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复杂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
3.3复杂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
3.3复杂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3.3.1 导纳矩阵的形成1.自导纳节点i的自导纳,亦称输入导纳,在数值上等于在节点i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i注入网络的电流。
主对角线元素,更具体地说,就等于与节点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和。
2.互导纳节点i、j间的互导纳,在数值上等于在节点i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j注入网络的电流。
非对角线元素。
更具体地说,是连接节点j和节点i支路的导纳之和再加上负号而得。
3.导钠矩阵的特点:(1)因为,导纳矩阵Y是对称矩阵;(2)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每一非对角元素是节点i和j间支路导纳的负值,当i和j间没有直接相连的支路时,即为零,根据一般电力系统的特点,每一节点平均与3-5个相邻节点有直接联系,所以导纳矩阵是一高度稀疏的矩阵;(3)导纳矩阵能从系统网络接线图直观地求出。
4.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1)从原有网络引出一支路,同时增加一节点,设i为原有网络结点,j为新增节点,新增支路ij的导纳为y ij。
如图3-17(a)所示。
因新增一节点,新的节点导纳阵需增加一阶。
且新增对角元Y jj=y ij,新增非对角元Y ij=Y ji=-y ij,同时对原阵中的对角元Y ii进行修改,增加ΔY ii=y ij。
(2)在原有网络节点i、j间增加一支路。
如图3-17(b)所示。
设在节点i增加一条支路,由于没有增加节点数,节点导纳矩阵Y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Y ii、Y jj和互导纳Y ij分别变化量为(3-57)图 3-17 网络接线的变化图(a)网络引出一支路,(b)节点间增加一支路,(c)节点间切除一支路,(d)节点间导纳改变(3)在原有网络节点i、j间切除一支路。
如图3-17(c)所示。
设在节点i切除一条支路,由于没有增加节点数,节点导纳矩阵Y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Y ii、Y jj和互导纳Y ij分别发生变化,其变化量为(3-58)(4)原有网络节点i、j间的导纳改变为。
第四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算法20110929.ppt110929
I1 I2
Y11 Y21
Y12 Y22
Y13 Y23
UU12
I3 Y31 Y32 Y33 U3
I1
Y11 U 1 Y12 U 2 Y13 U 3
I 2 Y21 U 1 Y22 U 2 Y23 U 3
a、如果无接地支路,对角元为非对角元之和的负值; b、一般情况下,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往往大于非对角
元的负值。
④ 节点导纳阵一般是对称阵。 ⑤ 节点导纳矩阵是稀疏的,有很多元素为零。(原
因?)
导纳矩阵的修改
从原有网络中引出一支路、 增加一节点
Y jj
y ij
1
z
ij
Y ii
(U i
/ Ii )(Ij0,ji)
自阻抗,等于经节点i注入单位电流, 其他节点都不注入电流时,节点i的电压。
Zji (U j / Ii )(Ij0,ji)
互阻抗,等于经节点i注入单位电流, 其他节点都不注入电流时,节点i的电压。
Z11I1
U1
Z11
U1 I1
Z21I1
电网的运行信息有哪些呢?
已知某些节点的电压,另一些节点的有功、 无功;
节点电压运行的上下限; 发电机的有功、无功的上下限; 无功电源所发无功的上下限; 允许变压器、线路流过潮流的最大值;
三个主要内容
(1)电网结构信息
电力网络方程
(2)电网运行信息
节点类型及约束
(3)潮流计算方程
( y10 y12 )U1 y12U2
第四章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pptPowerPo.pptx
本章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第一节 电力网络方程
第二节 节点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
第三节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
第四节 P-Q分解法潮流计算(略)
第五节 潮流计算中稀疏技术的运用(略)
第六节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最优潮流(略)
重点内容: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潮流方程中的变量分类与
注入电流方向
Ij
实际电流方向
8
4.1.1.2 节点导纳矩阵
——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
D. 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素为自导纳,其值等于与该节点 直接相连的所有支路导纳的总和
E. 节点导纳矩阵的非对角元素为互导纳,其值等于直接连 接两节点的支路导纳的负值
9
4.1.3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
4.1.3.1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Page-115 4.1.3.2 导纳矩阵的修改Page-116
4.2.1.1 功率方程Page-123 4.2.1.2 变量的分类Page-124 4.2.1.3 节点的分类Page-125 4.2.2 高斯—塞德尔迭代法(略) 4.2.3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
21
4.2.0 概述
节点电压方程
矩阵形式: YBUB ΙB
展开形式: Ii N YijU j j 1
19
第二节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
——思考题
极坐标形式的潮流方程计算公式 功率方程中变量的分类是什么? 节点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平衡节点? 牛顿拉夫逊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的基本原理
是什么?
20
第二节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
4.2.0 概述Page-123 4.2.1 功率方程和变量、节点的分类
n
极坐标形式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4(复杂电力网络的潮流估算)
4、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系统网络参数已知时,线路上的有功和无
功损耗仅仅是电压变量的函数。 当两母线系统中电压向量不能确定时,系统的有功和无功损 耗也不能确定。在非线性方程的迭代过程中,只要迭代没有收敛, 系统的有功和无功损耗就不能确定。
以上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特点: 5、两母线系统中有12个变量(用注入功率表示时有8个变量), 但只有4个方程,因此必须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定4个值,使未 知数减少到4个,该非线性方程组才有解。 从理论上讲任意给定4个变量,由方程解出其他四个变量,但
Yij Yij Yij yij
Yij Yij Yij yij
④ 在原有网络的节点 、j 之间的导纳
i
相当于切除一条导纳为 支路。
yij 的支路,增加一条导纳为 yij 的
y ij
yi. j
yij yij
i
j
导纳矩阵阶数不变; 原矩阵中:
Yii Yii Yii yij yij
2、功率平衡方程
n ~ ˆ ˆ Si Pi jQi U i U jYij (i 1、 n) 2 j 1
实部与虚部分解
ˆ ˆ Pi Re (U i U jYij )(i 1、 n) 2
j 1
n
n
ˆ ˆ Qi I m (U i U jYij )(i 1、 n) 2
六、用阻抗矩阵形式表示的网络方程
第二节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求解
一、两母线系统的功率方程
以上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特点:
1、四个功率方程包含电压的平方和三角函数,是一组非线性的代 数方程组。 2、两个有功方程式相加反映了两母线系统的有功平衡。 3、两个无功方程式相加反映了两母线系统的无功平衡。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资料
~ SG1
PG1
jQG1
~ SG2
PG2
jQG2
G
1
U 1
U 2
2
S~L1 PL1 jQL1
等值负荷功率 (a)简单系统
~ SL2
PL2
jQL2
第26页/共92页
4-2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
一、功率方程和变量、节点的分类
1、功率方程
G
~ SG1
PG1
jQG1
~ SG2
PG2
jQG2
G
1
U 1
y12
4-2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
一、功率方程和变量、节点的分类
2、变量的分类
设置平衡节点的目的
➢在结果未出来之前,网损是未知的, 至少需要一个节点的功率不能给定,用 来平衡全网功率。 ➢电压计算需要参考节点。
第33页/共92页
4-2 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
一、功率方程和变量、节点的分类
3、约束条件 实际电力系统运行要求:
第16页/共92页
三、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
不同的运行状态,(如不同结线方式下的运行状况、变压器的
投切或变比的调整等)
改变一个支路的参数或它的投切只影响该 支路两端节点的自导纳和它们之间的互导纳,因 此仅需对原有的矩阵作某些修改。
第17页/共92页
三、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
Y 矩阵的修改
不同的运行状态,(如不同结
y30
y20
以零电位作为 参考,根据基 尔霍夫电流定 律
I2
.
.
.
.
.
.
I 1 U 1 y10 (U 1 U 2) y12 (U 1 U 3) y13
.
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第四章 复杂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复杂电力系统是一个包括大量母线、支路的庞大系统。
对这样的系统进行潮流分析时,采用第三章中人工计算的方法已不适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算法已逐渐成为分析复杂系统潮流分布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方法和编制计算程序三方面的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前两方面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分析,针对计算机解法作如下规定:⑴ 所有参数(功率、电压、电流、阻抗或导纳)都以标幺值表示;⑵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可以把负荷作恒定功率处理,也可作恒定阻抗处理;⑶ 所有电源(发电机、调相机、电力电容器等)均向母线注入功率(或电流),取正号;⑷ 作恒定功率处理的负荷,均为从母线“吸取”功率,是向母线注入负的功率(或电流),取负号; ⑸ 母线总的注入功率(或电流)为电源注入功率(或电流)与负荷“吸取”功率(或电流)代数和; ⑹ 输电线路、变压器用П型等值电路表示。
第一节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是指将网络的有关参数和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归纳起来所组成的、可反映网络性能的数学方程组。
电力网络属于线性网络, 因此,电路理论中关于线性网络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分析电力网络。
目前,普遍采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节点电压法;二是回路电流法。
一、节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1.节点电压方程是依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通过节点导纳矩阵(或节点阻抗矩阵)反映节点电流与节点电压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⑴ 用节点导纳矩阵描述的节点电压方程:B B B U Y I = (4-1)一般地,当网络中的独立节点数(即母线数)为n 时,在式(4-1)中:B I =(1•I ,2•I ,… i I •,… n I •)T 为节点注入电流的n 维列向量;B U =(1•U ,2•U , … i U • … n U •)T 为节点电压列向量; Y 11 Y 12 … Y 1i … Y 1nY 21 Y 22 … Y 2i … Y 2nB Y = … … … 为n ×n 阶节点导纳矩阵 (4-2)Y i1 Y i2 … Y ii … Y in… … …Y n1 Y n2 … Y ni … Y nn由以上分析可知,对n 母线电力系统有n 个独立的节点电压方程式(以大地为参考节点)。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
一、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对于复杂网络的潮流计算,一般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
其计算步骤是:建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方法、制定框图和编制程序。
本章重点介绍前两部分,并着重阐述在电力系统潮流实际计算中常用的、基本的方法。
1,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指的是将网络有关参数相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归纳起来所组成的.可以反映网络性能的数学方程式组。
也就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变量和网络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种数学描述。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有节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等,前者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广泛采用。
节点电压方程又分为以节点导纳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和以节点阻抗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
(1)节点导纳矩阵在电路理论课中。
已讲过了用节点导纳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对于n个节点的网络其展开为:上式中,I是节点注入电流的列向量。
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节点注入电流可理解为节点电源电流与负荷电流之和,并规定电源向网络节点的注人电流为正。
那么,只有负荷节点的注入电流为负,而仅起联络作用的联络节点的注入电流为零。
U是节点电压的列向量。
网络中有接地支路时,通常以大地作参考点,节点电压就是各节点的对地电压。
并规定地节点的编号为0。
y是一个n×n阶节点导纳矩阵,其阶数n就等于网络中除参考节点外的节点数。
物理意义:节点i单位电压,其余节点接地,此时各节点向网络注入的电流就是节点i 的自导纳和其余节点的与节点i之间的互导纳。
特点:对称矩阵,稀疏矩阵,对角占优(2) 节点阻抗矩阵对导纳阵求逆,得:其中称为节点阻抗矩阵,是节点导纳矩阵的逆阵。
物理意义:节点i注入单位电流,其余节点不注入电流,此时各节点的电压就是节点i 的自阻抗和其余节点的与节点i之间的互阻抗。
特点:满阵,对称,对角占优2,功率方程、变量和节点分类(1)功率方程已知的是节点的注入功率,因此,需要重新列写方程: **==B B B B B U S I U Y其展开式为: i i i nj j ij U jQ P U Y ~1-=∑= 所以:∑=**=+nj jij i i i U Y U jQ P 1 展开写成极坐标方程的形式:)cos sin ()sin cos (11ij ij ij ij n j j i i ij ij ij ij n j j i i B G U U Q B G U U P δδδδ-=+=∑∑==所以节点的功率方程为:)cos sin ()sin cos (11ij ij ij ij n j j i di Gi i ij ij ij ij nj j i di Gi i B G U U Q Q Q B G U U P P P δδδδ---=∆+--=∆∑∑==(2) 变量分类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取决于用户,因而是无法控制的,故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扰动变量。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Kirchhoff电流定律和Kirchhoff电压定律建立节点电流方程和节点电压方程。
节点电流方程是
根据节点电流相等原理建立的,它表达了电力系统各节点的注入、吸收和
分配的功率之间的关系。
节点电压方程是根据电压分压原理建立的,它表
达了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直接法是指直接求解潮流方程组得到节点电压和功率的数值解。
直接
法适用于小规模系统或具有特殊结构的系统,计算速度较快。
但是,对于
复杂电力系统来说,节点电压和功率的数值解往往难以得到。
迭代法是指通过迭代求解潮流方程组得到节点电压和功率的数值解。
迭代法通常包括牛顿-拉夫森法和高斯-赛德尔法两种,其中牛顿-拉夫森
法是迭代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迭代法的优点是适用于解决复杂电力系
统的潮流计算问题,但计算速度相对较慢。
在进行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还需要考虑负荷模型、发电机模型
和变压器模型等实际情况。
负荷模型要考虑负荷的定常、过渡和瞬时特性,发电机模型要考虑发电机的定常和暂态特性,变压器模型要考虑变压器的
变比和损耗等因素。
这些模型的确切参数对于潮流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至
关重要。
总之,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潮流方程组,采用直接法或迭代法求解节点电压和功率的数
值解,可以评估系统的稳态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控制提
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负荷模型、发电机模型和
变压器模型等实际情况,以提高潮流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幻灯片PPT
带宽频率 截止频率
相角裕度
bn1 222 42 44
c n 1 4 4 2 2
arctg 14422
超调量
% e/1210 % 0
调节时间
ts3.5/ n cts7/tg
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谐振峰值 超调量 调节时间
Mr 1/sin
0 .1 0 6 .4 (M r 1 )
U1
C R2 U 2
Gc(s)R2(R R12//C 1)SR1R 2R2
(R1C s1) R1R2 C s1 R1R2
1aT1s T R1R2 C, aR1R21
aT s1
R1R2
R2
进一步可研究 对数频率特性
aTs1 a G c(s) Ts1
1/T 1/ aT
L c () 2l0 o ac g ( G j) 2l0 o (a g) T 2 1 2l0 o ( T g )2 1 (a 1 ) T
R(s) 串联 校正
前置放大、 被控 C(s)
功率放大
对象
反馈 校正
R(s) 前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馈校正
校正
前置放大、 被控 C(s)
功率放大
对象
反馈 校正
Gn(s) N(s)
R(s)
C(s)
G1(s)
G2(s)
复合校正
R(s)
Gr(s) G1(s)
C(s)
G2(s)
根本控制规律
〔1〕比例〔P〕控制
m (t)Kpe(t)
r(t) e(t) Kp
m(t)
c(t)
〔2〕比例-微分〔PD〕控制
m (t)Kpe(t)Kpdd(te )t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概念方程及计算方法
电力网络—电路网络 节点电压方程 YU I
问题:公式里的电压和电流分别是 什么电压和电流?
ˆ 节点功率平衡方程: S UI
将其代入可得: 即:
ˆ ˆ S UYU
ˆ Pi jQi U i (Gij jBij )U j
ji
i 1, 2, N
一个N个节点的电力网络,若选第N个节点为 平衡节点,则剩下n(n=N-1)中有r个节点是 PV节点,则PQ节点个数为n-r个。 已知量为:平衡节点的电压;除平衡节点外所 有节点的有功注入量;PQ节点的无功注入量; PV节点的电压辐值 直角坐标下和极坐标下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0
直角坐标下潮流方程
3 输出计算结果
22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牛顿法可写成如下简单迭代格式
x( k 1) x( k ) ( J ( x( k ) ))1 f ( x ( k ) ) ( x (k ) )
( x) J 1 J 1 1 f ( x) ( x) I T f ( x) J T f ( x) T T x x x x
令 则有
Yn Vn I n YsVs
Yn L + D + U
Vn = D-1 (I n - Ys Vs - LVn - UVn )
1 Yii ˆ i 1 n S (k ) (k ) i YisVs YijV j YijV j ˆ V (k ) j 1 j i 1 i i 1, 2, , n
i 1, 2, N
ai (Gij e j Bij f j ) ji bi (Gij f j Bij e j ) ji i 1, 2, N Pi ei ai f i bi i 1, 2, N Qi f i ai ei bi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第四章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主要内容提示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时,一般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算方法;制订框图;编制程序;上机运算。
本章着重讨论前两步,但也涉及原理框图以加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
§4-1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描述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有:节点电压方程、回路电流方程、割集电压方程。
涉及节点导纳矩阵、节点阻抗矩阵的形成与修改,变压器的非标准变比,多级电压电力网的等值电路。
目前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布计算,引用节点电压方程的较普遍,这里限于篇幅,也仅讨论节点电压方程及有关问题。
一、节点电压方程在电工原理课程中,已导出了运用节点导纳矩阵的节点电压方程I B =Y B U B (4-1)上式中,I B 是节点注入电流的列向量,可理解为某个节点的电源电流与负荷电流之总和,并规定流入网络的电流为正。
U B 是节点电压的列向量。
网络中有接地支路时,节点电压通常指各节点的对地电压,这是因为通常一般是以大地作为参考节点的;网络中没有接地支路时,各节点电压可指各该节点与某一个被选定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差。
B Y 是节点导纳矩阵,它的阶数等于网络的独立节点数。
对于一个有n 个独立节点网络,Y B 为n n ⨯阶的方阵,其对角元素称为自导纳,以ii Y 表示(1=i 、n ΛΛ2),非对角元素称为互导纳,以 ji Y 表示(1=j 、n ΛΛ2,1=i 、n ΛΛ2,j i ≠)。
于是节点电压方程展开为: ⎥⎥⎥⎥⎥⎥⎥⎥⎥⎥⎦⎤⎢⎢⎢⎢⎢⎢⎢⎢⎢⎢⎣⎡⎥⎥⎥⎥⎥⎥⎦⎤⎢⎢⎢⎢⎢⎢⎣⎡=⎥⎥⎥⎥⎥⎥⎥⎥⎥⎥⎦⎤⎢⎢⎢⎢⎢⎢⎢⎢⎢⎢⎣⎡••••••••n nn n n n n n n U U U U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I I I I M ΛM M M M ΛΛΛM 32121332312222111211321 (4-2)对于1+n 个节点的网络,有n 个独立节点,1个参考节点,可把它看成一个抽象的无源网,如图4-1所示。
33复杂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
3.3复杂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3.3.1导纳矩阵的形成 1 •自导纳节点i 的自导纳,亦称输入导纳,在数值上等于在节点 i 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i 注入网络的电流。
主对角线兀素--| -] 2. 互导纳节点i 、j 间的互导纳,在数值上等于在节点 i 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 j 注入网络的电流。
非对角线元素_■. _ , 1,f - °更具体地说,.是连接节点j 和节点i 支路的导纳之和再加上负号而得。
3. 导钠矩阵的特点:(1) 因为怜,导纳矩阵Y 是对称矩阵; (2)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每一非对角元素 兀.是节点i 和j 间支路导纳的负值,当i 和j 间没有直接 相连的支路时,即为零,根据一般电力系统的特点,每一节点平均与3-5个相邻节点有直接联系,所以导纳矩阵是一高度稀疏的矩阵;(3 )导纳矩阵能从系统网络接线图直观地求岀。
4. 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1 )从原有网络引出一支路,同时增加一节点,设 i 为原有网络结点,j 为新增节点,新增支路ij 的导纳为y j 。
如图3-17 (a )所示。
因新增一节点,新的节点导纳阵需增加一阶。
且新增对角元 Y =y j ,新增非对角元Y 」=Y= —y j ,同时对原阵中的对角元 Y 进行修改,增加 AY, = y j °(2) 在原有网络节点i 、j 间增加一支路。
如图3-17 (b )所示。
设在节点i 增加一条支路,由于没有增加节点数,节点导纳矩阵 Y 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 Y i 、Y 和互 导纳Y j 分别变化量为斗y 冲話(3-57)钙=卜'(* =_冶图3-17网络接线的变化图(a )网络引出一支路,(b )节点间增加一支路,(c )节点间切除一支路,(d )节点间导纳改变 (3) 在原有网络节点i 、j 间切除一支路。
如图3-17 (c )所示。
设在节点i 切除一条支路,由于没有增加节点数,节点导纳矩阵Y 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 Y i 、Y 和互更具体地说, 扎就等于与节点 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和。
电力系统分析第4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图4-1简单电力系统
可得图4-1a各节点净注入功率为
S%1 S%2
S%G1 S%G 2
S%L1
S%3 S%L3
(4-1)
对图4-1b中的等值电路进行化简,将在同一节点上的接地 导纳并联得:
y10 y120 y130
阻抗矩阵是一个满矩阵,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由于网络 结构复杂,直接应用公式(4-17)计算是很困难的。
综上所述,阻抗矩阵具有以下特点: (1)阻抗矩阵是n阶方阵,且Zij=Zji,既为对称矩阵。 (2)在一般情况下,阻抗矩阵无零元素,是满矩阵。矩阵的元 素与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将需要更多的计算机内存容量。 (3)由于阻抗矩阵中的自阻抗Zii一般大于互阻抗Zij,即矩阵的 对角元素大于非对角元素。因此阻抗矩阵具有对角线占优势的性 质,应用于迭代计算时收敛性能较好。 (4)阻抗矩阵不能从系统网络接线图上直观的求出,需要采用 其他办法,如直接对导纳矩阵求逆。
...
Yi1
Yi2
i行 Y 'ii
... Yin
Yij
Yn1 Yn2 ...
Yni
... Ynn
0
0
0
...
Yji
...
0
Yjj
j行
其中,原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素应修正为 Y 'ii Yii yij
新增导纳矩阵元 Yjj yij ,Yij Yji yij 。
电力系统分析教材配套课件
第4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4.1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4.2 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 4.3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4.4 P-Q分解法
复杂网络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步骤?
复杂网络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步骤?1.据电气接线图绘制等值电路图(需包含电路图中各参数的计算过程,节点编号以及 节点类型的确定说明),2根据等值电路图确定节点导纳矩阵3设定所求变量的初值。
4计算修正方程。
5形成雅可比矩阵。
6求解修正方程7进行修正和迭代8迭代精度的确认9根据各节点电压计算功率分布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 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来调整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 指定发电机组的调频器来调整电力系统频率的三次调整 根据预测负荷采用有功功率经济分配,根据负荷曲线进行最优分配。
系统中的总装机容量=所有发电机额定容量之和系统中的电源容量=可投入发电设备的可发率之和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国民经济备用。
热备用是指所以投入运行的发电机组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和与全系统发电负荷之差。
冷备用容量是指系统中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但可以随时待命启动的发电机组最大出力的总和。
无功功率和电压的控制与有功功率和频率的控制之间的区别一、在稳态情况下,全系统各点的频率是相同的,但各点的电压则不想同。
二、调整电压的手段除了各个发电机之外,还有大量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和带负荷调整分接头变压器,它们分散在整个电力系统中。
将变电所或发电厂母线上所连线路对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也并入等值负荷或等值电源功率,称之为:运算负荷或运算功率。
环式网络中的功率分布① 计算步骤◆画等值电路计算个元件参数;◆利用运算功率和运算负荷对等值电路进行简化;◆计算供电网的初步功率分布;◆确定功率分点;◆在功率分点将供电网拆开,得到两个辐射形网络,按辐射形网络计算最终功率分布和电压降落。
()()2221U U U U δ+∆+=()()U j U U U R Q X P j U X Q R P U jX R U jQ P U Z U S U U δ+∆+=⎪⎪⎭⎫ ⎝⎛-+⎪⎪⎭⎫ ⎝⎛++=+-+=⎪⎪⎭⎫ ⎝⎛+=22'2'22'2'222'2'22*2'2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复杂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解法3.3.1 导纳矩阵的形成1.自导纳节点i的自导纳,亦称输入导纳,在数值上等于在节点i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i注入网络的电流。
主对角线元素,更具体地说,就等于与节点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和。
2.互导纳节点i、j间的互导纳,在数值上等于在节点i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经节点j注入网络的电流。
非对角线元素。
更具体地说,是连接节点j和节点i支路的导纳之和再加上负号而得。
3.导钠矩阵的特点:(1)因为,导纳矩阵Y是对称矩阵;(2)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每一非对角元素是节点i和j间支路导纳的负值,当i和j间没有直接相连的支路时,即为零,根据一般电力系统的特点,每一节点平均与3-5个相邻节点有直接联系,所以导纳矩阵是一高度稀疏的矩阵;(3)导纳矩阵能从系统网络接线图直观地求出。
4.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1)从原有网络引出一支路,同时增加一节点,设i为原有网络结点,j为新增节点,新增支路ij的导纳为y ij。
如图3-17(a)所示。
因新增一节点,新的节点导纳阵需增加一阶。
且新增对角元Y jj=y ij,新增非对角元Y ij=Y ji=-y ij,同时对原阵中的对角元Y ii进行修改,增加ΔY ii=y ij。
(2)在原有网络节点i、j间增加一支路。
如图3-17(b)所示。
设在节点i增加一条支路,由于没有增加节点数,节点导纳矩阵Y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Y ii、Y jj和互导纳Y ij分别变化量为(3-57)图 3-17 网络接线的变化图(a)网络引出一支路,(b)节点间增加一支路,(c)节点间切除一支路,(d)节点间导纳改变(3)在原有网络节点i、j间切除一支路。
如图3-17(c)所示。
设在节点i切除一条支路,由于没有增加节点数,节点导纳矩阵Y阶次不变,节点的自导纳Y ii、Y jj和互导纳Y ij分别发生变化,其变化量为(3-58)(4)原有网络节点i、j间的导纳改变为。
如图3-17(d)所示。
设节点i、j间的导纳改变为,相当于在节点i、j间切除一条y ij的支路,增加一条的支路。
(3-59)(5)原有网络结点i、j间为变压器支路,其变比由K变为K’,相当于切除一变比为K的变压器,新增一变比为K’的变压器。
(3-60)当节点之间变压器等值电路如图(a)、(b)时,该变压器变比的改变将要求节点ij有关元素作如下修改。
图3.18由导纳表示的变压器等值电路(a)导纳在低压侧, (b)网络等值电路,(c)导纳在高压侧,(d)网络等值电路导纳阵的相应元素如下变化:(3-61)当节点之间变压器等值电路如图(c)、(d)时,该变压器变比的改变将要求与节点ij有关元素作如下修改。
(3-62)3.导纳矩阵的计算1)计算流程(1)导纳矩阵的阶数等于电力系统网络中的节点数。
(2)导纳矩阵各行非对角元素中非零元素的个数等于对应节点所连的不接地支路数。
(3)导纳矩阵的对角元素,即各节点的自导纳等于相应节点所连支路的导纳之和。
(4)导纳矩阵非对角元素等于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导纳的负数。
例3-3 已知5节点系统单线图如3-19所示,已知数据如表3-1、3-2、3-3所示,母线1与发电机相联,发电机G1参数400MVA,15kV,选为平衡节点。
发电机G2参数800MVA,15kV,选为电压控制母线(PU节点),母线3与发电机G2和负载相联,母线2、4、5为PQ节点。
写出各节点已知量和待求变量的关系,计算系统导纳矩阵。
图 3-19 例5 网络图表3.1 例5母线输入数据(参数均为标幺值)母线类型U 度PG QG PL QL PGmax PGmin1 平衡 1.0 0 ——0 0 ——2 负荷——0 0 8.0 2.8 ——3 电压常量 1.05 — 5.2 —0.8 0.4 4.0 -2.84 负荷——0 0 0 0 ——5 负荷——0 0 0 0 ——容量基准值,S B=100MVA,母线1、3 电压基准值U B=15kV,母线2、4、5电压基准值UB=345kV表3.2 例5线路输入数据(线路参数均为标幺值)母线-母线长度M 最大值MVA 2-4 0.0090 0.100 0 1.72 200 12.02-5 0.0045 0.050 0 0.88 100 12.04-5 0.00225 0.025 0 0.44 50 12.0表3.3 例5变压器输入数据(变压器参数均为标幺值)母线-母线R X 变比容量MVA 最大值MVA 抽头最大值设置1-5 0.00150 0.02 15/345kV 400 600 —3-4 0.00075 0.01 345/15kV 800 1000 —解:输入数据和待求变量列于表3.4。
对于母线1,选为平衡节点,P1和Q1是待求变量。
对于母线3,电压受控母线(PU节点),Q3和待求变量。
母线2、4和5,与负荷相联(PQ节点),U2、U4、U5和、、是待求变量。
表3.4 例3-3母线输入数据和待求变量母线输入数据待求变量1 U 1 = 1.0, = 0 P1, Q1U2,2 P 2 = P G2- P L2 = -8Q2 = Q G2- Q L2 = -2.8Q3,3 U 3 = 1.05P3= P G3- P L3 = 4.44 P 4 =0, Q4 =0 U4,5 P 5 =0, Q5 =0 U5,计算导纳矩阵:导纳矩阵Y的元素可由自导纳和互导纳的定义计算得到,以母线2为例写出互导纳与自导纳的计算式,由于母线1和3不是直接连接到母线2,所以Y21 = Y23 = 0得其中,连接到母线2的每条线路的并联导纳的一半包含在Y22中(另一半置于这些线路的另一端)。
同理可计算出导纳矩阵其他元素。
3.3.2 高斯-赛德尔法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1)功率方程的特点描述电力系统功率与电压关系的方程式是一组关于电压的非线性代数方程式,不能用解析法直接求解。
(2)迭代计算式如式(3-65)中的以替代(i=1,2,3),就可用以解非线性节点电压方程或它的展开式(3-66)这时的迭代格式将为(3-67)显然,式(3-66)中的就对应于式(3-67)中的,就对应于,就对应于,就对应于或。
但需指出,按式(3-67)进行迭代时,除平衡节点外,其他节点的电压都将变化,而这一情况不符合PV 节点电压大小不变的约定。
因此,每次迭代求得这些节点的电压后,应对他们的大小按给定值修正,并据此调整这些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
这是潮流计算运用高斯-塞德尔法时的特殊之处。
(3)高斯-塞德尔潮流计算算法假设有n个节点的电力系统,没有PU节点,若平衡节点编号为1,功率方程可写成下列复数方程式:(3-68)对每一个PQ节点都可列出一个方程式,因而有n-1个方程式。
在这些方程式中,注入功率P i和Q i都是给定的,平衡节点电压也是已知的,因而只有n-1个节点的电压为未知量,从而可以求得唯一解。
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解潮流公式如下:(3-69)上式可展开为:式中U1是平衡节点的电压,k为迭代次数,上式是按高斯-赛的法解方程式组的标准是书写的,对于PQ 节点,由于其功率是给定的,故只要写出节点电压初值,即可利用(3-69)式迭代计算各节点节点电压。
式中等号右侧的U i采用经k次迭代值,等号右侧的Uj,当j<i时,采用经(k+1)次迭代后的值,当j>i时,采用经k次迭代后的值。
迭代过程可进行多次,当某次迭代的解与前一次迭代后的解相差小于事先给定的允许误差ε时,即,迭代终止,这就是迭代收敛的条件。
一般系统内存在PU节点,这种PU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受电源供应无功功率的限制。
假设节点p为PU节点,设定的节点电压为,因其无功功率是未知量,只能在迭代开始时给定初值,此后的迭代值必须在逐次迭代的过程中计算得出。
假定高斯-塞德尔迭代法已完成第k次迭代,接着要做第k+1次迭代前,先按下式求出节点p的注入无功功率:(3-70)然后将其代入下式,求出节点p的电压:(3-71)在迭代过程中,按上式求得的节点p的电压大小不一定等于设定的节点电压,所有在下一次的迭代中,应以设定的对电压进行修正,但其相角仍保持上式所求得的值,使得如果系统中有多个PU节点,可按上述相同计算方法处理。
在迭代过程中往往求得PU节点的无功功率会出现越限,即按式(3-70)求得的,不能满足约束条件时,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对节点电压的限制不如对节点功率的限制严格,这时可用或代入式(3-71)计算,此时不再需要修正电压的数值。
换言之,这时只能满足约束条件,而不能满足约束条件。
事实上,此时该节点已由PU节点转化为PQ节点。
迭代收敛后,就可计算平衡节点s=1的功率S s求取线路潮流,线路连接节点i和节点j,在节点i测量支路电流,规定由节点i流向节点j时为正。
其值为(3-72)同理在节点j测量支路电流I ji规定由节点j流向节点i时为正。
其值为:(3-73)复功率S ij表示又节点i流向节点j,S ji表示由节点j流向节点i。
其值为:(3-74)(3-75)以及各线路的功率损耗可由下式算出:(3-76)图3-20 计算线路潮流的线路模型(4)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计算潮流的步骤:1)设定各节点电压的初值,并给定迭代误差判据;2)对每一个PQ节点,以前一次迭代的节点电压值代入功率迭代方程式求出新值;3)对于PV节点,求出其无功功率,并判断是否越限,如越限则将PV节点转化为PQ节点;4)判别各节点电压前后二次迭代值相量差的模是否小于给定误差,如不小于,则回到第2步,继续进行计算,否则转到第5步;5)根据功率方程(3-5)求出平衡节点注入功率;6)求支路功率分布和支路功率损耗。
需注意:按高斯-塞德尔法进行迭代时,除平衡节点外,其它节点的电压都将变化,这一情况不符合PU 节点电压大小不变的约定。
因此,每次迭代求得这些节点的电压后,应对PU节点电压的大小按给定值进行修正,并据此调整这些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如上面算法中所述。
这是潮流计算中,运用高斯-塞德尔法时的特殊之处。
图3-21 高斯赛德法潮流计算流程例3-4利用高斯-赛德尔法计算例3-3系统潮流分布情况。
解:对于例3-3所示的电力系统,用高斯-赛德尔法计算时,首先需要对各节点赋初值,之后除去平衡节点外,按从小到大编号的节点进行迭代计算,迭代收敛后计算平衡节点的功率及网络损耗。
(1)赋初值对PQ节点赋电压初值:U2=1.0∠0°、U4=1.0∠0°、U5=1.0∠0°对PU节点赋电压(相位)初值:U3=1.05∠0°(2)迭代求解PQ节点电压、PU节点电压相角和无功功率取由于求得的不等于给定的U3,将修正为求得各节点电压新值后,再按式计算,开始第二次迭代,各节点电压(标幺值)迭代结果示于表3.5,迭代过程中PU节点无功功率(标幺值)示于表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