到除尘刀;第二落杂区:除尘 刀到小漏底入口;第三落杂区:小漏底落杂区。 13、分梳工艺长度与梳理效果及短绒率之间的关系:分梳工艺长度 LA:刺辊、给棉板隔距点(A)以上一段工作面长 度(L1)与鼻尖宽度(a)之和。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梳理效果↑→短绒率↑。根据经验:LA ≈纤维的主体长度 14、精梳准备工序及其特点:1)条卷工艺(并条条卷工艺):梳棉棉条→并条机→条卷机,其特点是:横向有条痕, 钳板横向握持不匀,精梳落棉多。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应用较多。2)并卷工艺(条卷并卷工艺):
羊绒纱线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羊绒纱线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4fe39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e.png)
羊绒纱线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羊绒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纤维,具有柔软、保暖、透气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针织品、毛衣、围巾等服装领域。
羊绒纱线是由羊绒纤维纺成的线,其纤维力学性能对于羊绒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羊绒纱线的质量,必须进行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本文将介绍羊绒纱线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纤维力学性能测试的目的和意义羊绒纱线的纤维力学性能测试可以测量纱线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能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对于评估纱线的品质、制定纺纱工艺以及保证纺纱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估纱线品质:纤维力学性能测试可以确定纱线的强度和柔软度。
通过测试得到的强度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纱线是否能够承受日常使用的拉伸和应变,并根据测试结果来选择适当的纱线用于特定用途的产品制造。
柔软度指标则反映了纱线的手感和舒适度,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也具有重要影响。
2. 确定纺纱工艺:纤维力学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制定优化的纺纱工艺。
通过测试不同工艺下得到的纤维力学性能指标,可以确定最佳的纺纱参数,以获得更高强度和更好质量的纱线。
3. 确保产品品质:纤维力学性能测试可以用于确保纺纱产品的质量。
生产中,通过取样测试纱线的纤维力学性能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纱线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羊绒纱线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羊绒纱线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常包括抗拉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和断裂能量测试。
1. 抗拉测试:抗拉测试是评估纱线强度的主要方法。
它通过将纱线固定在仪器上,逐渐施加拉力,测量纱线受到的拉力和伸长值,从而得到纱线的抗拉强度。
在测试中,需要控制拉力的速率和样品的长度,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2. 断裂伸长率测试:断裂伸长率是指纱线在拉伸到破裂前的最大伸长程度。
该测试可以通过仪器自动测试得到。
它不仅能够评估纱线的柔软性和可塑性,还可以指示纱线的伸长能力,对于纱线的抗拉性能评估和产品制造中的纺织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31ae4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b.png)
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纺纱原料、纺纱设备、纺纱工艺参数、纺纱工艺流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
首先,纺纱原料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丝原料的种类、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纺丝工艺的选择和调整。
常用的纺纱原料包括棉、麻、毛、丝、化纤等。
不同原料的纤维长度、粗细、柔软度等特性会对纺纱工艺产生影响。
比如,纤维长度适中的原料适合在纺纱工艺中进行纺纱加工,而纤维长度过长或过短的纤维则会导致纺纱困难或质量下降。
纺纱设备也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纱设备包括纺纱机、纺纱机配件和纺纱辅助设备等。
不同类型的纺纱设备会影响纺纱工艺的选择和实施。
比如,锭式纺纱机适用于纤维较短的原材料,而风纺机适用于纤维较长的原材料。
纺纱机的性能和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纺丝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纺纱工艺参数也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纱工艺参数包括纱锭转速、喷丝压力、牵伸比、牵伸速度、牵伸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比如,纱锭转速的调整会影响纱线的粗细和强度,牵伸比的调整会影响纱线的伸长性和强度。
同时,纺纱工艺流程也是影响纺丝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纺纱工艺流程包括打理、清洗、梳理、粘合、加热、冷却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操作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都会对纺纱工艺和纱线质量产生影响。
比如,梳理工艺是将纤维进行梳理和并列,调整纤维的方向和长度,可以提高纺纱质量和纺线的平整度。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对纺丝工艺产生影响。
比如,室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影响纤维的水分含量和纺纱机的工作效果,从而影响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影响纺丝工艺的因素主要包括纺纱原料、纺纱设备、纺纱工艺参数、纺纱工艺流程和环境条件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实现纺丝工艺的稳定和纱线质量的提高。
棉、毛、丝、麻纺纱工艺比较
![棉、毛、丝、麻纺纱工艺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d157c8c51e79b896802267c.png)
短纤维纺纱工艺比较摘要棉、羊毛、绢丝、苎麻都是常见的天然短纤维,由于它们的纤维长度与性质的差异,所采用的纺纱方法与纺纱工艺也有所不同。
本文针对棉、羊毛、绢丝、苎麻这四种天然短纤维,讨论其纺纱方法与工艺,对它们的工艺流程,初加工方式,开松梳理作用,成条作用,成纱及后加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它们纺纱工艺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短纤维;纺纱;羊毛;绢丝;苎麻纺纱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加工对象是纤维集合体,其实质就是将纤维由杂乱无章的状态变为纵向有序排列的加工过程。
目前常用的纺纱原料主要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其中天然纤维主要包括棉、毛、丝、麻等纤维,使用天然纤维纺纱已有久远的历史。
棉、毛、丝、麻虽然都是天然纤维,但是它们各具特点,某些纤维性质差异非常显著,纺纱性能差别很大,至今难以采用统一的加工方法制成细纱。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文献等参考资料,选择棉、羊毛(毛)、绢丝(丝)、苎麻(麻)这四种常见的天然短纤维,对它们的纺纱工艺进行比较。
纤维的性能对纺纱的影响很大,其中,纤维长度对纺纱的设备和工艺的影响尤为突出。
目前的短纤维纺纱系统,主要有两大类:棉型纺纱系统和毛型纺纱系统。
棉型纺纱系统,适合加工的纤维长度为25~50mm,主要用来加工棉纤维;毛型纺纱系统,适合加工的纤维长度为70~110mm,可以用来加工羊毛、苎麻、绢丝等天然纤维。
这两种纺纱系统由于纤维长度差异较大,因此,尽管纺纱原理是相同的,但在加工设备、加工流程和加工工艺上有较大区别。
本文主要针对棉、羊毛、绢丝、苎麻纺纱的工艺流程、初加工、开松梳理、成条、成纱及后加工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1棉、毛、丝、麻纺纱工艺流程比较随着纺织机械的发展和纺纱原理的日趋完善,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棉纺、毛纺、绢纺、麻纺专门的纺纱系统,它们的工艺流程各不相同。
1.1棉纺纺纱工艺流程棉纺纺纱工艺流程根据原料的性能及对产品的要求,棉纺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可分为普梳工艺流程、精梳工艺流程、废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a)普梳工艺流程(b)精梳工艺流程(c)废纺工艺流程图1 棉纺纺纱工艺流程1.2毛纺纺纱工艺流程毛纺纺纱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加工工艺不同,毛纺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可分为,粗梳毛纺系统,精梳毛纺系统,半精梳毛纺系统,如图2所示。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70b9b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2.png)
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纺纱是把纤维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之后,使其成为可以用来织造纺织品的线状材料的过程。
纺纱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纺纱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纺纱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纤维质量不均匀纤维材料的质量不均匀会导致纺纱时出现断裂、断头、打摆等问题,影响纱线的均匀度和强度。
解决措施包括:1.对原料进行分类分级,在纺纱前先对原料进行分类分级,把质量相近的原料放在一起,以提高纤维的一致性。
2.优化纺纱工艺,在纺纱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拉伸、捻合和梳理等措施,以平衡纤维的不均匀性。
3.使用预处理设备,在纺纱前使用预处理设备,比如预并条机、预并梳机等,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得原料的质量更加均匀。
二、纱线强度不足纱线的强度不足会导致织造时易断裂,影响纺织品的质量。
解决措施包括:1.选用合适的纤维材料,增加纤维的长度和粗度,选择合适的纤维组合,以提高纱线的强度。
2.优化纺纱工艺,调整纺纱的各道工艺参数,比如拉伸倍率、捻度、卷绕张力等,以提高纱线的强度。
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纺纱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增加纱线的强度。
三、纺纱设备故障纺纱设备故障会导致工作中断,影响生产效率。
解决措施包括:1.设备定期保养,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做好备件储备,及时更新设备备件,确保设备备件的充足,以应对突发设备故障。
3.培训员工,培训工人掌握基本的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能力,提高设备故障处理的能力。
四、能耗高纺纱过程中的能耗问题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措施包括:1.更新能效设备,更新能效设备可以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优化工艺流程,优化纺纱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3.强化员工意识,加强员工节能意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意识。
五、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不稳定会导致退货率增加,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羊毛纤维
![羊毛纤维](https://img.taocdn.com/s3/m/7ec9d430bd64783e09122b81.png)
• 横截面(×300)
• 6 马海毛
• 马海毛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产于南非,其形态与山羊 毛相似,鳞片比一般羊毛的鳞片大,酷似丝光,为全光毛 的典型代表;纤维比较平直,弯曲度小,刚性强,耐压, 回弹性能好;缩绒性差。显微镜下鳞片翘角介于羊毛和羊 绒之间,鳞片密度也介于羊毛和羊绒之间;横切面形状呈 圆形。
羊毛纤维的各层次结构综合示意图
羊毛纤维的天然卷曲
羊毛的表面与鳞片的SEM 照片
• 在自然界中,动物纤维的种类极其繁多,而且数量也极为 丰富。目前,市场上的毛织物所采用的动物纤维大致有绵 羊毛、山羊绒、羊驼毛、骆驼毛、兔毛、马海毛和牦牛毛 几种。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同点。
一. 概述
• 1 绵羊毛
• 横截面(×600)
• 3 羊驼毛
• 羊驼毛(ALPACA),又称“驼羊毛”,纤维长达20~40 cm,纤维卷曲大,具有银色光泽,纤维平直,卷曲少, 具有近似马海毛的光泽,常与其他纤维混纺,作为制作高 档服装的优质材料。
• 羊驼毛不仅能够保湿,还能有效地抵御日光辐射,因此它 的保暖性能优于羊毛、羊绒和马海毛。另外,羊驼毛纤维 具有22 种天然色泽,从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浅的棕色、 灰色,是特种动物纤维中天然色彩最丰富的纤维。羊驼幼 仔毛纤维相对较细,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极佳。纤维有连 续及不连续的髓;横切面形状呈带髓腔的近似圆形。
• 驼绒横截面(×300) • 驼毛横截面(×300)
• 5 兔毛
• 兔毛以轻、细、软、保暖性强、价格便宜的特点而受人们 喜爱。它是由细软的绒毛和粗毛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 毛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后者质量为优,平均直径11~14 μm。兔毛与羊毛区别在于纤维细长,表面特别光滑,容 易辨认。由于兔毛强度低,不易单独纺纱。
纺纱实验报告
![纺纱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11f1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1.png)
纺纱实验报告纺纱实验报告引言:纺纱是将纤维材料转化为线或线状物的过程,是纺织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纺纱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参数对纺纱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纤维材料的纺纱特性。
实验一:纺纱机的选择与调整在纺纱过程中,纺纱机的选择和调整对纺纱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台适合纺纱的机器,并根据纤维材料的特性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通过调整纺纱机的张力、速度和加湿度等参数,我们得到了不同纤维材料的纺纱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材料对纺纱机的要求不同。
例如,棉纤维需要较低的张力和适中的速度,而丝绸纤维则需要较高的张力和较低的速度。
此外,适当的加湿度有助于纤维材料的延伸和纺纱效果的提高。
实验二:纤维材料的选择与处理纤维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也对纺纱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棉纤维、羊毛和聚酯纤维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它们的纺纱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棉纤维具有良好的纺纱性能,易于拉伸和延长,纺纱后的线条均匀且柔软。
羊毛纤维纺纱时需要较高的张力和较低的速度,纺纱后的线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
而聚酯纤维则需要较高的速度和较低的张力,纺纱后的线条光滑且有较高的强度。
实验三:纺纱后的线条特性纺纱后的线条特性是评估纺纱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对不同纤维材料纺纱后的线条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纺纱后的线条的特性与纤维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
棉纤维纺纱后的线条柔软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适合用于制作针织品。
羊毛纤维纺纱后的线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适合用于制作毛线衣物。
聚酯纤维纺纱后的线条光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适合用于制作高强度纺织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纺纱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纤维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对纺纱效果的影响。
纺纱机的选择和调整、纤维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以及纺纱后的线条特性都是影响纺纱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纤维材料的特性和需求,合理选择纺纱机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纺纱效果。
粘胶纤维指标对纺纱的影响分析
![粘胶纤维指标对纺纱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7f1538e2bd960590c677ad.png)
纤维强力对成 纱质 量的影响
断 裂 强 度 是 指 纤 维 在 断 裂 时所 受 到 的最 大 应
为了对粘胶纤维 的品质做出评价 ,划分等级 , 便于企业根据不 同等级合理定价 , 根据粘胶纤维物
理、 化 学性 能 与外 观 疵 点进 行 品 质评 定 。一 般 分 为 优、 一、 二、 三 等 。粘胶 纤维 在 出厂前 , 企业 重 点检测
刘 辉, 朱娜娜 , 高会元
( 华北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河北 唐山 0 6 3 0 0 9)
摘
要: 粘胶纤维出厂时 , 根据指标 的不 同 , 可 以划 分为不 同的等 级。纤维的强力 、 超长 、 倍长 、 疵点 、 含
油、 回潮等指标不仅决定着纤维产 品的品质 、 等级 , 而且对纺纱加 工过程起着重大影 响 , 直 接决定成纱质量 。 本文鉴于工业生产中的经验 , 针对各指标 的变化 , 针对性地调整工艺并加强 日常检测 、 管理 , 以保 持企业的竞 争力 , 并 为企业 带来 可观 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 纺纱过程 ; 粘胶纤 维 ; 指标 ; 品质评定
化
学
工
程
师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2 0 1 5年第 O 8 期
釜
DO I : 1 0 . 1 6 2 4 7  ̄ . c n k i . 2 3 - 1 1 7 1 A q . 2 0 1 5 粘胶 纤维指标对纺纱的影响分析
Ab s t r a c t : T h e v i s c o s e i f b e r w a s c l a s s e d b y d i f e r e n t i n d e x e s w h e n l e a v e t h e f a c t o r y .T he i n d e x o f s t r e n g t h , l o n g l e n g h ,d o u b l e l e n g t h ,d e f e c t s , o i l i n e s s a n d r e s u r g e n c e o f i f b e r d e t e r mi n e d t h e q u a l i t y a n d c l a s s ,a n d h a s b i g
纺织行业纤维检测标准
![纺织行业纤维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4ffb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6.png)
纺织行业纤维检测标准引言纺织行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涉及到众多纤维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纤维检测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纺织行业常见纤维材料的检测标准,包括棉纤维、毛纤维、丝纤维、麻纤维和化学纤维等。
棉纤维检测标准棉纤维是纺织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纤维材料之一。
检测棉纤维的质量和属性是确保纺织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1. 纤维长度检测:棉纤维的长度对纤维的手感和纺纱工艺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纹理法等。
标准要求棉纤维的长度应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均匀性。
2. 纤维强度检测:纤维强度是衡量棉纤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机械拉伸法、断裂强度法等。
标准要求棉纤维的强度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耐久性。
3. 纤维净度检测:棉纤维的净度直接影响纺纱工艺和织造效果。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离子色谱法等。
标准要求棉纤维的净度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产品的清洁度。
毛纤维检测标准毛纤维是纺织行业中常用的天然纤维之一,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弹性。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舒适度,毛纤维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1. 纤维长度检测:毛纤维的长度对产品的手感和外观效果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纹理法等。
标准要求毛纤维的长度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均匀性。
2. 纤维直径检测:毛纤维的直径决定了产品的柔软度和保暖性能。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等。
标准要求毛纤维的直径应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舒适度。
3. 纤维弹性检测:毛纤维的弹性是其独特的特点之一。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拉伸测试法、弯曲试验法等。
标准要求毛纤维的弹性应符合一定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延展性。
丝纤维检测标准丝纤维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具有光泽、柔软和舒适的特点。
为了保证丝绸制品的质量,丝纤维的检测非常重要。
1. 纤维强度检测:丝纤维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万有引伸仪法、抗张拉试验法等。
成纱强力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成纱强力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40f5216c175f0e7cd137f8.png)
成纱强力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胡振龙赵卫华(东营市宏远纺织有限公司)纱线强力是评价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绝对强力和相对强力之分。
影响成纱强力的主要因素有:原料性能(纤维长度、细度、单纤维强力等)、纺纱工艺、成纱结构(纤维伸直度、平行度、排列分布、纱线捻度等)、成纱均匀度(条干不匀率、捻度不匀率)等。
因此提高成纱强力要从合理选择原料、改善须条结构、提高成纱条干、合理选择捻系数等方面入手。
1 原料与成纱强力的关系1.1 纤维长度及整齐度与成纱强力的关系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短纤维少,则成纱光洁,强力高,见表1。
表1纤维长度及整齐度与成纱强力的关系1.2 纤维线密度与成纱强力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纤维的线密度小,成纱截面内纤维根数多,分布均匀,成纱条干均匀,纤维间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纱线在拉伸断裂时,滑脱纤维的根数将会减少,纱线强力就高。
1.3 单纤维断裂长度与成纱强力的关系单纤维断裂长度大,则成纱强力高。
单纤维强力差时,在纺纱过程中易断裂而形成短绒,被搓揉成结粒,恶化成纱条干,从而使成纱强力降低。
1.4 棉纤维性能与成纱强力的关系表棉纤维主要指标与成纱强力的关系见表2。
表2 棉纤维主要指标与成纱强力的关系2 纺纱工艺对成纱强力的影响2.1 清梳工艺在保证原料充分开松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猛烈打击,避免损伤纤维、增加短绒。
保证各种成分混合均匀,提高各单机运转效率,在保证前后供应的条件下,单机运转效率越高越好,尽量达到98%以上。
开清工序各单机要优化工艺参数,做到薄喂快给、柔和开松,以梳代打,合理减少打击点。
做到棉结、杂质、短绒兼顾。
实践中证明:开清工序的总除杂效率,在原棉含杂率小于1.5%时应保持在30-40%;原棉含杂率在1.5-2%之间时应保持在40-50%;原棉含杂率大于2.0%时应保持在40-60%,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证筵棉含杂率不高于1.0%。
确定了开清工序的总除杂效率后,要合理分配各单机的除杂率,控制棉结和短绒增长率。
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纺粘工艺及其对纺纱性能的影响
![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纺粘工艺及其对纺纱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444d8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9.png)
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纺粘工艺及其对纺纱性能的影响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是一种常见的纺纱工艺,它将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进行混合纺纱,以获得具备综合性能的纺纱产品。
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工艺和配比对纺纱品质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纺粘工艺和混纺比例两个方面,探讨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纺粘工艺及其对纺纱性能的影响。
一、纺粘工艺1.纺纱工艺流程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纺粘工艺主要包括纺前处理、纺纱和纺后处理三个环节。
纺前处理包括纤维的前处理、纤维的混合和染色等过程。
纺纱过程中,纤维经过梳理、并列、拉伸、纺纱等步骤制成纺纱线,并形成纺纱筒。
纺后处理包括漂白、印染和整理等过程,用于改善纱线的外观和手感。
2.纺纱机选用的纺部设备纺纱机的选用对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纺纱机时,应考虑纺纱纱线的精度要求、混纺纤维的物理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纺纱机有锭子纺纱机和喷气纺纱机两种。
锭子纺纱机适用于低弹性纤维和细纱的制备,而喷气纺纱机适用于高弹性纤维和粗纱的制备。
3.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控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控对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紧密度、前处理和纺纱温度是常用的调控参数。
紧密度的调节可以影响纺纱坯布的物理性能,同时还可以调节纺纱粘度和力学性能。
前处理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纺纱过程中的杂质去除、纤维结构改善和纤维表面处理等具有重要作用。
纺纱温度的调节可以影响纤维的塑性变形能力和纺纱产品的强度和弹性等性能。
二、混纺比例的影响1.混纺比例的选择合成纤维与人造纤维混纺纱的比例选择直接影响纺纱纱线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不同纤维的混纺比例可以调节纱线的力学性能、抗皱性能、柔软性能和舒适性能等。
一般来说,当混纺纤维比例相对较高时,纺纱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会提高,而当混纺纤维比例相对较低时,纺纱产品的柔软性和舒适性会提高。
2.混纺比例的影响混纺比例的选择对纺纱产品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手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成纱质量的关系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成纱质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27887563b3567ec102d8a39.png)
性能都有较明显的影响。棉纤维的成熟度常采用 成熟 度 系数表 示 , 成熟 度 系数 越 大 , 表示 棉纤维 越 成熟 。棉纤维的成熟度系数在 12 25 . ~ . 范围内,
一
能好 , 成纱 条干均匀, 疵点少 , 其成纱 强力也高。 而纤 维 成熟 度 太差 时 , 维强 力低 , 纤 细度 细 , 弹性
c s ig a n q a i n a r y i gb h vo .C t n f e fhg e t r yi p n ig p o e s gh sf w r mp r e sn ,y r u l y a d f b i d en e a ir o t b r ih rma u t s in n r c s i a e e u i t c o i o i n n i — t sa d fwe e s& f e g lmeae .c t n f e f d u trt a n o n n ih r a n srn t i n e rn p e i r go r ts ot b r b a o i o me i m mau i h sf e c u t d h g e r te gh.c t n y i a y ot o i rO g e t r y h sb t r b a i e itn e a d b t y i g e e t f e f ih rma u t a etrfb c a r s n rssa c n et rd en f c . b h i e ai o e
0 前言
棉 纤维 的成 熟 度不 同 , 仅 会 引起纤 维性 能 不
的变 化 , 而且 对纺 纱工艺 及成纱 、 织物 的质量 也会
纤维性能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纤维性能对纺纱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973649b71fe910ef12df830.png)
棉纤维性能对纺纱质量的影响棉花的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40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
自从智慧的人类发现和发展了棉花这个神奇的物种,棉花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成就了与棉花相关的产业。
对纺纱企业来讲,原料占整个纺纱成本50-70%的比例,原料的质量不仅决定了纱线的生产成本,还决定了成纱的质量。
了解棉纤维结构、性能及其与纺纱质量的关系,对改进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科学配棉、稳定生产、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及组成要了解棉纤维性能,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棉纤维的来源、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1.1 棉纤维的发生、发育棉纤维是由种子表皮细胞延伸发育而成,具体来说棉纤维的发生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棉籽长成棉株、形成棉蕾、胚珠(后来发育成棉籽)表皮细胞开始突起、胚珠受精后表皮细胞继续迅速生长,最终发育成棉纤维。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是从棉株开花到棉铃吐絮这一段时期,棉纤维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先伸长长度,然后充实加厚胞壁。
1.2 棉纤维的形成过程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伸长期:棉纤维伸长从胚珠受精后开始,至第25天左右伸长基本完成。
加厚期:棉纤维加厚一般在棉珠开花后第21~25天左右开始,到开花后第45天左右基本完成。
棉纤维加厚,表现为细胞壁加厚,中腔变小。
棉纤维细胞壁的加厚,是由胞壁向内每天沉一层纤维素,使胞壁的厚度一天天增加。
转曲期:棉纤维转曲一般在棉铃开裂后的3~4内天完成。
1.3 棉纤维的组成和形态结构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其余为纤维素伴生物(脂肪、蜡质、果胶、含氮物质、灰分、有机酸和糖类物质等)。
纤维素和纤维素伴生物的含量取决于棉纤维的成熟程度,完全成熟的棉纤维其纤维素的含量占棉纤维总量的90%以上,伴生物含量较少。
棉纤维是一种细而长的物体,直径一般约10~20微米,它的外形是一根呈扁带状而内部中空的管状体,顶部较细,中部较粗。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外观上具有天然转曲。
纱线性能对织物的影响
![纱线性能对织物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8a3252c0066f5335a81217a.png)
纱线性能对织物的影响分类:我的论文纱线的基本特征包括纱线的外观形态特征、加捻特征、纤维在纱线中转移以及分布特征,以及纱线表面的毛羽和内部蓬松性等,是纱线结构的重要特征与表达,决定着纱线的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也影响着织物的性质。
1.纱线的外观形态特征对织物的影响纱线的外观性能主要指纱线的细度,即纱线的相对粗细。
纱线的粗细直接决定着织物的规格、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性能。
纱线的粗细一般可用相对粗细或几何粗细的指标来表示。
由于纱线截面形状的不规则和容易变形;短纤纱的毛羽较多,变形纱的膨松化使纱线的边界不清;再加上几何形态的测试的繁琐不变,故纱线的通常采用相对粗细的细度指标来描述,简称“细度”。
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
纱线的拈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拈回数表示。
拈回的方向分S拈和Z拈。
在一定拈度范围内,纱的强度随拈度增加而增大。
单纱的拈向和股线的拈向搭配根据股线的用途选择。
通常单纱与股线采用相反拈向,即ZS或SZ。
单纱与股线的拈度有一个最佳比值,在这范围内,股线强力随着股线拈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临界值时股线强力反而下降。
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方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环锭纱在加拈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大或减小。
这时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
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
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合理选用不同性状的纤维,能够纺成不同风格的纱线,适应不同织物用途或改善服用性能。
2. 纱线毛羽对纱线性能的影响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体表面的纤维,主要是由于纺纱时没有很好地控制纤维运动,使伸出纱体表面的部分纤维头端呈圆弧形或其他形状露出纱体表面。
纱线毛羽影响织物外观和生产加工两个方面。
毛羽是纱线的一项重要属性,它对评定纱线质量尤其是在出口贸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纤维可纺性等
![纤维可纺性等](https://img.taocdn.com/s3/m/f4985f1cc281e53a5802ffce.png)
纤维的可纺性是什么概念?纺织纤维有一些与纱线品质、纺纱难易有关的综合物理性能,称为可纺性能。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纤维的可纺性能越好,成纱质量就越好,而且纺纱加工也越容易。
纺纱的手段不同,纺出纱线的品质和对纤维可纺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现代纺纱对纤维可纺性能是根据产品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两方面情况来评定的。
纤维的各种单项物理性能对其可纺性能都有影响。
长度:天然纤维长而且整齐度好时,纱的强度高﹑条干均匀﹑表面光洁﹑毛羽少。
长度是决定可纺性能的重要因素。
除了主体长度以外﹐短纤维含量对细纱强度和条干均匀度的影响更大。
化学切段纤维长度和整齐度均可控制﹐长度太长非但不会提高成纱品质﹐反而会造成加工困难并增加纱线疵点。
细度:纤维细,成纱条干均匀、强力高。
但纤维太细,加工中纤维容易扭结形成棉结、毛粒等疵点。
纤维粗﹐织物硬挺﹐耐磨和弹性好。
对于毛﹑麻等较粗的天然纤维﹐细度是决定可纺性能的主要因素。
羊毛纤维根据直径确定其可纺支数。
细度也是羊毛品级评定的主要依据。
强度:是决定纱线强度的最主要的因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纤维强度越高成纱强度也越高。
杂质和疵点:杂质和疵点影响纺纱工艺和产品质量。
在纺纱工序中虽有除杂措施,但在除杂过程中还会造成杂质的进一步分裂和新疵点产生。
因此原料中杂质疵点含量越高,可纺性能越差。
棉纤维中的糖份、棉蜡,麻类纤维中的麻胶等。
都会影响纤维的可纺性,从而影响纺纱工艺和产品质量。
纤维卷曲、纤维的摩擦和导电性能等都会影响纤维的可纺性能。
棉花按照什么原则组批?成包皮棉的组批规则规定得比较详细。
成包皮棉组批应类型、轧花方式、主体品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相同。
这里的类型是指白棉、黄棉、灰棉;轧花方式是指皮辊棉、锯齿棉。
原标准中规定:“同一批棉花中,允许有相邻品级的棉花34%,超过此数时,应分别计价”。
为了提高棉花质量,新标准中规定:“同一批棉花中,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与主体品级相邻品级的棉花比例不得超过20%。
纺纱基础知识
![纺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39308aedd88d0d233d46ab7.png)
织物的厚度:以毫米为单位。织物的厚度指在一定压力下织物的绝对厚度,该指标在实际生产中运用较少。常以织物的重量来间接表示。
影响织物厚度的主要因素为:
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
纺纱基础知识
原棉性能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1、棉纤维的长度:棉纤维的长度越长,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手扯长度:23 mm-33mm。
2、棉纤维的细度:棉纤维的细度越细则:成纱强力越高;成纱条干越均匀;纺纱断头越少;可纺细特纱。细度为:1.5分特-2分特。
3、短绒率:纤维长度小于16 mm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称为短绒率。棉纤维的短绒率越高,则:成纱强力越低;成纱条干越差点;纺纱断头越多。
纺纱方法:传统纺纱方法、新型纺纱方法。
纺纱设备:各工序所需的机械设备
棉纺系统与工艺流程
棉和化纤都可在棉纺设备上加工。纤维原料纺成纱的过程,称为纺纱工艺流程。
棉及棉型化纤的纺纱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种:
1、普梳系统(棉)→普梳纱注:毛,粗梳工艺生产出粗梳毛纱
配棉→开清棉→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二)化纤混纺主要品种有涤粘纱、涤腈纱等。
(三)棉与化纤混纺主要品种有涤棉纱、腈棉纱、维棉纱、粘棉纱等。棉起到提高产品吸湿性,可纺性和服用性能的作用。
(四)混纺比的确定织物混纺比确定,考虑以下因素:织物的性能,如强力、风格等;织物的成本及产品价格。混纺纱的常用混比有50/50、55/45、60/40、65/35、也有部分产品采用20/80、30/70等混纺比或倒比例。比例多的纤维,其纤维性质对纱线的性质影响较大,成纱更具有此纤维的性能。比例的确定主要考虑成本、强力、织物要求及纺纱性能等因素。
纤维抱合力对纺纱的影响
![纤维抱合力对纺纱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38fd1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a.png)
纤维抱合力对纺纱的影响纺纱是将纤维进行拉伸和扭曲形成纱线的过程。
在纺纱过程中,纤维抱合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纤维抱合力是指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力,它影响着纱线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探讨纤维抱合力对纺纱的影响。
纤维抱合力对纺纱的纤维分散性和均匀性有重要影响。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分散均匀与否直接影响着纱线的质量。
纤维抱合力越大,纤维越容易形成聚集,导致纤维分散不均匀,进而影响纱线的均匀性。
因此,在纺纱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整纤维抱合力的大小来控制纤维的分散性,以保证纱线的质量。
纤维抱合力对纺纱的强度和延伸性也有显著影响。
纤维抱合力越大,纱线的强度越大,延伸性越小。
这是由于纤维抱合力增大会增加纤维间的摩擦力,使纤维之间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纱线的强度。
然而,过大的纤维抱合力也会使纱线过于紧密,导致纱线的延伸性变差。
因此,在纺纱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纤维抱合力的大小,以平衡纱线的强度和延伸性。
纤维抱合力还会影响纺纱的纺丝性能。
纺丝性能是指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拉伸和扭曲性能。
纤维抱合力越大,纱线的纺丝性能越好。
这是因为纤维抱合力增大会增加纤维间的粘结力,使纤维更容易进行拉伸和扭曲,并形成稳定的纱线。
因此,在纺纱过程中,适当增加纤维抱合力可以提高纺丝效果。
纤维抱合力还会对纺纱的纤维损伤和纤维断裂率产生影响。
纤维抱合力越大,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也越大,容易产生纤维损伤和断裂。
这会降低纺纱的效率,并影响纱线的质量。
因此,在纺纱过程中,需要适当减小纤维抱合力,以降低纤维损伤和断裂率,提高纺纱的效率和质量。
纤维抱合力还会对纺纱机械的磨损和维护产生影响。
纤维抱合力越大,纤维对纺纱机械的磨损也越大。
这是由于纤维间的摩擦力增大,会加速纺纱机械的磨损。
因此,在纺纱过程中,需要适当控制纤维抱合力的大小,减小纤维对纺纱机械的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纤维抱合力对纺纱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影响着纺纱的纤维分散性和均匀性、纱线的强度和延伸性、纺丝性能、纤维损伤和断裂率以及纺纱机械的磨损和维护。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https://img.taocdn.com/s3/m/ed29b0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f.png)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是指在干燥状态下,纤维在受热后发生的收缩程度。
纤维的收缩率对于纺织品的制造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是由于纤维在受热后分子结构的变化导致的。
当纤维受热时,分子间的力发生改变,导致纤维收缩。
不同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各不相同,这取决于纤维的化学成分、纤维的形状和结构等因素。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对于纺织品的制造过程非常重要。
在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收缩率会影响纤维的延伸性和强度。
纤维的收缩率越高,纤维在纺纱过程中容易断裂,从而影响纺纱质量。
因此,在纺纱前需要对纤维的收缩率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纺纱的顺利进行。
纤维的干热收缩率还对纺织品的尺寸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纺织品制成后的使用过程中,纤维受热后可能会发生收缩,导致纺织品的尺寸变化。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稳定尺寸的纺织品来说是不可
接受的,比如衣物、床上用品等。
因此,在纺织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并选择适合的纤维来确保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此外,纤维的干热收缩率还对纺织品的整理和后整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控制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可以调整纺织品的手感、光泽、弹性等特性。
在染整过程中,纤维的干热收缩率也需要考虑,以确保染色的均匀性和色牢度。
总之,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对于纺织品的制造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可以帮助纺织品企业选择合适的纤维,并根据纤维的特性进行生产和后整理的调整,以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性能。
同时,纤维的干热收缩率也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考虑,以确保纺织品的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纤维性能对纺纱质量的影响棉花的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40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
自从智慧的人类发现和发展了棉花这个神奇的物种,棉花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成就了与棉花相关的产业。
对纺纱企业来讲,原料占整个纺纱成本50-70%的比例,原料的质量不仅决定了纱线的生产成本,还决定了成纱的质量。
了解棉纤维结构、性能及其与纺纱质量的关系,对改进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科学配棉、稳定生产、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及组成要了解棉纤维性能,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棉纤维的来源、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1.1 棉纤维的发生、发育棉纤维是由种子表皮细胞延伸发育而成,具体来说棉纤维的发生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棉籽长成棉株、形成棉蕾、胚珠(后来发育成棉籽)表皮细胞开始突起、胚珠受精后表皮细胞继续迅速生长,最终发育成棉纤维。
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是从棉株开花到棉铃吐絮这一段时期,棉纤维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先伸长长度,然后充实加厚胞壁。
1.2 棉纤维的形成过程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伸长期:棉纤维伸长从胚珠受精后开始,至第25天左右伸长基本完成。
加厚期:棉纤维加厚一般在棉珠开花后第21~25天左右开始,到开花后第45天左右基本完成。
棉纤维加厚,表现为细胞壁加厚,中腔变小。
棉纤维细胞壁的加厚,是由胞壁向内每天沉一层纤维素,使胞壁的厚度一天天增加。
转曲期:棉纤维转曲一般在棉铃开裂后的3~4内天完成。
1.3 棉纤维的组成和形态结构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其余为纤维素伴生物(脂肪、蜡质、果胶、含氮物质、灰分、有机酸和糖类物质等)。
纤维素和纤维素伴生物的含量取决于棉纤维的成熟程度,完全成熟的棉纤维其纤维素的含量占棉纤维总量的90%以上,伴生物含量较少。
棉纤维是一种细而长的物体,直径一般约10~20微米,它的外形是一根呈扁带状而内部中空的管状体,顶部较细,中部较粗。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外观上具有天然转曲。
2 棉纤维性能及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棉纤维主要性能指标有马克隆值(细度)、成熟度、长度、短纤维含量、强力、伸长、色泽、杂质和棉结等。
(XX) 直接影响(X) 间接影响(-) 无影响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已充分证明:棉纤维的马克隆值、成熟度、长度、短纤维含量、强力对纱线质量,如条干、粗细节、棉结、毛羽、伸长率、外观及可染性等有直接的影响,其它指标如伸长率、棉结、杂质含量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纱线的质量。
下面我将对原棉的一些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分析。
2.1 棉纤维马克隆值/细度2.1.1 纤维细度细度是棉纤维重要特性之一,对一定粗细的纱线而言,纤维细度决定了纱线横截面内纤维根数的多少,纤维越细,纱线横截面内所包含的纤维根数就越多,这样不仅提高了纱线的强力,同时可以使纱线获得更好的均匀度。
通常来说,纤维细度主要影响适纺纱线的细度极限、纱线强力、纱线条干均匀度、生产效率及织物的悬垂性、光泽、手感。
细而柔软的原棉,手感好,色泽柔和,富有弹性,成纱后纤维间抱合良好,强力较高;细度细但弹性差的原棉,成纱强力提高较少。
实践证明:对于细号纱来说,纤维细度对成纱强力影响很大,而用细度较细的原棉纺粗号纱时,成纱强增加并不显著。
2.1.2马克隆值原棉的马克隆值是传统配棉和接批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现代自动配棉技术原棉分类的重要依据。
棉纤维的马克隆值通常是通过气流仪法测得的。
根据马克隆值的定义,马克隆值是一定量棉纤维在规定条件下的透气性的量度。
气流法检测马克隆值时,是将一定重量的棉纤维均匀放入检测腔,给检测棉样施加一定压力后通入定流量的气流,通过检测纤维两端的压力差来确定纤维的透气性。
纤维透气性好,马克隆值就高。
相反,纤维透气性差,马克隆值低。
透气性由棉纤维的比表面积决定,而比表面积大小与棉纤维的线密度和成熟度有关。
实际上,当我们检测到原棉的马克隆值较低时,有两种情况,其一棉纤维的确较细,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所检测的棉纤维平均成熟度较差。
2.1.3 马克隆值与纤维细度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马克隆值高时,纤维较粗;马克隆值低时,纤维较细。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隆值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等同于细度。
例如,埃及优质长绒棉品种Giza87,它的马克隆指标在3.6左右时,纤维细度约130mtex,细度很细,棉纤维的成熟度和光泽也很好,是纺200支以上特高支纱的最佳原料。
对新疆长绒棉新海28品种而言,成熟度较好时,其马克隆值可能在4.3左右,纤维细度约145mtex,细度中等,较为适合纺50-100支高支纱;而马克隆值在3.6左右时,其纤维细度约140mtex,但其成熟已非常差,不适宜大量用在优质纱线的配棉中。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马克隆值来判断棉纤维的细度和可纺性。
2.1.4 棉纤维马克隆值与成纱质量的关系马克隆值高的棉纤维,成纱条干均匀,外观光洁,但马克隆值过高会影响成纱强力。
马克隆值过低的棉纤维,往往成熟度较差,易产生棉结和有害疵点,染色性也较差。
只有马克隆值适中的棉花,才能兼顾两个方面,获得较全面的经济效果。
一般来说,原棉的马克隆值在3.0~5.5之间,马克隆值低于3.0时,纤维非常细,而高于5.5其细度非常粗。
国际上将马克隆值介于 3 .5~4.9之间的棉花作为正常马克隆值棉花,特别是马克隆在3.7~4.2范围内的原棉,交易时需加价。
2.2 棉纤维成熟度2.2.1棉纤维成熟度的定义从外形来看,棉纤维是一根呈扁带形而内部中空的管状体。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细胞壁较厚,中腔较小,转曲数较多,横截面呈腰圆形;成熟度低的棉纤维纵向呈薄带状,没有或转曲很少;过成熟的棉纤维外观呈棒状,中腔不明显,无转曲或转曲很少。
而从微观结构来分析,棉纤维由细胞壁和中腔组成,成熟度指数取决于胞壁的加厚程度。
成熟纤维,其细胞壁截面面积占整个纤维截面面积的50-80%;不成熟纤维,其细胞壁截面面积占整个纤维截面面积的30-45%;死纤维,其细胞壁截面面积占整个纤维截面面积比例低于25%。
我们通常所说的原棉成熟度,是指一定数量原棉的平均成熟度。
我们应明确,原棉中没有不成熟纤维是不可思义的,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2.2.2 棉纤维成熟度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成熟度高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多,色泽好,强力高,在纺纱过程中承受打击的能力强,不易产生棉结、短绒,杂质易于清除,飞花、落棉少,制成率高。
同时,成熟度高的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织物染色均匀,耐磨性也好。
成熟度低的棉纤维,细胞壁薄,吸色性能差,在深色织物上容易出现白星、横挡及条影等外观疵点。
成熟度过高的棉纤维,纤维细度过粗,成纱截面内纤维根数相对较少,同时纤维卷曲少,纤维间的抱合力差,成纱强力降低。
总之,为了稳定与提高纺纱质量,减少棉结及短绒,消除织物横档疵点,保证织物外观质量的提高,对原棉的成熟度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2.3 原棉成熟度的检验棉纤维成熟度传统的检测方法有中腔胞壁对比法、偏振光法及显微镜法等。
但随着棉纤维检验仪器HVI及AFIS的问世,原棉成熟度传统的检测方法已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HVI的成熟度指数、AFIS仪检测出的不成熟纤维含量及成熟度对我们了解原棉成熟情况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仪器检测到的棉纤维数量有限,代表性不强,不能确切地反映出不成熟纤维在原棉中的分布情况,对配棉和生产的参考价值有限。
因此,仅仅依靠仪器检测出的成熟度指标来判断原棉成熟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传统的目测法、手感法判断原棉成熟程度与HVI、AFIS测仪的测试数据相结合,才能让我们对原棉成熟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为原棉的采购和选配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2.3 棉纤维长度2.3.1 棉纤维长度的含义长度,是棉纤维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棉纤维具有天然卷曲,即使相同品种、相同产地的原棉,由于每个棉铃中的纤维生长情况和成熟程度不同,纤维之间长度差异较大。
因此,棉纤维长度指的是棉纤维经手扯或仪器梳理平行、伸直后测得的多数纤维中适合纺纱的代表长度。
2.3.2 长度的检验目前,我国长度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扯尺量法,另一种是仪器测定法。
手扯尺量法测得的长度我们常称之为手扯长度,这种方法常用于棉纤维长度的快速检测,在原棉的收购和现场检验时较为实用。
仪器测定法的代表仪器为乌斯特的HVI,由于它采用了全世界认可的原棉标准样品做为其检查和校验的依据,该仪器具有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数据准确、检测效率高等特点,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棉检测仪器,其检验结果常做为原棉交易和选配的依据。
2.3.3 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影响棉纤维长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棉的品种、土质、气侯条件、病虫害、轧花方式等。
不同品种的棉花具有不同的纤维长度;不同的土质、不同的气侯条件对棉纤维长度有不同的影响,一般土质肥所产的棉花纤维长,土质瘦所产的棉花纤维短;另外,病虫害、轧花方式等对纤维长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3.4 纤维长度与成纱质量的关系纤维长度是决定纺纱特数和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纤维愈长,适纺纱线的极限细度就越细;纤维长度长,纱线内纤维间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不易滑脱,纱条光洁、毛羽少、条干好、强力高,纺纱断头少。
用长度较长的纤维纺细特纱时,对提高成纱强力作用显著。
因此,纺细特纱时,应选用较长的纤维。
2.4 棉纤维强度和伸长棉纤维在纺纱过程中要不断地受到外力的作用,纤维具有一定的强度是纤维具有纺纱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强度和伸长是反映棉纤维性能的重要指标。
棉纤维强度通常用断裂比强度来表示,用HVI检验所得的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其单位是克/tex。
HVI采用的是束纤维测原理,当我们测得棉纤维断裂比强度高时,必然是纤维较细或单纤维强力高。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纤维强度高成纱强度亦高,纤维强度低,成纱的强度亦低。
伸长率被规定为伸长部分相对于原始长度的百分比,棉纤维的伸长率一般在5-8%这个范围。
由于没有弹性的纺织品几乎没有可用性,所以棉纤维的弹性伸长性能是相当重要的。
棉纤维在不同回潮率条件下,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同。
一般情况下,回潮率较大时,强度较高,断裂伸长较大。
2.5 棉纤维的刚性当纤维做滚动、转动和扭转运动时,其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刚性太大的纤维难以适应这些运动,如,纤维不能被适当地被束缚进纱体内,产生毛羽,或在加工中被损失掉。
相反,纤维性刚不足,刚弹性太小,变形后不易恢复原来的形状,且没有纵向抵抗力,在大多情况下会导致棉结的产生。
纤维的刚性通常用纤维长径比来表示,即纤维长度/纤维直径。
纤维长度长,同时细度细,其刚性必然差,这就是为什么用细而长的棉花纺特高支纱时生活难做(容易粘、缠)、棉结不易控制的原因。
2.6 棉结原棉中的棉结是维纤结或小的纤维的缠结,一般而言,棉结可分为纤维棉结和籽屑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