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
浅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与色彩搭配规律
![浅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体系与色彩搭配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2afaba1d1f34693daef3e49.png)
赤为朱雀, 黑为玄武;五位神 —青为青帝, 小、 萌发,伴随着民族文化和哲学理念的成熟与完善, 虎, 天真、 希望与活力;同时, 缃色也象征轻薄, 冷
含黑、 白、绿的色彩元素。 赤色—中国的代表色, 指代酒,也多出现在女子的服饰上,如杨柳青年画 是古老的色彩之一。赤色象征生命、吉祥、喜庆、 中的女子服饰多用此色。 积极、热情、勇敢、忠诚和正义等。黄色—代表 大地之色,也是古老的色彩之一,是地上颜色中地 位最高的颜色。黄色象征着权力、富贵、光明和智 慧;同时,它也是佛教常用的色彩。白色—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的这些色彩观念,使创作者对 民间色彩的使用不再是人的本性对色彩快感的诉 求, 而是以抽象的观念或功用来表征感性形象。 如 年画《铁树开花》 ,其色彩艳丽、喜兴,在紫色调 富于变化的对比效果。而其色彩特点不仅体现在 视觉上,更多地体现在象征意义上。 “铁树开花” , 开的是金元宝和钱串子,在造型上用了象征富贵 意义的颜色—紫色,而背景是大面积带有紫味 的红色, 不禁让人想到那句俗语—红得发紫。 同 时,中国民间美术的用色因为超出色彩物质意义 层面上的特点, 也使色彩上升到符号化系统。 如民 间社火的脸谱红为忠, 白为奸, 黑为正, 绿为草莽, 蓝为妖邪,金银为神仙佛道等。 二、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着重视色彩象征性的传统。
同时他们在运用颜色时, 要求保证色彩的纯净、 在吉庆题材的民间绘画中,最忌黑和紫二色相邻。 福临门》 ,不仅在造型上运用了象征符号—蝙蝠, 觉。
境、百姓的生存状态及其追求与信仰等紧密相连。 蓝和大红这些硬色(正色)不能靠近,必须中间调
特点, 并通过五行色的巧妙搭配,形成热烈、 轻松、 种说法都比较接近,都是说明红和黄之间搭配的重 又体现出明度、色相、冷暖以及用色面积大小等方 面的对比,使作品在和谐统一中又有了节奏的变 透气、色调清新,而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 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与表达思想情感最恰 当的形式。 3 . 扶形与走势 “以色扶形”是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个 重要特点。在民间木刻版画中,一些较重的颜色往 往担当支撑骨架的作用。扑灰年画《福寿双全》在 色彩的处理上,就是以色扶形,小男孩的整个形体 动作,包括身后的狮子都依托于墨色。在一些非欣 赏性年画作品的套色中往往也极力简化造型和设 色,不严格要求色块与线形的一致,只用几笔颜色 强调一下有色之感或动作的走势即可,但这种处理 方法却能产生轻松的貌离神合的效果。如木版年画 中的纸马,因其实用功能强,需要大量生产,所以 在套色印刷上只能走捷径,简单刷色,以凸显大体 结构。 三、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们,集体传承着用色的 创作体会,时间的淘沥与岁月的沉淀不仅让他们逐 渐摸索出一套民间色彩的运用方法,而且,其作为 “五色”观念的延伸,也成了中国民族色彩的重要 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间绿,花簇簇/喜气,红 与绿/黄喜绿,绿爱红—这些俗语都是针对红色 一起显得喜庆,俗话说“红配绿,唱大戏” ,在民间 2 .人物配色的主要方法 断国孝, 三蓝墨—三蓝墨即淡蓝、 佛青、 花青 三色以及淡墨、浓墨为主的色调。这是在封建社会 里, 人们重视孝道的一种表达。 粉青绿, 人品细— 画故事画中的女子,指用粉裙、青上衣,或绿衣、青 老褐—女红是指画少女时要腮红粉润,并且穿红 戴绿,才能生动地表现出少女的活泼和俏丽;妇黄 是指画少妇时以黄色的衣服或黄色的配饰为佳,可 增添妇人的贵气;寡青是指孤寡者穿青色的服装易 显出其沉静和肃穆;老褐指老年人以赭墨或褐色的 服装最适宜。 想要精, 加点青—画妇女或书生多用 软色, 以显其清丽, 但若没有硬色点缀, 便没有对比, 也衬托不出软色的特点,故需要在人物的衣领、底 衿、 袖口等处加一点儿黑边, 不仅托出人物娇嫩之粉 面, 也使其更有精神。 文相软, 武相硬—文相软是 指画文官时易用软色。 要想俏, 带点孝—在历史小 说和古代故事画中, 人物服装大都五颜六色, 有时画 面繁杂, 主角不突出, 这时就可将重要人物改成灰袍 或灰衣甲,使其峭然而出。
浅谈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
![浅谈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b7fb9c310975f46526d3e149.png)
浅谈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美术是民族文化中的关键内容,是与我国悠久历史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色彩有着特殊的魅力,并且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于我国我国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标签:民间美术;色彩;魅力1、引言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形式,并且是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形成的,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也是构成我国丰富文化的重要一环。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并且民间艺术来自于生活,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美术形式,并且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功能、特点、性质,与其他美术形式有很大的不同。
民间美术色彩的艺术形式较多,并且各种规格、特点都有很大不同,民间美术色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所创造的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浓烈的民间观念与本土精神。
民间美术色彩鲜艳、热情,并且大胆夸张,并且对于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是一种质朴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对传统的史书记载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人民对于色彩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并且传统的民间绘画、年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民间美术色彩其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色彩缤纷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正确的认识到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已经其深刻含义,可以更好的促进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体现2.1主观魅力民间美术色彩其具有主观性,是主观情感的表达,并且其基于人类真实情感的表达。
民间美术色彩由于其发源与创作环境不同,并且受不同文化形式、民俗心理、审美观念的影响,民间美术色彩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并且其种类形式十分丰富。
例如,“红红绿绿,图个吉利”是一句千百年来流传的口头禅,并且在百姓之间渊源流传。
这句话是一种民间艺术口诀,并且也是对于民间美术色彩的一种阐述。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95bf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9.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中国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体系庞大、内涵深刻。
色彩不仅是中国民间美术的视觉元素,也是创作者在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思想与情感的体现。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全文如下:摘要: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让创作者与观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以不同色彩表达其特定的观念,反应了民间美术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处处体现出民间特有的信仰,烘托我们整个民族的印迹。
朴实的民间艺人用最淳朴的五色体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人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的时候通过视觉冲击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寓意,这也是这种“简单”色彩的独特魅力使其能在中国民间艺术长河中一直长流的原因。
民间美术色彩是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
古人独有的“五色”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虽然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却赋予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一、装饰功能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用来饰美娱乐。
其是在民间工艺赋彩法则上一般多用鲜艳的原色,少用或不用兼色。
由此使得整个画面色彩明亮鲜艳,对比鲜明强烈,概括性强,主观色彩较为浓重,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
当然,除了对比热烈、色彩浓重的农民画,我们也能找到有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效果的工艺品。
但是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却又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大胆明了。
在欣赏民间工艺品中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色彩搭配体现出的是朦胧的明度,色彩、色相的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
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
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丰富、强烈,极具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二、象征功能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
浅谈贵州牙舟陶蕴含的民间美术色彩
![浅谈贵州牙舟陶蕴含的民间美术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38c059d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8.png)
浅谈贵州牙舟陶蕴含的民间美术色彩贵州牙舟陶是中国贵州省的一种传统陶艺,具有浓厚的民间美术色彩。
它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民间艺术风格,是贵州地方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贵州牙舟陶所蕴含的民间美术色彩,并解析其独特之处。
首先,贵州牙舟陶作为一种陶艺品,它的色彩表现极为丰富。
在贵州的农村地区,人们以朴实、朴实的生活为基础,喜欢用明亮的色彩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
贵州牙舟陶在色彩选择上非常大胆,它采用了大胆、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如红、黄、蓝、绿、白、黑等,使陶器表面色彩艳丽夺目。
这样的色彩搭配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反映出贵州人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热情活泼的性格特点。
其次,贵州牙舟陶在设计上也展现了浓厚的民间美术色彩。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牙舟陶作为当地的陶器,吸取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陶器的设计中,常见的民间图案如蝴蝶、龙凤、虎豹、花鸟等被广泛运用,以及各种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牧童与织女》、《白蛇传》等,这些图案和故事都反映了贵州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世界。
牙舟陶的设计还受到了自然界的启发,如山水、花草、动物等元素都可以在它的表面上找到。
这些民间图案和自然元素的运用使牙舟陶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增加了艺术性和观赏性。
另外,贵州牙舟陶还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往往可以体现出当地的民间传统、民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贵州牙舟陶也不例外。
在贵州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民俗节日和仪式,如花瑶节、苗族的龙船节等。
这些节日和仪式常常成为牙舟陶设计的灵感来源,其中的图案和符号被运用到陶器上,以表达人们对节日和仪式的敬仰和纪念。
同时,贵州还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表演形式,也为牙舟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比如,苗族的葫芦烧唱、布依族的火把舞等,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中的形象和动作都可以在牙舟陶的设计中找到。
最后,贵州牙舟陶还反映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民俗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f6374e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6.png)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一、程序化的美学特征民间美术不仅仅是民间世代相传的艺术风俗,还是民间沿袭的一种永久的信念,在传承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惯性的民族观念性的心理特征。
色彩作为民间美术灵魂与观感的根底形式,担负展现思想、信仰与美感的责任。
色彩承载的思想与信仰在历史开展与演变中,逐步形成了民族艺术特有的模型,固定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标准与情节,并沉淀在民族的心理意识中,这其中最原始的核心观念,是不会被时代变迁或文明盛衰所改变。
即便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间艺术的宗教与神性淡化,其所具有的民族化的审美标准是不会改变的。
这种标准是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由无数民众经过不断的审美探究形成的,与此同时,这些审美标准也运用其自身的美学认知和艺术经典标准民间后世的艺术追求与探究,不断浸染和启迪着后来的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开展,由此形成了永久美学规律与经典美学特征的色彩使用法那么。
艺术是一种有规律的哲学,民间艺术也不例外,这很早就被哲学界所认可。
民间美术通过对色彩的不断感悟,在长期的经历积累和理论中,探究和总结出了色彩真正的赋色窍门。
经历的总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结和赋色窍门的出现使得民间美术的色彩开展在相对恒定中不断提升与进步,也呈现出类型化和程序化的审美特征。
这种程序化的赋色法那么通用于所有的民间艺术作品。
只有以时空的视角去审视民间美术的色彩,这样才能解析民间美术创新的程序化的赋色法那么。
才能让程序化的美学特征在无限时空中拥有的持久生命力。
民间美术的色彩赋色法那么大多以歌诀、口诀或是顺口溜的形式传承,例如云锦的配色口诀:两晕玉白深浅红,三晕水银配大红;又如无锡泥人的上色歌诀:红得艳,绿要娇,白需净,纯色如纸映心魂等。
二、地域性的美学特征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具有地域性,但与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在民俗文化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民间美术色彩的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显著。
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形成不同的美术色彩审美和爱好的关键因素。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8c6faa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7.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一、引言色彩是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能够表达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独特的风韵。
在民间美术中,色彩既是艺术家表现民俗文化的工具,也是观众感受民间文化的媒介。
而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不同于西方画派追求的写实主义,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因此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从色彩在民间美术中的表现形式、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二、色彩的表现形式1.多样的基色。
民间美术中常见的基本色彩有红、黄、绿、蓝等。
红色代表着喜庆、热烈的情感,常用于婚礼、节日等场合;黄色象征着富饶、春天的希望,出现在农耕、年画等表现春季的作品中;绿色代表着生机、希望和祥和,多见于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的装饰;蓝色则寓意着宁静、祥和,多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作品中。
2.对比的利用。
民间美术中常常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彩来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彩绘陶器上,常用红色与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增强其视觉效果;在木雕作品中,常见黑色与红色或白色形成对比,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
3.布局的谐调。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也讲究布局的谐调。
艺术家通常会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现的情感,合理安排不同色彩的搭配,以达到整体协调而又不失生动的效果。
例如,在泥塑作品中,常用红色和黄色与泥土本身的自然色相互融合,形成一种亲切、朴实的美感。
三、色彩的象征意义1.喜庆和吉祥。
在民间美术中,红色常常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红色是主要的装饰颜色。
例如,在春节的庆祝活动中,红灯笼、红对联、红纸剪纸等大量运用红色元素,寓意着好运和吉祥。
2.祈福和祥和。
除了红色,民间美术中的黄色也常被用于象征祈福和祥和。
黄色寓意着光明和温暖,是人们向神灵祈求幸福和平安的颜色。
在油画、木雕等作品中,常用黄色来表现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等积极向上的意蕴。
3.勇敢和忠诚。
在一些军事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常使用蓝色和绿色。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bd5de2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摘要】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元素,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力。
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见的色彩运用包括红色、黄色、蓝色等,不同地区的民间美术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特点。
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在民间美术中的融合,展现了作品的丰富层次和时代特征。
色彩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作品的表现力,也反映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色彩运用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间美术作品,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色彩是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剧变与变化是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方面。
对色彩的深入探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理解和传承民间美术的魅力。
【关键词】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定义、重要性、常见运用、象征意义、地区特点、传统、现代融合、表现力、研究、剧变、传承、创新。
1. 引言1.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源自民间、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刺绣、剪纸等各种形式。
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表现大众生活、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等为主题。
民间美术跳脱了传统文人雅趣的束缚,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与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
在民间美术中,色彩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元素。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色彩在民间美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民间美术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丰富多彩,既有明亮活泼的色彩,也有深沉震撼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是民间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传承和创新民间美术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表现,更是传达情感、表达思想的媒介,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色彩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在民间美术中,色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色彩是民间美术作品的灵魂和灵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直接影响观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浅析民间美术的色彩审美观念
![浅析民间美术的色彩审美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80b67490029bd64793e2cc1.png)
浅析民间美术的色彩审美观念浅析民间美术的色彩审美观念摘要: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在遵照历史的、传统的观念的前提下,从不违背色彩文化内涵,在设色上讲究视觉意匠,重视色彩的视觉效果,整体色调表现为鲜艳、响亮、明快、热烈,色彩的比照与调和原那么是所有的色彩视觉美感创造中必须遵循的,民间美术色彩是创作者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有装饰、象征等多重功能。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观念功能色彩作为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诉之于受众的视知觉,同时还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环境的制约,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中国的民间关术,既遵循了传统色彩的象征、比附意义和内涵,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呈现出斑斓多彩的热闹景象。
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设色的象征性作用和视觉审美作用两个方面的比拟,可以发现色彩在中国民间关术中既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
一、对民间美术主要品类的色彩的审视据有关部门统计列入中国民族民间美术主要类型保护名录品类包括剪纸、皮影、木自版画、刺绣、织锦、印染、风筝、纸扎等23个品类246种。
民间美术主要品类色彩规律进行探索研究目的在于寻求民间美术作品用色规律、色彩观念,到达理性认识。
在以往的色彩学研究中,只有印象派色彩理论阐述,民间美术色彩研究是一空白,我们认为民间美术作为根源艺术、母体艺术,其意义重大,启动民间美术造型研究,色彩研究是重要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民间美术色彩的理性分析民间美术是特定的民间特质、文化环境下产生的,它不仅仅是美的欣赏品,也是民间文化的表达,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之一,是民间文化心理和文化面貌的标识,我们研究民间美术就一定要将其放入民间文化的范畴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才能进入深层才能究其深遂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下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生活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研究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色彩审美形式,就要将其放置到以哲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为背景的文化气氛的比拟中等审视民间美术的本质,以及色彩特性。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特征浅析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特征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d33c02a2161479171128f8.png)
民间美术 中的色彩特征浅析
◎文/ 马蕾
于 我 国厚 重 的 大 人 民 群 众 在
的优 劣 , 即使从 当今的观念来看 , 民间色彩 从 色彩本身需要表达的形象内容 出发去寻 中 口口相传 的色诀其 实与现代科学 的色彩 系统中原理和 规律都 有很多重合 之处。民
间美术 中经常可 以见到各种原 色的搭 配 , 尤 其 是 纯 度 较 高 的 补 色 ,如 红 配绿 、黑 配
了其审美创造 力 , 还有各种各样的象征、 隐
喻 等 非视 觉 内 容 的含 义在 里 面 。 在 此 基 础 上 ,根据 相 生相 克 的 色彩 原
的用色 , 表现 出的总是大胆泼辣 、 无拘无 束 的形象 , 体现 了民间用色单纯 、 鲜明这一基 本特征 。在 剪纸 、木板年画这类艺术形 式 中, 对 比鲜明的纯色是最 常出现 的搭配。 以
三、 民间 美术色彩 的单 纯性
民间美术色彩的单纯性是 由民间艺术
固 有 的特 征 决 定 的 ,在河 南地 区体 现 得 尤 为 突 出 。河 南 民 间色 彩 中 , 没有灰暗、 协 调
的 色彩 表 现 , 这 种 与 生 俱 来 的 色 彩 装 饰 感 传统 文化 观念相重 叠的色彩情调 ,表现出
“ 硬 色” , 而 黄色 、 绿色 、 桃红 色被称 为 “ 软 增 加颜 色调 和而 产生 问色 , 因其 色不正 ,
色” 。 “ 软靠硬 , 色不愣” 的意思就是说 当“ 硬 在 古代 代表 着低 下 的地位 。 在 民间 美术 色” 与“ 软色” 一起搭配 出现 的时候 , 通过 高
和 协调是 民间美术配 色关注 的重点 , 如 民
间 设 色 口诀 中 的 : “ 红靠 黄 , 亮晃晃 : 软 靠 硬, 色不愣 ; 黄配 紫, 难看死。” “ 红忌紫 , 黄 爱绿 , 绿喜红。 ” 红色、 紫色 、 黑 色 等被 称 为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8dc85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6.png)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源自于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其色彩运用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这种美术形式以其丰富的色彩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美学特征。
一、色彩的象征性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每种颜色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热情和繁荣,常用于表达吉祥、祝福和庆祝的情感;黄色则象征着皇权、尊贵和智慧,常用于表达庄重、神圣和敬畏的情感。
这种色彩的象征性,反映了中国民间美术在色彩运用上的独特见解和文化内涵。
二、色彩的对比性中国民间美术在色彩运用上注重对比和调和的统一。
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等方面,还体现在色彩的搭配和组合上。
例如,在中国的年画中,常常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而在剪纸艺术中,则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来达到画面的和谐与平衡。
这种注重对比和调和的色彩运用方式,使得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具有更加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视觉冲击力。
三、色彩的地域性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民间美术在色彩运用上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
例如,南方的民间美术作品多以清新明快、细腻柔和的色彩为主,反映出南方地区的温婉秀雅之美;而北方的民间美术作品则多以浓烈豪放、深沉质朴的色彩为主,体现出北方地区的粗犷豪放之美。
这种地域性的色彩运用,使得中国民间美术更加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人民的不同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
四、色彩的情感性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不仅仅是对自然色的模仿,更是对人类情感的表达。
每一种色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意义,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例如,绿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能够给人带来平静和安宁的感觉;蓝色则象征着沉静和深远,能够引发人们对美好回忆的联想。
这种色彩的情感性,使得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1003e2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1.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色彩是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仅为作品赋予了生命力和美感,还承载着作者对生活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民间美术中,色彩的运用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而是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角度出发,探讨民间美术中色彩的特点、表达方式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
一、民间美术中色彩的特点1.丰富多样的色彩组合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组合非常多样,往往出现大胆而独特的搭配方式。
这是因为民间艺术家不受传统的束缚,他们在创作中能够自由地运用各种色彩,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色彩语言。
2.强烈的对比和饱和度民间美术中常常使用强烈的对比和高饱和度的色彩。
通过对比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同时,高饱和度的色彩能够给人以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感觉。
3.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并存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常出现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并存的情况。
通过色彩的运用,作者既可以表达对自然界的真实反映,又可以运用象征化的色彩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情感。
二、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表达方式1.地域性的色彩特征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作品在色彩运用上,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以中国为例,北方的民间艺术作品以暖色调为主,呈现出大地色彩的韵味;而南方的民间艺术作品则常常以鲜艳而明亮的色彩为特点,具有浓厚的热带气息。
2.文化意象的色彩表达民间美术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色彩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特定文化意象的色彩运用,艺术家能够表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3.情绪与氛围的色彩表达色彩能够传递人们的情绪和感受,民间美术作品中也常常通过色彩来表达作者的情绪和创作意图。
比如,红色常常被用来表达喜庆和热烈的情感,蓝色则常常被用来表达宁静和沉着的氛围。
三、民间美术中色彩背后的文化因素1.宗教信仰的影响民间美术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宗教信仰往往也会对色彩的运用产生影响。
比如在西方的民间艺术中,金色往往被用来象征神性和神圣的力量,红色则被用来象征热情和活力。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40f3ee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3.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在民间美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围绕着色彩在民间美术中的运用方式、地区特点、表现力影响、象征意义以及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
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色彩运用方式多样,不同地区的民间美术在色彩方面也各具特色。
色彩在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影响极大,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民间美术色彩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深刻领略到民间美术中色彩的丰富多彩,以及色彩作为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元素所赋予作品的生机和魅力。
色彩不仅丰富了民间美术作品的视觉效果,也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定义、重要性、常见的色彩运用方式、地区特点、表现力、象征意义、传承与发展、丰富多彩、重要元素、生机、魅力。
1. 引言1.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民间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是人民群众创作和传承的艺术作品。
它不同于宫廷艺术和学院派艺术,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民间美术可以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气息。
这些作品常常采用简单朴实的表现方式,不拘泥于传统规范,充满了原生态和朴素的艺术风格。
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作和参与,是一种真实、鲜活且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民间美术,人们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色彩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色彩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直观、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
色彩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视觉感受,引起情绪共鸣,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色彩在艺术作品中扮演着表现和传达主题、情感的重要角色。
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运用,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色彩也能够引导观者的眼球,影响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达到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信息。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ead708b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6.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引言:色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建筑物、艺术作品,色彩都能够给人带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民间美术中,色彩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民间美术中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并分析其在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中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中色彩的特点1.1 明亮鲜艳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往往明亮鲜艳,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与民间艺术的本质及其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在古代,大多数民众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枯燥单调。
因此,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表达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1.2 色彩的象征意义在民间美术中,色彩经常被使用来传递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的年画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幸福,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祥和,黄色象征着财富和富饶。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艺术家可以传达出特定文化、社会和宗教的寓意和价值观。
1.3 色彩的对比运用在民间美术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是常见的技巧,既能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又能体现作者的审美追求。
对比色的使用能够营造鲜明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此外,对比色还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民间美术中色彩的表现手法2.1 手绘艺术的色彩运用在民间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艺术家常常使用纯色或者略带淡色调的色彩进行描绘,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他们还善于利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和层次感来增加图像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由于手绘艺术的独特性,色彩在作品中呈现出浓重的个性风格和民族特色。
2.2 文化符号的色彩运用在民间美术中,色彩的运用与文化符号紧密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艺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经常与特定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相联系。
通过特定的色彩运用,艺术家能够准确地传递出这些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和感情。
三、民间美术中色彩的意义3.1 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和造型规律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和造型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8306f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d.png)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和造型规律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色彩特点和造型规律,彰显着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非常鲜明,其鲜艳、艳丽、明快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民间画的颜色以红、绿、黄、白、黑为主,这些颜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元素。
红色代表火,绿色代表木,黄色代表土,白色代表金,黑色代表水。
这些颜色在民间画中的运用,既有象征意义,也有装饰性的作用。
此外,中国民间美术还善于利用对比和层次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也十分独特。
中国民间画的造型力求表现自然的形态和生动的情感。
它以扁平的平面造型为主,追求形神兼备的表现效果。
在民间画中,常用的人物造型有“鹤发童颜”、“三拜九叩”等形象。
这些造型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敬老尊贤、传统美德等价值观念。
在动物造型方面,中国民间画则以狮子、麒麟、龙、凤等神兽为主要形象,这些形象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
总之,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特点和造型规律,不仅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的精神,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的光彩。
- 1 -。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624afa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3.png)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色彩是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既有自身的象征意义,也承载着民间文化的独特特征。
本文将从色彩的象征意义、用色的技巧以及色彩在不同地域民间美术中的运用等方面,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
一、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在民间美术中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不同的颜色对于民间文化和信仰具有不同的表示和代表性。
例如,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黄色象征财富和权力;蓝色象征忠诚和坚定。
这些对于传统节日、婚嫁、祭祀等重大民间活动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色彩元素。
二、用色的技巧在民间美术中,用色的技巧常常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和表现力。
一方面,用色要符合民间传统的审美观念,不能太过突兀或夸张,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搭配原则;另一方面,用色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和个性,以突出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表现力。
例如,在民间绘画中常用的“拼色”技法,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块状填充,形成一种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效果。
三、色彩在不同地域民间美术中的运用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中,色彩的运用方式也各有特色。
以中国民间年画为例,北方民间年画以红色为主基调,象征着辞旧迎新、喜庆祥和的氛围;而南方民间年画则多采用明亮的蓝、绿、黄等色彩,给人以温暖和活泼的感觉。
这些颜色的运用差异来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也是当地文化和民俗的直接反映。
在其他国家的民间美术中,色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纺织品和壁画,都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这些色彩既表达了当地的人文环境,也展示了艺术家的美学追求。
四、色彩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民间美术中的传统色彩正在逐渐流失和淡化。
因此,对于色彩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保护传统色彩意味着对民族文化的承载和传统的尊重;另一方面,让色彩在现代艺术中得到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创造。
在保护与传承色彩的过程中,除了艺术家和学者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民间美术和色彩的保护与扶持;媒体可以通过报道与宣传,增加公众对色彩保护的意识与参与。
民间艺术的色彩赏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8b68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a.png)
民间艺术的色彩赏析
中国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色彩丰富多样,每一种色彩都承载着民间文化的
独特内涵。
比如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红色代表喜庆、欢乐,黄色代表富贵、吉祥,绿色代表生机、希望,蓝色代表清新、宁静,这些色彩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在民间绘画中,色彩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水墨画中的淡墨浓彩、工笔画中的艳丽色彩,都是民间艺术家们对生活情感的表达和对美的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中,色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中国的传统剪纸
艺术中,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感受到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民间绘画中,色彩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赋予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而在中国的传统民间建筑中,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中国的古建筑中,红
色代表喜庆、白色代表纯洁、黑色代表庄重,这些色彩都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让人感受到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除了中国的民间艺术,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中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色彩。
比如
非洲的民间艺术中,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感受到非洲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南美洲的民间艺术中,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赋予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南美洲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民间艺术的色彩赏析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通过色彩我们可以感
受到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以及民间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民间艺术,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情感,让民间艺术的色彩继续闪耀着光芒。
民间美术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民间美术论文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d898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3.png)
民间美术论文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民间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常是由普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艺术作品。
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地域特色。
本文将通过对某个民间美术作品的分析,探讨民间美术的特点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贡献。
2. 作品背景介绍本次分析的民间美术作品是一幅中国山村景观画。
这幅画描绘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村村庄,即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保留着原本的风貌。
画中有农田、村舍、山水等元素,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风景和生活场景。
3. 画面构图及色调这幅作品采用了古典的构图方式,以山水为背景,将村庄画在前景,形成了画面的层次感。
整个画面色调较为柔和,采用了大量的自然色彩,如绿色、棕色等。
这种色彩选择既能展现农村的自然环境特色,又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4. 线条与笔触运用笔触方面,这幅作品采用了传统的水墨画技法。
画家运用笔墨的轻重与湿润度巧妙地表现了不同元素的质感。
线条使用清晰而流畅的笔触,准确地勾勒出形象和线条的变化。
整体给人一种传统水墨画的审美感受。
5. 对传统文化的贡献这幅作品展现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它展示了农民勤劳、朴实、憧憬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弘扬了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通过这样一幅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能够了解到民间艺术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扬。
6. 结论通过对这幅中国山村景观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间美术的独特之处。
它以自然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表达出了中国农村的风景和生活场景,展现了农村人民的精神风貌,并对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民族的文化特点,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1] 张三. (2021). 中国的民间美术. 民间文化研究, 20(2), 15-28.。
浅谈民间美术色彩
![浅谈民间美术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f88dc380e53a580216fcfe94.png)
浅谈民间美术色彩【内容摘要】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民间美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在遵照历史的、传统的观念的前提下,从不违背色彩文化内涵,在设色上讲究视觉意匠,重视色彩的视觉效果。
由于民间美术是以色彩对比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兼顾色彩调和),故作者在文本中单就民间美术色彩的对比进行深入地论述。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相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中国是一个有着“最古老和最丰富的有生气的文明”和“安定而有深度的精神”的国度。
中国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充分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历史内蕴及厚度。
中国的民间艺术同其他中国艺术一样,植根于中国文化之沃土。
中国文化的精深博大培育了中国艺术的枝繁叶茂,中国民间美术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基地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审美需求,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研究得很全面、很透彻。
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呈现着中国文化之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福迎祥、求吉避凶、驱邪禳灾的民俗心理。
色彩对比的本质特征是激活人的视觉鲜明度。
近现代色彩研究总结出各种性质不同的七种色彩对比,它们是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和同时对比。
色相对比是最直截了当表明人类色彩生命本质的色彩对比,它的用色是依人对色彩相貌的审视而产生的联想和心理感受。
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一书中认为:“色相对比是七种对比中最简单的一种。
它对色彩视觉要求不高,因为它是由未经掺合的色彩以其最强烈的明亮度来显示的。
”由于色相对比鲜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许多都市里的专业艺术家视为色彩粗俗和缺乏高雅,即而他们对民间美术中大量的色相对比的应用持贬低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全文如下:
摘要: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让创作者与观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以不同色彩表达其特定
的观念,反应了民间美术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处处体现出民间特有的信仰,烘托我们整个民族的印迹。
朴实的民间艺人用最淳朴的五色体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
人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的时候通过视觉冲击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寓意,这也是这
种“简单”色彩的独特魅力使其能在中国民间艺术长河中一直长流的原因。
民间美术色彩是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
古人独有的“五色”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虽然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却赋予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一、装饰功能
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用来饰美娱乐。
其是在民间工艺赋彩法则上一般多用鲜艳的原色,少用或不用兼色。
由此使得整个画面色彩明亮鲜艳,对比鲜明强烈,概括性强,主观
色彩较为浓重,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
当然,除了对比热烈、色彩浓重的农民画,我们也能找到有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效果的工艺品。
但是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却又都是
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大胆明了。
在欣赏民间工艺品中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色彩搭配体现出的是朦胧的明度,色彩、色
相的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
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
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
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
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丰富、强烈,极具现
代装饰色彩效果。
二、象征功能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
色
彩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使大众得到心理上的体验和理解,从而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重视色彩的象征性使之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
民间色彩象征意义丰富,根据
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在五色青、红、黄、白、黑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
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
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时常要遵循的。
“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是整个民间
美术的色彩特征。
“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
色彩的这种观念性的象征意义被纳入包罗万象的中国古
代宇宙论的框架中,与传统的价值观、哲学思想、等级意识、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相互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三、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工艺设色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不难发现其对传统的色彩观念有依有背,既
遵循了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
效果,呈现出斑斓多彩的热闹景象。
可以这样说,色彩在民间既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
现实的、审美的,它不仅诉诸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文化传统、环境的制约,包含着丰富
的社会内容。
因此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必须对包蕴
其中的观念性涵义和文化历史内容予以领悟和把握。
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的,在五色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
民间美术的色彩
不同于西方的色彩美学,从固有色到条件色,进而到纯科学的色彩分解。
也不同于宫廷画、文人画所追求的审美情趣,显而不露的淡雅超俗,发展到墨分五色而代之。
那是非民间的
物质生活条件及文化熏陶所决定的。
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色彩的
抒情意义只是就基本的艺术精神和整体对应的关系而言的,对色彩的具体把握有时缺乏更
自觉、更个性化的色彩感受,而往往以能激扬感官亢奋作为潜在的自然依据,带有原始的
自然选择印记。
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不是纯客观视觉的,而是以伦理
化和宗教化的色彩选择习俗为根据的。
历代传承的色彩选择习俗赋予民间色彩以独特的“语义”,使供人娱目的色彩富有深
刻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色彩在民间美术里不
仅仅是一种视觉美感的呈现,根本的意义在于它首先是情绪和情感的刺激和对应物,是积
极乐观情感的宣泄。
民间美术的色彩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及歌颂理想、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理想。
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意识和劳动积累而来的经验结晶,表现了他
们的愿望、心理、信仰和生活观。
因而与民俗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它们的用色
十分单纯,在生活中产生并服务于生活。
所以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最自由、最有生命力,没
有雕刻,不做作用最简单寓意着民族风俗的形式。
但是这些朴素的文化财产正在时尚的潮
流中流失,希望大家重视和保护。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