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

合集下载

海啸

海啸

海啸,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

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海啸自救地球的终极毁灭者,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海啸Tidal Wave 海啸图片集萃(20张)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

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智利地震引发海啸过后一片狼藉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

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

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

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

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

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

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

而潮汐[1]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

海啸

海啸

三、海啸的分类
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 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 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渤海的风暴潮 海地地震海啸
1、风暴潮
风暴潮(Storm 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 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 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同时和天 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 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 形成更强的破坏力。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 “气象海啸”或“风潮”。
4、滑坡海啸
由滑坡引起的海啸。
印尼的山体滑坡引发的海啸
四、海啸的征兆
海啸来临的预兆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 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作好防海啸的准 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 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不过,由于海啸的能量传播要作用于水,一个 波与另一个波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就为那些有相关知识的人留下 了逃生的时间。 2、海水会突然下沉,并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 的退潮。 3、海滩出现大量深海鱼类。由于深海环境和水面有巨大差别,深海 鱼类绝不会自己游到海面,只可能被海啸等异常海洋活动的巨大暗流卷上 浅海。因此,深海鱼类出现在海面上,是海啸等海洋异常活动的预报。 4、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到来 前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 5、动物有异常行为。科学家认为,地震影响到地下水的流动、地球 的磁场、温度和声波。动物比人类更敏感,因此它们能够比人类先感觉到 变化。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 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海啸

海啸

世界上有史以来的有名破坏性大海啸
• 世界上最有名的海啸是1960年5月23日智利8.9 级地震引起的。这次海啸在智利浪高6米,浪头高 达30米。首都圣地亚哥到蒙特港沿岸城镇港口的 仓库码头、民房建筑被卷走、摧毁无数。海浪以 600━7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西横扫太平洋, 袭击了夏威夷群岛,当到达远离17000公里的日 本海岸时,浪高还达3━4米。使1000多所住宅被 冲走,20000多顷良田受水淹,一些巨大的船只 被海浪推上陆地40━50米远,压倒了居民房屋。 这次海啸造成全日本800多人死亡,15万人无家 可归。
百余年来最大的几次海啸:
• • •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引发海啸,使印尼苏门答腊 和爪哇岛受灾,3.6万人死亡。 ▲1896年,日本发生7.6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2万多人 死亡。 ▲1906年,哥伦比亚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海啸使哥伦比亚、厄瓜 多尔一些城市受灾。 ▲1960年,临近智利中南部的太平洋海底发生9.5级地震(有 始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历史上最大的海啸,波及整个太平洋 沿岸国家,造成数万人死亡,就连远在太平洋西边的日本和俄罗斯也 有数百人遇难。 ▲1992年至1993年共10个月里,太平洋发生3次海啸,共2500 多人丧生。 ▲2 0 1 1年3 月1 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环 太平洋国家受灾。(日本官方修正为9.0级地震)
地震海啸两种形式
1.“下降型”海啸。
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 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 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 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 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 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 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
一、定义
海啸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滑坡、陨石撞击等原因引起的海浪,也
称为津波。

大部分海啸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因此又被称为地震海啸。

二、形成
当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位移,使大量海水被推向海堤或海岸线,
在海水遇到陆地或浅水区时,会遇到阻力,形成高大的海浪。

这种海
浪通常比普通的海浪要高出很多倍,而且速度也非常快,可以迅速地
冲击到岸边。

三、影响
海啸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巨大的伤亡。

海啸的波浪往往比较高大,
冲击力也很强,如果遇到建筑物、码头、船只等障碍物,就会造成很
大的破坏。

而且海水的冲击力也可以把人、车辆、建筑物等物体带走,造成很大的伤亡。

四、预防与应对
由于海啸的发生几乎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我们只能对其采取一些应对
措施,包括:
1.加强海堤、防波堤和护岸的建设,提高海涌抵抗能力;
2.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海啸预测的准确性;
3.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结论
海啸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自然灾害,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减少海啸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关于海啸的

关于海啸的

关于海啸的海啸是一种罕见但强大的自然灾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损失。

它是由海洋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大规模的海洋波浪,可以携带能量在海洋上蔓延,毁坏沿海地区的建筑,甚至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

因此,了解海啸的性质和特征,以及预防海啸的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和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啸的特征海啸是一种强大的海洋波浪,它由海洋地震、滑坡和火山爆发等引起,能够携带能量在海洋上蔓延。

海啸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间和距离上的不同。

海啸的发生,其时间和距离各不相同,且随着发生地点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2、幅和速度不同。

海啸通常具有较大的波幅和较快的移动速度,其中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3、殊的波型和频率。

海啸的波型和频率都具有特殊的特点,它的波型不大,波高在2-10米之间,而海啸的周期比较短,可以达到几秒钟,所以它的动能是比较巨大的。

二、啸的形成海啸的形成主要是由海洋地震引起的,当大规模的地壳断层发生滑动时,会产生一种庞大的子波,这就是海啸。

此外,滑坡或岩石崩塌也可能导致海啸的发生,而火山爆发产生的热气质也可能引发海啸。

三、啸的破坏海啸不仅可以造成沿海地区的巨大的物质损失,而且可能引发重大的人员伤亡。

海啸的巨大能量可以对沿海地区的建筑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对人类也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四、啸预防海啸的发生不可控制,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其所带来的损失。

海啸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加强沿海地区的灾害防御建设,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海啸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海啸的教育,让人们了解海啸的危险性,在发生海啸时,拥有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海啸的损失。

综上所述,海啸是一种罕见却又强大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因此,了解海啸的形成和特征以及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都是保护人类和财产免受海啸破坏的重要手段。

关于海啸的知识

关于海啸的知识

关于海啸的知识与海啸相关的知识1、什么是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

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

海啸在外海时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不易引起注意,但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使波浪骤然升高,形成内含极大能量,高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的“水墙”,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海啸发生有两种形式:一是滨海、岛屿或海湾的海水反常退潮或河流没水,而后海水突然席卷而来、冲向陆地;二是海水陡涨,突然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伴随隆隆巨响涌向滨海陆地,而后海水又骤然退去。

2、海啸前兆·地面强烈震动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能发生海啸。

因为地震波先于海啸到达近海岸,人们有时间及时避险。

·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袭来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注意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

此时千万不能去捡鱼或看热闹,必须迅速离开海岸,转移到内陆高处。

3、应急措施(1)海啸发生时:·接到海啸警报应立即切断电源。

·关闭燃气。

·停在港湾的船舶和航行的海上船只立即驶向深海区,不要停留在港口、回港或靠岸。

注意·不要因顾及财产损失而丧失逃生时间。

·不幸落水时:(1)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不要举手,不要乱挣扎,尽量不要游泳,能浮在水面即可。

(3)海水温度偏低时,不要脱衣服。

(4)不要喝海水。

(5)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积极互助、相互鼓励,尽力使自己易于被救援者发现。

(2)海啸过后抢救落水者·进温水里恢复体温,或披上被、毯、大衣等保温;不要局部加温或按摩。

·给落水者适当喝些糖水,但不要让落水者饮酒。

·如果受伤,立即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要及时送往医院。

关于海啸的资料

关于海啸的资料

关于海啸的资料一、海啸的定义及成因海啸是一种源于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滑坡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海洋巨浪。

当地壳运动引发海底地震或火山喷发时,海底板块的位移会引起大规模水体的动荡,形成海啸。

二、海啸的分类根据产生海啸的原因、规模和影响范围不同,海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地震海啸:由地震引发的海啸,规模较大,破坏力强。

2.火山海啸:由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规模较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破坏性。

3.滑坡海啸:由海底地质滑坡引发的海啸,威力不如地震海啸,但仍然会对沿岸地区造成破坏。

三、海啸的影响海啸可以对沿海地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亡:海啸引发的海水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海啸破坏了沿海地区的建筑、设施和农田,给当地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生态影响:海啸带来的巨浪可能破坏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

四、海啸的预防和减灾为了减少海啸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减灾措施:•建立海啸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海啸传播速度等数据,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海啸,减少人员伤亡。

•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民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规划合理的沿海建设:避免在潮汐带或易受海啸影响的区域建设重要设施,降低损失。

五、海啸的救援和重建一旦海啸发生,必须立即展开救援和重建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搜救行动:及时救援被困人员,减少生命损失。

•提供救助和医疗:安置灾难中的受灾者,提供食品、饮水、医疗等援助。

•重建受灾地区:修复受损建筑、设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重建受灾地区。

以上是关于海啸的资料,希望能够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海啸及其应对措施。

海啸名词解释

海啸名词解释

海啸名词解释1. 什么是海啸?海啸,又称海洋地震波,是指在海洋中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或陨石撞击等造成的巨大能量释放,引起的一种巨大水波。

它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海洋灾害,可以对沿海地区和海上设施造成毁灭性影响。

2. 海啸的形成过程海啸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 激发阶段当地震或其他能量释放事件发生时,最初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到海底。

这些地震波会产生一种称为“初级潮”或“模态1”激发的现象。

这些海底地震波使海底上下移动,形成一种激发波。

2.2 传播阶段激发波会向海洋表面传播,并逐渐变成一种称为“次级潮”或“模态2”的波。

这种次级潮波会以一个固定的速度传播,这个速度取决于海洋的深度。

2.3 到达沿岸阶段当次级潮波到达浅水区时,水深变浅,波速减小,波峰变得更加陡峭。

这时的波称为海啸。

海啸会以极快的速度冲击沿岸地区,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3. 海啸的灾害影响海啸对沿海地区和海上设施的影响非常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溺水和淹没海啸带来的巨浪能够淹没低洼地区和沿海城市,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溺水是海啸造成的主要死因之一。

3.2 建筑物破坏海啸的冲击力可以摧毁沿岸地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巨大的水流和漂浮物可以将建筑物冲垮,造成大面积损毁。

3.3 生态环境破坏海啸会对海岸线河口和沿海湿地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植被受损,生物栖息地破坏,破坏生态平衡。

3.4 经济损失海啸造成的损失巨大,包括房屋、工厂、农田等财产的损失,以及对渔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打击。

恢复和重建所需的费用也非常庞大。

4. 预警体系与防御措施4.1 预警体系为了减少海啸带来的伤害,各国建立了海啸预警体系。

该体系包括地震监测、海洋监测、数据传输和信息发布等环节。

当海啸威胁到沿海地区时,可以通过预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送警报。

4.2 防御措施为了减少海啸对沿岸地区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

包括:•建设海堤和护岸,以阻挡海啸的冲击;•设立逃生路线和避难所,方便人们在海啸来临时躲避;•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减少海啸造成的损害;•提高居民和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加强海啸应对的培训和教育。

海啸

海啸


三、具体事例 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6日,印度洋发 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 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 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 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四、海啸的前兆 地面剧烈晃动。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 能发生海啸。因为地震波先于海啸到达近海岸 人们有时间及时避险。 潮汐忽然反常降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 袭来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离海岸。 ※注意!! 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 在浅滩。此时千万不可去看热闹,必须迅速离 开岸边,大破坏力、灾难性的海浪,通 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 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以及火山爆发 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 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 海啸在外海时由于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不易引 起注意。但是,到达海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 使波浪骤然升高,形成内含极大能量高达十几米 甚至数十米的“水墙”,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 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摧残。

海啸是很可怕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 威胁。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海上恶魔” -海啸。 一、海啸的危害 在发生海底地震时,经常会引起巨大的海浪,这 就是海啸。海啸出现后能快速的在海中移动,遇 到陆地就会抬高,能毁掉整座村庄和城镇,甚至 还能把巨轮冲上陆地。海啸在海洋中的传播速度 每小时可达几百甚至上千米,它形成的巨浪达 60~100米之高,能将海上行驶的所有船只吞噬。
五、应急措施 1.不要因顾及财产而丧失逃生时间。 2.不辛落水时: (1):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与其他硬 物碰撞。 (2):不要游泳、挣扎,保持体力,能浮在水 面即可。 (3):不要脱衣服,衣服可帮自己漂浮。 (4):不要喝海水,喝海水会让肾功能衰竭。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海啸是一种灾害性的海浪。

它通常由狂风和暴雨形成,能够席卷沿海的一切,并在海岸边造成巨大的破坏。

它以每小时50-60公里的速度前进,但是平均移动仅为25公里。

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海啸,也知道它有多么危险。

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它的来历呢?海啸其实就是海底地震引起的。

如果两个地方离得太近,中间又没有任何阻挡,那么海水便会迅速涌上陆地。

当海水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地震。

然而,地球的板块仍然不断地挤压碰撞着,所以时不时地发生海啸。

这时,就会有人担心了:“如果地震时海啸到来,那么该怎么办呢?”别急,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们答案。

据统计,一个海啸要花费将近2分钟的时间才能形成。

同时,它的波高只有三四米左右。

这么一来,要想被海啸给震倒,那可真比登天还难啊!此外,海啸来临之前都会有预兆,例如天空会变暗、海水翻滚、波浪大等等。

如果你在睡梦中感觉到这些异样,那你就必须立刻逃跑。

今天早晨,我看见一股长达五六米的海浪向我袭来。

刹那间,我像炸弹一般被抛到空中。

哇,这种感觉真奇妙啊!但是当海水慢慢褪去,海滩恢复了原样,我才感到身体的疼痛。

同学们,我要奉劝大家一句:在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慌张,而要保持镇静。

在地震发生时,很多东西会掉下来。

如果你没有及时躲避,那么你可能会被砸伤甚至是砸死。

我读了很多书,对书中讲的有关地震的知识也略知一二。

首先,海啸来临之前,海底会发出隆隆的响声,同时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漩涡。

这个漩涡的中心部分位于海洋最深处。

因为海洋的深度非常大,所以使得海底与海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差。

海底的气压会随着海水越涨越高而增大,直至超过了与海水接触的海面气压。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海水会变得更加激烈,导致波浪的力量会更强。

再加上气温急剧升高,那么海底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差,这便是海啸的成因。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地震。

有一种特殊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那是发生在海底以下20千米处的地震,这类地震的余震极多,所以极易引发海啸。

海啸等级划分标准

海啸等级划分标准

海啸等级划分标准
海啸等级的划分标准主要由国际海啸警报中心(PTWC)制定。

根据PTWC的划分标准,海啸被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小型海啸(Minor Tsunami):波高小于0.3米(约1英尺)。

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仍可能对沿海地区造成一些局部破坏。

2. 一般海啸(Tsunami):波高介于0.3米(约1英尺)到1
米(约3.3英尺)之间。

可能对沿海地区造成波浪、洪水等一
定程度的破坏。

3. 大型海啸(Major Tsunami):波高介于1米(约3.3英尺)
到3米(约9.8英尺)之间。

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可能引发洪水、礁盘抬升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4. 极大型海啸(Great Tsunami):波高超过3米(约9.8英尺)。

这是最严重的等级,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生命威胁,可能引发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洪水、毁灭性的海岸侵蚀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海啸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波高,还与潮汐、水深等因素有关。

因此,即使是相同波高的海啸,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可能有所不同。

海啸

海啸

霞影纱[雅典娜女神]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

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

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

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

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

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

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

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

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

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

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海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海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海啸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海啸,也被称为海浪地震、海洋地震,是指在海洋中由地壳运动引发的巨大海浪。

它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能够造成海岸线的剧烈变化,危及海岛和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建筑物。

海啸在地质历史上多次发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影响。

1. 海啸的形成海啸通常由以下几个步骤形成:首先,地壳运动会引发地震或火山喷发。

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会传播到海底,使海水发生剧烈的运动。

这种运动会在水下引起长波,长波能量在水体中传播并逐渐累积。

一旦这些累积的能量到达沿岸地区,就会形成巨大的海浪,进而形成海啸。

2. 海啸的特征海啸在波浪的性质上与通常看到的波浪有很大的不同。

其主要特征是波长很长、高度很大、速度很快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海啸形成后,波浪在深海中可以达到数十米的高度,并以很高的速度向海岸线移动。

一旦靠近浅海地区,波浪的高度会减小,但能量却会集中,使得海水像洪水般倾泻而出,造成巨大的破坏性。

3. 海啸的影响由于海啸具有巨大的能量和破坏性,它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海域,海啸能够摧毁海上建筑物,破坏船只,并造成港口淤泥和物资的倾泻。

而在沿岸地区,海啸会席卷居民和建筑物,毁坏道路、桥梁和基础设施。

同时,由于大量的污水和盐水混合流入内陆,海啸还会对土壤和农田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4. 海啸的预警和减灾措施鉴于海啸的破坏性,国际社会致力于加强海啸预警和减灾措施。

预警系统的建立包括对地震的监测、沿海地区的测量和观测以及海啸警报的发出。

同时,进行有效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也非常重要。

减灾方面的措施包括建立紧急疏散预案、加固沿海建筑物、提高海岸防护设施等。

这些努力旨在减少海啸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环境。

5. 文化和历史意义海啸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对一些岛屿和沿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歌舞伎和传统绘画中常常描绘了海啸的场景,这反映了海啸在该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海啸

海啸

预防海啸
海啸前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
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地震是 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 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 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 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 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 出,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 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 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 处转移。 4.通过氢气球可以听到次声波的“隆、隆”声。
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 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 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 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 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 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 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
海啸的形成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
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 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 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 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 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 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 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 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 后就形成了海啸。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由强烈海底地震、水下或海岸滑坡、火山爆发等引起。

这种灾难性的海浪有时波高可达数十米,形成一道巨大的“水墙”,以极快的速度向岸边冲去,瞬间摧毁沿海城镇、港口、码头、乡村,淹没房屋、田野、道路,破坏森林和其他树木以及海洋里的生物。

其破坏力之强,甚至有时一次海啸造成的灾难会超过两次强烈地震。

海啸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由强烈海底地震引起。

当震源位于海底下50千米以内,且震级达到6.5级以上时,就有可能引发海啸。

此外,水下或海岸滑坡、火山爆发等地质活动也可能引起海啸。

当这些活动发生时,会在海面上产生不断扩大的震荡波,形成海啸。

海啸的波长通常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因此其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小。

这种波运动周期较长,可以在茫茫的大洋上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然而,当海啸波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由于水深变浅,波高会骤增,有时可达20至30米,形成极具破坏力的“水墙”。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其中太平洋西北部是地震海啸发生最频繁的地区。

据统计,全球的海啸灾害中,由地震引起的大约占80%。

此外,中国沿海也发生过多次海啸,其中1969年和1976年的渤海湾地震海啸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为了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加强对海啸的预警和监测。

目前,全球已经建立了多个海啸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海底地震、海啸波高等数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沿海居民采取防范措施。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的海啸防范意识,提高人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除了预警和监测外,减灾措施也是降低海啸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在沿海城镇、港口、码头等易受海啸袭击的地方,应建立防海啸设施,如防波堤、护岸工程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海啸波高,降低海啸对沿海设施的破坏力。

同时,还应加强沿海地区的城市规划,避免在易受海啸袭击的地方建设重要设施和居民区。

总之,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其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其带来的损失。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

什么是海啸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它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巨大损失.本地海啸在海啸波到达前:还常伴有强烈的地震或震灾发生.我国也是多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历代都把风暴潮和地震海啸所表现的潮位异常混称为海啸,海溢或大海潮等.近20年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决定把风暴和地震引起的潮位异常分别称为风暴潮和海啸.另外,有时把天文,风暴和地震原因造成潮位异常所引起的滨海地区受淹导致的灾害统称为“潮灾.但多数情况下,所谓潮灾就是习惯地指风暴潮灾害.大洋中海啸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1至2米,这种洋波移行在深水大洋时,波长可达几十到数百公里,周期之至200分,最常见的是之至狈分,传播速度可达近千公里/小时.所以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造成灾害甚至难于察觉这种波动.然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引起振幅增大.若大陆架很窄,从海面到海底流速几乎一样的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岸边或港湾,波高骤增,这时可能出现波幅为20--30米的巨浪和造成波峰倒卷.这种巨波冲到那里,那里便是一片废墟,也正是这些地方,海啸才变为生命的最大威胁和可怕的自然现象.海啸的起因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海啸的意思

海啸的意思

海啸的意思海啸,又称海浪地震、海波地震或津浪,是指在海洋中发生的一种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

它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海底地壳运动或其他地质灾害引起的。

一旦海啸形成,它将以惊人的速度向海岸冲来,给沿岸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海啸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和危险性。

当地震发生时,地壳的运动会形成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通过水传递,引起海水剧烈波动,形成海啸。

海啸在海洋中的速度非常快,可达到每小时几百公里,甚至更快。

然而,当海啸接近沿岸时,由于水深减小,速度减慢,但高度却增加。

当它冲向海岸时,它会形成巨大的海浪,造成沿岸地区的水灾。

海啸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当巨大的海浪冲击到沿岸地区时,它会摧毁建筑物、破坏海岸线,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过去几十年里,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海啸事件,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004年印度洋地震引发了一次严重的海啸,造成了至少23万人的死亡。

这次海啸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致命的海啸之一。

虽然海啸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和预警系统来减少海啸对人们的影响。

例如,在发生地震后,科学家可以通过测量海底地震仪器上的数据来判断是否有海啸的可能。

一旦发现有海啸的可能性,紧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向沿岸地区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及时撤离险区,减少人们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预警系统外,教育也是减少海啸灾害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们应该了解海啸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应对海啸灾害。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只有当人们有足够的知识和意识时,才能在海啸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减少海啸影响的重要途径。

由于海啸是跨国界的自然灾害,国际社会应共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加强海啸监测和预警系统。

各国应积极响应国际组织的呼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海啸带来的威胁。

总之,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然而,通过科学技术、预警系统、教育和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减少海啸对人们的影响。

海啸科普ppt

海啸科普ppt

警的准确性。同时,智能化预警系统还能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提供更
具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03
实时监测与反馈
通过在沿海地区建立更密集的监测网络,可以实时监测海面的变化,并
及时将数据反馈给预警中心。这将有助于更快速地发布预警,减少灾害
损失。
国际合作在海啸防范中的作用
信息共享
联合演习与培训
资金与技术支持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别是关于海啸的研究成果 和预警经验,有助于提高全球 范围内的海啸防范水平。
一旦监测到海啸发生,预警系统会迅速发布预警 信息,通知沿海地区居民和相关机构采取应对措 施。
预警的时效性
预警系统的时效性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预警时间越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疏散和采 取防护措施。
海啸预防措施
建立防灾减灾意识
普及海啸知识,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知和防灾减灾意识,是预防海 啸灾害的重要措施。
组织跨国联合演习和培训活动 ,提高各国应对海啸的能力和 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模拟真实 场景,可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 问题,提高实际应对中的应变 能力。
发达国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 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完 善海啸预警和防范设施,提高 应对能力。国际合作还能促进 技术交流和创新,推动全球海 啸防范水平的整体提升。
海啸科普
汇报人: 2024-01-02
目 录
• 海啸概述 • 海啸的影响 • 海啸的预警和预防 • 海啸的历史事件 • 海啸的未来展望
01
海啸概述
海啸的定义
总结词
海啸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巨大海浪,通常 伴随着巨响和泡沫。
详细描述
海啸是一种大规模的海上灾难现象,通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等自 然灾害引发。当这些事件发生时,海底的变动会导致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巨大的 海浪。这些海浪通常会伴随着巨响和泡沫,并迅速扩散到周围的海洋。

海啸

海啸

海啸资料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

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都可以传播过去。

据历史记载,二千年以来,我国共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平均200年左右出现一次。

这表明我国沿海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很小。

这是因为我国海区处于宽广大陆架上,水深较浅大都在200米以内,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与传播。

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除了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外,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在我国海区内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所以,即使我国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缺乏引发海啸的大地震。

从1969年-1978年我国渤海、广东阳江、辽宁海城、河北唐山发生的4次大地震结果看,尽管地震震级均在6级以上,均未引发地震海啸。

太平洋地震带上发生的地震海啸对我国沿海影响又如何呢?在我国辽阔的近海海域内,分布着大小数千个岛屿礁滩。

从渤海的庙岛群岛,到黄海的勾南沙、东海的舟山群岛,台湾岛以及南海诸岛,这些众多岛屿构成了一个环绕大陆的弧形圈,形成一道海上屏障;在我国近海外侧又有日本九洲、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诸岛拱卫,又构成另一道天然的防波堤,抵御着外海海啸波的猛烈冲击。

加之宽广大陆架浅海底摩擦阻力的作用,当海啸波从深海传播到我国海区时,其能量已迅速衰减,已构不成威胁。

智利大海啸发生时,海啸波传至上海时,在吴淞口验潮站只记录到15-20厘米的海啸波高;传至广州时,闸坡海洋站仅测出这次地震海啸波的微弱痕迹。

海啸的危害有多大

海啸的危害有多大

海啸的危害有多大
海啸的危害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命和财产的损害:海啸能够引起潮位的迅速变化和产生异常强大
的激流,迅速淹没土地,夺走生命,摧毁船只、车辆和建筑物,并造成巨大的破坏。

2.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海啸会破坏海洋中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影响海
洋种群生长,打乱海洋生态平衡。

3.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海啸会破坏海岸线的建筑物和其他独特的建筑
品、公共设施、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无论是对产业和旅游业来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环境污染:海啸可以使大量的废物和污染物被带到海洋中,如化学和
石油污染等,打乱了海洋生态平衡。

因此,海啸的危害非常大,需要采取有效的预警和预防措施来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具毁灭性的海洋灾害
———海啸知识与判断和预防
A12海技庄悦 12010512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发生9级以上的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

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30万人死亡,50万人无家可归,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如今10多年过去了,海啸在灾民心中留下的创痛仍然难以抚平,硬件设施重建不难,心灵创伤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愈合。

时间的流逝或许能够抚平受难者亲属的悲痛,然而,人们不应忘记海啸带来的巨大杀伤力,更不应该对另一场海啸的到来掉以轻心。

一、海啸的形成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

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二、海啸的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在海啸来袭之前,海潮总会先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这一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导致海面下降。

海啸冲击波于一般海浪相比,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地震局所称,地震海啸是指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

其机制有“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两种,前者是海啸到海岸时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后者则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三、成灾特点
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

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

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20~30米的巨浪则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并不是所有的海啸都能导致海啸灾害的发生。

海啸一般生成于200m~1km以上的深海区,当地震震级大于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km以内就可能出现海啸。

若地震震级大于7.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40km以内则易于形
成灾难性海啸。

全球大的板块边缘发生的大地震极易引起海啸,如印度洋海啸是由于澳大利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的相互挤压,引发大地震,造成海床隆起,占据了海洋的位置,海水不得不涌向别处,形成巨浪以海啸的形式向外涌动;而日本大海啸则是构造地震导致海床变形时,变形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导致海啸的产生。

全球地震海啸的发生区域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统计发现,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一般6-7年发生一次,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形成海啸灾害除与地震震级大小有关外,主要与海底地形的分布有关。

海啸能在陆地海岸造成灾害,该海岸必须开阔且具有逐渐变浅的地形条件。

环太平洋周边是遭受海啸侵扰最为严重的地区,因其地处几大全球板块交汇部位,濒临大海,板块活动造成的大地震往往会引发大海啸,造成极其严重的海啸灾害。

四、海啸预警和判断
海啸灾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什么都无法阻止海啸的发生,然而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如果能准确地预测,就可以及早做出防范措施。

海啸预警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且已有成功的范例。

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

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20~30倍,所以在远处,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

这就给海啸预警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准备。

地震发生后,地震台网在十几分钟内即可报出地震震级,如果地震台网又与海啸中心联网,就可迅速计算出震源处的海啸强度,及时启动预警系统,即能赢得提前撤离的宝贵时间。

除预警外,自己也要学会判断。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

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当海啸传到近岸时,由于波能的释放,波高急剧增长,伴随着海水的轰鸣,即轰隆隆的声音;一些生物可能有异常反应,如海鸟群飞;潮水可能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之内突然退却,留开大片裸露的海滩,此时必须明白,海水的异常波动马上就要过来了。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

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五、自救互救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

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 5、不要喝海水。

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

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

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

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

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六、海啸的设防
抗御海啸灾害是集科学研究,运筹对策及工程性防护为一体的社会安全系统工程。

首先应建立相应的海啸预警中心,主要监测相关海域的地震活动及海平面变化,并实时发布海啸预警信息;其次应建立建全相关的指挥救援机制,制定相关的防灾预案,一旦海啸灾害出现,即可按事先制定的预案开展防灾救灾活动,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的影响;第三应在海啸频发的沿海区域建立防浪墙,以有效的消减海啸的影响。

日本在抵御海啸灾害中,取得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在位于环太平洋强震区域的沿海城市建立了10米以上的防浪墙,在大型陆游海滩设立验潮站,并与地震预报中心和海啸预报中心联网,及时监测海平面的动态变化。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并引起巨大的海啸灾害后,日本相关部门收集了这次海啸的大量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未来在日本东海到四国冲之间的太平洋海域,也有可能发生类似印尼大海啸的灾难。

据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分析,从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之日起,在日本东海-太平洋区域,存在发生8级左右危险性。

未来10年内还有可能发生日本东南海、南海地震,如果这三个地震同时发生,那么震级将会达到9级左右。

若此类的地震发生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海域,由于震源较近,形成的海啸只需10分钟,估计日本本州、高知县将面临高于10米以上海浪的侵袭,届时海啸将导致9万间房屋倒塌,死亡人数高达万人以上。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日本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已修建防潮堤2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可以抵挡住10米左右的大浪,并在最可能发生海啸灾害地点处,标有明确的逃生路线图。

2011年3月11日,当9.0级大地震发生在日本本州附近并形成海啸时,日本的海啸预警与设防系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虽然城市遭遇海水倒灌,上万房屋被摧毁,但预警与设防等高端技术的启用,给国民提供了充裕的逃生时间,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沿海地区海啸的预警与设防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六、总结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和消灭的,它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随时都能够恣意地毁灭我们的一切。

但对此并非计无所施,人类研发了许多预测灾难的有效方法,并且在灾难来临前做好防护措施,虽然在过去的一些防灾事件中并没有完美地成功对抗自然灾害,但是我们已经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只有时时刻刻提高警惕,防自然灾害于未然,才能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