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

合集下载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2、自定生产 -加工企业进 口料件后自 己决定产品 生产的数量 、规格、款 式。
3、自定销售 -加工企业根 据国际市场 情况自行选 择产品销售 对象和价格 。
4、自负盈亏 -加工企业完 全自行决定 进料、生产 、销售,其 盈亏也由加 工企业承担 。
二、保税料 件仓库管理
1、实物管理
◆ 保税料件 与非保税料 件不能串料 领用;
CR: 待转来 料加工料件 款
◆ 领用保税 料件时
DR:生产成 本--来料加 工—手册号XX成品--直 接材料
CR:直接材 料--来料加 工—手册号 —XX料件
◆ 核算直接 人工时
DR:生产成 本--来料加 工—手册号XX成品--直 接人工
CR:应付工 资
◆ 核算制造 费用时
DR:生产成 本--来料加 工—手册号XX成品--制 造费用
DR:应收出 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 内销产品应 纳税额)
CR:应交税 金-----应交 增值税(出 口退税)
◆成交方式为 CIF时,应当 先按照出口 专用发票金 额确认收 入,收到运 保佣单据 时,冲减收 入、成本
CR:主营业 务收入—出 口(红字)
CR:应付帐 款、银行存 款等
◆外销确认收 入
DR:应收帐 款 CR:主营业 务收入--进 料加工—手 册号-XX成 品 ◆ 结转销售 成本 DR:主营业 务成本--进 料加工—手 册号-XX成 品 CR:产成品 --进料加工 —手册号XX成品
◆每月免税申 报时 ;
DR:主营业 务成本----出 口征退税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 税(进项税 额转出)
出口货物免 抵退税不得 免征和抵扣 税额=出口 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 币牌价 × (出口货物 征税率-出 口货物退税 率)-免抵 退税不得免 征和抵扣税 额抵减额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

一、两者税法上的规定:1、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有区别的:来料加工是对方来料,我方按其规定的花色品种、数量进行加工,我方向对方收取约定的加工费用;进料加工是我自营的业务,自行进料,自定品种花色,自行加工,自负盈亏。

2、进料加工:进口时免税,出口时与其他出口产品一起计算退税时,就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因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调整的是征税率高于退率税不得免抵退税的部分,但外销收入中含了进料加工使用的免税材料的价值,进料加工进口材料本来就是免税的,不存在免抵退的问题,如不调减就多计了不得免抵退税额。

3、来料加工:进口时免税,出口时也免税,只要单独核算,就不存在退税计算的问题。

二、两者包含的具体内容:1.来料加工最初,加工贸易是以来料加工装配形式出现的。

来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原辅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国内企业按照外商提出的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由外商自行在海外市场销售,并按双方议定的费用标准,向外商收取加工费(即工缴费)。

1978年7月和1979年9月,国家先后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和《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的办法》。

来料加工主要是为了吸收外资,同时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在目前的来料加工实务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外商提供全部原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由中方企业按照外商提出的规格、质量、技术标准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提交外商在海外市场自行销售,并按照双方议定的费用标准向外商收取工缴费;在来料加工贸易的方式中,外商采用比较多的还有?D?D外商在提供原料、辅料的同时,还提供有关的机器、仪器、工具、模具、包装机械等,这些机械设备的价款,从收取工缴费中扣除,这种把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结合起来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在沿海乡镇企业中采用的比较普遍。

2.进料加工进料加工是指外贸公司或企业自行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或自己的销售意图,加工或制造商品销往国外市场,赚取销售成品与进口原料之间的差价,使外汇增值。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是什么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是什么

进料加⼯与来料加⼯的区别是什么在对外贸易中,进料和来料是加⼯贸易的两种主要经营⽅式,出⼝货物分别享受退(免)税与免税政策,由于贸易⽅式与税收政策密切相关,是进料还是来料,是退税还是免税,税负低是主要影响因素。

进料加⼯与来料加⼯的区别⼀是贸易。

进料加⼯是出⼝企业⽤外汇从国外购进原材料,经⽣产加⼯后复出⼝的⼀种贸易⽅式;⽽来料加⼯是由外商提供⼀定的原材料或技术设备,出⼝企业根据要求进⾏加⼯装配,将成品出⼝收取加⼯费的⼀种贸易⽅式。

⼆是风险。

进料加⼯使⽤外汇占⽤周转资⾦,承担着出⼝货物质量与国外销售的风险;来料加⼯不占⽤资⾦,也不考虑销售存在的风险。

三是物权。

进料加⼯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出⼝企业与外商是买⼊与卖出的交易关系。

来料加⼯不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出⼝企业与外商之间是受托与委托的协议关系。

四是税收。

进料加⼯⾃营或委托代理出⼝的货物⽣产企业增值税执⾏“免、抵、退”税办法,其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

外贸企业增值税执⾏“免、退”税办法,其应税消费品退还消费税。

来料加⼯出⼝货物实⾏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办法,加⼯企业取得的⼯缴费收⼊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货物所耗⽤国内原料⽀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转⼊⽣产成本,其国内配套的原材料已征税款也不予退税。

税收政策⽐较与分析在加⼯贸易中,进⼝料件的占⽐、征退税率之差的⼤⼩以及出⼝价格的⾼低,都会影响出⼝企业对进料还是来料加⼯⽅式的选择,在同等条件下,看点就是税负的差异(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征、退税率之差的⼤⼩按照税法规定,外销收⼊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积要计⼊主营业务成本,如果在外销收⼊⼀定的前提下,征、退税率之差越⼤,出⼝企业所要承担的成本税负就越⾼。

例如:某⽣产型出⼝企业A为国外客商B加⼯⼀批货物,进⼝保税料件组成计税换算为⼈民币的价格为2000万元,加⼯后复出⼝的货物换算为⼈民币的总价格为3500万元(单证收齐)。

假设货物全部出⼝⽆内销发⽣,其加⼯所耗国内购进的料件及其他费⽤进项税额为70万元⼈民币,增值税适⽤税率为17%,出⼝退税率为13%,试分析出⼝企业选择进料还是来料加⼯较为合适。

为什么来料加工适用免税不退税,进料加工适用免税并退税?

为什么来料加工适用免税不退税,进料加工适用免税并退税?

为什么来料加工适用免税不退税,进料加工适用免税并退税?生产企业发生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有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

在税收上,进料加工方式下,除对签有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对口合同的进料加工业务外,一般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其进口料件根据规定按85%、95%比例免征关税、增值税等,加工出口后按“免、抵、退”税的规定办理(免)退税。

来料加工方式下,海关对企业进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等予以保税,加工产品出口时,海关对出口货物及企业收取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出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等,但出口货物所耗用国内辅件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不予退税。

由于我国目前是一种不完全的退税制度,除船舶、汽车、数控机床、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极少数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退税率为17%)外,其他产品的退税率都小于征税率,企业对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计入出口产品的加工成本。

因此,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税收成本就可能不同。

进一步细分的话,具体操作需要分外贸企业和生产企业两种不同的处理办法:1.按外贸企业退税办法办理退税的出口企业采取作价加工形式的,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应按规定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申请出具《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报经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同意签章后,由出口企业将此申报表报送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征税税务机关对这部分销售料件的销售发票上所注明的按规定税率计算的应交税额不计征入库,而由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在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时在退税额中扣抵。

出口企业在申请出具《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时,应附送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

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出口退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应退税额-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税额;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税额=销售进口料件金额×退税率-海关已对进口料件的实征增值税额。

公式中退税率是指加工复出口货物的法定退税税率。

采取委托加工形式的,可凭工缴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专用税票按规定办理退税,若原材料已减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可凭《海关代征进口增值税缴款书》原件在进口料件按本办法核销后办理退税。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是由境外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料、元器件、零部件,不需付汇进口,由加工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由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的进项税金不得抵扣应记入成本。

◆进料加工进料加工是指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返销出口收汇的业务。

进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或按比例免税,货物出口免征消费税,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自进原料-加工企业用外汇从国外自行购买进口料件。

2、自定生产-加工企业进口料件后自己决定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格、款式。

3、自定销售-加工企业根据国际市场情况自行选择产品销售对象和价格。

4、自负盈亏-加工企业完全自行决定进料、生产、销售,其盈亏也由加工企业承担。

二、保税料件仓库管理1、实物管理◆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不能串料领用;◆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应当分仓库存储;◆不同加工贸易手册保税料件按照不同储位列管;◆保税料件之入库单、领料单、缴库单、出库单等应当对保税品、手册号等作出标示。

保税料件(含原料、节余料件、边角料、残次品、半成品、成品等)2、仓库帐簿管理◆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应当分不同仓库账册作数量进、耗(销)、存核算,不能串料登记帐簿核算;◆不同加工贸易手册保税料件按照手册号、料件品号别作数量进、耗(销)、存核算;◆保税材料不能先出后进;◆加工贸易手册间不能串换。

三、来料加工会计处理1、科目设置◆原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存货抵减类科目,也可采其它名称◆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2、会计核算I, ◆进口免税料件时DR:原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CR: 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领用保税料件时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CR:直接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核算直接人工时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CR:应付工资◆核算制造费用时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CR:制造费用—XX费用◆结转产成品时DR: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DR: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CR: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DR: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CR: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应收帐款. CR: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四、来料加工税务处理,来料加工业务的税收规定(1)出口企业采取“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设备,海关免征(保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或消费税)。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出口的业务。

进料加工贸易,海关一般对进口材料按85%或95%的比例免税或全额免税,货物出口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来料加工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交外商销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加工企业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进项税金不得抵扣计入成本。

什么是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外商。

来料加工又称“两头在外”的加工生产形式。

指国际贸易中,由国外厂商提供原材料,按照指定的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要求加工生产,成品运交对方销售的一种生产贸易形式。

来料加工特点来料加工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国际间劳务贸易,与进料加工相比有如下特点:(1)来料加工进料时不用付汇,料件进口是外商提供而不是我方购买,而进料加工是经营单位动用外汇购买进口料件。

(2)来料加工由外商提供的料件以及由料件加工而成的成品,其所有权属于外商经营企业通过自己或通过“加工企业”按外商要求加工,对货物无处置权。

而进料加工业务由经营单位购买进口料件,拥有货物所有权。

(3)来料加工的进口与出口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外商往往既是料件的提供者又是成品的接受者,连在一起的交易,其合同不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为内容的买卖合同。

而进料加工则由经营单位以买方身份与外商签订进口合同,又以卖方身份签订出口合同,进口和出口体现为两笔交易,且都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买卖合同。

(4)来料加工的双方是委托加工关系,其交易的经济效果由外商承担盈亏责任,经营企业只按合同要求进行加工,收取工缴费,不负责盈亏。

进料加工则是自购料件、自己生产产品、自负盈亏,经营单位要承担价格风险和销售风险。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进出口公司出口退税备案,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有什么区别?一、来料加工的税收(一)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货物,免征进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国家对来料加工复出口给予一定的关税优惠:进境料件不予征税,准许在境内保税加工为成品后返销出口牷剩余料件或增产的产品,经批准转内销时,价值在进口料件总值2%以内,且总价值在3000 元以下的,可予免税。

(二)对来料加工项下进口料件和设备可以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范围是:1、外商提供的全部或部分料件加工返销出口的;2、为加工出口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油;3、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品质检验仪器、安全和防治污染设备,以及厂内使用的、国内不生产的装卸设备;4、为加强管理,由外商提供的微型计算机、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传真机等设备;5、合理数量的用于加固、安装机器的材料。

但新关税政策及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

(三)加工货物复出口后,免征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但对其耗用的从国内采购的料件已经缴纳的增值税不办理退税,即来料加工业务适用“不征不退 的原则。

(四)来料加工进口的料件及产品经批准转为内销时,应缴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包括对进口料件免征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以及对内销售时应缴纳相应的增值税。

海关按照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规定,审定完税价格。

二、进料加工的税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料、件,免征进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二)进料加工合同项下进口的机器设备应按照一般进口货物办理进口和征税手续。

(三)加工产品复出口时,在出口环节免征关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四)加工产品出口后,对其出口产品所耗用的从国内采购的料件已经缴纳的增值税可以申请退税。

(五)进料加工进口的料件及产品经批准转为内销时,应缴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包括对进口料件免征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对内销售时应缴纳相应的增值税。

海关按照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规定,审定完税价格。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进料加工复出口是免税的,属于保税材料,如果进口料件内销了,是要补税的,这个是在核销手册的时候,海关会秋后算账的。

减免税范围:以贸易方式进口国外原材料、零部件,用于国内加工后复出口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对于进口的料、件给予免、减税,若不是用于国内加工复出口而是转销国内的,不予免、减税。

五、适用税率: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国内销售同类货物的税率相同。

六、应纳税计算:(海关审定的成交价、到岸价(货价、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其他费用)+关税+消费税)×同类货物税率七、计算进口环节应纳税额时,不得抵扣发生在我国境外的各种税金。

八、符合抵扣范围的,凭借海关完税凭证注明的税额,抵扣当期销项税额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两者的区别为:1、料件付汇方式不同,来料加工料件由外商免费提供,不需付汇,进料加工料件必须由经营企业付汇购买进口;2、货物所有权不同,来料加工货物所有权归外商所有,进料加工货物所有权由经营企业拥有;3,经营方式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负责盈亏,只赚取工缴费:进料加工经营企业自主盈亏,自行采购料件,自行销售成品;4、承担风险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必承担经营风险,进料加工经营企业必须承担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5、海关监管要求不同,经营企业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经海关批准允许与本企业内的非保税料件进行串换,来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因物权归属外商,不得进行串换。

进料加工有退税的退税办法按新颁布的退税率执行来料加工产品复出口不退税税金问题依据现行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规定,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对从事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为生产或加工复出口的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已税原材料、辅料等,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和办理出口退税,应单独核算并转入来料加工经营成本中;若不能单独核算应税、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应按规定依销售比例分摊应税、非应税项目耗用的原材料等的进项税额。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一、进料加工税收政策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

进料加工中,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保税政策(即暂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对加工增值及采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出口退税或实行免抵退。

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二、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国内企业即不需要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中,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保税(即暂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加工增值部分实行免税,采用的国产料件进项税金转入成本。

两种加工贸易方式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对企业有何影响通过以下实例可以看出。

如某企业一年内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金额为400万人民币,保税金额共88万人民币(进口环节增值税率为17%、进口关税率为5%),加工后产品出口金额为800万人民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国产料件,增值部分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加工设备和人员劳动形成的。

生产中产品应缴纳的增值税税率为17%,但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3%。

如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企业在实现出口前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为加工增值部分的金额х增值税率,即400万х17%=68万元,实现出口后享受到的国家退税金额为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即800万х13%―88万=16万。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享受到的退税不一致,相差52万,即企业要多付出52万元人民币。

如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国家对进口料件400万元人民币的保税金额同样为88万元人民币,加工增值的400万元人民币部分,国家实行免税即免缴增值税。

实现出口后,因没有交纳增值税,国家也不对企业实行出口退税。

可以看出同样一个加工环节,但采用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同,将产生52万人民币的差额。

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1、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在国外销售。

2、料件都属保税货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为赚取外汇。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一、基本概念:◆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是由境外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料、元器件、零部件,不需付汇进口,由加工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由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的进项税金不得抵扣应记入成本。

◆进料加工进料加工是指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返销出口收汇的业务。

进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或按比例免税,货物出口免征消费税,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自进原料-加工企业用外汇从国外自行购买进口料件。

2、自定生产-加工企业进口料件后自己决定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格、款式。

3、自定销售-加工企业根据国际市场情况自行选择产品销售对象和价格。

◆原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存货抵减类科目,也可采其它名称◆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2、会计核算I, ◆进口免税料件时DR:原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CR: 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领用保税料件时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CR:直接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核算直接人工时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CR:应付工资◆核算制造费用时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CR:制造费用—XX费用◆结转产成品时DR: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DR: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CR: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DR: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CR: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应收帐款. CR: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四、来料加工税务处理,来料加工业务的税收规定(1)出口企业采取“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设备,海关免征(保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或消费税)。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退税 缴税方面比较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退税 缴税方面比较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复出口(免)退增值税的比较生产企业发生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有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

在税收上,进料加工方式下,除对签有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对口合同的进料加工业务外,一般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其进口料件根据规定按85%、95%比例免征关税、增值税等,加工出口后按“免、抵、退”税的规定办理(免)退税。

来料加工方式下,海关对企业进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等予以保税,加工产品出口时,海关对出口货物及企业收取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出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等,但出口货物所耗用国内辅件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或不予退税。

由于我国目前是一种不完全的退税制度,除船舶、汽车、数控机床、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极少数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退税率为17%)外,其他产品的退税率都小于征税率,企业对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需要计入出口产品的加工成本。

因此,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税收成本就可能不同。

一、同时耗用国内辅件情况下的比较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耗用进口料件的同时,还要耗用部分国产辅件的情况下,如果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因退税率小于征税率,其耗用国产原料件、零部件等支付的进项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只能计入出口产品的成本。

但如果采用来料加工复出口,因实行免征增值税,耗用国产料件进项税额中不存在不得免征和抵扣的问题,但收取的工缴费也不能计算进项税额实行抵扣。

究竟哪一种贸易方式最为有利于出口退税,这要由耗用国产料件价值的比例大小来决定。

实际上,如果国产辅件用量较少,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相对有利;如果国产辅件耗用量较大,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又相对有利,且“临界点”可以通过计算求得。

[例1]某特区生产性企业采取进料加工方式生产T/C纱复出口,其进口涤纶棉CIF价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假定海关按90%免税,关税税率为15%.又假定该进口料件当期已全部加工出口并已办理(免)退税核销手续,出口售价折合人民币310万元。

该进料加工耗用国内辅件为1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税收成本分析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税收成本分析

税收政策比较与分析
在加工贸易中,进口料件的占比、征退税率之差的大小以及出口价格的高低,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对进料还是来料加工方式的选择,在同等条件下,看点就是税负的差异(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一)征、退税率之差的大小
按照税法规定,外销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积要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如果在外销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征、退税率之差越大,出口企业所要承担的成本税负就越高。
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单证收齐)×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3500-2000)×13%=195(万元)
则退税为10万元,免抵税额为185万元。如果考虑免抵税额参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下简称税费)计算,那么,其税费为18.5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0-(70-20)=-50(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2500-2000)×13%=65(万元)
其退税为50万元,免抵税额为15万元,税费为1.5万元。如在来料加工方式下,则应纳税额为70,税负大于进料加工1.5万元的应缴税款。
选择与效益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税收成本分析
在对外贸易中,进料和来料是加工贸易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出口货物分别享受退(免)税与免税政策,由于贸易方式与税收政策密切相关,是进料还是来料,是退税还是免税,税负低是主要影响因素。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
一是贸易。进料加工是出口企业用外汇从国外购进原材料,经生产加工后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而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或技术设备,出口企业根据要求进行加工装配,将成品出口收取加工费的一种贸易方式。二是风险。进料加工使用外汇占用周转资金,承担着出口货物质量与国外销售的风险;来料加工不占用资金,也不考虑销售存在的风险。三是物权。进料加工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出口企业与外商是买入与卖出的交易关系。来料加工不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出口企业与外商之间是受托与委托的协议关系。四是税收。进料加工自营或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生产企业增值税执行“免、抵、退”税办法,其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外贸企业增值税执行“免、退”税办法,其应税消费品退还消费税。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办法,加工企业取得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所耗用国内原料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转入生产成本,其国内配套的原材料已征税款也不予退述案例,在进料加工方式下,如将出口价格上调为5000万元,则: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税务处理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税务处理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税务处理第一篇: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税务处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税务处理定义: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即不需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济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

商务处理: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有以下区别:1.来料加工是对方来料,我方按其规定的花色品种、数量进行加工,我方向对方收取约定的加工费用;进料加工是我自营的业务,自行进料,自定品种花色,自行加工,自负盈亏。

2.进料加工,进是一笔买卖,加工再出口又是一笔买卖,在进出口的合同上没有联系;来料加工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往往是一笔买卖,或是两笔相关的买卖,原料的供应往往是成品承受人3.来料加工的双方,一般是委托加工关系,部分来料加工,虽然包括我方的一部分原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买卖关系,但一般我方为了保证产品的及时出口,都订有对方承购这些产品的协议,进料加工再出口,从贸易对象来讲,没有必然的联系,进归进,出归出,我和对方都是商品买卖关系,不是加工关系。

税务处理来料加工增值税:1 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2 加工企业取得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3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国内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转入生产成本,其国内配套的原材料的已征税款也不予退税。

进料加工增值税:进料加工业务进口料件一般是免征增值税的,出口时免税进口料件这部分对应的进项税额是不存在退还的,所以我们在计算免抵退税时,要计算一个免抵退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

来料加工关税:进口时免征关税,出口时对成品也不征收出口关税。

进料加工关税:按加工后复出口的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出口时这部分材料免征出口关税。

补充:进料加工:进口时免税,出口时与其他出口产品一起计算退税时,就要计算“免抵退税抵减额”,因为外销收入中包含免税进口料件,如果按照外销收入计算的免抵退税就高于实际的免抵退税额,所以要计算一个抵减额用于调整免抵退税额;同时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因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调整的是征税率高于退率税不得免抵退税的部分,但外销收入中含了进料加工使用的免税材料的价值,进料加工进口材料本来就是免税的,不存在免抵退的问题,如不调减就多计了不得免抵退税额。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出口的业务。

进料加工贸易,海关一般对进口材料按85%或95%的比例免税或全额免税,货物出口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来料加工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交外商销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加工企业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进项税金不得抵扣计入成本。

什么是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进口时不付汇,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属于外商。

来料加工又称“两头在外”的加工生产形式。

指国际贸易中,由国外厂商提供原材料,按照指定的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要求加工生产,成品运交对方销售的一种生产贸易形式。

来料加工特点来料加工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国际间劳务贸易,与进料加工相比有如下特点:(1)来料加工进料时不用付汇,料件进口是外商提供而不是我方购买,而进料加工是经营单位动用外汇购买进口料件。

(2)来料加工由外商提供的料件以及由料件加工而成的成品,其所有权属于外商经营企业通过自己或通过“加工企业”按外商要求加工,对货物无处置权。

而进料加工业务由经营单位购买进口料件,拥有货物所有权。

(3)来料加工的进口与出口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外商往往既是料件的提供者又是成品的接受者,连在一起的交易,其合同不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为内容的买卖合同。

而进料加工则由经营单位以买方身份与外商签订进口合同,又以卖方身份签订出口合同,进口和出口体现为两笔交易,且都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为特征的买卖合同。

(4)来料加工的双方是委托加工关系,其交易的经济效果由外商承担盈亏责任,经营企业只按合同要求进行加工,收取工缴费,不负责盈亏。

进料加工则是自购料件、自己生产产品、自负盈亏,经营单位要承担价格风险和销售风险。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区别及账务处理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相同点:都属于加工贸易,都需要办理手册进口,进口时保税即暂不缴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及关税等。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进料加工是指用自有外汇在国际市场购买原材料、元器件或零部件,按自己的设计加工装配成成品再行出口销往国外市场。

这种做法在中国又称以进养出。

来料加工一般指来料加工贸易,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承接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

&贸益方式分析i⅞・单佐:千个厘金a∙su不取gO科—羽N1MMJ月金条H9IΛM1S2X«?4?5»«%•乂期•230M3RX】* α⅛323Iag郭6635%•13b∙3曹税区领府黄需141312M63.44Utr∙珈”皿。

32JW t.4作收6«豪之«终的S40S M4324出为i1.6W2144T⅝•1。

《% 3划,J中幅雳IM3^IJM24214VW-4^%2∏Ut.6东UtQ工就臾第»05IJWJI夕和80P.5I q。

7%5* 7«e IJ9M»9M«97.1?UMM夕mS有■、代晒舞OM IM52140U1K100.00%1800%♦对外旅国工猩出口货物J88%∙!800%但板区冠削*口货物27⅛CJ%*UMIWKSB02⅛M¢θi∙iV*.代偿SOgW**BIβXαjWBOO%2、行为不同进料加工是采购行为,即需要支付货款,货权属于进口商。

来料加工属于委托加工行为,是境外客户把材料交给境内工厂按客户要求加工,进口商不需要支付货款,货权属于境外口J1O3、政策不同进料加工复出口享受退税,即国内耗用的材料及设备、动力、燃料等进项可以退还;来料加工属于免税,国内耗用的材料等进项需要转出。

进料和来料的区别及核算

进料和来料的区别及核算

一、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两者的区别为:1、料件付汇方式不同,来料加工料件由外商免费提供,不需付汇,进料加工料件必须由经营企业付汇购买进口;2、货物所有权不同,来料加工货物所有权归外商所有,进料加工货物所有权由经营企业拥有;3,经营方式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负责盈亏,只赚取工缴费:进料加工经营企业自主盈亏,自行采购料件,自行销售成品;4、承担风险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必承担经营风险,进料加工经营企业必须承担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5、海关监管要求不同,经营企业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经海关批准允许与本企业内的非保税料件进行串换,来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因物权归属外商,不得进行串换。

进料加工有退税的退税办法按新颁布的退税率执行来料加工产品复出口不退税二、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销出口的业务。

进料加工贸易,海关一般对进口材料按85%或95%的比例免税或全额免税,货物出口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来料加工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交外商销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加工企业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进项税金不得抵扣计入成本。

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同,造成两种加工方式税负的不同,也就影响到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在两种加工方式之间如何选择呢?笔者试分别举例进行分析。

案例:某公司从事对外加工业务(以及国内销售业务),对外加工出口a产品,发生国内成本: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工资、折旧等无进项税金)40,000,000元。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

第三: 加工方式的改变,在报关方面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对加工时耗用的国内采购的料件,来料加工的情况下,产品出口后不予退税;而进料加工则可在产品出口后按 照相关政策予以退 税。 B:进料加工 项下的保 税料件经海关批准允 许与本企业内的非保 税料件进行串换,来料加工 项下的保 税料件物 权归属外商,不得进行串换 第四: 加工方式的改变给我们公司的业务带来怎样的变化及影响?
第一: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定义是什么?
1.進料加工是指有進出口經營權企業,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裝材 料,經生產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銷出口的業務。進料加工貿易,海關一般對進口材料按 85%或95%的比例免稅或全額免稅,貨物出口按“免、抵、退”計算退(免)增值稅。 2.來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業根據外商要求進 行加工裝配,成品交外商銷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費的業務。來料加工貿易,海關對進口材料 全額免稅,貨物出口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加工企業加工費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出口貨物 耗用國內材料支付進項稅金不得抵扣應計入成本。
第二: 品在 国外销售。 2、料件都 属保税货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 为赚取外汇。 4、料件进口免交 许可证件。 5、匀实行合同登 记备案,设立保证金台帐。 6、都要办理核销。 不同点 1、来料属于一笔交易,一 份合同, 进料属于多笔交易,成品可以 卖给多个国家。 2、来料双方是委托 关系,进料双方是买卖关系。 3、来料由委托方 确定加工品 种技术要求, 进料我方自定加工品 种技术要求。 4、来料我方不 负责产品销售,只收取加工 费,进料我方自行 销售成品,自 负盈亏,赚取利润。 来料加工:收取加工 货权归国外 费 进料加工:用外 汇买进加工料件, 货权归加工
进口物料的外商不一定就是我成品出口的买方,有了自主经营权, 第五: 对于变化应采取什么措施?(大家各抒己见,没有对与错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
一、进料加工税收政策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

进料加工中,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保税政策(即暂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对加工增值及采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出口退税或实行免抵退。

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
二、来料加工税收政策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国内企业即不需要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中,国家对进口料件实行保税(即暂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加工增值部分实行免税,采用的国产料件进项税金转入成本。

两种加工贸易方式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区别,对企业有何影响通过以下实例可以看出。

如某企业一年内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金额为400万人民币,保税金额共88万人民币(进口环节增值税率为17%、进口关税率为5%),加工后产品出口金额为800万人民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国产料件,增值部分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加工设备和人员劳动形成的。

生产中产品应缴纳的增值税税率为17%,但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3%。

如采用进料加工方式,企业在实现出口前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为加工增值部分的金额х增值税率,
即400万х17%=68万元,实现出口后享受到的国家退税金额为出口货物应退税额―进口料件保税额,即800万х13%―88万=16万。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和享受到的退税不一致,相差52万,即企业要多付出52万元人民币。

如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国家对进口料件400万元人民币的保税金额同样为88万元人民币,加工增值的400万元人民币部分,国家实行免税即免缴增值税。

实现出口后,因没有交纳增值税,国家也不对企业实行出口退税。

可以看出同样一个加工环节,但采用的加工贸易方式不同,将产生52万人民币的差额。

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
1、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在国外销售。

2、料件都属保税货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为赚取外汇。

4、料件进口免交许可证件。

5、匀实行合同登记备案,设立保证金台帐。

6、都要办理核销。

不同点
1、来料属于一笔交易,一份合同,进料属于多笔交易,成品可以卖给多个国家。

2、来料双方是委托关系,进料双方是买卖关系。

3、来料由委托方确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进料我方自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

4、来料我方不负责产品销售,只收取加工费,进料我方自行销售成品,自负盈亏,赚取利润。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等料件,(必要时,会提供机器设备)委托国内企业按照国外厂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国外厂商负责销售,国内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收取加工费。

经营企业在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后,货到前,应提前向海关申报合同备案。

备案后,根据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录入免税申报的数据。

进料加工,是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或者半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

一、税务方面的区别
1、来料加工进口材料是全额免税;而进料加工进口时要付料件费用,但不用交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的交纳要看具体哪种材料。

2、来料加工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进料加工没有加工费这个概念。

3、来料加工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享受免税优惠;进料加工货物出口可以享受退税优惠。

企业在做加工方式税收筹划时就要注意以上两种方式在税务方面的区别,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加工方式。

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区别:
1、原料来自国外,成品在国外销售。

2、料件都属保税货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为赚取外汇。

4、料件进口免交许可证件。

5、匀实行合同登记备案,设立保证金台帐。

6、都要办理核销。

不同点
1、来料属于一笔交易,一份合同,进料属于多笔交易,成品可以卖给多个国家。

2、来料双方是委托关系,进料双方是买卖关系。

3、来料由委托方确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进料我方自定加工品种技术要求。

4、来料我方不负责产品销售,只收取加工费,进料我方自行销售成品,自负盈亏,赚取利润。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区别: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

来料加工是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包装物料等料件,(必要时,会提供机器设备)委托国内企业按照国外厂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由国外厂商负责销售,国内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收取加工费。

经营企业在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后,货到前,应提前向海关申报合同备案。

备案后,根据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录入免税申报的数据。

进料加工,是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或者半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

一、税务方面的区别
1、来料加工进口材料是全额免税;而进料加工进口时要付料件费用,但不用交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的交纳要看具体哪种材料。

2、来料加工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消费税,进料加工没有加工费这个概念。

3、来料加工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享受免税优惠;进料加
工货物出口可以享受退税优惠。

企业在做加工方式税收筹划时就要注意以上两种方式在税务方面的区别,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加工方式。

二、经营方面的区别
两种加工贸易方式在经营方面的区别可参看以下对比表:加工贸易方式
三、海关监管要求不同
经营企业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经海关批准允许与本企业内的非保税料件进行串换,来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因物权归属外商,不得进行串换。

四、审批难易不同
自2004年以来,政府开始限制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因此难以获得审批,而进料加工方式较容易获得审批。

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1 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

外贸企业于转售进口料件时填写,经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后,主管
征税的国税机关据此对销售这部分进口料件不征税,而由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
关在办理该企业出口退税时,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扣减应退税额。

生产企业进料
加工进口料件在进口后填写,经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后,主管征税
的国税机关据此允许在计征增值税时对这部分进口料件按照规定征税税率计算
税额予以抵扣。

货物出口后,在计算免抵税额时,也应对这部分进口料件按规定
退税率计算税额并予以扣减。

企业将《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送主管出口退税的
国税机关审核签章时,应提供进口报关单和海关《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附
送其复印件。

2 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后,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办理“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持此证明向主管征税的国税机关申报办理免征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其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

货物出口后,凭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收汇凭证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办理核销手续。

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国税机关及时以补税和处罚。

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由受托企业据实填写,并持代理出口协议、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发票等送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审核签章后,连同有关退税凭证交受托企业。

委托企业凭此证明和与之对应的受托企业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发票、代理出口协议,并填报有关申报表,向主管出口退税的国税机关申报办理退税或免抵退税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