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摘要:社会安全感是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或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也表示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认知,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水平等,社会安全感是衡量一个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在暑假分别在芜湖市的五个街道做了此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市人民的社会安全感比较高,但仍有需改进的地方,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社会转型期社会治安
调查背景: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一致:"第一,认为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为'
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虽然这里所说的“社会安全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变异性,但由于它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同时,和个体安全感的易变性不同,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安全感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些都构成了测量的前提。
1、调查背景及内容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也在不断地变化,不论社会发展的多么繁荣,它其中仍存有不安全的因素,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自编问卷于 2015年7月20日至2015年7月27日在芜湖市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芜湖市市民及再读学生对在社会的自身安全的主观感受,再根据其倾向性和特征,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同安全感的主、客体因素,寻求提高人民社会安全感的途径和策略。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内容设计了20个选择题,其中19个单选,1个多选,其中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地区治安状况、和几年前相比社会安全感如何变化,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的原因、治安问题,被调查者是否夜间敢单独出行,长期出门是否担心家中被盗,被调查者在哪个地方最容易受到伤害,市场调查时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当自己或看到有其他的人受到不法侵害时采取的措施,搞好安全措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效及应该怎样做等。
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基本符合3:2,年龄在20以下的的占10%,20-35占60%,35-50占20%,50以上的占10%,认为所在地区治安状况一般的最多占64%,不好的占22.7%,而很好和很差的一样各占6.67%,而在最能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的原因中媒体报道高居首位占到了56.7%,自己受到伤害占47%,在社会安全感变化方面没多大变化的占到57%,降低的占到29%,提高的占到14%。影响被调查者的治安问题中与人身安全有关的社会事件占到了50%,而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29%。最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的地区中公共汽车、火车站占50%,繁华市中心,闹市35.7%,学校附近占14.2%。而个人或他人遇到不安全行为时反应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个人遇危险向人求助及大声制止所占比例最高,而他人受害时虽然有人选择逃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见义勇为的人也不少。在市场买卖,市场调查或其他需要透漏个人信息方面(网上购物或网上银行支付),大部分人害怕自己的个人信息成为别人敲诈勒索等对自己不利的影响。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是35岁以下的占到了85.3%,他们认为这几年的社会治安并没有多大变化,相反,36岁以上的人尤其时50岁以上的人却大部分认为社会治安比几年前有
了大的提高,这也符合安全感是人的一种感受,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经历的不一样,因此感觉也不一样。35岁以下的人认为安全感没多大变化的人最多,5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提高了。而在最影响被调查者的因素中35岁以下的人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也不同,35岁以下的人认为主要是社会媒体的报道,而50岁以上的人却认为主要是自己受到
伤害和家人及亲朋好友受到伤害。而在当你一个人逛街时,25岁以下的大部分不敢,35岁以上的大部分都敢走,这和年龄有关,年龄较小的一般都比较胆小,较长时间外出是否会担心家中被盗,35岁以下的人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一致,都认为会担心。而当看到有人受到伤害时大家的选择都是积极的,要么报警,要么帮助别人寻找帮助。这说明我们大家都还有社会责任感,而在网络方面35岁以下的人观点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基本上是相反的,35岁以下的人乐意上网购物,认为网上的东西便宜,不太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而50岁以上的人却认为网络购物不安全,存在很多风险。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没有什么很大变化。社会治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火车站的治安问题,汽车站的扒手问题、银行抢劫、流动人口问题、宠物伤人、小区治安问题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条是要加强政府司法部门的执政力度,因为竟有71.4%的人对司法部门不满,他们认为很多司法部门对受害人的遭遇充耳不闻,向他们提了也没用,同时很多人对政府部门也不满,认为在法治安全教育宣传,打击违法犯罪力度,整顿交通秩序方面还需大大提高。
2、建议和意见: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社会治安提高公民的社会安全感(一)司法从机关和公务人员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