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二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B. 组织C. 人与组织相互关系D. 组织内部结构1.2 多选题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A. 个人能力B. 工作环境C. 薪酬福利D. 组织文化E. 管理风格二、简答题3.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5.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某公司部门员工最近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领导希望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6.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提高组织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7.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B、C、D、E二、简答题3.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
4. 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题5. 可能原因:员工满意度低、组织文化不良、管理风格不适合、工作环境不佳等。
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调整管理风格、改善工作环境等。
四、论述题6.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个体、群体、组织结构、文化、领导力等方面,有助于组织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竞争力。
例如,通过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通过培养领导力,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7. 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根据员工需求进行培训设计,提高培训效果;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等。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答案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个体知道并在选择任务后能够按要求完成程度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2)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 (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 (4)组织领导者应该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根据这一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首先,管理人员不能只考虑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应当关心人、体贴人,爱护、尊重员工,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组织士气。
其次,对员工的奖励应当尽量采取集体奖励,而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
最后,管理人员要由单纯的监督者变为上下级之间的中介,鼓励交流、沟通,经常倾听员工意见并向上级发出呼吁。
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性特点,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动机(外在)表现的方式为行为。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的动机;3)好的动机可以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4)错误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5章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者用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官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里状态。
案例研究法,这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和说明的方法。
心里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测量被试者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里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简答 1.什么是非参与观察法,什么是参与观察法?(1),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2)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的方法。
2.什么是面谈法面谈法是研究人员通过与被调查者直接交谈,来探索被交谈者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3.什么是问卷调查法?运用严格设计的问题和对问题回答不同程度的量表,让被调查者进行纸笔书面回答的调查,研究方法。
4. 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5.如何理解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如实的客观的进行实验,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和特点,研究者要尽量避免受自己的个性或主观偏见的影响,只有所收集和占有的资料是如实的客观存在,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而全面的结论,研究前绝不带有主观偏见。
6.如何理解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鉴于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变量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找出某一变量与人的工作绩效的关系,就必须把其他可能影响工作绩效的变量控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而集中精力专门观察核试验某种变量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关系7.如何理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鉴于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变量是多方面的,所以,一方面必须把每个因素都置于整个体系中去研究分析,决不可只从个别因素和个别方面孤立的研究分析。
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二 华南理工网络教育 2020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激励答: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2.团队答: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3.组织设计答:是指管理者将组织内各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建立和实施一种特定组织结构的过程。
组织设计师有效管理的必备手段。
4.沟通答: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内容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其主要的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
应用于管理中:1)生理需求的应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基于更多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提高福利待遇。
2)安全需求的应用: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使也,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受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3)社交需求的应用: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与赞许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
4)尊重需求的应用: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颁发荣誉奖章,设立优秀员工光荣榜。
5)自我实现需求的应用: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为下级留有余地。
6.个体在组织中角色7.群体的特点答:1)归属感。
群体的归属感,是成员对群体产生向心力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
有了归属感,每个成员就会不自觉用群体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说话、做事也会从群体的利益出发,还能使成员在行为上协调起来,彼此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把群体的困那看作是自己的困那,把集体的荣誉视为自己的荣誉。
2)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是成员在认识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
由于这种情感的作用,群体中的成员在共同的兴趣和利益的驱使下,对一些群体内外的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能够保持一致的看法,怀有一样的情感,意见也趋于一致。
组织行为学(二)练习题8-9
组织行为学(二)练习题8-9一、简答题1.何谓压力缓和剂?正确答案:人们遇到压力时所表现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能向压力挑战,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有人却一蹶不振,精神崩溃。
这种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即受到压力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叫做压力缓和剂。
2.谈谈对冲突的理解。
正确答案:冲突有多种含义,从静态上看,是指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况而感知到的不一致性(差异);从动态上看,冲突是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起源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冲突就是“差异”,就是“不一致”。
当然,这种差异是否真实存在并没有关系,只要人们感觉到差异的存在,则冲突状态也就存在。
3.简述群体内部冲突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群体内部冲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身份的矛盾,开放的矛盾,信任的矛盾,个性的矛盾,权威的矛盾,退化的矛盾,创造力的矛盾。
4.冲突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可以把冲突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认知和个性化,行为意向,冲突行为及冲突结果。
5.简述调和—冲突模型对冲突过程的阶段划分。
正确答案:布坎南—哈克任斯基的调和—冲突模型认为组织内部冲突的产生和解决大致经历组织中差异、调和差异、认知和感知及管理冲突四个阶段。
6.群体内部调和差异的措施包括哪些方面?正确答案:群体内部的调和措施包括:制定规则、政策和程序,使用组织层次,设立临时任务小组,组建固定项目团队,派驻联络员,委任综合协调员。
7.何谓谈判?正确答案:谈判是指双方或多方互换商品或服务并试图对他们的对换比率达成协议的过程,是解决意见分歧和处理冲突的重要措施。
8.何谓学习型组织?正确答案: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
正如人要学习一样,组织也要学习。
所有的组织都在学习,不管它们是否有意识这么做,这是它们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
9.何谓分权管理趋势?正确答案:企业内部实行分级管理体制,由职能化组织管理向流程化、网络化组织管理转换,通过权力下放和建立责任制来提高责任心、自主权和应变能力,克服企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这就是同信息时代的频繁变化相适应的分权管理趋势。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163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本)评阅教师第2次任务共4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作业内容:一、简答题1.员工是怎样从工作当中学习不道德行为的?2.如果你不得不对一名员工进行处分,请具体辩明你会怎么做?二、讨论题1.“所有的组织都会因为招募到最优秀的员工而受益”,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用一些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2.针对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和良好的人格与组织的匹配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情况更可能导致成功?请解释你的理由。
作答结果:简答题1、员工从工作中习得不道德行为的途径通常有两种.ﻫ答: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和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学习。
因此,管理者或行政人员这些员工的榜样的不道德行为,往往会对员工形成不良示范效应。
1( ﻫ)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启示,行为是效果的函数,通过学习个体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或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不道德行为的结果可能使得员工得到他们想要的或使他们避免不喜欢的情况出现。
比如:为了不受到上司更为严厉的批评,一个员工可能会为他由于睡过头编造一个其他的谎言。
(2)不恰当的强化方式会触发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增多或出现。
员工在工作中学习不道德行为主要是由于组织的奖励系统正向强化错误行为,员工被鼓励做不道德的事情。
正向强化指当一种反应之后伴随着愉快事件,如管理者称赞员工做得好,其导致了学习,强化了反应,增加了重复的可能性。
在工作中学习不道德行为的例子,如组织对那些说谎、欺骗、歪曲事实的员工给予表扬、晋升、加薪或其他奖励等,员工便认识到不道德的行为会得到报偿.有时,为了完成目标,销售人员虚报销售数据,生产人员将不合格的产品装运发货,而这些虽然都已完全背离了目标设定的根本出发点,即获得高绩效,但是组织给予员工的奖励会鼓励其做出这些不道德的事情,并且此行为会重复发生。
2、答:对员工进行处分的活动常常包括口头批评、书面警告和暂时停职。
00152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题02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简答题02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8)1、简述群体结构变量的内容。
答: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角色、群体规范、从众行为、群体规模、群体构成以及群体凝聚力。
2、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2016.10)答:群体规范的作用有以下四点:1)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的支柱作用。
2)群体规范能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
3)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动力的作用。
4)群体规范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
3、简述从众行为对群体的影响。
答:(1)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
从众行为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体的观念与行为。
好的群体行为可以促进个人行为朝着好的方面发展(2)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
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压力抑制成员的独立性。
因为从众行为倾向于“舆论一致”,如果成员不能摆脱其控制,就会“人云亦云”,难以创新。
2)群体的从众行为,容易在决策时做出“表面一致”但不一定正确的结论,可能导致错误的行为。
4、简述群体凝聚力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答: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其成员的内在吸引力。
群体凝聚力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凝聚力、工作凝聚力、领导者凝聚力、情感凝聚力5、群体互动过程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答:群体互动过程会产生两种影响:协同效应与社会促进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一物质作用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1+1>2”。
这种现象与社会惰化现象的表现正好相反,社会情化现象所代表的是负协同效应,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当个体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因他人的在场而激发了个体的工作动机,由此而引发的绩效水平提高的倾向。
6、简述防止群体决策弊端的方法(1)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制定一套科学的决策程序,使决策准确无误,少出现或不出现漏洞。
(2)鼓励群体成员参与决策为了使决策更趋实际、合理,管理者应鼓励群体成员参与决策,使群体成员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还能听到成员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决策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组织变革D. 市场营销答案:D2.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哪项?A. 观察法B. 案例研究C. 实验法D. 宏观分析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目标?A. 提高组织效率B. 促进组织变革C. 增强组织竞争力D. 提升个人绩效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答案:C5.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以下哪项?A. 员工需求B. 员工满意度C. 组织环境D. 所有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要解释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及其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组织效能的影响的学科。
其研究范畴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2. 请简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案例研究、实验法和宏观分析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或群体行为来进行研究;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具体组织或事件来揭示组织行为的规律;实验法是通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些变量来研究组织行为;宏观分析则是从宏观角度分析组织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3. 请简要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目标及其意义。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效率、促进组织变革、增强组织竞争力。
这些目标的意义在于: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组织效能,提升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 请简要说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重要性。
答案: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
这些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组织效能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运行和发展。
通过研究这些对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组织行为,为组织管理和组织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组织行为学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是指?A.研究人的行为B.研究员工的行为C.研究企业的行为D.研究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答案:D2.以下哪个因素不是组织行为中的个体因素?A.员工个人特征B.员工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C.员工的群体冲突D.员工的心理感受答案:C3.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A.动机-卫生理论B.期望理论C.员工参与理论D.强化理论答案:B4.以下哪种组织结构最常见于较小的公司?A.职能结构B.事业部制结构C.项目制结构D.矩阵结构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1.请简述动机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动机理论认为员工行为是受到驱动的,这个驱动我们称之为动机,动机可被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强化理论则认为,员工行为会受到其结果的影响,如果员工行为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结果,那么员工就会更加倾向于重复这个行为。
2.请简述内部员工流动的利与弊内部员工流动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员工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更好的个人发展,缩短整个组织的研究周期。
缺点主要有:流动员工的离职,是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同时,员工的流动也可能会带来信息流失,从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作。
3.请简述平衡记分卡平衡记分卡是一种管理工具,可以描绘出公司全面的发展情况。
它主要包含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研究与成长。
4.请简述目标管理的实现步骤目标管理的实现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制定目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制定行动计划,跟踪和反馈。
这些步骤将帮助公司制定出明确的、能够实现的目标,并保证公司能够达成这些目标。
5.请简述平等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机会是一项法定要求,意味着所有员工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取和升迁到合适的职位。
这可以通过保护所有员工免受歧视合理的招聘和晋升流程来实现。
6.请简述团队合作的重点团队合作的重点在于要理解如何优化和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简答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简答题)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简述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1)优点:信息传递有反馈环节,准确性有所提升;信息接收者拥有反馈意见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感,容易保持良好的气氛和人际关系,帮助沟通双方建立感情联系。
(2)缺点:信息发出一方随时可能受到信息接收者的质疑、批评或挑剔,这会给信息发出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沟通较为费时,信息传递速度也较慢。
涉及知识点:沟通2.简述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1)组织结构设计的古典原则。
其包括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和部门化。
(2)组织结构设计的现代原则。
其包括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制约性原则。
涉及知识点: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3.简述罗宾斯的冲突过程分析阶段。
正确答案:阶段1: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阶段2:认知和人格化;阶段3:行为意向;阶段4:行为;阶段5:结果。
涉及知识点:冲突与冲突管理4.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角度,简述组织理论的分类以及各自的中心思想和特征。
正确答案: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组织理论一般可以分为古典、近代和现代三种。
古典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和特征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把组织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内部,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利润,重视工作与物,忽视人;强调管理中的规章制度与上层管理者的决策及个人的作用。
近代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和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
现代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理性模式,开始认识到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内部结构和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服从整体战略目标;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强调组织是个社会性组织,强调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与性格特征等。
涉及知识点: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5.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有哪些?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变革阻力?正确答案:具体来说,以下因素可能成为变革的阻力。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第 1 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一、单选题1、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C )。
A.社会学B.管理学C.组织行为学D.市场营销学2、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B )。
A. 工作研究B. 理论性研究C. 应用性研究D. 描述性研究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程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C )。
A. 案例研究B. 现场研究C. 实验室研究D. 文献研究4、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C )。
A.社会学B.管理学C.组织行为学D.市场营销学5、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 A )。
A. 描述性研究B. 预测性研究C. 归纳性研究D. 解释性研究6、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A )。
A.泰罗B. 赫兹伯格C. 莉莲•吉尔布雷斯D.马科思•韦伯7、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B )。
A.弗兰克•吉尔布雷斯B.亨利•甘特C.泰罗D.亨利•福特8、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的理论依据是( C )。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 权变管理理论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9、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C )。
A.法约尔B. 泰罗C.马科思•韦伯D.亨利•甘特10、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B)。
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管理五要素理论11、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 B )。
A.厄威克 B. 法约尔C.明茨伯格 D.韦伯12、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C )。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二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二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二)第二章个体行为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D 5.C 6.C 7.B1.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2.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气质B.能力C.个性 D.性格3.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自我B.本我C.超我D.以上都对4.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A.莱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5.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 D.人才6.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A.理智型 B.增绪型C.意志型 D.中间型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二、多项选择题1.AC 2.ABCDE 3.ABCDE 4.AC 5.ACD 6.ABCE 7.ABC 8.ABD 9.ACDE 10.ABCDE 11.ABCD 12.ABCDE 13.ABC 14.ABC1.影响人的行为的两大因素(AC )。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D.生理因素 E.人群团体因素2.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3.个性的特点是(ABCDE )。
A.社会性B.组合性C.独特性D.稳定性E.倾向性4.个性影响因素主要有(AC )。
A.先天遗传因素 B.家庭C.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D.文化传统E.社会阶级和阶层5.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ACD )。
A.阿尔波特 B.莱格C.艾森克D.卡特尔E.弗洛依德6.希波克拉特划分的气质类型有(ABCE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 D.黑胆汁E.抑郁质7.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ABC )。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心人物进行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沟通网络类型是( A )。A.轮式
B.链式 C.Y式
D.圆圈式
15、当群体确立了被强制执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后,有必要通过沟通
使群体的新成员了解和执行这些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沟通活动被称为(
D )。A.群体影响 B.群体约定C.群体压力 D.群体社会化
16、按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C
四、论述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4
第2章 组织结构
一、单选题
1、在组织机构的类型中,下列名称中属于业务经营机构的是( C )。 A.财会科 B.技术管理科 C.采购科 D.安全保卫科 2、管理层次是组织中建立的授权级别的数量,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 层次,又称为( D )。 A.组织结构 B.管理跨度C.控制幅度 D.组织层次 3、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 为(C)。A.10人 B.9人C.8人 D.7人 4、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是( C )。A.正相关关系 B.等比关 系C.反相关关系 D.互动关系 5、命令的统一性的基本含义是( A )。 A.一个下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B.命令由上级作出C.命令由专门 部门拟订D.命令必须执行 6、按照组织结构的分类,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 A.直线型结构 B.职能型结构C.事业部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 7、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各种产品 有独立稳定市场的大公司,以及适宜独立自主经营的部门等,一般适宜 选择( C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D.网络型 组织结构 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或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 小组结合成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是( C )。A.职能型结构 B.参谋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 D.直线型结构
最新1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考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 )A.被对方理解B.改变行为C.被对方接受D.获取信息2.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各种冲突的基础,如厂长同科长之间的冲突,科长同科员之间的冲突,直线管理人员同职能专家之间的冲突等,这些冲突都属于( )A.部门冲突B.人际冲突C.群体之间的冲突D.群体内部的冲突3.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 )A.泰罗B.享利·法约尔C.马科思·韦伯D.哈罗德·孔茨4.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内容的学派是( )A.古典学派B.人际关系学派C.系统学派D.权变方法学派5.在组织结构类型中,被称为“虚拟组织”的是( )A.网络型B.多维立体型C.事业部型D.矩阵型6.按照汤普森的互赖类型分类,属于间接影响的波及型互赖关系的是( )A.大学各系之间的关系B.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C.快餐店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D.汽车装配线上工作小组之间的关系7.决策者在不能肯定决策的自然状态、但能够估计它们出现的概率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决策是( ) 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1C.风险型决策D.无风险型决策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网络型结构B.矩阵型结构C.事业部型结构D.职能型结构9.提出“理性”决策标准的是( )A.哈罗德·孔茨B.西蒙C.泰罗 D.威廉·庞治10.按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A.利益型群体B.压力组合型群体C.命令型群体D.传统关系型群体11.正式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是在( )A.1895年B.1912年C.1949年D.1954年12.按照拜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具有“提供指导并坚持到底”这一特点的团队角色类型是( )A.创造者—革新者B.推动者—组织者C.支持者—维护者D.总结者—生产者13.根据双因素理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属于( )A.激励因素B.保健因素C.积极因素D.消极因素14.归因理论将人们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易以及( )A.运气和机遇B.创新能力C.自信心D.应变力15.企业与股东、银行、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属于( )A.内部沟通B.纵向沟通C.外部沟通D.横向沟通16.鼓励管理者将冲突维持在适当水平上以使组织敢于进行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冲突观点是( )2A.传统观点B.人际关系观点C.相互作用观点D.兼职者观点17.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被称为( )A.学习型组织B.扁平型组织C.分权式组织D.集权式组织18.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打破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除财务、人事两部门设少数高级行政人员外,公司员工均组成工作组来执行诸如产品开发、促销等核心工序(流程)。
组织行为学自考真题20242024年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2024年1月高等教化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试卷088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在组织行为学的探讨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探讨是(B )。
P11A,工作探讨B,理论性探讨C,应用性探讨D,描述性探讨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A )。
P21 A, 泰罗B, 赫兹伯格C,莉莲·吉尔布雷思D, 马科斯·韦伯3,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B )。
P36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管理五要素理论4,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A )。
P43A,阅历主义管理学派B,经理角色理论C,古典管理理论D,社会系统理论5,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B )。
P72 A,10人B,9人C,8人D,7人6,依据群体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D )。
P121A,吩咐型群体B,交叉功能型群体C,生产线上的装配小组D,利益群体7,依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B )。
P307A,连续强化B,固定强化 C,间断强化D,可变强化8,依据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为类型是(B )。
P152A,社会情感方面的主动行为 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C,与任务相关的询问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9,依据团队角色理论,喜爱制定操作程序、设定目标、制定支配、组织人力、建立制度,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团队角色是(C )。
P155A,总结者—生产者B,限制者-核查者C,推动者-组织者D,评价者-开发者10,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C )。
P125A,空气动力学理论B,环境科学理论C,场论D,团队角色理论11,下列测定方法中,属于疲惫心理指标测定的是(D )。
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二)_真题-无答案
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二)(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倾向被称为______A. 群体促进效应B. 社会惰化效应C. 协同效应D. 从众效应2.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______A. 社会惰化效应B. 责任分摊效应C. 群体促进效应D. 群体转移效应3. 对群体助长现象最早的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以下哪一年进行的?______A. 20世纪20年代末B. 20世纪40年代末C. 1898年D. 1876年4. 关于从众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 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容易从众B. 服从性和受暗示性弱的人容易从众C. 自信心强的人容易从众D. 人际关系比较好的人容易从众5. 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______A. 智力因素B. 自信心C. 同情心D. 人际关系6. 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______A. 群体促进效应B. 协同效应C. 从众行为D. 社会惰化效应7. 沟通过程包括几个部分?______A. 六个B. 七个C. 八个D. .九8. 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______A. 编码B. 接受者C. 信息D. 反馈9. 传送信息的媒介物是______A. 通道B. 反馈C. 沟通D. 合作10. 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______A. 信息源B. 接受者C. 编码D. 载体11. 信息指向的客体是______A. 信息源B. 信息C. 通道D. 接受者12. 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______A.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B. 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C. 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D.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13. 体现组织有序特征的沟通是______A. 正式沟通B. 非正式沟通C. 下行沟通D. 上行沟通14. 在组织中更大众化的沟通形式是______A. 上行沟通B. 下行沟通C. 平行沟通D. 非正式沟通15. 沟通速度快而准确,容易出现领导核心,信息传递比较集中,但是信息的丰富、饱和性较差,这种正式沟通网络形式是______A. 轮式B. Y式C. 圆式D. 链式16. 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______A. 轮式B. Y式C. 链式D. 全方位式17. 组织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沟通形式是______A. 轮式沟通B. 全方位式沟通C. Y式沟通D. 链式沟通18. 集中表现组织结构特征,强调沟通的集中性和层次性,但同时会出现更多信息失真的沟通形式是______A. 轮式B. Y式C. 圆式D. 链式19. 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认为,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把信息有选择地转达给自己的朋友或相关的人,这种沟通形式是______A. 偶然式B. 集束式C. 流言式D. 单线式20. 最为民主、最为畅通的沟通形式是______A. 轮式沟通B. Y式沟通C. 链式沟通D. 全方位沟通21. 圆式沟通的最大特点是沟通网络中成员的______A. 集中属性B. 层次属性C. 平等属性D. 分散属性22. 戴维斯认为,在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中,一个人主动把小道消息传播给其他人,这种传播方式是______A. 单线式B. 流言式C. 偶然式D. 集束式23. 以下不是小道消息的特点的是______A. 不受管理者控制B. 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自身利益C. 对管理工作不利D. 被大多数人认为比正式沟通渠道更可信24. 下列不属于群体决策缺点的是______A. 决策的可接受性B. 从众压力C. 少数人控制D. 责任不明确25. 群体决策究竟是转移到更保守还是更冒险,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在讨论前的______A. 倾向B. 计划C. 意思表示D. 行为26. 利用观念产生过程,创造一种决策程序,允许群体成员畅所欲言、不许评论他人观念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_____A. 命名小组技术B. 德尔斐技术C. 脑力激荡法D. 电子会议27. 允许群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思维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_____A. 脑力激荡法B. 命名小组技术C. 德尔斐技术D. 电子会议28. 不需要群体成员相互见面,又可以使地理位置分散的群体成员参与到一个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是______A. 命名小组技术B. 德尔斐技术C. 脑力激荡法D. 电子会议29. 匿名、可靠、迅速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_____A. 脑力激荡法B. 命名小组技术C. 德尔斐技术D. 电子会议30. 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______A. 头脑风暴法B. 命名小组法C. 德尔斐法D. 电子会议法二、多项选择题1. 参照性群体的特点有______A. 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B. 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或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C. 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D. 群体的成员能够感到参照性群体的从众压力E. 个体认为参照性群体很重要2. 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______A. 智力因素B. 情绪的稳定性C. 自信心D. 个性特点E. 人际关系3. 以下属影响从众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有______A. 群体的气氛B. 群体的竞争性C. 群体凝聚力D. 群体目标E. 群体的规模4. 在______情况下,个体容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直的从众行为倾向。
组织行为学习题二
习 题 二1、 名词解释1、从众行为2、多功能型团队3、沟通4、选择性认知二、选择题1、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2、在群体形成的()阶段,冲突逐渐出现,主要矛盾是竞争领导角色和目标冲突,如目标的相对优先次序、责任分配、领导关于任务的引导和指示等方面。
A、形成阶段B、震荡阶段C、规范阶段D、执行阶段3、公司中有些成员为了修改休假日程,或为了帮助一个被解雇的伙伴,而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
A、利益型群体B、任务型群体C、友谊型群体D、命令型群体5、下列类型中属于团队的是( )。
A、校学生处B、篮球队C、音乐爱好学会D、班集体6、以下属于口头沟通的缺点是( )A、效率低B、只可意会不可言传C、信息失真严重D、缺乏反馈7、问题解决型团队成员所拥有的权力是( )。
A、决定工作任务的分配B、向领导提出建议C、成员相互进行绩效评估D、控制工作节奏8、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的人际距离是属于(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C、社交距离 D、公众距离9、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反馈 B、沟通方式的组织化程度C、使用的媒介 D、速度10、杜邦公司因曾经发生过工伤事故,有7名员工因此而丧失了性命,为了让所有的员工感受到生命之重,公司形成了以下规范:员工开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下楼梯时要记得扶着栏杆走,这是由于()所形成的群体规范。
A、领导的明确规定B、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C、私人友谊D、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11、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划分标志是( )。
A、责任B、协同配合C、目标D、技能12、以下是上行沟通的缺点的是( )。
A、信息失真B、信息传递速度慢C、信息过滤严重D、部门本位主义滋生三、多项选择题1、一般来讲,长期性群体发展要经过以下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选答基中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多选答者,按前小题评分)
.简述人的行为的特点。
答:()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激发积极行为;()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等。
.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答: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的标准程序,这五个阶段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
()形成阶段。
其特点是,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
()震荡阶段。
在该阶段,往往会发生群体内部的冲突。
()规范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
()执行任务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中止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
.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答:()符合礼节要求。
()提高沟通速度。
()简化沟通程度。
()利用组织渠道。
()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答:()群体决策的优点:①提供更完整的信息;②产生更多的方案;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④增加合法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①消耗时间;②少数人统治;③屈从压力;④责任不清。
.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得报酬是否合理。
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公平就能激励人,不公平就不能激励人。
激发动机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进行比较的过程。
.简述“领导”概念包含的四种重要含义。
答:领导这个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重要含义:()领导涉及领导者以外的其他人——员工或追随者。
()领导涉及领导者本身和团体成员之间权力的不平等分配。
()领导表现出使用不同权力以多种方式影响追随者行为的能力。
()由于领导具有较大的权力,并能对下属施加影响,因此,作为一位真正的领导者应当有正确的价值标准,应当以身作则,应当为大众谋利益。
原则,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领导。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试述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同点。
答:这两种理论的不同点是:
()马斯洛认为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成长的需要是人们天生就有的,而奥尔德弗经过大量调查证明,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
()马斯洛仅仅提出了“满足——上升”原理,而理论同时提出了“挫折——倒退”原理。
()理论认为需要层级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且是可能越级的,有时将有一个以上的需要并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个严格的阶梯式序列;理论却不认为必须在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才能进入高层次的需要。
例如,甚至在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一个人也可以成长而工作,或者种需要同时起作用。
总之,理论像马斯洛的理论一样,认为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会带来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愿望;但是同时也认为多种需要作为激励因素可以同时存在,并且,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努力受挫会导致倒退到较低层次的需要。
.试述为什么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会影响到企业的变革?
答:()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政府的方针政策、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等因素的总称。
政府的命令、政策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动向。
()经济环境的变化。
经济环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居民收支结构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的总称。
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生态化”两个方面。
①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不在局限于一国的国界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这样一种态势。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市场,世界经济在走向一体化,从而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全球眼光,以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②发展生态化是指以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指导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企业应当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生态化发展的要求。
企业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之义不容辞之责,应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因此,未来的经营管理,不可能是孤立的管理,必须是兼顾人、物和环境因素的生态化管理。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用人理念和人口素质等因素的总称。
()技术环境的变化。
技术环境是指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的总称。
在世纪,技术环境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重点表现在“信息网络化”和“技术自动化”两个方面。
①信息网络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基础的信息传递、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模式。
在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必须跟上信息网络化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的优势,使企业在高新技术起点上获得发展。
②技术自动化是指由机器设备自动完成作业、几乎不需要人直接干预的一种发展趋势。
由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作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用人的数量将趋于减少,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同,致使企业组织在用人方面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试述为什么一项好的决策不能仅利用一项道德标准就做出决断?
在选择决策方案过程中,必然要涉及道德标准问题。
这些标准包括:功利主义标准、人权标准和公正标准。
答:对于决策者而言最为推崇的往往是功利主义标准。
也就是说,在做出决策时,将以组织的效益是否最大化为标准。
这样一种道德标准将存在一定的问题。
众多批评家指出,企业决策者的这种观点需要变革,随着整个社会在人权和社会公正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管理者也需要提高非功利方面的道德标准。
这也反应了今天的管理者所面对的强大挑战,因为使用诸如人权和社会公正这些标准进行决策远远不如运用功利主义标准(如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影响)那么明确。
这一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管理者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的活动受到批评与指责。
很多行为是符合功利主义标准的,如,提高价格,出售不利于顾客健康的产品,关闭工厂,大量裁员,为了缩减开支而将生产移向海外,等等。
但是,一项好的决策不能仅使用一种标准就做出判断。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分)
.案例
某家企业一直以发展迅速、竞争力强而著称,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近来却一直为企业内部的人事问题而忧虑,因为人员流失率很高,不少员工既抱怨没有得到公司的关怀,又不知道公司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也很厉害,人际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