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科技成果汇总

合集下载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1第33卷第24期 2020年12月Vol.33 No.24December 2020艺术科技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校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林业院校‘新工科’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示范课程建设研究”成果;2019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MPTS-VIDEO+科研教学平台的人工智能示范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编号:201901274013;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FS_AIARM 科研教学平台的人工智能示范实验室建设”成果,项目编号:201902026029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朱婷婷,倪超(南京林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各行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之门。

然而,相比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实际工程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工科发展和投入相对较小的农林院校。

因此,本课题开展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重点分析国内农林院校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给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为农林院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提高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林院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特色教学;自动化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4-0001-021 问题的提出在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了各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比工业的快速发展,农林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还比较慢,但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推进农林业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1]。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运用,得力于各大高校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先后成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杨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江 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 室、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2019年4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牵头,集合长三角地区从事湿地公园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及建设发展相关工 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社团组织,正式成立长三角地区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国家创新联 盟。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2月,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芬兰、伊朗等 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学校长期聘用的 境外专家共64位,每年约200名教师赴境外进行交流,约300位外籍专家来校进行交流访问、科研合作、讲座讲学。 2020年,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一项;同年,学校被授予了一定的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成为江苏 省首批获得外事独立自主审批权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获批国家留 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项目、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海外实 习实践等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新 布伦瑞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学校联合开展长短期学分互认访学项目, 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学校每年接收7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或交流访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1.09.08•【文号】•【施行日期】2021.09.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林科发〔2017〕46号),促进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局遴选出了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见附件),现予发布。

请各地各单位根据生产实际,重点推广本次发布的100项林草科技成果,特别是在各类林草技术转化项目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中予以重点应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示范引领作用。

成果相关信息请登录“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网站(http://124.205.185.86:8080/sso/login)进行查询。

特此通知。

附件: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2021年9月8日附件_GBK;">2021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序号成果名称成果领域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1三峡库区高效防护林体系构建及优化技术集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肖文发2岷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3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沙袋沙障治沙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永4退化湿地恢复技术体系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崔丽娟5内蒙古退化植被恢复技术和定向经济型植物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文军6长江经济带生态退化区植被修复与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张旭东7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8南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及多功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刘世荣保护研究所9低覆盖度羽翼袋沙障及其铺设机械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杨文斌10川西北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鄢武先11川中丘陵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四川农业大学李贤伟12困难立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集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宋宪虎13陕北沙地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符亚儒14南方型杨树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南京林业大学方升佐15树木良种的“复幼-扦插”规模化繁育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16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新岗17青钱柳叶用优良品种选育及定向培育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南京林业大学方升佐18澳洲坚果品种选育与栽培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贺熙勇19林木精准井式节水灌溉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新疆林业科学院李宏20泡核桃品种资源创新及提质增效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技陆斌术推广总站21薄壳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南京林业大学彭方仁22半干旱区人工山杏低效林改造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李显玉23优势特色果品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河北农业大学王国英24檀香与降香黄檀混交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徐大平25漆树良种及高效栽培综合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邱蓉26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贵州大学丁贵杰27花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原双进28川草1号、2号老芒麦产业化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游明鸿29南方次生林经营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曾令海30竹资源高效培育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国际竹藤中心范少辉31紫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北华大学程广有32抗寒苹果、矮化砧木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及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陈淑英33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化经营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河北农业大学张志东34马尾松良种选育、定向栽培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贵州大学丁贵杰35广西藤县八角低效林改造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梁文汇36珍贵树种人工林林下植物生态经营模式及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刘君昂37‘新苹红’苹果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李显玉38酿酒葡萄免埋土安全越冬栽培关键技术集成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华39一种核桃大树更新复壮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贵州省核桃研究所孙建昌40一种肉桂高效培育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开祥41优质材桉树无性系选育与产业化利用技术林草资源培育与经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陈健波42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43蓝靛果高效培育及其花色苷提取纯化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北京林业大学付玉杰利用44林木剩余物高得率清洁制浆产业化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房桂干45环保型长效抗菌自清洁柜橱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北京林业大学郭洪武46高性能木竹质重组材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于文吉47建筑与桥梁用竹质结构材料与构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竹藤中心江泽慧48实木木材热改性及其功能性材料应用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曹永建49原竹自动定段技术与设备林草资源开发国家林草局北京林业周建波利用机械研究所50竹质异色层积装饰材制造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陈玉和51圆竹分级展平及展平复合规格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竹藤中心刘焕荣52豆粕胶黏剂无醛中密度纤维板制造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王春鹏53无醛胶合板用豆粕胶黏剂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范东斌54低质人工林木材高效干燥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周永东55高含油互叶白千层产业化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吴丽君56多花黄精林药复合栽培及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利用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竹藤中心汤锋57低施胶量环保木质单板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南京林业大学周晓燕58一种木质纤维定向液化制备乙酰丙酸的综合利用方法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蒋剑春59豆粕胶黏剂无醛刨花板制造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储富祥60江西特色植物萜类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江西农业大学王宗德61人造板VOC快速释放检测技术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东北林业大学沈隽62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张建国63野牛草高效育制种及其产业化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钱永强64青藏高原东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白史且65国审良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及其繁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康向阳66油茶大果型新品种选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67落羽杉属树木杂交新品种林果花江苏省殷云龙选育技术草种业提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68甜柿优良新品种及园艺化栽培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龚榜初69杉木优异品系选育及扩繁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会全70杉木种业创新工程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黄开勇71‘中林5号’‘中林1号’楸树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麻文俊72‘西南桦广西凭祥种源’‘西南桦云南腾冲种林果花草种业中国林科院热曾杰源’西南桦提升带林业研究所73油桐抗枯萎病品系选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陈益存74中天1号紫花苜蓿林果花草种业提升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常根柱75福建柏优良种源和家系选择及培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仁华76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及繁育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马锦林77高油加工型红松、榛子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林果花草种业黑龙江省林业杨凯提升科学院78枣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韩传明79油茶遗传改良与良种应用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志真80‘滨海密枝’柽柳林果花草种业提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杨俊明81北林201紫花苜蓿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卢欣石82‘蓝美1号’蓝莓林果花草种业提升浙江蓝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华江83红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林果花草种业提升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陈孝丑中心84‘燕杏’‘送春’‘花蝴蝶’梅林果花草种业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张启翔85环湖寒生羊茅林果花草种业提升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刘文辉86陆表植被碳汇量关键技术及管理平台林草装备和信息化北京林业大学冯仲科87电动树干打孔注药机林草装备和信息化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敏88安徽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及“森林资源一张图”应用技术林草装备和信息化国家林草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刘道平89湖北森林防火网格化监测预警云平台建设及应用技林草装备和信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张维术息化院90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91林火监测预警双红外火灾探测器林草灾害防控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朱恒星92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及安全防控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宁夏农林科学院何嘉93蒙陕青新林业鼠(兔)害防治技术集成林草灾害防控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常国彬94全国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及管理体系林草灾害防控国家林草局林草防治总站宋玉双95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林草灾害防控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季梅9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林草灾害防控东北林业大学孙龙97竹子真菌病害的快速检测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国际竹藤中心高健98北京市重要林果病虫害生防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林草灾害防控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梁洪柱99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及技术野生动植物保护国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孙鸿雁100节约型生态景观绿道建设技术人居优美环境建设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张乔松。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司,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西 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 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股份
有限公司,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 苏)有限公司,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
进步奖
任公司
3
0003-408
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 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
杨殿阁,连小珉,张照生,王钊,柳宗 伟,江昆,张德兆,王学军,李晓飞,李 宏利,王肖,李兵,杨扬,严瑞东,宗树
进步奖
五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序号 推荐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奖种
建议授奖 等级
罐头生产节水及柑橘新 叶兴乾,陈士国,刘东红,丁甜,邓致 浙江大学,象山华宇食品有限公司,杭
30 0893-406 型果胶回收关键技术与 荣,洪基光,李言郡,高海峰,舒志成, 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络通生 进步奖
产品开发
邓福铭,贾晓鹏,马红安,田永平,刘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吉林大学,焦
平,刘永奇,邓雯丽,张相法,张建华, 作天宝桓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张燕青,许晨阳,方啸虎,刘嘉霖,杨雪 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南
峰,郭振海
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进步奖
11
城市复杂工程环境下沿 0663-412 海软土地质灾害防治关
术及工程应用
毅,徐帆,张波,涂孟夫,庞传军
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大学,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公
2
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 0003-407 关键技术及其在非电行
业应用
李俊华,郝吉明,叶恒棣,朱彤,彭悦, 姚群,赵谦,李海波,宋蔷,尹海滨,张 志刚,李怀珠,马永亮,魏进超,陈贵 福,刘怀平,费传军,王彬,刘立,王驰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简介——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简介——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简介——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江苏省重点学科——林木改良与种质创新◆学科简介本学科利用高新生物技术和系统生态理论,充分发挥苏北的光热水土资源,培育了以杨树新品种为基础、杨木加工利用为龙头的江苏杨树产业。

使昔日风起飞沙满天、碱花片片的苏北大地致富脱贫,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如今,苏北大地,一片片杨树林郁郁葱葱,杨树防护林纵横交错,绵延数百公里,道路绿树成荫,一望无际。

苏北农村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这一切都是由我学科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将选育出一大批杨树优良品种,在苏北农村,大力推广的结果。

目前全省杨树总面积175026公顷,总蓄积量近4800万m3,每年上市的商品材近400万m3,直逼华东木材大省福建。

目前全省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30多家,加上乡镇企业数以千计,均以杨树为主要原料生产胶合板、细木工板、多层板、贴面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年销售总额达92.28亿元,产品销售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美国和中东地区。

当前江苏省的胶合板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一,这在江苏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形成了个颇具规模的新兴产业——杨树产业,并成为苏北各县的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除此以外,本学科在宜、溧山区和宁镇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杉木、马尾松、枫香和马褂木等良种,对繁荣山区经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主要研究内容①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杨树新品种;②本学科与营林、木材工业、林产化工等学科交叉渗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板种,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③对全省32个杨树基地县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在淮阴、宿迁、徐州、盐城等市建立杨树良种繁育基地,形成市—县—乡(镇)良种推广体系;并在各市营造大面积的示范试验林,进行定向培育。

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培育杨树,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使农民迈上致富路,实现小康。

江苏省第十二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

江苏省第十二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名单

二等奖(21项,排名不分先后)
张亮/孙乐强/孟 南京大学 振华/尚荣 王志敏 王运武 朱国芬 朱其训 周文娟 张硕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通大学 南京晓庄学院 哲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理念研究 外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专著) 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协同机制研究(专著) 高校生态德育研究(专著) 教育夹缝谈(专著) 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专著) 传播生态视域中大学课堂的潜课程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淮阴 工学院土木类“卓越计划”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为例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公示语翻译 船舶类专业设置与江苏船舶工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及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 践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新与实践构建(专著) 研究生培养中的协同发展问题思考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南京医科大学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工学院 江苏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三等奖(131项,排名不分先后)
张向阳 实证探究 德国大学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高校农科专业层次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机助外语教学的计量学考察暨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态 势展望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 基于生态思维的音乐课程观 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的教学策略改进研究 资源指引型的任务复杂度对二语写作语言表现的影响 校园智能长跑自助管理系统应用于高校阳光长跑的实证 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模式 基于问题启发式的服务运作管理教学研究 MOOCs之发展脉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论 宪法教学的阿基里斯之踵——兼论宪法学教材的编写问 题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研究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教育研究类)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教育研究类)

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和实践探索 陆建洪、杨大蓉、牛士华、谢冬、陈福明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333研训”模式的建构 战略远见:区域职业教育卓越之路 季宁东、赵静、张徐宁、戴翠萍、侯洁 马成荣、曹鸿骅、陈刚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三等奖(120项)
现代职教体系“中高等教育衔接” 课程体系的研究—以计算机 白凤娥、熊宝清、臧海娟、王志华、缪朝 江苏理工学院 东 专业为例 江苏省新一轮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王虹、何万一、李振陆、薛茂云、王钧铭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束剑华、夏红、尤伟忠、刘海明、邬雨刚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巫建华、颜志明、雷武生、杨宝林、董慧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二等奖(6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果名称 友善用脑理念下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变革研究 语文本色阅读的状态及研究 幼儿艺术启蒙课程:寻找不一样的我 高中地理减灾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生命教育:唐宋诗词教学的独特维度 主要完成人 蔡小平、李一婷、张六林、汪璐璐 余耀清、栾娟、张玉武、许国华 陈晓萍、徐惠娟 李树民、张军、展建奋、陆健、殷蔚宇 胡晓虹 第一完成人工作单位 南京市东山小学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徐州市第一中学 推荐申报单位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无锡市教育局 徐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教育局
幼儿行为观察与童心解读—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 吴亚英、徐志国、王辉、汪田田、袁小丽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题分析 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 基于学习者视角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探索 对话,品德教育的范式 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 管建刚 任小文 潘娜 陈玉红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太仓市特殊教育学校

南京林业大学19782011年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南京林业大学19782011年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1992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1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吕士行、徐锡增、黄敏仁、王明庥、曹福亮、徐农
南京林业大学
10
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林学系
1992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加
林文棣
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组、南京林业大学等
11
国外松松针褐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林学系
李传道等
1993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2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京林业大学、林科院亚林所、南平造纸营林总公司、福建省林木种苗站、广东韶关市林科所、四川省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林科院亚林中心、江苏省林科所、广西林科院
31
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森环院
200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参加
叶镜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
32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森环院
200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加
严敖金
宁夏林业局、南京林业大学
33
主要针叶纸浆用材树种新品系选育、规模化繁殖及培育配套技术
森环院
200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Hale Waihona Puke 参加王章荣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
34
生态边界层理论与黄淮海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工程建设
23
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木工院
2006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加
张齐生、周建斌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南京林业大学
24
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
木工院

大学生科技创新结题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结题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结题报告篇一:科技创新结题报告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报告(XX—XX年度)项目名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研究——以南京部分高校为例申请人:李梦雨所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年级:广播电视新闻09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 卢振职称副教授职称申报日期: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成果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青团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篇二: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结题报告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科研总结摘要:项目成员:赵旭升计算机学院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毛玉婷计算机学院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李雪梅计算机学院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宋成芳讲师\博士选题背景与意义: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科研初步收获和体会:首先进行了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我们学习掌握了导师推荐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教材,对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理论是科研的基础,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规范了图形学的科研思路,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

正文:一、选题背景: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植物的建模可进一步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模型表示、建模方法与绘制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密切相关的,一般结合在一起实现。

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该项目有极大的兴趣,现阶段包括未来前景表明,计算机中的动态建模将有很大发展,现在就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将来也可以倾向这一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类)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类)

谢吉民、魏巍、陈国云、朱建军、姜志锋、荆俊 杰、谢萌
科技进步奖
28 垃圾填埋场防渗墙浆材与成墙工艺
常州工学院、江苏康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常 州市江南岩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代国忠、李文虎、史贵才、王兆林、王维阳、吴 晓枫、张亚兴
科技进步奖
29 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功能化
淮海工学院
童志伟、张东恩、马娟娟、许兴友、宫俊琰
自然科学奖
30 功能性微纳结构的材料设计与合成
金陵科技学院
胡小红、张小娟、张文妍、林青、郝凌云
自然科学奖
高校科学技术研究类 第 4 页,共 14 页
31 稀土元素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及风险评估
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
李宗芸、孙玲、屈艾、黄淑峰、武斌
自然科学奖
32 重要动物病原体分子检测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自然科学奖
25
一种微麦克风阵列接收信号压缩编解码及语音合成方 南京工程学院、北京宇音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王青云、梁瑞宇、赵力、何宇新、包永强
技术发明奖
26
炎症免疫机制在抗磷脂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基 础与临床研究
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周红、严金川、王婷、王翠平、王中群
自然科学奖
27 面向清洁能源应用的气凝胶功能材料的制备关键技术 江苏大学、扬州天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罗玉明、杨立明、顾大路、杨 威、刘廷武、徐 建明、闫海霞
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
35 图谱理论及其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应用
盐城师范学院
郭曙光、姜海波、于广龙、张丽萍
自然科学奖
36
工程机械重型液压缸可靠性设计及其关键共性制造技 术
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南京林业大学科研论文影响力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科研论文影响力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科研论文影响力研究摘要:依据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和基于web of science 权威引文数据建立的一个科研评估与分析工具——incitestm,利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对南京林业大学近十年所有学科发表的及这些学科中被wos收录的(学科)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对全球的科研影响力。

研究表明:南京林业大学近十年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新兴学科,无论是优势学科还是重点学科,都有很大的进步,对全球这些学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学校重点打造的学科。

关键词:科研论文;信息计量学;科研影响力;wos;incitestm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4-0122-05科研影响力研究是目前全球的一个研究热点,目的是比较研究世界上一定范围内的研究机构,尤其是有着相同(或相似)研究学科或专业方向的研究机构,其研究学科(专业)的影响力,并以此来评价研究机构在世界的影响力。

科研影响力研究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其中科研论文影响力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科研论文影响力主要依据其在某学科(或某几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依据并取决于该学科(专业)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影响因子)和论文的引用率。

本文从南京林业大学近10年(2000—2009)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论文入手,采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分析研究南京林业大学被收录的各学科的论文量、被引用量等因子,进而分析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在全世界的科研影响力。

一、美国汤森路透公司wos与incitestm简介web of science是美国thomson scientific(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简称a&hci)),两个化学信息事实型数据库(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简称ccr;index chemicus,简称ic),以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ation index expanded,简称scie)、科技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dexscience,简称cpcis)和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会议文献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简称cpcissh)三个引文数据库,并以isi web of knowledge作为检索平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
业科技成果100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公布日期】2018.05.21
•【文号】办科字〔2018〕80号
•【施行日期】2018.05.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
正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
成果100项的通知
办科字〔2018〕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有关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林科发〔2017〕46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大力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扶贫富民的目标任务,我局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以及扶贫富民的技术需求,遴选出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见附件),现予发布。

请各地各单位在实施各类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产业发展等项目时,根据生产实际,重点推广2018年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成果相关信息可登录“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网站(http124.205.185.558080index.asp)进行查
询。

特此通知。

附件: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2018年5月21日附件
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名单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名单

南京大学
陈健、陈启美、袁杰、王自强、徐骏
4 地方高校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苏州大学
5
建设高水平物理教学团队,提升物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 与探索
苏州大学
6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创新
苏州大学
7
构建“学做融合”常态化实践教学模式,强化机械类人才创新 能力培养
东南大学
8 深化精品课程建设,创建“三元”结构的新型大学物理课程 东南大学
滕皋军、杨小庆、谢波、孙子林、王慧萍
姜斌、陈复扬、陆宁云、齐瑞云、王晶
沈超、王峰、宋言东、袁兴国、刘洋、徐锋、石月荣
序号
项目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
37 创新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常州工学院
李江蛟、邬华芝、潘雪涛、周祥才、张美凤、陈志伟 、何一鸣、庄燕滨、张建生、干为民
38 生物类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扬州大学
梁建生、魏万红、张彪、王幼平、金银根、潘志明、 王汉林、陆建飞、杜坤、王爱勤
48 航海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杨泽宇、施祝斌、汤国杰、孙自力、刘芳武、朱永祥 、季本山、王琪、薛仕中、乔红宇
49 紧贴行业,校企共育,路桥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蒋玲、盛海洋、周传林、樊琳娟、张文斌、李建才、 夏卫国、罗云军、刘求龙、李永成
50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宇、徐建俊、沈佩琼、张洪斌、邓纯余、陈鸣鸣、 黄君录、张加亮、周友兵
51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双链双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津津长发食品 李海林、蔡健、华景清、王和才、司文会、洪如松、

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推荐项目公示情况表

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自然科学类推荐项目公示情况表

6
5
1
0
4
0
0
10
1
162
113
52
基于DNA纳米结构的等离 子体有序界面构建及生物 南京邮电大学 传感应用 用于高功率、高效率、高 灵敏器件的新型功能材料 的制备与调控 二维纳米材料的微结构调 控及器件应用基础 硅基氮化镓同质集成光电 子芯片 南京邮电大学
汪联辉 男
54
教授
化学
3
1
2
0
6
0
0
10
1
5
7
2
12
南京大学
强琚莉,林晨,胡晓玉,王乐 强琚莉 女 勇,潘毅 苗雷英,孙卫斌,刘超,汤旭 苗雷英 女 娜,禹怡君 林建,黄莹,陆丽娟,朱彤, 陶高见
46
副教授
化学
4
8
72
72
13
南京大学
38
副主任医 国际 医药卫生 一等奖 师 先进 国内 三等奖 先进 国内 一等奖 领先
5
4
1
2
9
4
6
6
14
南京大学
2
1
0
0
6
5
0
29
9
45
中国矿业大学
杨小军,高峰
杨小军 男
37
研究员
数学
一等奖
1
1
10
10
211
211
46
江南大学
肖少庆,万茜,顾晓峰,南海 肖少庆 男 燕,闫大为
37
教授
电子通讯
一等奖
5
3
2
1
8
10
84
55
47
江南大学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四、生态修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序号
成果名称
49
油茶主要病虫害生态调控关键技术集成
50
牧草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51
橡胶树死皮康复综合技术
52
核桃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53
枣缩果病防治技术
54
美国白蛾灾害精准防控技术
55
青海省林地鼠兔害综合防控技术
56
林果栽培全程害鼠无害化调控技术
57
我国亚热带重要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附件
一、林木良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0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成果名称
‘渤丰3号’杨树 ‘庆元林场杉木3代种子园种子’杉木
‘洋020’‘洋061’杉木 ‘南林-金森E1号’杂交鹅掌楸 ‘尼泊尔印度黄檀优良种源’印度黄檀
‘平核无’柿 ‘中柿5号’柿 ‘东榧1号’‘龙凤细榧’香榧 ‘三元515’印楝无性系 ‘中林1号’楸树
11
‘中宁盛’核桃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12
‘青山1号’‘青山2号’‘青山5号’‘青山6号’西南桦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13
‘瑞雪’苹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 ‘闽杉3号’‘闽杉4号’‘闽杉5号’‘闽杉6号’‘闽杉7号’‘闽杉8号’杉木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5
‘燕山早丰’板栗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 所
35
珍贵树种钩栗良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
36
灰木莲优良种源家系选育及繁育技术
37
核桃高产高抗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3
成果单位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

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

林业工程学报,2024,9(2):1-13JournalofForestryEngineeringDOI:10.13360/j.issn.2096-1359.20232020收稿日期:2023-02-28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23-1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1731);南京林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GXL2018036)㊂作者简介:张军华,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木质纤维原料转化制取生物能源和化学加工㊂文沛瑶为共同第一作者㊂E⁃mail:junhuazhang@njfu.edu.cn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张军华,文沛瑶ә,林子贺,应文俊(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37)摘㊀要:在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和转化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和木质素组分限制了碳水化合物的高效酶水解㊂过氧化氢预处理可以通过破坏木质纤维素的物理化学结构并氧化降解部分木质素,从而改善原料的酶水解效率㊂过氧化氢预处理主要有过氧化氢⁃酸㊁过氧化氢⁃碱㊁活化过氧化氢这3类预处理方法㊂笔者主要归纳了不同预处理过程中的木质素降解机理,总结了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的效果,探讨了预处理对木质纤维原料降解产物的影响,评价了各类过氧化氢预处理的可行性和优缺点㊂最后,根据过氧化氢预处理的特点分析了过氧化氢预处理的研究策略,展望了过氧化氢预处理的发展趋势㊂从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低试剂用量㊁低温和低压的预处理条件是未来过氧化氢预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㊂关键词:过氧化氢预处理;木质素氧化;降解产物;经济分析;研究策略中图分类号:TQ3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1359(2024)02-0001-13Areviewofenhancementoflignocelluloseenzymatichydrolysisvia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sZHANGJunhua,WENPeiyaoә,LINZihe,YINGWenjun(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Abstract:Intheprocessofbiomassconversion,theintricatestructureandthepresenceoflignininlignocelluloseshinderthesaccharificationofcarbohydratecomponentsthroughenzymatichydrolysis.Pretreatmentcanremoveligninanddestroythephysicalandchemicalstructuresoflignocelluloses,thusachievingefficientconversionofbiomasstomonosaccharide.Hydrogenperoxideiswidelyusedinthepretreatmentoflignocellulosesbecauseofitsstrongoxida⁃tivedegradationabilitytolignin.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methodsmainlyconsistofhydrogenperoxide⁃acid,hydrogenperoxide⁃alkali,andhydrogenperoxide⁃activatorpretreatments.Thisreviewsummarizedthemecha⁃nismoflignindegradationinthese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s.Inacidicmedia,hydrogenperoxideactsasanelectrophilicreagentbyforminghydroniumion.Thearomatichydroxylationofhydroniumionbysubstitution/addi⁃tionreactionisthemainreactionfordegradationoflignininacidicmediaofhydrogenperoxide.Inalkalinemedi⁃um,someactivereactionsubstances(hydrogenperoxideanion,hydroxylgroupradical,andsuperoxideanionradi⁃cal)areformedbythedecompositionofhydrogenperoxide.Thealkeneandcarbonylgroupsofthesidechainoflig⁃nincanbeattackedbythoseactivereactionsubstanceswithanucleophilicreaction.Inhydrogenperoxide⁃activatorsystems,hydrogenperoxidecanbeactivatedbytransitionmetalionstoenhancetheoxidationabilityofthehydrogenperoxideforthelignindegradation.Theimprovementsofenzymatichydrolysisoflignocellulosesthrough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sweresummarized.Inthe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hydrogenperoxide⁃acidpretreat⁃mentshowsthestrongestligninremovalabilityandthehigherimprovementontheenzymatichydrolysisoflignocel⁃luloses.Themainlignindegradationproductsin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wereorganiccarboxylicacidsandphenoliccompound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various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swerecompared.Thefeasibilityofvarious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methodswasevaluatedbyeconomicanalysis.Hydrogenperoxide⁃alkalipretreatmentshowsthelowesteconomiccostinthosethree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methods.Gramineousplantsaresuitableforhydrogenperoxide⁃alkalipretreatmentandwoodmaterialsaresuitableforthehy⁃drogenperoxide⁃acidpretreatment.Finally,thedevelopmenttrendof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waspredictedandprospected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sepretreatmentmethods.Thedecompositionofhydrogenperoxide,林业工程学报第9卷thedesignofreactionequipment,thesafetyofpretreatmentsystems,andtheutilizationofdegradationproductsoflignocellulosesarethemainresearchdirectionsof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inthefuture.Inconclusion,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swithlowreagentdose,lowtemperature,andlowsystempressurewerethemainre⁃searchdirectionof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inthefuture.Theobjectiveofthisworkwastocomprehensivelyreviewvarious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methodsandofferinsightsintopotentialresearchdirectionsinthefieldof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Keywords: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oxidationoflignin;degradationproduct;economicanalysis;researchstrategy㊀㊀木质纤维原料主要包含纤维素㊁半纤维素和木质素㊂其中,碳水化合物组分经过酶解糖化后可以转化成生物能源和化学品[1]㊂然而,在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酶解糖化过程中,木质素的空间阻碍和对纤维素酶的非生产性吸附影响了纤维素酶对底物的可及性,从而限制了原料的高效酶水解[2]㊂使用预处理技术可以破坏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结构并移除部分木质素,从而提高原料的酶解糖化效率[3]㊂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对木质素有较强的氧化降解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木质纤维原料的预处理[4]㊂过氧化氢可以协同碱㊁酸或金属类催化剂对木质素进行氧化降解[5]㊂过氧化氢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过氧化物的原位合成㊁木质素氧化降解机理㊁过氧化氢预处理改善原料酶水解特性㊁过氧化氢预处理降解产物等㊂基于过氧化氢预处理良好的木质素移除效果,其在木质纤维原料的生物炼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㊂笔者首先介绍了过氧化氢⁃酸㊁过氧化氢⁃碱和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的反应机理;然后总结了3种预处理方法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各类预处理方法降解产物,对比了各类过氧化氢预处理的优缺点;最后对过氧化氢预处理技术应用于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该预处理技术在生物炼制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㊂1㊀过氧化氢预处理的方法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的强氧化剂,可以将木质素氧化降解成醛类㊁酚类㊁有机酸㊁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实现木质纤维原料中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分离[5]㊂酸㊁碱或活化剂可增强过氧化氢的氧化效率㊂常见的过氧化氢预处理有过氧化氢⁃酸㊁过氧化氢⁃碱和活化过氧化氢3种方法㊂其中过氧化氢⁃酸预处理中常见的酸性试剂有甲酸㊁乙酸和磷酸[6-8];过氧化氢⁃碱预处理中常见的碱性试剂有氢氧化钠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9-11];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中常用的活化方式有紫外和过渡金属离子活化2种方式[12-14]㊂过氧化氢⁃酸体系主要产生过氧酸以实现木质素的氧化[15]㊂过氧化氢⁃碱体系中,碱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活性物质(OOH-㊁㊃HO和㊃O-2)从而氧化木质素[16]㊂此外,过氧化氢还可以通过活化产生自由基,实现木质素的高级氧化反应[17]㊂由此可见,引入不同协同试剂会对过氧化氢氧化木质素的机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过氧化氢预处理对木质素的移除效果㊂2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2.1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氧化木质素机理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通过形成水合氢离子(OH+)作为亲电试剂[4],其形成过程为:H2O2+H+↔H+2OOH↔H2O+OH+,其中HO+是一种强亲电离子,容易与木质素中的富电子点位发生反应[18]㊂HO+离子和木质素模型反应发现,HO+取代/加成的芳环羟基化反应是过氧酸降解木质素的主要反应[19]㊂在酸性环境下,过氧化氢可以和酸混合形成过氧酸㊂具体的酸性过氧化氢氧化木质素的路径由对应酸形成的过氧化物所决定㊂例如,过氧化氢和硫酸㊁甲酸㊁乙酸可形成过氧硫酸㊁过氧甲酸和过氧乙酸㊂以过氧化氢⁃乙酸(HPAA)为例,HPAA溶液反应生成的过氧乙酸O O键能为159kJ/mol,低于过氧化氢的键能(213kJ/mol),因而过氧乙酸具有更优异的活性[20]㊂过氧乙酸的氧化还原电位与过氧化氢接近,因此也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㊂此外,过氧乙酸溶液中可活化产生羟基㊁甲基㊁乙酰氧基和乙酰过氧基等活性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物[10]㊂这些活性物质直接参与木质素的氧化反应,从而增强HPAA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㊂HPAA预处理中,过氧乙酸与木质素的初始反应是芳环㊁邻氧㊁对氧基团活性位的亲电羟基化反应[21](图1),依次通过3个反应历程氧化木质素:2㊀第2期张军华,等: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木质素基团的亲电羟基化反应㊁脱甲氧基化反应和醌环氧化裂解开环[5]㊂图1㊀过氧化氢⁃乙酸预处理解聚木质素模型物[21]Fig.1㊀DepolymerizationofmodelligninbyHPAApretreatment㊀㊀过氧化氢⁃磷酸(PHP)预处理中,降解产物形成的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生成的OH+是氧化木质素的主要物质[22]㊂PHP预处理对木质素氧化降解路径如图2所示㊂由图2可见,其主要包括木质素的愈创木酰基单元解聚㊁芳香环和侧脂肪链的分解,其中芳烃的开环反应和C O C键的裂解是PHP预处理中木质素氧化降解的2个重要途径㊂图2㊀过氧化氢⁃磷酸预处理中木质素模型物降解路径[22]Fig.2㊀DegradationpathofligninmodelinPHPpretreatment2.2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常见的过氧化氢⁃酸预处理主要有过氧化氢⁃甲酸㊁HPAA㊁PHP这3种预处理方法,其对木质纤维原料的木质素移除和酶水解改善的效果不同㊂2.2.1㊀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过氧化氢和甲酸混合后产生过氧甲酸,其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可以破坏木质素的β⁃O⁃4醚键,实现对木质素的高效降解[6]㊂根据该原理,Chang等[23]利用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对糠醛中的木质素进行分离,制备了纳米纤维素㊁木质素和纳米木质素㊂如表1所示[23-31],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对糠醛渣和甘蔗渣的木质素移除十分高效㊂然而,在80 90ħ预处理糠醛渣后,固形物回收率不足31%,这就表明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组分被降3林业工程学报第9卷解移除[23]㊂采用室温条件的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可以减少碳水化合物组分的损失㊂例如,室温条件下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甘蔗渣可在移除84.3%木质素的同时,保证纤维素回收率高于95%[24],甘蔗渣的酶水解糖化效率接近100%㊂上述研究表明,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不仅能在移除木质素组分的同时保留大部分碳水化合物组分,还极大改善了固体残渣的酶水解性能㊂表1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对木质纤维原料木质素移除和酶水解的影响Table1㊀Effectofhydrogenperoxide⁃acidpretreatmentonligninremovalandenzymatichydrolysisoflignocellulosematerials原料预处理条件木质素移除率/%酶水解效果参考文献糠醛渣过氧化氢⁃甲酸,80 90ħ,6h>98.0 [23]甘蔗渣过氧化氢⁃甲酸,室温,2h84.3酶解效率约100%[24]稻草HPAA,80ħ,2h85.1酶解糖质量浓度>10g/L[25]杨树HPAA,60ħ,2h92.0葡萄糖得率95.0%[26]玉米秸秆HPAA,80ħ,2h45.0糖化效率提高2.1倍[27]甘蔗渣69.1%HPAA,80ħ,26.5h97.1水解得率93.6%[28]小麦秸秆PHP,50ħ,5h78.3水解得率约100%[29]小麦秸秆PHP,50ħ,5h71.8葡萄糖质量浓度164.9g/L[30]橡树PHP,50ħ,5h87.8葡萄糖得率100%[31]2.2.2㊀过氧化氢⁃乙酸预处理HPAA预处理也可对木质纤维原料的木质素选择性降解(表1)㊂HPAA预处理通过对木质素组分的移除,增加了纤维素酶对原料的纤维素可及性,从而改善了原料的酶水解效率[27]㊂硫酸催化剂可以促进HPAA中的乙酸和过氧化氢合成过氧乙酸,从而强化HPAA预处理对木质素的移除效果㊂Tan等[28]使用质量分数69.1%HPAA溶液在80ħ下对甘蔗渣处理26.5h后,97.1%的木质素被移除㊂相同温度和HPAA浓度下,使用质量分数0.5%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只需预处理3h木质素移除率就可达97%㊂Ying等[32]研究发现在80%HPAA预处理中,硫酸浓度从0mmol/L增加至200mmol/L,杨木木质素移除率从21%提高至86%㊂由此可见,硫酸催化在调控HPAA预处理效率和脱除木质素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㊂此外,HPAA预处理会增加木质纤维原料的乙酰基含量,不利于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26,33]㊂Wen等[26]使用1%NaOH移除了HPAA预处理杨木中92.0%的乙酰基,将杨木酶水解的葡萄糖得率从85.7%提升至95.0%以上㊂Liao等[34]使用NaOH对HPAA预处理的杨木进行乙酰基的移除,结果不仅改善了酶水解得率,而且还节省了33.3%的HPAA用量㊂因此,HPAA预处理协同脱乙酰化步骤可以实现更佳的预处理效果㊂除此之外,HPAA预处理后的木质纤维原料残渣富含纤维素组分,预处理液中溶解有部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这些分离的组分可转换为燃料㊁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7]㊂2.2.3㊀过氧化氢⁃磷酸预处理PHP预处理主要以降解木质纤维原料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㊂PHP预处理小麦秸秆后,残渣主要以纤维素为主,从预处理液中可以得到低聚糖和具有功能性官能团的木质素[8]㊂Qiu等[30]研究表明,PHP(79.6%磷酸和1.9%过氧化氢)移除了71.8%的小麦秸秆木质素,但半纤维素组分被完全降解㊂而经此条件预处理的原料在20%的底物质量分数下,酶水解的葡萄糖质量浓度可达164.9g/L,同步糖化发酵中的乙醇质量浓度可达71.2g/L㊂由此可知,PHP预处理在制备高浓度单糖和同步糖化发酵制备乙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㊂PHP预处理对木质素移除效率会因原料差异有所不同㊂从表1可以看出,PHP在预处理杨树和橡树这类木材类原料时有着较高的木质素移除率,对秸秆类原料的木质素移除效果不佳,故而木材类原料更适合PHP预处理㊂2.3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降解产物㊀㊀在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中,木质素被过度降解成亲水性很强的小分子化合物,这导致后续降解产物很难被回收[23]㊂过氧化氢⁃甲酸预处理主要以降解木质素组分为主,通过向预处理液中加蒸馏水回收33.8% 46.6%的木质素[23]㊂类似地,HPAA预处理液也可回收部分木质素[19]㊂HPAA中的木质素降解产物主要包括酚类和有机酸类4㊀第2期张军华,等: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香草酸㊁乳酸㊁丙二酸㊁乙醇酸㊁甲酸㊁琥珀酸㊁富马酸㊁苯甲酸)化合物[23,35]㊂五氧化二铌可以催化过氧乙酸将木质素选择性氧化成单酚化合物,得率可达47%[21]㊂PHP预处理液中的纤维素降解产物主要为甲酸㊁乙酸㊁草酸㊁5⁃甲基⁃2⁃呋喃甲醛等[36]㊂半纤维素在PHP预处理中发生氧化分解反应,氧化产物甲酸来源于半纤维素氧化,乙酸来源于半纤维素的乙酰基[37]㊂PHP中,木糖经过2⁃呋喃羧酸ң2(5H)⁃呋喃酮ң丙烯酸ң甲酸这一主要途径进行氧化降解[22]㊂PHP预处理中,部分木质素可以通过沉淀回收[38]㊂此外,木质素中烷烃结构还可以被PHP氧化成酚酸类化合物,烷烃结构被氧化成甲酸㊁乙酸等小分子有机酸[22]㊂此外,PHP中产生的有机酸会进一步和过氧化氢生成过氧有机酸从而加强氧化降解效果㊂过氧化氢⁃酸预处理降解产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分析组分的降解路径,更是对该预处理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了参考㊂2.4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的经济分析基于HPAA预处理过程中的原料㊁电能和化学试剂进行经济分析可知,HPAA预处理杨木生产乙醇的成本为3.7美元/L,其中过氧化氢和乙酸的使用成本为1.9美元/L[35]㊂采用室温条件的过氧化氢⁃乙酸预处理并对条件加以优化,可以省去预处理的电能费用,同时乙醇生产成本可降低至1.8美元/L[39]㊂PHP预处理中,仅考虑磷酸㊁过氧化氢和酶的经济成本情况下,每处理1t小麦秸秆需投入6119.5元,可产出8294.0元,利润为2174.5元,理论上证明了PHP预处理在生产乙醇时的经济可行性[40]㊂试剂使用量过大是过氧化氢⁃酸预处理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㊂在后续研究中,降低试剂使用量㊁回收有机酸㊁提高试剂反应效率是降低过氧化氢⁃酸预处理成本㊁促进其应用于生产的重要措施㊂2.5㊀过氧化氢⁃酸预处理的优缺点与直接使用过氧酸相比,过氧化氢⁃酸预处理能原位合成过氧酸进行木质素的氧化,具有操作简便㊁更易运输㊁不易爆炸等优点[28,41]㊂在预处理温度低于80ħ的条件下,过氧化氢⁃甲酸㊁HPAA㊁PHP这3种预处理方式均可以实现木质纤维原料中木质素组分的高效移除㊂过氧化氢⁃甲酸和HPAA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素损失较少,而PHP预处理几乎能完全降解半纤维素[40]㊂过氧化氢⁃酸预处理均使用了大量酸或过氧化氢,这导致其预处理成本偏高㊂PHP预处理中的过氧化氢使用量可低于3%,故而安全性能较好㊂相反,过氧化氢⁃甲酸和HPAA一般需使用15%的过氧化氢,在加热预处理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爆炸㊂3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3.1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氧化木质素的机理有关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对木质纤维原料中木质素移除和酶水解影响的报道如表2所示[42-48]㊂在碱性介质中,过氧化氢氧化木质素的过程主要为亲核反应,活性反应物质主要包括过氧化氢阴离子(HOO-)㊁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HO-和㊃O2-)[4-5]㊂在碱性介质中形成的HOO-是过氧化氢预处理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其形成过程为:H2O2+OH-↔OOH-+H2O㊂这种阴离子是强亲核试剂,在预处理过程中优先攻击木质素侧链中的烯基和羰基,从而使醌类㊁肉桂醛和环共轭酮类等发色团在碱性条件下被转化为非发色基团[5,49],氧化路径如图3a所示㊂此外,HOO-还可以氧化开环将木质素芳香环碎片进一步降解成醌,如图3b所示,最后形成一系列低分子羧酸[5,49],氧化路径如图3c所示㊂表2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对木质纤维原料木质素移除和酶水解的影响Table2㊀Effectofhydrogenperoxide⁃alkalipretreatmentonligninremovalandenzymatichydrolysisoflignocellulosematerials原料预处理条件木质素移除率/%半纤维素移除率/%酶水解得率参考文献麦秆2%过氧化氢,pH11.5,35ħ,24h50.010.0>60%[42]杨木2%过氧化氢,pH11.5,35ħ,24h29.0<30.0<30%[42]棕树干3%过氧化氢,pH11.5,70ħ,0.5h50.057.159.8%[43]黄杉4%过氧化氢,pH11.6,180ħ,1h22.078.0(葡甘露聚糖) [44]杨木1%过氧化氢和2%氢氧化钠,160ħ,2h64.9>50.088.2%[45]玉米芯1%过氧化氢和0.5%氢氧化钙,120ħ,0.5h46.437.0 [46]柚木超声,1mol/L过氧化氢和0.2mol/L碳酸钠,90ħ,70min>86.0>25.0 [47]玉米秸秆1.8%过氧化氢和5%碳酸钠,120ħ,1h57.7<23.079%[48]5林业工程学报第9卷a)侧链氧化;b)芳环氧化成醌;c)芳环裂解㊂图3㊀过氧化氢⁃碱对木质素的氧化机理[5]Fig.3㊀Oxidationmechanismsofligninbyhydrogenperoxide3.2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过氧化氢⁃碱预处理中常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此外,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也可作为碱性试剂㊂3.2.1㊀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能高效生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脱木素能力,被广泛用于木质纤维原料的预处理㊂常用的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钠,预处理体系的pH一般调控在11.5左右[50]㊂Correia等[9]研究发现,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中最佳底物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0%以下㊂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条件下,禾本科植物木质素更容易被移除,纤维素更容易被酶降解㊂但是,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温度过高(>150ħ)会导致半纤维素损失增大,而且木材类原料要想通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实现高效酶水解需要较高的预处理温度㊂3.2.2㊀过氧化氢⁃氢氧化钙预处理氢氧化钙成本低于氢氧化钠,也可用于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中㊂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氢氧化钙预处理对玉米芯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移除效果不如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46]㊂在预处理甘蔗渣时也有相似的结论[51]㊂此外,和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相比,过氧化氢⁃氢氧化钙预处理的原料酶水解效率更低[46,51]㊂总体来看,使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虽能降低预处理成本,但是预处理效果不佳㊂3.2.3㊀过氧化氢⁃碳酸钠预处理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可以在室温和常压下反应生成过碳酸钠,并产生具有较高活性的自由基从而实现对木质素的氧化降解[11]㊂从表2可看出,过氧化氢⁃碳酸钠预处理中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不高(<30%)㊂若过氧化氢⁃碳酸钠结合超声波预处理,其对木质纤维原料木质素的移除效果优于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㊂3.3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的降解产物过氧化氢⁃碱预处理液中,木质素组分可以通6㊀第2期张军华,等: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研究进展过调节预处理液pH进行回收,半纤维素可加入3倍体积乙醇回收[45,47]㊂过氧化氢⁃碱预处理黄杉时,半纤维素的降解产物主要以单糖㊁可溶性低聚糖和有机酸为主[44]㊂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氧化降解木质素时,30% 50%木质素可降解为单羧酸和二羧酸[52]㊂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液中几乎不产生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等发酵抑制物,这有利于后续酶水解和发酵[9]㊂3.4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的经济分析过氧化氢⁃碱处理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与普通酸碱预处理相比能耗更低[53-54]㊂例如,在50ħ下使用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玉米秸秆3h,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最低仅为0.45美元/L[55]㊂虽然该过程试剂使用较少且较低的反应温度降低了生物乙醇的生产能耗和成本,但纤维酶的使用和设备维护仍需一定成本[54]㊂使用离子液体和稀酸预处理制备乙醇的成本分别为1.30和0.84美元/L[56-57]㊂而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制备乙醇成本仅需0.72美元/L㊂因此,从成本角度来看,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最具有潜力㊂虽然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可以提高木质纤维原料发酵产甲烷的量,但是甲烷的总生产成本并不一定会降低㊂例如,当使用未处理的芒草制备甲烷时,其甲烷成本是0.45美元/m3[58]㊂然而,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预处理芒草后,制备甲烷的生产成本是0.67美元/m3[58]㊂类似地,在藻类原料制备甲烷过程中,过氧化氢⁃碱预处理也增加了甲烷的生产成本[54]㊂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预处理中的化学试剂和后续处理成本过高㊂因此,过氧化氢⁃碱预处理不适合用于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甲烷㊂3.5㊀过氧化氢⁃碱预处理的优缺点禾本科植物进行过氧化氢⁃碱预处理时,预处理温度一般低于100ħ,甚至可在20 35ħ[20,55,59]㊂较低的预处理温度可以降低能耗㊁简化操作㊁缩减成本㊂但是,在阔叶材杨木的过氧化氢预处理中,预处理温度需要160ħ[45]㊂较高的预处理温度不但会增加设备耐压要求,而且会增加爆炸的风险㊂因此过氧化氢⁃碱预处理更适合抗性较低的禾本科植物原料㊂过氧化氢溶液为弱酸性,故而在碱性条件下极易发生分解[60]㊂过快的过氧化氢分解会导致其不能参与木质素的氧化而直接产生无效分解[60]㊂此外,由于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预处理液不仅容易腐蚀反应设备,增加维护成本,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㊂4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4.1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氧化木质素机理过氧化氢或过氧化氢⁃有机酸体系(过氧有机酸)可经紫外线㊁过渡金属离子(如铁和钴离子)㊁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质材料活化而强化该体系氧化木质素的能力㊂此类反应被称为高级氧化反应,如芬顿反应预处理,它通过二价铁离子活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木质素㊂其反应机理为:H2O2+Fe3+ңFe2++㊃OOH+H+,H2O2+Fe2+ңFe3++㊃OH+OH-,㊃OH+木质素ң木质素降解产物㊂其中,过氧化氢可以通过活化剂产生活性自由基降解有机物[20]㊂活化过氧化氢降解木质素的机理还受体系pH的影响,其影响机理与酸碱催化过氧化氢机理相似,即碱性条件发生亲核反应,酸性条件发生亲电反应㊂此外,活化剂还可以强化过氧化氢⁃有机酸体系中过氧有机酸的氧化性能㊂铁离子可活化过氧乙酸,产生一系列活性物质而氧化木质素㊂由于过氧乙酸溶液中混有过氧化氢,因此预处理液中的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会被同时活化而参与木质素的降解反应[61-62]㊂4.2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强化木质纤维原料酶水解㊀㊀过氧化氢的活化方法主要有光催化和金属离子活化2种㊂常见的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主要有紫外光活化㊁铁离子活化和铜离子活化3种方法(表3)[63-68]㊂4.2.1㊀过氧化氢⁃紫外光预处理紫外光可以活化过氧化氢而增强其氧化能力,因而常被用于高级氧化反应技术[12]㊂紫外光可使过氧化氢的O O键发生断裂,生成HO㊃,从而实现木质素的氧化降解[69]㊂在此体系中,木质素氧化后可得到芳香中间体,它们经氧化开环可产生脂肪族羧酸,最后羧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70]㊂该方法仅使用过氧化氢作为试剂且容易去除,目前主要用于制浆造纸废液中木质素的降解[12]㊂4.2.2㊀过氧化氢⁃铁离子预处理铁离子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也被称为芬顿预处理㊂如表3所示,芬顿预处理一般反应温度较低,木质素移除效果不佳㊂此外,芬顿预处理体系的pH会逐渐升高,铁离子易沉淀形成铁泥,造成催化剂损失㊂有报道采用沸石固定铁离子用于过氧化氢预处理,可减少催化剂损失㊂铁离子经过沸石固定后,催化剂协同4%过氧化氢处理桉木90min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高达435.1mg/g桉7林业工程学报第9卷木[65]㊂FeOCl作为新的非均相芬顿催化剂也被用于过氧化氢预处理[66],它被重复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90%),它可以活化过氧化氢产生过氧根离子催化木质素的氧化降解,从而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性,促进原料的纤维素酶水解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铁离子催化HPAA预处理杨木有较好的木质素移除率,但半纤维素损失高达88.6%[67]㊂表3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对木质纤维原料木质素移除和酶水解的影响Table3㊀Effectofactivationofhydrogenperoxidepretreatmentonligninremovalandenzymatichydrolyseoflignocellulosematerials原料预处理条件木质素移除率/%酶水解效果参考文献剑麻紫外,过氧化氢⁃碱,30ħ,6h76.6葡萄糖得率91.6%[63]杨木0.01mo/LFe2+和1mol/L过氧化氢,28ħ,12h15.2葡萄糖得率405.9mg/g[13]玉米秸秆0.2mo/LFe2+和0.3%过氧化氢,25ħ,24h14.2还原糖浓度提升1.21倍[64]桉木超声,沸石负载Fe2+,4%过氧化氢,90min27.8降至23.2还原糖435.1mg/g,还原糖产量提升至4.27倍[65]玉米秸秆0.16g/LFeOCl,0.8mol/L过氧化氢,25ħ,6h24.2葡萄糖得率>50.0%[66]杨木HPAA,0.05mol/L氯化铁,100ħ,60min53.9糖化效率85.9%[67]松木2mmol/LCu2+和1%过氧化氢,pH11.5,30ħ,24h 葡萄糖得率80.0%[14]桉木第1步:2%NaOH,160ħ,1h第2步:1mmol/LCu2+和2%过氧化氢,室温,24h>60.0葡萄糖得率>80.0%[68]4.2.3㊀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在过氧化氢预处理中添加铜离子可以增加木质纤维原料细胞壁破坏程度,从而提高其酶水解效率[14,71]㊂室温条件下对杨木㊁松木㊁桦木㊁枫木4种硬木原料进行碱性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1%过氧化氢和2mmol/L铜离子),酶水解预处理后桦木的葡萄糖得率可达80%以上,但是酶水解杨木和枫木的葡萄糖得率均低于60%[14]㊂由此可见,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对木质纤维原料种类的选择有一定局限㊂为了改善碱性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效果,通常在该预处理前再添加一步碱预处理,从而形成两步预处理策略[69,72-74]㊂4.3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的降解产物㊀㊀过氧化氢经过活化后可以将木质素氧化成一些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或有机酸㊂此外,将碱性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液的pH调节至2时,可以得到木质素沉淀[72]㊂从碱性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液中回收的木质素有较高的脂肪羟基含量和对异氰酸酯的反应活性,是生产聚氨酯的理想原料[73]㊂在铁㊁铜离子作为催化剂时,过氧化氢可以将木聚糖氧化为多羟基羧酸[75]㊂因此,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液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产物可用于制备一些高副加值的酚类和羧酸化合物[76-78]㊂4.4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的经济分析对碱处理和碱性过氧化氢⁃铜离子两步预处理过程中进行经济预算分析发现,当碱处理温度为30ħ时,两步预处理制备生物乙醇的成本是1.1美元/L[79]㊂当碱提取温度提升至120ħ,生物乙醇的制备成本为0.9美元/L[79]㊂适当提高碱提取温度可改善生物质原料的转换效率,从而降低乙醇生产成本㊂此外,通过在碱性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中加入氧气作为助氧剂,生物乙醇的成本从1.08美元/L降低至0.85美元/L[80]㊂若对木质素加以回收利用,其成本可以进一步被压缩至0.73美元/L[80]㊂在芬顿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酶水解中,纤维素酶成本是主要支出成本(6.27美元/kg)[81]㊂芬顿预处理不仅增加了玉米秸秆的乙醇产量,而且减少76.2%纤维素酶用量[81]㊂在对30万t/a生物乙醇的技术经济分析中,芬顿预处理降低了27.0%的乙醇生产成本[81]㊂4.5㊀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的优缺点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的温度不高,甚至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所以该预处理能耗较低[79]㊂过氧化氢⁃紫外光预处理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但是紫外光需要大量的能耗和设备的维护费用[12]㊂过氧化氢⁃铜离子预处理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需要协同碱处理同时使用,这增加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80]㊂过氧化氢⁃铁离子预处理中,铁离子容易转换成铁泥造成催化剂损失[66]㊂此外,活化过氧化氢预处理存在较多的过氧化氢无效分解㊂因此,开发稳定的过氧化氢活化方法是过氧化氢氧化脱除木质素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㊂5㊀过氧化氢预处理的研究策略禾本科原料只需移除部分木质素就可通过纤8。

南京林业大学大事记

南京林业大学大事记

南京林业大学大事记2009年2月2月全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及交流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经专家评选,我校参评的论文《高等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初探》和公寓建设策划方案《寝室文化节策划方案、创意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论文《论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获得二等奖;《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专题片》还获得了影像资料三等奖。

2月江苏省教育厅发文表彰了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我校再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获得了表彰。

2月12日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省长罗志军、副省长曹卫星、省长助理徐南平等省政府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由我校环境学院方升佐教授主持并与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申报的项目“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作为参加单位所申报的“杨树天牛灾变规律分子检测与生态可持续控制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曹福亮副校长代表学校与项目获奖人员一起参加了2008年度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9日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聂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沈文星教授牵头,福建省林业厅、南平市政府、经济管理学院、校科研处以及相关学院近50位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人员完成的有关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丛书正式出版。

19日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邢光龙副主任一行6人来我校走访省政协委员卢晓宁教授和阮宏华教授。

校党委副书记聂影,党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曾正德,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统战部副部长吴勇接待了邢主任一行。

24日在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联合主办的“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关爱女孩”暑期实践活动获全国一等奖。

24日本学期第一次学工委全体会议在生物技术大楼60319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万福绪,全体学工委委员,学生工作处有关人员。

会议由万福绪主持。

3月3月为弘扬雷锋精神,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南方学院团委及经管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东方卫报于3月5日联合举办了“《东方卫报》爱心义卖”活动。

第四届江苏教育科研成果获奖名单

第四届江苏教育科研成果获奖名单

三等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扬州大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 王帮俊等 陈静漪等 郭强等 王兴稳等 徐群 彭华安 钱家荣 何善亮 陈红燕 黄进 吕寿伟 颜剑英 王宝玺等 行业特色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与政策研究 江苏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教育能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吗——基于江苏、湖 北、广西、黑龙江4省11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师资配置: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要务 独立学院政策执行困境研究——多重制度逻辑的视角 半数中学生认为生命教育收效甚——针对1069名中学 生生命意识状态调查 东庐中学教育变革研究 教学辅助·教学监控·教学领导 学校安全管理:从 边缘化走向专门化与专业化 儿童游戏文化引论 从排斥到承认:通往有尊严的教育伦理生活 21世纪初欧盟积极公民教育研究 19世纪英国大学制度变革研究
思想演变与体制转型:中国教师教育回眸与展望 中西合璧、方法先行,大力培养硕士生翻译研究的基 本功 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中医传承机制研究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生源红利”消退背景下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研 究 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 心理教育论 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研究 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 江苏为中心 儿童创造教育新论 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化 阅读教学对话论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 美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教育名家与语境教学发展 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状况研究 竞争性道德教育及其超越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研究 时间认知:理论与实证 语文符号学导论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研究 读解or解读:探索阅读教学的真谛 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 现代职教体系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研究 《徐州十三韵》版本研究 教学习惯变革的系列研究 我国不同群体大学生择校差异问题研究系列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研究 校长领导力: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课题时间效益初论 语文本色阅读的探寻 教学文本及其课堂阐释 教育力与教育关系 儿童多彩学习生活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智慧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制度研究 学科·育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国家课程校本指 导纲要(语文、数学) 课堂情境下师生人际互动研究 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课程设置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护理专业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 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林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
(文档由南京林业大学和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发布)
1. 象牙色工艺木扇颜色漂白处理与制造技术
2. TMJ-A 弹性模量无损显示机
3. 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资金支撑体系研究
4. 江苏林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5. 我国木材供需中长期预测的系统模型与计算机支持系统研究
6. 杨树、泡桐高效营养保健注干剂的研究
7. 高压大容量树干注射机研制
8. 南方型杨树(意杨)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
9. 江苏杨树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10. 社区林业发展与消除贫困的制度及案例研究
11. 6HW-50高射程喷雾机
12. 精确农药使用中连续目标图像采集与处理
13. 北美鹅掌楸优良杂交亲本材料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技术引进
14. 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
15. 生命能量系统模型动力学特性理论及应用的研究
16. 马尾松纸浆材优良家系无性系选育和栽培技术
17. 8种散生竹组培及快速繁育技术
18. 厚型中高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
19. 江苏杨树资源及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0. 江苏下蜀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21. 工业木质素防治荒漠化技术
22. 林博DH-50型导板
23. 林博JL10型锯链
24. 观赏型杂种鹅掌楸选育及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25. 意杨单板弯曲胶合异型家具构件
26.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重建与调控增益技术研究
27. 美国南方松优良抗病松种(品种)的引进
28. 槭树、白蜡树优良品种的引进
29. 数控木工曲线带锯机
30. 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量研究
31. 加快连云港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
32. 南京市产业结构演进中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的研究及政策设计
33. 面向精确农药使用的树形识别系统研究
34. 银杏种质基因库的建立及创新利用
35. 秋竹组培繁殖技术
36. 木材干燥及热处理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37. 农药实时精确对靶施用方法研究
38. 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39. 3种耐寒地被类观赏竹选育及容器育苗技术
40. 制约“苏北星火带”支柱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江苏省生态环境的经济核算研究
42. 新型无公害饲料添加剂低聚木糖的研制及其产业化开发
43. 高强度高耐磨杨木混凝土模板制造与产业化
44. 竹材增强杨木单板层积材制造技术
45. 国产化年产5万m3中密度稻草板工业化生产线成套技术
46.草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
47.除草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48.袋泡竹炭净化和营养保健剂
49.稻草板应用于无醛家具的研究
50.地采暖用竹木复合地板的研究
51.动态平衡短流程循环废纸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清洁生产技术
52.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53.生物改性竹炭对城市河道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54.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系列分子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制
55.速生杨木无醛胶合板制造技术
56.铁路货车用竹木复合层积材研究
57.复合秸秆瓦制造技术
58.麦(稻)秸秆纤维制备技术
59.银杏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
60.重要生态经济树种快繁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
61.杂交狼尾草复合人造板制造工艺
62.森林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研究
63.绿色南京发展战略研究
64.利用速生杨木单板和密度板生产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制造技术
65.银杏叶生物饲料添加剂合生元的制备技术
66.厚型中密度纤维板产业化制造技术
67.我国百合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68.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分析与快速繁殖技术
69.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政策研究
70.竹屑纤维/回收塑料混融生产新型竹塑复合材料及成套设备关键技术
71.利用烯烃装置产生的污泥制备活性炭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