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
se rc a i . n o d rt s e ti e o t m o a e o df r t e S l c h r ce z t n o l df d c c u C - ta i c d I r e o a c r n t p i a h mu d s g f mo i e .I U a e c aa tr ai ft e mo i e a i m a i l  ̄ i o l i l r o ae w si e t ae y me u f l b o pi a e a t t n e a d vs o i E p r na s l s o e tt b n t a v s g t d b a so i a s r t n v u , ciain i d x。 n ic st . x e me tl e u t h w d t a e n i o o l v o y i r h h
行业 得到前 所未有 的发展 。
匀分散, 与高聚物之 间没有结合力 , 易造成 界面缺
陷 , 造成 高 聚物 的某 些 性 能 降 低 , 会 特别 是 过 量 填
1 实验
1 1 实验 原料 .
米碳酸钙直接应用于有机介质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 题: 一是 颗粒表 面 能高 , 于热 力 学非 稳 定状 态 , 处 极
易聚集成 团 , 而影 响 了纳 米碳 酸 钙 的实 际应 用 效 从 果; 二是碳 酸钙表 面亲水 疏油 , 有机介质 中难 于均 在
步 深入 , 米碳 酸钙 的更 多 优异 性 能 将被 发 现 和应 纳 用 , 必将 使 中国的 纳米 碳 酸钙 工 业及 相 关 的许 多 这
于纳米碳酸钙 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差 ,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本文控制改性温度为 9 o℃ , 改性 时间为 3 r n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湿法表面 改性处理 。通过 吸油值 、 0 i。 a 活化指数 、 黏度对改性 前后的纳米碳 酸钙
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摘要: 综述了表面处理对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纳米碳酸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机理和对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展望了聚合物/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纳米碳酸钙表面处理分散机理结晶行为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其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增量,以降低成本;后来发展到增韧增强基体树脂以代替某些工程塑料,从注重力学性能的提高进而开发功能性填充塑料。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填充条件下,超细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明显高于普通填料填充体系,即超细填料的填充改性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具有一些特有的效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此其宏观理化性能将明显不同于且在许多特性上优于常规粒状或块状材料。
正因为如此,有学者预测以无机纳米粒子填充聚合物对于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开发和聚合物的填充改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目前乃至今后几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1]。
但是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粒子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大和表面能很高的特点,因此纳米粒子本身极易团聚,用通常的熔融共混方法想得到真正的纳米复合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中,主要采用插层聚合[2-4]、溶胶-凝胶法[5-6]等方法,将纳米粒子以纳米尺度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
但是,这些方法都不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如果在纳米粒子表面覆盖一层单分子的界面活性剂就可以防止它们凝聚,使其在树脂基体中以原生粒子形态均匀分散成为可能,就可以采用常规的熔融共混法来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如果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程度达到了纳米尺度(<100nm),聚合物和填料之间的界面积将非常大,会产生很强的界面相互作用;这样,就有可能将无机物的刚性、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与聚合物的韧性、可加工性和介电性能等完美的结合起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随着碳酸钙粒子的专用化和纳米化,其本身也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CaCO3粒子粒径越小,表面上的原子数越多,则表面能越高,吸附作用越强,根据能量最小原理,各个粒子间要相互团聚,无法在聚合物基体中很好的分散;二是CaCO3作为一种无机填料,粒子表面亲水疏油,与聚合物界面结合力较弱,受外力冲击时,易造成界面缺陷,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纳米碳酸钙的纳米效应提高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增强与有机体的亲和力,改进纳米碳酸钙填充复合材料的性能,必须采用有效的改性工艺及表面改性方法对其表面改性,进而扩拓宽其应用领域。
改性剂一方面可以定向吸附在纳米碳酸钙表面,使其表面具有电荷特性,物理与化学吸附共存,形成的吸附层较稳定。
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性,纳米碳酸钙不易聚合,从而提高其润湿性、分散性和稳定性,可以创造颗粒间的互相排斥作用,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纳米碳酸钙与有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亲和性,从而提高其与橡胶或塑料等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目前改性剂根据其结构与特性可以分为表面活性剂、偶联剂、聚合物和无机物。
一、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种类多,生产能力大,价格低廉。
目前,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技术较成熟,是工业上碳酸钙表面改性常用的修饰剂。
表面活性剂主要可分为脂肪酸(盐)类、磷酸酯类等。
用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碳酸钙可以经常用于塑料、橡胶中,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提高被填充物的加工性能。
脂肪酸(盐)类改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长链烷基结构和高分子结构类似,与高分子基料有较好相容性;另一端为羟基等极性基团,可与碳酸钙表面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
用于碳酸钙表面活化处理的脂肪酸主要是含有羟基、氨基的脂肪酸。
目前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脂肪酸(盐)。
通过此种活化剂活化的碳酸钙吸油值小,疏水率高,pH值适中,粘度小。
活化方法如下:将一定固含量的碳酸钙浆料加热到80~90℃,取碳酸钙质量2%的硬脂酸,如果是纳米钙硬脂酸的量还应该适当增加。
纳米碳酸钙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及代表性应用综述
纳米碳酸钙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及代表性应用综述吕津辉/文【摘要】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粉体填充材料,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且成本低,生产方法简单,性能比较稳定,被广泛的应用于橡胶、涂料、胶黏剂、造纸、塑料、食品等行业。
按照生产方法的不同,碳酸钙可分为重质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
而活性碳酸钙,又称改性碳酸钙,是通过加入表面处理剂对重钙或轻钙进行表面改性制得[1]。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改性剂;改性技术;纳米碳酸钙应用;填加纳米碳酸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粉末材料,其粒度介于0.001~0.1um(即1~100nm)之间等。
由于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1]。
为了使具有良好性能的纳米碳酸钙发挥优良性能,使用者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成为了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补强填充改性材料。
改性后的碳酸钙表面吸油值明显降低,凝聚粒子的粒径减小,粒子分散性增强,作为填料用于生产后的制品塑化时间缩短,塑化温度下降,溶体流动指数上升,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2]。
1.表面改性的理论1.1 化学键理论偶联剂一方面可以与纳米碳酸钙表面质子形成化学键,另一方面要与高聚物有较强的结合界面,进而提高纳米粒子的力学性能[1]。
1.2 表面浸润理论因为复合材料的性能受高分子物质对纳米填料浸润能力的影响,若填料能完全被浸润,那么树脂对高能表面的物理吸附将提供高于有机树脂内聚强度的粘结强度[1]。
1.3 可变形层理论吸附树脂会优先选择偶联剂改性填料的表面作配合剂,一个范围的固化不均会生成变形层,变形层是一个比偶联剂在聚合物和填料之间的单分子层厚得多的柔树脂层,它能防止界面裂缝的扩图1流化床造粒工艺流程展,松弛界面应力,加强界面的结合强度[1]。
1.4 约束层理论模量在高模量粉体和低模量粉体之间时,传递应该是最均匀的[1]。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般 需采 用 惰 性 溶剂 [ 如液 体 石 蜡 ( 白油 ) 石 油 醚 、 、
提 高 , 耐 酸性 和 阻燃 性 的 改善也 有 较好 的效果 . 对 除 了用 作 硬质 聚氯 乙烯 的功 能 填料 外 .还 广泛 用 作胶 黏剂 、 墨 、 油 涂料 等 的填料 和颜 料 。
1 . 硼 酸 酯 4
Re e r h pr g e si ur ac s a c o r s n s f e mod fc to t c o og fna m e e a c um a bo i a i n e hn l y o no i t rc l i c r nat e
Y n i in Y nX n ag e a ,a i T j
的纳米 效 应 纳米 碳 酸钙 改性 的作 用机 理 为表 面物
理 作用 ( 括表 面包 覆 和表 面 吸附 ) 包 和表 面化 学作 用 ( 括 表面 取代 、 合 和接枝 等 )表 面改 性 方法 又可 包 聚 。 分 为 干法 表 面改性 工 艺和湿 法 表 面改性 工艺
的来 源 问题 果碳 酸钙 中水 分含 量较 高 . 如 则偶联 剂
c a a tr t s f t o e u fc a t w r e i w d Va o s e s r c mo i c t n e h oo is i cu i g su f g , h r ce si o h s s ra t n s e e r v e e . r u n w n f e i c i a d f ai tc n lg e , ld n tf n s i o n i c mp st o p i g g n ,e ci e mo o r a t e ma r moe u e , oy r , ls s a d u e ip r a t t. w r o o i c u l a e t r a t n me , c i c o lc ls p l me s p a ma , n s p r d s e s n s ec , e e e n v v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硅酮胶中的应用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硅酮胶中的应用采用微孔分散碳化法合成了微纳米碳酸钙(CaCO3),通过添加油酸对纳米CaCO3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对硅酮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油酸可以降低颗粒粒径,并能改善分散性,过量的油酸虽然能够降低颗粒粒径,但会使粉体的分散性变差;与添加普通纳米CaCO3相比,当添加油酸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纳米CaCO3不仅减小了所制硅酮胶的表干时间,其固化性能、拉伸伸长性能和粘接性能也得到极大改善,且纳米CaCO3的相对最佳添加量为35%。
标签:纳米碳酸钙;硅酮胶;油酸;微孔分散碳化法CaCO3作为无机填料在橡胶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填料既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又能提高其性能。
在橡胶制品中添加纳米CaCO3作为无机填料时,制品的抗撕裂性能、耐屈挠性能、压缩变形以及硫化胶伸长率等都比添加普通CaCO3时要提高很多。
但是CaCO3颗粒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其在橡胶中的分散也就越困难,尤其是当颗粒的粒径在0.1 μm以下时,由于表面能增大,在与橡胶共混时容易因生热而引起粘混。
本试验采用微孔分散法合成了微纳米CaCO3,通过添加油酸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以减小纳米CaCO3的表面自由能,提高其分散性,进而改善纳米CaCO3在硅酮胶中的共混效果。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材料氢氧化钙[Ca(OH)2],工业级,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油酸(C17H33COOH),工业级,北京化工厂;室温硫化硅橡胶,工业级,苏州恒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助剂为工业级,市售。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试验所用主要仪器如表1所示。
1.3 改性纳米碳酸钙及硅酮密封胶的生产流程改性纳米CaCO3及硅酮密封胶的生产流程如图1、图2所示。
1.4 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将油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制备成浓度为0.1 mol/L的油酸乙醇溶液;将Ca(OH)2加入到适量蒸馏水中溶解制取Ca(OH)2悬浊液,并加入适量的油酸乙醇溶液,迅速搅拌均匀;安装好微孔分散器后打开CO2储气罐阀门,调节流量为100 mL/min,通气一段时间,将仪器内的杂质气体排尽;用制备好的Ca(OH)2悬浊液加入到微孔反应器中,开始碳化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且用pH计实时测量溶液的pH值,当pH下降到7时停止通入CO2,反应结束。
纳米碳酸钙改性技术进展和应用现状
纳米碳酸钙改性技术进展和应用现状目前用于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方法重要有:局部化学反应改性、表面包覆改性、微乳液改性、机械改性及高能表面改性。
1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优缺点对比局部化学反应改性方法重要通过纳米碳酸钙表面官能团与改性剂间发生化学反应来达到改性目的,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
将碳酸钙粉和表面改性剂同时投放到捏合机中进行高速捏合的方法称为干法改性。
此法操作简单,出料便于运输且可直接包装。
干法改性所得产品表面不均匀,适合低档碳酸钙粉末的生产,但因操作工艺简单而被广泛采纳。
适合干法改性的改性剂重要有钛酸脂、铝酸脂、磷酸脂等偶联剂。
湿法改性是将碳酸钙和改性剂在液相中共混,通过改性剂在碳酸钙表面包覆形成双膜结构来进行改性的,湿法改性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工艺较为多而杂。
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较适合湿法改性工艺,这类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重要有高级脂肪酸及其盐等。
表面包覆改性方法是指表面改性剂和纳米碳酸钙表面之间仅依靠范德瓦耳斯力或物理方法连接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改性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同时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达到制备和改性同步进行的目的,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碳酸钙分散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微乳液改性方法又称胶囊化改性,这种方法是通过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包上一层其他物质的膜,更改粒子表面固有特性来进行改性的。
此法虽然和表面包覆改性方法仿佛,但是这种方法改性后包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一层膜相对表面包覆改性的较为均匀。
机械化学改性方法是利用猛烈机械力作用有目的的激活粒子表面,使分子晶格发生位移,来更改其物理化学结构和表面晶体结构,提高粒子与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反应活性的改性方法。
对于大颗粒的碳酸钙这种改性方法特别有效,就纳米级碳酸钙来说,由于其本身粒径很小,通过机械粉碎、研磨的机械化学改性方法就不再能发挥出优异的改性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机械化学改性方法虽不能单独见效,但因其能显著加添纳米碳酸钙的活性基团与表面活性点,因此结合其他改性方法协同作用亦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案。
纳米碳酸钙铝酸酯湿法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
★
母 裹
湿法 改性是在碳化增浓后的熟浆溶液中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处 理, 这 必须在 纳米碳酸钙生 产企 业 中才能 完成 。利用碳酸钙在液 相 中
的分散 比在气相 中的分散容易得多 , 如果加入分散剂 , 分散效果更好 的 特点, 使碳酸 钙颗粒与表 面改性 剂分子 的作用 更均匀 。碳酸钙颗 粒经 湿法 改性 处理后 , 其表面能降低 , 即使经压滤 、 干燥后形成二次粒子 , 仅 形 成结合力 较弱的软 团聚 , 有效地避免 了干法 改性中 因化学键 氧桥 的 生 成而导致 的硬 团聚现象 。因此 , 研究铝 酸酯 对纳米碳酸钙 的湿法改 性技 术 , 对铝酸酯推广应用到湿法改性领域 , 对降低纳米碳酸钙表面改 性成 本 , 对提高纳米碳酸钙表 面改性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纳米碳酸钙铝酸酯湿 法改性技术研 究的主要 内容 通过前期 的实验探索 , 发现铝酸酯对 纳米 碳酸钙 的湿法 改性技术 基本是可行 的, 通过本课题 的深入研究获得更加准确的工艺流程 、 工艺
配 方改性 的方法来 抑制其水解 。本研究 的创新之处是首次将 比较廉价 的铝酸酯应 用于纳米碳 酸钙湿法改性 领域 , 这对降低 纳米碳 酸钙 的表 面改性成本 , 提高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 首先是 查阅资料 , 确定 研究实验方案 , 准备仪器药 品 , 然后利用学 生做毕业设计 的机会完成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 : 实 验 法 与 对 比法 。 ①主要 仪器有马弗 炉 , 压缩空气钢 瓶 ; 压缩二 氧化碳 钢瓶 ; 电动搅 拌器; 酸度计 ; 温度计 ; 2 5 0 0 m L 烧杯 ; 真空抽滤 装置 ; 恒温 干燥 箱 ; 磨 粉 机; 标准筛 ; 显微镜 。 ②主要 实验药 品有 铝酸酯 , 生石灰 , 硫酸, 双氧水 , 氢氧化钠 , 硬 酯 酸, 冰水 , 蔗糖 , 三聚磷酸钠 。 ③实验操作过程 : 消化过 程 : 消化反应器 中装 有 5 0 O a r l 热水 , 并开启搅拌装置 和装好 温度计 , 然后快速称取 l O O g 生石灰 , 依次加 入消化反应器 中, 直至温度 计指示 的温 度不再上升为止。再停止搅拌 , 静置 自然冷却至常温 ; 最后 用标准筛过筛 , 过滤 的浆液陈化 2 4 h 之后备用。 碳 化过 程 : 将上述 滤液 转移 入碳化 反应器 中, 加入 5 0 O a r l 冷水 稀 释, 开启搅拌 装置 , 通入 C O : 气体进行 碳化反 应 , 数分钟后 加入少许 晶 形导 向剂溶液后 , 继续碳化反应 , 直 至溶液的 p H值达到 7 , 并使浆 液 自 然冷却至常温 , 并陈化 2 4 h 之后备用 。 湿法 活化 : 碳化反应后的浆液需采用 自然沉降的方法进行增浓 , 至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应用研究进展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刁润丽赵伟普来源:《佛山陶瓷》2018年第08期摘要: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填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其易团聚及与聚合物的亲和性差等特性影响其应用,因此需要先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才能充分发挥其纳米特性。
本文简述了改性纳米碳酸钙在塑料、造纸、涂料、橡胶和聚合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改性;应用1 前言纳米碳酸钙是常见的一种化工填料,具有价格低廉、无刺激性、无毒、白度高、色泽好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粒径小、表面亲水性强、极易团聚等特性,在聚合物中很难分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减少团聚,才能在聚合物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1]。
表面改性过的纳米碳酸钙经可以作为一种功能填充材料,在塑料、造纸、涂料、橡胶和聚合物等行业广泛应用[2]。
2 纳米碳酸钙的性质纳米碳酸钙具有下列几个特点:(1)平均粒径只有40 nm,大约为普通碳酸钙的十分之一;(2)比表面积约为普通碳酸钙的9倍;(3)立方体状晶形,部分连接成链状,具有类结构性,与轻质和重质碳酸钙都不同;(4)表面活化率较高,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和用途;(5)白度较高,pH值为弱碱性[3,4]。
纳米碳酸钙由于粒径较小,具有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使得纳米碳酸钙在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表现出与普通碳酸钙所不同的或反常的物化性质,如:增韧补强性、透明性、杀菌消毒等应用方面的特殊性能[5]。
3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应用3.1 在塑料行业的应用塑料的填充改性具有很长的历史,最初是为了降低成本,如在PVC硬制品中加入碳酸钙,不仅可降低成本,还可使PVC 硬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热点向纳米材料转变,纳米碳酸钙在PVC 行业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普通碳酸钙在塑料中仅作为填充剂,而经过表面改性的活性纳米碳酸钙还可作为补强剂、活性剂等使用。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粉体技术网/班建伟纳米碳酸钙作为橡胶、塑料制品的填料, 可以提高制品的耐热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刚度及可加工性, 并降低成本。
纳米碳酸钙直接用于有机介质中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分子间力、静电作用、氢键等引起碳酸钙粉体的团聚。
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大, 易吸附气体、介质或与其作用, 从而失去原来的表面性质, 导致粘连与团聚, 或因其表面能极高和接触界面较大, 使晶粒生长的速度加快; 另外因纳米碳酸钙的量子隧道效应、电荷转移和界面原子的相互耦合, 使其发生相互作用和因固相反应而团聚。
二是纳米碳酸钙为亲水性无机化合物, 其表面有亲水性较强的羟基, 呈强碱性, 使其与有机高聚物的亲和性变差, 易形成聚集体, 造成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匀, 导致两材料间界面缺陷, 直接应用效果不好。
随着纳米碳酸钙用量的增大, 这些缺点更加明显, 过量填充甚至会使制品无法使用。
因此, 需要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 使其表面能减小, 分散性提高, 表面呈亲油性, 从而增大纳米碳酸钙与高聚物的亲和性。
改性剂一方面可以定向吸附在纳米碳酸钙表面, 使其表面具有电荷特性、物理与化学吸附共存、形成的吸附层较稳定。
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性, 纳米碳酸钙不易聚合, 从而提高其润湿性、分散性和稳定性,可以创造颗粒间的互相排斥作用, 起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纳米碳酸钙与有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亲和性, 从而提高其与橡胶或塑料等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目前改性剂根据其结构与特性可以分为表面活性剂、偶联剂、聚合物和无机物。
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种类多、生产能力大、价格低, 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王昌建等研究了各类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碳酸钙的防团聚作用, 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分散性的改善效果优劣顺序为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高分子, 表面活性剂复配物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类型表面活性剂。
目前应用较多的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酸( 盐) 、高分子化合物及磷酸酯( 盐) 。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DL VO理论 认 为 颗 粒 的 团 聚 与 分 散 取 决 于 粒子 间 的分子 吸引 力 与双 电层静 电排 斥力 的相 互
关 系 。当分子 吸 引 力 大 于静 电排 斥 力 时 , 粒 自 颗 发 地互 相靠 近 , 终形 成 团聚 ; 最 当静 电排斥 力大 于
作 者 简 介 : 进 ( 9 2) 男 , 东 济宁 人 , 南 理 工 大 学 在 读 马 1 8一 , 山 华
提 高 制 品 的耐 热 性 、 耐磨 性 、 寸 稳定 性 、 尺 刚度 及 可 加 工性 , 降低 成 本 。纳 米 碳 酸 钙 直 接用 于 有 并 机介 质 中存 在 两个 缺 点 : 是 分 子 间 力 、 电作 一 静 用 、 键等 引起 碳 酸钙 粉 体 的 团 聚 。纳 米碳 酸 钙 氢
和性 。
1 表面 活性 剂
表 面 活性剂种 类 多 、 产 能 力 大 、 生 价格 低 , 可 分 为 阴离 子 、 离 子 、 离 子 和 高 分 子 表 面 活 性 阳 非
剂 。王 昌建 等 研 究 了各类 表 面活性 剂对 纳 米碳 ]
酸钙 的防 团聚作 用 , 果 表 明表 面 活性 剂对 分 散 结 性 的改 善效 果 优 劣 顺 序 为 阴离 子 、 离 子 、 非 阳离 子、 高分 子 , 表面活 性剂 复配 物 的改善 效果 优于 单
摘 要 : 绍 用 于 纳 米 碳 酸 钙 表 面 改 性 的 改性 剂种 类 及 其 改 性 机 理 。 改 性 剂 根 据 其 结 构 与 特 性 可 分 为 表 面 活 性 剂 介
[ 用 较 多 的有 脂 肪 酸 ( ) 高 分 子 化 合物 和磷 酸酯 ( ) 、 联 剂 ( 要 有 钛 酸 酯 偶 联 剂 和 铝 酸 酯 偶 联 剂 ) 聚 合 物 和 应 盐 、 盐 ]偶 主 、 无 机 物 。改 性 剂 可 以 定 向吸 附 在 纳 米 碳 酸 钙 表面 , 其 表面 具 有 电荷 特 性 , 形 成 物 理 和 化 学 吸 附 层 ; 可 以 提 高 纳 使 并 还 米 碳 酸钙 与有 机体 的界 面 相 容 性 及 亲 和 性 。但 如 何 解决 纳 米碳 酸钙 在 干 燥 过 程 中存 在 的 二 次 粒 子 团 聚 现 象 、 时 间 长 放 置如 何 保 持 其 活 性 等 问题 都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研究 。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范文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水泥基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新型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纳米碳酸钙的改性2.1 改性原理纳米碳酸钙的改性主要是通过表面改性技术,改变其表面性质,提高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亲和性和反应活性。
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表面包覆、表面接枝和表面处理等。
2.2 改性方法本文采用表面包覆法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改性。
具体操作过程为:将纳米碳酸钙与改性剂混合,通过一定的反应条件,使改性剂包覆在纳米碳酸钙表面,从而改变其表面性质。
三、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3.1 材料制备将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加入到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超高强水泥基材料。
3.2 性能测试对制备出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抗渗性等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纳米碳酸钙含量和不同改性方法的试样,分析纳米碳酸钙对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能够显著提高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性能。
随着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所提高。
同时,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还能够提高试样的耐磨性和抗渗性。
4.2 结果分析分析认为,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能够改善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性和亲和性,从而提高试样的力学性能。
此外,纳米碳酸钙的加入还能够细化水泥石结构,提高试样的密实度,从而提高其耐磨性和抗渗性。
五、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在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能够显著提高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性能。
因此,将纳米碳酸钙应用于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范文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及其超高强水泥基材料性能试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填料,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针对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技术及其在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提升材料的综合性能。
二、纳米碳酸钙的改性1. 改性原理纳米碳酸钙的改性主要从表面改性入手,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其表面性质,提高其与基体的相容性。
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表面包覆、表面接枝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性、亲水性以及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力。
2. 改性过程(1) 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如偶联剂、表面活性剂等;(2) 将改性剂与纳米碳酸钙混合,进行表面处理;(3) 通过研磨、搅拌等手段使改性剂与纳米碳酸钙充分反应;(4) 对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干燥、筛选等后续处理。
三、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试验1. 原材料选择选用优质的水泥、骨料、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纳米碳酸钙作为功能性填料加入到基体中。
2. 配合比设计根据试验需求,设计不同的配合比,探究纳米碳酸钙的掺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同时,设置对照组,以评估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对材料性能的改善程度。
3. 制备工艺按照配合比将原材料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搅拌、浇注、养护等工艺流程。
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保证材料的性能稳定。
4. 性能测试对制备得到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性、耐候性等指标。
通过对比不同配合比下的材料性能,分析纳米碳酸钙的掺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改性效果评价通过对比改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亲水性以及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力等指标,评价改性效果。
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亲水性增强,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力提高。
2. 材料性能分析通过对不同配合比下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发现纳米碳酸钙的掺量对材料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的研究
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增韧pvc的研究近年来,纳米碳酸钙(CaCO3)的应用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塑料行业中。
然而,纳米碳酸钙与聚氯乙烯(PVC)的相容性很差,因此在添加纳米碳酸钙进行改性时,会降低塑料性能。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发展一种新的方法,充分利用纳米碳酸钙的性能,使之与PVC相容,以增强PVC的性能。
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与PVC的相容性,我们利用表面聚合技术,将纳米碳酸钙表面的功能基团与聚氯乙烯反应,以增强其相容性。
实验表明,与未经修饰的纳米碳酸钙相比,表面聚合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与PVC的相容性有很大改善。
此外,实验还表明,经表面聚合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对PVC产品的强度和韧性有一定的提高,表现在改善了材料的抗弯性能和抗压性能。
本研究对纳米碳酸钙与PVC的改性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研究发现,表面聚合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纳米碳酸钙与PVC的相容性,从而提高PVC的性能。
其次,表面聚合技术比传统方法可靠、环境友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最后,本研究的结果还可以为今后的纳米碳酸钙与PVC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总之,本研究表明,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可有效增强PVC材料的韧性,从而提高其塑料性能。
未来研究方向将可能集中在在不同应用领域中进一步探索和验证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的高性能塑
料材料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表面聚合改性纳米碳酸钙具有很好的增韧
PVC性能,因此可用于制备高性能塑料材料。
研究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建设性指导,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入研究PVC的性能改性和应用。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刁润丽;张晓丽【摘要】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is being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as a new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The performance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is excellent because of its micro dimension an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So it ha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worl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is urgently needed because of the two defects in reuniting and poor compatibility with macromolecule organic matter.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surfactants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were reviewed.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surface modification were analyzed. Finally,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were discussed.%纳米碳酸钙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尺寸微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成为各国开发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易团聚及与聚合物的亲和性差两个缺陷,所以亟需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综述了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方法及改性剂,指出了改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矿产保护与利用》【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5页(P146-150)【关键词】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改性方法;改性剂【作者】刁润丽;张晓丽【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与化工系,河南平顶山467001;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与化工系,河南平顶山467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2.3+2前言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度大小在1~100 nm的碳酸钙产品,包括超细和超微细碳酸钙两种产品[1-3]。
纳米碳酸钙的合成、表面改性以及应用
纳米碳酸钙的合成、表面改性以及应用一、本文概述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纳米碳酸钙的合成方法、表面改性技术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我们将概述纳米碳酸钙的基本性质,包括其结构、形貌和主要性能。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纳米碳酸钙的各种合成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表面包覆、表面接枝等,以提高其分散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我们将概述纳米碳酸钙在橡胶、塑料、涂料、造纸、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纳米碳酸钙的综合性知识,为其在科研和工业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二、纳米碳酸钙的合成方法干法合成主要是通过气-固相反应,将气态的二氧化碳与固态的氢氧化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钙。
这种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尺寸大,分布不均,且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湿法合成则是将气态的二氧化碳通入到含有钙离子的水溶液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使二氧化碳与钙离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
湿法合成的产品纯度高,颗粒尺寸小,分布均匀,且易于进行表面改性。
常用的湿法合成方法包括碳化法、沉淀法、乳液法等。
超重力法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它利用超重力场强化气液传质过程,使二氧化碳与钙离子在超重力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碳酸钙。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纯度高,颗粒尺寸小且分布均匀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合成方法。
纳米碳酸钙的合成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合成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强极性,纳米碳酸钙易于团聚,这限制了其性能和应用。
纳米碳酸钙改性塑料复合材料的研究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纳米碳酸钙改性新技术及其性能的研究一、前言在发达国家,纳米级碳酸钙已在中高档高分子材料和制品中得到普遍使用,预计未来五年将以7%的速率增长。
我国近几年纳米碳酸钙的进口量以超过20%的速率增长。
特别是当前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价格飞涨,给广大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开展橡胶、塑料/纳米碳酸钙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对于减少胶料和树脂用量、降低塑料制品成本、提高制品性能,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碳酸钙粉末的表面处理可分为干法表面处理和湿法表面处理。
干法是指把碳酸钙粉末放人高速捏合机中,加入表面处理剂或分散剂,进行表面处理;湿法是直接把表面处理剂或分散剂加入碳酸钙悬浮液中,进行表面处理。
目前,国外工业生产的纳米碳酸钙通常用硬脂酸进行表面处理,碳酸钙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作用很弱,因而改性效果不理想,应用受到限制。
国内橡胶、塑料企业多为直接填加未改性的或硬脂酸改性的微米级碳酸钙,碳酸钙只作为增容型填料,以降低制品的成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硬脂酸改性的超细碳酸钙在某些塑料制品中有所应用,但由于超细粉料易团聚、混炼加工困难,推广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
关于用接枝法、偶联法或其他方法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几乎全是实验室研究报道。
因此研究纳米碳酸钙改性技术及其与聚合物的复合机理,是推广应用纳米碳酸钙材料的关键性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课题组近几年来采用水相法和固相法制备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
同时分别制备了改性纳米碳酸钙与橡胶的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形态、热分解特性、热氧老化性能和加工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对天然橡胶和丁腈橡胶的补强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纳米碳酸钙和硬脂酸包覆型工业纳米碳酸钙。
二、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超细微粒子的粒径越小,其性能变化越大.由于纳米级粒径超细碳酸钙颗粒小,容易扩散,且表观活化能也有明显的降低,约减少70—80kJ/mol,较小的表面自由能,使纳米碳酸钙徽晶粒起始分解温度比普通碳酸钙要低,存在着明显的畸变和应力,导致纳米碳酸钙比较容易热分解。
纳米碳酸钙湿法表面改性研究
lo潘鹤林.徐志珍碳酸钙裹面处理工艺研究厦机理探讨【J】无机 盐工业,1997(4):1扣14
11肖品东.蚋柬沉淀碳酸钙工业化技术【M1北京:化工业版社、
2004.65
3 电镜照片显示:磷酸有较强的分散作用;红
本研究采用硬脂酸钠对纳米碳酸钙进行了湿 法表面改性,着重研究了碳酸钙浆液在多种酸和碱 调节pH值时的改性效果,用活化度和吸油值对改 性效果进行了直接表征。碳化终点pH值的控制会 影响随后的活化,用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调节浆料 至不同的pH值对应不同的碳化程度;考查了添加 磷酸等对随后活化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原料纳米碳酸钙,粒子为文石相呈立方形, 平均粒径40~70llIIl,浙江天一新材料有限公司;硬 脂酸钠,化学纯,温州市化学用料厂;无水乙醇,分 析纯,上海振兴化工一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 酯),工业级,杭州宇幽化工有限公司。 1 2实验方法
工序的工艺控制。
美t词蚋米碳酸钙硅脂酸钠活化度吸油值pH值
Studv on Wet Sur血ce Modmcation of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Wa“g Xin Chen Rlxjn Y卸g H ui (Ma忙rial暑Dopanment of Z}Ie州i趼gunivc州修,Hang曲ou 3l0027) Ab甜ran N曲omekr caIcium carbon砒e was t隋砒ed wim sod吣m s嵋arafc The cBco】modined under dlfR代nt pH values adjusted by∞veraI kinds ofacid锄d aIkaIi w勰characteri髓d by activation value and o¨_ahsorbed vaIuc.nc study indicates m耻廿Ie efficiency ofhydrophobjc actj●砒ion is bcst when the cm七onizcd nnaI pH val雌is 7 consequentIy.1lle degme ofc甜boni蹦ion肌d thc把chnic indexes ofcalcination and化nncmcnt Pr0嘴dure should be controlJed accurateIv in口roduction.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广
4 2东化Fra bibliotek工 :
20 0 8年 第 1 期 0
l dc e .om {“ g h m c ,
第 3 卷 总 第 16 5 期 8
纳米碳 酸钙 表 面 改性 研 究进 展
王 永周 , 陈美 , 曾宗 强
( 农业部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 湛江 54 0) 201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班级:S1467 姓名:学号:2014218010141 前言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碳酸钙产品。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无机填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塑料、橡胶、涂料和造纸等工业领域。
由于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显示了它优越的性能。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添加纳米碳酸钙,不仅可以增加塑料制品的致密性,提高使用强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塑料薄膜的透明度、韧性、防水性、抗老化性等性能。
在造纸工业中,碳酸钙用作造纸填料白度高,可大大改善纸张的性能,由于替代了价格较高的高岭土,使造纸厂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纳米碳酸钙用在高级油墨、涂料中具有良好的光泽、透明、稳定、快干等特性。
另外,在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纳米碳酸钙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1,2]。
但是在用作橡胶和塑料制品填料时,由于纳米碳酸钙具有粒度小、表面能高、极易团聚、表面亲水疏油和强极性的特点,在有机介质中分散不均匀,与基料结合力较弱,容易造成基料和填料之间的界面缺陷。
因此,为降低纳米碳酸钙表面高势能、调节疏水性、提高与基料之间的润湿性和结合力、改善材料性能,必须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3]。
2 改性方法目前用于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局部化学反应改性、表面包覆改性、胶囊化改性(微乳液改性)、高能表面改性及机械改性法[4]。
2.1 局部化学反应改性局部化学反应改性方法主要利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官能团与处理剂间进行化学反应来达到改性的目的。
局部化学反应改性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5]。
湿法是将表面改性剂投入到碳酸钙悬浮液中,在一定温度下让表面改性剂和碳酸钙粉末混合均匀,形成表面改性剂包覆碳酸钙粉末的双膜结构,效果较好,但工艺繁杂。
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较适合湿法改性工艺,因为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亲水基团与碳酸钙有亲和性,亲油基团与橡胶有亲和性,当表面活性剂处于碳酸钙和橡胶之间时,二者紧密地结合,这类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及其盐[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班级:S1467姓名:学号:2014218010141前言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在1~100nm之间的碳酸钙产品。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无机填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塑料、橡胶、涂料和造纸等工业领域。
由于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显示了它优越的性能。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添加纳米碳酸钙,不仅可以增加塑料制品的致密性,提高使用强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塑料薄膜的透明度、韧性、防水性、抗老化性等性能。
在造纸工业中,碳酸钙用作造纸填料白度高,可大大改善纸张的性能,由于替代了价格较高的高岭土,使造纸厂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纳米碳酸钙用在高级油墨、涂料中具有良好的光泽、透明、稳定、快干等特性。
另外,在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纳米碳酸钙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1,2]。
但是在用作橡胶和塑料制品填料时,由于纳米碳酸钙具有粒度小、表面能高、极易团聚、表面亲水疏油和强极性的特点,在有机介质中分散不均匀,与基料结合力较弱,容易造成基料和填料之间的界面缺陷。
因此,为降低纳米碳酸钙表面高势能、调节疏水性、提高与基料之间的润湿性和结合力、改善材料性能,必须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3]。
2改性方法目前用于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局部化学反应改性、表面包覆改性、胶囊化改性(微乳液改性)、高能表面改性及机械改性法[4]。
2.1局部化学反应改性局部化学反应改性方法主要利用纳米碳酸钙表面的官能团与处理剂间进行化学反应来达到改性的目的。
局部化学反应改性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5]。
湿法是将表面改性剂投入到碳酸钙悬浮液中,在一定温度下让表面改性剂和碳酸钙粉末混合均匀,形成表面改性剂包覆碳酸钙粉末的双膜结构,效果较好,但工艺繁杂。
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较适合湿法改性工艺,因为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亲水基团与碳酸钙有亲和性,亲油基团与橡胶有亲和性,当表面活性剂处于碳酸钙和橡胶之间时,二者紧密地结合,这类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高级脂肪酸及其盐[6]。
干法则是直接将碳酸钙粉末与表面改性剂直接投入高速捏合机中进行捏合,简单易行,出料后可直接包装,易于运输出料。
这种方法得到的碳酸钙粉末表面不太均匀,适用于对碳酸钙粉末要求不高的场合,但处理方法简单易行,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干法较适合于钛酸脂、铝酸脂、磷酸脂等偶联剂[7]。
局部化学反应的改性剂主要有偶联剂、无机物、有机物等。
2.2表面包覆改性[8]表面包覆改性指表面改性剂与纳米碳酸钙表面无化学反应,包覆物与颗粒之间依靠物理方法或范德瓦耳斯力而连接的改性方法。
在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纳米碳酸钙生成的同时,表面活性剂包覆在其表面,形成均匀的纳米颗粒。
此种方法可有效改善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性。
2.3胶囊化改性胶囊化改性又称微乳液改性,此种方法是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包上一层其他物质的膜,使粒子表面的特性发生改变。
与表面包覆改性不同的是包覆的膜是均匀的。
2.4高能表面改性高能表面改性包括高能射线(γ射线、χ射线等)、等离子体处理几种方法[9]。
辐照处理改性法是使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辐射对CaCO3进行表面激活,再将表面产生活性点的粉体与单体反应,在CaCO3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有机包覆层,从而改善填料的表面性质及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达到改性的目的。
按照辐照过程中是否添加单体,纳米CaCO3的表面辐照改性可分为纳米CaCO3的预辐照及纳米CaCO3和单体的共辐照2种。
等离子体改性法主要是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系统,并用一种或多种气体为等离子体处理气体。
等离子体对CaCO3粉体的表面改性主要是利用等离子体聚合技术。
等离子体聚合技术是通过激励活化有机化合物单体,形成气相自由基,当气相自由基吸附在固体表面时,形成表面自由基,表面自由基与气相原始单体或等离子体中产生的衍生单体在表面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量的聚合物薄膜包覆在CaCO3表面,从而改变其表面性质,达到改性目的。
但是高能改性法技术复杂、成本较高、生产能力小、改性效果不稳定,因此应用比较少。
2.5机械化学改性法[10]机械化学改性是利用超细粉碎及其他强烈机械力作用有目的地激活粒子表面,以改变其表面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结构,使分子晶格发生位移,增强它与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物的反应活性。
机械化学改性法对于大颗粒的CaCO3比较有效,由于纳米CaCO3粒径很小,再通过机械的粉碎、研磨等方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机械化学改性可增加纳米CaCO3表面的活性点和活性基团,增强与有机表面改性剂的作用,因此如能结合其他改性方法也可有效改变纳米CaCO3的表面性质。
3碳酸钙粉体各类改性剂3.1有机酸(盐)类表面改性剂硬脂酸或硬脂酸盐类改性剂是碳酸钙填料的传统改性剂,它价格低廉,且对碳酸钙填料改性效果良好,是碳酸钙填料应用较多的改性剂。
国外最早对碳酸钙进行活化改性并获得成功的产品是日本“白艳华”系列产品。
其制备方法就是以硬脂酸作为改性剂对碳酸钙进行表面包覆。
用于碳酸钙粉体表面处理的脂肪酸主要是含有羟基、氨基或巯基的脂肪族、芳香族或含芳烷基的脂肪酸(盐)。
由于碳酸钙表面分布着大量亲水性较强的羟基,呈现较强的碱性,脂肪酸的作用机理是利用其RCOO-与碳酸钙浆液中的Ca2+、CaHCO3+、CaOH+等组分反应生成脂肪酸钙沉淀物,包敷在碳酸钙粒子表面,使碳酸钙的表面性质由亲水变成亲油[11]。
木质素、树脂酸及其盐也可用来对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处理。
白石公司的白艳华系列产品中就有用木质素、树脂酸等对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处理的产品。
3.2偶联剂类表面改性剂偶联剂是一种两性结构物质,分子中的一部分极性基团(亲水性)可与粉体表面的各种官能团反应,形成强有力的化学键合,另一部分非极性基团(疏水性)可与有机高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或缠绕,从而可以将粉体(无机矿物)和高分子基体这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材料通过界面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但是,用此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偶联剂价格较高;二是不同的偶联剂对不同的聚合物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三是在某些聚合物中使用时,偶联剂容易引起变色,贮存或在塑料混炼加工过程中,易发生水解或分解。
国内外用于碳酸钙表面处理的偶联剂有数十种之多。
常用的有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高分子偶联剂和复合偶联剂等。
3.2.1钛酸酯类偶联剂1974年美国KENRICH公司首先发明了钛酸酯偶联剂,经过钛酸酯偶联剂处理后,碳酸钙粉体表面覆盖一层单分子膜,从而使碳酸钙粉体的表面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
钛酸酯偶联剂分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单烷氧基型、螯合型、配位型、季铵盐型、新烷氧型、环状杂原子型等类型。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效果较好,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钛酸酯类偶联剂有导致肝癌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美国已制定了有关钛酸酯在橡皮奶嘴和玩具等制品中含量的严格规定。
3.2.2铝酸酯类偶联剂这种偶联剂在常温下为淡黄色蜡状物,热分解温度300℃,具有反应活性大,色浅、无毒、味小、热分解温度较高,适用范围广,使用时无需稀释以及包装运输方便等特点。
铝酸酯偶联剂的表面处理机理和钛酸酯偶联剂的表面处理机理相类似。
铝酸酯分子中易水解的烷氧基与碳酸钙表面的自由质子发生化学反应,分子的另一端基团与高聚物分子链发生缠绕或交联[12]。
由于其较钛酸酯偶联剂有上述优点,因而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
3.2.3复合偶联剂复合偶联剂是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的一种新型偶联剂,用于碳酸钙表面改性的主要有铝锆酸酯偶联剂、铝钛复合偶联剂。
铝锆酸酯偶联剂是美国Cavedon化学公司80年代中期开发的新型偶联剂,用其改性的碳酸钙适用于各类聚合物的填充,可以显著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和加工性能以及提高抗冲击性能[13]。
3.2.4高分子偶联剂近年来,高分子偶联剂成为国内外偶联剂研究的重点,一批新型高效的高分子偶联剂产品被陆续开发出来。
主要有反应性纤维素、天然高分子衍生物等。
这些高分子物质可以定向地吸附在碳酸钙粉末的表面,在碳酸钙粒子的表面形成吸附层,阻止碳酸钙粒子的聚集。
同时其亲油碳链较长,与树脂的相容性好,相互作用强,偶联作用较好。
国内科研工作者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开发出许多具有特殊效果的新型高分子偶联剂。
3.3表面活性剂类表面改性剂表面活性剂价格便宜,生产量大,品种多,易获得,且可以通过分子设计合成或选择有特定性能的表面活性剂,以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改性粉体产品。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在碳酸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受到科研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已开发的碳酸钙改性剂产品主要包括阴离子、阳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3.3.1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是碳酸钙表面改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磷酸酯对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处理主要是磷酸酯和碳酸钙粉体表面的Ca2+反应形成磷酸钙盐沉积或包覆在碳酸钙粒子表面,从而改变了碳酸钙粉体的表面性能。
用磷酸酯化合物作为碳酸钙粉体的表面处理剂,不仅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显著提高,对耐酸性和阻燃性的改善也有较好的效果。
3.3.2季胺盐类表面活性剂季胺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带正电的一端通过静电吸附在碳酸钙表面,另一端可以和高聚物进行交联,实现对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3.4复合偶联处理改性(二次表面活化处理)复合偶联表面处理改性是指根据高聚物填料堆砌理论,以偶联剂为基础,结合其它表面处理剂、交联剂、加工改性剂等对碳酸钙表面进行综合改性活化处理,以增加碳酸钙的表面活性,增大其填充量,进一步提高填充材料的性能。
4结语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粉体吸油值显著降低,团聚粒径减小,分散性能提高。
填充高聚物后混合体系的塑化温度降低,塑化时间缩短,熔融指数提高,加工流动性明显好于未经表面处理的碳酸钙。
同时,制品的冲击强度、拉伸性能等力学性能也得到明显提高。
虽然对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纳米碳酸钙干燥过程中还存在二次粒子团聚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性能。
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纳米碳酸钙的补强作用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结合性(特别是对天然胶乳的结合和分散)改进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以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叶丽君,从碳酸钙的技术经济分析看我国粉体工程[J].化工技术经济,1999,17(2):24~26[2]韩秀山,纳米级超细碳酸钙生产和应用前景广泛[J].天然气化工,2001,26(1):59~60[3]樊蕾,王治刚,张松,国内外超细碳酸钙生产技术[J].云南化工,2000,27(2):33~34[4]张立德,超细粉体制备与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5]邓春梅,陈美,橡胶用碳酸钙表面改性[J].特种橡胶制品,2004,25(4).[6]白鸽玲,纳米级和特型活性碳酸钙的制备[J].应用化工,2001,30(6):10~13.[7]广东恩平市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中国专利,CN1104179A,1995,28.[8]马毅璇,纳米碳酸钙及其应用[J].橡胶工业,2000,30(10):39~42.[9]张乃枝,孙振亚,重质碳酸钙矿物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J].湖北化工,1999,(4):25~27.[10]王训遒,蒋登高,纳米CaCO3表面改性方法综述[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1):1~4.[11]潘鹤林,碳酸钙粉末表面处理研究[J].化工进展,1996(2):40~42.[12]姚凌,王玉兴等,铝酸酯偶联剂活化碳酸钙工艺及其应用[J].塑料,1991,20(2):15~19.[13]陈育合,铝锆偶联剂的应用[J].塑料工业,2001,29(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