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简史 第五章

外国美术简史 第五章

1883年,莫奈定居巴黎郊区吉维尼。在1891年第二次访问伦敦后作《草垛》、《卢昂教堂》组画。这 些风景组画侧重表现同一场景在不同光线气氛下变幻无穷的外观。它们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 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的美。这种艺术追求在他晚年创作的《睡莲》组画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他根据吉维尼别墅花园池塘中的睡莲的景象所绘制的组图,是在年迈体弱、视力衰退的 情况下完成的。这些组画有恢弘的气势和迷人的艺术表现力。
正义与复仇女神追赶凶手 普吕东 1808
格罗的《雅法城的黑疫病人》以闷热的清真寺为背景,具有强烈的异国情调。瘟疫使法军损 失惨重,可格罗却不忘歌颂皇帝的大智大勇。
雅法城的黑疫病人 格罗 1804
《大宫女》通过拉长人体、加强线条流动感和近似平涂的笔法,创造出接近东方美的新趣味。
大宫女 安格尔 1814
德拉克洛瓦的想象力 达到顶峰的作品还要 数《自由领导人民》。 上界的女神半裸地出 现在街垒上,手持上 了刺刀的步枪,率领 着起义者冲锋陷阵。 我们不会有任何不协 调的感觉,这是因为 逼人的氛围、枪林弹 雨的场面已经吸引了 我们的全部注意。而 当我们意识到这千军 万马的效果竟通过五、 六个人物便表现出来 时,又怎能不对画家 的概括和夸张能力感 到折服呢?
三、后印象主义
塞尚 出生在法国南部埃克斯—安—普罗旺斯城的塞尚于青年时期学过法律,爱好文学,与作家左拉是同乡、 同学与好友。1862年到巴黎专攻绘画,经左拉介绍与马奈、毕沙罗等印象主义画家交往,曾多次参加印象主 义画展。在一度迷恋印象主义外光和色彩之后,他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不同于 印象派画家用快速作画的方法去捕捉表面的印象,塞尚对色彩与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他遵从的是古典 艺术的原则,声称自己是从自然中学习普桑的做法。他对物象体面结构的研究暗示了尔后立体主义的理论:“ 表现自然要用圆柱体、球体、锥体……,在感受自然时,对我们来说深度比平面更为重要”。塞尚采用色的团 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他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 这位生平不得志的画家创作的肖像(如《吸烟者》、《画匠瓦勒之肖像》)以及不少风景、静物(他的大部 分花卉作品是用人造花写生而成的),虽予人以沉重、压抑之感,但充满着结构、色彩的美和诗意。塞尚晚 年才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他于1895年首次举行大规模个展。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理性”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引能力、约束力、 控制力,是引导人达到善、实践善的能力。
1.艺术真实不能违背理性
▪ “大部分人迷惑于一种乖僻的情致, 总是想远离常理去寻找他的文思。”
▪ “切莫演出一件事使观众难以置信, 有时真实的事很可能不像真情。 我绝对不能欣赏一个背理的神奇, 感动人的绝不是人所不信的东西。”
法国: ▪ 沙坡兰(1595-1674):《法兰西学院关于
悲喜剧<熙德>对某方所提意见的感想》 ▪ 高乃依(1606-1684):《论悲剧》、《论
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论三一律、 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 ▪ 布瓦洛(1636-1711):《诗的艺术》
新古典主义代表文论家
▪ 英国: ▪ 德莱顿(1631-1700):《论剧体诗》(又译《论诗
二、布瓦洛的新古典主义原则
理性的原则 自然的原则 古典的原则 道德的原则
(一)理性的原则
“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 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 亚里士多德:艺术创作是“心之理 性的生产”。
▪ 贺拉斯:“要所做成功,判断力是 开端和源泉。”
布瓦洛的“理性”
▪ “‘理性’就是笛卡尔在《论方法》里 所说的‘良知’,它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辨别 是非好坏的能力,是普遍永恒的人性中的主 要组成部分。”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剧情发生的地点也要固定、说清, 比利牛斯山那边诗将能随随便便, 一天演完的戏里可以包括许多年: 在粗糙的演出里时常有剧中英雄, 开场是黄口小儿终场是白发老翁。
但是我们,对义理要服从它的规范, 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发展;
▪ 第二,在方法论上,研究哲学必须确立不证自 明的基本原理,这种原理就是合乎理性的,能 建立先验原理,不依赖于经验而演绎出其他一 切原理。

中外服饰史第五章 洛可可时期服饰

中外服饰史第五章 洛可可时期服饰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 一、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 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服装是以女性为中心,洛可可样
式在服装史上一般指1715—1789年这个历史阶段。服装
风格多以曲线趣味、不对称的法则、崇尚自然和一种更 轻柔优雅甚至有些轻佻的风格区别于路易十四年代那种 热情奔放、盛大庄严的风格。染色均匀的华美丝绸上, 点缀着精美的图案和细致的刺绣。裙子异常宽大,饰有
• 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洛可可式服装的
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715~1730年为服装发展的过渡期,
1731~1770年为成熟期,
• 1771~1790年为衰落期。

洛可可时期,服装的风格紧随其后与 之相适应。首先是服装的面料要求柔软 而有光泽,其次是服装的造型注重衣褶 的变化和表现,体现优美自然而又不失 幽雅的风格。
并画出效果图。
• 5. 试以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饰特点为依据进行设计训 练,并画出效果图。
起,著名的有切尔卡西亚式
袍服和波兰式袍服。 • 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 了波兰式罗布,其特征是裙 子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窗 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 三个柔和地鼓起的布团。

1780年以后 ,出现了女 茄克这是吸收男服的机
能性形式的女茄克—卡
拉科,它上半身紧身合 体,下摆呈波浪形外张, 衣长及臀,有长袖和七 分袖.
1.了解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对服饰变化的影响。理
解洛可可风格的女装特点。 • 2.掌握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 用。 • 3.理解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风格以及对现代服装的
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一、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阿尔芒·尚·迪普莱西·德·李 希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1585年9月9日-1642年 12月4日),法国籍枢机,
政治家,路易十三的主要
大臣。生于一个次等贵族 家庭,1607年任命为吕松 的主教。1622年被提名为 枢机,从1624年起执首相
缝中,王权得以强大起来。王权、宫廷成为社会 统一与文明的中心,外地精华云集京城,研究宫 廷城市,摹仿宫廷。宫廷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 路易十四时代,加强对文化、文学艺术活动的领 导控制,笼络文化人于宫廷,成立法兰西学士院, 兴建凡尔赛宫,制定创作法规,以服从君主王权 的意志和封建专制社会秩序。
2、哲学基础——唯理家的基础;路易十四“朕 即国家”;法国贵族阶层被迁往巴黎
2、沙龙雅风和法兰西学院建立 发展、规范法语,建立起迎合皇帝与上层
社会趣味的文艺鉴赏标准。 3、理性主义思潮对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1、 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旧贵族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抗衡,在斗争夹
17世纪的西欧,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进一步强大的时期,也是趋向没 落的封建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强化 王权的时期。
封建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腐朽生活,不得 不依靠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钱袋;而新兴的 资产阶级由于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寄希望 于开明的君主,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条件。
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处于既斗争又妥协、 势均力敌的状态,但政权仍然掌握在封建 贵族手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强化王 权,在意识形态领域强调秩序和理性,与 此同时在文论上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亚里士 多德、贺拉斯的理论体系,于是便出现了 新古典主义。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沙坡兰 第三节 高乃依 第四节德莱顿 第五节布瓦洛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精选文档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精选文档

法国政治的高度集中统一,必然要求文学艺术 的统一和规范化。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都很注 重网罗文人学士,一方面用奖金津贴笼络他们, 另一方面设立作品检查机构监视他们。 相继成立了法兰西学士院、王家舞蹈研究院、 王家绘画雕塑学校、王家铭文和文艺学院、王 家音乐研究院、王家建筑学院、法兰西喜剧学 院,广为网罗人才。另一方面,又以法兰西学 士院“四十个不朽者”作为中央集权在文艺界 的代表,制定各种条规,推行王权政治的文化 政策,控制整个文艺创作,使之纳入歌颂王权 文治武功的正轨。
1、欧洲君主集权制的确立和宫廷对文艺的 要求 奠定形成民族国家的基础;路易十四“朕 即国家”;法国贵族阶层被迁往巴黎 2、沙龙雅风和法兰西学院建立 发展、规范法语,建立起迎合皇帝与上层 社会趣味的文艺鉴赏标准。 3、理性主义思潮对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3、 文化历史传统 路易十四统治的时代,崇尚古罗马的公民义务、 臣民精神。外地精华云集首都。追逐贵族风习, 寻求典雅规范。 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宫廷趣味为准则的古 典主义具有以下特点: A、 对理性的推崇强调。 B、 对公民义务的强调。 C、 艺术形式的典雅规范。 D、 唯古典是从。


戏剧批评与戏剧理论是有不同的,但也有 那么一些批评,尽管只对一人一剧而发, 却成了戏剧理论领域的一件大事,甚至成 了戏剧理论史上的重要文献。这需要有这 样的条件:批评对象和批评者都集中地代 表着在特定历史时期相撞击的美学意蕴。 这样,虽然所依附的内容是具体和单一的, 但从这一小口子上泄泻出来的理论思想却 有着典型意义,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系统 性。沙坡兰评《熙德》,就是这么一个在 戏剧理论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的戏剧批 评。 ——余秋雨

5外国美术史第五章

5外国美术史第五章

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概况1、法国大革命打碎了传统观念和权威。

艺术的题材不再限于宗教、神话、风俗、肖像。

2、艺术家摆脱了教会和宫廷的束缚,具有独立个性。

3、官方举办展览会,艺术作品走向市场。

4、以法国为中心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各种艺术运动和思潮相继产生,将欧洲艺术发展推向高潮。

(古希腊可视为第一个高潮,意大利文艺复兴是第二个高潮,19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就可以称作欧洲艺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

)第一节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是相对于17世纪的法国以普珊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美术而言的。

因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法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古典主义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具有严正、高贵、秩序的特点。

很多画家到意大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瓦乔强烈对比的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

但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而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需要,在美术上的一次借古开今的革命运动。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1、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范本,以古希腊、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2、强调英雄主义3、重素描轻色彩4、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一种庄严、典雅的风格。

新古典主义美术代表人物1、大卫大卫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创立者。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马拉之死》《萨宾女人》《加冕式》2、普吕东普吕东的作品具有柔和的效果。

他的绘画形象非常柔美,都是飘忽不定、处于梦幻朦胧境地。

《约瑟芬在马尔梅松》(又名《约瑟芬皇后像》)《西风劫走普赛克》3、格罗《阿科尔桥上的拿破仑》《雅法城的黑疫病人》《埃罗战役》4.安格尔安格尔一生追求古典美,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文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古希腊艺术。

他善于描绘女人体,具有圆润细腻,健康柔美的艺术效果。

《瓦平松浴女》《大宫女》《泉》《奥迪普斯和斯芬克斯》第二节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传奇故事、离奇遭遇、具有想象色彩的事称为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色彩搭配》教案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色彩搭配》教案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色彩搭配》教案第一章:新古典主义风格概述1.1 了解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掌握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特点和审美观念1.3 了解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第二章:色彩理论基础2.1 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原色理论2.2 掌握色彩的调配方法和色彩关系(如互补色、类似色等)2.3 学习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第三章: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色彩搭配原则3.1 了解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统一等)3.2 学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技巧和方法3.3 分析经典新古典主义艺术作品中色彩搭配的运用第四章:新古典主义风格在不同领域的色彩搭配实践4.1 学习新古典主义风格在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实践4.2 分析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实践4.3 探讨新古典主义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实践第五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5.1 了解新古典主义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和演变5.2 掌握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方法5.3 分析成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案例,总结其色彩搭配经验第六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视觉训练6.1 开展视觉训练,提升对色彩的感知能力6.2 分析色彩搭配对新古典主义风格作品视觉效果的影响6.3 练习创作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色彩搭配作品,培养艺术审美第七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创意实践7.1 学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创意方法,激发创新思维7.2 练习将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应用于实际创作,提高实践能力7.3 展示创作成果,进行评价与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第八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教育领域的应用8.1 探讨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8.2 分析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案例8.3 总结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经验,提出改进建议第九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9.1 了解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应用9.2 学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服装搭配中的应用9.3 探讨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个人形象塑造中的应用第十章: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的关键要点和技巧10.2 分析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10.3 展望新古典主义风格色彩搭配在未来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特点和审美观念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深入探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和审美观念。

5新古典主义

5新古典主义

3,约翰生的“类型”理论
约翰生(1709一1784)是英国古典主义后期 的代表作家。写过诗歌、戏剧,编过词典, 还编过《莎士比亚戏剧集》。其主要批评著 作是《〈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约翰生强调类型的重要性,113 .他说:“诗人的任务不是考察个别事物,而 是考察类型;是注意普遍的特点和注意大体 的形貌。
第二 英国新古典主义
17世纪,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文论立足文坛, 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批评家是屈雷 顿、蒲柏和约翰生。
1、屈雷顿及其《论剧体诗》
屈雷顿1631一1700,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批 评家、英国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 他一生共创作30个剧本,兼任皇室史官。 1670年被封为桂冠诗人 他的文艺论著有《论戏剧诗》、《论英雄 剧》、《悲剧批评的基础》等。
是否属“自然”不在于它是否是生活中的 “真实的事”,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常情常理 布瓦洛模仿自然的原则,实际上是主张借自 然表现情理。人物上要求描写定性与共性。 持写的古代人物性格应和他在人们心目中早 已定型的性格相一致;共性一方面指年龄共 性,一方面指类型的共性,即写出诸如风流 浪子、守财奴、老实、荒唐、糊涂、嫉妒等 类型的性格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文论显然不同于法国,就 性质而言,,淡化了宫廷色彩,教条主义也没 有法国那样严重; 就内容而言,它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主 义内涵。
第三节 德国新古典主义
法国新古典主义关心的是“古今”问题,一 度掀起过“古今之争 而德国新古典主义所关心的是“法英”问题, 掀起的是“法英之争”—究竟是应该借鉴法 国还是英国,对德国新古典主义者来说,是 一个大问题。
文克尔曼认为,研究艺术史不仅要以艺术作品为根基,而且 要与不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119 艺术史的目的在于叙述艺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颓,以 及各民族各时代和各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并且尽量地根据流 传下来的古代作品来作说明一’文克尔曼认为历史环境对艺 术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希腊艺术的形成既得益于希腊良好的 自然环境—温和气候和美丽的景色,也得益于良好的社会氛 围—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 希腊艺术达到卓越成就的原因,一部分在于天气的影响,一 部分在于希腊人的政治体制和机构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状况 119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作《论古代和现代悲剧》、《论对古代作家 的摹仿》
1.反对文学创作脱离现实而一味沉浸在神话
和虚构之中; 2.批评古代悲剧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果; (怜悯、恐惧——伟大——爱情) 3.反对盲目地顶礼膜拜古代文学作品。
其他新古典主义文论 家选讲
一、沙坡兰(1595-1674)
(一)古典主义批评原则的确立
启示,他们对自然的摹仿达到了最高成就;
理由2:古希腊罗马的作品经历了长久的时间
考验并受到长久的赞赏;
理由3:法国的优秀作品都是摹仿古典作品的
结果。
荷马的作品: “荷马之所以令人倾倒完全是从大自然学来的,他的 书是众妙之门,并且取之不尽,不论他拈到什么,他 都能点石成金,一经到他手里,腐朽也变为神奇。”
《法兰西学院关于悲喜剧<熙德>对某方所提意见的感想》
1.批评的目的:赞美优点,批评缺点,最终让 真理 得以阐明 2.批评的方法:教条、理性、分析
创作中的情感:肯定情感的作用,但须
以理性驾驭情感。
内容与形式的处理:形式应符合内容的
理性要求,避免以辞害意。
3.三一律的确定——遵循理性的要求
‚剧情发生的地点也要固定、说清, 比利牛斯山那边诗将能随随便便, 一天演完的戏里可以包括许多年:
在粗糙的演出里时常有剧中英雄,
开场是黄口小儿终场是白发老翁。 但是我们,对义理要服从它的规范, 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发展; 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
《诗的艺术》——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法典
1669至1674年,布瓦洛用
了5 年时间写了一千多行的 诗体论文《诗的艺术》, 这是一部向封建贵族妥协, 按照王权的政治需求和艺 术趣味,总结文学创作经 验,规范法国文学艺术的 理论著作。发表后为路易 十四所重,钦定为古典主 义文学的理论法典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 新古典主义的精华-高雅的底蕴、开放的姿态、 尊贵的精细 • 新古典主义的特点-Lady感的线条、金银暗调的 色彩、低调奢华的细节 • 新古典主义的好处—可浓可淡,色泽上多用金色 和暗红就浓,稍加白色柔和则明亮而淡;加以洛 可可的配饰或巴洛克的优化,便尊贵雍容;配上 现代化的皮制品,或间接的床头灯,便优雅非凡。 • 这种多元化和可伸缩性,便是新古典主义后工业 时代个性化的独到之处。
• 表现特征 •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 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 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 重视素 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 对色彩不够重视。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
• 一、排斥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崇尚古典柱式,恪守古罗 马的古典规范,以此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 • 二、总体布局、建筑平面和外立面造型强调主从关系,突 出轴线,讲究对称。常用半圆形穹顶统帅整幢建筑物,成 为中心;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性的横三段和纵三段式的 立面构图形式。 • 三、强调建筑的美在于局部和整体之间以及局部相互之间 的正确的比例关系,把比例看作建筑造型中的决定性因素。 • 四、在建筑造型上追求端庄、宏伟;室内则极尽豪华,充 满装饰性。
•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 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 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 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 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 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 代表是大卫。
• 新古典主义是在古典美学规范下,采用现 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材质,重新诠释传 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端庄、雅致、明 显的时代特征。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 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典时代,却不是 仿古、复古,而是推崇神似。新古典主义 风格用简化手法、现代新材料和新进的工 艺技术区探求传统的内涵,以装饰效果的 注重来增强历史文化底蕴。

外国美术史教案

外国美术史教案

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教学内容: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几种风格画派与美国美术教学班级:教学方式:多媒体演示授课过程:1: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希腊罗马为艺术的范本,主张以古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强调市民英雄主义。

艺术表现方面强调理性、秩序,忽视感情、个性的表达;;重视素描而忽视色彩的表现,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美,体现一种庄严典雅的风格。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有大卫、安格尔等。

>>大卫与热拉尔的绘画: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张艺术为政治服务。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使他一举成名,著名作品还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大典》等。

热拉尔是大卫的学生,19世纪初成为与老师大卫齐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

代表作品有《雷卡米埃夫人》等>>安格尔与普吕东的绘画: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最后一位大师,大卫的弟子,安格尔强调素描关系和形体结构,线条工整,色彩柔和,构图严谨,他认为最美的线是曲线,最完美的形是圆形。

他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肖像画和女性人体画方面,代表作《贝尔坦像》《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女》等。

普吕东:大卫同时期新古典画家,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追随柯罗乔风格,善逆光、侧光作画。

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画风优雅、柔和、抒情。

著名代表作《约瑟芬皇后》2:浪漫主义美术:>>法国浪漫主义风格:法国浪漫主义美术是在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成长壮大的。

其特征是:a、重感情的传达和个性的描写;b、注重色彩的对比;c、主张创作自由、个性解放;强调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d、善用象征、寓意、夸张、对比等手法;e、常取材于特殊事件、生活悲剧、奇特的任务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等。

代表作品有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席里柯的绘画:浪漫主义画派奠基人,代表性杰作:《梅杜萨之筏》突破了古典传统的束缚,为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5新古典主义文论

5新古典主义文论
法兰西学院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在学术领 域的一种权力象征,同时也为新古典主义 文论提供了一套基本信条,即一切要遵循 法则、一切要符合规范、一切要服从权威。
二、新古典主义文学实践的表现
1、主要体现在法国的戏剧创作方面,代表 人物: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布瓦洛是 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者,同时又是新古典 主义文学规则的制定和阐释者。
东西,所以我们不能照抄他们的线条,
而是模仿自然的原形;我们既面对真
实的生活,又有古人的经验,便无疑
会发现古人尚未看到的生活上的某些 气质与姿态。” 这样也才保证诗与其 他艺术由于今日的刻苦钻研而愈益完 善。
2、法英之争
一方认为,英国戏剧应模仿和学习法国戏剧, 法国剧作家信奉古典的“三一律”原则,重视 对韵的运用,而这些都是无须证明的戏剧艺术 的正确规则。
西方文学理论
主讲人:李树锋
新古典主义文论
概述
古典主义文论:
以亚里士多德、贺拉斯为代表的古希腊罗 马理论家的文艺理论。
新古典主义文论:
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实践和理论著述为典 范,遵从古代艺术规则,有意直接模仿古 代艺术,在此种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文学理 论。
一、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条件: 1、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2、思想条件 3、特殊的文化机构
“谁不知适可而止就永远不会写作”
赞赏那些会用“灵活的歌喉”的诗人, “由庄重转入柔和,由诙谐转入严 肃”,要求诗人“提高你的格调吧, 要从工巧求朴质,要崇高而不骄矜, 要隽雅而无虚饰”。
2、自然
艺术要模仿自然,要描写自然人性。
在谈到喜剧创作时他说:“因此,你们,作家呵, 若想以喜剧成名,你们唯一钻研的就该是自然人 性。”并告诫道:“切不可乱开玩笑,损害着常理 常情:我们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精选文档

西方文论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精选文档


阿尔芒· 尚· 迪普莱西· 德· 李 希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1585年9月9日-1642年 12月4日),法国籍枢机, 政治家,路易十三的主要 大臣。生于一个次等贵族 家庭,1607年任命为吕松 的主教。1622年被提名为 枢机,从1624年起执首相 职,在法国政务决策中具 有主导性的影响力;法兰 西学院为他所建。
第一节 概述
新古典主义文论指的是17、18世纪产生于 法国,波及整个欧洲的古典主义思潮。 古典主义: 最初的古典主义源自罗马人的观念,指模 仿古希腊、按照理性的既定规则行事。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把希腊和罗马统 称为古典时期,用古典精神来指称异教的, 现世的,人文的,自由的以及文艺上的典 雅、优美、和谐与高尚。
1、 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旧贵族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相抗衡,在斗争夹 缝中,王权得以强大起来。王权、宫廷成为社会 统一与文明的中心,外地精华云集京城,研究宫 廷城市,摹仿宫廷。宫廷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 路易十四时代,加强对文化、文学艺术活动的领 导控制,笼络文化人于宫廷,成立法兰西学士院, 兴建凡尔赛宫,制定创作法规,以服从君主王权 的意志和封建专制社会秩序。

古典一词具有三个基本意思: 1、第一等的或权威的 2、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文学和艺术 3、第一流的作家或作品,一般被认为是最 好的。

所以古典主义也有三层含义: 1、服从权威,以按权威指引所创造出的作 品为第一等的作品。 2、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范本的艺术。 3、最好的、具有典范性的作品,即经典作 品。
1、欧洲君主集权制的确立和宫廷对文艺的 要求 奠定形成民族国家的基础;路易十四“朕 即国家”;法国贵族阶层被迁往巴黎 2、沙龙雅风和法兰西学院建立 发展、规范法语,建立起迎合皇帝与上层 社会趣味的文艺鉴赏标准。 3、理性主义思潮对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

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 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 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 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 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 分的客观性。
安格尔
1780年8月29日生于蒙托邦,1867年1月14日卒于巴黎。
自小父亲就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那时,他非常热衷 追求原始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 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当时,大卫正担任拿破仑的 首席画师。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 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 崇拉斐尔· 桑西。经过达维特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 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 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 主义相抗衡。

大宫女
瓦 尔 宾 松 的 浴 女
奥松维约伯爵夫人肖像
土耳其浴室
安格尔艺术创作及特点
肖像作品 一是为自己以及朋友所画肖像。 二是为富裕的的委托人所画肖像,往往线条纯净,着
色柔和平滑,充满了感性的细腻之美。 绘画的唯一目标是形式美。 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乾净 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大卫的 艺术观点相对立的。 高傲的固执态度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坚持捍卫新古典 主义的理想。
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
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
描而忽视色彩。
艺术风格
新古、平等、博爱和个
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 然。
崇尚理性和共性,在内容、
技巧和构图上都遵循既有的 规范和秩序,并以希腊罗马 英雄事迹及当代生活为题材, 创作带有更多个人风格的追 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 求和时代印迹。 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 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 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10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10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安格尔反复探索完美的艺术 形式,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文 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希腊雕刻。 在他的美学主张中强调以永恒美 和自然为基础,他心目中的自然 是理性的、理想的、非现实的、 无内容的纯形式美。
《土耳其浴 室》 安格尔
画中所描绘 的人体是画家 多次画过的人 体,这幅画可 谓是画家晚年 集多年画女裸 体之大成的一 幅新作。
“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一字, 意思是中古欧洲所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等。 我们这里所指的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 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 域:德国是诗和音乐;英国是诗、小说和风景画;法国是绘 画和雕刻。 浪漫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 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 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神圣的正义与复仇女神驱逐罪恶》
《诱拐普赛克》
画家以聚光画法, 明亮的人体在暗暖色的 天空衬托下更加鲜明突 出,用飘卷的布幔来增 强飞行的风动感。呈现 在受光处的少女圆浑丰 艳,身体的曲线变化富 有流动的韵律感,既充 满青春活力,又焕发出 一种脱俗的典雅光彩, 体态十分完美。
6、雕塑家卡诺瓦(1757-1822年)
二、浪漫主义的重要艺术家
1、席里柯(1791-1824年)
泰奥多尔· 席里柯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律师 家庭,少年时就热爱绘画,后全家移居巴黎。他热爱达维德 的革命精神和鲁本斯狂放且富激情的构图和造型,并研究过 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格罗和西班牙戈雅的艺术,逐渐显示出 浪漫主义雄姿。 代表作品有《美杜萨之筏》。
《普赛克第一次接受爱 神之吻》
这是一个富有浪漫主 义情趣的题材,为许多画 家画过。而热拉尔则着重 于表现两个纯洁的男女完 美的人体,并没有刻画出 富有个性的相貌与精神气 质,重艺术形式,造型规 范而类型化;在艺术表现 手法上,极端严谨的素描、 装饰性的色彩、流畅的线 条和均衡和谐的构图等是 画家着意要表现的一切。

5新古典主义

5新古典主义

二、蒲柏
• • • • • • • • Alexander Pope,1688—1744 英国诗人、批评家 出生于天主教家庭 幼年患有结核性脊椎炎 《夺发记》讽刺诗 《论批评》诗体论文 翻译《荷马史诗》 编辑《莎士比亚全集》
《论批评》
• 巧智 • 英国文论的一个范畴, 主要指诗人、艺术家如 何使想象力和判断力结 合起来,创造出有特色 的、能引起读者审美想 象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它不是一般的智慧,而 是艺术独有的智慧,因 此称为“巧智”。
拉奥孔是谁?
日神庙的祭司
特洛伊战争
定居西班牙的希腊画家埃尔.格里柯(1541-1614)
《 拉 奥 孔 与 其 子 之 死 》
2、《古代艺术史》
• • • • 1764年出版 (1)对古希腊艺术的推崇 (2)研究艺术史必须以艺术作品为根基 (3)历史环境对艺术具有强烈的影响力
一、理性的原则
• • • • • • • • 1、哲学基础:唯理主义哲学 (1)唯理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崇拜理性,轻视感性、情感 人性=理性=天赋良知 (2)唯理主义哲学的二重性: 科学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适应君主专制 强化秩序、法则
一、理性的原则
• 2、具体要求: • (1)内容上:主张文艺为王权服务,主张 文学作品表现高贵人物,歌颂王权 • “你是否想长久地受欢迎,永不讨厌?那 就该选个英雄,本质上能得人怜,论勇武 天下无敌,论道德众美兼赅;纵然是在弱 点上也显出英雄气概;要他的惊人事迹能 值得谱成演义,要伟大得像恺撒、亚历山 大和路易。”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
• 君主专制发生在一个过渡时期,那时旧封 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 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 倒另一方。 • 国家权力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暂得到了 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它使贵 族和市民等级彼此保持平衡。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课后练习教案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课后练习教案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课后练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方古典绘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引发学生对现实与理想这一主题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西方古典绘画的定义与特点。

西方古典绘画的发展历程概述。

现实与理想在西方古典绘画中的表现和意义。

1.3 课后练习:让学生收集不期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观察并分析其中现实与理想的体现。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收集到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包括作品的主题、风格、表现手法等。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现实与理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表现。

2.2 教学内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

现实与理想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具体表现。

2.3 课后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分析并描述作品中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幅以现实与理想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可以参考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和手法。

第三章:巴洛克时期的绘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巴洛克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现实与理想在巴洛克时期绘画中的表现。

3.2 教学内容:巴洛克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

现实与理想在巴洛克时期绘画中的具体表现。

3.3 课后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分析并描述作品中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幅以现实与理想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可以参考巴洛克时期的风格和手法。

第四章:洛可可时期的绘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洛可可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现实与理想在洛可可时期绘画中的表现。

4.2 教学内容:洛可可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特点。

洛可可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作品。

现实与理想在洛可可时期绘画中的具体表现。

西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公开课课件5新古典主义课件

西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公开课课件5新古典主义课件
《新古典主义》
作者介绍
在众多的制作人里,梁剑峰应该算是比较低调的一个,圈内人都知 道这个优秀的制作人、很棒的吉他手,但普通人甚至并不熟悉这个 名字。然而他却是如今世界闻名的“女子十二乐坊”的制作人,是 在这个唱片业普遍萧条的时代,却带着十二位玩民族乐器的女孩创
造发行奇迹的神一般的人物。
相关介绍
女子十二乐坊(成员13人)是中国一个以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中
再见!
国音乐的乐团,其表演形式有别于传统民乐演奏方式,给予观众 新鲜感,极尽视听之娱。经纪人王晓京定位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 为“视觉音乐”。女子十二乐坊由王晓京于2001年6月18日创立, 成为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艺人13人全体上场。所有团员都是
中国美女。在日本出道成名,甚至日本出品的电玩游戏也采用了 这团体的演奏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约翰生的“类型”理论——《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诗人的任务不是考察个别事物,而是考察类型; 是注意普遍的特点和大体的形貌。 为什么人物个性不能给观众以喜悦?特殊的风俗 只为少数人所知,新奇只有暂时的快感。理智只能 把真理的稳固性作为自己的依靠。 诗人必须摆脱他的时代和本国的偏见;他必须考 虑抽象和永恒状态中的是与非;他必须撇开当时的 法则和观点,进而追求那种普遍的、超越一切永久 不变的真理。 英国古典主义特点:淡化宫廷色彩,教条主义没 有法国严重,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主义内涵。
“巧智” 巧智是自然的恩赐物。 ——巧智指诗人和艺术家如何使想象力和判断力 结合起来,创造出有特色的能引起读者审美想象的艺 术形象的能力。是一种艺术特有的智慧。蒲伯认为, 它是诗人、艺术家的天赋和自由创造。 批评家要与诗人一样,明了并认可自己的局限, 否则只能装腔作势,贻笑大方;诗人们也要成为批评 家。 蒲伯集英国新古典主义之大成。一方面把布瓦罗 的古典主义英国化,又把英国的传统理论古典化。
3、古典原则 推崇古典、推崇古希腊罗马、推崇荷 马、维吉尔。 (1)古希腊罗马的诗人从自然和神那里 得到启示,他们对自然的模仿达到了最 高成就,因此,诗人要模仿自然,就必 须模仿古典。 (2)历史已经证明了荷马、柏拉图、维 吉尔等人的作品是优秀的作品。 (3)实践已经证明,法国的优秀作品都 是模仿古典作品的结晶。
1、德莱顿——《论剧体诗》 、 试图把法国古典主义的艺术趣味引入 英国,但仍肯定英国传统中有价值的东 西(如莎士比亚)。
2、蒲伯——《论批评》 批评的谬误比起创作的拙劣来,更是贻害 无穷;槽糕的批评家比愚蠢的作家更损己害 人。 以什么标准进行批评以培养读者的雅趣? “首先要追求自然,依自然而判断,因为自 然的合理准则永远不变。”“正确无误的自 然!神圣灿烂,明晰的,不变的普遍的光辉, 以生命、力量和美给予一切,既是艺术的源 泉和目的,又是检验艺术的标准。” 规则是方法化的自然,模仿自然就是模仿 古典,所以,规则和古典在蒲伯是统一的。
《古代艺术史》 古代艺术史》 显示出作者超强的综合能力和宽阔视野。他本不 是第一个提出气候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人,也不是第 一个视古代作品为理想典范的人,关于历史变迁的有 机观念当时也已流行,但他以一个完整的社会历史分 析为支撑,将上述种种观念融入一个统一的艺术史观 念中。 研究艺术不仅要以艺术作品为根基,而且要与不 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 希腊温和的气候、美丽的景色、良好的社会氛围、 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古希腊艺术的成因。 “复古” 的目的是推崇社会的民主和艺术的自由,为新古典主 义开辟了疆域,注入新的活力,由文学领域延伸到造 型艺术领域。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
一、法国的布瓦罗 二、英国的德莱顿与蒲伯 三、德国的高特舍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仿自然、崇尚理性、严守规范、 模仿自然、崇尚理性、严守规范、服从古典
新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理主义。 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 核心是崇拜理性而轻视感性和情感。它来 源与笛卡儿, 源与笛卡儿,认为人世间存在着一种普遍 永恒的人性,即存在着天赋的良知。 永恒的人性,即存在着天赋的良知。在文 艺上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 艺上强调以理性为文艺立法,以整顿文艺 复兴以来“混乱”的文艺状况。 复兴以来“混乱”的文艺状况。它兴起于 法国,于路易十四时期为典型, 法国,于路易十四时期为典型,以布瓦罗 为主要代表,后蔓延至英、德两国。 为主要代表,后蔓延至英、德两国。
一、法国的布瓦罗—《诗的艺术》 法国的布瓦罗 《诗的艺术》
1、理性原则 理性是文学的基础,也是文学的目的,遵 从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途径。不论是作家 的情感或想象,还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都 必须服从理性。 内容上主张表现高贵人物、歌颂王权,反 对表现市井村俗。 形式上要合乎情理,要“恰如其分”、 “尺度严密”,遵循“三一律”。
4、道德原则 艺术的最高理想就是理性、真善美的 和谐统一。 作家既要在人格上自尊自爱,又要培 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创作时要时时 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道德责任。“你的作 品反映着你的品格和心灵,因此你只能 示人以你高贵的小影。”
阿奎那: 阿奎那:艺术 与道德无关也。 与道德无关也。
二、英国的德莱顿与蒲伯
2、温克尔曼 对希腊艺术的推崇:古希腊艺术“无论就姿 势还是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 高贵的单纯和静默的伟大”,“希腊人的艺术形 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灵魂”。 古希腊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它不仅提供了 真实的自然形象,而且提供了反映某种精神的理 想的美:一是自然美,二是精神美。而艺术的最 高原则就是追求美 。 理想的美不是自然所固有的,是艺术创造的 结果。 ——《对古希腊绘画和雕刻的反思》
2、自然原则 艺术模仿自然,但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事物, 特别是合乎常情常理的人性”。要用理性去筛选自 然,改造自然,表现合乎理性的自然事物。模仿的 不是具体的人性,而是要表现与理性相符的人性的 常情常理。 人物性格描写要写其定性与共性,不能有任何 发展。所谓定性指悲剧中古代早已定型的人物性格。 共性指喜剧中人物的类型,共性有两种:一是年龄 共性,如青年、老年各有性格,不可相混;二是指 类型共性,如风流浪子、守财奴、老实人、荒唐者 各有共性。
三、德国的高特舍特
1、高特舍特—《批判的诗学》 主题先行论:诗人先挑选一个他要用感性形式去 印刻在读者心中的道德主张,于是他拟好一个故事 轮廓,以便把这个道德主张显示出来。接着他就从 历史里找出一个生平事迹颇类似所拟故事情节的有 名人物,借用他的名字套上剧中人物,这样就使剧 中人物显得煊赫。 诗需要想象力:诗的模仿不是取材于现实世界而 是取材于可能世界。可能世界必定是一个充满了浪 漫色彩的神奇世界而非琐碎不堪的现实世界,创造 这种世界需要想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