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系统解剖生理

合集下载

前庭功能检查ppt医学课件

前庭功能检查ppt医学课件
• 特点是头晕眼花或轻度站立不稳,无眩晕感和眼震。
周围性眩晕

系统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非系统性眩晕
❖王维治,罗祖明. 神经病学(第5版)
25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
假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21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眩晕可分为假性和真性。 • 假性眩晕也叫脑性眩晕或全身性眩晕,多由发
热、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神经官能症引起, 多为持续性,患者只感到头昏眼花、眼前发黑、 头重脚轻等异常感觉,而无自身或周围景物旋 转感。 • 真性眩晕可分为眼性眩晕、姿态感觉性眩晕、 前庭系统性眩晕。眩晕可理解为头晕加自身或 视物旋转。
发病机制
• 视觉、深层本体感觉与前庭系统是保持身体平 衡的基本器官,也称“平衡三联”。
• 前庭系统是人体识别位向的主要机构,在维持 姿态平衡中的作用最大,该系统病变是产生眩 晕的主要原因。视觉及深感觉对空间位置感觉 起辅助作用,很少以眩晕作主诉。
19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前庭功能检查
• 自发性前庭反应检查(自发眼震、位置和变位 试验、转颈试验)
• 视眼动系统功能检查(扫视、平稳跟踪、固视、 视动眼震、视动后眼震)
• 前庭眼动系统功能检查(旋转试验和温度试验) • 姿态控制检查(人体重力平衡试验) • 前庭植物神经功能检查(Coriolis加速度耐力

外周前庭系统解剖

外周前庭系统解剖

身体的平稳运动
椭圆囊斑
球囊斑
正文 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
位觉斑-耳石膜
位于球囊斑与椭圆囊斑内 耳石膜由耳石层、胶质层和终帽下网组成
正文
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
耳石
碳酸钙组成,比重大约2.7-2.9,平均厚度 1-30um; 囊斑的支持细胞分泌,由内淋巴液溶解、暗细胞吸收(椭圆囊)或内淋巴囊
消化(椭圆囊、球囊);
内淋?巴囊内淋?巴液的吸收器位于前庭的后上方为3个弓状弯曲的骨管互相成直角分别称外水平前上后半规管一端膨大名骨壶腹上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总骨脚外半规管内端为单脚面神经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正文骨迷路?上半规管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正文石来源于椭圆囊单脚单脚单脚后半规管转为水平半规管半规管的协同偶联正文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parnesls1agrawalskatlas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
重 力 力 力 = 浮 力 力 力
正文
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 ⻆角加速运动
壶腹嵴和嵴帽
正常状态下:嵴帽与壶腹膨大顶壁是粘连封闭的 病变状态下:如内耳出血、血-迷路屏障破坏、内耳炎症、
耳毒性药物,导致嵴帽损伤,出现嵴帽皱缩,出现间隙,引起 内淋巴液逃逸,引起VOR的反应减弱,温度试验反应的减弱。
正文
传出 传入
正文 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
壶腹嵴和嵴帽
壶腹嵴嵴帽比重与周围的液体相同
内 淋淋巴 液 重 力 力 力 = 浮 力 力 力
嵴帽并不对下面的壶腹嵴施加作用力,也不容易随着重力线的改
变而发生移动。
头的角加速力能造成嵴帽的移动,刺激壶腹嵴内的毛细胞。 三个半规管司理人体的成角运动及加、减速度运动中的平衡功能。

前庭生理

前庭生理

前庭反射
前庭反射
头倾侧椭圆囊兴奋
跌倒发作
• Tumarkin Otolithic crisis(TOC)是以突然跌倒发 作,不伴有意识丧失、眩晕等自主神神经体征 的一种很少见的现象,与晚期梅尼埃病有关。
• 系Tumarkin1936年所叙述并提出其原因与耳石 终器功能障碍有关而命名。
脑干前庭神经核部位:纵向
脑干前庭神经核部位:横向
前庭小脑的调节作用
前庭感受器
后半规管
水平半规管
上半规管
前庭反应
前庭反应: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出现 眼球特殊运动,称眼球震颤
常被用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
眼震描述
• 眼震形式:水平、扭转、垂直 • 眼震方向: • 固视后眼震的幅度和速度有无变化 • 改变凝视方向后眼震的方向是否改变? • 各种头位改变,眼震的形式是否改变:中
前庭生理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杜敢琴
前庭系统
• 包括迷路、前庭神经及中枢通路 • 迷路位于岩骨内,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
个半规管 • 膜迷路是膜性器官,内含淋巴液,与骨迷
路间有一充满外淋巴液的缝隙分隔
膜半规管内径约0.4mm,管腔内充满内淋巴液,内淋巴 液在膜壶腹处被壶腹嵴帽阻断,前庭两侧均可诱发出眩晕与眼震
变温试验时眼震特点:COWS
COWS:冷对热同
Alexander’s 定律:
• 水平半规管与同侧内直肌、对侧外直肌相 连(VOR)
• 眼震的慢相是眼外肌运动的结果,快相是 中枢为了纠正这种眼外肌运动产生的补偿 眼球运动:
晕车?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
• 毛细胞:顶部60~100条纤细的毛,按一定 形式排列
• 动毛:最长,位于细胞顶端的一侧边缘处 • 静毛:毛较短,占据了细胞顶端大部分区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PPT精选课件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PPT精选课件
3
前庭囊与耳蜗的发育过程 Developmental Process
4
半规管的胚胎发育 Developmental Process
5
骨迷路的两窗 Two Windows of Bony Labyrinth

蜗管外淋巴液的流动模式 Model of Perilymph Flows
7
基底膜的结构与频率特征 Structure & Frequance Selectivity
24
内淋巴管与囊 Endolymphatic Duct & Sac
内淋巴管,由椭圆囊与球囊集合形成的椭圆囊-球囊管延伸而来, 一端连接 膜迷路,另一端伸延至 脑膜 内,形成盲端性的囊端;
就前庭迷路而言,内淋巴管与囊端也属于膜迷路前庭之一部分, 在讨论前庭系统时,不应被忽视 。
内淋巴液从膜迷路沿内淋巴管朝向脑膜流动过程中,由细胞内液 转换成细胞外液,透过脑膜与脑脊液进行水电解质的 交换 ;
22
前庭的功能环境 Internal Fluid environment
内淋巴液; 血液供应;
23
内淋巴液 Endolymph
前庭感受器位于膜迷路内,沐浴在内淋巴构成的 液态环境 中; 内淋巴液的 离子成分 也为毛细胞的功能提供能了必要的代 谢环境; 前庭与耳蜗之间的功能分离性与内耳液的 流体动力学 特点 不无关系 。
2
前庭与耳蜗的结构特点 Anatomy Difference
骨迷路的 卵圆窗 与 圆 窗 的存在,决定了外淋巴液优先朝 向耳蜗方向的流动; 基底膜 自上而下的纤维长度递减,使得耳蜗拥有了细致的 频率共振特征; 仅有 500 Hz 以下 声音引发内耳液的流动才能够对前庭感受 器构成有效刺激 。

人体解剖学前庭蜗器

人体解剖学前庭蜗器
球囊。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 管内。在骨壶腹内旳 部分膨大为膜壶腹。
膜迷路内充 斥内淋巴
内淋巴管由椭圆囊球 囊管发出,穿经前庭 椭圆内囊侧位壁于,前至庭颞部骨旳岩部 后上背骨方面迷,,路后在与壁硬膜有脑迷五膜路个下扩
开口球大两,为囊者分内之较别淋间小通巴旳,三囊间靠个。隙前膜内淋
半规下 巴充管可方斥;经,外自此下淋前囊端巴壁渗借。发透连内出到、周 椭圆合 围外囊血管淋球管连巴囊丛于互管。蜗不与管相球。通囊。 相连。
中耳 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涉及鼓室、 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为一含气旳 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
乳突窦
乳突小房
返回
鼓室是颞 骨岩部内 含气旳不 规则小腔, 内有听小 骨、韧带、 肌、血管 和神经。
后壁(乳突壁)上部有前乳壁突(窦动开脉口壁,) 向后连于乳突小外房侧。壁开即大上口颈部壁稍动分(下脉盖方管壁有旳)后是 锥隆起,内藏镫是内鼓肌膜。壁咽壁分窝。鼓。隔旳此 管鼓 薄壁 旳室 骨上 开与 板方 口颅 。有 。中
鼓膜
听小骨位于鼓室内,有三块,即锤骨、砧 骨和镫骨。三骨相互连接成一波折旳杠杆 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三骨旳连续运 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摇动,将声波 旳振动传入内耳。
镫鼓骨膜肌张位肌于位锥于 隆咽起鼓内管,上止方于旳 镫鼓骨膜,张作肌用半是管 牵内拉,镫止骨于底锤向骨 外柄方旳,上以端调,整作 声用波是引紧起张对鼓内膜, 耳由旳三压叉力神。经该支 肌配由。面神经支 配。
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名耳垂,是临床常用
旳采血部位。
返回
外长 耳颞外其后耳约 骨廓耳 方复道围2软道 向向.0骨成是∼前是 是。旳2外一下先.5延耳弯向 。c续m门曲前。;至旳上外内鼓管,12膜道次//33旳,稍为为管从向软骨道外后骨部,向,部,成内然,由人,是

医学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PPT培训课件

医学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PPT培训课件

Ewald 第 I 定律
外半规管内,内淋巴液 朝向壶腹 流动,导致该半规 管功能的兴奋;反之则形成抑制; 后和上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形成的刺激相反, 即向壶腹侧流动产生抑制,离壶腹 流动造成兴奋; 这些现象与毛细胞动纤毛的 分布不同 有关 。
理论基础 Thoretical Background
Flourens-Ewald 定律
过去,常将这个规律名为 Flourens 定律; 近年来,不少教科书将其归为 Ewald 第 I 定律; 结合 Ewald 的另外发现,依次称为 Ewald 第 I、II 和 III 定 律; 法国人 Flourens 早于 Ewald 五十余年,应该尊重历史 的事实; 目前,有将其称为 Flourens – Ewald 定律,还原了历史的 真实,也对他们各自的科学发现还以公道 。
Pierre Flourens,( 1794-1867 ),法国神 经生理和解剖学家 。1823 年,他利用 破坏法分别切除鸽子的三个半规管后, 发现鸽子会发生不同平面的倾倒和眼球 震颤,被人们称为 Flourens 定律 ,即 半规管受到刺激后仅出现所在解剖平面 的眼震,即水平规管为水平眼振、上半 规管为垂直眼振,后半规管多为旋转性 眼震 。
毛细胞的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of Hair Cell
电镜照片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
电镜照片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
电镜照片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
毛细胞之纤毛 Cilia of Hair Cells
关于这个定律 View about the Law
五十余年后,德国人 Ewald 更为 详尽地研究了半规管与眼震的关系 ,再次确认了 Flourens 定律的内 容,即眼震与所受刺激半规管的平 面一致;同时,还发现半规管内淋 巴液流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便有 了 Ewald 第 I 、 II 和 III 定律 。

前庭康复医学课件

前庭康复医学课件

前庭康复医学的发展
02
01
03
前庭康复医学是随着康复医学和耳鼻喉科的发展而逐 渐形成的。
在过去几十年中,前庭康复医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 应用,形成了多种有效的前庭康复方法和技术。
前庭康复医学的发展为眩晕和其他前庭系统疾病的治 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02
前庭系统解剖与生理
前庭系统的解剖
耳石器
04
前庭康复治疗技术
手法复位治疗
适应症
手法复位治疗主要适用于良性发 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

治疗方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头部位置,使其处 于可使耳石脱落至半规管、从而减 轻或消除眩晕症状的位置,以达到 治疗目的。
治疗效果
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率高达80%以 上,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起效 快等优点。
听力损失
前庭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听力 ,使患者难以听到声音或理解 言语。
前庭功能障碍的评估
01
02
03
身体检查
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以评 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其他 相关功能。
听力测试
听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 听力损失情况。
影像学检查
对于某些严重的前庭功能 障碍病例,医生可能会建 议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查看 内耳和脑干区域的情况。
前庭信号的处理方式
前庭信号经过前庭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前庭中枢后,经过一系列的 神经元交互和处理,最终输出反馈信号,维持身体的姿势稳定和 眼球的运动。
03
前庭功能障碍及影响
前庭功能障碍的类型
急性前庭功能障碍
这种类型通常是由内耳疾病、 脑膜炎、脑干出血或梗塞等引 起的。
慢性前庭功能障碍
这种类型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 导致的内耳功能退化、长期噪 音暴露、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 。

前庭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五)]

前庭生理[耳显微外科2007版(五)]
斜、 体位 失常和 共济失 调 。 1 前庭 系统解 剖结构 将前庭 系统 区分为 周 围部 和 中央部有 助 于定 位病 变 。前庭 系统周 围部 同 由迷路 及其 向脑 干发送 的神经 组成 。迷路 由水平 、 、 3个半 规 管 、 圆 囊 和球 囊 上 后 椭 组 成 。前 庭 系统 中枢 部 由外 、 、 内 上和下 前庭 核及 其 向 小脑 、 下行脊髓 束和 眼外运 动核发 送 的神 经组 成 。 周 围前庭部 ( 系统 ) 的骨 迷路 藏 于颞 骨 中 , 内有膜 迷路 。膜 迷路含 有感觉 头运 动 的结 构 。上前庭 神 经传 人纤维 起 自上 半规 管 、 平 半规 管 和 椭 圆囊 感 受 器结 水 构 , 于脑干 内前庭 核 ; 终 下前 庭神 经起 自后半 规管 和球
头运 动信息 是 由前 庭神 经 传 人 冲动 率 来 编码 的 。
所有 的加 速 度 可分 成 6种 : 以三维 空 间为 轴 的 3个 平 面 的旋转 运 动 和 3个 方 向 的直 线 运 动 。半 规管 司 旋 转, 每个半 规管有 位 于对 侧 与之平行 的协作 半规 管 , 水
前 后倾 斜和 平移运 动 。
神经元 组成 。神经 元 为 双极 型 , 于前 庭 神 经 近 脑 干 位 的 Sap cra神经节 。除 了传 人纤 维 , 有起 自前 庭 核 至 还
毛细胞 的 4 0~ 0 0 6 0条 传 出纤 维 。传 出纤 维 在调 节前
2 周 围前 庭 系统生 理 位 于半规 管和 耳石器 感觉上皮 的毛细胞 能调 节 由 运动转换 成 的前庭 神经传 人神经纤 维 的冲动 。 毛细胞 因其有成 簇纤 毛而 得名 。这 种 纤 毛突 人 明胶 性 嵴 中 。 每 个 毛细 胞有 5 0~10根静纤 毛和 1根位 居边 缘 的长 0 的动纤 毛 。动纤 毛相对静 纤 毛的位置决 定 了毛细胞 的 固有极性 。在水平 半 规 管 , 细胞 的动纤 毛位居 静 纤 毛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最新版本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最新版本
精品课件
骨迷路 Bony Labyrinth
精品课件
颅骨中的内耳 InnerEars in Temporal Bones
精品课件
颞骨内的迷路 Labyrinth in Temporal Bone
精品课件
模式图
Model
精品课件
头颅、颞骨与迷路 Skull,Temporal Bone & labyrinth

精品课件
临床的归属 Focus on Otology
视觉障碍 — 眼科; 本体感觉异常— 神经内科、骨科和脑外科等;
平衡 - 前庭 - 功能紊乱 — 眩晕与平衡失调 – 耳 科
精品课件
前庭系统 第 6 感觉 A sixth Sense
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就将固有感 觉分为有五,即 视、听、味、嗅、 触觉 等;而前庭并非单纯的特异 性感觉,广泛参与人体的平衡调节 ,故有 第六感觉 的美誉 。
精品课件
骨迷路的分区 Parts of Bony Labyrinth
骨迷路位于颞骨内, 自前向后依次分为 前方如同蜗牛,名为 耳 蜗; 后方是 半规管; 两者之间的部分称为 前庭。
精品课件
骨迷路的组织胚胎学特征 Bony Labyrinth
胚胎上,起源神经外胚层,与牙齿的 釉 质 雷同,体内 最坚硬的骨组织; 成人后,不再具有再生或修复能力 。 颞骨的乳突源于中胚层,骨质疏松,与迷路之间形成了结构 的 界限 。 骨迷路在颞骨内,却不属于颞骨的中胚层结构。
排除本体系统的影响
闭目


精品课件
海绵垫法 Foam Cushion Test
弱化 触 觉
精品课件
前庭觉的个性化 Isolated Vestibular Sense

外周前庭系统解剖生理及原则

外周前庭系统解剖生理及原则

前庭生理基本原则4、头部旋转运动总是引起一侧半 规管兴奋而对侧同平面偶联的半规管抑制
• 一侧兴奋反应=另一侧抑制反应 • 偶联半规管 • 双侧水平 • 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 • 兴奋-抑制 • 推-拉现象
前庭生理基本原则5、单个半规管兴奋后引起的眼球 运动与该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一致(Flouren Law)
半环形的结构Semicircular Shape
• 每个半规管都呈不完全的环状,故称半规管;
• 各有壶腹和单脚,后和上半规管共享一单脚,也叫总脚。因此,
三个半规管共有5个开口通至椭圆囊;
• 以壶腹嵴为界,将椭圆囊一侧的管腔称为短臂,而远心端则为
长臂,后者占据半规管大部分;
• 壶腹嵴是半规管的感受器所在部位。
前庭感受器的构造Structure of Vestibular Receptors
• 人耳分为三个部分,即
• 1.外耳:耳廓与外耳道;
• 2.中耳:鼓室、乳突、鼓窦、咽鼓管和茎突;
• 3. 内耳:即迷路,包含着前庭感受器。
内耳Inner Ears or Labyrinths
• 内耳
• 又称迷路,深居头颅的颞骨内,无法直接窥视,使得我们对此的
Ewald 第I 定律
• 外半规管内,内淋巴液朝向壶腹流动,导致该半规管功能的兴奋;
反之则形成抑制;
• 后和上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形成的刺激相反,即向壶腹侧
流动产生抑制,离壶腹流动造成兴奋;
• 这些现象与毛细胞动纤毛的分布不同有关。
理论基础ThoreticalBackground
• 毛细胞的纤毛分布关乎感受器的去极化过程;
• 1、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上级,扭转成分向地)
• 2、诱发、复位过程中,眼震方向和形式不变 • 原因:耳石全程都是从壶腹端向非壶腹端流动,半规管处于兴奋 状态(Ewald Ⅲ) • 未复位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

前庭蜗器 解剖知识

前庭蜗器 解剖知识
使用一系列不同频率的纯音进行测试,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
纯音测听
通过播放不同强度的言语信号,评估患者在安静和嘈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
言语测听
测量鼓膜、听骨链等中耳结构的声阻抗,以判断中耳功能状态。
声导抗测试
1
2
3
利用X射线进行断层扫描,可清晰显示内耳骨迷路等结构,有助于诊断前庭蜗器病变。
治疗方案
05
前庭蜗器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眼球的自发运动,以评估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自发性眼震检查
位置性眼震检查
冷热水试验
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诱发眼震并观察其特点,以判断前庭系统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通过向外耳道内注入冷、热水,观察眼球震颤情况,以评估前庭功能。
03
02
01
中耳
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主要功能是传导声波至内耳,同时具有防声、减振的作用。
内耳
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是感受身体平衡和头部运动的主要器官,耳蜗则是听觉感受器所在部位。
第一级神经元
01
为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螺旋器的毛细胞之间,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一道入颅后,在经脑桥小脑角入脑桥,止于蜗神经核。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是传导前庭感受器信号的神经,分为前庭上神经和前庭下神经。
前庭核
前庭神经将信号传递至前庭核,前庭核是处理前庭信息的中枢。
小脑和大脑皮层
前庭核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给小脑和大脑皮层,参与身体平衡、姿势控制和眼球运动的调节。
03
蜗器系统解剖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音并导向鼓膜。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课件

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课件
骨迷路的两窗 Two Windows of Bony Labyrinth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蜗管外淋巴液的流动模式 Model of Perilymph Flow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前庭与耳蜗的结构特点 Anatomy Difference
骨迷路的 卵圆窗 与 圆 窗 的存在,决定了外淋巴液优先朝 向耳蜗方向的流动; 基底膜 自上而下的纤维长度递减,使得耳蜗拥有了细致的 频率共振特征; 仅有 500 Hz 以下 声音引发内耳液的流动才能够对前庭感受 器构成有效刺激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VEMP 的类型 VEMP Typ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设备与配件 Instruments & Equipment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淋巴管与囊 Endolymphatic Duct & Sac
内淋巴管,由椭圆囊与球囊集合形成的椭圆囊-球囊管延伸而来, 一端连接 膜迷路,另一端伸延至 脑膜 内,形成盲端性的囊端; 就前庭迷路而言,内淋巴管与囊端也属于膜迷路前庭之一部分, 在讨论前庭系统时,不应被忽视 。 内淋巴液从膜迷路沿内淋巴管朝向脑膜流动过程中,由细胞内液 转换成细胞外液,透过脑膜与脑脊液进行水电解质的 交换 ; 内淋巴管的峡部和Na-K 泵的存在,不仅确保了膜迷路的 液 压稳 定;也使得内淋巴管的两端存在着 离子梯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代偿特点
(Dynamic Compensation)
• 做损伤相反侧转动头,神经不对称重 新出现 • 神经不对称量为损伤前的一半 • 前庭神经通路要重新标定,以产生适 宜于头动时的代偿性眼动
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系统和 空间定向系统的子系统
前庭系统的组成
由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7 条神经通路和3级中枢(脑干、小脑和皮层) 构成。由此,在我们提到前庭系统结构和 功能时,不能认为只是前庭感受器,或前 庭器官,实质上是一个完整的前庭神经系 统。要全面、正确了解了解前庭生理功能 和临床前庭性眩晕病症的实质就应当对前 庭神经系统的构成、结构、功能有全面的 了解
视觉和前庭觉信 息 在小脑、前 庭核、 旁中桥脑 网状结构 会聚和 发生相互作用
皮层通路 视网膜中心凹外膝体枕叶视皮层前额视皮层脑干PPRF、小脑 前庭核眼动神经核眼外肌 皮层下通路 视网膜外周部副视束系统(AOS) 小脑绒球、速度储存单元 (VEC) 前庭核眼动神经核眼外肌
毛细胞放电输入的增益 I型:不规律放电输入增益在高 频范围内较高 共有的信息密度 I型:信息密度随频率增加增大 II型:信息密度相对恒定
Goldberg et al. 1984 Baird et al. 1988
耳石器囊班系统
椭圆囊和球囊的空间位置
(改制自Correia and Guedry,1978和Paige et al.1996)
前庭皮层代表区 和三级控制中枢
脑干水平(第一级控制中心)
Cajal间质核 内侧纵束嘴间质核
III神经核
神经核
旁正中桥脑 网状结构
内侧纵束 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前庭皮层代表区 和三级控制中枢
小脑水平(第二级控制中心)
小脑对前庭眼动通路的控制 前庭与小脑 之间相互 制约和前庭信息在小 脑得到整合 前庭核次级纤维和前 庭感受器来的 初级纤 维小脑顶核上下 丘脑、外侧绒带、内 膝体、黑质前庭信 息得到整合后
½ à Á ² Ç °¥ Í Æ ÷É ñ ¾ ­ ³ å ¶ ¯ Ï à » ¥ ¿ Ø Ö Æ
ë °ëëëë
ó ² × à ° ë ¹ æ ¹ Ü
Ò ² Ó à ° ë ¹ æ ¹ Ü
两侧水平半规管功能活动基本原理
在头向左转(从上看逆针) 时受角加速度作用水平半规 管内淋巴液的流动方向 虚线示壶腹嵴胶顶偏移, 使伸在胶顶内的纤毛弯曲。 在虚线方框内的纤毛细胞示 静纤毛与动纤毛(暗黑的纤 毛)的关系 静纤毛束向动纤毛方向 弯曲增加神经放电,背离动 纤毛方向弯曲减低神经电 激惹性的损伤和切除性 的损伤使中枢神经系统比较 器发生类似的状态,产生类 似的感觉和反射性动作 (Correia & guedry,1978)
二、耳石器官系统引发的空间知觉:
绕一个、二个、三个轴向的位置和姿态知觉。
前庭系统 前庭皮层代表区和三级控制中枢 提示我们什么?
1.前庭器官是前庭系统的一部分,在思考前庭器 官的功能状态或病理过程不应只考虑前庭外 周部分,而应从整个系统考虑 2.对前庭系统疾病的认识进入系统不同水平阶 段 3.对前庭系统疾病的诊疗要考虑系统不同水平 的作用 4.前庭系统三级控制和各神经通路相互作用将 对前庭康复在眩晕治疗上起重要作用
视前庭神经相互作用通路
前庭空间知觉 转移为视空间知觉的途径 1、中枢性转移:直接经皮 层-丘脑弧转移; 2、周边性转移:在肌紧张 和本体感受器参与下转移。
前庭皮层中枢(PIVC)兴奋抑制视觉皮 层中枢(VIS)上图 内顶枕视觉皮层(PO)兴奋抑制前庭皮 层中枢 下图
(改制自于立身,1994和Rosen ES et al,1998)
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核眼动神经核-眼外肌关系
前庭眼动反射 生理解剖基础
眼动神经核
前庭眼动通路
各半规管和耳石器 有各自的眼动通路 对眼球运动 实施相应控制
主要功能 稳定视网膜成像 视觉清晰 使眼球运动协调准确
动眼神经核
眼外肌
眼动的三个轴向
眼动方向与眼外肌
旋转性眼动与眼外肌
眼外肌与眼动神经核
前庭系统神经通路
七条神经通路 前庭眼动通路 前庭脊髓通路 五类功能 视觉稳定 姿态控制 人体平衡
前庭网状结构通路
前庭自主神经通路
动作协调
保护机制
前庭小脑通路
视前庭本体相互作用通路
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空间定向
前庭系统主要通路
高级中枢 (空间定向)
眼动神经核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眼外肌 (凝视稳定)
耳石器系统功能效应基本规律
适宜刺激:重力变化和线加速度惯性力
1.处于惯性力作用平面内产生功能效应
阈值 0.001~ 0.05g 0.2~0.3 m/ sec2
耳石器系统功能效应基本规律
2.作用力方向与纤毛细胞纤毛极性一致时发生效应
来自椭圆囊神经的自发性放电和 在各种状态下的放电调制
耳石器系统功能效应基本规律
前庭系统的构成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通路 前庭中枢
前庭感受器
前庭迷路和感受器
前庭迷路 3对半规管: 水平、前、后
半规管的毛细胞为胶顶 所覆盖
2对囊: 椭圆囊和球状囊
耳石感受器其上面覆盖 耳石砂

Eatock and Hurley 2003 Eatock and Hurley 2003; Eatock et al. 2002; Hurley et al. 2006; Limon et al. 2005; Wooltorton et al. 2007
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核
椭圆囊
SVN:上核
LVN:外侧核
水平半规管 上半规管
球囊
后半规管
MVN:内侧核 IVN:下核
.
皮层输入
前庭神经核接受的输入: 1.前庭感受器 2.脊髓 3.小脑、4.脑干 5.大脑皮层区 眼动输入 小脑输入
前庭输入
颈本体感受器
前庭输出通路
输出纤维 起源于脑干内 外展神经核附近的核团 SVN:前庭上核 LVN:前庭外侧核 VI :外展神经核
前庭代偿与失代偿
概念
在某水平上,或某侧前庭功能受损引发 的反应,逐渐减弱,至消失的过程为前 庭代偿;在一定因素影响下减弱,或消 失的反应重新出现的现象为前庭失代偿。
生理机制
前庭代偿:前庭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 结构水平上重组; 前庭失代偿:在一定因素作用下重组失 败。
静态代偿特点
(Static Compensation ) • • • • 在动物体上依赖于活动和视觉刺激形成 人体上通常自发形成 不管前庭是突然还是逐渐丧失都会产生 对稳定性损伤更有效
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前庭信息传入大脑皮层的途径: 1、经前庭神经核、丘脑特异神经 核至大脑皮层前庭中枢; 2、前庭神经核 网状结构、小脑、 丘脑非特异神经核,以及经下丘脑 至边缘系统大脑皮层前庭中枢。
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前庭空间知觉 一、半规管系统引发的空间知觉:
绕一个轴向,二个轴向,甚至三个轴向的旋转 知觉。
A:接受来自前 庭神经核的输 入皮层区 B:向前庭神 经核投射的皮 层区 FEF:额页视 野区 MST:内上颞l, VIP :顶叶腹 内侧 PIVC:顶岛前 庭皮层 斜纹区是深皮 层区.
中央沟
顶间沟
大脑 外侧沟
引自Brandt et al.1995
前庭皮层 颞上沟
Kathleen Cullen and Soroush Sadeghi (2008)
前庭核
前庭核
小脑
Highstein SM.,Fay RR.and Popper AN.,2004
小脑在前庭系统中的地位
丘脑、大脑皮层水平 (第三级控制中心)
1994-1999年明确为以 PIVC为 主的多中心
2V区:在顶间沟前部 3a区:在中央沟 7区:多感觉区,在顶下 叶皮层 PIVC(顶岛前庭皮层):在脑岛后终端与视颞雪氏区
前庭输出纤维 与规律放电和 不规律放电前 庭输入纤维相 接,以及也与 II型毛细胞相接
.
前庭神经核输出的神经联系和输入 到前庭神经核的神经联系
前庭皮层代表区和三级控制中枢
脑干水平(第一级控制中心) 小脑水平(第二级控制中心) 丘脑、大脑皮层水平 (第三级控制中心)
来自迷路的前庭信号 经前庭输入神经纤维被传送到前庭神经核(VN) 前庭神经核与其他脑区有几个通路,把信号传送到: 1)对侧前庭神经核 2)眼外肌神经核,产生前庭眼动反射 3)到大脑高级中枢,提供空间定向信息 4)到脊髓运动神经原,引发稳定自Savundra&Luxon,1997和Hain TC,Ramaswamy TS and Hillman MA,2000)
毛细胞静动纤毛活动关系
毛 细 胞 极 化 电 位
半规管系统 功能效应 基本规律
水平半规管 内淋巴液 向壶腹流动 垂直半规管 内淋巴液 离壶 腹流动 产生兴奋效应
囊班-前庭眼动神经通路
(改制自Buttner-Ennever and Gerrits NM ,2004
前庭网状结构通路
(改制自Brodal,1968和Brodal&Pompeiano,1972)
各前庭核向网状结构 的主要投射
前庭神经核次级纤维 网状结构 前庭感受器初级神经元 纤维也有的直接网状 结构
水平半规管内淋巴向壶腹流动 垂直半规管内淋巴液离壶 腹流动 产生兴奋效应
半规管系统功能效应基本规律
向左转动头
向右转动头
两 型 毛 细 胞 放 电 特 性
两型毛细胞放电特性 I型毛细胞:不规律放电 II型毛细胞:规律放电 .
两型毛细胞放电功率特点 I型在低频活动范围内放电功 率大于II型毛细胞放电功率 II型毛细胞放电有谐波
眼外肌与眼动神经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