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盒中的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人物
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它们凝练着古人的智慧和哲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成语故事中,经常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让人印象深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成语故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吧!1. 张骞。
成语“马到成功”中的主人公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
他曾经历了千辛万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西域通道,开辟了丝绸之路,为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2. 孙悟空。
成语“如鱼得水”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他机智勇敢,身手敏捷,能够化身万千,战胜强敌,保护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经典人物。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3. 刘备。
成语“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刘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在三国时期,率领蜀汉抵抗曹魏的侵略,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刻舟求剑的故事讲述了刘备在江边刻舟求剑的典故,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不要固步自封,要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 岳飞。
成语“精忠报国”中的主人公岳飞,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抗金名将。
他在抗金战争中英勇善战,多次取得战争的胜利,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
岳飞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忠诚的国家公民,应该无私奉献,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不畏艰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5. 李白。
成语“大材小用”中的主人公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被后人誉为“诗仙”。
然而,李白却饱受世人误解,被称为“大材小用”。
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天才也会被埋没,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不要被外界的眼光左右,只要坚持自己的道路,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1. 杯弓蛇影故事:有一位名叫张琴的老人,他非常神经质,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猜疑和恐惧。
有一天,他在山林里行走时,看到了一条弯曲的树枝,误以为是一条毒蛇,并立刻拔出了弓箭准备射击。
然而,当他正准备放箭时,发现弯曲的影子并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石头破损的影子。
他的恐惧原来是由于自己的错觉造成的。
寓意:形容人们因为多疑而引起的虚惊和自己的过度想象。
2. 铁杵磨成针故事:有一个人叫李进宝,他非常穷困,家里连针线都没有。
他每天只能到田地里劳作,过着艰辛的日子。
他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困境,于是辞去了田间劳作,每天用石头磨一根铁杵。
李进宝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这项艰苦的工作,直到铁杵磨成了一根细针。
他用这根针缝制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出卖后赚了很多钱,从此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寓意:形容人们通过坚持努力和毅力,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3. 杯水车薪故事:有一个人叫王大富,他非常宽宏大量,经常帮助他人。
有一天,他看到路边有一辆车被困在河中,他立即拿出一杯水去救车。
然而,车子仍然无法被拖出。
尽管王大富付出了善意和努力,但他的帮助相对于那台车来说微不足道。
寓意:比喻力量或帮助太微小,无法解决问题。
4. 守株待兔故事: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树,每天都在树下守株待兔,希望能够捉到和杀掉经过的兔子。
然而,每一天都没有兔子经过。
农夫的邻居告诉他,要想捉到兔子必须主动出击,而不是坐在树下等待。
寓意:比喻只是依靠等待和机会而不付出努力,不能成功。
5. 画蛇添足故事:在古代,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
当他的朋友看到画蛇后,觉得虽然画得很好,但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画家在蛇的身边又增加了一只脚。
这样一来,蛇就变成了一只怪物,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寓意:比喻做事过度,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完美。
这些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一部分,继续剩下的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中国成语故事大全(篇1)【乘人之危】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举为孝廉,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长史。
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hu)管辖,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
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干尽了坏事,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
但是,梁鹄的属官苏正和却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依法查办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梁鸽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罪自己,焦虑不安。
他甚至想杀了苏正和灭口,但又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妥当,于是打算去找好友盖勋商量究竟该怎么办。
也正巧,盖勋与苏正和是一对冤家。
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将要和他商量如何处置苏正和,并且建议他乘此机会,劝刺史杀了苏正和,来个公报私仇。
盖勋听了断然拒绝说:“为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
”之后,梁鹄果然来与他商议处置苏正和的事。
盖勋打比方规劝梁鹄说:“喂养鹰鸢(yuan),要使它凶猛,这样才能为您捕获猎物。
如今它已经很凶猛了,您却想把它杀掉。
既然如此养它又有什么用呢?”中国成语故事大全(篇2)随遇而安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
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
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轻松的办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随遇而安”。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是何缘故成了如此?水土不同是也。
想一想,人如果像此橘,应该如何应对呢?当今这个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一生当中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怎么去面对呢?有大智慧的人都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寺院,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位和尚。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种,让他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正往院子里走去,突然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一跤。
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
这时方丈在屋中说道“随遇”。
成语故事加配图
成语故事加配图故事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可与古相提并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成语故事加配图。
成语故事加配图1:火树银花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
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曰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季,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
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成语故事加配图2:有脚阳春唐中宗时,宋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他为政清廉,全心为百姓服务,深得民心。
所以,百姓都称赞他是长了脚的春天,他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温暖。
唐玄宗时,宋璟起初在京任职,不久被贬官,后又升为广州都督。
他依然为百姓造福,百姓都非常感激他。
宋璟任宰相期间,励精图治,唐玄宗也认真听取忠臣的建议,从而出现了中国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所以,宋璟也就成为唐代少有的几名贤相之一。
成语故事加配图3:管鲍之交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成语故事及典故简短
成语故事及典故简短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经典,这些非常有趣而又难以忘记的短篇小说往往带有深刻的哲理性,以及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和人生见解的教训。
自古以来,成语故事就是以中国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让不少作家和作家们在故事中讲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
典故,也被称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以因果报应的故事为主,就像童话故事一样,流传至今。
它也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发挥情节创作的功能,以及帮助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以下就是一些中国最古老和最受欢迎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井底之蛙》这是一个关于满足和自尊的故事。
传说有一只小青蛙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被关在了一口水井里,它知道自己比别的蛙要小得多,也不可能到达井外更大的世界,于是就再也没有多想过去。
但一天,另一只大蛙居然也被弄进了这个水井。
小青蛙很惊讶,但它仍然情不自禁地和大蛙争辩起来:“你可看不到太阳,也看不到月亮,你怎么会知道是不是可以去到更大的世界?”大蛙正色地说:“因为我一直都在那里!”《两只老鼠》被传为古老故事的这篇童话借用的是兔与熊的比喻来描绘一种动物反抗的情形。
据说一只老鼠抱怨着它的命运,另一只老鼠觉得不可能改变它,但仔细想想,它可以尝试,它跑到别的老鼠们的耳边,一窝窝,一丛丛,告诉他们:“有一只熊在往来搜索着,营救我们!”这只老鼠爱拼命工作,它一直走向大自然,它另一只耳朵听着熊的脚步,看着它把它们带离了危险。
结果,老鼠们被熊抢到了洞里,它们都很安全,永远不会再受外界的威胁了。
《金针草》这是一个关于坚持和担当的故事,传说有一片山谷里有一株金针草,它从来不屈服于风和雨,把自己的根子深深地扎进泥地,它的叶子十分坚硬,以至于别的植物都无法在它的身旁生长。
久而久之,一片草原,甚至一排山脉都被它占据了,由它而形成了一个安稳而美丽的世界。
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色的景象,仔细看去,原来都是一株株坚持不懈的金针草!以上就是中国最为经典的成语故事及典故的简短介绍,它们都带有深刻的哲理性,是一种古老而有价值的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深思。
中华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中华成语故事主要内容中华成语是中国语言中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通过这些成语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风土人情、道德观念等方方面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中华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画蛇添足。
相传,战国时期,有个画匠被人请来画一幅蛇的画。
画匠画完后,觉得画得还不够完美,就在蛇的腹部加上了脚。
人们看到后都笑话他画蛇添足,因为蛇原本就没有脚。
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
二、杯弓蛇影。
东汉时期,有个人到山中打猎,看到一条蛇从草丛中爬过,他吓得丢下了手中的酒杯。
后来他发现只是一条无毒的小蛇,但他却总觉得草丛中有蛇影,杯弓蛇影就成为了一个形容人多疑的成语。
三、守株待兔。
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农夫在田里砍树,不小心砍倒了一根树,正好露出一个兔子的窝。
从此以后,他就每天守在那棵树下,等待着兔子再次出现。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劳而获的愚昧行为。
四、画龙点睛。
相传,唐代画家张择端在画龙的时候,画了头身爪角,但画龙的眼睛却画不好。
他请求师傅帮忙,师傅在龙眼处点了一下,龙眼立刻栩栩如生,画龙点睛也就成为了一个比喻关键时刻的成语。
五、狐假虎威。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有只狐狸见到一只老虎死了,就假扮成老虎的样子,威吓其他动物,结果被其他动物发现了真相。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六、卧薪尝胆。
战国时期,有个人想复仇,他每天躺在炉边,薪火烧身,以此来坚定自己的决心。
后来他果真报了仇,也成为了一个形容人刻苦自励的成语。
七、对牛弹琴。
战国时期,有个人对着牛弹琴,以为牛能懂音乐,后来被人笑话。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八、望洋兴叹。
宋朝时期,有个文人到海边,看到辽阔的大海,感叹自己的渺小。
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时的感叹。
以上就是一些中华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有趣,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智慧。
成语故事10篇
成语故事10篇成语故事,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给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成语故事10篇,方便大家学习。
成语故事1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成语故事2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
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
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
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
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中华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中华成语故事主要内容中华成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精神。
成语故事作为成语的一种形式,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人们传达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规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中华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1. 画蛇添足。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他觉得画得不够逼真,于是就在蛇的身体上加上了几条腿。
后来,这个人带着画蛇添足的画作到处兜售,却没有人买账。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懂行的人,对方指出了画蛇添足的错误,告诉他“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含义。
从此,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深刻意义。
2. 杞人忧天。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忧心忡忡,时常对身边的人说,“天要塌下来了!”别人劝他不要杞人忧天,但他总是不听,最终连周围的人都厌烦了。
后来,果然有一天,天上掉下了一块石头,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人们说他是杞人忧天,就是用他的故事来形容那些无端忧虑的人。
3. 守株待兔。
古代有一个农夫,他种了一棵树,每天都盼望着有兔子撞到树上,结果被自己捉住。
他整天守株待兔,结果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只靠等待,而是要主动去争取。
4. 刻舟求剑。
古代有个人在划船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剑掉到了水里。
他就在船上用刀刻了一个记号,等到船停靠岸边后,他就到水里去找剑。
别人告诉他,剑已经沉到水底去了,他却不相信,结果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形势,不要固执己见。
5. 望洋兴叹。
古代有个人站在海边,看着辽阔的大海,感慨万千,觉得自己的能力太小,望洋兴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信心,不要轻易放弃,要有勇气面对困难。
以上就是一些中华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通过生动的情节,让人们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成语故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华成语,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中华成语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成语故事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语言文字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在其背后的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启示。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探索一些中华成语背后的故事。
1. 画蛇添足。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画师,他画蛇非常有技艺,一次有人请他画蛇,他却在蛇身上添上了腿。
有人劝他说,“蛇本来就没有腿,你为什么要在蛇身上添足呢?”画师却不听劝告,仍然坚持认为这样更好看。
后来,这幅画被楚国的国王看到了,国王非常生气,认为画师是在糟蹋自己的技艺。
于是,画师因为画蛇添足而受到了国王的责罚。
2. 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一个杞国的人,他整天忧心忡忡,时常对别人说,“天会塌下来了!”人们都觉得他是个疯子,因为大家都知道天是不会塌下来的。
后来,杞国的国王得知了这件事情,他觉得这个人的忧虑是多余的,于是就下令把他放逐出境。
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
3. 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有两个人乘船过河,其中一个人的剑掉到了河里。
他很着急,于是他用刀在船舷上刻下一个记号,然后再跳到河里去找剑。
当他找到剑,回到船上时,却发现记号已经被水冲掉了,他的朋友告诉他,“你的剑已经不在那里了,你还在那里刻什么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要囿于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思维。
4.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他不小心把锄头砍断了。
于是,他就把断掉的锄头插在田地的一根树上,然后就守在那里等着兔子撞死在锄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应该脚踏实地去努力。
5. 杯弓蛇影。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他手持弓箭,肩挎酒壶。
走到一处山涧时,他看到了一条蛇在草丛中游动。
他一惊,连忙拉弓搭箭,但是他的手因为害怕而颤抖,箭射飞了。
他赶紧拿起酒壶来打蛇,可是蛇早已逃之夭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就像是杯中的倒影一样,并不是真实的事物。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
【导语】中华⽂化博⼤精深,成语更是古⼈的智慧结晶。
中国成语古今同⽤,百代甄选,留存者皆为精华,传承⾄今。
下⾯是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字版(⼗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成语故事⽂字版 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位闻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字聃。
据说他刚⽣下来的时候,就是⼀个⽩头发。
⽩胡⼦的⼩⽼头⼉;所以⼈们称他“⽼⼦”;还说他是在⼀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因为他⽿朵长得⾮凡⼤,所以名“⽿”。
其实,⽼⼦是⼈们对他的尊称。
⽼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新浪潮,想⾛回头路。
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化的发展毁坏了⼈民的淳朴,给⼈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民稀少。
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它们。
不要让⼈民⽤⽣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处去使⽤它们。
要使⼈民重新使⽤古代结绳记事的⽅法,吃得很⾹甜,穿得很舒适,住得很安适,满⾜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
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们直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个成语出⾃《⽼⼦》⽢美⾷,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表⽰⽣活美满、安定。
2.中国成语故事⽂字版 雪中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起打天下,深知江⼭来之不易。
因此,他特别爱护⽼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在不⾜以给⼈任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像⼀把把垂下来的⼑,令⼈望之即瑟瑟发抖。
宋太宗在皇宫⾥⾯,穿着龙袍,烤着炭⽕,还觉得寒⽓逼⼈。
这时,宋太宗想起乾德⼆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时,⾝穿貂⽪⼤⾐,戴着⽪帽全副武装,所有的⼤⾂都缩着⼿不胜寒瑟站在讲武殿临时铺的地毯上,上奏章说话哆哆嗦嗦,冷得⾆头打结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拿来美酒,借酒来驱赶寒冷。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20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20篇)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1蛇影杯弓【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个人叫杜宣,一次在人家中饮酒,见杯中好像有一条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始终不见好。
朋友询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把那天的情形说了一遍。
朋友笑着告诉他那是墙上的箭影而已,他也大笑一声,病不治而愈。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2束手就擒【成语故事】公元945年,契丹军将后晋军队围困在阳城,后晋军队的供需被切断,内外隔绝,生活十分困难,军心不稳。
晋将苻彦卿有勇有谋,向主将张彦泽、皇甫遇建议与其在此束手就擒还不如战死,就分析天时地利人和,出其不意绕到契丹军后方发起进攻取得胜利。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3声色俱厉【成语故事】唐朝翰林学士韦绶的儿子韦温在父亲死后出来做官,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遗训不能当翰林学士。
唐文宗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韦温拒不接受。
唐文宗声色俱厉去问他为什么,他只好承认是父命难违。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4上下其手【成语故事】公元前547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穿封戍和公子合围郑国大夫皇颉,穿封戍俘获了他。
在战后,公子围争功,穿封戍不服,请太宰伯州犁裁决。
伯州犁有意把手抬高对皇颉介绍公子围,把手降低介绍穿封戍。
皇颉会意说是公子围俘获他的。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5三纲五常【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
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买椟还珠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成语故事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中国古代文化成语故事典故(8篇)
中国古代文化成语故事典故(8篇)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中国古代文化成语故事典故1[不耻下问]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刮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
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压迫更重。
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
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眼看周王朝政权摇摇欲坠,关心国家的大臣都很痛心。
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
可是周厉王不听,一些权臣也嘲笑凡伯,说他昏庸无能,不识时务。
凡伯非常气愤,挥笔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
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
老夫我一片诚意,小子们却是骄傲自得。
我进谏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反倒拿来取笑戏谑。
你们的气焰炽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这首诗的内容,是劝说周厉王千万别把忧患当做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全面爆发的时候尽力防止它。
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
后来的势态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国都的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
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后来,人们就用“不可救药”来形容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或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中国古代文化成语故事典故2[抛砖引玉]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名叫赵嘏(ɡǔ)。
他的诗写得很有特色,连著名的大诗人杜牧也十分欣赏。
因为赵嘏曾在一首诗中写出“长笛一声人倚楼”的佳句,所以他又被人称为“赵倚楼”。
中国成语故事pdf
中国成语故事pdf
嫦娥奔月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嫦娥。
她心灵手巧,绣出的花儿如同真的一样,十分美丽。
不少人慕名而来,请求嫦娥传授技艺。
其中,有一个名叫后羿的青年,他箭术高超,为了保护乡亲们而勇斗猛兽。
后羿与嫦娥相识后,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
不久后,他们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后羿误食了仙丹,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他看着越来越远的嫦娥,心如刀绞。
这时,他发现身边有两只兔子,便毫不犹豫地抓住它们,将它们放在嫦娥的手中。
嫦娥眼含泪水,抱着兔子望着天空。
她看到后羿的身体逐渐消失在天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悲痛。
为了不让乡亲们担心,嫦娥决定飞往月宫。
她展开轻盈的衣裳,飘然而起,飞向那皎洁的明月。
乡亲们惊呼着,望着嫦娥消失在夜空中。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嫦娥虽然离开了人间,但她的爱与后羿永存心中。
在月亮上的她,常常深情地望着人间,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后羿重逢。
而那些兔子也化作了玉兔,陪伴在嫦娥的身边,见证着这段永恒的爱情。
中国成语故事精选(5篇)
【导语】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道理⼤智慧,通过描写⽣活的⼀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明⽩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下⾯是整理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为⼤家带来帮助,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些参考的作⽤,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的后续更新吧!1.中国成语故事:明⽬张胆 唐朝中期,有位⼤⾂名叫韦仁约,字思谦。
因“仁约”和武则天的⽗亲武⼠矱之名偕⾳,为了避讳,他就废名⽤字,称韦思谦。
他为⼈刚正,敢于直⾔。
唐⾼宗时,韦思谦担任监察御史,负责对各级官吏的政绩考察。
有⼀次,他在考察中,了解到中书令褚遂良压低地价、强买他⼈⼟地⼀事。
虽然褚遂良当时位尊官⾼,⽽且深得唐⾼宗信任,但韦思谦毫不畏惧,仗义执⾔,上书弹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去中书令的职务,贬为同州刺史。
褚遂良因此怀恨在⼼。
时隔⼏年,褚遂良官复原职,重新担任中书令。
他利⽤职权对韦思谦打击报复,把韦思谦贬到外地当⼀个七品⼩县官。
⼤家对韦思谦的遭遇很同情,劝他以后要圆滑世故⼀些,不要再得罪权贵了。
但是,韦思谦态度坚决地说:“⼤丈夫要敢于直⾔,敢作敢为,遇到损害国家、危害百姓的事,就决不放过,明⽬张胆地报答国家的恩惠。
岂能碌碌⽆为,只图保全妻⼦⼉⼥呢!”2.中国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中国成语故事及解释
中国成语故事及解释汉语成语是汉语言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含义丰富而又历史悠久的固定词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国成语故事及解释,希望能够帮到你!中国成语故事及解释篇一:克已奉公的成语故事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
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
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
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解释】克己:克制、约束自己,克制住自己的私心;奉公:以公事为重。
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中国成语故事及解释篇二:空前绝后的成语故事晋朝顾恺之,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他的绘画才能更是出色,闻名于世。
顾恺之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
与众不同的是,他画人物,从来不先点眼珠。
有人问其原因,他说:人物传神之处,正在这个地方。
一语道出了其中的诀窍,使人叹服。
当时被人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南北朝时的梁朝,又出了一个叫张僧繇的大画家。
他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在当时名气很响。
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佛塔,都命他作画。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中国历史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1;吴王一向很专横,要想说服他是件很难的事情。
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
他召集群臣,宣布要攻打楚国。
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这才是当务之急。
吴王听到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各位不必议论,我决心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的决心,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决不轻饶!”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乱说一句说,于是,匆匆退朝。
大臣中有一位正直的年轻人,他下朝后心中仍无法安宁,思前想后,他觉得不能因为自己而不顾国家的安危。
这位大臣在自家的花园内踱来踱去,目光无意中落到树上的一只蝉的身上,他立刻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大臣便来到王宫的后花园内,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吴王都要到这里散步,所以,他有意等在这里。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吴王果然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后花园。
那位大臣装着没有看见吴王,眼睛紧盯着一棵树。
吴王看到这位大臣的衣服已经被露水打湿了,却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眼睛死死地盯着树枝在看什么,手里还擒着一只弹弓,便很纳闷地拍拍他的肩,问道:“喂,你一大早在这里做什么?何以如何入神,连衣服湿了都不知道?”那位大臣故意装作仿佛刚刚看到吴王,急忙施礼赔罪道:“刚才只顾看那树上的蝉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来,请大王恕罪。
”吴王挥挥手,却好奇地问:“你究竟在看什么?”那位大臣说道:“我刚才看到一只蝉在喝露水,毫无觉察一只螳螂正弓首腰准备捕食它,而螳螂也想不到一只黄雀正在把嘴瞄准了自己,黄雀更想不到我手中的弹弓会要它的命……”吴王笑了说:“我明白了,不要再说了。
中华成语故事 展板
中华成语故事展板标题: 中华成语故事展板内容:1. 张冠李戴故事梗概: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时期,齐国相张良与汉王刘邦相识,刘邦刚刚自称西汉皇帝。
一次,张良不小心将自己的帽子戴在了刘邦的头上,而把刘邦的帽子戴在了自己头上。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张良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纠正了帽子的位置。
这个故事由此而来。
2. 狐假虎威故事梗概:古代有一只狐狸,它经常被其他动物欺负。
一天,它遇到了一只雄狮,想到了一个机会保命的方法。
它假装非常强大地吼叫,吓住了其他动物,使它们都逃离了现场。
狐狸因此获得了声名。
这个故事由此而来。
3. 杞人忧天故事梗概:古代有一位杞国的人,他的心思非常悲观,总是为一些可能发生的不幸忧心忡忡。
有一天,他听说国境上的大害虫要入侵杞国,便开始悲观地为这个可能的灾难忧虑。
后来,当他亲眼看到虫患时,发现其实并没有到达杞国。
这个故事由此而来。
4. 守株待兔故事梗概:古代有一位农夫,他每天都清晨到田地里工作,可他从来没有种植过一棵株。
一天,他偶然间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一棵株上死了。
他惊喜地发现,这只兔子撞死后肚子里还有一大堆宝藏。
于是,他误以为种植株木就能得到宝藏,于是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由此而来。
5. 刻舟求剑故事梗概:古代有一位人在划船过河时,不小心将剑掉入了水中。
他迅速用刀刻了一个标记在船上,并将船泊在同一个位置。
他希望当水退去时,可以找到他掉下的剑。
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船移动后,水中的剑已经不在旧的位置了。
这个故事由此而来。
6. 锦上添花故事梗概:古代有一位年轻的宫廷画家,他的画作已经非常出色。
然而,他总是觉得画作还不够完美。
一天,他看到了一位国王所赏赐的一幅美丽锦缎,他突然灵机一动,将锦缎的图案画在自己的画作上。
画作因此更加华丽精美,人们称之为"锦上添花"。
这个故事由此而来。
7. 拔苗助长故事梗概:古代有一位农夫种植水稻,他急于希望稻苗长得更快。
于是,他每天早晨都去田地里拔一些稻苗的根部,以为这样可以加快它们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语故事盒中的故事1:囫囵吞枣
古时候,有一个医生,很喜欢给别人介绍水果的吃法。有一次,他在介绍生梨和枣子的功用时,说道:“吃生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对人的脾脏有害处。吃枣子则恰好相反,对脾脏有好处,对人的牙齿却有害处。”旁边有一个呆子听了之后,马上自作聪明地说:“我倒是有一个好办法,既可以收到生梨和枣子的功效,又可以避免它们的害处。”
卞庄子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就远远地看着那两只老虎。不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来,小老虎被咬死了,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伤。这时,卞庄子冲上去,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消灭了。
陈轸讲完了这个故事,然后对秦惠王说:“现在韩、魏两国长期战争,最后必然是弱国灭亡,强国受到很大的打击。到时候如果您乘机把遭到削弱的强国打垮,不就一下子灭掉了两国吗?”秦惠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果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医生听了反问道:“你吃生梨不咽,肠胃没有吸收,怎么能有益于牙齿呢?你吃枣子一个一个地囫囵吞下去而不咀嚼,肠胃能消化吗?又怎么能对人的脾脏有好处呢?”这个呆子无话可说了。
中国成语故事盒中的故事2:两败俱伤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陈轸(zhěn)的人。他非常聪明,遇事总是能想出很多好办法。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国去。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多,仍然没有分出胜负。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秦惠王知道陈轸很有见识,便向他请教。
汉和帝看到这份奏折后深受感动,于是就把班超从西域召了回来,让他安度晚年。班超回到洛阳后,由于旧病复发,不久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一岁。
于是,陈轸讲了卞(biàn)庄子刺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正要咬一头牛,卞庄子见了,马上拔出剑来,想冲过去与老虎搏斗。
旁边的人劝他说:“这两只老虎正在争吃一头牛,争着争着就会互相撕咬,结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大的也会受伤。到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了伤的,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解决了。”
中国成语故事盒中的故事3:力不从心
东汉时期,北部的匈奴不断骚扰汉朝边境,并凭借军事力量统治西域的弱小国家。公元73年,汉明帝刘庄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抵御匈奴的侵犯,就派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前后生活了三十年。他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为祖国北部边境的安宁,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朝廷将他封为定远侯。
班超年近七十岁的时候,感到身体渐渐衰弱,又非常思念家乡,便上书汉和帝肇(zhào),请求把自己调回玉门关以内,以免老死西域。
班超的妹妹班昭也递给汉和帝一份奏折,说:“班超现在衰老多病,满头白发,两只手也不听使唤了,耳朵聋了,眼睛花了,走路必须要拄拐杖才行。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班超的力量已经不能使他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了。(原文是:‘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这不仅损害了国家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功绩,而且忠臣也无法尽力效忠,这多么让人痛心啊!”
那位医生很感兴趣,便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呆子得意地说:“我吃生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去,这不是可以让生梨有益于牙齿,而避免了它对脾脏的伤害吗?”旁边有人听了这话就问:“那么枣子怎么吃才好呢?”呆子不以为然地说:“这还不简单吗?等我吃枣子的时候,我就不用牙齿咬,一口吞到肚子里就是了。这样就可以让枣子对脾脏起到好的作用,又不至于伤害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