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现实思考

合集下载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卫生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工作者是在社区居民中提供基本医疗与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

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和保健等方面的服务,以确保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福祉。

然而,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面临着各种卫生服务需求。

本文将探讨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一、社区卫生需求的多样性社区卫生工作者所服务的社区居民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卫生需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保健需求:社区居民需要得到良好的预防保健指导,包括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居民适时地接受预防服务。

2. 常见疾病治疗需求:社区居民常常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恢复其健康。

3. 慢性病管理需求:社区中存在大量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对这些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管理,监测病情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4. 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问题在社区中较为普遍。

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居民缓解焦虑、抑郁等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5. 妇幼保健需求:妇女和儿童是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对象。

他们需要提供妇幼保健服务,如孕期保健、产后护理、儿童疫苗接种等,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二、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措施为了满足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卫生服务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建立一个专业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健康教育专家等,以提供全面的卫生服务。

2. 提供全面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支持: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开展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卫生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寻求卫生服务。

4.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医院、诊所等相关医疗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第一章引言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重要的公共服务领域,其提供的服务涉及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卫生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相关问题。

第二章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2.1 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是指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包括医院床位数、医生数量、护士数量等相关指标。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较低,总量不足,医生医师和护士数量严重短缺,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资源的增加。

2.2 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是指医疗卫生资源的地理分布,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平衡,城市地区医院数量过多,而农村地区医院数量不足,导致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无法均衡提升。

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医疗卫生资源的下沉,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

2.3 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是指医疗卫生资源的提供方针。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诊疗质量不稳定,服务项目不全面,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

为了改善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强化了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章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3.1 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量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

(2)需求结构变化。

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和便捷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种类和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调整。

(3)需求质量变化。

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性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性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性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供给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不匹配。

本文将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匹配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决定其对供给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首先,与个体卫生需求相比,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具有普遍性和群体性,需要满足大众的基本卫生需求。

其次,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受制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需求的形成与变化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现有研究,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口结构与分布会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导致慢性病防控的需求增加。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产生间接影响。

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使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再次,传染病的流行与发病规律也会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流行病的蔓延需要及时的疫苗接种与疾控机构的支持,从而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与问题在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覆盖面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偏远地区和基层社区因资源匮乏,使得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与覆盖面受到限制。

其次,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与布局不合理,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性不足。

人们常常需要跨越长距离才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这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是个困扰。

再次,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存在着困难。

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不匹配,一些患者无法及时获得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

三、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改进方案针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与支持,提高其质量与覆盖面。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卫生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革方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革方向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尽管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人才不足、医疗质量不高等方面,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向。

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是当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瓶颈。

在我国,医疗资源主要聚集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和贫困地区则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群众在就医方面存在着差异和不公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还需要推动医疗资源的流动和转移,使得医疗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覆盖到全国各地。

其次,医疗人才不足也是制约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的医生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高层次医疗人才也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这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医学院校的投入,提高培养医学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培养,提高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

只有在医疗人才的均衡发展和到位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再次,医疗质量不高也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个难题。

在我国,由于医生数量少、医疗资源不足等原因,导致部分医生和医疗机构存在着服务态度不好、医疗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改善医疗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和评估,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技能。

同时,还应该推动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疗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方面,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医疗人才到农村和贫困地区工作。

其次,在医疗人才不足方面,可以加大对医学院校的投入,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中的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中的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中的卫生服务需求分析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提供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这涵盖了从预防疾病到促进健康的一系列工作。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以便能够提供有针对性、高效率的服务。

本文将对社区卫生工作者工作中的卫生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健康教育需求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且必要的服务内容。

居民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是非常高的,他们需要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掌握保健常识以及正确的治疗方法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在线健康教育等形式,向居民提供全面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疾病筛查需求社区居民对于疾病筛查的需求日益增加。

定期的身体检查和疾病筛查能够帮助居民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当开展定期的疾病筛查活动,如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的筛查,以满足居民的筛查需求,及时发现和干预疾病。

三、家庭保健需求家庭保健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

居民在家庭生活中存在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例如婴幼儿护理、老年人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上门服务、健康咨询和康复指导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家庭保健服务,满足他们在家庭中的卫生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四、急救和紧急处理需求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能够应对紧急情况和急救需求。

事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情况都需要及时的急救处理。

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紧急处理和救助,以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五、心理健康需求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变化,居民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等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六、药物服务需求社区居民对于药物服务的需求主要包括药物购买、用药指导和药物咨询等。

促进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促进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促进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卫生服务是人民健康的基本保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是卫生服务提供者和需求者实现对等交换的重要前提。

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内容,这些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是否平衡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涉及着政策制定者、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以及广大患者群体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福祉。

因此,促进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是一个综合性的、全局性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

一、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现状目前,我国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存在着一些不平衡的现象。

按照地域分布,东部地区卫生服务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按照质量水平划分,大城市和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按照支付方式区分,医疗保险与自费卫生服务构成的供需结构不合理,医疗服务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医院和知名专家身上,传统中医药服务的地位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患者群体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治疗疾病需求被逐渐替代为保健、康复、疾病管理和特殊群体医疗需求,这些新的需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科学素质差异等原因,部分患者缺乏正确的健康知识和科学医疗素养,面临着诊疗难、看病贵等问题。

以上这些现象表明,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促进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的途径为了促进卫生服务供给视需求之间的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1.加强卫生服务资源的统筹规划和配置。

在政府的指导下,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服务资源统筹规划,加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和配置,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疾病的卫生服务需求,推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2.推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广“大病向上、小病向下”的分级诊疗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门诊诊治的效率和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十分关注,因为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而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是供求不平衡,下面从社区卫生医疗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特有的卫生现象,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供给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提高,对各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就好医,好就医”成为人们的一个迫切要求的需要,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十分必要。

而社区卫生服务是缓解我国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也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满足城乡居民健康需要和医疗保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1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概述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委员会将卫生服务研究定义为:卫生服务研究是系统开发和分析各种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重点研究覆盖面( coverage )和服务可及性( accessibility )、医疗需求、卫生资源和服务利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这些因素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响,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交叉学科。

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的成就,分析与评价卫生部门为增进人群健康而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所需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康复等服务的整个过程。

因此,卫生服务研究对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提出卫生服务的重点与发展方向,制定卫生事业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分析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分析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分析一、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概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为三级,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综合医院。

不同级别的机构服务范围与服务内容也不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同时也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综合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等,此外也负责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等。

而大型综合医院则不仅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还开展复杂疾病的诊疗、手术、重症抢救和医学教育等。

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概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指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它与人口、健康状况、服务质量等因素有关。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1.人口老龄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占比较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中,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占比较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3.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布不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分布不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

三、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问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公众的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存在以下问题:1.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2.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差异较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公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滞后: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滞后也是影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一个原因。

在目前复杂疾病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仍然更多地注重于基本医疗服务,缺乏对新型疾病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更多开发和应用。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医疗服务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则是保证良好医疗服务的关键。

因为只有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进行探讨。

一、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意义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意义在于保障人们的健康权益,增强公民的医疗服务获得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医疗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更容易导致医疗资源浪费、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至关重要。

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影响因素1.人口因素:例如人口结构、人口数量等因素会影响医疗服务的需求。

2.医疗资源分布问题: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

3.医疗服务品质:医疗服务的质量也会影响整体需求。

如果医疗服务质量达到了公民的期望值,则会吸引更多的患者,提高医疗需求量。

4.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与医疗服务需求有一定联系。

当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医疗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

三、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现状目前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现状并不理想。

一方面,基层医疗服务相对滞后,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高层次医院,导致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且实行滥用医疗资源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另一方面,现行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度难以实际落实,由此导致了医疗服务的扭曲和市场乱象加重。

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品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品质是保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关键。

政府应该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加强投入,完善医疗设施,扩大医疗团队规模,并且鼓励医护人员进入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工作。

同时,基层医疗服务品质的提高也需要医护人员自身不断进行学习和进修。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日益凸显。

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不仅仅包括医院、诊所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还包括医疗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医疗资源的分配等方面。

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则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和结构、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以及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需求等因素。

因此,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享受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如果供给不足,医院和诊所的容量将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等待治疗,或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

这不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本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和不必要的死亡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供给过剩,将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其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还涉及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医疗资源的分配应该基于人们的需求和公平原则,但现实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如医疗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医疗资源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分配不均等问题等。

这种不平衡的分配不仅影响到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满足程度,也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在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导致慢性病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进行治疗。

其次是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需求,人们对医生的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医疗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需要相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情况,需要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进行差异化的布局,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集中化过程中带来的不平衡。

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

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

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 励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
建设覆盖面广、布局合理的老年人社区卫生 服务网络,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居民参与度
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年人社区 卫生服务人才,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对老年人社 区卫生服务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供需双方 的有效对接。
长期照护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长期 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如家庭护理、临终关怀 等。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与使用情况
认知度低
许多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度较低,不了解其提供的服务内容。
使用率不高
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部分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医生或大医院的服务。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评价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供给
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供给在近 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基层卫生 服务的投入,提高了社区卫生
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
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 需求群体,他们对卫生服务的 需求较为多样和复杂,包括基 础医疗、康复、护理、心理咨
询等多方面的需求。
供需差距
尽管社区卫生服务供给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但供需差距仍然 存在。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 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尤其
是在康复和护理方面。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对社区 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研究方法多以 描述性统计和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和定量分 析。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和信息,运用统计学、社会 学等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讨论)卫生经济学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讨论)卫生经济学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一、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的辨证关系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服务供给产生的前提,而卫生服务供给则是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基础。

否则,要么是浪费,要么是愿望。

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与数量点上需求变化、供给不变供给变化、需求不变二、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的有效性需求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供给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并最终对需求者的健康状况有改善的卫生服务。

无效需求与有害需求提高卫生服务需求有效性的措施(1)尽可能多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医疗信息(2)制定医疗服务消费指南(3)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4)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5)加强法制建设三、医生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患者选择医生,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医生不仅为病人做出选择,还要在提供卫生服务的同时照顾自己的切身利益。

医生的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医生不可能完全从患者利益出发(医生的双重角色)。

床位的供给创造对床位的需求一个地区增加床位的供给创造对床位的需求。

经验证明床位与医院利用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因为床位与医院利用都受需求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床位供给增加后,对床位的需求也增加呢?需求的创造如果某一个地区的医生数增加,无论是医生服务的价格还是数量都会随着增加。

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

传统的经济理论假定,供给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下降以及需求量的增加。

由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价格的下降会使医生的收入减少。

因此,医生将提供额外的治疗,以维持其收入水平。

诱导需求理论四、我国卫生服务供需的基本状况及其分析1. 需求方的基本情况(1)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逐年增加(2)居民医药卫生费用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增加,个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支付能力却没有明显增强(3)医疗保障覆盖率,保障水平?(4)贫困人群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满足,患者由于经济困难,未就诊、未住院治疗占有一定比例,疾病是致贫的重要原因2.供给方的基本情况(1)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人力和物力资源不断增加,但分布和配置很不合理(2)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逐年下降(3)业务收入增加迅速(4)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不合理,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相对减少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度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度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度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们对于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现实中供给却往往滞后于需求,导致了公共卫生服务的不均衡现象。

因此,本文将探讨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度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保障公众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服务。

它包括基础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中,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应保持平衡,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基本需求。

首先,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

例如,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资源的匮乏和经济落后,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缺乏投入。

这导致了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人们面临着无法及时就医、得不到合适的医疗服务的困境。

此外,人口老龄化也给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带来了压力。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增长,而供给依然相对滞后,老年人群面临着长时间等待、找不到适合的医疗机构等问题。

其次,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还体现在供给质量的不均衡上。

尽管在一些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相对较多,但卫生质量往往参差不齐。

一些地方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医疗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这导致了供给质量无法满足人们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先进的公共卫生服务手段,如远程医疗、电子健康记录等,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导致了供给方式的不足。

为了解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和老年人口密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这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拨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实现。

其次,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质量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鼓励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更新与维护。

医疗服务需求与供应分析

医疗服务需求与供应分析

医疗服务需求与供应分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在医疗服务的供应方面,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种需求与供应的不平衡,给患者的治疗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医疗服务需求与供应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市场,制定更好的政策和措施。

一、医疗服务需求分析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的需求,二是“质”的需求。

1.量的需求量的需求主要包括:就诊量、门急诊量、住院量等指标。

在医疗服务需求方面,就诊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据统计,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居民就诊率已经非常高。

在城市居民中,成年人的就诊率高达86.4%。

而在农村,成年人的就诊率则为74.4%。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就诊量非常庞大。

2.质的需求质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指标。

在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患者更加注重服务的内容和态度。

在我国,医患矛盾日益增多,这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医患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在医疗服务中,要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二、医疗服务供应分析医疗服务的供应,主要涉及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服务机构的规模和服务能力等方面。

1.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资源的配置主要包括医院、医生、护士等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分配。

在我国,医生数量已经非常庞大。

据统计,截止2018年,我国的执业医生已经超过了300万人。

在数量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供应”能力。

但是,在医生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

2.医疗服务机构的规模和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这些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我国,大型综合医院数量较多,而小型诊所的数量较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医疗服务供应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网络。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医疗服务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市场机制下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问题探讨

市场机制下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问题探讨

市场机制下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问题探讨市场机制下的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增长,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医疗资源有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成为一个紧迫而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实情况,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讨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平衡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医疗服务供给的问题。

市场机制下,医疗服务供给主要由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提供。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供给决策。

然而,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服务供给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医疗资源不均衡是影响医疗服务供给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医疗资源的分布也存在不平衡现象。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丰富,供给充足,而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短缺,供给不足。

医疗服务供给的不均衡不仅会造成供给短缺的地区居民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也可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的地区供过于求,浪费医疗资源。

其次,医疗服务供给的效率问题也影响供需平衡。

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下,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会根据市场需求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较高,导致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限制。

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可能通过提供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等方式盈利,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

另外,医疗服务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供需平衡。

虽然市场机制在理论上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但在医疗服务领域,信息不对称、服务质量难以评估等问题存在较大困难。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忽视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导致患者不满意,从而对医疗服务需求产生抵制,进一步影响供需平衡。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医疗服务需求的问题。

市场机制下,医疗服务需求主要由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个方面构成。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健康观念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应分析

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应分析

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应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以及人口老龄化,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卫生服务的供应并没有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这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需求端首先,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城市地区来说更加贫困,医疗费用也更加昂贵。

此外,由于农民对卫生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加之医疗条件落后,农村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忽视一些慢性病或者不当地治疗,导致疾病加重。

其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而他们往往在农村地区待的时间相对较长,卫生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

最后,人口老龄化也是农村地区卫生服务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增加,他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供应端然而,与卫生服务需求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供应却十分匮乏。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医生们更愿意在城市就业。

农村地区对于医疗保健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导致医生资源短缺。

第二,农村地区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条件较差,不能满足高水平卫生服务的需求。

第三,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绩效缺乏相应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医疗质量难以保证,不敢保留。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供需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卫生人才在农村地区的培养和吸引。

比如,某些政府制定了扶持政策,吸引医师或者护士加入到农村卫生工作队伍,提高其工作地点附加值。

第二,提高农村地区卫生服务质量。

可以通过完善医疗设施,促进技术转移,提高服务人员专业及技能水平,完善对卫生服务绩效的评价和监管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选择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从而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政府对于卫生服务的投入和管理。

例如,加大对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地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和指导,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村地区供需匹配。

结论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地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满足这种需求的承担方却面临较大的挑战。

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匹配研究

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匹配研究

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匹配研究近年来,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匹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和供给方面的问题,很多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因此,进行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需求的匹配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服务供给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农村和一些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其次是医疗服务的质量不同。

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情况卫生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之一,其需求往往与医疗服务供给密切相关。

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需求、设备需求、技术支持需求以及医疗服务质量需求。

例如,卫生事业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人才,尤其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疗人才。

同时,卫生事业单位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疗设备,以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需求的匹配问题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需求的匹配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方面,医疗服务供给的不足使得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一些地区存在医疗服务供给过剩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为了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与卫生事业单位需求的匹配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调整医疗资源布局,优化供给结构。

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使医疗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分布,以满足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

2. 加强医疗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卫生人才的专业水平。

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支持平台,为卫生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支持,提高医疗人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

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2015.12医苑纵横271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郑云会 唐淑芬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南院区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1【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对各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就好医好就医”成为人们的一个迫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十分必要,解决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供给1 社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1)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保健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指在一定社区中,由卫生及有关部门向居民提供的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为内容的卫生保健活动的总称。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保健系统,包括卫生保健的供应者如卫生有关部门,和卫生服务的接受者,即社区人群,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如卫生有关部门,和卫生服务的接受者,即社区人群,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以社区、家庭 和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 、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 社区拥有丰富的居民健康信息预防为主,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人群的健康全程管理 .防治结合、多档合一 。

社区服务人员应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信赖,(3)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是社区居民需要更好的预防、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供给政府给一定财政支持,配备一定的医务人员。

一般情况供给越好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但是我国正处在发展中财政支持人员配备有一定的限度。

如何利用有限的财政发挥更好的效果是工作人员应做的。

号召社区居民做义工等措施,利用应有的资源互利互助,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尽最大努力帮助无劳动能力的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之所以节省医药费用是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社区参与的策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8
・17・
卫生经济研究商品的需求、供给和价格是经济学上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概念,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从价格的涨落反映出来。

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意味着供给不足;价格下降则表明供给过多。

但在国家定价的情况下,确切地判断是否存在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则比较困难。

然而,待诊时间过长、诊疗时间过短、平均日诊疗数增加、排队住院、社会成员普遍感到看病难、住院难等都是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的表现;平均日诊疗数减少、病床空置率高、医疗设备大置闲置则是卫生服务供过于求的“症状”。

由于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也由于国家在卫生服务中所采取免费或减费等福利措施,使得卫生服务的需求、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在现实中,下列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辩证理解卫生服务中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1.供过于求的事实被供不应求的现象所掩盖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及改革初期,我国不少地方出现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的现象,其根本原因不是资源不足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60年代开始,我国对卫生机构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预算包干”的管理方式。

国家包工资的范围包括医院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3%的附加费(福利费1%,工会经费2%),其它仍由医院收费解决,医院经费结
余可以用于充实设备,进行自费发展①。

这种定项补助是按人头拨款实施的。

各医院为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就多进人,助长了人浮于事的风气,降低了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

同时,当时的收费标准过低,甚至低于可变成本,边际收入低于边际支出。

卫生机构缺乏扩大供给能力的积极性。

由此,一方面是过多的资源不断地积聚,却不能发挥效用;另一方面是看病难、手术难、住院难,呈现供不应求的景象。

1979年以后,国家逐步调整了收费标准,虽然仍低于平均成本,但已经高于可变成本,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支出。

这一调整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

但比价不合理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向药品、检查项目倾斜的价格构成把卫生服务供方的行为引向开大处方和滥用检查。

目前,我国的药品开支已成为世界之最,不少大城市大型的新医疗设备的装备水平和拥有量已经直追发达国家的水准。

价格构成不合理造成的虚假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掩
盖了供过于求的实质。

最近几年,各企业、事业单位受卫生费用上升的困扰,各自出台了一些尚不规范的限制费用开支制度,不少城市大医院的业务量即呈急剧下降的趋势,床位使用率下降、设备闲置已影响到一些卫生机构的生存。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一旦理顺卫生服务价格,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大医院的卫生服务供过于求的事实就会暴露无遗。

2.在经济、教育落后地区,供不应求的事实却被供过于求的现象所掩盖
卫生服务需求受价格水平、消费者收入、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1993年卫生服务总调查结果显示,病人有病不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上缺乏支付能力。

“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曾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对我国144个贫困县进行调查,发现有73%的人患病未就诊,89%的应住院而未住院,皆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医疗
费用②。

同时,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低,而我国发达地区城市居民的两周患病率高,这不是说越穷越没病,而是病人因文化教育程度低,因健康教育不足而不认识自己有医疗服务的需要。

实际上,我国农村人均拥有的卫生资源远远低于城市,但卫生资源闲置的现象却比城市更为严重。

有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个医生每天看4个门诊病
人,但在一些贫困地区医院平均每天门诊不到1个病人①。

不难预测,如果提高农村人口经济、教育水平,就会还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的本来面目。

二、单纯扶持供给并不是改善健康状况的最佳选择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扶持卫生服务的供给,但卫生服务的供给具有即时性,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在时空上不能分离决定了其供给受需求的制约。

需求不足会引起供过于求,造成生产要素闲置。

卫生服务生产要素闲置的实质是卫生资源的浪费,因此,单纯扶持卫生服务供给并不是改善健康状况的最佳选择。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农村卫生资源不足是不争的事实。

但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的卫生院却因门诊量不足而难以维持。

实际上,贫困人群支付卫生服务能力低、自我保健意识差所引起的需求不足是造成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供过于求假象的根本原因。

在卫生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的情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出发,对我国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并为调整卫
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健康教育卫生经济管理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现实思考
王小丽
白丽萍
2000・8・18・卫生经济研究
况下,单纯增加卫生服务供给(如国家投资增设卫生院,增设住院床位)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这些地区的健康状况。

与此相反,即使国家对农村卫生保健的投资总量没有增加,但政府的部分投资用于直接资助贫困人群的医疗费用,直接扶持健康教育和强化初级保健,就会促使落后地区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有条件转化为需求,需求的增加又会改变卫生机构资源闲置状况,农村卫生机构的生存环境就会有所改善。

三、从需方着手解决难题大有可为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从供方着手调节供给与需求,如呼吁国家增加投资,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检查、规范供方行为,这一切无疑都是必要的。

但是,除了上面所分析到的,单纯扶持供方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健康水平外,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要投资、基本建设要投资、农业更不能忽视,要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卫生事业的投资是不现实的;花更多的人力物力检查规范供方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大卫生成本。

因此,我们有必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在供给之外寻找出路。

1.从需方着手有利于解决卫生服务需求的均衡
卫生服务需求不均衡是指人们取得卫生服务的机会不均等。

其原因可分别追寻到卫生服务的供给或需求方面。

一方面,卫生服务供给没有实现社会化会使人们取得卫生服务的机会不均等。

比如,人们取得卫生服务所支付的费用或作出的牺牲不均等,有人免费取得卫生服务,有人自费取得卫生服务,有些人比另一些人就医的路程更远,耗费更多的误工费。

另一方面,卫生服务需求者对健康和疾病缺乏认识也会引起卫生服务需求不均衡。

需求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与受教育、信仰、习惯、所在团体等不同而异,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缺乏有关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

由于无知,就缺乏及时就医的需求或者追求不必要的医疗,或者错过治愈时机反而增加需求,这就造成个人间医疗需求的不均衡。

2.从需方着手有利于解决诱导需求问题
要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诱导需求问题,可通过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和健全有关的法律制度来实现。

但在现有的制度和措施下,可通过加强居民的健康教育,弱化供方的导向性。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居民或患者的健康观念,主动、自觉自愿地减少对医疗设施和资源的盲目依赖和过度利用。

同时,健康教育可提高需方的判断能力,以改变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被动地位,相对弱化供方的垄断和支配地位,有效降低诱导需求的发生。

注释:
①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完善卫生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11.21、246.
②刘宝俊等.“转变乡村卫生室服务模式的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5.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510182
(责任编辑徐芸)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接近尾声,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以创新业为主要生产形式、以知识和人才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新时代。

医疗卫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当知识经济来临之时,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该聚焦何处?
一、知识经济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
1.“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确立
人对于社会财富有创造和消费双重作用,医院有诊疗疾病的服务功能,同时有维护修复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功能。

通过医疗服务,使生理和心理受到损伤的人尽快康复,以达到创造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功能。

15世纪以来产生了“生物医学模式”,使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医患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物化,进而导致医患感情交流的淡化与人性价值的退隐。

现代高精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使医学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作为个体的医务人员只能对某一患者的某一部位,或者是某一疾病的某一方面进行诊断和负责,远离以“人”为本的境地,不利于病人整体治疗。

而事实上,医学科学越是高度分化,越是要求医疗群体之间密切配合,要求改变独立、封闭运行模式。

从医疗的各环节围绕一个中心运转,这个中心即是“以病人为中心”。

医院是一个高科技的技术群体,知识经济向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病人不仅需要医疗技术上的服务,还需要从心理上进行治疗和获得自我保健知识。

2.对医疗技术的影响
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显微镜的应用把生命科学推进到了细胞和亚细胞水平,X射线的发现和应用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医学手段
卫生经济管理
知识经济对医疗服务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余宁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