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长征
红军长征的诗词
红军长征的诗词1、《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3、《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6、《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7、《过草地》张爱萍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8、《长征》林伯渠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9、《七律》乌兰夫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红军长征的九首诗词】。
七律·长征译文
七律·长征译文【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注释】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6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8.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9.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10.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11.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七律。长征
25 七律•长征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这里指长征。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诗句的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乌蒙:山名。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诗句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拍:拍打。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军过桥时只剩下13根铁索。
诗句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泛指全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诗句的意思是: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小结:《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王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课文六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课文六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是现代毛泽东所作的诗。
全文如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荥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勝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
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若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若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是-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长征诗词十首
长征诗词十首1.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3.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5.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6. 《过草地》张爱萍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7. 《长征》林伯渠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飞作霞。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8. 《七律》乌兰夫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坚。
捷报频传逾朔漠,义师云集大江边。
一心一德干革命,不畏艰难永向前。
9. 《江城子·忆长征》李志民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星汉高。
独立寒秋,北雁向南飞。
昆仑巅上红旗飘,西风烈,歌声遥。
10. 《清平乐·会宁》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七律长征的批注
七律长征的批注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 1935 年 10 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之际。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门见山,赞美了
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通过对山的描
写,表现出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通过对水的描
写,表现出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句表达了红军战
士们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全解
七律长征全解摘要:一、前言二、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三、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1.红军不怕远征难2.万水千山只等闲3.五岭逶迤腾细浪4.乌蒙磅礴走泥丸5.金沙水拍云崖暖6.大渡桥横铁索寒7.更喜岷山千里雪8.三军过后尽开颜四、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五、总结正文:【前言】《七律长征》是我国著名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描绘红军长征壮丽画卷的诗歌。
它以雄浑的笔力、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举世闻名的长征。
长征历时一年多,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和生活。
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三、七律长征的内容解析】1.红军不怕远征难诗歌开篇即表达了红军面对艰难困苦的决心和勇气,强调红军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2.万水千山只等闲表现了红军长征途中,面对千山万水、艰难险阻,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和革命豪情。
3.五岭逶迤腾细浪描述了五岭山脉的壮美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红军的豪迈相互映衬。
4.乌蒙磅礴走泥丸描绘了乌蒙山的高大雄伟,红军战士如履平地,以坚强的意志征服自然的壮丽场景。
5.金沙水拍云崖暖描述了金沙江的波涛汹涌,红军战士英勇顽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6.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展示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7.更喜岷山千里雪描绘了岷山雪景的美丽,红军战士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
8.三军过后尽开颜展现了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以及革命事业必将取得成功的信念。
【四、七律长征的艺术特点】《七律长征》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
诗歌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红军英勇精神的赞美,体现了诗歌的壮美风格。
解释七律长征要简短
1.七侓长征的大致意思,简短些1、七律·长征白话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七律·长征简单释义:《七律长征》诗中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诗人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3、七律·长征详细释义:《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完成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诗中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表现了诗人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2.七律长征的意思短一点意思: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原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wán
nán
xián làng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hán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nuǎn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yán
xuě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 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
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
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 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 的感情收束。
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 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mín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 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2]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难:艰难险阻。
等闲:
1)轻易;随便 2)寻常,平常 3)无端;平白地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七律 长征》赏析
大渡河上一桥横架凌空高悬的铁锁在晃动,让人寒意阵阵;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ái)白雪,红军在翻越了雪山之后个个喜笑颜开。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二)文意赏析
这首诗节选自《毛泽东诗词选》。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行,每行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zè),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长征是指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注释:(1)远征:指长征;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歌译文《七律·长征》鉴赏及赏析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歌译文《七律·长征》鉴赏及赏析《七律·长征》是由毛泽东所创作的,它不仅以精炼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七律·长征》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注释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难:艰难险阻。
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七律长征的诗意
七律长征的诗意导语:七律长征的诗意《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14、岷山:中国西部大山。
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
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平均高度2,500公尺(8,200尺),山脊在4,000?4,200公尺以上。
七律长征诗意简短的
七律长征诗意简短的1、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全诗译文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3、注释七律:七律是律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不过像翻腾着的小浪花。
暖:温暖。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4、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精选27篇)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精选27篇)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1草履铿锵越险滩,苍凉冷月浸心寒。
激昂号角心犹奋,威武单衣血未干。
百战炮声萦悦耳,千军马啸跨征鞍。
红旗插到陕甘地,雄壮英姿天下观。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2红军创举写宏篇,革命长征意志坚。
草地冰山庭步过,枪林弹雨战场穿。
桥横大渡奇兵出,浪涌金沙妙计旋。
突破重围星火燎,党旗插遍映红天。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3(一)饮断炊绝万里征,踏平脚下六盘峰。
十八勇士夺泸定,千百英雄攻乌蒙。
铁骨丹心凝壮志,满腔热血写忠诚。
重关险阻无人惧,陕北会师亮晏灯。
(二)万里征途路不平,风霜雨雪昼难停。
湘江横渡出奇策,赤水迂回巧布兵。
遵义转折迎曙光,吴起胜利盼光明。
红军壮举山河震,一曲高歌举世惊。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4苏区失利反思深,遵义功推掌舵人。
百战奇谋终化险,挥鞭策马伴诗吟。
* *高擎赤帜为工农,四海英豪尽向风。
三是箴言犹在耳,延河宝塔焕新容。
* *雪峰草地几重关,回首征途创业难。
接力兴邦旗不倒,奏功英烈尽开颜。
注:“三是”指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
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5挥手洒泪别亲人依依难舍离故乡父子牵手倾肺腑夫妻相拥诉衷肠一双双深情的眼睛饱含牵挂的泪光那与田野里的鸟儿一起飞扬的战旗呢那奔驰在乡间山路上清脆的马蹄声响呢那打谷场上练兵时生龙活虎般的身影呢那军民一起欢庆胜利的笑脸呢多少父母妻儿啊在漫漫长夜里盼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月圆而亲人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6起义建军历艰险长征突围排万难遵义重选毛委员奇谋伟略巧用兵四渡赤水斗敌顽金沙铁索洒热血雪山草地忍饥寒会师延安开新元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7久夏的烈火怎能被厚雪覆盖漫天的风雪焉能把壮士的雄心浇熄二万五千里的距离岂能阻挡英雄前进的铁蹄踏遍雪山草地只为把燎原的火种传递红军用一双双草鞋来寻觅正义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土地红军用十万之众的牺牲撰写着一个个惊世骇俗的传奇在二十世纪的《史记》里满满填写着煜煜生辉的两个字那就是:真理五次围剿不过是一两个面包而已谈笑间就被英雄吞进了肚里敌军重重飞弹雨泸定桥上尽英雄红军用几百个日夜兼程的跋涉把敌人彻底的踩在无法言表的颤抖里涛涛金沙江没有沉默巍巍乌蒙山不会忘记五岭逶迤又怎样大渡桥横又如何千山万水红军只当泥丸跨过去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只有红军才能写下这一无法超越的传奇擦干历史的血迹80年后的今天我提起这支不会写诗的笔用我满腔的敬爱写下红军您们的壮举永远不会被下一代忘记踏着新世纪的辙痕追寻着红军长征的足记我们还将勇敢的走下去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8五千年文明沧海桑田越腾宛如英雄长征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人要有气节,有追求就有壮丽人生物竞天择万紫千红一人,一个世界一生,一次长征唯有将自己融入人民的海洋方有波澜壮阔的万里汹涌将一滴水升腾为一缕清梦方有旭日东升的漫天彩红祖辈的基因在我的身上创新发展愚公的梦想牵动着子子孙孙的无穷融入滚滚洪流向着未来——长征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9当日寇的铁蹄疯狂践踏东北罪恶的魔爪又向华北伸进妄图侵吞我中华大好河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发表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战的《八一宣言》而反动派却倾巢而出层层围剿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红军高举抗日的旗帜带着对苏区人民的无限眷恋告别红色根据地举行空前的战略大转移在雁阵惊寒时节的血色黄昏信步迈出革命的摇篮跨过于都河踏上悲壮而艰难的远征之途描绘人类历史最壮烈的画卷二挥手洒泪别亲人依依难舍离故乡父子牵手倾肺腑夫妻相拥诉衷肠一双双深情的眼睛饱含牵挂的泪光那与田野里的鸟儿一起飞扬的战旗呢那奔驰在乡间山路上清脆的马蹄声响呢那打谷场上练兵时生龙活虎般的身影呢那军民一起欢庆胜利的笑脸呢多少父母妻儿啊在漫漫长夜里盼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月圆而亲人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三雪皑皑,野茫茫风啸马嘶,挽手并肩血染的战旗,闪闪的红星辉映着刚毅的面庞在长途跋涉的险境里红军将士不知要走的路有多长不知要爬过的山有多高不知要渡过的河流有多深路遥遥,越走越险恶大雪山鸟兽绝迹水草地荒无人烟缺衣,少药,无粮野菜,草根,树皮全部吃光生命的禁区吞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崎岖的路途浸染了多少炽热的血汗疲惫的身心,一点一点被耗尽但,那高昂的头颅与手臂为了战友的前进却顽强指示安全的方向而自己却永远沉睡于茫茫的荒凉野甸永远化作《七根火柴》与《金色的鱼钩》放射耀眼的光芒四从遵义城头闪烁的灯光到四渡赤水趟起的浪花从乌蒙山间的迂回周旋到金沙江畔调虎离山从泸定桥头的烈火硝烟到吴起镇会师欢呼的声浪是用兵如神的毛泽东力挽狂澜,才使红军在波峰浪谷上敏捷跳跃在枪林弹雨中呼啸前行在激流漩涡里劈波斩浪飞度万水千山让奇迹发生在娄山关血色残阳里腊子口的百丈绝壁上平型关遍野的浴血拼杀中听,激昂的军号与冲锋的呐喊如黄河怒涛般轰鸣五风萧萧,旗飘飘长江,黄河日夜奔腾浪滔滔大渡河上环环相扣的铁索是血与火淬炼的傲骨脊梁天安门前歌潮,花海飘舞的红旗,翩翔的白鸽是对红军忠勇的民族之魂永远绵亘不尽的思悼丰功伟绩人人颂红军英名代代传她将融入川流不息的江河凝固成挺拔坚韧的高山六长征——是宣言书她向一切反动势力和侵略者庄严宣告:为了民族的命运和尊严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坚定不移地英勇抗战长征——是宣传队她一路走来彰显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任怎样的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播种机每一名红军战士就是一颗革命的火种用鲜血和生命把熊熊的燎原烈火点燃长征——是穿越时空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诗史是用无数将士的理想与信念先烈的热血和生命筑就的永恒的丰碑她将永远耸立于华夏天地之间矗立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七律长征的朗诵稿子篇10一九三四敌猖狂,五次“围剿”掠井冈。
七律长征全诗注音版
七律长征全诗注音版七 律 · 长 征 q īl ǜc h án g z h ēn g ( 近 现 代 j ìn x i àn d ài ) 毛 泽 东 m áo z éd ōn g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h ón g j ūn b úp ày u ǎn z h ēn g n án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 。
w àn s h u ǐq i ān s h ān z h ǐd ěn g x i án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w ǔl ǐn g w ēi y ít én g x ìl àn g 乌 蒙 磅 礴 走 泥 丸 。
w ūm én g p án g b óz ǒu n íw án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j īn s h ās h u ǐp āi y ún y án u ǎn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d àd ùq i áo h én g t i ěs u ǒh án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g èn g x ǐm ín s h ān q i ān l ǐx u ě 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 。
s ān j ūn g u òh òu j ìn k āi y án无拼音原文七律·长征 (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难:艰难险阻。
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七律长征的意思和注释
七律长征的意思和注释七律是一种七句的律诗,每句五个字,且有规定的押韵方式。
《长征》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七律,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必胜的信念。
本文将从长征的背景、长征的意义、七律的结构和诗句的解读四个方面来解释《长征》这首诗的意思。
一、长征的背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长征。
红军先后经过湘江、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地,最后到达陕北,与当地的抗日力量汇合。
长征中,红军遭受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完成了长征的任务。
二、长征的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壮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长征的成功实现了红军的转移,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长征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最后,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典范,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三、七律的结构《长征》这首诗是一首七律,每句五个字,共七句。
按照七律的结构,每句的押韵方式为“aabbccd”。
“a”、“b”、“c”三种韵脚交替出现,使得整首诗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四、诗句的解读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话表达了红军不惧艰难险阻的信念,也表现了共产党人的不屈不挠精神。
在长征中,红军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地前进。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话描绘了红军在长征中跋涉的艰辛,五岭山脉和乌蒙山脉都是险峻的地形,红军不得不面对大大小小的山川。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句话描绘了长征中的两个重要场景,金沙江和大渡河。
金沙江是一个激流险滩,红军必须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渡过。
大渡河则是一个长长的铁索桥,红军必须要在冰天雪地之中过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总课时
备课时间;使用时间;设计者;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1、掌握诗句的含义,背诵并默写全诗。
2、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难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准备:
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
“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
2. 写作背景: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
3.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明确长征路线。
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律•长征》。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逶.()迤.()磅.()礴.()云崖.()岷.()山
2.解释词语:
只等闲:逶迤:
磅礴:开颜:
3.自由朗读课文,请将字音读准。
三、合作探究:1. 划分节奏,标注到课本上。
2. 听录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从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你了解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应该用什么字来概括?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体现出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
4、面对这长征途中的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通过哪些字词反应出来?
5.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6、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
7、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表达了怎样的中心?
四、反馈检测
1、根据注音书写词语
wēi yí() pang bó ()
2、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①,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
③,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
⑤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3. 诗中用()、()代表红军长征走过的“千山”;用()、()来代表红军涉过的“万水”。
4. 诗中有一对反义词,用“”字形象地描绘出红军战士渡江后的喜悦心情;“”字正是对飞夺泸定桥浴血激战的形象描绘和对沪定桥险恶形势的烘托。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五、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总课时
备课时间;使用时间;设计者;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掌握诗句的含义,背诵并默写全诗。
2.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3.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2.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准备:
诗歌赏析的方法:一要掌握诗歌类别及特点;二要了解作者及其风格;三要提取意象,体会意境,理解主旨;四要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五要揣摩诗歌中字词的妙用;六、要结合标题、注释和题干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七律•长征》,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这节课我们将从赏析的角度继续学习这首诗。
二、自主学习
1.齐读诗歌。
2.小组背诵诗歌。
3.默读诗歌,试分析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三、合作探究:品读《长征》,揣摩意境
1.一种情怀
这首诗通过“不怕”“只等闲”“喜”“开颜”等词语,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
2.五幅画面: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中威武雄壮的画卷,分别是
、、、、。
3.三种修辞:
1)读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试分析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说,你觉得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2)读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试分析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句中的“暖”和“寒”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小结:
这首诗对仗工整,除对偶外,还突出使用了和的修辞,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充满浪漫气息。
四、反馈检测
一、根据理解进行默写。
1.全诗的中心句是,。
2.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3. 最能够表现红军的革命客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前途充满自信的诗句是
,。
4.这首诗的颔联是,。
颈联是,。
二、赏析名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