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 现代教育媒体

合集下载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MOdernEdUCationTeChnOIogy)课程编号:Z210025总学时数:14+18 学分:2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各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悉各种常用教学设施的操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对教师要求,而为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的一门应用类课程,目的在培养未来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它的理论基础。

并对本课程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学生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技术,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阐述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媒体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生的特点,选择和组织不同侧重面的教学内容,解决相关领域中教育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能力和素养。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2课时)1.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教育技术的定义;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1.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3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掌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的掌握,难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52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52
23
第三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也被称为教学论,是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及 其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范 围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材、教学 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
教学理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抽象出来的科学知 识体系,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噪音 反馈
图2.3 香农—韦弗模式
30
第四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2.4.2 教育传播的效果
教育传播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共同经验原理 2. 抽象层次原理 3. 重复作用原理 4. 信息来源原理
31
第五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
9
第二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0
第二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 国,它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 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和新行 为主义。
目前传播的主要模式有拉斯韦尔的 “5W”模式、香 农—韦弗传播模式和贝罗传播模式。
28
第四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2.4.1 传播的主要模式
1.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图2.2 “5W”模式及其扩展的五个研究领域
29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编码:14105D课程类别:必修课总学时:64学时总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基础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

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小学教师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力求通俗易懂,突出使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必然会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必须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的重任。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2.了解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4.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5.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1、教育技术的概念2、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4、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教育技术概念及内涵,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解现代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难点: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第二章教学媒体(4学时)教学内容:1、教学媒体概述(1)教学媒体及其特性(2)教学媒体的分类(3)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2、信息化教学环境(1)校园网(2)多媒体教室(3)计算机网络教室(4)微格教室(5)电子白板基本要求:了解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其分类,掌握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熟悉信息化教学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学媒体的选择信息化教学环境难点:教学媒体的选择第三章教学资源(8学时含上机实验)教学内容:1、教学资源概述(1)概念(2)分类2、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素材(1)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2)多媒体素材的类型(3)选择多媒体素材的原则3、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处理(1)文本素材(2)图像素材(3)音频素材(4)视频素材(5)动画素材基本要求: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类型及选择素材的原则,能熟练掌握相关媒体素材的制作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1-2章学习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1-2章学习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1-2章目录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教育技术的概念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演变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技术定义四、教育技术相关概念辨析第二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二、教学理论三、传播理论四、系统科学理论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变革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三、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第二章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第一节现代教学媒体一、教学媒体的概念及分类二、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三、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应用第二节现代教育环境一、现代教育环境的概念二、现代教育环境教学功能第三节现代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一、校园网二、多媒体教室三、网络技术四、数字图书馆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第一节教育技术的概念一、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演变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分为三条脉络:一是早期的个别化教学,经历程序教学,最后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二是发端于直观,经历视觉教学运动,视听教学运动,最终形成的媒体教学;三是由经验性的教学系统方法发展形成的教学系统开发和设计。

(一)直观教学阶段(20世纪初-20年代)(二)视觉教学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三)视听教学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四)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五)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0年6月25日,全美教育协会的视听教学部正式更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定名为“教育技术”。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早期,我国的教育技术称为“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创的名称,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运动,而在中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

1919年,我国的教育工作开始运用幻灯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

我国的电化教育分为两个阶段:视听教育阶段和信息化教育阶段。

(一)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在视听教育阶段,电教领域应用的主流技术是:投影、录音、电视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二章 教育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二章 教育媒体

一位数学教师的《连加,连减》课
该教师用课件演示来创设情境:在操场上,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 9个气球。突然吹来了一阵风,小朋友手中的5个气球一起在天空中消 失了。课件演示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根据此情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学生回答:“可以提出‘还剩气球多少个?’的问题,用算式表 示就是9-5=4(个)。”由于学生列出的算式没有用到“连减”,接下 去难以用已制作好的课件教学,教师就引导学生:“还可以列出怎样 的算式?”学生一片茫然。无奈之下,教师只得给学生以明示:可以 用9-2-3的算法。到最后,教师问学生是否同意这一想法,学生却 不约而同地大声说:“不同意!”顿时,教师十分尴尬……
案例: 近几年来,某校在组织教师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反复强调所 有教师上课时必须“将媒体技术作为演示 工具,辅助教师讲授”,做法是否妥当?
教育媒体的选择
3 媒体选择的模型
问题表实际上是列出一系列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的问题,通过
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 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情景 的媒体。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 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
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 的“圣人”、“先驱”和“先 知”。他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传 播学大师,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 播学理论家
经典理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
1 克拉克的观点
(1)教学媒体只是信息发送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电视、书本、 还是面授,传递信息的内容没有什么不同,其教学效果也没有 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信息的传递方式。 ( 2)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效 果,媒体的使用不会“自动”促进学习。“能带来稳定且再三 复现高质量教学的,与其说是所使用的媒体,不如说是软件的 设计” 。
案例分析:在某小学的数学练习软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重大的变革。

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想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式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P2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因特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P2美国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P3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图表)P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P61、视听教学理论。

它指出了各种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教育技术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与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2、学习理论。

它使阐明人们的行为变化如何产生,揭示学习是依据什么机制而形成的理论。

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的基础理论。

3、传播理论。

它是全面研究人类进行信息传送、交换、加工的科学。

它建立起来的传播过程与模式的理论和传者、受者与传播媒体的理论,对教育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解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的主要基础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横向科学,并具有浓厚的方法论特性,提供了适合于现代科学研究与管理的新方法。

它也是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

经验之塔(解释、内涵)“三类十层”P7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戴尔)P9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现代教育基础

现代教育基础
6、参观展览:通过观察了解来学习。
7、电影和电视: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事物的代表,而不是它本身。通过看电影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的经验。
8、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9、视觉符号:主要指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模拟图形等抽象符号。
10、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文字符号)两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
c.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巴甫洛夫和斯金纳,他们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间的联结,S —R 是学习心理的最高解释原则和公式。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流派有:
4、系统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展开全部教育实践的,即对教与学过程与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现代教育技术重视教育教学过程,各步骤精心的设计、实施,要求教学各要素有序运行,随时进行评价和修正。
5、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教育最优化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最优化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用最少时间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术所追求的。
1、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包括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现代教学理论有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等。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现代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教育技术学定义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分类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

三.教育信息化定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邻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特点(1)技术层面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信息加工精度高,效果好,成本低;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体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2)教育层面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教材多媒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资源全球化:利用Internet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

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学习自主化:电子教材、微视频、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发展性评价、增量性评价环境虚拟化:实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与交融系统开放化:全新的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泛在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正逐步成为现实。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支架式教学:①搭脚手架②进入情境③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的掌握
认知主义
智力的发展
建构主义
能力的提高
教学任务
教知识技能
教怎样学习
教怎样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控制外显行为
指导内部加工

提供学习环境
基本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 应的联结;学习 过程是渐进的尝 试错误的过程; 强化是学习成功 的关键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 成;是将外来刺激同 化于原有认知结构的 过程;内部心理结构 的形成和改组是学习 的基础
二、教学理论
【各种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和范例教学理论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提供了指导,充分 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 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为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教为主”的教学 设计模式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中提出的九段教学活动程序是指导实际教学较有效 的教学程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通过选择来安排九段教学活动 程序全部步骤或其中的几步。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教学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据,以产品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都是以追求 最优化为目标。
九段教学法
(一)学习理论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 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 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代表人物:皮亚杰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情境性教学 支架式教学
各派学习理论的特点比较
二、教学理论
【先行组织者理论】
所谓先行组织者不是指人,而是指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 新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新学习的材料要具 有高一层次的概括性和包容性,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现。先 行组织者是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的一种有效策略。 教学时,先提出先行组织者,然后将先行组织者迁移到新 学习材料中,分析两者间的相同成分和不同成分,以相同成 分作为推理的依据,将新课题纳入到原有的知识范畴。之后 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 3.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 首先是效果标准 , 即每个学生在教学 、教育和发 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 水平 。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要从学习成 绩 、品德修养 、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 二是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 ,这就是国家规定的 教学大纲等; 三是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 能 。其次是时间标准 , 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 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 教学传播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但是为了研究方便 , 南 国农 、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如图2-5) 。
· 4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 ( 1) 共识律: 在教学传播活动中 ,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
· ( 2) 谐振律: 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 ”同学生 接受信息的“ 固有频率 ”相互接近 , 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 传通方面产生共鸣。
· 2.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关于学习的含义 ,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得到 ,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 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 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 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情境 ”、“协作 ”、“会话 ”和“意义建构 ”是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 第一 , 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 第二 ,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 第三 , 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 第四 , 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43
第四节:视听媒体与传播理论基础
视听教育理论— 视听媒体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逐步 形成教育理论,总结和阐述各类视听媒 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4
戴尔的视听教育理论
爱德加· 戴尔
美国教育学家 视听教学领域的代言人
其理论课概括为三个方面:
• 学习是一个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 程。 • 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该按照他能够提供给学 习者的经验的抽象与具体程度来分。
11
12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 的,任何刺激——反应单元都应看作是反射。 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 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 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是由人自身发出的。
“刺激——反应——强化”理论
《新东方学英语》软件
13
创建多个用户,让每个学习的人都随时了解 自己的学习情况
14
完善的功能有助于你 更好的学习单词
15
随时提示你目前的学习计划,看你偷没偷懒
16
全面的书籍供你选择学习类型,觉得不够, 自己可以加入个人想要的书籍
17
学习计划,两种模式任你选
18
单词初记让你从头开始学单词
19
逐词浏览,让你边学边听边写 边看,做到三位一体
20
根据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反复让你复习学过的 单词,来加深印象,来积累大量的词汇量
理代传播理论—
现在一般将传播看作是特定的个体或群 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播 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社会活动。
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 程,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传播理论可以帮 助我们分析和研究教学传播过程涉及的要素。
51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

斯金纳(B.F.Skinner)程序教学法的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
认知主义 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 的,它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它源自于 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行 为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作用于学习者。环境只是提供了潜在的刺激, 而刺激能否受到注意和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所以, 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 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 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 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
社会学习 理论
关于学习行为的习得过程
关于决定人类学习行为的因素 关于人的行为的内在强化过程 关于自我效能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
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 心理学思潮,其关注的是想要成为真正的关于人的科学。人 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代 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
小步 子原 则
积极 反应 原则
及时 强化 原则
自定 步调 原则
低错 误率 原则
斯金纳(B.F.Skinner)程序教学法基本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
程序教学理论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 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 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 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 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 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14151教育技术复习

14151教育技术复习

第三章数字化媒体素材的获取和利用
1、获取文本格式文字的途径有:键盘输入、图形识别、语言识别, 截取复制,屏幕图片捕捉不能获取文本格式文字。 2、 计算机中,根据对图形的表达和生成方式,可将图形分为两种: 位图和矢量图。 3、 关于位图和矢量图的描述中:位图在放大缩小过程中会产生失 真、矢量图在色彩层次表现方面的性能不如位图、Photoshop是处理 位图的 常用软件之一是正确的,而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是以矢量图格式进 行存储是不正确的。 4、图形文件格式中,同一张图片最多只能支持256种颜色的是GIF 格式。 5、 GIF文件格式可以支持动画。 6、在Windows环境下,要将当前活动窗口内容以图形方式捕捉到 Windows的剪贴板中,需要按下“Print Screen”键的同时按下 “ALT”键。
第二章 教学媒体
听觉媒体 1、话筒是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件。按原理可以分为动 圈式和电容式、电磁式和电压式。 2、 衡量话筒性能的指标通常用:灵敏度、输出阻抗、频率范围、方 向性等参数描述,响度不作为描述参数。 3、 使用话筒过程中用吹气法、敲打法试验麦克风是否工作正常的做 法是不恰当的。 4的过 大、话筒距离扬声器太近、话筒正对扬声器。
第四章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1、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点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 学策略的用于教学的多媒体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内容组织结构包括:线性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 复合结构。 3、多媒体课件设计三个阶段包括:教学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结构 设计。 4、在目前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作为卡片或页面类型的创作工 具有PowerPoint、金山演示。 5、在PowerPoint中插入背景音乐,并在第五张播放完毕后结束的操 作方法。 6、Adobe公司的FLASHI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之一。 7、如何评价一个多媒体课件。 8、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再现功能
集成功能 交互功能 扩充功能 虚拟功能
5.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P17-18)

• • •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扩大教育规模 促进教育改革
6. 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要求(P23-25)
1) 2) 3) 4) 5) 6) 7) 8) 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 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监控与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及教育科研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 教育创新能力
2. 传播理论(P40-45)
• 拉斯威尔理论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
3. 媒体(P53)

• •
媒体 (medium)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载 体与任何技术手段和信息工具。
教育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育过程,作为传递 和控制教育信息的手段和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装备的,用来记录、储存、传递和控制教育 信息的媒体。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观 摩 示 范 参 与 演 戏
观 察 的 经 验
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做 的 经 验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观点(P38- 40)
1. 塔的经验分布。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 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 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学习方法。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育升华。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 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替代经验。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 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 形成科学的抽象。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 使教学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版)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版)

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技术94定义是什么?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04定义是什么?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利于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是什么?每一个范畴各包含哪些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应该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

设计: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分析;评论: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利用:媒体的利用、革新技术的推广实施并制度化、政策与法规;开发:文印技术、音响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综合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进入教育领域,为建立新型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使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多样化、自主化、国际化成为可能。

•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三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和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进行课程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方式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2.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3.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4.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5.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6.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7.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8.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工具9.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10.信息技术作为评价工具11.计算机作为教学管理工具第二章:1、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媒体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籍、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的播放设备等。

当媒体承载的是教育信息时,被称为教育媒体,教育媒体是指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个人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章【个人整理】

AECT定义的内涵: (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 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 (2)两大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 (3)五个范畴(内容)。设计、开发、利用、管理 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 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 一个理论领域。
❖ 教育技术基本指导思想概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三个概念的整合应用。操 作过程可分为六个步骤:即鉴定、设计、选择、实 施、评价和修改与推广。亦可概括为两个基本环节, 鉴定问题和解决问题,即首先确定要解决的是什么 性质的问题或需求,然后再根据问题的性质来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定义实质 和知识体系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一项教学方法改革运动 (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设计教学方 法)到形成教育技术综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 进而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的三个主要的阶段,前 后约80余年。
❖ 从西尔斯和里奇合著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 范围》一书上所列出的七个定义。归纳起来,我们 可以从一项运动、一个研究实践领域和一门专业和 学科三个不同的背景下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各种含义。
❖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发展 阶段
萌芽 阶段
时间 19世纪末
引入媒体 幻灯
起步 阶段
迅速发展 阶段
20世纪初~20年 代
20世纪30年代~ 60年代
无声电影 无线电广播
有声电影、电视 程序教学机
系统发展 20世纪60年代~
阶段
80年代
网络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阶段ຫໍສະໝຸດ 今闭路电视系统 计算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发现风扇不转时,应立即关机 B.听到有异常的声音或闻到有气味时,立即关机 C.不要用手去摸放映镜头 D.注意安全
(三)幻灯机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 1.幻灯机的维护保养 • 2.幻灯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二、投影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新月透镜:隔热;辅助聚 光;缩短聚光系统的焦距 螺纹透镜:具有片门孔径 大、厚度薄、重量轻、透 光性能好、照度均匀 片门:又称载物台,它是 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螺 纹透镜的上方,放映时承 载投影片或实物 反射镜:改变光轴方向; 将屏幕上的影像调整成正 立的影像
投影器使用注意事项
(1)放映时,应使用遮光框,以便提高观看效果
(2)在投影器上直接书写时,应该让学生看到笔尖的移动 (3)在放映过程中,应根据投影片的厚度,随时调节调焦旋钮 (4)若投影器的散热风扇不转,应立即停止工作,以免损坏机器 ( 5 )在放映过程中,若灯泡烧毁,要先关闭电源开关,再转换灯泡切换 开关。否则,在切换过程容易烧坏灯泡。放映过程中,不得随意转 换灯泡切换开关 ( 6 )灯泡工作时,钨丝极容易振裂。因此,投影器在工作时不可搬动, 并尽量减少震动 (7)切不可在灯泡发光的情况下关闭反光镜盖,这样会损坏螺纹透镜 (8)在课堂上多次使用,但间隔时间较长时,应随时关闭电源。
四、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教学信息更加一致,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 2、教学活动更加有趣。 3、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 4、提供有效的交互。 5、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6、有利于个别化教学。 7、可促进学习者的“发现”和“探询”学习活动。 8、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 9、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视频展示平台与其他设备的配接
• 1.视频展示平台与电视机、投影机的配接 • 2.视频展示平台与录像机等记录设备的配接 • 3.视频展示平台与计算机的配接
(三)视频展示平台的使用
• • • • • (1)连接好视频展示平台与大屏幕投影机的视、音频线; (2)撑起力臂,打开调整好镜头; (3)插上电源线,打开视频展示平台电源开关; (4)展示不透明资料时,打开照明灯光; (5)展示透明资料(投影片、幻灯片)时,打开等箱电 源开关; • (6)展平资料,调整变焦数据,使得屏幕或银幕上画面 大小适合; • (7)仔细调整焦点,使得图像清晰;也可采用自动调焦 按钮; • (8)使用完毕,关闭电源,再进行一些整理保养工作。
• 注意:
–温度在200度以上 –在点燃状态下,不可使灯泡震动
2.幻灯机的调焦机构 • 幻灯机的调焦机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镜头位置来调 整放映镜头、屏幕和幻灯机之间的距离,使幻灯片 上的教学信息能在屏幕上得到清晰的再现。 • 幻灯机的调焦机构有手动、电动和自动调焦三种。 –手动调焦就是用手转动镜头外部的调焦环,直至 在屏幕上得到清晰的画面为止。 –电动调焦是通过手控开关控制电动机的动作,带 动镜头动作来完成调焦过程。 –自动调焦是在手动或者电动调焦对第一张幻灯片 调好焦的基础上,再通过电子电路对以后的每一 张幻灯片自动进行调焦。
2.幻灯片的播放 (1)装片:放映顺序、正面向后(向光源)、倒立 (2)插上电源线: (3)装片盒:将装好幻灯片的片盒准确推入片盒仓。 (4)开机试映:
取下镜头盖,接通电源开关 此时能听到风扇的运转声(或开启风扇开关) 开启灯泡开关 调整使得光幅大小基本充满屏幕
(5)聚焦:推上第一张幻灯片,调焦直至屏幕上的画面清楚。 (6)放映:开始放映、微调 (7)关机:先关闭灯泡,待一会儿才关闭风扇开关 (8)整理:散热片刻后,关闭风扇,盖好镜头盖,罩上防尘罩以 及其它一些收拾整理工作。
3.CD唱片、唱机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 从唱片盒中取出唱片的正确方法
–用大拇指和中指夹住唱片边缘,用食指按动 唱片盒中央的弹性齿,将唱片取出
• 清洁方法
–软棉布或绒布擦拭,专用CD清洁剂 –从唱片中心直向外擦,而不能顺着螺纹擦
• 远离热源
第四节 电视类媒体
• 电视类媒体泛指能通过光电和声电之间转换来处 理、贮存及传递声音和图像的媒体 • 这类媒体往往都是声画结合传递信息,既能发出 悦耳动听、感染力强的声音,又能呈现色彩斑斓 的图像画面。它们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视、听觉 感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 •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广泛应用的这类媒体有电视机、 录像机、视频展示平台、投影机、各式各样的影 碟机等
• 一、电声换能器件 • 二、录音机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 三、CD唱机和唱片
一、电声换能器件
• 1.传声器的功用
传声器俗称话筒,它是将声能(机械能) 转换成电能的电声器件
(1)动圈式传声器
• (2)电容式传声器 • (3)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
• (4)无线传声器
无线传声器是用超高频(或特高频)载波在近距离内 传递输出信号的传声器,无线话筒是一个小型的调频 发射机,一般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组成。 民用级的发射频率FM波段,FM接收机接收。专业级的 无线话筒通常配有专门接收机接收,它的有效范围约 为100-500米左右。 多个无线话筒同时使用时,是由各自的接收机接收后 分别送到多路调音台混合来实现同时播音的。 无线话筒是教师常用于课堂教学的话筒。
投影器的调焦系统 投影器的调焦机构是通过调节安装 在支撑臂上的放映镜头的位置,使得屏 幕上的影像清晰。
投影器的使用
• • • • • • • • 打开反光镜 开启电源 弱光与强光的转换 俯仰以及水平旋转装置 焦距旋钮的调节 光幅的调节:距离远、光幅大、亮度低 放映完毕时先关闭电源再合上反光镜 灯泡切换
光学成像原理
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实像
(二)幻灯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光源:溴钨灯; 2、集光部分:反光镜;聚光镜; 3、成像部分:放映镜头、银幕;
卤钨灯
• 优点:
–体积小 –光通量稳定 –光效高 –光色好 –有效寿命长溴镝
• 2.扩音机的功能
• 扩音机是完成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具有一定功 率的大电信号的电声设备。它将来自各个信号 源的微小电信号加以放大到足以推动扬声器还 原出声音
• 3.扬声器的功能
• 扬声器是把扩音机送来的电信号转换成声音的一种电声器件 • 扬声器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于是常见有电动号筒 式扬声器、电动纸盆式扬声器和组合式扬声器。
1、CD唱片
• 唱片结构
–唱片直径为120mm,厚度为1.2mm –由里到外:中心孔、紧固区、导入区、信号 区、导出区 –从下到上:信号层、反射层、保护层
2、CD唱机
• 信号层由无数个凸凹组成 –纹迹由里向外螺旋排列 –纹距为1.6 µ m(大约为头 发直径的1/30) –宽度为0.5 µ m –高度为0.1 µ m • 重放时通过反射的激光由内向 外拾取了数字化的信号,然后 通过一系列的变化还原声音
第二节 视觉媒体的特性与教学应用
• 视觉媒体就是应用光学的折射、反射和透射 原理进行信息传播的材料和工具。 • 主要包括光电设备--幻灯机和投影器等, 利用透明胶片等来传递教学信息。
一、视觉媒体的特性
• • • • 表现力 重现力 参与性 受控性
二、幻灯媒体
(一)幻灯机的种类 按输片的方式分: 单片式幻灯机 卷片式幻灯机 显微式幻灯机 按功能分: 手动式幻灯机 自动式幻灯机 声画同步式幻灯机 按放映镜头分: 单镜头幻灯机 多镜头幻灯机 复合式幻灯机
(二)幻灯机的使用方法
1.幻灯机的安装
• 位置:考虑到幻灯机的光幅在屏幕上的大小和亮度。 通常是使幻灯机放映镜头的主光轴指向屏幕中心并尽 可能垂直于屏幕平面 • 高度:主要考虑到观看者的视线,一般是同屏幕下边 属于一个水平线 • 方位角度:是指放映镜头的主光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 角,要求是不能太大(一般要求小于100),夹角过大 幻灯机会出现卡片现象
(1)即可展示实物,又可展示透明、不透明的文字图表以 及幻灯片 (2)提供照明灯光和透射灯箱,适用于透明或不透明资料 (3)带有负像/正像切换按钮,实现正片与负片的转换 (4)有变焦功能,根据需要可局部或全部展示画面,方便 灵活 (5)带有数字信号输出的视频展示平台,可将图像直接输 出给计算机,使用者可用其采集图像,供制作多媒体 课件使用 (6)视频展示平台输出的视、音频信号给电视机或投影机 显示图像,还可通过电视机的视、音频输出端子送视、 音频信号给录音机、录像机进行记录。
二、录音机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 1、录音机基本工作原理 • 2、录音机使用方法 • 3、录音机的日常保养
三、CD唱机和唱片
• CD是英文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的缩写, 原义为“数字化精密型唱片及放唱系统” , 该系统由激光唱机和激光唱片所组成。 • 1982年,Philips公司和Sony公司成功地推出 了CD(Compact Disc),又叫数字激光唱盘 (Compact Disc-Digital Audio,CD-DA), 并且制定了举世闻名的“红皮书标准(Red Book)”
第二章 现代教育媒体
2.1 教育媒体概述
一、媒体与教学媒体的定义 •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 •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 教学媒体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来储存、 处理和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或者工具, 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媒体的特性
(1)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 • • • • • • 扩散性:扩大了时间与空间范围 固定性:记录存储信息,需要时再现 重复性:重复使用,可以复制 组合性:多种媒体组合使用,增强教学效果 工具性:受人控制与操纵 独立性: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育媒体的主要教学功能
3.视听觉媒体的主要教学功能
这类媒体能全面展现事物的空间、时间、 运动、颜色与声音特征。属于声画结合,有利 于表现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和运动轨迹,适用 于展示运动变化的动态教学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