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意境
内容摘要:意境作为种过古典诗论中内涵极为丰富的美学范畴,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意境对诗歌的美感有着巨大的作用。意境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境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感深厚;拘于体物,取之象外,取物精妙。
关键词:意境表意与构形美学特征
正文: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中内涵极为丰富的美学范畴,是对诗歌作品美感心理效应的概括。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1]
中国古代对诗歌意境的研究颇为重视,唐代时期有王昌龄的“诗境”论、皎然的“情境”论、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论、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到明清时期则有王夫之的“情境融合”论,近代有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武器之境”。而近代王国维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对传统的境界观念加以阐发,提出了许多杜鳌的简介,被认为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有名句”[2],把“境界”即意境看作是创作和审美的最高标准。
意境包含了境和意两个方面。意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在构形和表意上,表意居主体地位,因此意境在表意和构形上各有特点:意境的绘形上,不仅受主体意识的投射和点染,还有虚化性和集合性的特点;意境的表意上,对绘形具有积极的主导性,还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创造的主观性、内涵的不确定性和感受的意会性。“意境所包含的意蕴往往已不是或不仅仅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评价,而是对整个社会、人生、历史、宇宙的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读者对于意境的感悟也常常会进入诗的哲理性层面,从而超越诗人的本意。”[3]
意境作为古典诗论的一种美学范畴,也具有其丰富的美学特征。
第一,“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诗歌的意境将景与情融为一体,看似简单的景物,却蕴含了无限的情思。无须真切直白的抒情,描出两三处景物,默然不语,只是静静的立在一旁,却足以将翻涌的情思抒发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个绝美的意境,便有了“无声胜有声”的妙处。
例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诗只有最后一句才表露了思乡的忧愁与漂泊的愁苦。但即使去掉最后一句,我们也能体会出诗人愁苦哀伤的心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只是几处简单的景物的描写,但是,描绘景物的同时也是在描绘自己的心境。“枯”、“老”、“昏”、“小”、“古”、“瘦”,不仅是对客观情境的客观描述,更是对主观心境的主观抒发。对八种景物的描写,仅十六个字,读者对诗人内心深重的情感便“一览无余”。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让诗歌极具韵味。
第二,“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感深厚。诗歌意境的描写通常用不语的景物代替说出能语的情感,字里行间有着极深的意蕴,情感表达虽不直白激烈,但是却往往更让人长久的回味和琢磨。有着似“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无穷意味。
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与孤烟,长河与落日,四者的相衬足以将塞外的荒凉孤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大漠上,
远远的一道孤烟缓缓地升入昏黄的天空,孤寂的长河倒映着西边的残阳。读完此句,脑海便立马弥散着塞外的孤寂、冷清和破败。读完全诗,心中的悲愁与孤寂久久不能散去,脑海中的大漠依旧苍凉,孤烟依旧直直的升入空中,落日依旧在长河里落下倒影。而那深厚的情感亦是让人感怀良久。
第三,“拘于体物,取之象外”,取物精妙。意境的表意对于构形有着积极地主导作用,虽然拘于具体事物进行选择和描写,但实质上却是从抽象的情感上进行转换而来。看似无心的景物描写,与情感却是紧密相连。
例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片刻间所获得的超然意趣。诗人取景“众鸟”和“孤云”是因为它们的安逸和闲适恰与诗人心境相合,虽将心中的超然之感寄于“众鸟”与“孤云”之上,但是这一选取也正是由心境而生。描写在体物之上,而抒情却在意象之外。
意境是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诗歌情感的表达极为重要,意境所具有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让诗歌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同时也它所包含的意蕴也生升华诗歌的主旨,让其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体现了诗歌的创作水平,也是审美的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著《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2]:王国维著:《人间词话》,见郭绍虞主编《种过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1页。
[3]:王先霈、孙雯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