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程教学介绍

合集下载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第一篇问诊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课的类型:理论课五、教授方法:讲授法六、教具:电脑、磁盘、粉笔七、授课内容和步骤:1、问诊的定义及在医疗过程中的意义2、问诊的常用重要技巧①从礼节性交谈开始②从主诉开始,逐步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③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④避免重复提问⑤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⑥注意及时核实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第二章问诊的内容一、教学目的:1、熟悉问诊的内容2、掌握现病史的询问及主诉的归纳二、教学重点:1、一般介绍问诊的一般项目、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2、仔细讲解既往史及个人史。

3、讲解现病史的问诊及主诉的归纳总结4、现病史的七项内容三、教学难点:1、主诉与现病史的归纳总结2、现病史与既往史的联系与区别四、课的类型:理论课五、教授方法:讲授法六、教具:电脑、磁盘、粉笔七、授课内容和步骤:1、问诊的一般内容2、主诉3、现病史4、既往史5、系统回顾6、个人史7、婚姻史8、月经史9、家族史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的:1、熟悉重点问诊和特殊情况的问诊方法与技巧。

2、掌握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二、教学重点:1、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特殊情况下的问诊三、教学难点:特殊情况下的问诊四、课的类型:理论课五、教授方法:讲授法六、教具:电脑、磁盘、粉笔七、授课内容和步骤:1、问诊的基本技巧与方法2、特殊情况的问诊①缄默与忧伤②焦虑与抑郁③多话与唠叨④愤怒与敌意⑤多种症状并存⑥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⑦重危、晚期患者⑧儿童⑨老年人⑩精神疾病患者第四章常见症状一、教学目的:1、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2、熟悉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3、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二、教学重点:1、常见症状的概念2、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伴随症状3、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问诊技巧4、相近症状间的鉴别诊断三、教学难点:1、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相近症状间的鉴别四、课的类型:理论课五、教授方法:讲授法与多媒体结合六、教具:电脑、磁盘、粉笔、多媒体播放设备七、授课内容和步骤:1、“症状”的定义2、“症状学”的内容及意义§1-4-1 发热1、“发热”的概念与正常体温和生理性变异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热型的定义及常见热型及其临床意义6、伴随症状§1-4-2 皮肤黏膜出血1、“皮肤黏膜出血”的定义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出血点、淤点、紫癜、淤斑的鉴别6、伴随症状§1-4-3 水肿1、“水肿”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4 咳嗽与咳痰1、“咳嗽与咳痰”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5 咯血1、“咯血”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6、咯血与呕血的鉴别§1-4-6 胸痛1、常见病因和分类2、临床表现、临床意义3、伴随症状§1-4-7 发绀1、“发绀”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8 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9 心悸1、“心悸”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10 恶心与呕吐1、“恶心与呕吐”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11 呕血1、“呕血”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12 便血1、“便血”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13 腹痛1、“腹痛”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6、肠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的鉴别§1-4-14 腹泻1、“腹泻”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15 便秘1、“便秘”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16 黄疸1、“黄疸”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6、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滞性黄疸的鉴别要点§1-4-17 腰背痛1、发病机制2、常见病因和分类3、临床表现、临床意义4、伴随症状§1-4-18 关节痛1、“关节痛”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1-4-19 血尿1、“血尿”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20 尿频、尿急与尿痛1、“尿频、尿急与尿痛”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21 少尿与多尿1、“少尿、无尿、多尿”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22 头痛1、“头痛”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1-4-23 眩晕1、“眩晕”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1-4-24 晕厥1、“晕厥”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6、晕厥与眩晕的鉴别§1-4-25 抽搐与惊厥1、“抽搐、惊厥”的概念2、发病机制3、常见病因和分类4、临床表现、临床意义5、伴随症状抽搐与惊厥的鉴别§1-4-26 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的概念2、意识障碍的分类3、发病机制4、常见病因和分类5、临床表现、临床意义6、伴随症状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一、教学目的:1、解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方法的注意事项2、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重点: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及其特点。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诊断学》课程简介(检验)

《诊断学》课程简介(检验)

《诊断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8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36学时
学分:4.7学分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
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内容简介:诊断学是一门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重点内容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等。

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课
的讲授,运用电子模型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尤其是规范化问诊、规范
化体查的区分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物理检查手法,达到理论联
系实际的目的。

临床思维方法训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
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独立思
考、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培养有高素质的医学检
验人员。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文彬,6版,2004年。

主讲教师:石蓓教授庹必光教授杨亦彬教授
欧阳瑶教授袁钟副教授李显文教授。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是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医学临床诊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技巧2.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方法,并能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初步诊断3.熟悉不同疾病分类及病理生理变化,掌握常用诊治方法及药物治疗原则4.培养综合医疗能力,探讨疑难病例诊治思路及方法三、教学内容3.1 病史采集1.病人基本信息及主诉2.症状描述及病程3.病史回顾及家族史4.个人史及生活习惯5.病史采集技巧及注意事项3.2 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2.神经系统检查3.呼吸系统检查4.心血管系统检查5.消化系统检查3.3 常见疾病诊断3.3.1 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2.气胸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哮喘3.3.2 心血管系统疾病1.冠心病2.心肌梗死3.高血压4.心力衰竭3.3.3 消化系统疾病1.胃炎、胃溃疡2.肝炎、肝硬化3.胆石症4.肠道感染3.4 辅助检查方法1.血常规2.尿常规3.心电图4.超声检查5.消化道内窥镜检查3.5 诊断治疗方法1.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2.药物的剂量及使用方法3.常见诊疗技术及注意事项3.6 疑难病例讨论1.以实际病例为例,讲解疑难病例的诊治思路及方法2.学生自主组织讨论,共同解决诊治难题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介绍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疾病及辅助检查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2.临床实习:组织学生按照课程安排进行临床实习,实地学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技能,体验诊断过程;3.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梳理诊断思路,增强综合分析能力;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诊断难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临床实习表现及小组讨论表现等;2.期中考试:考核第一部分课程内容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3.期末考试:考核全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及实习技能。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诊断学》教学大纲及学时计划 (供社区医疗专业使用) 参考学时教学活动单元内容教学目标一体化实践总结累计方法与手段测验 1。

1。

诊断学的主要1 1 讲解 1。

概述《诊断学》包括的重点绪论内容内容 2. 临床诊断的种2. 说出《诊断学》的学习方法类与步骤与要达到的目标3. 学习诊断学目的、方法和要求 2. 1. 问诊的重要性 1. 概述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问诊2. 问诊的内容 3 4 讲授、模拟意事项,学会正确的问诊方法 3. 问诊的方法与 2. 牢记并能详述问诊的内容,技巧特别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4。

问诊的注意事项 3。

常见发热 2 讲授,每个症1. 说出每个常见症状的病因、症状疼痛 1 状的问诊要点临床表现特征、问诊要点。

咳嗽、咳痰、咯1 训练(每2名2. 能根据主要症状特点和不同血同学1组) 的伴随症状对疾病作出初步分呼吸困难 2 析,同时做好鉴别诊断紫绀 0.5 3. 按照每个症状的问诊要点进黄疸 1.5 行问诊训练,力争达到能问清水肿 2 每个症状的特点,并能将问诊呕血、便血、 1 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昏迷 1 结,做好记录 16 重点症状:发热疼痛咯血呼吸困难呕血黄疸水肿意识障碍 1问诊练习 2 (每2名同学1。

通过模拟问诊训练,学会正 1组,互为医确的开展问诊(开放式问阶段总结 2 诊),做好医患沟通,对问诊20 患角色练习问得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科学分诊)析、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记录即病史记录,按病历书写要求记录在病历上 2. 树立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采集与记录的病史必须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4。

体格1。

基本检查法 0.5 22 讲、练结合 1。

学会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检查 2. 一般检查 1.5 适时的配合观步骤 ,能正确使用体检工具,全身状态检查看教学光盘、牢记各部体检的内容皮肤录像学习 2. 通过对机体各部的体检练淋巴结(一体化教习,能独立、正确、科学合理一般检查实习 2 的、熟练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细24 学)。

《诊断学》课程教学介绍

《诊断学》课程教学介绍

《诊断学》课程简介一、总学时数物理诊断学 5年制:总学时80,理论学时38,实习学时42,学分4.5二、承担课程教案单位诊断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学习过渡到临床医学学习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

通过学习掌握诊断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临床资料,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各种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

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整个教案过程中贯穿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素质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主诉和现病史的采集要点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掌握症状与体征的定义,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3.掌握视、触、叩、听、嗅基本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各部位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4.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熟悉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

掌握病历书写在医疗、教案、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5.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与心脏活动的相关性及其正常值;掌握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二)基本技能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2.能以规范化手法独立进行系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

3.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规范、表达清晰、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4.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全部基础医学课程。

六、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籍1.教材: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授课纲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 diagnostics课程种类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总学时: 64学分: 3.5理论课学时:44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

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波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重申临床技术训练和诊断思想及学生着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确定基础。

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授课环节及授课方法和手段诊断学的授课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临床技术培训、课间见习、考试。

其中课堂讲解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课件、 VCD 、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授课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想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术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术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富强的电子模拟人授课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授课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术。

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着手能力供应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认识病史收集方法,经过详尽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想。

认识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屡次医疗实践中,渐渐学会临床思想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渐渐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授课收效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

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核查及实质操作的完成情况核查,是检验学生的实质着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着手能力的检验与核查。

《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基本技能;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能力;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病例导入(约5分钟)教师介绍一则关于患者因为忽视健康而引发严重疾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诊断学知识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

2. 疾病诊断方法介绍(约20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如发热、咳嗽、疼痛等;(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病例分析常见疾病的诊断思路和方法;(3)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3. 病例分析(约30分钟)(1)教师提供一组病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诊断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课堂小结(约5分钟)(1)教师总结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堂中的收获和不足。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使用1.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等;2. 教学资源:PPT、图片、病例资料等。

四、评估方法与教学效果检查方式1. 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课堂表现评价;2.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课后反思等形式进行检查;3.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反馈调查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五、反思与改进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本次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增加病例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2. 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学习建议;4. 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六、延伸拓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建议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参加医学社团或志愿者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2. 阅读相关医学文献和书籍,了解最新的诊断学研究成果;3. 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开展课外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医学素养;4. 参加医学相关的竞赛或比赛,展示自己的医学才华和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诊断技能。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诊断学基础,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临床诊断的概念和作用,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习各种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培养对不同疾病进行准确诊断的能力;3. 掌握与临床诊断相关的各种医学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能力;5. 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a. 临床诊断的概念和意义b. 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c. 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2. 疾病诊断a. 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典型症状b. 临床病例分析和诊断思路训练c. 疾病鉴别诊断技巧和方法3.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a. 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指标解读b.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 实验室技术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4. 影像学诊断a.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原理b. 各类疾病在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c. 影像学报告阅读和诊断思路培养5. 病例讨论与实践a. 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讨论b. 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思路和方法c. 实际临床实习中的诊断操作和技能培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座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验室实践:学生将亲自操作各种实验室仪器,学习常见实验室检查方法;3. 病例讨论:教师将提供一系列真实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临床实习:学生将在医院实际科室进行临床实习,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提升诊断技能。

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10%;2.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教材和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50%;4. 临床实习评价:医院指导教师将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10%;5. 学生评价:学生将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估教学效果。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诊断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101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126总学分数:7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它包括了问诊方法、技巧及内容;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学;实验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病历书写。

通过它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科临床课程及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采用对媒体型理论授课,实习课采用相互查体,演示病人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

2.课程性质诊断学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4.课程作用诊断学是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基层临床医学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床边教学,综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院校融合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各临床学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2.课程设计思路《诊断学》是基于基础与临床衔接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情况,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要求。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人为本: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教书,更要以自己的高尚的品格去育人,培养学生热爱临床医学专业,更要热爱基层医疗工作,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

诊断学教案诊断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诊断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掌握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运用诊断方法和技巧。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和实物。

2.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1.引入诊断学的概念,让学生对诊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Step2 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例如病史、体格检查等。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相互交流。

Step3 知识讲解1.讲解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

2.讲解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技巧,例如望、闻、问、切等。

Step4 示例分析1.以一个具体的病例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诊断分析。

2.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Step5 案例讨论1.给学生几个病例,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判断疾病的可能原因和诊断。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过程,并相互交流。

Step6 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疾病进行研究,并撰写一份疾病诊断报告。

2.学生可以通过检索文献、采访专家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Step7 总结复习1.复习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总结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Step8 课堂练习1.给学生几个病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分析。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答案,并互相评价、讨论。

Step9 课堂小结1.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掌握了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 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总学时:82学时学时分配:大课讲授82学时,课间见习和临床见习24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预防医学(妇幼卫生)专业、临床病理专业、临床药理专业;四年制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考试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诊断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大纲是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第七版)而制定的。

《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的桥梁学科,也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更是毕业后医学生取得临床医师资格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教授如何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去识别和判断疾病、揭示其本质,以获得正确的临床诊断,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检体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医疗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诊断思维和诊查技术的训练,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诊断思维程序,不断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的应用。

同时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爱伤观点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任务是重点讲授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思维和病历书写等内容,其它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最终要求学生能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并学会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规范化检查手法,掌握典型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了解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 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了解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说课教案

《诊断学》说课教案

《诊断学》课程说课讲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讲的是《诊断学》课程说课,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我们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课时间是第二、三学期,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两学期总共安排课时为120节次。

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施过程、教学考核、教学效果、改革思路等7个方面来阐述。

一、本门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是怎样一个定位?我们先来看一下针对三年制大专学生的岗位调研:我校临床医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等医疗机构,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一步深造。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健康教育、康复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

要承担上述任务,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的课程除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

还包括我们的诊断学。

刚过岗位调研,我们明确了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定位,那就是《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其课程作用是学习诊断的原理、原则及方法,学会采集分析人体资料,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课程定位、性质和课程作用也是与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是相符的,那就是:培养出服务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有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

二、明确了课程定位,接下来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我们要确定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

其中知识目标有分为三个层次: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表及诊治;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并发症、转诊及健康指导;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健康指导能力,规范运用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对危、重症患者初步处理和正确转诊。

c、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为基层人民服务的思想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锻炼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课程简介一、总学时数物理诊断学 5年制:总学时80,理论学时38,实习学时42,学分4.5二、承担课程教学单位诊断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是为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学习过渡到临床医学学习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问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

通过学习掌握诊断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临床资料,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阐明各种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概括诊断依据,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诊断。

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素质教育,以病人为中心,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主诉和现病史的采集要点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掌握症状与体征的定义,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3.掌握视、触、叩、听、嗅基本检查方法的适应范围,各部位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4.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熟悉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和内容。

掌握病历书写在医疗、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5.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与心脏活动的相关性及其正常值;掌握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二)基本技能1.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

2.能以规范化手法独立进行系统、全面而有重点的体格检查。

3.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规范、表达清晰、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4.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全部基础医学课程。

六、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籍1.教材: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籍:林传骧. 检体诊断学.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Willms JL,Schneiderman H. Pocket guide to physical diagnosis. Baltimore:Williams & Wikins,1996。

Swartz MH. 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History taking and examination. Second Edition,Philadelphia:W. B. Saunders Company,1994波拉·斯蒂曼. 临床诊断学教程(中英对照).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七、学习安排八、考试成绩的折算方法平时成绩10%技能成绩20%理论成绩70%说明:实验诊断学课程性质和任务、基本内容和要求、学时安排见后。

一、目的和要求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

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格检查,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十分重要。

在诊断学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医生素质,掌握诊断疾病的步骤,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诊断学的内容。

3.诊断学的学习要领和要求。

四、外文词汇diagnostics诊断学,history taking病史采集,primary diagnosis初步诊断,symptom症状,sign体征,impression印象,physical examination体格检查(物理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实验室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辅助检查,differential diagnosis鉴别诊断。

五、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诊断学是临床各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2.诊断学包括哪些内容?3.如何获取全面、真实、客观的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结果?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主要的问诊内容。

3.掌握主诉与现病史的采集要点。

4.熟悉系统回顾问诊要点。

5.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问诊的主要内容及主诉与现病史的采集要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问诊的重要性:问诊是采取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临床上部分疾病仅通过问诊即可基本确定诊断。

如感冒、糖尿病等。

2.问诊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1)问诊前过渡性谈话,增加病人的信任感与配合愿望。

2)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询问,注意问诊的目的,层次与顺序。

3)由简单问题开始,逐渐问及需思考或记忆回答的问题。

4)态度诚恳,耐心启发。

5)避免诱问、逼问及重复提问。

6)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如鼻衄、隐血等。

7)注意核实疑问点。

3.问诊的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

(2)主诉: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生以来的时间。

如“咽痛、高热2天”。

(3)现病史:患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包括:①起病情况与时间。

如起病急、缓等。

②主要症状的特点。

如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等。

③病因与诱因。

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⑤伴随症状。

⑥诊治经过。

⑦一般情况:如精神、体力、食欲、睡眠与大小便等。

(4)既往史:包括曾患病史、外伤手术、预防注射及过敏史等。

(5)系统回顾:按系统询问可能发生的疾病,包括:①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②循环系统:心悸、心前区疼痛等。

③消化系统: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等。

④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痛、尿颜色改变等。

⑤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皮肤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⑥内分泌系统:畏寒、怕热、多汗、乏力、烦渴、多尿、体重改变等。

⑦神经系统:头痛、失眠、嗜睡、晕厥、瘫痪、感觉与定向障碍等。

⑧肌肉骨骼系统:肌体肌肉麻木、疼痛、萎缩、关节肿痛、运动障碍、骨折等。

(6)个人史:包括①社会经历:出生地、居留地等。

②职业及工作条件。

③习惯与嗜好:烟酒、饮食等。

④冶游史。

(7)婚姻史。

(8)月经史:记录格式:行经期(天)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天)末次月经时期(LMP)或绝经年龄(9)生育史。

(10)家族史。

4.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1)缄默与忧伤。

(2)焦虑与抑郁。

(3)多话与唠叨。

(4)愤怒与敌意。

(5)多种症状并存。

(6)文化程度低下或语言障碍。

(7)重危,晚期患者。

(8)残疾患者。

(9)老年人。

(10)儿童。

(11)精神疾病患者。

四、外文词汇inquiry问诊,chief complaints主诉,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现病史,past history既往史,personal history个人史,menstrual history月经史,childbearing history生育史。

五、复习思考题1.问诊有哪些主要内容?2.采集现病史时应注意哪些要点?3. 问诊时应注意哪些技巧与事项?症状学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咯血的病因、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掌握胸痛的临床表现。

3.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1.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胸痛的临床表现。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简介咳嗽、咳痰的病因。

2.介绍咳嗽的临床表现。

强调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咳嗽的音色和痰的性状和量等临床特征的临床意义。

3.简介咯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

介绍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要点。

4.介绍胸痛的临床表现。

强调通过胸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影响疼痛因素等临床表现判断引起胸痛的病因。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咳嗽与咯血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五、外文词汇cough咳嗽,expectoration咳痰,hemoptysis咯血,trachitis气管炎,emphysema肺气肿,tuberculosis结核,chest pain胸痛。

六、复习思考题1.咯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

2.咯血应如何与呕血鉴别?3.痰液检查临床上有何重要性。

4.简介胸痛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2.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介绍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重点介绍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五、外文词汇dyspnea呼吸困难,orthopnea端坐呼吸,cardiac asthma心性哮喘。

六、复习思考题1.临床上有哪些原因导致呼吸困难?2.心性哮喘为什么发生在夜间,有何特点?3.何谓Kussmaul呼吸、Cheyne-stokes呼吸,Biots呼吸?腹痛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急性腹痛的病因,熟识慢性腹痛的病因。

2.熟悉腹痛的临床表现。

3.了解腹痛的发病机制。

二、重点和难点1.急性腹痛的病因。

2.腹痛的分析。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病因急性腹痛:⑴ 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⑵ 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

⑶ 脏器扭转或破裂。

⑷ 腹膜炎症。

⑸ 腹腔内血管阻塞。

⑹ 腹壁疾病。

⑺ 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

⑻ 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慢性腹痛:⑴ 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

⑵ 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

⑶ 胃、十二指肠溃疡。

⑷ 腹腔脏器的扭转或梗阻。

⑸ 脏器包膜的牵张。

⑹ 中毒与代谢障碍。

⑺ 肿瘤压迫及浸润。

⑻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2.发生机制⑴ 内脏性腹痛。

⑵ 躯体性腹痛。

⑶ 牵涉痛。

3.临床表现⑴ 腹痛部位。

⑵ 腹痛性质和程度。

⑶ 诱发因素。

⑷ 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⑴ 腹痛起病情况。

⑵ 腹痛的性质和严重度。

⑶ 腹痛的部位。

⑷ 腹痛的时间。

⑸ 腹痛的伴随症状。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腹痛的发生机制和伴随症状。

五、外文词汇abdominal pain腹痛,referred pain牵涉痛,radiating pain放射痛,colicky pain绞痛,throbbing pain搏动性痛,stabbing pain刺痛。

六、复习思考题1.患者有腹痛,你应从哪几个方面加以分析?2.急性腹痛有哪些原因?腹泻一、目的和要求1.熟识腹泻的病因。

2.了解腹泻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二、重点和难点腹泻的概念,常见病因。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概念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