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培优补潜复习讲义
精选名校中考物理考点第一轮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培优补差复习讲义

图3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命题方向】中考中有关透镜及其应用的考点较多,主要围绕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睛及视力矫正的有关知识命题,一是考查学生的应用技能,如眼睛及视力的矫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等.二是对探究实验的考查,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为主,试题难度以中低等为主.但是近年的中考题中呈现出透镜与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的特点.在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占总分的3%~5%.【考点总结及应用】一、 知识性考点考点1 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1 如图1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题策略】 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理解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例2 如图2所示,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规律·方法┃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另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同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考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例3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50 mm ,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 )A .100 mm 以外B . 大于50 mmC .略小于50 mmD .恰为50 mm例4 如图3所示,甲、乙是小丽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拍摄甲时,照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B .拍摄甲时,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 .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大 D .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小 例5 投影仪成的像较小,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应A .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C.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解题策略】 清楚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像及物距的大小变化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和像距减小;若物距减小,则像和像距增大.考点3 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6 如图3-101所示,甲为小刚看近处物体的情形,乙为小刚看远处物体的情形,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他所戴的眼镜是什么眼镜.例7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小明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 .远视眼要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 .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D .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应用
照相机 间接测焦距
投影仪
放大镜
图示
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 巧记规律 小近大。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
变小
提示
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 透镜的焦距。
返回
考点3 眼睛和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
成像元件 承像元件
看远近不同 物体的调节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
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
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小
当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题 图,u=v=2f=16 cm,所以f=8 cm,A错误。当u=12 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当u= 20 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C错误。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 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
间的__距__离__有关。
返回
考向 1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1 (2016 内江)在图中完成光路(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 光线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最后射出凹透镜)。
如答图所示。
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 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于主光轴射入凹透镜中,则折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左边的焦点。
返回
考向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3.1 (2015 河北,2分)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 镜(f=10 cm)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__放__大__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_会___聚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 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 屏__靠__近___凸透镜。【导学号15670013】
(经典)中考物理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

图3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命题方向】中考中有关透镜及其应用的考点较多,主要围绕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睛及视力矫正的有关知识命题,一是考查学生的应用技能,如眼睛及视力的矫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等.二是对探究实验的考查,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为主,试题难度以中低等为主.但是近年的中考题中呈现出透镜与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的特点.在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占总分的3%~5%.【考点总结及应用】一、 知识性考点考点1 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1 如图1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题策略】 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理解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例2 如图2所示,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规律·方法┃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另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同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考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例3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50 mm ,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 )A .100 mm 以外B . 大于50 mmC .略小于50 mmD .恰为50 mm例4 如图3所示,甲、乙是小丽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拍摄甲时,照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B .拍摄甲时,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 .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大 D .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小例5 投影仪成的像较小,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应A .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C.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解题策略】 清楚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像及物距的大小变化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和像距减小;若物距减小,则像和像距增大.考点3 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6 如图3-101所示,甲为小刚看近处物体的情形,乙为小刚看远处物体的情形,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他所戴的眼镜是什么眼镜.例7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 .远视眼要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 .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D .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人教版)-文档资料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 也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演 稿
示 1
文
2 3 后 等
, aiyousheng/11177/天命神相最新章节 吐圵夻
实验表明,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 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 透镜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 距。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 焦距相等。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 的光路如下图A所示,图中F表示焦点,f 表 示焦距。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 叫会聚透镜。 如果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光 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 光线,如下图B所示。因此得用凸透镜可以 产生平行光线。
透 镜
1.什么叫透镜?
生活中常见的眼 ,它的镜片就是透镜(lens). 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2.透镜的分类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 镜就叫做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主 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 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
4、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
面内。
光线经过玻璃砖 空气
水
记忆
1、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 折射光线 偏向 (偏向/偏离)法线。 2、 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光线 偏离 (偏向/偏离)法线。 3、 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 方向 不变 。 4、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 在 同一平面内 。
凸透镜成像 实验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 如空气、水、玻璃、真空 等,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入射光线
A
N
α
法线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48页)

第3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CONTENTS
目 录
过基础 过易错 过实验 过考点 过 中考
过基础
一、透镜(9年6考,202X、202X、2015、2013、2012、2011 年考)
图1
1.原理:光的___折__射_。 2.凸透镜:中间______厚、边缘______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远视镜)。 凹透镜:中间______薄、边缘_____厚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应 用:近视镜。 图1-甲是______凸透镜,图1-乙是______凹透镜。
图8
在问的基础上,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 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光屏应向 __远__离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烛焰在 光屏上成清楚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倒选立填“倒立”或“正立”)的 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投利影用仪这个规律制成的。
知识点睛: 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透镜和光屏都得不 到像,原因可能有两种: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 同一高度;蜡烛在1倍焦距内或焦点上。在焦点上时移动光屏, 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
过考点
1.B 2.凸 会聚 3.如图4所示
图4
4 . B 5.D 6.A 7. 缩 小 减小 变小 8.甲 实
8. 15 不能。因为物距小于1倍 焦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 用光屏接收 倒立 放大 能 左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改正
特点 成因
近视眼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强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 弱或眼球的前后径太短
【物理课件】2018年中考物理教材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教学PPT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讲┃透镜及其应用
变式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 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甲焦距为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 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图-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讲┃透镜及其应用
()测得焦距小于 的是图,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乙 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 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
图-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讲┃透镜及其应用
[解析] 原来贴近报纸看文字时,看到的应该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窗外景物成在报纸 上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两次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都不同,正确。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讲┃透镜及其应用
探究 有关透镜的计算、证明 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点为 光心,为焦点,图乙中、两点到光心的距离均为。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真题回顾
第讲┃透镜及其应用
实验突破 突破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考点归纳 .了解凸透镜的焦距,知道测量焦距的方法:①平行光聚焦法;②利用成等 大的实像时==间接测焦距。 .实验前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实验时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①蜡烛在焦点上或在一倍焦距内;②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应用为 照相机;②=,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应用为测焦距;③>>,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应用为投影仪;④=,不成像,应用为获得平 行光;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成虚像时,人眼应在光 屏所在的那一侧观察像。
03专题三 透镜及其应用—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2018·梧州)下图是小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的装置。
(1)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 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 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10 cm。 (2)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 屏上呈现的像是 完整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 晰,光屏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 像应该是倒立、 放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位 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将蜡烛移动到2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应向右移动光屏 D.将蜡烛移动到4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应向右移动光屏
眼睛及视力矫正
(2020·百色)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 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 C)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思路点拨】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其中人眼的晶状体和角 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 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远处的物体位于人眼二倍焦距以外,所以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初三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PPT学习教案

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为( C )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分析:航空摄影是指飞机向地面拍照,由于物距较远,相 当于从无限远处入射的光线,它所成的像在焦点附 近且略大于焦距。
第21页/共28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例8、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
例10、某同学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
凸透镜焦距/cm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物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5 25 45 60 15 25 45 60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30 17 13 12 60 23 16 15
像的倒、正
第24页/共28页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2)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你认为上述探究 实验还缺少什么项目?请补在上表下面的两行里。 (3)你觉得该同学的探究实验是否完整和全面?提出你 的看法。 答(3)该同学的探究实验不够完整和全面,探究的都是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焦距的情况,没有 探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焦距的情况,另 外像的性质也仅仅讨论像的正、倒,没有讨论像的大 小、虚实。
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 )
A、11cm
B、12cm
C、20cm
D、以上都不对
分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f< u<2f
u=12cm 即:f<12cm<2f 得:6cm<f<12cm
u=20cm 即:f<20cm<2f 得:10cm<f<20cm
凹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共29张PPT)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太强强 (或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太弱弱 (或
成因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成像 位置
像成在视网膜 前前 方
像成在视网膜 后后 方.
近视眼
远视眼
矫正
方法 凹凹透透 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配戴 凸凸透透 镜对光有会聚作用,配戴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6.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 2 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 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C )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 A 点,取走透镜后,光 线相交于 B 点,则该透镜起到 发发散散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则图中方框里是 凹凹 (填“凹”或“凸”)透镜.由此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 不不一一定定 (填 “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凸透镜.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 用》(共 2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第3课时《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论 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 f<u<2f时, 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样题 小敏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实验:
★
03 实验探究 素养提升
★
04 课堂演练 明确考向
★
★★★★★ 命题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 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 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 实 像。
★★★★★ 命题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如图甲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
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 B )
★★★★★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蜡烛变短时像偏高,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的调节方法(使其 他两个器件不动):光屏上调,或蜡烛上调,或透镜下调; 7.眼睛观察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成实(虚)像时人眼在 C(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分析 1.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三心不共线; 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或在焦点上;光具座太短,像距太大; 2.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的位置成两次清晰的 像的原因是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3.当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是完整的,亮度 变暗; 4.用发光二极管替代蜡烛的好处:成像稳定并容易比较物与 像的大小关系; 5.凸透镜成像特点归纳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 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教材系统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 3.(人教八上 P101 图 5.4-3 改编)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 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厚 (选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 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前方方(选填“前方”或“后方”),要用 凹凹透透镜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4.(人教八上 P101 图 5.4-3 和 5.4-4 改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眼睛 的示意图,远视眼是丁丁图,远视眼矫正是乙乙图.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版本导航】人教:八上 P89~P106 教科:八上 P72~P88 考点 1:凸透镜和凹透镜
考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考点 3:眼睛和眼镜 1.眼睛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 1.(人教八上 P93 动手动脑学物理 T4 改编)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3)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近近视视(选填“近 视”或“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保证蜡烛在 一倍焦距外)继续实验,需向右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可以 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2022·广东改编)在图甲所示位置成像时,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 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 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不不变变(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 (5)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 的是像像完完整整亮度亮变度暗变(选暗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 完整亮度变暗”).
戊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像像距距;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稳稳定定; 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大大小小关系.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

《透镜及其应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3.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点,通过这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凹透镜4、焦点(F):凸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凹透镜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5、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如图:凸透镜凹透镜6、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要点诠释:1、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2、放在凸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发散光束,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变成平行光束,幻灯机、投影仪、舞台上的追光灯等仪器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3、凹透镜的虚焦点,“虚”表示该点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逆着凹透镜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举例凸透镜u=∞(平行光)v=f像与物异侧成一点测定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眼睛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u=f v=∞同侧不成像探照灯的透镜u<f v>f 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凹透镜物在镜前任意处v<U 同侧缩小、正立、虚像2、口诀记忆: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透视】【知识网络图示】【名师解读】专题1 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1如图3-96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如图3-97所示.例2 如图3-98所示,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专题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A.100 mm以外B.大于50 mm┃分析┃航空摄影是指在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由于物距较远,相当于光线从无限远处入射,它成的像在焦点外侧附近,像距略大于焦距.故正确答案为C.A. 拍摄甲时,照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大D.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小A.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专题3 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可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征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两方面加以分析考虑.例7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
像都成在视网膜的后面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无需配戴眼镜专题4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1)会聚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到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出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答案:15三、思想方法专题要求:写出所需器材、探究步骤,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指出这次探究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透镜材料玻璃水晶塑料透镜焦距(cm)(4)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专题6 类比法人眼照相机瞳孔胶卷视网膜镜头答案:人眼——照相机;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卷.专题7 比较法例13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结构特点、作用及成像原理上有哪些异同点?【专题解读】所谓图像法是指将数据图像化,利用图像把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直观、明了,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方便.答案:当u=0.3 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沙场练兵】1.如图3-104所示,小兵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放大些,正确的做法是(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近些A. 都是放大的像B.都是正立的像C. 都是实像D.都是虚像A.像的大小B.像到透镜的距离4.在烛焰和光屏的中间放一个凸透镜,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后移动透镜,光屏上( )C.还可成缩小的像D.不能成清晰的像6.下列关于近视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微小的物体时,物体应放在物镜的焦点之内C. 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D.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C.放大镜D.潜望镜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缩小的实像乙正立、放大的虚像A.f甲<f乙B.f甲>f乙二、填空题1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14.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晶状体变,焦距变,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上,眼睛便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15.如图3-109所示,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上表面的中心上,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 m,若球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2 c m/s,则经过s后,小球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16.(1)在使用显微镜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______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把这个像再一次.(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把这个实像再次.17.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3-110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这种手电筒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这个零件是.18.照相机“调焦”不是调凸透镜的焦距,而是调节和之间的距离.19.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3-11l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处得到正立的虚像,放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21.完成如图3-112所示的光路图.四、探究与实验题22.根据所学的凸透镜知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3-113所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开有细缝的小盒、充满水的小药瓶、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等,其中装水的小药瓶对光起作用.移动小药瓶,当灯泡处在小药瓶的位置时,就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23.小军从市场买了两条小鱼放到了装水的塑料袋里,回家后正要把小鱼放入鱼缸时,他发现窗外一束光线通过他手中的水袋在窗台上形成了一个光斑,原来“水袋”能会聚光,于是他又想到一个问题:把水和鱼倒入鱼缸中,把塑料袋里吹上气再放入水中,不知还能否会聚太阳光?(如图3-114所示)(1)你对上述问题的猜想是什么?(2)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述实验步骤.(3)一束平行光通过水中的气袋,这束光线会怎样偏折?(画图说明)24.(1)如图3-115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25.李强同学在实验室里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他发现实验室里的凸透镜有用玻璃制成的,还有用塑料制成的.李强同学想,凸透镜的焦距是否只与它的大小、形状有关,而与制作材料无关?他想通过实验探究一下,请你帮他设计探究过程,完成如下工作:(1)写出这次探究的主要器材.(2)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参考答案1.B[提示:凸透镜成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物体离焦点越近,即离透镜越远,成像越大.]2.A[提示:由题意可知焦距为12 c m,“15 c m”位于一、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6 c m”位于焦点以内,成放大的虚像.]3.D[提示: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为: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变大.由于像始终在一、二倍焦距之间,物体靠近透镜移动的距离为3f时,像移动的距离小于f故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减小了.]4.C[提示:由光路可逆性可知,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实像.] 5.B[提示:老花镜为凸透镜,度数越深,放大倍数越大.]6.D[提示: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把像成在视网膜前,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7.B[提示:显微镜的物镜对微小物体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所以A和C错.显微镜的目镜将物镜所成的实像当作物体,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镜成的实像应在目镜的焦点之内,所以D错,B正确.] 8.B9.B[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像距大于物距,在光屏上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0.A[提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u>2f甲,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u<f乙,故f甲<f乙.]11.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面镜12.小于10 c m 倒立缩小放大倒立[提示:u<f,成正立、放大虚像;当看窗外远处的景物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15 c m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3.物体的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14.放松薄大视网膜15.10[提示: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实像,即小球要运动20 cm.]16.(1)物镜投影仪放大镜放大(2)焦点放大镜放大17.凸透镜凹面镜18.镜头胶卷19.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20.a d c21.如图3-116所示.22.会聚焦点[提示:充满水的小药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小灯泡处于该透镜的焦点处时,灯泡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23.(1)不会会聚太阳光了.(2)用一束平行光照射水中的气袋,看光线是否会聚成一点.(3)如图3-117所示,气袋两侧的水相当于两个用水制成的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24.(1)远视眼.(2)凸透镜.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对光的会聚能力较弱,戴凸透镜使光在进入眼睛前变得会聚一些,像就能成在视网膜上.25.(1)器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但制作材料不同(玻璃、塑料)的两个凸透镜;白纸;刻度尺.(2)将玻璃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在下面放一张白纸,上下移动白纸的位置,直到在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换用塑料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两种凸透镜的焦距.(3)。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练习)(解析版)

故选B。
2.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B.b、dC.cD.a、b、c、d
【答案】C。
【解析】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
故选C。
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_______镜,它能使太阳光_________。
【答案】紫线;凸透;会聚。
【解析】[1]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这个性质工作的。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解析版)
考点01
1.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凸透镜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答案】B。
【解析】A.由透镜的定义可知,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故由图中可知,①③的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②的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A错误;
7.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03
1.(2023·菏泽)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察到的一种成像情景,下列器械的工作原理与该成像方式相同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物理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培优补潜复习讲义【中考命题方向】中考中有关透镜及其应用的考点较多,主要围绕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眼睛及视力矫正的有关知识命题,一是考查学生的应用技能,如眼睛及视力的矫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等.二是对探究实验的考查,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为主,试题难度以中低等为主.但是近年的中考题中呈现出透镜与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的特点.在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占总分的3%~5%.【考点总结及应用】一、知识性考点考点1 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1 如图1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1 图2【解题策略】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理解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例2 如图2所示,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规律·方法┃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另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同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考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例3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50 mm,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A.100 mm以外 B.大于50 mm C.略小于50 mm D.恰为50 mm例4 如图3所示,甲、乙是小丽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拍摄甲时,照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B.拍摄甲时,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大 D.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小例5 投影仪成的像较小,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应A.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C. 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解题策略】清楚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像及物距的大小变化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和像距减小;若物距减小,则像和像距增大.考点3 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6 如图3-101所示,甲为小刚看近处物体的情形,乙为小刚看远处物体的情形,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他所戴的眼镜是什么眼镜.例7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小明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远视眼要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
像都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图4 例8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无需配戴眼镜二、规律方法考点考点4 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解读】粗略地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根据所给题意不同,选择的测量方法也不同. (1)会聚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到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出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2)观察虚像法:在光具座上放置光屏、凸透镜,将一较大的字贴在光屏上,透过凸透镜看光屏上的字,当出现该字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逐渐加大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直到该字的虚像正好消失为止,测出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3)物像等大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光屏、凸透镜、燃烧的蜡烛,保持凸透镜不动,同时移动燃烧的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烛焰的像为止,则物距或像距的一半即为焦距.例9 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 m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 m.三、思想方法考点考点5 控制变量法【解读】为了研究某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几个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将另外几个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它们保持不变,以便观察和研究该物理量与要研究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例10 李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拿到透镜后,李明想探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完成探究过程.要求:写出所需器材、探究步骤,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指出这次探究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4)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考点6 类比法【解读】在学习一些十分抽象且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物体)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且与该物理量很相似的量(物体)来进行对照学习.例11 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类似,请将下列人眼结构与相应的照相机的结构用线连接起来.人眼照相机瞳孔胶卷晶状体光圈视网膜镜头考点7 比较法【解读】所谓比较法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事物或现象作系统的比较和全面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不仅可以完整、系统地理解它们,还可以发现它们的个性或共性,而且有利于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例12 看书本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
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和讨论,完成下表内容.例13 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结构特点、作用及成像原理上有哪些异同点?考点8 图像法【解读】所谓图像法是指将数据图像化,利用图像把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直观、明了,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方便.例14 如图5所示.线段AB表示一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关系,若用此凸透镜成像,则当物体距此透镜0.3 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如何?(需说明像的虚实、大小、正倒立情况)【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6所示,小兵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放大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2.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 c 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5 c m和6 c m处,则两次成的像( )A. 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 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3.当物体从距凸透镜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动到2倍焦距处时,下列各量减小的是A.像的大小 B.像到透镜的距离 C.像到焦点的距离 D.像到物体的距离4.在烛焰和光屏的中间放一个凸透镜,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后移动透镜,光屏上 ( )A.还可成放大的像 B.还可先成放大的像,再成缩小的像 C.还可成缩小的像D.不能成清晰的像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镜、爸爸的老花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7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图5 图66.下列关于近视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 D.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微小的物体时,物体应放在物镜的焦点之内 B .物体通过物镜形成的像应在目镜的焦点之内C. 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D.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8.在放投影片时,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像的形状如图8,则投影片的形状应是图9中的 ( )图11 图8 图9 图10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10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潜望镜10.有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是f甲,f乙。
,将它们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做烛焰像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若两次实验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则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 f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1.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使光线发生反射的是,使光线发生折射的是,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12.有一焦距为10 c m的凸透镜,要用它仔细观察昆虫的脚,则应将凸透镜放在距昆虫的位置;如果用这个凸透镜去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会发现景物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并且是 (填“放大”或“缩小”)的;如果将凸透镜放在距课本15 c m左右处观察时,我们会发现书上的字是 (填“放大”或“缩小”)的,并且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1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14.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晶状体变,焦距变,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上,眼睛便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15.如图11所示,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上表面的中心上,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 m,若球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2 c m/s,则经过s后,小球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16.(1)在使用显微镜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______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把这个像再一次.(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把这个实像再次.17.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12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这种手电筒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这个零件是.18.照相机“调焦”不是调凸透镜的焦距,而是调节和之间的距离.19.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功能的结果,图12 形成了 像.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 ,b ,c ,d .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13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 处得到正立的虚像,放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21.完成如图14所示的光路图.四、探究与实验题22.根据所学的凸透镜知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15所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开有细缝的小盒、充满水的小药瓶、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等,其中装水的小药瓶对光起 作用.移动小药瓶,当灯泡处在小药瓶的 位置时,就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23.小军从市场买了两条小鱼放到了装水的塑料袋里,回家后正要把小鱼放入鱼缸时,他发现窗外一束光线通过他手中的水袋在窗台上形成了一个光斑,原来“水袋”能会聚光,于是他又想到一个问题:把水和鱼倒入鱼缸中,把塑料袋里吹上气再放入水中,不知还能否会聚太阳光?(如图16所示)(1)你对上述问题的猜想是什么? (2)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述实验步骤.(3)一束平行光通过水中的气袋,这束光线会怎样偏折?(画图说明)24.(1)如图17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25.李强同学在实验室里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他发现实验室里的凸透镜有用玻璃制成的,还有用塑料制成的.李强同学想,凸透镜的焦距是否只与它的大小、形状有关,而与制作材料无关?他想通过实验探究一下,请你帮他设计探究过程,完成如下工作:(1)写出这次探究的主要器材. (2)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5997 658D 斍 21532 541C 吜• 37522 9292 銒32441 7EB9 纹25913 6539 改21363 5373 即 #37884 93FC 鏼•40563 9E73 鹳22256 56F0 困图13 图14图15图16 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