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合集下载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精选文档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精选文档

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我国已进入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期,其原因有二:其一是自然因素,我国地缘辽阔,跨经纬度大,自然现象多变,经常会出现南方洪涝北方旱灾之类的自然灾害。

其二是社会因素,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种矛盾不断碰撞,基尼系数愈加拉大,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愈加活跃,大众迫切期望政治体制改革和阶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冲突对撞,也导致了突发性公共事件愈演愈烈。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必要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必然会引起公众极大的心理震荡,公众渴望从主流渠道获得突发性事实的真相,渴望听到权威部门的声音。

倘若不能有效地遏制大众的信息恐慌心理,谣言便会跑在事实真相前面。

同时,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一旦受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的影响,大众会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从而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忽略事实真相,进一步放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害性。

因此,必须注重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舆论的引导。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舆论引导的角色分析舆论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多方角色合力的结果,其参与者包括大众、媒体、政府等各个角色,多方的博弈使得强势意见愈发强势,弱势意见逐渐湮灭。

我们从舆论形成过程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和地位出发,简单分析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

(一)大众在发展传播学派鼻祖勒纳的理论模式中,城市化、教育、大众传播和公众四个要素的互为因果的作用促成了现代化的过程。

而其中,传播是社会的基本机制,它把分散的个人联系起来,形成有一定秩序的社会。

在灾难爆发时期,人们会对大众媒体有更强的信息诉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基于社会和个人心理需求的驱使,人们会主动诉诸大众媒体或其他渠道以满足这种需求。

这种需求反映在突发事件中,当政府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匮乏时,一旦处理不当或语焉不详,政府失语便会造成信息缺失,形成一个虚位以待的谣言滋生地。

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及职责

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及职责

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及职责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新闻媒体应充分认识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责任,本文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标签: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重要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矛盾已经进入“凸显期”,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始终是媒体关注的重点领域,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由于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影响巨大性和破坏严重性,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新闻报道肩负着重要角色和职责。

新闻媒体应充分认识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履行好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责,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更好的处理。

一、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一)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政府通过都是借助媒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通过政府的舆论导向与媒体的会计导向进行“融合”,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这方面,新闻报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形成舆论,并通过不断扩大报道领域、报道范围和报道内容,使突发事件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形成有效载体和渠道;特别是媒体通过某一突发事件进行持续报道,不仅能够提供真实的信用,而且也有利于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确保突发事件顺利处理。

(二)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具有维护稳定作用突发事件往往会形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而新闻报道则可以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够起到“稳压器”的作用。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功能,能够发挥惩恶扬善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得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当中,能够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到理性上来,特别是通过在第一时间公布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损失情况和处理情况等等,使社会公众消除心中对突发事件的疑虑,对于消除谣言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维护稳定作用。

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市县论坛Chinese Cadres Tribune 892019.05《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目标。

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回应,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方面。

如何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林少文(广东省汕尾市副市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是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职责。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就必须应对好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以习近平总书记全媒体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发挥好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紧跟突发事件发展动向,善用媒体传播之“长”。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必须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般具有不可抗拒、无法预料、破坏性强、瞬间聚众等特点。

突发事件中,政府或媒体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是否及时、真实,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力、有效,都成为平息事件、安抚公众的关键因素。

作为保障群众知情权的重要途径,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也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中彰显出来。

我们必须摒弃过去应急管理中的刻板印象和惯性思维,应势而谋,相机而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努力引导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这个“最大变量”变成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最大增量”。

一是先声夺人,迅速抢占舆论制高点。

政府要利用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特点,让政府的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突发事件出现时,与其等待其自行发酵、最终发展成舆论风暴,不如及早介入,利用主流媒体引导舆论,“自己要先说”。

同时,我们也要借鉴新媒体传播方式,集政治性、实用性为一体,尽量把我们“要说的”变成群众“想听的”,提升突发事件信息的送达率、阅读率、受益率。

二是取长补短,凝聚融合发展正能量。

抓住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和新媒体“网状传播”的特点以及公众的“自我传播”到平台的“大众传播”的规律,准确把握好真相传播的光谱效应,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原因及对策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原因及对策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公共性往往能引起具有环境监视功能的媒体的极大关注。

传统媒体时代由媒体主导议题是主流,然而新媒体时代,“受众”演变为“用户”,信息生产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其自主设置议题的能力毋庸置疑,导致传统媒体主导议题的能力降低,用户主动设置议题成为常态。

由此,舆论生态纷繁复杂,潜藏的社会矛盾和心理情绪也凸显出来,难免出现舆论失焦现象。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失焦的危害突发公共事件因其不可预测和突发性往往带有强烈的破坏性或威胁性,因其常涉及公共事务或公共利益,相较于普通事件更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平台提供了便捷的发声渠道,网络用户的表达权得到释放,各种自媒体应运而生,在不同利益诉求的驱动下,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去中心化”局面。

诉诸情感进行“狂欢式”表达而不是以事实为准绳进行理性讨论的“后真相”特征影响了舆论场。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多元声音以及对各种议题的关注,对提供新的报道视角、发掘事件线索、倒逼真相、纾解公众情绪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各传播主体出于不同诉求进行情绪化表达而不是追问事实真相,关注无关紧要的衍生趣味话题而不是关注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造成舆论分化、撕裂、失焦。

愈发复杂的舆论环境成为割裂社会共识、加深圈层鸿沟和群体对立冲突、加剧社会不信任感的主要原因,干扰了正常的舆论环境,使得媒体公信力下降,网络舆论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给社会风险应对和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失焦的原因舆论失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的特有现象。

首先,在传统媒体时代,议题由传统媒体主导,公众互相交流的平台和空间有限,意见的自由传播难以实现;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技术,在用户画像、算法推荐成为各个平台的主流推送机制后,用户被束缚在“信息茧房”和“社交茧房”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原因及对策分析○吴欣欣汪莉【摘要】随着媒介化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媒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媒介传播中的突发公共事件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大的重视、激起更广的讨论。

在突发事件中彰显媒体舆论导向力量

在突发事件中彰显媒体舆论导向力量

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18期独家策划在突发事件中彰显媒体舆论导向力量□文/李昶李青新闻媒体应有一种使命感,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应体现“稳压器”的作用,即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近年来,地震、洪灾、干旱、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 1N 1流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突发性公共事件频繁发生。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是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的大事。

新闻媒体面对这类突发事件,应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站在全局的高度维护社会稳定,并引导民众积极正确的面对突发事件,进而战胜突发灾难性事件带来的财产与精神损害。

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力量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不限于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新闻等官方主办的影音媒体,而是扩展到通过网络贴子、博客、电话、手机短信等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因而突发事件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传播的特征,由此也造成被传递的信息真假混杂,良莠不齐,甚至给少数不良用心者提供了混淆视听的机会,以至于谣言、小道消息漫天飞。

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对于其他信息渠道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故其舆论导向作用更强大、更有效、更积极。

第一,新闻报道可以化解谣言、稳定人心。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事件信息,是媒体负责任的重要表现。

对于公众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言,从而稳定人心,调动公众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而新闻报道的及时、新鲜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要求之一,因此新闻报道具有先天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快速准确地向社会传递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效避免猜测性、歪曲性的报道。

第二,新闻报道对各级处置突发事件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论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功能”的凸显

论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功能”的凸显

论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功能”的凸显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表现形式,具有直观、生动、鲜明的特点。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图片能够生动地展现事件的现场、情景和影响,进而引发公众的共鸣和关注,具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功能”。

首先,新闻图片直观呈现事实真相。

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往往可以第一时间呈现事件现场的真实情况,通过图像直接传递事件信息,使公众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从而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反应和关注。

例如,2019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新闻图片直观呈现医生们战斗在疫情前线的英勇形象,以及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互相搀扶的场景,引起人们对于疫情的深刻认识和关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强烈的舆论愿望,推动疫情应对的措施和隔离措施。

其次,新闻图片能够激发公众共鸣和情感认同。

突发事件常常涉及到大量的人性因素,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可以通过艺术化表现手法,将事件中的人物、场景微妙的情感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打动公众的心弦,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的同情心。

例如,在汶川地震中,新闻图片不仅能够生动的展现灾区的惨状,还可以捕捉到灾民的内心细微情感,从而引起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人道主义情怀,推动社会的支援和援助。

最后,新闻图片能够影响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

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图片有时候可以通过突出新闻事件中反面的、不良的部分,引发公众对于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反思和警醒。

例如,新闻图片揭露谴责那些非法砍伐森林、乱捕乱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提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中具有很强的舆论引导功能,能够通过直观表现、情感共鸣和社会道德引导等方面,引发公众的认同和关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_以成都_6_5_公交车燃烧事故为例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_以成都_6_5_公交车燃烧事故为例

着重强调驾驶员曾“号召附近群 质疑声音渐弱,这表明政府舆论 里 面还有什么 重要内容没 有 透
众参与救援”,初步回应了公众 引导初见成效。
露等。因而在后续的报道中,媒
舆论对驾驶员是否逃离现场的
3.舆论消退期:转危为安,网 体大都围绕 疑犯的人生 轨 迹 展
质疑。而在当天晚上 11 时 20 分 络舆论在波动中趋于平稳
新了公众舆论表达的多元化渠 道,并取得良好效果,这表明疏通 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是应对 突发事件的最紧迫要求,也是“6· 5”事件对今后各级政府尤其是地 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最主 要的借鉴之处。
二是对舆论引导理论层面 的意义。 美国危机管理著名学者 诺曼·R·奥古斯丁认为:“每一次 危机既包含失败的根源,又孕育 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 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 危机管理的精髓。”⑤这次“6·5” 事件的舆论引导,虽然仍存在一 定问题和不足,但总体上说它是 一次成功的政府舆论引导,它为 学界研究政府舆论引导提供了 一个成功的研究案例和对比研 究的参照对象,也必将大大推动 政府新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进 一步发展。
1. 舆 论 爆 发 期 : 各 抒 己 见 , 公 众舆论表达的碎片化
在 舆 论 爆 发 期 ,民 间 舆 论 场 占据主要地位,由于缺乏官方的 舆论引导,公众的舆论表达呈现 碎片化。他们利用博客、QQ 空 间、网络论坛等各种渠道 ,纷纷 撰文发帖、上传照片及视频,其
舆论表达带有较浓的个人主观 色彩,言论倾向性呈多元化。以 天涯论坛《成都 9 路公交车发生 自燃》的帖子为例,从帖子 发表 (9 时 38 分) 到当天上午 11 时, 短 短 的 80 分 钟 内 就 共 有 191 条回复和一张恶搞图片,相当于 每分钟有 2 条回复,足见民间 舆论场强大的意见凝聚力。公众 舆论关注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 个 层 面 :一 是 事 故 本 身 ,二 是 事 故问责。

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作者:发布时间:2010/01/20 责任编辑:陈晓红来源:金华报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

切实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课题。

作为地方党报,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抢占舆论制高点,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掌握舆论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一、深刻认识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现实意义1.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需要。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其中,专门提到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

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纳入整体应急管理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我们媒体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需要。

2.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们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近年看,我们面临的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性灾害,如台风、冰雪气候造成的灾害;事故性灾难,如地铁塌陷;公共卫生事件,如“甲流”;社会治安案件,如“杀人恶魔”董文语抢劫凶杀案、杭州“5·7”交通肇事案等。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

浅谈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力犯罪等各种形式。

而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技巧进行浅谈。

一、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准确性。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们必须尽快抵达现场,了解事件的情况,进行调查采访。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听取现场有关人员的真实陈述,了解事实真相。

同时,记者要保持独立、客观态度,不要加入个人或团体偏见,对事件进行全面描写,避免片面、夸大或缩小报道的导向。

二、注意安全和道德底线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记者往往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可能会对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在进行现场采访时,应该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注意自我保护,切勿贪图新闻的效益而不顾自身安危。

同时,记者在进行事件新闻报道时,要遵守职业道德和道德底线,尊重事件当事人的人权权益,不能够违反当事人的意愿进行采访和报道。

尤其是在涉及隐私和敏感问题的报道中,要做到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三、不造假、不拍照、不炒作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往往会争相报道、竞相追逐,这时候记者们要保持冷静,不做捏造、夸大或伪造新闻事件的行为。

同时,记者也要遵守现场秩序,不拍照,不炒作,维护良好的舆论气氛。

四、把握舆论导向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更是一种舆论引导。

因此,新闻媒体在进行事件报道时,应该把握好舆论导向,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实质,避免出现误导公众的情况。

同时,也要注意在报道中传递积极的、正能量的信息,对于受害者、救援者等进行适当的正面评价,以增强公众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总之,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遵循公正、准确、客观的原则,尊重人权、道德底线,不做造假、不拍照、不炒作,把握好舆论导向,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遵循新闻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几点认识

遵循新闻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几点认识

遵循新闻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关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几点认识⏹总编室⏹陈陆军⏹⏹新闻媒体理性、有序、有章法地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度化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宣部和中国记协组织研讨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非常有必要。

关于突发事件报道,人民日报记者部年初也开过一个业务研讨会,这里主要想就突发事件报道的实践与探索,汇报几点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突发事件报道,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今天的世界,突发事件之频繁,前所未有;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如9.11 事件,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今天的传媒界,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直接关系媒体的兴衰存亡,以人民日报社属报刊环球时报为例,当年正是及时抓住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中美南海撞机等突发事件报道机遇,迅速发展壮大。

突发事件的定义是什么?根据2007 年11 月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但从新闻的视角看,突发事件的定义应该更宽泛一点,应该指超乎人们意料而发生的,为公众关注的事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出事了”。

以今年2 月份为例,温家宝总理剑桥大学演讲遭遇“掷鞋事件”、央视新址火灾以及前几天的山西矿难,都可算作突发事件。

从以往的经验看,并不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

有些突发事件有明确的发生日期,如“3.14 事件”、“ 5.12 大地震”,但也有一些事件没有明确的发生日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比如2008 年的南方冰灾,开始的几场雪,大家都还有瑞雪兆丰年的感觉,但随着积雪越来越厚,大家才意识到这是一场灾难。

今年的旱灾,100 天不下雨是旱灾,那么90 天不下雨呢?80 天呢?70 天呢?大家也许还没往大旱灾上想。

2003 年的非典,大家也很难说清是哪一天发生的,这类说不清发生日期的突发事件,是隐性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

新闻报道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

新闻报道如何更好地引导舆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愈发重要。

一则有价值、有深度、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能够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而一则失实、片面或带有误导性的报道则可能引发社会混乱,破坏社会稳定。

那么,新闻报道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呢?首先,新闻报道要确保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引导舆论的基石。

记者在采访、撰写新闻时,必须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都进行严格核实,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

只有真实的信息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从而使舆论引导具有坚实的基础。

如果新闻报道失去了真实性,那么不仅无法引导舆论,反而会让公众对媒体失去信任,导致舆论的混乱和误导。

其次,新闻报道应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报道事件时,不能带有个人的偏见和情感倾向,不能为了迎合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而歪曲事实。

要对事件的各方都进行全面、客观的呈现,让公众能够了解到事情的全貌,从而自主地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舆论。

例如,在报道一起纠纷事件时,不能只听取一方的陈述,而要对双方的观点和证据都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展示。

再者,新闻报道要有深度和广度。

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趋势。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为公众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比如,对于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要报道当前的情况,还要分析其历史背景、社会根源,以及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

同时,新闻报道要注重时效性。

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能够有效地抢占舆论的制高点,避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的新闻报道可以稳定公众情绪,引导公众理性对待。

然而,追求时效性的同时,绝不能牺牲真实性和准确性。

另外,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也很重要。

要使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让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公众都能够轻松理解。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以免给公众造成阅读障碍。

同时,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引起公众的共鸣和关注。

浅析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

浅析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

公 共卫 生事 件和 社会安 全 事件 重大 的突 发事 件 , 譬 如重 大 自然 灾害 、 大 生 产安 全 事故 、 大 的刑 事 案 重 重 件、 突发 的群 体性 事 件 、 大 的 涉外 事 件 以及 严 重 的 重 恐 怖 活动 等 . 往会 造 成 严重 的 损 害后 果 。 往 如导 致 众 多人 员伤 亡 、 大财 产 损失 等 , 而 产 生重 大 的社会 重 从
() 2 安抚 民心 , 稳定 秩序 。 大 突发事 件 由于是 突 重
然 发生 , 而且 波及 范 围广 、 害后 果严 重 。 容 易打破 损 很 原有 的社会 利益 平衡格 局 . 此时 如果新 闻媒 体 的舆论 导 向及 时 、 面 , 正 那么 民众 就会安 心 , 会无 故猜 疑 和 不
正确 积极 的方 面发展 重 大突发 事件 出现 后 。 能否 得
负 面 的舆 论 导 向则 会 对 突发 事件 的处 理 产生 不
利 的影 响 。 隐瞒 真相 、 曲事实 和夸 大事实 . 歪 都会 形成
负 面的舆 论导 向 重大 突发 事件 发生后 . 的 当事人 有
到快 速妥 当的解 决 .与 新 闻媒 体 的舆 论 导 向密 不 可 分 闻媒体要 客 观真实 的报 道重 大突 发事件 的缘 由 新 始末 . 要 积极 引导 民众 从 正面 方 向对待 事 件 , 取 还 采 积极 的态 度应对 事件 . 而促使 突发 事件 得到 妥善 解 从
影 响 。新 闻媒 体 对重大 突 发事件 的报 道 . 但会 对有 不 关 社会 舆论 产生 影响 . 而且 也会对 重 大突发 事 件 的应
焦 躁不 安 . 会秩 序就 会得 到维护 和稳 定 社
() 3 发动 民众 。 聚力量 。 大 突发事 件发 生后需 凝 重

浅析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功能 ——以抗震救灾报道为例

浅析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功能 ——以抗震救灾报道为例

浅析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功能——以抗震救灾报道为例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让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

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国家的各项社会事业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新闻事件中,诸如非典事件、飞机失事、洪涝灾害以及地震、火山爆发等等,由于其具有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严重的危害性,使得这一类事件总是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面对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新闻媒体就必须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发挥新闻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功能,迎接突发事件中社会各界对新闻报道提出的挑战,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媒体的责任;人文关怀;地震事件引言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也无法预先掌握的能引起人们关注和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并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或影响①。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或危机性的特点,公众的信息需求显得比平时更为急迫,政府和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显得十分重要。

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创新策划能力、整体协调能力等媒体综合实力的检验和体现②。

近年来的突发事件种类繁多,规模较大,定格在我们记忆中的是一幕幕的惊心动魄:2005年的印度洋海啸事件、2006年的虐猫事件、“馒头血案”事件,以及2007年的华南虎事件、2008年初的艳照事件、雪灾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力各不相同,冲击力、影响①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出版 12页②李思屈《传媒文化及其权力现象——“传媒权力论”之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力迥异。

新闻报道如何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报道如何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闻报道如何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报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在舆论引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让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新闻报道的首要任务是准确传递信息。

准确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准确的报道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记者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虚假新闻的传播。

一旦出现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使得后续的舆论引导工作举步维艰。

比如,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部分媒体为了抢发新闻,未经核实就发布消息,结果导致信息错误,引发公众的质疑和不满。

及时发布新闻也是新闻报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关键。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公众往往处于信息饥渴状态,如果媒体能够迅速、及时地提供准确的信息,就能在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动。

相反,如果媒体反应迟缓,各种谣言和不实猜测就会充斥网络,影响社会稳定。

比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公众迫切需要了解受灾情况、救援进展等信息,媒体的及时报道可以让公众安心,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

全面客观的报道是新闻报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重要原则。

新闻报道不能只呈现事件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事件的全貌。

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更要深入分析其背景、原因和影响,让公众能够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报道社会热点事件时,不能仅仅关注事件的表面现象,还要挖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公众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考。

此外,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也对舆论引导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让更多的公众理解和接受新闻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过于专业、晦涩的语言会增加公众的理解难度,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同时,要避免使用带有倾向性、情绪化的语言,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让公众能够自主地对事件进行判断。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能够更直观地呈现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社会责任——谈重大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社会责任——谈重大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导向
显 ,第 一 ,它 让 受 众 对 突 发事 件 发 生 、发 展 的全 过 程 有 一 个 整体 的而 不 是 支 离 破碎 的 了解 。能 够 帮 助 人 们 更 好 地把 握 全 局 .对 事 件 的 性 质 、发 展 趋 势和 应 对 策 略 作 出 正 确 的 判 断 。 第二 。它 能吸 引 更 多 的 受 众 关注 事 态 的发 展 ,关 心
息 。 在灾 难 性 事 件 中 。及 时 、准确 、 周 到报 道 成 为媒 体 积
入 ,整 个新 闻专 题 除 刊 发 新 华 社 有 关消 息 外 ,还 刊 登 本 报
赴 川 记 者 采 写 的 《 在 北 川抗 震救 灾 ! 、 《 阳消 防 官 兵 我 》 安
极 履 行社 会责 任 的 集 中 体 现 。也 是 检 验媒 体 综 合 实 力 的 重
太 行 山新 闻 论 坛征 文
谈 重大 突发 事件 中主流媒体的报道 导向
口 聂 震
做 好 重大 突 发 事 件 的 新 闻 报 道 ,既 是新 闻媒 体 应 该履
行 的 社 会 责任 ,也 是 新 闻 业 务 工 作 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主流 又 继 续 投入 战 斗 ,把 与 地 震 报 道 无 关 的 报道 和 版 面 推 倒 重
的 时 间 内全 方 位 多 角 度 向公 众发 布 有 关 的 信 息 。 以主 流 媒 体 的权 威 性 和 时 效 性保 障 公 众 的 知 情权 得 以实 现
“ 新” 刷 .整 个 事 件发 展 的脉 络 清 晰 可 辨 。同 时 。配 以 与 事 件 有关 的背 景 材 料 和 收集 的来 自各 方 面 的反 应 ,以 扩 大 其 报 道面 。这 种 对 重 大 突发 事 件 的动 态 的报 道 其 好 处 十 分 明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摘要】新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播具有主体多样、速度快捷等特征。

应对当下新媒体条件下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突发性事件的特性,阐述了新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作用;方法现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确保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更好来引导媒体的舆论走向。

一是突发性事件的特性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特性一是具有突然性特点。

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及危害程度等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

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如缅甸遭到强热带风暴袭击;二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如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事故;三是因人们自身存在的知觉盲区而爆发,如“甲流”蔓延。

二是具有破坏性特点。

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往往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标志,既有直接的破坏,也有间接的长期的破坏,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幸存的灾民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

三是具有紧迫性特点。

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

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四是具有持续性特点。

就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消退期。

持续性还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如果处理不当,一个突发事件会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

五是具有可控性特点。

就是突发事件爆发后,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

只要我们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掌握突发事件爆发的一般规律,冷静分析,果断处理,就能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论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论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论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处置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力度,以做好党和政府的组织者和宣传员,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所在。

只有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才能发挥舆论监督引导的重要作用。

一、在突发事件中媒体要正确发挥引导作用新闻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尤其是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群众舆论舆情的引导直接关系到坚定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保证社会良性运作的重要力量。

突发事件报道要及时准确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

正确报道突发事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助于人们减少各种猜测、传言和谣言,稳定人心;有助于使人们正确理解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处置事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使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

无论是发生的西藏3.14打砸抢暴力案件、汶川5.12大地震,还是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受干扰,我们国家的新闻工作者们都及时准确,公正的报道,引导舆论,疏导情绪,解答群众的疑惑,使人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公开报道,对稳定人心、鼓舞士气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种方式,把真实的情况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体现了我国政治的开明程度以及新闻传播思维的成熟,树立了中华民族及中国执政党的良好形象。

媒体的舆论引导是以客观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的,但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和价值判断却会影响着新闻舆论的导向。

所以舆论导向不仅要有良好的动机和明确的方向,还要讲究引导艺术,以使舆论引导和调控收到最佳的效果。

⒈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大局意识,是报道好突发事件的保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浅析新闻记者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浅析新闻记者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浅析新闻记者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记者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当注重舆论导向的正确把握。

舆论导向是指新闻报道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情感倾向,它对于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

本文将从新闻记者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探讨,以期能对新闻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了解公共舆论的动向。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公众的关注点、舆论倾向和情绪需求,把握公共舆论的动向。

只有了解和把握公众的言论,才能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做到新闻报道与公众心理需求相契合。

在日常的采访和报道工作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跟踪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参与网民讨论、与读者互动等方式,了解公众的声音和诉求,及时调整报道的重点和角度,确保新闻报道符合公众的期待和需求。

第二,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新闻报道应当真实客观,不带有个人立场和情绪色彩,不以个人偏见和利益为导向。

新闻记者在报道时应当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客观真实地呈现事实,不将个人观点和情感投射到新闻报道中,使新闻报道尽可能客观公正。

为了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新闻记者可以多方采访、多角度观察,从不同的视角和来源获取信息,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报道,减少报道的主观性和偏见性,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新闻记者是信息传播的使者和监督的角色,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维护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不编造谣言,不散布虚假信息,不诋毁诽谤他人,不违反社会伦理和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媒体公信力。

同时,新闻记者应当积极参与行业自律,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把握时事热点和社会关注话题。

新闻报道应当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关注话题,及时报道社会热点事件和突发新闻,引导公众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时事动态。

关于新闻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闻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的必然要求 , 是 时 代 赋 予 新 闻工 作 的责 任 。
在 事件 爆 发期 深入 前 线 , 向受 众客 观地 说 明突 发事 件 的规
关键 词 : 突 发 事 件 新 闻媒 体
怀
第 一时间
社会 责任
模 及波 及 范 围 ,也 可 以针 对事 件 的性质 做 出恰 当的评 论 , 表 明 自己的观点 。 新 闻机构 必须 与 政府建 立 密切 的合作 关 人 文 关 系, 实 时 向受 众传 达 官 方 的 处理 意 见和 工 作 进 展 , 并 就 涉
是吸 引受 众 的一 个 重要 方面。 对突 发 事件 的经验 , 建 立一 套相 对健 全 的应 急机制 。 要做 情 魅力 , 新 闻 媒体 和 新 闻工 作 者 在 日常工 作 中都 要做 好应 对 到尽 管事 件 突发 , 但是 仍然 有章 法 可循 。 突发 事件 的一切 准备 , 随 时准 备 投入 到突 发 事件 的报 道 之 3 突发事 件 中媒体 的报道 重点 中 , 做 到 心 中有数 , 不打 无准 备之 仗。 当突发 事件 发 生后 , 3 . 1及 时报 道 。在 事件 发 生与人 们 的 意识之 间通 常有 注意 甄别 事件 的影 响 个 短 暂 的思 想 空 白期 , 从 新 闻的 角度 来 分 析 , 这一 时期 新 闻工作 者要 注 意 判断其 新 闻价值 ,
关于新 闻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李传名 ( 银星 能 源 股 份 有限 公司
摘要 : 当今 社会 , 新 闻报 道 的 第 一 时 间 成 为 极 为 重 要 的概 念。 突
3 . 2 阐明危 险
告 诉 观众 “ 发生 了什 么 ” 。煤 体 对于 事
发 事 件 的不 可 预 见 性 给 新 闻报 道 带 来 了诸 多 不 便 , 这要 求新 闻媒 体 件 的爆 发及 其后 续 影 响应 该 有客观 的认知。媒体记 着 必须 必 须 建 立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机 制 。 新 闻 工 作 者在 突 发 事 件 的报 道 中要 注 重 新 闻价 值 的 判 断 , 要有社会 责任感 , 体 现人 文关怀 , 这 是 社 会 发 展

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作者: 康炜
作者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
出版物刊名: 科技传播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导向
摘要: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其能够正确引导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性。

一般而言,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新闻工作者必须要遵循报道的基本原则,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新与可靠性,避免虚假新闻或新闻报道失实情况的发生,强化舆论导向的作用。

本文就对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思考
新闻事件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新闻报道,新闻报道通过对新闻的传播,最终实现社会舆论的引导,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

而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发生比较突然,而且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事故,主要有自然事故和人为的事故,这些事故会影响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因此,采访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要采取应急处理的方法,把握自身原则,建立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 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
新闻报道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站在客观地角度上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然后借助新闻报道,将积极地观念传达给受众,从而能够使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要将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报道出来,而且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应该客观地去评价重大突发事件,要以一种积极地心态去引导观众,让观众能够客观地分析重大突发事件,而不产生过激的负面情绪,从而确保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运用不一样的舆论导向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而新闻报道运用积极地舆论导向,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1 展现事件真相,防止谣言出现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会表现出高度的关注,也容易以一种主观的态度去评价重大突发事件,如果,这时散布不良的虚假信息,就容易滋生负面情绪,导致人心惶惶,而及时的新闻报道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发生的原委,将那些不真实的信息加以否定,让观众及时获取事件的真相,从源头上消除虚假信息对公众产生的不良影响,稳定公众情绪。

1.2 使公众情绪稳定,使社会秩序趋于安定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是比较突然的,而且其影响力比较大,覆盖的面积比较广,一旦发生后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使社会利益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这时新闻报道要进行正面宣传,可以使民心安定下来,让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事件发展的情况,他们就不会对事件的进展无端的猜疑,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1.3 积极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力量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要想得到及时地控制,这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所以,新闻报道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使公众也可以为事件的解决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当群众的力量有效凝聚时,则可以促进重大突发事件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比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新闻媒体对汶川灾情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全方位报道,让社会各界在第一时间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在新闻报道的正确舆论引导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灾区救援工作,无数的群众自发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反之,消极的舆论导向会对事件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要素,在新闻报道中如果出现了虚假甚至歪曲事实的报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公众消极负面情绪的激增。

比如,今年6月底到7月初一则关于冷冻僵尸肉的报道被广泛传播,民众一时对冰冻肉制品谈之色变,但经过对新闻线索的反复核实后发现,这则关于走私肉长时间冰冻封存的僵尸肉报道却是一则虚假新闻报道,而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让人难以释怀。

同时,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媒体不能真实的将事件报道,或者采取封锁消息的方式,也会引起人们无端的怀疑,造成谣言滋生,而如果新闻报道过于主观,或者消息不完整,同样也会对公众产生误导,甚至使事件进一步恶化。

2 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存在的问题
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容易出现失语和乱语的问题。

失语是指新闻报道中不能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新闻报道的话语权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但是,一些新闻媒体仍然不能摆脱传统套路,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
不能进行积极地舆论引导,或者存在报道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也就无法积极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乱语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很多新闻媒体在没有了解事件真相之前就开始报道,甚至歪曲事实,或者不能够完整的去报道事件,因此新闻报道应该是将事件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这样才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3 强化正确舆论导向的方法
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应该及时地将事件的情况反映给观众,而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从业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引导舆论的能力。

3.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体现出新闻报道的价值。

新闻媒体在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舆论导向,从而能够在事件发生后还能够使社会稳定。

新闻工作者在对重大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对一些情节严重的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之前,应该先向上级请示,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再进行报道。

3.2 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
有效和及时地处理好重大突发事件是党委政府的职能职责,所以,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党委政府的作为会对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党委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应该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在处理事件时要本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从而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具有价值。

在政府中,应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机制,强化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能够将事件处理的情况及时与新闻媒体沟通,使新闻媒体也能够及时地将信息报道。

当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让统一的发言人来报道事件的发展,政府在处理事件中的问题也应该及时传达给新闻媒体。

3.3 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具有把握正确舆论的能力,在掌握事件的真实情况后再进行报道,不能歪曲事实。

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

4 结论
新闻报道对引导舆论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稳定公众的情绪,使重大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所以,新闻媒体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道采访时把好关,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环境,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