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教学提纲
空调制冷原理-压焓图
汽液共存
过冷
饱和
过热
焓
17
P-H 图简介 :
饱和区
饱和区 汽液混合物
18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压力
100% 液体
焓
19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压力
100% 蒸汽
焓
20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压力
20% 液体 80% 蒸汽
焓
21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LATENT
22
P-H 图简介 :
39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节流装置
节流装置
压力
22.8 psia
节流装置 • 热力膨胀阀 • 节流孔板 • 浮球阀
6 psia
焓
40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
压力
冷凝器 节流装置
蒸发器
压缩机
焓
制冷剂将热 量排放给冷
却介质
制冷剂从负 荷吸收热量
41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效率
59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压力
焓
满液式蒸发器 (冷冻水在管内流动 ,制冷剂在管外)
60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压力
焓
挡液板 (阻止制冷剂液体
进入吸气管)
61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导流叶片 (冷量控制) 压力
焓
62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吸气管
TURNING VANES
SUCT PIPE
压缩机
压头
35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十分钟掌握:制冷系统与压焓图(附视频讲解)
⼗分钟掌握:制冷系统与压焓图(附视频讲解)本次福利:1纯物质的特性纯物质的特性可以绘制成图表。
1、压⼒ – 温度图(P - T 图)2、温度 – 熵图(T - S 图)3、温度 – 焓图(T - h 图)4、压⼒ – 焓图(P - h 图)注意:压⼒ – 焓图经常⽤于制冷和空调系统。
现在举例如下:1、温度 – 焓图(T-h 图)⽔的温度 – 焓图⽔的温度 – 焓图(不同压⼒)2、压⼒ – 温度图(CO2 相态图)CO2 的压⼒ – 温度图3、压⼒ – 焓图(P-h 图)4、压⼒ – 焓图(P-h 图)1、压⼒-焓图是纯物质的特性图。
2、图中包含物质的⼀些更为重要的特性,例如温度、压⼒、⽐容、密度、⽐热、焓或熵。
5、P-h 图和 Log(P)-h 图2压⼒ – 焓图(Log(P)-h 图)压焓图(lgp-h图)指压⼒与焓值的曲线图,,压焓图以绝对压⼒为纵坐标(为了缩⼩图的尺⼨,提⾼低压区域的精度,通常纵坐标取对数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
压焓图是分析蒸⽓压缩式制冷循环的重要⼯具,常⽤于制冷循环设计、计算和分析。
1、压焓图概述1)、图中有三个区域,分别表⽰液体-混合物- 蒸⽓2)、这些区域⽤蓝⾊的半圆形曲线隔开,这条曲线叫做饱和曲线。
在半圆形区域内,制冷剂达到热平衡,以蒸⽓和液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
3)、混合物中的蒸⽓含量从 0%(饱和半圆的左侧)变为 100%(半圆的右侧)。
4)、在饱和曲线的左外侧,制冷剂仅以液体形式存在。
在饱和曲线的右外侧,制冷剂仅以蒸⽓形式存在。
2、压焓图与制冷循环现在我们⽤ Log(P)-h 图来表现⼀个制冷循环。
3、详细理解压焓图我们来看看如何阅读真正的制冷剂——R134a 的压焓图1)、等温线的绘制2)、等容线的绘制3)、等熵线的绘制4)、等湿线的绘制5)完整的压焓图在压焓图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点、⼆线、三区、五态、六线。
⼀点:指临界点,临界点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
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态差别消失。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
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 计算
单级理论循环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
(1)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 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 (2)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 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 冷却介质的温度,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 是定值
(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 力损失,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 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 换
p
4’ 4
5’ 5
pk
3
2
p0
q0
q0
1
w
h
过冷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1)单位制冷量
q0 h1 h5
q0
增加
) (h1 h5 ) (h5 h5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增加
h1 h5 q v1 (3)理论比功 w0
' v
(1-13)
不变
(4)单位冷凝热
等干度线----只存在于湿蒸气区域内,其方向大致与饱 和液体线或饱和蒸气线相近,视干度大小而定。
1.3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C 5 D 2
p
1 A
4
pk
3
2
5 单级蒸气压缩 式制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p0
q0
1
w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q0 (h1 h5 )
(2)单位容积制冷量
(1-13)
qv
减小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 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 ;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
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 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 为起点。 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 。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 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 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流程图
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
低温高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节流
低温低压气体
蒸发器
低温低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器
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系统 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 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节流阀: 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
p0
1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END
谢 谢!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
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 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 余四个状态参数
3、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2
p
C
5 D
1 A
4
pk
3
2
5 制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杜波波 2011.8.16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
1)将潜热和显热从高压制冷剂传递给冷却水;
2)贮存足够的液体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形成液封阻隔蒸气。
膨胀阀的作用?
膨胀阀是截流元件的一种。来自冷凝器的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后转变成低压的气
/液体混合物。
蒸发器中提供换热表面,使低压制冷剂液体蒸发成制冷剂蒸气。在液态向气态的 转变过程中吸收潜热。这些潜热来自被冷却的载冷剂(冷冻水)。
饱和:某种物质在其饱和温度和压力下,处于饱和的气/液混合状态。
过热:指某种气态物质,其温度高于其饱和温度,高出饱和温度的值 Nhomakorabea是过热 度。
过冷:指某种液体温度低于其饱和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值即是过冷度。 制冷循环示意图
蒸气压缩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排入冷凝器。当高温气体与冷的管壁接触时,它首先释 放显热(过热)成为饱和气体。然后,将潜热释放给管内的冷却水之后,气态制 冷剂凝结成液体。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18-04-1611:33
制冷一些概念和术语
T与C的换算
F=9/5C+32, C=5/9(F-32)
式中F-华氏温度,C-摄氏温度。
显热:显热即指引起物质温度变化的热量;如果加热某种物质,使其温度升高, 则加入的热量称为显热;同样地,如果冷却某种物质,使其温度降低,则释放的 热量也称为显热;显热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测量出来。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压力保持不变。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机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蒸气。
蒸发器split:蒸发器饱和温度与蒸发器出水温度差。
蒸发器ran ge:蒸发器进、出水温度差。
冷凝器split:冷凝器饱和温度与冷凝器出水温度差。
压焓图基本知识
压焓图基本知识在制冷工程中,最常用的热力图就是制冷剂的压焓图。
该图纵坐标是绝对压力的对数值lgp(图中所表示的数值是压力的绝对值),横坐标是比焓值h。
1、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
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2、三个状态区Ka左侧——过冷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Ka和Kb之间——湿蒸气区,即气液共存区。
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3、六组等参数线(1)等压线:图上与横座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2)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相同。
(3)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
等温线在不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4)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
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为起点。
(5)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
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
制冷机中常用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6)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
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状态。
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余四个状态参数。
空调制冷原理
7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一、空调制冷的基本知识
4)制冷剂
1.制冷过程中热量的重要载体,又称为冷媒。 常见的制冷剂为R134a、R410a、R22、氟利昂等,其中R22和氟利昂对大气有伤害, 正在逐步被淘汰。
制冷剂的常见三种状态为:饱和、过热、过冷
过热度
8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水在汽化时热量的变化属于潜热。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 克。即r水=2260焦/千克
4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一、空调制冷的基本知识
6.全热(Total heat) : 显热+潜热 7.焓h 用来表示物质系统能量状态的一个参数,单位kJ/kg 焓h = 气体内能u+推动功pv
只存在于湿蒸气区。
17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三、制冷原理和压焓图
3)用压焓图标示制冷流程
压 力kPa
1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1:进入蒸发器冷媒汽液 两相
焓kJ/kg
三、制冷原理和压焓图
3)用压焓图标示制冷流程
压 力kPa
蒸发器
制冷剂从负荷吸收热量,温度和 压力不变(潜热增加),变成饱 和蒸汽。
计算公式 蒸发趋近温度 = 冷冻水出水温度 - 制冷剂蒸发温度 冷凝趋近温度 = 制冷剂冷凝温度 - 冷却水出水温度
制冷剂的蒸发温度T2
T1
10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二、制冷机结构简介
制冷机的结构--冰机四大件
YK压缩机 冷凝器 排气管
冰机制冷原理PPT讲稿
B
单位质量制冷剂所具有的能
量)不变。
• 经过节流,制冷剂压力降
焓
低,含气量增加,温度降低
35
制冷循环
压力
冷凝器
制冷剂向冷却水释放热量
节流装置
蒸发器
制冷剂从工艺介质吸收热量
焓
36
制冷循环分析—能量分析
压力 ③
冷凝器
D
节流装置
C
压缩机
蒸发器
A ①
B ②
h1
h2 h3
单位制冷剂从工艺介质吸收的热量 单位制冷剂吸收的压缩功 单位制冷剂向冷却水释放的热量
末端设备
29
制冷循环分析—1.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
压力
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 —— 等压蒸发
A 焓
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A点
30
制冷循环分析—1.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等压蒸发过程
压力
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 —— 等压蒸发
A 焓
制冷剂从工艺介质吸收热量
31
制冷循环分析—1.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等压蒸发过程
直接膨胀式(DX式)蒸发器
低压过热蒸汽冷剂
管板
冷剂分隔板 端盖
端盖
冷剂分隔板 低压低温制冷剂液体
壳体 铜管和镀锌钢板折流板 冷冻水进口 (12°C)
冷冻水出口 (7°C)
强化传热铜管
56
热虹吸式蒸发器
57
7
表压(相对压力)和真空度
表压= 绝对压力 -大气压力 真空度= 大气压力 - 绝对压力
8
热量
热量:物质含有热能的量度。 单位:焦耳。
热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显然传热 潜热传热
9
显热
显热:物质不发生相变,仅由于温度改 变而吸收/放出的热量。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教学文案
3、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p
2
C 5 D 1A
4
pk
32
制冷系统图
5
p0 1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液体蒸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
①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成为低 压蒸气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在普通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返回 到①从而完成循环。
流程图
高温高压气体
压缩机
冷凝器
低温高压气液 混合
节流
低温低压气体
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从而达到制
冷的目的。
2、 压焓图
p
s
T
K
p
v
液态区
x
x
气液混合
过热蒸汽区
a
hb
压焓图
h
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 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 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 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 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END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三个状态区
Ka左侧——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 力下的饱和温度;
空调制冷 制冷原理 压焓图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力为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 返回到①从而完成循环。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 器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
系统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 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 转化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无效过热循环
无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没有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1)单位制冷量 q 0
不变
q0 (h1h5)
(1-13)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 v
qv
h1 h5 v1'
减小
(3)理论比功 w 0
增加
w0 h2' h1'
(4)单位冷凝热 q k 增加
qk h2' h4
(h2' h2)(h2h4)
压力降没有关系,只要没有气化。
(4)膨胀阀到蒸发器之间的管道
通常膨胀阀是紧靠蒸发器安装的。倘若 将它安装在被冷却空间内,传给管道的热量 将产生有效制冷量;若安装在室外,热量的 传递使制冷减少,因而此段管道必须保温。
压力降也没关系。
(5)冷凝器
假定出冷凝器的压力不变,为克服冷凝器 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冷凝器时 制冷剂的压力,这必须导致压缩机的排气压 力升高,压力比增大,压缩机耗功增加,制 冷系数下降。
(6)蒸发器
若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不变,为克服蒸 发器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蒸发器 时制冷剂的压力,这必然导致平均蒸发温度升
高,传热温差下降。
若保证传热温差不变,克服蒸发器中制 冷剂的流动阻力,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吸气 压力下降,吸气比容增大,压力比增大,压
压焓图详释PPT学习教案
R12, R22 目前已禁止使用,
R134a 日本和美国的无氟替代制冷剂,
R600a 我国最佳无氟替代制冷剂.
第16页/共46页
第14页/共46页
3.4 臭氧层破坏结论及蒙特利尔议定书
1974年,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宣布,氟利昂中的 氯原子和哈龙物质中的溴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这一 发现令陶醉于自己智慧的人类十分尴尬:被大量使用的制 冷剂、发泡剂、清洗剂及发胶中的氟利昂、哈龙等原来是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ODS)。 本世纪30年代,含氟的制 冷剂被研究发明后在美国进入商业化生产,前苏联、日本 和欧洲各国也不甘落后,氟利昂的应用范围也由制冷剂, 其产量与日俱增。到1974年,全球氟利昂的产量已达到 80多万吨。1986年全球ODS的年消费量已高达100多万 吨。人类已经把 1500 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 是人类自己陷入了眼下的尴尬境地。
• 命名是R后面先加字母C,后面按氟里昂编号 规则编写。
第8页/共46页
⑵按工作温度压力分:
在一个大气压下,环温30℃下的冷 凝压力分为:
1. 高温低压制冷剂,沸点在0℃以 上,冷凝压力小于0.3MPa的制冷剂, 包括R11、R21、R114。
2.中温中压制冷剂,标准沸点在60℃~0℃范围内,压力在
四、氟里昂从环保角度的分类 Ⅰ
卤代烃(氟里昂)是链状饱和碳氢 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 可以分为八类:
① 全卤代烃-PFCs,碳氢化合物 中氢原子被氟置换,具有无毒不燃 的性质,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对 臭氧层不产生影响。如CF4、C2F6 等。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1)
p
4 pk 3 2 2’ 5 p0 1 1’ q0 q0
h 过热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过热循环分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两种情况
有效过热循环
有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也为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6)蒸发器
若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不变,为克服蒸 发器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蒸发器 时制冷剂的压力,这必然导致平均蒸发温度升
高,传热温差下降。
若保证传热温差不变,克服蒸发器中制 冷剂的流动阻力,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吸气 压力下降,吸气比容增大,压力比增大,压
缩机耗功增加,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下降。
(7)压缩机
在理论循环中,假设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而实际上,整个过程是一个压缩指数 在不断 变化的多变过程。另外,由于压缩机气缸中有 余隙容积的存在,气体经过吸、排气阀及通道 出有热量交换及流动阻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压 缩机的输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消耗的功率 增大。
p 4 5
pk
3 2s 2
p0 0
第一讲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 单级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2 单级压缩制冷的实际循环 3 工况与性能
1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1 系统与循环 1.2 压焓图 1.3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是:
0 h1 h4 1 h1 h4 Tk T0
c h2 h1 Tk 1 h2 h1 T0
T0
(1-12)
这里εc为在蒸发温度(T0)和冷
凝温度(Tk)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
制冷剂压焓图说明
制冷剂压-焓图(lgP-h图)介绍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可通过热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而制冷剂的热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般用热力学性质图、表来表示。
制冷剂的lgP—h图:(又称莫里尔图(Molliev Diagram))图中:K ——临界点 P ——等压线 h ——等焓线 t ——等温度线s ——等熵线 v ——等比容线 x ——等干度线在lgP—h图上任意一点都能表示制冷剂的一种热力状态,在一个状态点上,制冷剂具有确定的压力、温度、比容、焓和熵,以及蒸气所占的比例,即干度值X。
X = 制冷剂蒸气质量 / 制冷剂总质量饱和液体线(X=0):在lgP—h图上,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液体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饱和液体线。
在饱和液体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是制冷剂饱和液体在此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干饱和蒸气线(X=1):在lgP—h图上,将不同温度下的干饱和蒸气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干饱和蒸气线。
在干饱和蒸气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是制冷剂干饱和蒸气在此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饱和液体线和干饱和蒸气线均为粗实线,相交于临界点,这两条线将lgP—h图分成三个区域。
饱和液体线左边是过冷液体区,干饱和蒸气线右边是过热蒸气区,两条曲线中间的区域为饱和区,也就是湿蒸气区,在这个区域内的制冷剂为饱和状态,区域内各点上的饱和蒸气均为湿蒸气。
等温线(t):将表示温度相同的各点用点划线连接起来成一条折线,这条折线就是等温线。
等温线在过冷液体区为竖直线,与等焓线重合;在湿蒸气区为水平直线,与等压线重合;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向的曲线。
等比容线(v):将比容相同的各点用虚线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等比容线。
等熵线(h):将熵值相同的各点用细实线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等熵线。
等干度线(x):在饱和区内将干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叫做等干度线。
在lgP—h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各参数数值增加的方向。
另外,可以根据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就能确定其在lgP—h图上的状态点,通过这个点,就可以查出其它几个状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组等参数线
等压线:图上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 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 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 相同。
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等温线在不 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 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 ;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流程图
高温高压气体
压缩机
冷凝器
低温高压气液 混合
节流
低温低压气体
蒸发器
低温低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器 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系统
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
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节流阀: 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 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 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 余四个状态参数
3、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p
2
C 5 D 1A
4
pk
32
制冷系统图
5
p0 1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蒸发器: 输出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
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从而达到制
冷的目的。
2、 压焓图
p
s
T
K
p
v
液态区
x
x
气液混合
过热蒸汽区
a
hb
压焓图
h
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 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 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 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 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 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 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 为起点。
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 。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 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 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 系统与循环 2 压焓图 3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液体蒸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
①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成为低 压蒸气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在普通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返回 到①从而完成循环。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END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个状态区
Ka左侧——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 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 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气液混合区,即湿蒸气区。该区内制 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 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