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冻害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冻害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e350ae7f705cc17552709f9.png)
冻害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摘要】在我国高寒地区,建筑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到防胀问题,不然会对整体建筑物造成影响和破坏,本文就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冻胀;危害;防控冻土是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且含有冰的各种土,主要分布在较为严寒的地区。
其中可以按照冻结时间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季节冻土,另一种是多年冻土。
季节冻土因为受到季节的影响会呈现周期性的冻结、融化。
而多年冻土则是长时间持续冻结状态,长期不会融化,且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位置。
1.冻胀的概念当土体中的水份超过一定标准时,其体积会增大,会出现土体整体或局部的膨胀现象,导致结构变形,对于这种现象就可以将其称为冻胀。
冻胀会由于土质、温度、含水量及土壤颗粒等几种方面的原因而产生冻胀力,会使其形态发生变化。
通过对我国高寒地区的深入研究发现,当冬季气温越低时,冻土的深度也就越大。
当土壤温度越低时,冻胀就会越严重,而且会使土壤上部的混凝土面板产生变形或断裂的现象。
其中冻胀的程度与土壤的含水量息息相关,含水量越大,冻胀就越严重。
2.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当地基出现冻胀情况时,会由于切向冻胀力与垂直冻胀力的共同作用而导致建筑物上升,或是在第二年春天时由于地基解冻而造成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破坏。
在通常情况下在房屋向阳面地基土的冻层较浅且含冰量不是很多,而相对的阴面地基土的冻层较深且含冰量较多。
所以阴面土体的膨胀有较大的变化,会出现明显的往上抬拱的现象,使房屋基础受到的冻胀力不均匀。
当土层解冻时由于地基土中积聚的冰晶体融化会增加土中的含水量,并由于细粒土的排水能力不好或基底下一些土层仍未解冻,已融化的无法渗透到土层深处,基底土层处于饱和软化状态,进而造成建筑物发生下陷形成融陷现象。
由于周而复始的冻结、融化而使浅基础建筑物出现开裂的情况。
其中几种常见的房屋冻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基础拉断此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不采暖的轻型结构基础,如仓库、围墙基础等。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2922d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d.png)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
建筑物的地基冻害是指由于土壤的冻结引起的地基的破坏问题。
在寒冷地区,冰冻的
土壤会导致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地基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防止地基的冻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建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应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
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位置时,需要避
免选择在冰冻土壤区域或者高含水量的地区。
设计地基的深度应足够,以保证地基不会受
到土壤的冻结和融化的影响。
建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
在施工前,可以通过加热土壤或者改良
土壤的方式来防止地基的冻结。
加热土壤可以利用地热能或者电热墙等方式,将热量传递
到土壤中,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温度。
改良土壤可以通过加入冻结防护剂或者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的冻结特性,使其抵抗冻结。
建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还可以通过排水和保温措施来实现。
排水是防止土壤冻结的重
要方式,能够将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冻结的可能性。
保温措施可
以采取在地基下方铺设保温层,以隔离地基和冻结土壤的接触,减少土壤的传热能力。
建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
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情况来判断地基是否存在冻害问题。
如果发现地基存在冻害问题,需
要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破坏。
建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
面进行考虑。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施工冻土现象(3篇)
![工程施工冻土现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cf8f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c.png)
第1篇一、冻土现象的定义及成因冻土现象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结冰,形成冻土层。
冻土现象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低温:气温低于0℃时,土壤中的水分开始结冰,形成冻土层。
2. 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越高,冻土现象越严重。
3. 土壤类型:粉质黏土、砂质土等易冻土壤在低温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冻土现象。
4. 地形地貌:低洼地带、山谷等地形地貌容易积聚低温空气,导致冻土现象加剧。
二、冻土现象对工程施工的影响1. 路基稳定性:冻土现象会导致路基变形、沉降,影响路基稳定性。
2. 桥涵结构:冻土现象会导致桥涵结构出现裂缝、变形,影响结构安全。
3. 基坑支护:冻土现象会使基坑支护结构失效,造成基坑坍塌。
4. 地下水:冻土现象会导致地下水冻结,影响地下工程施工。
5. 施工进度:冻土现象可能导致施工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施工进度。
三、工程施工冻土现象的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1)选择适宜的施工时间:在冻土现象发生前,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施工。
(2)降低土壤含水量:通过排水、换填等措施,降低土壤含水量,减少冻土现象的发生。
(3)采用保温材料:在路基、桥涵等工程结构中采用保温材料,减少冻土现象的影响。
2. 治理措施:(1)加热保温:在低温条件下,采用加热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加热,提高土壤温度,防止冻土现象的发生。
(2)融化冻土:采用机械、化学等方法,将冻土层融化,恢复土壤的正常状态。
(3)加固处理:对受冻土现象影响的工程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确保结构安全。
四、结论工程施工冻土现象是寒冷地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可以降低冻土现象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冻土现象的研究,为我国寒冷地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第2篇在我国寒冷地区,冻土现象是影响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
冻土是指在0℃以下,含水量达到一定比例的土壤,具有体积膨胀、强度降低、变形等特点。
浅析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浅析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9dd93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c.png)
浅析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冻土处理不当,易使地上建筑物产生变形。
为防止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做好预防冻胀措施。
标签:冻土危害预防我国辽宁东北部,气候寒冷,冬季多半时间处在零下20多度,冻土深度均在1.2米左右。
由于季节性气温变化,冬季地基土冻结后产生冻胀变形,夏季融化后产生融化下沉变形,易造成建筑物冻害,严重的甚至不能使用。
因此寒冷地区土壤的冻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结构安全。
如何解决季节性冻土地基与浅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土壤冻胀的原理土壤中的自由水结冰时,薄膜水冰点较低尚未冻结。
在温度继续下降时,接近自由水的薄膜水逐渐变成了冰,使原来的冰晶体增大,而薄膜水更薄,吸引力有了剩余,因而产生了压力差,吸引着下部水份来补充。
细粒土中土粒周围有薄膜水,使土粒和土粒间不直接接触,薄膜水互相贯通,成了水份转移的良好通路。
0℃的水向更低温度土层移动,破坏了毛细水胀力与悬浮水柱的重量平衡,为了达到平衡又吸引下层水,水份逐渐上升冻结成冰,使水体积增大。
因而水份转移使土壤产生冻胀。
二.土壤冻胀的因素土壤冻胀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是低温延续时间、土壤种类、土壤的秋季天然含水量及地下水位等情况。
1.冬季低温连续时间的长短对土壤的冻结深度有直接影响。
在土壤冻胀性相同的情况下,低温连续时间愈长则冻结深度就愈深,冻结深度愈深冻胀量亦愈大。
2.土壤种类是土壤冻胀的重要因素。
土壤愈细(如粘类土〉颗粒间接触面积愈大,给水份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故呈现出的冻胀量亦较大。
3.基土的冻胀还取决于冬季冻结前的土壤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的程度。
因为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愈多,转移水份也愈多,因此基土冻胀就较大。
4.地下水位距基土的距离是基土冻胀时水份转移的补给条件。
冻结时地下水位距冻结基土之间的距离称为毛细管高度。
毛细管补充高度是判断土壤冻胀性的一个主要指标。
三、土壤冻胀对建筑物的危害1、冻胀力的危害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冻胀力一般都大于土壤地耐力,有时竟达40-50吨/米2。
季节性冻土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季节性冻土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81507669dc5022abea0044.png)
季节性冻土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我国北方地区有较长的寒冷季节,冻土分布广泛,使得冻土成为冬季建筑物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分析了冻土产生冻胀力的原因及其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并探讨了针对冻土危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季节性冻土、危害、防治措施1、前言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按照冰冻的时间长短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季节性冻土是受季节影响,呈周期性冻结融化的土,并且在地面以下有一定深度,其上部往往受季节的影响,冬季冻结,春夏融化。
尚小云大剧院地处河北省南部,冬季比较寒冷,且尚小云大剧院紧邻南宫湖,呈三面环湖状,南宫湖的侧向补给水量大,地表层滞水丰富,极易在寒冷季节形成冻土。
其地基基础的施工必须考虑防冻胀问题,并做出相应的防冻措施。
2、冻土的冻胀性在寒冷地区并不是所有土类都存在冻胀,而主要是细粒土,尤其是粘性土,冻胀性最为突出。
粘性土产生冻胀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水分冻结时体积增大1/11,更重要的是在冻结过程中,它还能把周围没有冻结区的水分吸附到冻结区(即迁移集聚),使冻结区水分源源不断地增加,冰晶体不断扩大,形成冰夹层,土体随之逐步膨胀,一直到水源补给断绝才会停止。
显然,在冻结过程中,水分自非冻结区向冻结区迁移的原因,是与粘性土中存在结合水及其迁移的特点有关。
但是,到目前为止,其中的奥秘人们还不是很清楚的。
粗粒土的冻胀性是微不足道的;细砂土即使含水量较高,也只表现轻微的冻胀现象。
粉砂中粘粒含量很少时,结合水的冻胀危害也是很小的。
当粉砂中粘粒含量较多时,有一定的结合水膜,其冻胀性与粘性土相似。
粘性土含水量接近塑限ω,才开始冻胀,即超过塑限的那部分含水量(主要是弱结合水)才能够构成冻胀性。
3、冻土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土壤中的水分在冰冻过程中,体积会增大,产生冻胀力迫使土粒发生相对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土的冻胀。
冻胀土到了次年的春夏,冰层会融化,体积会变小,造成地基沉陷,这种现象称为融陷。
冻土危害及防治措施
![冻土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ef84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5.png)
冻土危害及防治措施引言冻土是指在地表以下或地表附近由于永久冻结的土壤层。
在寒冷地区,冻土是常见的地貌现象。
然而,尽管冻土对地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本文将讨论冻土的危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冻土危害土地沉降冻土在密度较低的地区会导致土地沉降问题。
当土壤中的冰融化时,土壤会变得湿润并且减少密度。
这种土壤减少的情况会导致地面下沉,从而影响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性。
土地沉降也可能导致地表下陷或地面裂缝的形成。
结构损坏在冻土地区,由于土壤的收缩和膨胀,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可能会受到结构损坏的威胁。
当土壤冻结时会发生体积膨胀,而当融化时又会发生体积收缩。
这种周期性的体积变化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墙体的倾斜等问题,从而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水资源受威胁冻土可以阻止水分的渗透,从而对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在冻土地区,降雨和融雪可能无法迅速渗透到土壤中,而是以径流的形式流入河流或湖泊中。
这可能导致洪水问题,并且限制了农业和饮用水的供应。
生态系统变化冻土状况的变化对地表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冻土的破坏可能导致根系受损,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此外,冻土融化还可能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释放,加剧全球变暖问题。
冻土防治措施密封土壤表面为了防止冻土融化,可以采取密封土壤表面的方式。
这可以通过在土壤表面铺设防水薄膜或使用特殊材料来实现。
密封土壤表面能够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渗透,从而减缓冻土融化的速度。
控制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温度也是冻土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这可以通过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土壤表面来实现。
保温材料能够减少土壤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保持土壤的低温状态,从而延缓冻土融化的过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冻土地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特别注意冻土的危害。
这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处理方法,采取加固措施等。
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冻土的收缩和膨胀特性,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水管理和调控在冻土地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也是冻土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九节气的冻土对建筑的影响
![三九节气的冻土对建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cbfb4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8.png)
三九节气的冻土对建筑的影响三九节气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寒冷的季节高峰期之一。
在这个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地面的土壤开始冻结。
这个冻结的过程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三九节气的冻土对建筑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冻土特性冻土是由含有一定含水量的土壤经过冷冻作用而形成的。
冻土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温和土壤的含水量。
在三九节气期间,由于气温下降,土壤中的水分会逐渐凝结并形成冻土。
2. 冻土对建筑结构的影响2.1 基础破坏:冻土的形成会导致土壤膨胀,进而对建筑物的基础造成压力。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冻土会对建筑物的基础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导致基础下沉或倾斜。
2.2 墙体开裂:冻土的膨胀和收缩循环会对建筑墙体产生拉力,导致墙体开裂。
尤其是对于老旧建筑来说,冻土的影响可能会加剧墙体的老化和破损。
2.3 屋顶结构受损:冻土对建筑的屋顶结构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冻土导致的土壤膨胀可能使屋顶瓦片或其他覆盖材料松动或破裂,从而降低屋顶的密封性和抗风能力。
3. 解决方案为了应对冻土对建筑的影响,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3.1 合理设计基础: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象和土壤条件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基础。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水基础设计来减少冻土对基础的不利影响。
3.2 加强墙体结构:针对冻土导致的墙体开裂问题,可以在墙体施工过程中添加钢筋等加固材料,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和抗冻性能。
3.3 优化屋顶材料:为了应对冻土对屋顶结构的损害,可以选择具有良好耐寒性和抗冻融性能的屋顶材料。
例如,使用耐寒瓷瓦替代传统的瓦片,或者采用合适的防水涂料来增强屋顶的抗渗性和耐冻性。
总结:三九节气的冻土对建筑物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基础、墙体和屋顶结构。
为了解决这些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基础、加强墙体结构和优化屋顶材料等措施来减少冻土对建筑的不利影响。
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维护措施将确保建筑物在寒冷季节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冻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内容
![冻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2654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1.png)
冻土导致土壤肥 力下降:冻土层 阻碍了土壤中的 水分和养分流动, 使得土壤肥力下 降,影响农作物 的生长。
冻土造成农作物 减产:由于冻土 层的存在,农作 物根系无法正常 吸收水分和养分, 导致农作物减产。
冻土影响农业机 械化作业:冻土 层硬度较高,影 响农业机械化作 业的效率和效果, 增加了农业生产 成本。
定义:将冻土层下的 非冻土层挖出,用砂、 碎石等非冻土材料回 填至设计标高
目的:防止冻土产 生冻胀和融沉变形
适用范围:适用于 冻土层较浅或地下 水位较低的情况
实施要点:回填材料应 选用非冻土材料,回填 时应分层夯实,确保密 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添加化学物质:在土壤中添加凝固剂,使土壤凝固,减少水分流失和蒸发 调节土壤酸碱度: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冻结温度 抑制土壤氧化:通过添加抗氧化剂,抑制土壤氧化反应,降低土壤冻结温度 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添加有机质、微生物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温性能
冻土导致农业生态 环境恶化:冻土层 的存在改变了土壤 的性质和结构,使 得土壤中的微生物 和有益菌群减少,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 恶化。
冻土消融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冻土消融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冻土消融对河流的影响 冻土消融对气候的影响
增加覆盖物: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稻草、树叶或塑料薄膜等,以减少热量流失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翻浆冒泥:冻土融化后,水分 渗入路基,导致泥浆翻冒,影 响行车
路基冻胀:冻土在低温下膨胀, 导致路基隆起,影响行车安全
路面开裂:冻土膨胀和融化导 致路面开裂,影响行导致路基变形,影响道路的稳
定性和使用寿命
建筑物地基变形:冻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产生地基变形,可能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等问题。 建筑物下沉:冻土融化后,地基承载力下降,可能导致建筑物下沉。 建筑物开裂:冻土融化后,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可能导致建筑物开裂。 建筑物倒塌:冻土融化后,地基承载力严重不足,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a91e6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f.png)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物的地基设计和施工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
严寒冬季的冻害依然是地基施工和建筑物使用中常见的难题之一。
冻害不仅会给建筑物的地基造成损坏,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建筑物地基的冻害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冻害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冻害是指地下水或土壤中的水分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发生的物理变化。
在冬季,地面温度下降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分结冰,从而引发冻胀现象。
冻胀会对地基和建筑物结构造成以下影响:1. 土壤冻胀会对地基产生挤压力,导致地基结构产生变形或破坏,严重时甚至会使建筑物倾斜或倒塌。
2. 冻胀还会导致地基下部土体的变形,从而损坏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地下水因冻结造成的挤压力也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使建筑物地基部分的承载能力降低。
冻害对建筑物地基的影响不能忽视。
为了预防和治理建筑物地基的冻害,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二、预防冻害的措施1. 合理选择地基基础类型在设计建筑物地基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合理选择地基基础类型。
对于易受冻害影响的地区,应该采用抗冻性好的地基基础类型,如桩基、板基等。
2. 控制地基水分含量在地基施工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以确保地基的水分含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增加土壤冻结的可能性,而过低的水分含量则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加强地基保温措施对于易受冻害影响的地区,需要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加强保温措施,避免土壤受到严寒温度的影响。
可以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地基,或者在地基下部添加保温层,以减少土壤温度的波动。
4.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及时有效的排水是预防冻害的关键。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可以将地下水排除在建筑物外部,避免地下水导致的冻结现象。
5. 注意地基的通风和排气地基通风和排气是很重要的,保持地基内部的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地基的温度波动,减少土壤的冻结现象。
防止冻土对建筑物危害措施初探
![防止冻土对建筑物危害措施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5d10060f46527d3240ce057.png)
防止冻土对建筑物危害措施初探【摘要】本文通过对季节性冻土冻胀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的分析,阐明了防止冻土对建筑物危害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设计的防治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防止建筑物冻胀措施一、季节性冻土冻胀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建筑物的危害在寒冷地区冻害对建筑物寿命有严重影响,这是由于地基土中毛细管里的积蓄水受冻后体积发生膨胀,使地基土产生不均匀的胀力造成建筑物的损坏。
地基土中存在着无数的毛细管,地下水主要通过地基土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基础底面。
冬季来临,当大气负温传入地下,地表土中的自由水首先冻结成冰晶体,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结合水的最外层也开始结冻使冰晶体逐渐扩大,并在土层中形成冰夹层。
水分冰冻后体积将增加9%,使土体随着膨胀发生隆起出现冻涨现象。
土中细粒越多形成的毛细管越多,对地基的影响也越大。
寒冷地区冰冻线在2米左右,位于冻胀区内的浅基础,如果埋置深度浅于冻结深度,会受到地基土冻胀力的作用。
如果冻胀力大于基底上的荷载,基础就有可能被抬起,使基础及建筑物开裂。
一般房屋向阳面地基土的冻层较浅,阴面地基土的冻层较深。
因此,阴面冻层深含冰量多,土体膨胀变化大,往上抬拱得厉害;阳面冻层浅,冰的含量少,土体膨胀小,往上抬拱的亦小,再加上土质的不均匀性,房屋基础所受冻土胀力是不均匀的。
土层解冻时,地基土中积聚的冰晶体融化,使土中含水量大大增加,加之细粒土排水能力差或基底下还有土层未解冻,上面已融化的土层中的水渗透不到土层深处,基底土层处于饱和软化状态,强度大大降低,使建筑物发生下陷成为溶陷。
不论冻胀或溶陷一般都是不均匀的。
这样每年冻溶交替,造成了浅基础建筑物的开裂。
在地下水位较高,土中细粒多,承载力差的土层中建房,冻害尤为严重。
二、防治季节性冻土对建筑物危害的几种方法1、设置砂砾垫层在季节性冻土地区,采用砂砾垫层换掉部分冻胀土,能取得较好效果。
基底下设置砂砾垫层能起到隔离层的作用。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d2f52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5.png)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担着建筑物的重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寒冷地区,冻害对地基的破坏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冻害防治,成为了建筑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冻害的原因、表现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冻害的原因冻害是指由于地基土壤受到冻结膨胀和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地基破坏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土壤含水量过高:当土壤中的含水量过高时,在受到冻结膨胀或冻融循环作用时容易引起地基土壤的破坏。
2. 土壤类型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受到冻融作用时会呈现不同的反应,比如粘土在受到冻融作用时容易发生膨胀,而砂质土壤在冻融循环下容易发生松动。
3. 温度变化:气温的波动会导致地基土壤的冻融作用,从而引起地基的破坏。
4. 地基结构设计不合理:地基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地基的排水设计不良,地基承载不均匀等因素也会引起冻害问题。
二、冻害的表现冻害对建筑物地基产生的破坏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下沉:由于土壤冻结膨胀和融化收缩导致地基出现下沉现象,造成建筑物结构的不稳定。
2. 地基土壤松动:受到冻融循环的作用,地基土壤容易出现松动和塌陷现象,从而导致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
3. 地基结构破坏:由于冻害导致地基结构的破坏,如地基墙体或地基底板出现开裂,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4. 地基排水不良:冻害还会导致地基周围的排水不畅,进而导致地基土壤的液化和流失,加剧地基破坏的程度。
三、冻害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地基冻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1. 合理设计地基结构:在地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地基结构设计,包括适当的排水设计、地基材料的选择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等。
2. 地基土壤改良:对于地基土壤含水量过高或土壤类型不利于固结的情况,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加固土壤、改良地基等,以提高地基的抗冻性。
伊春市常年冻土地基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和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伊春市常年冻土地基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和应采取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cfafb0c77da26925c5b01d.png)
伊春市常年冻土地基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和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摘要:本文根据伊春市常年冻土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其有关的物理力学性质,总结和分析了伊春市常年冻土对建筑所造成的危害,经多年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地防治措施,并列出了有关工程处理实例。
关键词:冻土;危害;防治措施一、序言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我国北部边陲,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热多雨,年平均温度在-1℃~1℃之间,最低温度达-47℃。
由于这一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市行政区北至嘉荫南到铁力都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常年冻土,而在林区不断开发建设的今天,有许多建筑都座落在常年冻土之上。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改变,常年冻土也在不断退化,这让座落在常年冻土上的建筑必然要受到影响,加之有些建设单位事先没有进行工程地质勘查,而对地基土的性质判断不准和处理不当,从而给工程建筑本身造成极大的损害,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使这一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根据我市常年冻土分布和结构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总结提出对我市常年冻土给建筑造成的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二、我市常年冻土的分布特点从地貌上看,我市常年冻土主要分布于洪积扇,坡积裙,山前平原和山间凹地,即为山麓斜坡堆积地貌,而对于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如河漫滩,阶地,河间地段等不具有常年冻土;从地层成因上看,一般是和坡积、洪积、淤积地层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它们对的上层含常年冻土较多,对纯冲积地层一般不含常年冻土;从植被上看一般在山背坡和低洼处生长灌木丛、塔头地和生长都柿的地方一般都具有常年冻土,对于山的向阳坡或植被为蒿杆地不具有常年冻土。
三,我市常年冻土的机构特点我市常年冻土多为断续和岛状分布的常年冻土,从地层机构上看,一般是0-0.4m为腐殖土,0.4-2.5m为粘土或泥灰,(这层起着隔水和保温作用,有常年冻土的地方几乎都有这一保温层)2.5-7.5m左右为常年冻土,冻土本身机构为粘土、砂、砾砂、园砾、卵石(有上层现象)碎石和砂类冻土含有一定粉质和粘砾,7.5M以下一般为均为基岩。
冻土层下的安全隐患排查(3篇)
![冻土层下的安全隐患排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d4027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3.png)
第1篇一、引言冻土层,即永久冻土层,是指在地球表面以下一定深度内,土壤和岩石因温度低于0℃而保持冻结状态的地层。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冻土层的融化速度加快,给人类活动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本文旨在探讨冻土层下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排查措施,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冻土层下的安全隐患1. 地面沉降冻土层融化会导致地面沉降,从而引起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损坏。
地面沉降不仅影响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 水文地质问题冻土层融化后,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沼泽化、湿地扩张等问题。
这些问题将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加剧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
3. 土壤侵蚀冻土层融化后,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易受风吹、雨淋、水流等因素侵蚀。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
4. 建筑物损害冻土层融化导致地基不稳定,易引发建筑物倾斜、开裂、沉降等损害。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5. 生态破坏冻土层融化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失调。
同时,冻土层融化还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变暖。
三、冻土层下的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 制定排查方案针对冻土层下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排查方案,明确排查范围、排查对象、排查内容、排查时间等。
同时,要建立健全排查工作责任制,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 开展基础调查对冻土层分布、厚度、融化速度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冻土层对当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冻土层分布情况:了解冻土层在地域上的分布范围、分布规律,为排查工作提供依据。
(2)冻土层厚度:测定冻土层厚度,为排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冻土层融化速度:研究冻土层融化速度与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的关系,为排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实地排查根据基础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排查。
实地排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设施排查:对道路、桥梁、建筑物等基础设施进行排查,检查是否存在冻土层融化导致的损坏。
季节性冻土对工程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季节性冻土对工程的影响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c829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2.png)
季节性冻土对工程的影响及防范措施首先,季节性冻土会使土壤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工程的不稳定性。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冰的形成和融化会引起土壤颗粒的重新排列,使土体内部的骨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季节性冻土的存在,对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对于容易受到季节性冻土影响的工程,采取增强土体抗冻性能的措施,如添加冻结剂、加强土壤固结等。
其次,季节性冻土还会引起地基沉降和破坏。
当土壤冻结后融化,会导致土壤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基的沉降和破坏。
尤其是在不均匀冻结的情况下,不同部分的土壤受到的冻胀程度不同,会造成地基的变形和破坏。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选择较为稳定的地基,避免选用土质较差的地段;通过合理排水,减少土壤中的过剩水分;在地基中设置合适的隔热层,减缓冻土的形成和融化速度,从而减轻地基的沉降和破坏。
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防范措施来应对季节性冻土对工程的影响,例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季节性冻土的变化规律和影响程度,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季节性冻土的影响因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与处理与季节性冻土相关的问题。
总之,季节性冻土对工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会对土壤力学性质的变化、地基的沉降和破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减轻季节性冻土对工程的不利影响,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季节性冻土的存在,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如增强土体抗冻性能、合理排水、设置隔热层等,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冰冻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安全措施
![冰冻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a877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3.png)
冰冻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安全措施在冰冻天气条件下,建筑施工的进行常常会受到影响,不仅施工进度受挫,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冰冻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影响1.1 水泥凝固受阻:在极端低温下,水泥的凝固速度会受到影响,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1.2 施工材料受损:冰冻天气下,建筑材料如钢筋、木材等容易受潮、变形或者开裂,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1.3 施工安全:冰冻天气下,地面容易出现积雪和冰冻,增加了施工人员滑倒和摔倒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二、安全措施2.1 控制施工时间:在冰冻天气下,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晚间进行施工,尽量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段,以减少建筑材料的受损和水泥凝固时间过长的问题。
2.2 保温措施:对于已铺设的混凝土、水泥等,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绝缘材料或者加热设备,以确保温度的稳定和材料的质量。
2.3 防滑措施:在施工现场铺设防滑垫或者撒布防滑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醒他们注意脚下的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2.4 定期检查:在冰冻天气条件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增加,因此应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施工材料,确保施工安全。
综上所述,冰冻天气对建筑施工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采取科学的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议在冬季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以应对冰冻天气带来的挑战。
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4abc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6.png)
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我给你说啊,这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可真是个大麻烦事儿。
我就见过那在冻土上盖的房子,那可真叫一个惨。
你想啊,冻土这东西,它一会儿冻得邦邦硬,就像石头似的,一会儿呢,天气暖和点儿,它又开始化了。
我见过一个建筑队的小头目,那脸啊,被这冻土折腾得皱巴巴的,就像个苦瓜。
他站在那冻土旁边,眼睛瞪得老大,瞅着那地直叹气。
这冻土一冻一化的,就好比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鬼,不停地给建筑物使坏。
冻土一冻的时候啊,它就膨胀,那力量可不小呢,就像有无数只小手在下面推建筑物。
那些地基啊,就被它拱得歪歪斜斜的,就像喝醉酒的人走路一样。
我跟那个建筑队的师傅聊天,他说:“这冻土啊,就像个恶霸,把咱辛辛苦苦盖的房子都要弄垮喽。
”他那表情啊,满是无奈,眼睛里都透着绝望。
等到冻土化的时候呢,那更糟糕。
地变得软乎乎的,就像棉花糖一样。
可是这时候,建筑物的重量可没个支撑了,就开始下陷。
我看到过一个小仓库,本来好好地在那立着,结果冻土化了之后,仓库的一边就陷下去了,整个仓库就像个瘸腿的老黄牛,歪在那里。
仓库的主人站在旁边,眼睛红红的,差点就哭出来了,嘴里嘟囔着:“这可咋整啊,这可咋整啊。
”那咱得想办法防治啊。
我就跟那些个懂行的人打听,他们就说啊,首先这地基得好好弄。
比如说啊,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像那种隔热的材料,把冻土和建筑物隔开,就像给它们之间建了一道墙。
我就问那专家:“这能行吗?”专家那眼睛亮晶晶的,很自信地说:“咋不行呢,这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层防护服。
”还有啊,排水也很重要。
要是水老在冻土周围晃悠,那冻土就更容易化了。
我看到过他们在建筑物周围挖那些排水沟,那些工人弯着腰,汗水滴答滴答地掉在地上,但是眼睛里都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我跟一个工人开玩笑说:“老哥,这挖沟累不累啊?”他直起腰,擦了擦汗说:“累啊,可这冻土不整好,房子就完犊子了,再累也得干啊。
”再有呢,就是建筑的结构也得好好设计。
不能让它太脆弱,得能禁得住冻土的折腾。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4e3a5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6.png)
建(构)筑物地基的冻害防治1. 引言1.1 地基冻害的定义地基冻害是指因地基土质含有过多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而导致地基土体体积变化,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的现象。
地基冻害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基问题,尤其在寒冷地区更加容易发生。
当地基土壤中的水分结冰时,会导致土体体积膨胀,从而产生挤压力,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
地基土壤中的冻结还会影响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进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地基冻害的定义需要引起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了解地基冻害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预防地基冻害的发生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才能有效地防止地基冻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地基冻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1.2 地基冻害的危害地基冻害的危害是建筑物在受到冻融循环作用影响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地基冻害会导致建筑物基础的变形和破坏,使建筑物整体结构失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
地基冻害还会引起地基土壤的膨胀和收缩,增加了土体的变形和位移,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地基冻害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加速建筑物的老化和破坏。
地基冻害还会导致地基下部的管道和设施损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地基冻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防治地基冻害至关重要。
1.3 地基冻害防治的重要性地基冻害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构成了威胁。
地基冻害的发生会导致地基变形、裂缝的产生,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地基冻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地基冻害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的维修和维护成本。
一旦建筑物地基出现冻害问题,修复起来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冬季安全施工专项培训预防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冬季安全施工专项培训预防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de8455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2.png)
冬季安全施工专项培训预防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冬季施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寒冷地区。
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预防冻结地基造成的损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冬季安全施工的必要性、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冬季安全施工的必要性1.1 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而在冬季,由于天气条件的限制,施工环境更加恶劣,工人和设备都面临一系列的风险。
为了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减少工程损失,冬季安全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1.2 预防冻结地基冻结地基是冬季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对地基稳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安全都会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预防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人才能了解冬季施工中冻结地基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2.1 地基沉降冻结地基导致地下水结冰,会产生较大的体积扩张力,进而导致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会严重影响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甚至导致建筑倾斜、倒塌等灾害事故的发生。
2.2 地基表层破坏冬季寒冷天气下,地基表层的土壤会因结冰而发生破坏。
冻结地基破坏会引起地表下陷、地面不平整等问题,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带来极大的困难。
2.3 地基渗透性变差冻结地基使得土壤渗透性变差,导致地下水流通受阻。
这会对建筑工程的地下水防护和排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施工和维护的难度。
2.4 地基基础结构破坏冻结地基会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结构造成损害,如地下管道、地下室等。
这些结构的破坏不仅会增加施工成本,还会对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
三、预防冻结地基的措施3.1 地基加热处理在冬季施工中,可以采取地基加热的方法来预防冻结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通过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加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温度,避免地基结冰和沉降的问题。
3.2 土壤加固措施为了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土壤加固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摘要】冻土处理不当,易使地上建筑物产生变形。
为防止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做好预防冻胀措施。
【关键词】冻土危害预防
我国辽宁东北部,气候寒冷,冬季多半时间处在零下20多度,冻土深度均在1.2米左右。
由于季节性气温变化,冬季地基土冻结后产生冻胀变形,夏季融化后产生融化下沉变形,易造成建筑物冻害,严重的甚至不能使用。
因此寒冷地区土壤的冻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结构安全。
如何解决季节性冻土地基与浅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土壤冻胀的原理
土壤中的自由水结冰时,薄膜水冰点较低尚未冻结。
在温度继续下降时,接近自由水的薄膜水逐渐变成了冰,使原来的冰晶体增大,而薄膜水更薄,吸引力有了剩余,因而产生了压力差,吸引着下部水份来补充。
细粒土中土粒周围有薄膜水,使土粒和土粒间不直接接触,薄膜水互相贯通,成了水份转移的良好通路。
0℃的水向更低温度土层移动,破坏了毛细水胀力与悬浮水柱的重量平衡,为了达到平衡又吸引下层水,水份逐渐上升冻结成冰,使水体积增大。
因而水份转移使土壤产生冻胀。
二.土壤冻胀的因素
土壤冻胀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是低温延续时间、土壤种类、土壤的秋季天然含水量及地下水位等情况。
1.冬季低温连续时间的长短对土壤的冻结深度有直接影响。
在土壤冻胀性相同的情况下,低温连续时间愈长则冻结深度就愈深,冻结深度愈深冻胀量亦愈大。
2.土壤种类是土壤冻胀的重要因素。
土壤愈细(如粘类土〉颗粒间接触面积愈大,给水份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故呈现出的冻胀量亦较大。
3.基土的冻胀还取决于冬季冻结前的土壤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的程度。
因为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愈多,转移水份也愈多,因此基土冻胀就较大。
4.地下水位距基土的距离是基土冻胀时水份转移的补给条件。
冻结时地下水位距冻结基土之间的距离称为毛细管高度。
毛细管补充高度是判断土壤冻胀性的一个主要指标。
三、土壤冻胀对建筑物的危害
1、冻胀力的危害
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冻胀力一般都大于土壤地耐力,有时竟达
40-50吨/米2。
辽宁东北地区根据试验为20吨/米2,所以基础上部荷载往往不能平衡冻胀力。
基础必须深埋并采取其它相应措施才能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
2、冻切力的危害
冻切力是一种为沿基础周边侧壁作用的力。
基土在负温度条件下,水份冻结体积增大。
土的冻胀是三向的,只有水平胀力在冻结过程中互相平衡,而向下的胀力又受到下部未冻土的阻力,故只有
向上隆起特别突出,易于发现。
同时这种向上的力产生对建筑物隆起的作用力。
所以冻切力的产生是由于土层横向冻胀使土壤变形与基础侧壁紧密接触,这样基础材料与土之间冻结在一起,土体积膨胀,沿基础四周产生向上的切力,冻切力在某些类型的基础中将成为主要破坏力,使基础隆起上部结构发生变形甚至破坏。
3、设计或施工处理不妥产生的危害
基础埋置深度虽然大于计算冻结深度,但在零下温度施工时没有采取防止地基土受冻措施,基土在冬季受冻隆胀,使建筑物外墙基础两侧冻切力不等,形成倾复力矩,使砖墙折断,出现裂纹。
还有基础建在冻土层上,春季解冻时基础产生大幅度下沉,使上部结构裂缝毁坏。
4、不同温度产生的危害
同一个建筑物既有采暖房间又有非采暖房间时,基础采用同一个埋置深度,但由于采暖房间和非采暖房间基础冻切力不同,非采暖房间冻胀较大易使建筑物损坏。
四、防止冻土对建筑物危害的措施
为防止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需要设计、施工、使用三方面共同配合,设计、施工、使用任何一方不注意,都会造成冻胀事故。
(一)设计方面的防治措施
1、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基础埋深
2、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减少冻切力对基础的破坏。
3、浅基础基础底垫400左右沙子。
因为粗颗粒土壤粗砂、中砂、
卵石等颗粒间不能形成连续水膜所以不能冻胀。
4、同一建筑物不同高度时应采用不同形式基础和埋深
(二)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
1、冻胀地区基础施工时期一定不能使基土受冻,否则解冻后将发生不均匀沉陷,造成房屋变形。
2、如果建筑物基础位于填土区,必须在冬季前将基础四周回填土做好。
否则基础四周复土厚度不够,将使基础遭受冻胀。
某单位综合厂房施工期间就是由于回填土未做,基础仅埋入天然地面下1.0米,基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隆起,隆起高度2.5公分左右不等。
经处理后没有造成较大损失。
还有某产品精制装置泵房因室内未及时采暖,地坪回填土也没有及时回填,再加上室外靠墙管沟未加盖保温,在冻胀力和冻切力联合作用下基础隆起,使得外墙门窗洞处产生裂缝。
3、寒冷地区建筑物基础的基坑冬季前不宜采用大开口式机械挖土。
例如辽宁省东北部某单位加热炉厂房,在9月末开始挖基坑,机械大开口挖土至1.6米深,土方外运。
10月下旬又人工挖土50公分,浇混凝土垫层,用草垫子复盖保温。
绑钢筋浇混凝土时基土尚未冻结。
第二年
4、5月间基础梁靠支座处产生细微裂纹,经验查基土冻50公分左右,解冻时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土壤中有明显的扁冰体,厚1毫米左右不等,密度6-9层/公分。
冻层土含水量较大,实测为29.1-35.5%,查明基础裂纹是由于施工期间基础敞露时受冻所致,大开口挖土时基坑很大不容易保温,所以不宜大开
口挖土。
4、基础回填物(土、砂等)冻块所占比例不得太大,以免使基土受冻。
(三)使用方面的防治措施.
1、经常维修排水坡,排水沟等排水设施,使地面水顺利排放。
2、建筑物附近开挖的坑沟应及时回填,以免积水或影响保温使基土受冻。
3、假如建筑物已建成,而且基础埋置深度小于计算冻结深度,为了不使基土受冻可在房屋基础外排水坡下填一定厚度的保温材
料(炉渣、陶粒等),使基土免遭冻胀。
4、经常检查基础四周土壤有无空洞。
如发现空洞应及时回填土,免得地表水流入洞内,增加土壤冻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