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病ppt课件

周围神经病ppt课件
19 19
220
21
22
23周围神经的解剖和生理 ▪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类型 ▪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思路
2266
2277
28
29
• 自主神经 性(少见)
• 轴索性
• 脱髓鞘 性
• 混合型
•单神经病 •多发神经病
18
▪ 通常全身对称性起病,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同时 受累
▪ 病变范围内腱反射消失,通常踝反射尤为明显 ▪ 感觉症状和感觉丧失多见于肢体远端,大多数病例
足部症状较手部症状明显 ▪ 可有“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 ▪ 肌力减退、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 可有出汗异常、皮肤、指(趾)甲营养障碍等
117
分类依据
病程
突出症状
病变纤维大小 病理改变 损伤范围
• 急性 • 纯感觉性
(<4w)
或以感觉
• 亚急 性
(4-8w)
障碍为主 (如糖尿 病性远端 多发性神
• 慢性
经病)
• 大纤维神经 病
• 小纤维神经 病
(>8w)
• 复发 性或 进展 性
• 纯运动性 或以运动 症状为主 (GBS)
• 混合型 (多见)
血管源性
9
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 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可攻击神经髓鞘成份产生神经 病变
▪ 血液中的循环抗体与郎飞节处的髓鞘蛋白特异地结合,导 致电传导阻滞伴或不伴有相连轴索或髓鞘的损害
▪ 补体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应也会对神经根或周围神经 轴索产生损害
▪ 选择性损害Schwann细胞或其细胞膜,引起周围神 经脱髓鞘而轴突相对完好
▪ 由于神经根及后根神经节处无血脑屏障,易被免疫、 中毒等攻击。

脊髓-最新PPT课件

脊髓-最新PPT课件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脊髓节段
Segments of spinal cord
每对脊神经所连属的 一段脊髓,叫一个脊髓 节段。胚胎3个月与椎管等长, 新生儿脊髓末端平L3, 成人脊髓末端平L1体下缘
3
脊髓起源于神 经管的后部, 是中枢神经的 低级部分。上 与各级脑中枢 有广泛联系, 下借31对脊神 经分布到躯干 四肢和胸腹腔 脏器。
编辑版ppt
4
主要内容
脊髓位置与外形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主要功能 脊髓的损伤类型
编辑版ppt
5
第一部分
脊髓位置和外形
Location and appearance of the spinal cord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冲动
编辑版ppt
37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外侧索的前半 脊髓丘脑前束:前索
起于 Ⅲ-IV层的后角固有核(脊神经节细胞中 枢支入脊髓先上升1~2脊髓节后入后角固有核), 纤维斜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在对侧的外侧索和前 索上行,止于丘脑,故称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侧束功能是传导痛觉和温度觉的冲动。 脊髓丘脑前束功能是传导粗略触觉冲动。
皮质脊髓侧束:外侧索
皮质脊髓前束:前索
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编辑版ppt
42
皮 质 脊 髓 束
编辑版ppt
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中央前回 在延髓交叉 行于外侧索 终于脊髓前角 管理同侧上下肢肌 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硬瘫):无明显的肌萎 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周围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周围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长期或自幼难以跑、跳,运动技能不佳,体育成绩不好 高足弓、锤状趾或鹰爪趾 爪型手 肌萎缩 足病,足溃疡 使用支俱 曾被误诊诊断为关节炎或小儿麻痹 用足跟足趾行走困难 从跪位站起困难
周围神经病运动、感觉损害分布
急性
• GBS • 卟啉病 • 血管炎 • 药物性,砷中毒性神经病 • 副肿瘤性感觉神经病 • 急性感觉性神经病 • 病危后周围神经病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定向诊断:确定是否神经疾病
定位诊位:确定病变部位
定性诊断:确定病因
先定位再 定性
定期诊断:确定疾病的状态和发展和转归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病史问诊的意义: 定性意义 定位意义
体检: 有更多的定位意义
实验室检查: 对病史和体检得到对定性诊断进一步确认
生理和解剖回顾
类型 Aδ C 髓鞘 细髓 无髓
运动与感觉在判断病程中的意义
运动 大多数周围神经病是慢性隐匿进展病程, 运动纤维存在失神经支配和重新支配共存 的现象,运动障碍可以很轻,根据运动障 碍判定起病时间常难确定
感觉 而感觉神经则不同,感觉纤维神经损害后 芽生现象传导变异,故症状较明显,在起 病早期就有感觉症状
慢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可能最大)病史和体检特点
直径 1~5μm 0.2~1.5
μm
传导 5~30m 1~2m/
速度 /s
s
作用 机械刺激、热觉、机 温度觉 械、多种 伤害疼痛
中枢神经
脑神经 脑
周围神经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躯体神经
脊髓 脊神经
内脏神经
12对脑神经
1

2

3
动眼

脊髓疾病 ppt课件

脊髓疾病  ppt课件

ppt课件
9
l
S3-5与付交感神经有关(付交感 神经节前神经元) 含排尿、排便脊髓中枢,支配膀胱、直肠、 性腺 尚有支配内脏及腺体功能的作用 3. 后角 — 与痛、温、触觉有关的一级神经 元 4.灰质周围有联系细胞—联系脊髓各节段 的作用,形成脊髓的一些复杂放射
ppt课件 10
白质:为向下行走的神经纤维束,位于周 边,分为 1.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测沟之间 皮质脊髓前束 下行纤维 前庭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上行纤维 脊髓丘脑前束
ppt课件
21
(二)髓内还是髓外 脊髓病变的部位 是在脊髓内外、上下、左右、还是腹背 等。八个方位进行分析,以明确病变范 围。其中髓内外的鉴别最为重要,髓外 病变在肿廇、外伤、先天性畸形、粘连 等压迫性病种为多;髓内病变以炎症、 脱髓鞘、变性、缺血性病变为多见。
ppt课件
22

起病 根痛 感觉障碍 锥体束征 多一侧开始
ppt课件 5
脊髓与脊椎的关系 因脊柱较脊髓节段发育快,脊髓节段相 当于 高颈髓—> 平行 下颈->上胸髓平面 —> +1 (高于检 查平面1节段) 中胸髓平面—> +2~3 (高于检查平 面2-3节段) 下胸髓平面—> +3 (高于检查平面 3节段)
ppt课件 6
腰段脊髓集中在T10-12 骶、尾髓集中在T12-L1 如:体查发现:T4水平 · 横贯性损害 →X 线、 CT 、 MR 检 查以脊柱T3为中心 · 半侧损害→照片检查以T1为中心 (痛触觉同侧纤维下行2-3节段 后交叉)
· 颈深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骶动脉的 分支均经椎间孔穿入硬膜后发出根动脉 ―>前后根动脉(根序动脉)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二 基本特征 肌肉:对称性肢带肌无力近端
晚期肌萎缩明显 与肌无力相一致的腱反射减退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 主要累及眼外肌 延髓肌和肢带肌; 无肌萎缩; 特征为症状的波动性; 腱反射不受影响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周围神经: 对称性远端的感觉 运动 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尤其腱反射改变明显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一 机制 从大脑的运动神经元 到肌肉这一通路 任何环节病变 均可导致肌无力或瘫痪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二 部位与病变的关系
一电解质紊乱 1 低钾:
肢带肌无力呼吸肌及延髓肌 多不受影响 腱反射存在;补钾有效 发作性数小时~数天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高钾:
家族性; 发作性持续12小时;频繁; 肌无力常累及某一肌群; 可有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多数性单神经病:
为多个不相邻的周围神经损害; 常见病因为糖尿病 结缔组织病 变等
3 单一神经损害:
多为局部病因所致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4 神经丛病变: 见于外伤 肿瘤或炎症等 臂丛损害:上部 下部 腰骶丛损害:
5 前根损害: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6 前角损害: 节段性特征;肌张力降低 反射改变 肌萎缩; 可见肌束震颤 多为远端无力; 也可能以近段为主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伴有疼痛或肌强直; 禁食 运动后或使用钾诱发钾敏
感性; 发作时血钾多正常或升高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3 副肌强直paramyotonia 诱因:寒冷 自发 特征:寒冷诱发
反常性强直活动后加重 常染色体显形遗传; 常伴高血钾或正常血钾

人卫九版神经病学PPT课件11-脊髓疾病

人卫九版神经病学PPT课件11-脊髓疾病

脊髓的血液供应
• *脊髓的动脉:节段动脉、脊髓前动脉、脊 髓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3/4的血液。 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后1/4的血液。
脊髓的功能
• 传导功能 • 反射功能:躯体反射:牵张(伸肌)反射
和屈肌反射。内脏反射:血管张力、发汗、 排尿、排便、勃起、瞳孔反射。 • 躯体神经营养功能
• *后中间沟把后索分为内侧的薄束和外侧的 楔束。
• *脊髓节:每对脊神经根与脊髓相对应的部 分。脊髓共有31节,颈8、胸12、腰5、骶5、 尾1。
脊髓的大体解剖
• *颈膨大:颈4-胸1。 •பைடு நூலகம்*腰骶膨大:腰2-骶3或腰1-骶2 。 • 锥体和脊髓节段的对应关系:上颈段与锥
体相同,下颈段和上胸段平上1节锥体,中 胸段平上2节锥体,下胸段平上3节锥体, 全部腰节平10、11、12锥体,骶尾节平腰1 锥体。
各种脊髓病变的临床特点
• 脊髓横断:首先出现脊髓休克,原因是失 去高级中枢的控制,下行传导束的易化和 抑制均消失。人类的休克期最长,平均3-6 周。横断面以下出现:运动、反射、躯体 感觉、内脏感觉、肌张力消失。膀胱功能 障碍:尿潴留—尿失禁—自动膀胱(骶髓 受损除外)。
各种脊髓病变的临床特点
• *脊髓半切(Brown-Sequard)综合征: 病变同侧:1、损伤平面以下痉挛性瘫痪。
脊髓的传导束(上行)
• 脊髓丘脑束:传导痛、温、触、压等浅感觉,对 它的走行了解不是完全清楚。皮肤、粘膜等的感 觉神经末梢---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触经后根外 侧---脊髓的背外侧束(Lissauer束),在同节或上 下1-3节---部分纤维止于后角Ⅰ-Ⅲ层,主要是后 角边缘核---发出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对侧脊 髓的外侧索和前索---脊髓丘脑(侧、前)束---丘 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

脊髓ppt课件

脊髓ppt课件
保留(感觉分离)。 ❖ 侧角损害:C8~T1病变(交感);S2~4病变(副交
感)
编辑版ppt
22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编辑版ppt
23
概念
❖指非特异性炎症→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 →急性横贯性损害。
❖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编辑版ppt
24
病因
复杂不清。包括多种临床综合征: ❖ 感染后脊髓炎 ❖ 疫苗接种后脊髓炎 ❖ 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 ❖ 坏死性脊髓炎 ❖ 副肿瘤性脊髓炎
13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圆锥(S3~5 )
1、无瘫、锥体束征 2、马鞍型感觉障碍 3、肛门反射消失 4、性功能障碍早且明显、真性尿失禁
编辑版ppt
14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 马尾(L2~尾节)
1、根痛突出 2、感觉障碍(股部、小腿、会阴部) 3、下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4、大小便障碍晚且不明显 5、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性
19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双侧对称的节段性分离性
感觉障碍
(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
编辑版ppt
20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前索损害:对侧粗触觉障碍(脊髓丘脑前 束)
❖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和识别触觉障碍 ❖侧索损害: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编辑版ppt
21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前角损害: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颤动 ❖ 后角损害:同侧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C8、T12、L5、S5、Co1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六个节段:高颈髓.颈膨大

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xiaob.

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xiaob.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要症状】
感觉功能障碍 Sensory dysfunction
通常主观感觉障碍重于客观感觉障碍 通常感觉障碍轻于运动障碍
脑神经麻痹 Damage of cranial nerves
双侧周围性面瘫 bilateral peripheral facial weakness
延髓麻痹 bulbar palsy
大约 70-75% 完全恢复 25% 遗留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 5% 死亡
死亡原因 Causes of death
早期 : 呼吸肌麻痹 respiratory muscle paralysis 晚期 : 肺部感染 infection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脊髓横贯性损害 Transverse lesions 】
原因
Major cause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 脊髓肿瘤Spinal cord trauma 脊髓出血 Hematomyelia
表现
Major signs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休克) Upper motor neuron paralysis (spinal shock)
腰膨大 Lumbar enlargement L1→S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解 剖】
脊髓的三膜二腔
Meninges and space of the spinal cord
椎骨骨膜 硬膜外腔
硬脊膜 硬膜下腔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软脊膜
易受感染 易破裂形成硬膜外血肿
意义不大 可反映脑的病变 注药入内进行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