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关山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关山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广东音乐,它以豪放的气质、激昂的旋律,展现了关山月的壮丽景象。
本节课通过学习《关山月》,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部分广东音乐,对广东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乐曲,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山月》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培养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关山月》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2.难点: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示范音频,引导学生跟学。
3.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等方式,体验乐曲情感。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关山月》乐谱、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音乐教材、练习本、乐器(如有条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关山月》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广东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奏或播放《关山月》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学《关山月》的旋律,讲解乐曲的节奏和技巧。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检验他们对乐曲的掌握程度。
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乐曲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教师可播放其他广东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但愿人长久》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1课《但愿人长久》教案一. 教材分析《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描绘美好愿望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F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拍子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词音乐尚存陌生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感受古诗词音乐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但愿人长久》的歌曲背景,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讲解法:讲解歌曲背景、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
4.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练习,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谱:为学生提供歌词和旋律。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但愿人长久》的歌曲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范唱,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跟随乐谱演唱歌曲。
重点关注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4.巩固(10分钟)集体练习,检查学生演唱效果。
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讲解古诗词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欣赏其他古诗词音乐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学习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学习,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苏轼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
4.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习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一、演唱歌曲《花非花》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23年最新修订完整版本)

目录第1课古风新韵《关山月》教学设计《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游子吟》教学设计《花非花》教学设计第2课月下踏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火把节(片段)》教学设计《转圆圈》教学设计《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教学设计第3课银屏之声《爱是一首歌》教学设计《两颗小星星》教学设计《滑雪歌》教学设计《DOREMI》教学设计第4课美好祝愿《龙腾虎跃》教学设计《拍手拍手》教学设计《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第5课快乐的阳光《守住这一片阳光》教学设计《光辉的太阳》教学设计《榕树爷爷》教学设计《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第6课神奇的印象《海德薇格主题》教学设计《瀑布(片段)》教学设计《火车来了》教学设计《飞天曲》教学设计第7课放飞梦想《和平颂(片段)》教学设计《欢乐颂》教学设计《永远是朋友》教学设计《我们是朋友》教学设计_2023学年第_2_学期第__十二册__音乐___科授课计划(音乐)年级教学时间教材分析:本册六年级第十二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为七个单元。
这七个单元包括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教材使学生能全民啊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
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事结合欣赏、乐理知分析识。
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学情分析:1、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课。
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聆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识谱能力较差。
五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易,每班大约有20%到25%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而601学情班相对稍微好些。
其中主要原因是在之前的音乐课上学生不重视,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的分析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remi》-人音版2023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do re mi》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音阶的运用?”比如,我们在唱歌或者听歌时,都会用到音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阶的奥秘。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增强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学唱和表演,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分组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增进音乐文化素养:了解《do re mi》歌曲背景,拓展学生对音乐历史及音乐家的认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5.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挥创意,将个人特色融入音乐表演,培养创新意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阶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do re mi》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音阶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主动练习音阶,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以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为主,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器乐、合唱等多种形式,既有传统的民族音乐,也有现代流行音乐。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在音乐鉴赏、演唱、演奏等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
3.巩固音乐基本技能,提高演唱、演奏水平。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课余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握。
2.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与欣赏。
3.音乐表现手段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分析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4.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响设备:音响、耳机等。
3.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4.乐器:民族乐器、键盘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提问:歌曲中体现了哪种民族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器乐、合唱等形式。
引导学生聆听、欣赏,并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如演唱歌曲、演奏乐器等。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胆量小、基础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音乐游戏、竞赛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花非花》人音版(简谱)(2023秋)

-文化理解:了解《花非花》的创作背景,感受古风音乐的特点,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举例解释:
-在歌曲演唱方面,学生需重点关注歌曲的旋律线条和节奏型,如歌曲中的长音、滑音、顿挫等,以及如何通过音色的变化表达歌曲情感。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歌词中的情感转化为演唱时的表情和语气,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简谱识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简谱的识读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举例解释:
-在节奏掌握方面,学生可能对于歌曲中的切分音和附点音符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并掌握这些节奏。
-在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通过示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气、音色等技巧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花非花》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第一课,主题为“古风新韵”,选取《花非花》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用人音版(简谱)。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花非花》的歌词,理解其诗意和情感表达。
2.掌握歌曲的旋律,运用简谱进行演唱。
3.分析《花非花》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在简谱识读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练习,如识谱游戏、简谱填空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简谱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风新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一些古风音乐,感受到它们与现代音乐的不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花非花》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风音乐的奥秘。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六年级 下册 《DO RE MI》

教案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DO RE MI》一. 教材分析《DO RE MI》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介绍了音阶的概念。
歌曲共四句歌词,分别用do re mi fa sol la si七个音编写。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巩固和掌握音阶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音阶的熟练程度不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音阶知识,能熟练演唱《DO RE MI》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阶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2.歌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互相纠正。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培养歌唱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音阶图示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DO RE MI》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音阶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阶知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
接着,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演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阶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音阶的掌握和演唱技巧。
每组练习结束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在讲台上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观看并模仿。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音阶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音阶演唱歌曲,如五声音阶、六声音阶等。
让学生体会不同音阶的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2.2飞天曲|人音版(2023)

。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2.2飞天曲|人音版(2023)》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通过学习具有代表性的航天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航天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以下是本章节的内容:
1.学习歌曲《航天员之歌》,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举例:对比分析航天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异同,如民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了解航天音乐的风格特点。
(3)音乐知识学习:学习音阶、节奏、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为后续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举例:通过课堂讲解、练习题巩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音阶、节奏、音色等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
(1)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航天音乐的美。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航天音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航天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航天音乐的发展。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难点突破: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式,让学生从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分析航天音乐作品,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在合唱、小组合作等活动中,学生可能面临协调、沟通等问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解决。
难点突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人音版(敬谱)音乐六年级下册《演唱 明天会更好》教案

人音版(敬谱)音乐六年级下册《演唱明天会更好》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明天会更好》是人音版(敬谱)音乐六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一些情感表达还不够到位,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3.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2.歌曲情感的准确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美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老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其他类似歌曲,让学生对比学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6.小结(3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提高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发给家长,督促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我们是朋友》教案.doc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歌曲《我们是朋友》的歌词和曲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合唱《我们是朋友》培养学生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歌曲《我们是朋友》的歌词和曲调。
2.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演唱和动作配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歌曲《我们是朋友》的音频和歌词。
2. 教学工具:音乐播放器、CD、投影仪、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朋友的照片和描述他们之间的友情,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朋友的话题。
2. 学习歌曲:播放歌曲《我们是朋友》,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轻轻摇动身体,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教唱歌曲:教师分别教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学生跟唱,并进行合唱练习。
4. 讨论歌曲: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关于朋友的情感表达。
5. 动作编排: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意境,设计相应的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编排和配合。
6. 合唱排练:学生分组进行排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动作的
协调。
7. 歌曲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展示他们对友情的理解和表达。
8.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他们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友谊的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范文(通用3篇)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案1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三)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三、教学重点:欣赏各类型的民歌。
四、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五、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
(二)民歌:自学课本关于民歌的介绍。
(三)民歌欣赏:1、民歌介绍。
(略)2、欣赏:《看秧歌》。
(1)结构:序奏、四个小段、尾声。
(2)启发学生自创图谱表示民歌结构。
(3)欣赏要求:按课本要求进行。
3、欣赏《小放驴》。
(1)欣赏全曲:①结合放映有关介绍河北景色的VCD,视觉和听觉结合,加强感受。
②图谱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介绍地秧歌“跑驴”,帮助了解作品敞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4、欣赏《大起板》:①、简介。
(见课本内容)②、欣赏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绪特点。
③、视听结合,着重感受弦乐器音色的柔美与细致。
5、欣赏《沂蒙山小调》①、介绍小调的特点。
②山东民歌。
③、欣赏,了解这种民歌的节奏特点及乐曲的情绪。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2)音乐符号的认识与应用:学会识别和应用延长记号、换气记号等音乐符号,提高音乐表现力。
举例:在歌曲中遇到延长记号时,能正确延长音节,使歌曲更具表现力。
(3)民族音乐风格的感受:通过学唱《关山月》,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其创作背景。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山月》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关山月》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民族音乐,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材第一章《歌唱祖国》第一节《关山月》,通过学习歌曲《关山月》,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具体内容包括:
1.学唱《关山月》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延长记号、换气记号等。
3.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歌唱技巧,增强集体协作能力。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课本,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古风新韵第二课月下踏歌第三课银屏之声第四课美好祝愿第五课快乐的阳光第六课神奇的印象第七课放飞梦想第八课蓉城音画游戏宫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听取两首古诗词歌曲,领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了解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够情感丰富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并能够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之处。
3.学生需要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演唱示范,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力度变化。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唱法,如深情款款、轻柔缠绵等,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古琴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古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
同时,播放古琴曲《流水》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体验古琴的独特音色。
在聆听完整首古琴曲《关山月》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模仿古琴的演奏动作,感受古琴曲所表达的意境。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感受古代文人的气质和情感。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学时间安排了三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将聆听古琴曲《关山月》,认识古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以及体验古琴曲所表达的意境。
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将学唱歌曲《游子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力度变化。
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唱法,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XXX singing。
the classroom XXX。
XXX.For exampl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students can sing with a beautiful and coherent voice。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1关山月|人音版(2023)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关山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在合唱中的协调性与表现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4.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使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提升音乐文化的素养。
5.发展团队协作能力:在合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倾听、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歌词理解和合唱技巧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关山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合唱技巧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关山月》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歌曲旋律、歌词理解和合唱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版⼩学六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资料推荐------------------------------------------------------ ⼈⾳版⼩学六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六下⾳乐教案第⼀单元第⼀课青春放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1 、《拉起⼿》。
(⼆)、欣赏《⾏星组曲》活动与练习:1、常⽤键盘⾳及记号。
2、节奏与⾳乐要素的练习。
⼀、教学⽬标:(⼀)、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聆听《⾏星组曲》中的《⽕星战争之神》、《⾦星和平之神》及《⽊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乐情绪,记住主要的⾳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常⽤变化⾳记号,学唱好《拉起⼿》中带有升记号的⾳。
(四)、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三连⾳。
三、教学难点:1 / 22变化⾳记号。
五、教具:录⾳带、四、课时:2。
第⼀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拉起⼿》(⼆)、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节奏。
3、⼒度记号。
4、复习⾳名⼆、教学重点:三连⾳。
三、教学过程:(⼀)、听辩节拍(⼆)、欣赏《⾏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说那⼀⾸是三拍⼦、那⼀⾸是⼆拍⼦?(三)、学唱⼀⾸青春的歌曲《拉起⼿》。
1、听范唱,感受⾳乐情绪。
2、听⽼师弹奏,感受并听辩:(1)弱起⼩节。
(2)三连⾳。
---------------------------------------------------------------最新资料推荐------------------------------------------------------3、导⼊新课:(1)、节奏听辩:①、X X | X . X X X | X X X X| X . X‖②、0 X | X . X X X | X X 0 X | X . X X ‖(2)、读、拍、唱、上述节奏。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萤火虫|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课萤火虫|人音版》涉及以下内容:
1.学唱歌曲《萤火虫》: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音乐知识:学习音高、音色、音量的概念,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
3.欣赏分析:聆听《萤火虫》的不同演唱版本,分析其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萤火虫》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旋律、节奏的过程中,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的学习态度对于音乐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掌握八分音符节奏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我采用了拍手、敲击乐器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练习,效果还不错。但我也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内容,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以便让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八分音符的节奏感可能较难掌握,需要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进行反复练习。
-音准控制:歌曲中存在一些较难唱准的音高,如高音区的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创作实践:在创作情景剧时,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音乐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表演中,是一个难点。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萤火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夏天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夜晚飞舞的萤火虫?”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萤火虫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音乐知识:音高、音色、音量的概念理解,以及简单音乐符号的认识。
-情感体验: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青春放歌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1 、《拉起手》。
(二)、欣赏《行星组曲》活动与练习: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
(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难点:变化音记号。
四、课时:2。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拉起手》(二)、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音节奏。
3、力度记号。
4、复习音名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过程:(一)、听辩节拍(二)、欣赏《行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一说那一首是三拍子、那一首是二拍子?(三)、学唱一首青春的歌曲《拉起手》。
1、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
2、听老师弹奏,感受并听辩:(1)弱起小节。
(2)三连音。
3、导入新课:(1)、节奏听辩:①、X X | X . X X X | X X X X| X . X‖②、0 X | X . X X X | X X 0 X | X . X X ‖(2)、读、拍、唱、上述节奏。
(3)、复习三连音:X X X①、唱一唱《国歌》,感受三连音的唱法。
②、复习并拍打三连音。
(4)听琴弹奏感受歌曲的弱起小节。
(5)、听琴学唱谱,注意三连音的唱法。
(6)、听录音范唱,提醒学生歌曲难点。
(7)、学习歌词,体会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8)、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9)、介绍李存的生平及作品。
(10)、复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
(四)、堂上练习:1、复习切分音的种类。
2、按强弱规律排列力度记号。
3、音名知识,结合电子琴课进行。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一)、歌曲《拉起手》。
(二)、活动与练习:1、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的旋律。
2、听辩变化音。
(三)、常用变化音知识。
二、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
(二)、听辩变化音。
(练一练④)(三)、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
1、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书写方式。
三、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练习曲。
1、学唱《拉起手》2、复习《国歌》3、欣赏新歌《飞来地花瓣》(设问:情绪、感受)(1)、听录音范唱,感受变化音的音响效果。
(2)、学习带声记号的乐句。
(3)、学习曲谱,跟琴进行。
(4)、学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5)、歌曲处理。
(6)、跟录音伴奏演唱。
第二课亚洲弦歌一、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三)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能够在3首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歌曲中辨出其中1首亚洲风格特点的歌曲。
(四)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听赏《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
(二)、活动与练习。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一、教学过程(一)、听辩音程与和弦:1、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
2、听辩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3、要求:听辩和声的色彩。
(二)、听赏《摇篮曲》。
1、欣赏录音范唱一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弹奏看歌词,了解作品内容。
3、复听并找出歌曲中的变化音,体会变化音的作用。
4、感受带X X . X X ―|节奏的旋律效果,出现了多少次?5、找出相同旋律与不同旋律,感受音乐中的重复与变化。
(三)、听唱歌曲,熟悉旋律。
(四)、与《运动会开幕曲》比较,从下面几方面进行:1、拍子:变换拍子。
2、节奏:先短后长。
3、旋律的走向:下行。
4、速度:稍慢。
5、小结:音乐要素对歌曲表现的作用。
6、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五)、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奏:按课本要求进行。
2、辨别乐器,说出属于哪个乐器组,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1.充分利用范唱通过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
可充分利用歌曲演唱录音,必要的话可多听几遍。
歌曲的介绍可少讲一些,留给学生在聆听范唱后进行简单的讨论或议论,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分析。
2.注重歌曲感情处理引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绪。
歌曲艺术处理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师(或音像资料)的示范,另一方面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歌曲情感的处理,试一试,究竟怎样演唱效果更好。
要使学生真正从音乐的表现上,学会如何理解、表达歌曲的感情。
3.注意教歌方法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歌曲较长,速度较快,其中有男、女声交替演唱等。
为使学生尽快学会、唱好这首歌曲,可多利用录音范唱,并辅之以听唱法。
尽量不用将歌曲速度放慢、逐句逐段地进行视唱的方法,因为这样会改变歌曲情绪,使学生失去兴趣。
4.编配打击乐伴奏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邮递马车》伴奏,可使歌曲演唱效果增色。
可选用两、三件打击乐器,如串铃、双响筒和铃(或三角铁)等。
节奏型可让学自行设计,以模仿马车行驶的音响效果。
(二)欣赏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1.注重感受音乐这两首歌曲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可以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
教师先不作任何介绍,仅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倾听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引导得出结论。
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讲解必须十分精简,切不可将教参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
2.模唱欣赏曲中的片段这两首歌曲中部有比较突出的、简短的乐句,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
3.比较的方法这是欣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比要有明确的目的(事先提出听辨要求),并注意对比的难易程度(对比力求明显,使多数学生能够辨认),例如课本上要求学生听辨3首歌曲片段各是哪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歌曲?拉丁美洲歌曲是六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欧洲歌曲也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只要选择的歌曲对比明显,学生比较熟悉,多数学生应该能够辨别。
(三)欣赏“亚洲民间器乐器曲片段”1.感受乐器音色和认识乐器这里选择的4首器乐曲片段,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几种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能够听辨它的音色,不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其他方面。
结合课本上的画面,注意聆听乐器的实际音响。
有条件的话,使用音像资料和软件。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可以采用先不向学生介绍乐器和乐曲,而是先听音乐片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辨别乐器及其音色特点。
或者在课本上的4种乐器和乐曲当中做选择。
然后进行讨论、归纳。
还可以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平时了解、喜欢的亚洲音乐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制做一两种乐器。
第三课do re mi一、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do re mi》。
(二)欣赏《do re mi》。
(三)五线谱知识学习二、教学目标:(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三)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三、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风格。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学习歌曲《do re mi》。
(二)、五线谱知识学习二、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风格。
(一)、发生练习(略)(二)、听拍节奏:1、XX | X X X X X 0 |2、XX | X X XXXX X. X X |3、X | X. X X X X X X X |(三)、学习《do re mi》。
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节奏。
1、分析歌曲节奏的点。
2、读拍难点节奏。
3、再听录音范唱一次。
(1)、说出歌曲的情绪(2)、那些音乐要素影响歌曲的风格/4、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谱。
(2)、按节奏读歌词。
(3)、学唱歌词。
(4)、用红笔连起旋律线,分析有何特点及表现作用。
旋律特点:上下起伏同音反复上下起伏歌曲处理:启发学生用不同力度及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5、再欣赏一次录音范唱,感受歌曲风格。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一)、《do re mi》。
(复习)(二)、比较五线谱和简谱特点。
二、教学重点:五线谱学习(一)学唱与欣赏《Do Re Mi》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选用此教材。
学生可以听一听,唱一唱,也可以唱一唱、听一听,达到借助所标注的唱名熟悉五线谱的目的即可。
(二)“实践与创造”其中的各项活动要分散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
例如第二题可以在讲乐谱知识前进行,第三题可以在介绍各种乐谱时做,第四题可以在讲图形谱时做,第五题在本单元结束前做。
四、课后反思第四课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欣赏一组民歌。
(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四)、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
三、教学重点:欣赏各类型的民歌。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