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通信工程专业课作业二
2010年通信与广电真题答案(个人整理)
B.乐音
C.音调
D.噪声
E.音色
25.移动通信的网络优化是平衡( )之间矛盾的过程。
A.覆盖
B.容量
C.质量
D.安全
E.成本
26.光缆接续现场监测在实际工程中普遍采用OTDR监测法,该方法在精确测量接头损耗的同时,还能测试( )指标。
A.光纤通道总衰减
B.光纤单位长度损耗
C.光纤长度
D.光纤偏振模色散
(1)电杆洞深
(2)拉线坑深度
(3)拉线下把的制作
(4)接头装置的安装及防护
(5)防雷地线的埋设深度。
2、不规范的质量行为:
1)拉线地锚埋深不符合要求
2)风暴拉线间距过大,不符合设计要求
3、竣工资料包括竣工文件、竣工图、竣工测试记录三大部分竣工文件包括:
工程说明、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已安装设备明细表、设计变更单和洽商记录告、停(复)工报告、开工报告、交(完)工报告、验收证书、隐蔽工程签证记录、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交接书、备考表。
4.本工程中需要持上岗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有哪些?分别应持有何种证书?
(三)
背景资料
某电信工程公司承担了200个3G移动基站的安装工程,内容包括传输设备、电源设备、基站设备及天馈线安装。部分基站设备与原有2G设备共站安装,需进行电源割接。
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到工地去巡视检查,看到了以下现象:甲工地,两个工人正站在一个梯子上整理走线架上的线缆,一个工人在对地钻孔后随手把电钻放到地上,去搬电池架:乙工地,一个工人用电烙铁焊接告警端子后把烙铁放置在设备机架顶上;丙工地,铁塔周围设置了警示区,3个工人身着长袖工装正在铁塔上安装天馈线,有2人为行动方便摘掉了安全带。项目经理在各工地都向带班人员指出了错误的做法并要求整改。
佳木斯大学2010年通信工程系现代通信系统试题
9计算机型 2TCP/IP
10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个人区域网局域网又包括以太网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线分布数据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
11搜素网卡地址操作过程:运行-输入CMD-IPfigcall-回车 同时显示IP得知子网掩码DNS
1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点对点传输结构 2广播式传输结构 点对点又分为1星型2树形3环形4全网状广播式又分为1总线型2环形3卫星型4地面无线型
13数据交换技术的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2分组交换3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包括1标准分组交换2快速分组交换标准分组交换包括1数据报(实现无连接服务)2虚电路(实现有连接服务)
1计算机网络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网卡,调制解调器,中继器,与集线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主机。软件包括1网络操作系统2通信协议3数据库系统4网络管理软件5网络工具软件6网络应用软件。
2计算机网络操作数据分类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3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1)并行方式2)串行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并转换路,硬件接口有,并行口DIDE.串行口SATA.单工半双工:(双向信道不可同时)全双工(双向信道可同时)
33IP协议的功能1寻址2路由选择3分段和组装
34IP地址长为32比特,分为4个字节,IP协议按第一个字节的前几位而分为A,B,C,D,E五类。A类用于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编址范围:0—127 1.0.0.1—126.255.255.254。B类用于中等规模网络,编址范围为128.0.0.1—191.255.255.254。C类用于小型LAN,编址范围为192.0.0.1—223.255.255.254
2014年黑龙江省继续教育通信工程专业作业二
201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通信工程专业作业二1. 概述网络编码的特点。
答:能在多方面带来网络的性能增益,主要包括:提升网络容量,均衡网络负载,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网络鲁棒性等等。
网络编码思想的引入,可以改进下一代网络协议的设计方法,将以往依靠传统方法所不能达到的网络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网络编码的应用不是无条件的,也可能同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2. 概述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关键技术。
答:采用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PNC 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与仿真,有通信系统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噪声,分析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仿真实验,是设计实际通信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2、PNC 中的ARQ 与吞吐量分析。
在一个可靠的通信系统中,每一条的传输可以采用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技术进行差错控制,这就需要对每一个数据帧插入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 Bits ,CRC )。
当检错到错误时,信源会请求重新发送该数据帧。
考虑采用ARQ 技术时传统方案,NC 方案以及PNC 方案的系统吞吐量,在高信噪比区域0e P →,可以得到1PNC Th =,23NC Th =以及0.5TMS Th =,与不考虑ARQ 得到的结论一致。
在低信噪比区域,PNC 和NC 相对于传统方案的吞吐量提升有所减小。
考虑1lim 43ePNC TMS P Th Th →=和1lim 87e NC TMS P Th →=,表明PNC 和NC 相对于传统方案吞吐量分别只提升了33%和14%。
如果采用信道编码来代替ARQ 来消除中继节点转发错误,PNC 相对传统方案仍然可以得到100%的吞吐量性能提升。
3. 请用图示给出双向中继通信系统模型,并给出两个源节点完成一次信息互换时可采用的传统多跳方案、网络编码的直接应用方案、以及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
2012年继续教育通信工程专业课作业一(免费)
2012年继续教育专业课作业一1、二元数据采用载频为1MHz 的载波发射。
此处不关心溢出,但T B 必须满足分数带宽限制/0.1T c B f ≤。
请估计当调制方式为以下几种(a)OOK ,(b)二元QAM ,(c)8M =的VSB 时,最大可能比特速率b r 。
解:因为/0.1T c B f ≤所以取T B =0.1f c =100Khz(a) 当2M =时,由于/1b T r B ≈bps/Hz ,二元OOK 具有最差的频谱效率。
OOK 的最大可能比特速率b r = 1bps/Hz ×T B =100Kbps(b) 由于双比特的码率等于输入比特速率的一半,传输带宽减少为/2T b B r ≈,因此二元QAM 能够达到/2b T r B ≈bps/Hz 。
二元QAM 的最大可能比特速率b r =2bps/Hz ×T B =200Kbps (c) 2 /2 log b T r B M ≤=6(8M =)8M =的VSB 时,最大可能比特速率b r =6bps/Hz ×T B =600Kbps2、画出当()21/4k k a φπ=-且0,1k a =时的二元PSK 的信号星座图。
然后计算低通等效频谱()()2212 sinc2pDr f G f P f rr=⨯=3、写出公式(1-17a)–公式(1-17c)推导过程中略去的细节。
提示:利用。
下边的公式是“《通信工程》学习资料2012”中的:()cos i b x t r t π= (1-17a)()()()()sin b b p t r t u t u t T π=--⎡⎤⎣⎦ (1-17c)cos()cos(())c d k c d k t a t t a t ωθωωθω++=++c o s ()c o s ()s i n ()s i n c dk c d k t a t t a tωθωωθω=+-+ 由于利用1k a =±得到cos cos sin sin d k d d k k d a t t a t a t ωωωω==,进而上式=cos()cos()sin()sin()d c k d c t t a t t ωωθωωθ+-+ 代入公式上式=cos()cos()cos()*sin[()]sin()d c k d b c t t a k t kT t ωωθπωωθ+--+又由于22*/2d d b b f r r ωπππ===,从而上式=cos()cos()cos()*sin[()]sin()b c k b b c r t t a k r t kT t πωθππωθ+--+ 因此,可得()cos i b x t r t π= ()sin[()]()q k b b D b kx t a r t kT p t kT π=--∑ s i n ()()k b D b ka r t p tk Tπ=-∑代入公式()()()D b p t u t u t T =--()q kbkx t aπ=-∑=()k b kQ p t kT -∑ (1)k k k Q a =-其中 ()()()()sin b b p t r t u t u t T π=--⎡⎤⎣⎦ 得证。
同济大学通信原理2010(回忆版)真题
2010年同济大学通信专业10真题(回忆版)
一·选择题(40分)都是很基础的某教材习题册上都有
二·问答题(40分)
1 基带码型的目的
2 部分响应系统的优缺点
3 带通滤波器的目的
4 最佳接收机比实际接收机的误码率的小,简单说明理由
三·计算题(50分)
1 给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和传输函数,求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和输出功率
2 判断是否有ISI的,第二问根据所给传输函数重复第一道题目
4 求2ASK 2PSK误码率的,知道那两个公式就行
第3和第5题都是设计PCM和时分复用那里的知识,感觉差不多题型
四·综合题(20分)
1 有5个小问,比如光纤信道的特点,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香侬公式,通信系统的广义模型,还有一个忘了,记起再补上
2 用通信系统原理的知识简述“宽带”通信如何实现
经常来考研论坛看信息,小小回报下吧。
北邮秋季光纤通信专业技术光纤通信专业技术阶段作业二
D.菲涅尔散射损耗、本特征吸收损耗
17.单模光纤的色散包括_C_________和__________。
A.模分配噪声、码间干扰
B.频率啁啾、模式色散
C.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D.模式色散、波导色散
1.阶跃型光纤,若n1=1.5,相对折射指数差Δ=25%,工作波长λ=1.31 μm,若希望单模传输,则纤芯半径a的范围是______B____。
若考虑光通道功率代价PP=1dB,光连接器衰减AC=1dB(发送和接收端各一个),光纤接头损耗AS=0.1dB/km,光纤固有损耗α=0.23dB/km,光纤色散系数D≤2.2ps/(km・nm)取ME=3dB MC=0.1dB/km,频率啁啾系数为3.2。
试计算损耗受限中继距离为___D_______,色散受限中继距离为__________,则最大中继距离为__________。
10.渐变指数 A的折射指数分布光纤为多模渐变型光纤的最佳折射指数分布形式。
A.2
B.∞
C.1
D.3
11.渐变型光纤的最佳折射指数分布是指___D_______型折射指数分布。
A.立方
B.线
C.常数
D.平方
12.利用一段____D_______光纤可以消除光纤中由于色散的存在使得光脉冲信号发生的展宽和畸变。
A.Δ2、Δ、阶跃型
B.Δ、型
15.光纤色散会使输入脉冲在传输过程中C,这样就___________了通信容量。
A.幅度降低、限制
B.失真、提高
C.展宽、限制
D.幅度降低、提高
16.光纤中产生衰减的主要原因是A和。
A.吸收损耗、散射损耗
B.自发辐射损耗、散射损耗
B.0<α< 0.47μm
通信导论大作业
查阅资料,对通信工程专业中光纤通信方向、无线通信方向、网络与交换方向、多媒体通信方向的发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不含图标,文字限在6000字左右))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作业不知不觉,8周的专业导论课程就要结束了。
回顾这8次课,可谓是受益匪浅。
我是一名转专业的学生。
一年半前,由于种种原因,入学时进入了一个当时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的学院——机电学院。
入学时,自己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终于,机会来了。
大一下学期时,我报名参加转专业考试,经过笔试和面试,我如愿以偿的进入交大中最强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并荣幸的能够加入通信工程专业。
但说实话,当时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
经过半个学期的专业导论的学习,我终于对所学专业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我感到收获很多。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专业导论的学习,我明白了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不后悔,我将义无反顾的、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在通信工程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争取有所成就与建树。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这几次在通信导论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吧。
一.无线通信方向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1864 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0 年,意大利电气工程师和发明家马可尼(伽利尔摩•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取得了成功,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地将讯号传送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们发现了可以改变世界的一把“钥匙”,此后的时间,这个世界将进入无线电通信时代。
目前,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六种。
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概念:蜂窝是指把一个通信服务区域分为若干个小无线覆盖区, 每个小区的半径在0.5~20 km左右,用户容量可达上千个。
通信工程专业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答案(章坚武)
第1章1. 1答:(1)VHF/UHF 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
(2)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
(3)抗干扰能力强。
2. 2答:1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5.7MHz ,45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10MHz ,900MHz 的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 。
3. 3答:θλcos vf d =4. 4答: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全双工制。
5. 5答: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移动通信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 电波传播条件恶劣。
(2) 具有多普勒效应。
(3) 干扰严重。
(4) 接收设备应具有很大的动态范围。
(5) 需要采用位置登记、越区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
(6)综合了各种技术。
移动通信综合了交换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
(7) 对设备要求苛刻。
移动用户常在野外,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设备(尤其专网设备)要求相对苛刻。
6. 答: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空多址。
7. 答:作为下一代(3G )标准的IMT-2000具有特性如下:(1) 采用1.8~2.2GHz 频带的数字系统;(2) 在多种无线环境下工作(蜂窝系统、无绳系统、卫星系统和固定的无线系统环境);(3) 使用多模终端,提供漫游能力;(4) 提供广泛的电信业务;(5) 具有与固定网络业务可比的高质量和完整性;(6) 具有国际漫游和系统内部越区切换的能力;(7) 使用智能网(IN )技术进行移动性管理和业务控制;(8) 具有高水平的安全和保密能力;(9) 具有灵活开放的网络结构;8. 均衡技术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传输、信道衰落等影响,在接收端会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简称ISI ),增大误码率。
为了克服码间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接收端采用的技术。
均衡是指对信道特性的均衡,即接收端的均衡器产生与信道特性相反的特性,用来减小或消除因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
哈工大继续教育通信工程师2011专业课作业专业课作业二答案
专业课作业二5、信息码元[m]=[1100],生成矩阵为 G=1 0 0 0 0 1 10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0 0 0 0 1 1 1 1利用生成矩阵进行编码。
利用生成矩阵进行编码。
答:答:如题:[G]为(7,4)汉明码的生成矩阵;信息码元[m]=[1100] 又有:[汉明码字]=[信息码字][生成矩阵] 所以得[C]= [m][G] =[1100][G]= [1100110]6、论述系统码基本监督矩阵与典型生成矩阵的关系。
从生成矩阵与码字矢量的关系可以看出:[G]矩阵的每一行都是一个码字矢量,分别对应信息码字[10[10…0],[010…0]…[00…01]…0],[010…0]…[00…01]的分组码的码字。
的分组码的码字。
由于每一行都是码字,把每一行作为一个码字矢量,都应当满足监督矩阵所规定的监督关系,即应当有:的监督关系,即应当有: [H][G]T =[0],同时有:[G][H]T =[0] 称[H]与[G]为正交矩阵,由为正交矩阵,由 [P Ir] [Ik Q]T =[0][P+Q T ]=[0] [P]=[Q]T [Q] = [P] TP 矩阵与Q 矩阵互为转置矩阵。
矩阵互为转置矩阵。
对于系统码,已知监督矩阵[H]就可以确定典型生成矩阵[G],反之,已知生成矩阵也就可以确定监督矩阵。
阵也就可以确定监督矩阵。
7、简述循环码的多项式描述方法。
循环码的多项式描述方法:循环码的多项式描述方法:一个(n,k)循环的码字矢量C (0)用一个n-1次多项式描述,可以表示为:次多项式描述,可以表示为: C(x)= c n-1x n-1+c n-2x n-2+……+c 1x+c 0这个多项式称为码字多项式。
这个多项式称为码字多项式。
码字矢量的循环移位可以用x 乘上C(x)后的模x n -1(x n +1)来表示。
来表示。
xC(x)= x(c n-1xn-1+c n-2x n-2+……+c 1x+c 0)= c n-1x n +c n-2x n-1+……+c 1x 2+c 0 x = c n-2x n-1+……+c 1x 2+c 0 x+ c n-1 (模x n +1) 模x n +1相当于x n +1=0;x n =18、列举(7,4)系统循环码的编码及码字多项式。
北邮通信考研2010年803真题及答案
本文档由灰虎网 编辑发布
北京邮电大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3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综合 第一部分 信号与系统(6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
1,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功率信号,一定是周期信号_____;(b)时域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信号,其频域一定是连续频谱_____; (c)一个频域受限的信号,其时域必为无限信号_____。
北京邮电大学 2010 年考研 803 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档由灰虎网 编辑发布
第二部分 通信原理(90 分) 四、(12 分)
(1) 已 知 模 拟 基 带 信 号 m(t ) 是 均 值 为 0 , 方 差 为 2 的 平 稳 高 斯 过 程 , 其 AM 信 号 表 达 式 为
X 0
1 P P P
Y 0
X 1
1 P
Y 1
图 8-1 (1)请推导出信道输出 Y 的熵表达式; (2)请推导出条件熵 H (Y | X ) 的表达式; (3)若 P(0) P (1) ,求互信息 I ( X ; Y ) 。
九、(15 分)
(1)已知某(7,4)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
s AM (t ) Ac [1 m(t )]cos2 f c t 。接收端用包络检波器进行非相干解调。若要求过调制发生的概率不超过 p ,
求 的最大值。 (2)在图 4-1 中, m1 (t ) 和 m2 (t ) 分别是视频及音频信号,对应的频谱 M 1 ( f ) 和 M 2 ( f ) 示于图 4-2,图中还示出 了 VSB 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H ( f ) 。已知 f1 100 MHz , f 2 f1 6.5MHz , M 1 ( f ) 中包含一个足够大的直流 分量。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通信原理》作为该专业的骨干核心基础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2004年开始,我们从课程受众面、课程性质、教学方法改革、《通信原理》课程竞赛、“卓越计划”《通信原理》教学改革、《通信原理提高》课程、《通信原理》同步学习指导、实验体系,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10个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建设和更新,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高质量的”教学特色和优秀的“传帮带”梯队,为课程的下一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如图1-1所示。
1.课程受众面不断加宽随着《通信原理》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目前已为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国防生班、卓越班,边防女子预科班等26个专业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多增加18个专业。
2.课程性质不断多样化随着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我校增开了新专业,《通信原理》随着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不同,分为3个基本层次,一个拔高层次展开教学,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和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为80学时,电子与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专业卓越班为64学时,信息安全,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自动化等专业为48学时,针对80学时的专业,开设了《通信原理提高课程》(即《通信原理D》),满足学生对《通信原理》高层次的需要,并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课。
3.教学方法改革(1)数学规律库建设(见附件八)《通信原理》以《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随机过程》为基础,数学公式和推导多,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困难。
针对该问题,通过对《通信原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出了常用的数学规律和技巧来解决。
数学规律库涵盖8类常用规律和5类重点规律。
8类常用规律涵盖了《通信原理》中常用的欧拉公式、频移特性和时移特性及其傅里叶变换对等基本规律,5类重点规律涵盖了门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对和以此为基础的周期脉冲序列、周期矩形脉冲和周期三角形脉冲的傅里叶变换规律。
通信工程毕业作业(杨庆康)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1,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与现状:通信工程专业是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解放前,我国大学多位综合性的,只设系科,不分专业,实行通才教育,以适应求学者自谋职业的需要。
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我国通信工程专业起源于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并由有线电、无线通信、电子技术、邮电通信等专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发展而来。
上海交通大学于1917年在电机工程专业内设立“无线电门”,此后,于1921年设立“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
清华大学于1934年电机系设立电讯组。
20世纪30年代初,浙江大学在电机系中设立了一个学科分组———电信组,它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最初形式。
1931年,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签发《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这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举办的第一期无线电培训班,也是我军最早举办的无线电培训班。
自1942年,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了“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
在此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南京邮电学院。
195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电机系的电讯组合并后成立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这是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雏形。
建国初期,有关学校分别在原有的电信工程、电机工程、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与通信工程专业相近或相关的专业,为通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积蓄了雄厚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
在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通信技术不断进步和对通信人才培养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通信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在逐年增加,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而且由于社会对通信人才的广泛需求,这一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很大。
很多学校平均每年以100—200人的数量招生,年招生人数已达到3万人左右。
哈工大继续教育通信工程师2010专业课作业一答案
MPEG标准:ISO的活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负 责制订用于数字存储媒介中活动图像及伴音的编码标准。1993制订了在 CDROM、硬盘等媒介上存储CIF格式视频的MPEG1标准(速率小于 1.5Mb/s)。1995年制订了MPEG2标准,其比特率扩大到10~20Mb/s,支 持HDTV格式。近年来又制订了针对不同应用的MPEG4和MPEG7等标 准。 H.26x标准:早在1984年,ITU就制订了数字视频编码标准H.120。为了 适应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视的需要,ITU的可视电话专家组承担了视频编 解码标准的制定工作,在1990年制订了在ISDN上传输的H.261标准 (p×64kb/s)。在1995年和1997年又分别推出了适合低比特率传输的 H.263和H.263+标准,最近又推出了新的H.26L标准。 2、简述几种典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方法 答:对于静止图像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最早的工作由Modestino等人 在1979年提出。针对一些Markov信源,Farvardin等人给出了噪声信道下 的最优量化,并且讨论了噪声信道下的矢量量化。Gray等人设计了联合两部分组成Tier-1编码和Tier-2编码,Tier-1
编码中包含比特模型编码形成算术编码所需要的上下文(Context)和编
码比特。Tier-2编码主要是码率控制和打包(Packet)。
JPEG2000压缩码流输出
原始图像数据输入 预处理 小波正变换 量化 Tier1编码 Tier2编码 重建图像数据输出 JPEG2000压缩码流输入 反处理 小波反变换 反量化 Tier1解码 Tier2解码码
除了以DCT变换为基础的编码系统外,以小波变换为基础的子带信 源编码已经成为当今变换编码研究的另一大方向。Shapiro提出了小波内 嵌零树(EZW)编码算法,Said和Pearlman对其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 SPIHT算法。他们的思想是在对图像进行子带(小波)分解之后,将小 波系数组织成树形结构,对重要的系数进行量化和算术编码。这种算法 能够提供渐进传输和可调的编码速率,对静止图像的压缩可以提供很好 的效果。 3、简述重建图像质量的评价准则 答:在图像传输系统中,接收端重建图像与原始图像可能会有差异,因 此,需要评价重建图像的质量。描述接收端重建图像对原始图像偏离程 度的测度一般称为保真度(逼真度)准则。通用的准则可分为两大类: 客观保真度和主观保真度准则。 (1)客观保真度准则。最常用的客观保真度准则是原图像和接收端重 建图像之间均方根误差和均方根峰值信噪比两种。 (2)主观保真度准则。尽管客观保真度准则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 评估信息损失的方法,但很多解压缩图像最终都是供人观看的。事实 上,具有相同客观保真度的图像,人的视觉可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这是因为客观保真度是一种统计平均意义下的度量准则,对于图像中的 细节无法反映出来。而人的视觉系统具有独特的特性,能够察觉出来。 这种情况下,用主观的方法来测量图像的质量更为合适。一种常用的方 法是对一组(不少于20人)观察者显示图像,并将他们对该图像的评分 取平均,用来评价一幅图像的主观质量。 评价也可对照某种绝对尺度进行。 4、给出JPEG2000压缩编码的原理框图,并概述各个模块的功能
大作业二
简述本专业行业发展并说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行业发展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
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
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1]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
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
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通信工程专业优秀人才的短缺成为中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
因此,在未来若干年,中国势必会更加重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数理、外语和通信基本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类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能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类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的高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现代化建设人才。
应获取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理和外语基础;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以及模拟与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综合应用技能;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卫星等通信技术;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初步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进行系统开发、系统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掌握通信系统、通信网及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研究和设计方法,具有对典型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进行分析、设计、开发、调测和应用的基本能力;3、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并具有一定的译、听、说和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通信工程专业课作业二5、论述JPEG2000的主要特性。
答:(1) 压缩特性。
JPEG2000标准向人们展示了它从高比特率到低比特率所具有的超级压缩特性。
在有损压缩时,JPEG2000的压缩率平均比JPEG高出20%~30%。
传统的JPEG标准在低比特率编码时会产生方块效应,而JPEG2000标准通过采用小波变换编码,方块效应不明显。
因此,二者在视觉上的效果差异相当大,这显著体现了JPEG2000标准尤其在低频率中的优越性。
(2) 连续色调图像与二值图像的处理。
JPEG2000标准能够处理每分量上限值为38比特精度的图像,这在其它图像标准中没有出现过。
JPEG2000标准对二值图像的特性也可与目前标准压缩方式对传真图像的特性相匹敌。
(3)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JPEG2000标准采用嵌入式操作,以无损为图像质量的上限,可以从一个比特流中提取任意质量的图像。
在要求无损压缩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带整数系数的可逆小波变换。
(4) 渐进传输功能。
JPEG图像是按“块”进行传输,因而只能实现图像从上到下的逐行显示。
而JPEG2000标准支持对图像数据的渐进传输功能(Progressive Transmission),包括质量渐进传输、分辨率渐进传输、空间位置渐进传输、分量渐进传输。
(5) ROI编码。
在JPEG2000标准中,将重要的图像区域定义为ROI区域,即感兴趣区域,可根据具体应用调整解码端ROI质量。
作ROI编码时,ROI的形状可在编码器中任意确定,对ROI的子带系数进行位平面提升处理,使ROI的位平面较背景区域的位平面处于高位。
(6) 图像数据可随机访问。
JPEG2000标准允许对图像特定区域的随机访问,而无需将整个码流解码,从而实现用户对压缩码流的各种灵活操作。
(7) 优越的容错性。
JPEG2000标准具有优越的容错能力(Error Resilience),在干扰较强的信道中传输图像数据时,容错性对限制误编码比特率有很大帮助。
作为熵编码,JPEG2000标准采用了MQ算术编码,压缩编码基本上是可变长码。
当可变长码产生差错时,解码器的同步工作就遭到破坏,成为恶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为使差错的混入不造成广泛影响,采用具有确保再同步标记的分组结构,以较小尺寸的编码单位(代码块)和各编码处理单位(编码扫描)的MQ算术编码,以及各代码块内的差错检测和隐蔽机制等。
(8) 开放式结构。
JPEG2000标准只定义了编码器的核心算法和码流文件的结构。
这种开放式结构允许用户根据各种不同的实际需要来灵活地嵌入不同的模块,从而不断拓展JPEG2000标准的功能。
(9) 基于内容的描述。
对图像信息的检索和分类,是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JPEG2000文件格式灵活,支持用户对其感兴趣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检索。
6、论述JPEG2000的两大关键技术。
答:JPEG2000静态图像压缩标准的优越特性主要来自于两大关键技术:小波变换、EBCOT 算法。
(1) 小波变换图2为一维双子带DWT 分析综合滤波器组框图。
分解滤波器组01(,)h h 中的0h 是一个低通滤波器,输出保留信号的低频成分而去除或降低高频成分;1h 是一个高通滤波器,输出保留信号的边缘、纹理、细节等高频成分,而去除或降低低频成分。
在JPEG2000标准中,分解滤波器的阶数为奇数。
与之相对应,综合滤波器组01(,)g g 的0g 和1g 分别为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为了实现信号的完全重建,即'()()x n x n =,要求分解综合滤波器组满足以下关系。
0011()()()()2H z G z H z G z += (2-1)0011()()()()0H z G z H z G z -+-= (2-2) 其中0()H z 、0()G z 、1()H z 、1()G z 分别是0h 、0g 、1h 、1g 的Z 变换。
图2: 一维双子带小波变换当一维信号被分解为两个子带后,低通子带信号仍然有很高的相关性,可以对它再进行双子带分解,降低其相关性;而高通信号的相关性较弱,因此不再进行分解。
JPEG2000标准只支持二频带分解,每次只对前一次分解得到的低通子带信号作进一步分解。
对图像进行二维DWT 是用一维DWT 以可分离的方式进行的,每次分解中先用一维分析滤波器组01(,)h h 对图像进行水平方向(行)滤波,然后对得到的每个输出再用同样的滤波器组进行垂直方向(列)滤波,得到的子带图像被称为一次分解的四个子带。
分别为:水平和垂直低通子带(LL);水平低通垂直高通子带(LH);水平高通垂直低通子带(HL);水平和垂直高通子带(HH)。
由于滤波是线性的,因此采用先行后列与先列后行的次序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图像的绝大部分能量包含于低频分量中,使得LL 子带含有较强的相关性,对它进一步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子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提高编码效率。
为此,有必要将小波分解后得到的LL 子带以迭代的方式继续分解,直到不能再得到更显著的编码增益,这样就得到了相应的各个分辨率。
图1: 二维小波变换DWT 分解的图像提供了JPEG2000标准的多分辨率解决方案。
可以重建的最低分辨率被称为零分辨率。
对于l N 次DWT 分解,它可以提供1l N +个分辨率等级。
一次分解后产生了一个水平和垂直低通子带LL ,三个高频子带,即水平低通垂直高通子带LH 、水平高通垂直低通子带HL 和水平和垂直高通子带HH 。
下一级小波变换是对前级变换产生的水平和垂直低通子带LL 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如图3所示,依此重复,按需要完成n 级小波变换,得到图像的1n +个分辨率等级,产生31n +个子带,形成小波分解的金字塔结构。
在JPEG2000标准中仅使用两种滤波器组,第一种是Daubecies9-7阶浮点滤波器组。
它在有损压缩中性能优越,其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表2:Daubecies9-7阶浮点滤波器组第二种是Le Gall5-3滤波器组,也称为整数可逆5-3滤波器组。
它实现较为简单,并且满足无损压缩的要求,可以无损地恢复原始来样值。
经验证,对一幅相当大的图像做了5次小波分解后,LL 子带内的相关性已经足够小,对其进一步分解也不会使压缩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因此,JPEG2000编码器默认分辨率级数为6,即小波分解迭代次数为5。
(2) EBCOT 算法JPEG2000标准引入了EBCOT(嵌入块编码优化截断,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ized Truncation)算法来完成熵编码和码流组织,EBCOT 是JPEG2000算法中的核心部分。
EBCOT 模块是在离散小波变换(DWT)之后,将各个子带(Sub-band)的小波系数以独立的编码块(Code Block)形式进行比特平面(Bit plane)编码,最后将码字打包成JPEG2000码流形式。
EBCOT 算法的上述功能是通过Tier-1编码和Tier-2编码来完成,如图4所示。
图2: EBCOT 算法JPEG2000标准与JPEG 标准相比,最大的差异除了小波变换外,就是EBCOT 算法。
该算法小仅能实现对图像的有效压缩,同时产生的码流具有分辨率可分级性、信噪比可分级性、随机访问和ROI 编码等新特性。
而这些特性正是JPEG2000标准所要实现的,所以JPEG 小组将EBCOT 算法作为JPEG2000的核心算法。
EBCOT 算法与早期的嵌入式图像压缩算法关系非常紧密,这些算法包括Shapiro 的嵌入式零树小波(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 EZW)算法、Said 和Pearlman 的分层树集合分割(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 SPIHT)算法、Islam和Pearlman的集合分裂嵌入式块编码(Set Partition Embedded Block Coder, SPEBC)算法。
与这些算法相似,EBCOT算法也是首先对原图像作小波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编码,以产生嵌入式码流。
与EZW等算法不同的是,EBCOT算法并没有使用零树结构而是使用编码块,同时提出了多通道编码和压缩后率失真优化的思想,从而使产生的码流具有上面提到的各种新特性。
离散小波变换将图像分解成若干个分辨率级,本身就具有分辨率可调的特点。
但变换生成的系数并不具备信噪比可调性。
要同时实现两种可调方式,就必须对图像数据进行相应的排序处理。
实现信噪比可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位平面编码,即对小波变换系数按位平面从高到低的顺序逐位进行编码操作。
舍弃某些低位位平面就相当于扩大对应的量化步长。
为实现对重构图像基于分辨率和信噪比的两种灵活可调操作,EBCOT算法将对子带的编码工作和对编码比特流的排序工作分两步进行。
第一层编码过程(Tier-1)是以基于上下文的二进制算术编码为基础的多通道编码;第二层编码过程(Tier-2)是分层打包形成码流的过程。
EBCOT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每个量化后的小波子带细分为一些相对较小的编码块,在实际应用中,编码块的大小通常选为64×64或32×32,然后对每个编码块按位平面编码方式进行独立编码,生成一段独立的码流。
为了产生质量层,在保证原码流顺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任意组合,把每段独立的码流划分为许多节,再把这些节分配到质量层中。
码流可以在任意节点处被截断,这样就可以灵活控制重构图像的质量。
截断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影响到整个图像的率失真性能。
在位平面编码中,每个比特平面的结束点是自然的截断点,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嵌入式码流,就必须引入更多的截断点。
EBCOT算法创造性地把每个位平而又划分为3个子位平面,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截断点,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重构图像的质量。
和其它图像编码算法相比,EBCOT算法生成的码流具有以下优点。
①可伸缩性的实现。
通过以编码块为单位对小波变换后的子带信号进行位平面编码,可以实现分辨率、信噪比和空间位置的可伸缩性。
由于对彩色图像也增加了分量的可伸缩性,所以,JPEG2000标准可以在这四维度上实现可伸缩性编码。
②精密的内嵌处理。
在通常的位平面编码中,由于用位平面进行压缩码流的截断,每个位平面提供一个截断点,所以构成嵌入码流的截断点数目较少。
而在EBCOT算法中,又用3个编码通道对每一个位平而进行编码,并将各个通道结束点选为码流截断点,这样每个位平而就可以提供三个截断点,因此就可以使截断点的数目增加近2倍,从而实现更精密的内嵌处理。
③局部处理。
EBCOT算法对每个编码块进行独立编码,使对图像的局部访问成为可能。
局部处理利于硬件执行,也利于对多个编码块进行并行高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